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发现的粒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德森发现的粒子
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ar David Αnderson,1905-)是密立根的一个学生,也在研究宇宙线。他让宇宙线穿过云室,希望能根据它们形成的雾滴曲线轨迹来了解一些有关射线的性质。但是,由于宇宙线的能量很强,它们穿过云室的速度实在太快,根本来不及对磁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产生明显的弯曲。因此安德森设计了一个穿过中心有一个铅质屏障的云室。宇宙线撞到屏障上时所具有的能量足以穿过屏障,但在此过程中也会失去足够的能量,从而能对磁场做出相应的反应,产生明显的弯曲。
1932年,安德森指出,穿过铅质屏障的宇宙线显示出的弯曲轨迹看起来非常像高速运动的电子形成的轨迹,只是弯曲的方向错了。安德森意识到,他观测到的粒子其轨迹就像电子一样,但却是带正电荷的。这就是2年前狄拉克从理论上提出的反电子。为此安德森与赫斯共享了1936年的诺贝尔奖。
安德森发现的粒子被称为正电子(positive electron或者positron)。按照我的观点,positron这个词的格式是错的,也是一个很差的选择。因为亚原子粒子名称的后缀一般都是on,例如电子(electron)、中子(neutron)、质子(proton)、光子(photon)和引力子(grαvi ton)。electron和neutron中的r属于同根,表示电和中性。由于这一原因,如果要给正电子取一个亚原子名字,它应叫做positon,词中不应带r,因为positive(正)中就不含厂。此外,无论是positon还是positron,这类名称都隐含着与电子的关系。因此,这种粒子应该被称为Antielectron(反电子)。对于所有粒子都无例外,在粒子名字的前面加上前缀αn ti就是它们的反粒子。但是,positron(正电子)这个名字毕竟已经得到普遍使用了,因此人们不希望再改名字。
(这种事情是经常会发生的,对于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开始时由于无知或裁决不当给它起了一个不恰当的名字。有时候它能得到及时更正,但是往往由于这个选择不当的名字已经被非常广泛地使用,再要对它进行更改已变得很不方便,甚至不可能了。)
正电子的特性就像狄拉克理论假设的那样。当它与周围环境里的大量电子中的某个电子相遇时,就会迅速地相互湮没,产生γ射线,射线的能量刚好与电子和质于相加的质量相当。人们也很快发现,如果让α粒子撞击铅壁,粒于的部分能量能够转变成一个电子一正电子对,其轨迹朝相反的方向弯曲。这又将我们带回到前面曾提出过的问题。如果我们拥有的放射性同位素中所含的中子数对于维持核的稳定性而言太少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
要另外产生一个中子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使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化成中子。其结果是使核增加一个中子并减少一个质子,这也许就是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举一个例子,磷30的核中含有15个质子和15个中子。而磷唯一稳定的同位素是磷31,在它的核中含有15个质子和16个中子。换句话说,磷30要保持稳定性,它所具有的中子太少。然而,假定磷30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了中子。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不可能消失(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因此它必然在其他地方出现。如果核放出的是一个正电子——一种带正电荷的β粒子,结果又会怎样呢?这时必须注意消除正电荷。如果磷30放出一个正电子,那么它的核中不再具有15个质子和15个中子,而是I4个质于和16个中子,这就是稳定的硅30。
因此,当约里奥—居里夫妇于1934年发现以磷30的形式存在的人工放射性时,它们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类型的辐射,结果就生成了高速运动的正电子流。这也是一种生成正电子的方法,而不需要用宇宙线或α粒子去轰击。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缺中子核,它会进行放射性蜕变。
一个核放出正电子产生的结果正好与放出电子相反。既然放出电子会通过一个中子另外形成一个质子而使原子序数增加1,那么放出正电子就会因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而使原子序数减少1。
这似乎是一个难题。因为中于比质子略微重一些,我曾经强调过,中子会自发地蜕变为质子,而质子则不会“向上”蜕变为中子。
然而,只有当我们论及的是自由粒子时这种说法才成立。在核中,质子和中子的存在是相互关联的,计算的是整个核的质量。在缺中子核中,若由于敛集率的增加使一个质子变成了中子,那么核的总质量就会减小。因而变化就会发生。
这就是造成某些特定的同位素不稳定的原因。不论是质子变成中子还是中子变成质于,只要核的总质
量是减小的,那么元素肯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无论是中子变成质子还是质于变成中子,只要使同位素的质量增加,那么元素肯定不会发生变化,同位素将保持稳定。
当核中的质子数为43或61时,无论有多少个中子,也无论中子—质子之间发生怎样的转变,其总质量总是减小,这就是得(43)或钷(61)不存在稳定同位素的原因。
