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4fd1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富阳区实验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3月考试问卷(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奉献出一批批精品力作,确实起到了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
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
具体地看,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可能以多种不同方式去造就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之间的交融格局和相互增强态势。
不少作品能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
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芙蓉池》《纸扇书生》《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系列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文化传统的通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舞剧《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运用非凡想象力而让古代文化遗产“活”在当代观众心坎里,对中国古典传统生出惊羡之情,这些既可以帮助观众树立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也可以促进他们释放出文化自强的新动力。
有的作品可以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
影片《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巨制中刻画志愿军的“悲歌慷慨”“气韵沉雄”的英雄群像,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熔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
这可以让观众在获得文化自强力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形态有着更深沉而坚定的自信心。
还有的作品可以让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强力之间形成互动共生的局面。
从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东奔西走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典型人物形象身上,当代观众可以同时获得走向未来的自信心和自强力。
透过《山海情》中成功的闽宁帮扶脱贫攻坚范例,观众在品味“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同时,可以产生出实现当代乡村振兴强大的实践驱动力。
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68048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4.png)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高二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昆仑山,位于新疆的南部,南接藏北高原,北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起帕米尔高原,蜿蜒2500公里东入青海。
昆仑山雪峰林立,其西端有海拔7000米以上的慕士塔格山、公格尔峰及公格尔九别峰,更有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挺立在冰川雪域之巅。
昆仑山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地理长廊。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出自《尚书·胤征》篇,记录距今约四千年的夏代,昆仑山曾发生火山爆发,玉和山石在火焰中燃烧。
人们认识昆仑山,是从昆仑山火山爆发开始的。
火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和质量,昆仑山成为遍布白玉的地方,每走一步都踩在玉石上。
这些玉石有的向东经甘肃、青海等地抵达中华早期文明的腹心之地,有的向南进入古象雄王国和吐蕃王国,向西经今乌兹别克斯坦,至地中海沿岸的欧亚各国。
这些运输玉石的道路,即后人所称的“玉石之路”。
昆仑山在很早就被中原人视为神山,因昆仑山而产生的神话相继不绝,如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姮娥窃药奔月、姜嫄履大人迹而生后稷,均与昆仑山相关。
昆仑山是黄帝与神的栖居地,“食玉膏,饮神泉”而得以长生;周穆王曾驾驭八骏西巡昆仑山,并与西王母在瑶池会见,举觞唱酬;西汉时,张骞遣副使寻黄河源至于阗,采得昆仑玉而归……“西王母”是谁?《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401f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5.png)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3990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f.png)
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
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着“国潮”标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
可见,“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
尽管“国潮”如此火爆,但人们对“国潮”的定义却莫衷一是。
有人把“国潮”理解为“中国本土设计师及主理人创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网络上大量以“国潮”为关键词的文章讨论的仅仅是时尚潮牌,理解相对片面。
还有人认为“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及其对时尚的追求,又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流行现象。
它相对全面地概括了“国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国、品牌、潮流和文化。
“国潮”的字面释义虽简单明了,但其内涵却丰富多维。
从表现形式看,“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
从载体看,“国潮”既有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中国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现象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之潮流,比如汉服文化的兴起等。
从影响范围看,不仅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红,而且其他领域的国产品牌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不仅华为李宁等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且许多中华老字号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
“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跳。
