土壤侵蚀原理第2章土壤侵蚀类型

合集下载

土壤侵蚀原理读书笔记

土壤侵蚀原理读书笔记

土壤侵蚀原理读书笔记

土壤侵蚀是指水流、风力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颗粒被移动、磨蚀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壤侵蚀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流侵蚀:水流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它可以将土壤颗粒带走。水流的冲击力和流速越大,土壤的侵蚀也越明显。水流侵蚀主要包括表面径流、坡面侵蚀和沟道侵蚀。

2.风力侵蚀:风力是土壤侵蚀的另一种重要外力。在风力的作用下,土壤表面的颗粒会被风吹起,并随着风向迁移。风力侵蚀主要造成的是土壤的风蚀和风积。

3.重力侵蚀:重力是土壤滑坡和崩塌的原因之一。当土壤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时,受到重力作用的土壤会发生坡面溜滑、滑坡和崩塌等现象。

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农业、建设和开采等活动对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例如,不合理的农耕措施会增加土壤流失的风险;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会改变地表的水文条件,增加土壤侵蚀的可能性。

根据土壤侵蚀的原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土壤侵蚀的程度,如植被覆盖、地力保育、合理施肥以及防护措施等,以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 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

第二章 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


计算公式 SDR=R/T
其中: R为流域某一断面的输沙量 t/km2 T为流域断面以上单位流域总侵蚀量 t/km2 少数流域给予特别条件限制,如沟道
SDR=y/t
其中: y 为输沙量 t; t为流域侵蚀量 t。 SDR的值一般小于1 ,最大等于1。


2.3.2泥沙输移比的地域属性 地域属性:某一自然现象在陆地表面与自然地理要素的 关系。 泥沙输移比的地域规律: ① 构造抬升区,SDR较大,构造凹陷区,SDR较小。 ②高、中山区、石质山区SDR较大 ③丘陵区既是侵蚀区,又是堆积区,总体SDR较小。 2.3.3泥沙输移比的影响因素 地质地貌、流域尺度、形态及沟道特性、侵蚀物质的粒 径、土壤质地结构、植被和土地利用等。

2.3.4泥沙输移比的数量界定

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量界定泥沙输移比的方法。 现阶段只是定性界定泥沙输移比,通过流域面积、河谷 形态、河床形态、河谷两侧的泥沙堆积形态、河床冲淤 态势、河谷及河床堆积物的粒径级配,以及河流纵比降 等要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大小。
第二章 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


2.1流域地表侵蚀与泥沙来源
泥沙按照来源可分为两类: 1.从流域地表冲蚀而来的→(输沙量模数); 2.从河床上冲起的。 以上两者在输送过程中可以相互置换。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完整版)土壤侵蚀原理

土壤侵蚀原理

1.名词解释

2.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携运泥沙的数量。

3.雨滴的中数直径: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用D50表示。

4.溅蚀量:击溅侵蚀引起土粒下移的数量。

5.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由切实引起的溯源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疑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6.起沙风:一切大于使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最小临界风速的风。

7.风沙流:风与其所搬运的固体颗粒共同组成复杂的二相流,称为风沙流。

8.风蚀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

9.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现象。

10.风沙流的饱和度:在一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称为容量,实际搬运的沙量称为强度,强度与容量之比。

11.重力侵蚀: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

12.错落:是指陡崖、陡坎、陡坡沿一些近似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13.蠕动: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14.崩岗:指的是发育于红土丘陵地区冲沟沟头因不断地崩塌和陷落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

15.陷穴: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

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

第2章 土壤侵蚀类型

第2章 土壤侵蚀类型

古代正常侵蚀-洼地
现代加速侵蚀-侵蚀沟
2.4 土壤侵蚀形式
➢ 水力侵蚀形式
水力侵蚀(water erosion)是指在降雨 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 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 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雨滴击溅侵蚀
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 粒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rain drop splash erosion),简称为溅蚀(splash erosion)。
➢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
在我国引起土壤侵蚀的外
营力种类主要有水力、风力、
重力、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