核内的一个质子可以转变为中子的另一种途径是由于核从其外围俘获一个电子,从而使核内的一个质子的电荷被中和而转变成中于。电子通常是从K壳层俘获的,因为该电子壳层离校最近。这个过程就是人们熟知的K(电子)俘获。这种现象首先是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瓦雷斯(Luis Walter Αlvarez,1911~1988)于1938年观测到的。然而,发生这种现象的概率似乎比放出正电子还要小得多。
理论上没有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质子到中子的转变不可能逆转。要使核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核不是放出一个电子,而可能要从附近俘获一个正电子。然而,这里唯一的麻烦是我们周围的普通物质中没有正电子存在,因此俘获正电子的概率为零。
粒子加速器
一旦反电子,或者说正电子生成并被观测到,科学家们觉得,完全可以确信反质子也必定存在。然而,单单确信是不够的,他们还想观测到一个确实存在的反质子。
不过反质子似乎在我们的周围并不存在,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恐怕与发现反电子没有什么差别。它们必定会在某些类型的核反应中形成,然后被观测到,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因为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因此我们显然可以肯定反质子的质量也是反电子的1836倍。
科学家们通过使α粒子轰击铅壁形成了电子一反电子对,但是要形成质子一反质子对,则必须找到一种发射体,它能产生的α粒子的能量相当于完成上述任务的α粒子的1836倍。不幸的是根本不存在能量如此高的α粒子。
毫无疑问,已知的宇宙线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完成该项任务,但是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少了,要想生成正电子,其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使宇宙线这种稀少的粒子能够在被探测到的地方确切形成一个反质子,还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物理学家们开始致力于产生他们自己的高能发射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较重的粒于开始着手研究,因为高速粒子的能量是随着它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这就意味着至少应选择像质子那样重的粒子。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很自然的,因为要想获得质于,只需从氢原子中除去外层电于即可,而要完成这项工作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当然,α粒于的质量更大一些,但它们是从氦核中获得的,而这是一种比氢稀少得多的物质,而且要想分离出氦的裸核也要困难得多。
仅仅提供质子还是不够的,还要使它们穿过磁场得以加速,从而使它们运动得更快。磁场愈强,质子的加速就愈明显。如果经过加速的质子能够将原子核击碎,那么就有可能发生核反应。在进行该项研究工作的初期,报纸上把能完成这种工作的装置称做原子击破器,但是这个术语过于夸张了,更严谨一些的名字应叫做粒于加速器。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粒子加速器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科克罗夫特(Jolt Douglas Cockcroft,1897~1967)和他的同事、爱尔兰物理学家沃尔顿(Emest Thomaqs Simon Walton,1903~)一起于1929年发明的。他们用自己发明的粒子加速器,让高能质子轰击锂7(含3个质子和4个中子)的核,在此过程中,有一个质子撞入核内,并留在那里,从而形成被8(含4个质子和4个中子)。然而被8是极不稳定的,它在大约+万亿亿分之一秒内就分裂成2个氦4核(含2个质于和2个中子)。这是第一个由加速粒子引发的核反应,为此科克罗夫特和沃尔顿共享了1931年的诺贝尔奖。
在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之后的几年里,人们又研制出了一些其他类型的粒子加速器。1930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Em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得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结论。他发现,一个普通的磁场会使一个质子沿直线向前逐渐加速,并迅速穿过磁场而无法再被加速。要想使质子继续加速则磁场必须延伸很长的距离。
劳伦斯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使磁场不断前后翻转,从而强迫质子先沿一个曲线轨迹运动,然后再沿另一个曲线轨迹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并使质子仍完全保持在磁场的范围之内。通过这种一次又一次地往返,粒子将会沿着慢慢扩大的圆圈运动。虽然随着圆圈的扩大粒子必须经过愈来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