现在,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不过,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88ba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f.png)
2023—2024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的武侠小说始于何时?唐代之前,先秦诸子虽有“谈侠”“说剑”的记载,但仅是论中涉及,不是小说;《列子》中载有飞卫与纪昌师徒二人比斗箭技的故事,也只是武艺相较的一则寓言,与侠无涉。
迨及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写了朱家、郭解、专诸、聂政等游侠刺客,有一些类似武侠小说的东西,但那只是传记文学,也不能称之为小说。
六朝时志怪小说盛行,如《搜神记》中少女李寄计斩大蛇及山中无名客代干将莫邪之子复仇的故事,有了侠气闪动,但此类豪侠故事不多,情节也比较简单,尚未形成气候。
直到唐人武侠传奇出现,始具武侠小说的雏形。
随着唐代都市的繁荣,适应市民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小说大量产生。
其早期以神怪及爱情的题材为主,成就极大;到了后期,则以表现豪士侠客的内容最为出色。
侠客故事的大量出现与唐代中叶以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关。
当时各地藩镇势大,互相仇视,彼此各蓄刺客以牵制和威慑对方。
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故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
而神仙方术的盛行,又赋予这些侠客以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
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
不畏强暴、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这种情况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武侠传奇,比如《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
除了武侠味浓郁的传奇,甚至以写情为主的传奇,也不时闪现着侠气。
其实,从唐至明以武侠题材为主要内容的传奇、话本、拟话本、笔记及长篇章回小说,虽然我们称之为武侠小说,但那时候还未真正成型,它们的故事情节还不够复杂曲折,人物性格还不够鲜明突出,武侠打斗还不够紧张精彩,直到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出现,浓墨重彩地集中描绘江湖侠客、绿林豪杰的争斗,武侠小说才正式定型,开创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新局面。
河北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9ded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a.png)
河北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那么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乌台诗案后,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cf85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5.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管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
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
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藉”“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徽,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
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图的概括。
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
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
望在“言外”建立广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 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 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852275a32d7375a41780ed.png)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试题(附答案)<<语文学科>>(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36分1.下列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埋怨( mái ) 嫡亲(dí)贬谪(zhé)B.内帏(wéi)萌蘖( niè ) 洋绉(zhòu)胡诌(zhōu)C.惫懒(bèi) 瞋视(chēn)宫绦(tiāo)狙击(jū )D.两靥(yè)纨绔(kuà)凫水( fú ) 濒临(bī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编撰寒喧以德抱怨 B.慈祥挤身祷告蘖根祸胎C.赈灾妨碍溯源反唇相讥 D.熨帖告罄埠盛渔人之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____.②一些文学作品从内容、手法到包装都极为媚俗,为许多读者所_____.③目前,美元兑人民币现钞买入价不断跌破,在此情况下理财应______.A.成果不齿见风使舵 B.效果不耻见风使舵C.成果不耻随机应变 D.效果不齿随机应变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六七十岁的老人________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②他这个设计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________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③日晕发生的时候,金顶上空先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 ________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A.还似乎逐渐B.也好像逐渐C.还好像逐步D.也似乎逐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1b8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4.png)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十月测试语文试题(2024.10)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课内基础知识部分(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湮(yān)没侮(wǔ)辱抉择重创(chuàng)灰犀牛大肄屠杀B. 歼(qiān)灭障碍接载(zài)寒噤(jìn)压舱石言不由哀C. 佯(xiáng)装泡(pāo)桐脱胚嘱(zhǔ)托度难关千军雷霆D. 追剿(jiǎo)井陉(xíng)沉疴罹难铆足劲幡(fān)然觉醒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当前,国内外形式复杂严峻,各方面挑战空前绝后。