力、温度(由冻融作用而产生的 壤

作用力)作用力、冰川作用力、 蚀
化学作用力等,因此土壤侵蚀
类 型
类型就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
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
蚀、混合侵蚀、化学侵蚀和生
物侵蚀等类型。
地震也是内营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往 往是与断裂、火山现象相联系,世界主要火 山带、地震带与断裂带分布的一致性是这种 联系的反映。
地壳的上部 为疏散沉积物, 中部为沉积物 和玄武岩,下 部为硅镁层。
地壳:厚度 为5~35km
地幔:厚度 为35~2900km
地核:厚度 为2900~5120km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由橄榄 岩质的超基性岩石组成,为岩浆源地,下地幔含 有更多的铁。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土壤侵蚀

英文名称:

soil erosion

定义1:

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

沉积的过程。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级学科);水土流

失(水利)(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广泛应用的“水土流失”一词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土壤及其母质在

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称为土壤流失量。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流域产沙量。目录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展开

类型

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或流水侵蚀是指由降雨及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简称水蚀。包括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

第二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精品PPT课件
设一边长为d的正立方体泥沙处于坡面上, 并被埋于水体中,水流以速度υ流动, 则该泥沙体的受力状况为:
图2-1 坡面水流作用力
1
1、重力及其分力 泥沙在水中的重力
G s d 3 g(2-2)
沿坡面的分力
P1 s d 3 g sin a s d 3 g J
对坡面垂直压力
P2 s d 3 g cos a s d 3 g
1、溅蚀(splash erosion) 溅蚀是指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击溅而引起的土粒
与母体分离的一种土壤侵蚀现象。溅蚀破坏土 壤表层结构,堵塞土壤孔隙,阻止雨水下渗, 为产生坡面径流和层状侵蚀创造了条件。因此, 溅蚀是在一次降雨中最先导致的土壤侵蚀。 2、面蚀(surface erosion) 面蚀是指由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 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 形式。面蚀发生面积大,侵蚀的又都是肥沃的 表土层,所以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根据其 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及其表 现的形态差异,又可分为层状而蚀、鳞片面蚀 和细沟状面蚀。
级别
Ⅰ 微度侵蚀(无明显 侵蚀) Ⅱ 轻度侵蚀 Ⅲ 中度侵蚀 Ⅳ 强度侵蚀 Ⅴ 极强度侵蚀 Ⅵ 剧烈侵蚀
面蚀
沟蚀
重力侵蚀
坡度 (坡耕地

植被(林 地、草地)
覆盖度 (%)
沟壑密 度
(km/k m2)

第二章 土壤侵蚀(2)

第二章 土壤侵蚀(2)

吹蚀作用:是指风力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 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的作用。
2014-4-6
22
4.2风力侵蚀

风的侵蚀作用
磨蚀作用:指的是疏松物质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边 界的机械侵蚀、磨削作用。
2014-4-6
23
4.2风力侵蚀

风的输移作用
悬移
跃移
蠕移
2014-4-6 24
4.2风力侵蚀
4
2014-4-6
4.1水力侵蚀

水力作用 水流作用力:水体流动对床面上的泥沙 产生的作用。
Fsh Ff Ft
α
N
2014-4-6
α
P1
P2
G
5
4.1水力侵蚀

水力作用
侵蚀起动流速、滑动起动流速
搬动沙砾的体积或重量与流速6次方成正比关系
2014-4-6 6
4.1水力侵蚀


wenku.baidu.com
水流作用
下蚀(下切侵蚀、切蚀) 侧蚀 (旁蚀) 溯源侵蚀 悬移 推移 悬移质 推移质
(1)冲刷:水流的侵蚀作用

(2)搬运(输移):搬运方式 (3)泥沙堆积(沉积) (4)侵蚀、搬运、沉积的关系
2014-4-6


7
4.1水力侵蚀

水流侵蚀作用

第02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4

第02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4

• B.切沟侵蚀: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 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 并形成一定高度的跌水。 • 其特点是:横断面呈“V”字形,沟头有一定高度 的跌水,长宽深三方面的侵蚀同时不同程度地进 行,加之重力作用,沟岸不断坍塌。这种侵蚀在 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和具有垂直节理的地区,发 展非常迅速。
第二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水力侵蚀
• 一 水力作用
降雨侵蚀力、水流作用力、水流侵蚀作用
• 二 水力侵蚀的分类和分级
• 三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 • • •