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A. 空前绝后B. 如履薄冰C. 见叶知秋D. 痛定思痛3.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喻于义(知晓)回虽不敏(聪敏)天下归仁焉(称赞)虑而后能得(得到)B. 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请事斯语矣(实践)怵惕恻隐之心(恐惧)保四海(安定)C. 质胜文则野(华美)迩之事父(侍奉)譬如平地(平坦的地方)仁之端也(萌芽)D. 致知在格物(推究)若火之始然(这样)一日克己复礼(一旦)贼其君者(伤害)4.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人而不仁就有道而正焉皆知扩而充之矣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 仁以为己任《诗》可以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皆以修身为本C. 由是观之泉之始达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之有是四端也D. 其恕乎欲治其国者谓其君不能者先致其知5.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敏于事而慎于言B. 有一言而终身可以行之者乎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知止而后有定B.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非礼勿视C. 知者不惑任重而道远D. 先诚其意足以保四海7. 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都属于新闻通讯,将事实和背景、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的写法值得学习。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5b4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6.png)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唐诗何以成为经典?从数量上来看,据专家估计,唐诗(包含五代诗)存世数量约53000首,作者约3000人。
这组数字,远远超过了从《诗经》以来到隋朝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部诗歌的总和。
在作者方面,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艺活动,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精彩诗作留了下来。
因此,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之所以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
那个伟大的时代不仅诞生了李、杜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而且还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比如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晚唐的小李杜等。
不仅如此,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
既有像杜甫这样描写现实的伟大诗人,也有像李白这样风格比较浪漫的诗人,同时还有一些深受禅宗思想濡染的诗人。
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
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我搞摩鲁迅先生此话之意,大约是如今的我们如果想写诗抒发胸中之意的时候,不妨直接引用一首唐朝诗人的诗即可,不必亲自操刀了。
唐诗之所以经典,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典是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而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
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
读者在读一首诗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这就是接受文学传播过程中的时间穿越性。
《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片段,黛玉给香菱推荐“诗歌教科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31874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c.png)
2023年3月高二月考测试卷语文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
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
此后,随人们测量技术的日益提高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
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
农业生产作为一项人类依据自然节律与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开展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而把握农时,也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依次按相应的时间点展开。
二十四节气,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等情况,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为把握不同农事时间点的基本依据,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f445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c.png)
稷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2023年3月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天下为公、四海一家、民惟邦本、德主刑辅、礼义廉耻、选贤任能、革故鼎新、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其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于国家制度、运用于国家治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对于当代中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需要勇于并善于借鉴,不断推陈出新。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人的眼里,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家庭是国家和谐安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齐才能国治。
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国家治理与家庭治理息息相关,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强调正确对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
这一价值内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其发端于西周“明德慎罚”的观念。
孔子继承这一思想,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倡导为政以德。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主张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务德而不务刑的观点,确立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7ad42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c.png)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儒家从个体修身出发,敦睦亲属,最后到治国、平天下。
在文明的开端时期,儒家的仁爱思想源自团体生存的需要,并与之相适应。
不过,如何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爱发展到普遍的“泛爱众”,在现实中要遇到诸多挑战。
比较朴素的挑战来自墨家,墨子认为爱和利益都存在着“交互性”,也即“给予——回报”的模式。
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认为儒家的亲亲思想是混乱秩序的根源。
法家的韩非子指出儒家的“家国一体”存在逻辑悖谬。
在不同思想流派的争论中,孟子比较清晰地表达了儒家对此问题思考的张力。
孟子提出“一本”说,试图理论化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孟子看来,对于兄弟之子的爱和对于邻居家的小孩子的爱必然会有差异。
不过,因为他们都是“天之生物”,在最终的意义上爱是“一本”。
这种借助“天之生物”来说明世间万物一致性的背后,是儒家强调爱有普遍性。
但这样的普遍性并不能取消在具体的情景下人们表达爱的方式的差异。
朱熹更为具体地说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父母所生,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因此各自父母的爱与父子之爱是一致的,是“一本”,“自亲始”和“推已及人”是人类爱之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所体现的道德义务上的差别,但爱不会止于亲情,否则就不能对应“天之生物”。
孟子的“一本”说强调亲情又不限于亲情,“亲亲”是先亲已亲,“仁民”是爱施及众民,“爱物”则进一步扩展到世间万物。
那么,孟子既肯定爱之实施必然表现出先后的差别,又相信恻隐之心之推广,就能实现普遍的爱,故“仁者,无不爱也”。
在一定的意义上,孟子将家庭伦理之爱视为“爱”的萌发、培育和扩展的基础,所以,在孟子那里,道德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扩展爱的范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恪守本分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恪守本分](https://img.taocdn.com/s3/m/8b39438a6294dd88d1d26b49.png)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辽宁某女士在路上拾得一钱包,经当地民警联系与沟通,第二天将钱包归还失主。
之后民警给她发短信说:某女士,以后捡到他人物品,请交给警察或工作人员。
对方回复:“这个不用你教育我,我捡到的东西,我给他是人情,不给是我做人的本分,我没偷没抢,我没有触犯到任何法律。
现在的水太深,我没有办法相信你们。
”请从“教育”“人情”“本分”“法律”“相信”这五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就上述事件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试题来源】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恪守本分人,越本分就越美丽可爱。
正如那位消防队员所言:“我没觉得自己有多高尚,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没什么可说的。
”是的,值班是他的本职工作,他只是恪守本分。
然而,同样的采访,不同的回答却使他显得美丽可爱。
恪守本分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是一种人格的肯定。
恪守本分,就是不盲目追逐名和利,不醉心争夺功与绩。
人人都恪守本分,人人都美丽可爱,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恪守本分之人不去追名,不去逐利,然而历史却总是能明辨他们的功绩,终会实至名归。
虽非有意而为,却也流芳万世。
本分之心带我穿越时空,来到了久远,于是我得以近览恪守本分的先贤们。
你恪尽职责,不慕名利,但历史记载了你的功绩,记录了你对君王社稷的忠。
虽放流,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你一心存君兴国,“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遭奸人谄害,被放逐于山野的你仍矢志不渝。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当富国救驾的心志终成无望时,你甘愿把希望寄于滔滔江水。
不知忠臣之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怀王不容你,汨罗江水却永存了你的忠魂。
想当初太史子迁挥毫泼墨记录你的名和姓,虽说是心有戚戚焉,但那磅礴之义气,唏嘘之感慨,还是激励了后来者。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https://img.taocdn.com/s3/m/8300981f0066f5335b81210d.png)
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应该更自信与乐观朱凌宇几日来,大家因为《现代汉语词典》在汉语中加入英语使用的问题,表达了正面的看法,笔者非常赞同,同时也想换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
据说目前世界上有6000种语言,每两周就至少有一种语言消失,100年后50%至90%的语言便会无影无踪。
“汉语纯净论”者可能是基于一种危机感,认为我们若是不捍卫自己的语言,迟早有一天会被其他强势语言替代。
然而事实是,当前世界上被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有10亿人以上,其次是英语和西班牙语,各4亿人左右。
其它使用较多的还有法语、俄语、孟加拉语、北印度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萄牙语、日语等。
虽然从影响力上来看,汉语无法与英语相比,但我们至少应该有点自信——大基数的使用人口,给了汉语很强的生命力。
古代由于交通闭塞,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使多种语言产生成为可能。
当今世界却正相反,由于交流增加,一方面对大量弱势语言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另一方面却又催生了不少能操两三种语言的人。
近日就有专家估计,全球双语使用者可能高达50%至75%。
以此类推,未来操持多种语言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出,汉语应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口语对书面语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最终决定书面语,未来人将不同语言混杂地脱口而出,到被书面语固定下来的情形,将难以避免。
世界语的发明和发展,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启示。
1887年波兰眼科医师柴门霍夫博士为了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以印欧语系为基础创立了世界语。
然而在风光了一阵子之后,世界语最终没有传播开来。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语言是基于经济、文化而传播的,比如为了做生意赚钱,或为了看电影、听音乐,或为了学习别人的技术,我们才去学习他国的语言,没有这些根基,语言传播的动力就会消失。
江苏省南京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c56a33c1ec5da51e2708e.png)