第一节 水力侵蚀 回顾 土壤侵蚀 美国土壤保持学会(1971)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 是:土壤侵蚀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 表面的磨损,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雨滴侵蚀力
降雨雨滴的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
蚀的潜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降雨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降雨性质,
即该次降雨的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而
与土壤性质无关。
• • • • • • • •
影响因素: 气候 (雨滴、暴雨) 地形 (坡向、坡度、上坡、下坡) 土壤 (粘粒、有机质以及胶结物质) 植被(植被和枯枝落叶层)
沙砾化面蚀
层状面蚀
3、 沟蚀
侵蚀沟的形成
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
由切蚀引起的溯源侵蚀和沿程侵蚀,以及侵

土壤侵蚀类型分类

土壤侵蚀类型分类

土壤侵蚀类型分类

土壤侵蚀可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土壤侵蚀类型分类:

1. 风蚀:指由风力将土壤颗粒带走或堆积形成的侵蚀,包括风蚀坑、沙丘和风蚀堆积等。

2. 水蚀:又分为坡面蚀剥和河道侵蚀。坡面蚀剥是指在地表形成的沟壑和水流带走土壤的过程,包括沟道侵蚀和坡面侵蚀两种类型。河道侵蚀是指河道中水流冲刷河床和岸坡,将土壤带走的过程。

3. 冻蚀:是指由冻结和融化引起的土壤体积变化和断层破裂,导致土壤颗粒被破坏并带走的过程。

4. 生物侵蚀:是指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根系侵蚀、昆虫侵蚀和微生物侵蚀等。

5. 人为侵蚀: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开垦、筑坝、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侵蚀,以及非合理的耕作和过度放牧等农业活动引起的侵蚀。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土壤侵蚀

英文名称:

soil erosion

定义1:

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

沉积的过程。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级学科);水土流

失(水利)(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广泛应用的“水土流失”一词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土壤及其母质在

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称为土壤流失量。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流域产沙量。目录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展开

类型

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或流水侵蚀是指由降雨及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简称水蚀。包括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土壤侵蚀

英文名称:

soil erosion

定义1:

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

沉积的过程。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级学科);水土流

失(水利)(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广泛应用的“水土流失”一词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土壤及其母质

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称为土壤流失量。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流域产沙量。

目录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展开

类型

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或流水侵蚀是指由降雨及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简称水蚀。包括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

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4

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4

张淑光,钟朝章.广东省崩岗形成机理与类型.水土保持通报.1990,10:8-16.
条形和瓢形崩岗
瓢形崩岗
瓢形崩岗
பைடு நூலகம்
弧形崩岗
弧形崩岗
混合型崩岗
第四节 重力侵蚀
四、崩岗
类型(按发展阶段分)
发展型 剧烈型 缓和型 稳定型
深切期 崩塌期 平衡期
张淑光,钟朝章.广东省崩岗形成机理与类型.水土保持通报.1990,10:8-16.
φ 为内摩擦角 α 为坡度 C 为粘聚力 rh 与坡高有关
第四节 重力侵蚀
二、泻溜(earth-debris slide)
在陡峭的山坡或沟坡上,岩土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时 断时续地沿斜坡坡面或沟坡坡面下泻的现象。
发生阶段
风化裂隙的形成 疏松层形成 泻溜发生
第四节 重力侵蚀
二、泻溜
发生条件
气候:水分或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与收缩 植被缺乏 坡度:大于休止角 风化物:粘粒含量不多的细碎岩石 人为活动:震动等
危害
第四节 重力侵蚀
三、崩塌(collapse)
在陡峭的斜坡上,岩体、块石、土体及岩石碎屑突 然向坡下崩落、翻转和滚落的现象。
➢ 岩崩 ➢ 土崩 ➢ 山崩 ➢ 坠石 ➢ 塌岸
重力侵蚀-崩塌
重力侵蚀-山崩
重力侵蚀-坠石
重力侵蚀-塌岸
第四节 重力侵蚀