江苏省南京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
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
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
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
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
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
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
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很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
当时大部分内容,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
三是质量大幅提高。
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
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已翻译500多部。
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都有。
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3月份月考考试高二文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量:120分钟班级:姓名: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情包占领世界谢石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一一如果不写字,单靠发表情,我们能跟朋友聊多久天?结果,纯表情聊天非但没有卡壳,反而异常顺利。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它也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一一如果没有表情,有些话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成套的表情包里扮成清朝后宫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我也不需要特意写出“晚安”两个字,仅靠一轮月亮的画面就能传祝福。
更有趣的是,聊天表情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再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它也开始占领谈正事儿的工作战场,动态图里莱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
如果你留心收藏的话,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
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
根据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每个月有超过6. 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
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代表喜悦的“呲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
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就在去年底,牛津词典还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 5年年度词汇。
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
这个表情“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一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事实上,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开始建立一种从现实中投射而来的“文化”。
当宫廷剧开始流行的时候,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
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当时装周快要开始的时候,服装设计师也开始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让它们穿上Kenzo的毛衣,背着MichaeL Kors的新款包包,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用表情来表达窿我,表情世界里的数据也隐藏着许多微妙的真相,比如“谢谢老板”要比“老板你再不发红包我就要退群了”的发送次数更多,而在QQ平台的统计中,在不必谈工作的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里,人们要比日常工作日里更喜欢发送“愤怒类”的表情。
表达喜怒哀乐的表情正在变成赚钱的战场,成功赚到钱的表情包并不少。
名媛金•卡戴珊的表情应用Kimoji售价1.99美元,在上线之后不久获得了每秒9000的下载量,这让卡戴珊每分钟获得100万美元的进账。
而篮球明星斯蒂芬•库里的表情应用StephMoji在上线三天后就超过了Kimoji,成为分分钟都能赚钱入账的热门表情包。
虽然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绝大多数表情都是免费下栽使用的,但这些由十帧画面组成的动态表情,也正在逐渐成为能够赚钱的生意。
微信表情平台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截至2016年5月1日,已上架的1500套表情中,有92%的表情开通了赞赏,累计赞赏金额超过人民币409万元,平均每次赞赏2元人民币。
尽管表情包似乎正在逐步占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有趣的是,在这个愈发热闹的表情世界里,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失落,表情设计师孟繁琦说,10年前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她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因为起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她要琢磨如何在8帧的画面里尽可能表现复杂的情绪,但近些年的表情下栽和发送数据让她发觉,“浮夸的肢体语言”更受欢迎,“哭也分很多种,默默流眼泪的啜泣就不如满地打滚的哭法受欢迎”.现在最受欢迎的表情追求的是“一眼就看明白”,只要一个夸张的图片配一句简单易懂的文字,“恨不得2帧就画完了”,复杂的表情反而不容易受欢迎。
所以,在打开聊天窗口,看到表情包里一片情绪高昂的狂欢时,她说她其实更怀念那个“认真说话一的过去,不过这种情绪要怎么说出口呢?最后,她还是发来了一个表情,一个小狐狸无奈地耸耸肩,摇摇头。
(《中国青年报》2016年09月14日11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天,直白地调侃不如使用扮成清朝后富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的表情包来得更有效。
B.同一个意思,表情包里有海量的选择,比如“谢谢老板”每个人极短时间里都可以掌握数百种。
C.牛津词典紧跟时代,给“喜极而泣”这个表情的定义是“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一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D.QQ平台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日常工作日几乎不会发送“愤怒类”的表情,在不必谈工作的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里,则可以随意选择。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聊天表情只限于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要谈正事儿的时候还是不用或者少用为佳,以免造成误会。