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3

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3
风积作用(deposit)
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或地面 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砂粒发生沉降堆 积时称风积作用。
第三节 风力侵蚀
二、风蚀与风积
特征
时间长、范围广、侵蚀总量大 堆积物颗粒大小复杂 搬运和堆积结合,形成各种形态
风蚀的形态-石漠与砾漠
风蚀的形态-风蚀谷
风蚀的形态-风蚀残丘
风蚀的形态-沙丘链
风蚀的形态-风蚀蘑菇
风蚀的形态-石窝
风蚀的形态-风蚀柱
风蚀的形态-风蚀城堡
风蚀的形态-风城
风蚀形态-沙丘间的湖盆
第三节 风力侵蚀
三、沙漠化(desertization)
概念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包括气候变异 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 旱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沙漠化(Desertization;Sandy Desertification): 沙漠的形成和扩张过程,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 形式。
风沙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风蚀沙化。
第三节 风力侵蚀
三、沙漠化(desertization)
影响沙漠化的因素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 滥垦 ➢ 滥牧 ➢ 滥伐 ➢ 其它活动
风蚀的防治-保护性耕作
风蚀的防治-沙地衬膜水稻
风蚀危害-地表粗化
风蚀危害-土地沙化
风蚀危害-高原沙漠化

第二章土壤侵蚀类型 水土保持学课件

第二章土壤侵蚀类型 水土保持学课件
第二章 土壤侵蚀类型
1
❖ 第一节 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 一、土壤侵蚀的四级分类系统
❖ 1、土壤侵蚀类型

在不同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中
所呈现的各种形式或形态。
2
❖ 2、土壤侵蚀分类依据 ❖ 国内权威的分类是四级分类系统,各级分类依据: ❖ 一级类型:按侵蚀营力划分; ❖ 二级类型:按侵蚀方式或主体形态; ❖ 三级类型:按侵蚀方式的不同形态或性态; ❖ 四级类型:按侵蚀强度或侵蚀程度分类。 ❖ 3、中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而地表径流是侵蚀沟发育的动力。 ❖ 降雨入渗土体。引起土体自重增加,粘
结力下降。 ❖ 所以,地表径流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水蚀
阶段,即崩岗形成前。降雨入渗的作用发生 在重力侵蚀阶段,即崩岗崩壁侵蚀扩展期。
54
❖ 4、崩岗侵蚀的治理措施
❖ ① “上拦、下堵、中绿化” ❖ 效果:把集水区的径流排到安全处,减少进入
侵蚀深度可达2—30米,输出物质可达几十万 至上千万方。 ❖ 泥石流流出沟口后,形成堆积区。

35
36
37
❖ 4、防治措施 ❖ (1)防护工程 ❖ 防止冲蚀、冲击等。 ❖ 如修护坡、挡土墙等。 ❖ (2)排导工程 ❖ 改善泥石流流程的边界条件,使之按设计
流路至预定场所停积。
38
39
❖ (3)拦挡工程
沟侵蚀。

土壤侵蚀分类

土壤侵蚀分类

土壤侵蚀分类

土壤侵蚀是指由于水、风、冰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流失和侵蚀现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土壤侵蚀分为以下几类:

1.按侵蚀形式分类:

(1)水力侵蚀:指由于降雨、径流等水力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面蚀、沟蚀、溪壑等。

(2)风力侵蚀:指由于风力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沙化、风蚀沟壑等。

(3)重力侵蚀:指由于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滑坡、泥石流等。

(4)冰川侵蚀:指由于冰川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包括冰川侵蚀、冰缘侵蚀等。

2.按侵蚀速度分类:

(1)慢性侵蚀:指侵蚀速度缓慢的土壤侵蚀,一般表现为面蚀、沟蚀等。

(2)急性侵蚀:指侵蚀速度较快的土壤侵蚀,一般表现为滑坡、泥石流等。

3.按侵蚀强度分类:

(1)轻度侵蚀:指土壤侵蚀程度较轻,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中度侵蚀:指土壤侵蚀程度中等,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

(3)严重侵蚀:指土壤侵蚀程度较重,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

4.按侵蚀区域分类:

(1)山区侵蚀:指山区地带由于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

(2)平原区侵蚀:指平原地区由于水流、风力等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

(3)沙荒地侵蚀:指沙荒地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

5.按人为活动分类:

(1)自然侵蚀:指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2)人为侵蚀: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如开发建设、农业活动等。

以上是土壤侵蚀的分类,不同分类下的土壤侵蚀其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了解土壤侵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土壤侵蚀问题。

(完整版)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完整版)土壤侵蚀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土壤侵蚀

英文名称:

soil erosion

定义1:

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

沉积的过程。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级学科);水土流

失(水利)(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广泛应用的“水土流失”一词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土壤及其母质在

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称为土壤流失量。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流域产沙量。目录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类型

因素

影响

防治

展开

类型

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或流水侵蚀是指由降雨及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简称水蚀。包括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土壤侵蚀类型

主要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的基本概念,掌握土壤侵蚀应力、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土壤侵蚀形式、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本章概念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显示图片和实习实验来完成。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

第二节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第三节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

第四节土壤侵蚀形式

第五节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

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节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

一、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

1.基本概念(1)土壤侵蚀:《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199

2.3)对土壤侵蚀(soil erosion)的定义为: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劳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1990.12)中定义为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3)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the amount of soil erosion)。

(4)土壤侵蚀速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成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the rate of soil erosion)。

(5)水土保持: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1990.9)中水土保持的定义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2.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关系: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虽然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在定义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但应该看到因水土流失一词源于我国,科研、教学和生产上使用较为普遍。而土壤侵蚀一词为传入我国的外来词,其涵义显然狭于水土流失的内容。随着水土保持这一学科逐渐发展和成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人们对二者的差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生产上人们常把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作为同一语来使用。

3. 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关系:显然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的工作对象,水土保持就是在合理利用水土地资源基础上,组织运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等构成水土保持综合措施体系,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山丘区和风沙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第二节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一、内营力作用:内营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1.地壳运动

(1)概念:地壳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改变地壳构造形态,因此又称为构造运动(tectonic movement)。

(2)类型: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类。

(3)垂直运动:垂直运动也叫升降运动或振荡运动。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经方向)。这种运动表现为地壳大范围地区的缓慢上升与下降。它出现于大陆和洋底,具有此起彼伏的补偿运动性质。垂直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4)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方向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运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证实了世界大陆层经历了长距离水平位移。水平运动使板块互相冲撞,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安地斯山等。印度大陆向喜马拉雅山脉方向运动的速度达5cm/a,我国山东郯城至安徽庐江的断裂,其西北盘与东南盘相对错动达150~200km,汾渭断裂深达4000m以上,这些都反映了地壳存在水平运动。地壳在内应力作用下发生水平运动,同样也会导致侵蚀基准面变化而影响到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

(5)褶皱运动:褶皱运动是使岩层发生波状弯曲的地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都可以使岩层发生褶皱。

(6)断裂运动:断裂运动可分为水平断裂运动和垂直断裂运动。实际上两者很难严格区分,它们往往是伴生的。

2.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地幔物质运动)。地球内部软流圈的溶融物质在压力、温度改变的条件下,沿地壳裂或脆弱带侵入或喷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各种侵入体,喷出地表则形成各种类型的火山,改变原来形态,造成新的起伏。

3. 地震:地震也是内营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往往是与断裂、火山现象相联系,世界主要火山带、地震带与断裂带分布的一致性是这种联系的反映。

二、外营力作用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地壳表面直接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接触,他们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外营力作用总的趋势是通过剥蚀、堆积(搬运作用则是将二者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使地面逐渐夷平。外营力作用的形式很多,如流水、地下水、重力、波浪、冰川、风沙等等。各种作用对地貌形态的改造方式虽不相同,但是从过程实质来看,都经历了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沉积)几个环节。

1. 风化作用:风化(weathering)作用就是指矿物、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在大气及生物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而生物风化就其本质而言,可归入物理风化或化学风化作用之中,它是通过生物有机体去完成的。

2. 剥蚀作用:各种外营力作用(包括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后的物质搬离原地,这一过程或作用称为剥蚀(denudation)作用。狭义的剥蚀作用仅指重力和片状水流对地表侵蚀并使其变低的作用。一般所说的侵蚀作用,是指各种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如流水侵蚀、冰蚀、风蚀、海蚀等。鉴于作用营力性质的差异,作用方式、作用过程、作用结果不同,于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类型。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后的碎霄物质,随着各种不同的外营力作用转移到其它地方的过程称为搬运(transportation)作用。根据搬运的介质不同,分为流水搬运、冰川搬运、风力搬运等。在搬运方式上也存在很多类型,有悬移、拖曳(滚动)、溶解等。我国黄河每年平均输沙16亿t,全世界每年有23~49亿吨溶解质被搬运入海洋。

4.堆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