B.微信上每个月有6. 97亿用户,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
C.表情包的流行可以说就是网络社会的一场集体狂欢,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但人们不再“认真说话”了值得深思。
D.牛津词典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5年年度词汇,是因为它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装设计师为了替新敖服装做流量预测,在时装周开始的时候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
B.名人表情的收费下载和给免费下载的表情包赞赏功能的开放,使得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平台上主要的赚钱方式。
C.表情符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整个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即使不写字,单靠发表情也可将聊天进行下去。
D.表情包市场中,脸部变化细腻微妙的8帧画面的表情,远不如让人“一眼就看明白”肢体语言浮夸的受欢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张充和,选择留在自己时代里的人在不知道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为闺秀这种生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
完全无法想象,时至今日,在与我相隔数万公里的大洋彼岸,一位101岁的老人仍保持着上个世纪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偶尔和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拍曲互和,以乐终日。
这位老人,就是现居于耶鲁的张充和。
她从遥远的民国走来,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大。
她的名字,曾经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如今,故人早逝,时移世易,属于她的时代已经永久地过去了,她却仍然选择活在她的时代里,在去国离乡数万里之外。
这是一个奇迹,独属于她的奇迹。
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不同的是,张家四姐妹属于传统仕女。
她们的爱好、才艺乃至心性都很“旧派”,即使时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颠沛流离,她们仍固执地保持着她们闺秀式的生活方式,时代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轨迹,她们的生活本质却并未改变。
这一点,在充和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她考北大,国文是满分,数学却拿了零分;她嫁给了洋人傅汉思,可他是个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比她还要精通;她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任教,教的却是中国最传统的书法和昆曲;她常和一位叫咪咪的美国女士切磋中国艺术,后来那位女士成为了比尔盖茨的继母;年少的时候,她在苏州拙政园的兰舟上唱昆曲,如今,她仍在耶鲁的寓所和人拍曲。
充和出生于合肥一个大家庭,曾祖父张树声曾是淮军将领,官至两广总督。
到了充和父亲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弃武从文”,他索性离开了合肥,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
充和是在上海出生的,后被她的一个叔祖母收养。
叔祖母把还只有八个多月的充和带回了合肥老家,在那里,她一直生活到十六岁。
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相当重视小充和的教育。
高薪为她聘请了一位老师,名叫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既有才学也很开通,他教充和学古文,还专门弄来了颜勤礼碑的拓本,教她练字。
那时的教育是先生和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充和随朱先生从九岁一直学到十六岁,这七年间,朱先生也只有她一个学生,他留给充和的,应该不仅仅只是深厚的国学知识。
叔祖母去世后,十六岁的充和回到了苏州九如巷。
苏州生活让充和的人生路上从此多了项终身陪伴的爱好-----昆曲。
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往事时,在文章中写道:“她唱得非常讲究,运字行腔,精微细致,真是‘水磨腔’。
她唱的‘受吐’,娇慵醉媚,若不胜情,难可比拟”。
抗战年代,她凭着一出《游园惊梦》,惊艳了当时的重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纪念汤显祖诞辰三百周年,她回国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游园惊梦》,仍赢得了满堂彩,其中一张剧照被俞平伯评为“最蕴藉的一张剧照”。
二十一岁这年,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她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
抗战爆发后,充和到重庆教育部礼乐馆工作,结交沈尹默、章士钊等名士,并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书法可以说是充和一生至爱。
她曾说,自己不爱打扮,不喜欢金银珠宝,但笔墨纸砚一定要用最好的。
由于长期练习书法,她年老了臂上肌肉仍有如少女般有力。
谈到女子,总绕不过一个情字。
充和最初为大众所知,就是源于一段情事。
情事的男主角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卞之琳。
相传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诗人为充和所作。
1948年,充和在炮火声中嫁给了傅汉思。
这段婚姻对充和的最大影响是她终于选择了远渡重洋。
这个最着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最终却选择了去国离乡。
她离开的时候还预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她所着迷的文化在故国大地上被粗暴地清除,三姐夫沈从文被迫去扫女厕所,二姐夫周有光下放到农场。
而孤悬于海外的她,反倒保存了一方传统文化的小天地。
天地虽小,但能够容下一个优雅而干净的灵魂,已经足矣。
充和一生醉心艺术,但始终保持着老派人游于艺的态度,书法也好,诗词也好,都是写了就写了,没想过要结集出版,更没想过要去抢占艺术史上的一席之地。
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上写着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
充和,也是这样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啊。
写的过程就是消失的过程,像飞鸟掠过,天空却并没有任何痕迹。
不过,充和这样旧派的人,未必会喜欢这类新诗风味的句子。
她自撰的诗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这一曲微茫,正是民国年间的古韵遗响。
随着那个年代的远去,已成绝唱。
相关链接:2015年6月17日,“合肥四姐妹”唯一在世者、著名书法家张充和在美国家中逝世,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