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近几年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近几年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近几年研究方向1. 引言

1.1 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们在研究方向上积极探索,努力推动古代文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旨在系统地总结近几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们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做出贡献。

1.2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不仅是我们了解、认知中华民族历史、思想与艺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然而,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各种新兴媒体以及全球化影响力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新挑战。因此,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深入解剖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文化精髓。

1.3 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梳理近几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们在研究方向上的探索与取得的成果。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将探讨古代文学整体研究趋势、具体热点问题以及现有研究不足之处。同时,我们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两个重要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并特别关注当代学者们对这些作品的新视角和解读。

通过本文的撰写,在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领域近年来的发展路径和成果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为今后乃至长远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并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2. 主要研究方向概述:

2.1 古代文学整体研究趋势: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传统文学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文本批评、修辞分析和历史背景考证等;另一方面,现代研究视角的出现,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意识形态批评等,为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也为古代文学的存储、整理与分析提供了便利。

古代文学与各个历史时期的联系

古代文学与各个历史时期的联系

古代文学与各个历史时期的联系古代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与不同历史时期的联系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古代文学在不同时期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揭示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1. 古代文学与古代社会的联系

古代文学扎根于古代社会,与古代社会密切相连。古代文学作为一种传承和记录历史的媒介,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比如古代的诗词作品多以颂扬君王功绩或歌颂自然美景为主题,反映着当时的政治和自然环境;散文则以写实、议论和警示为主,揭示了古代社会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实际生活。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人类文明进程具有极大的价值。

2. 古代文学与中世纪时期的联系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古代文学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文学形式在君主专制和教会统治的框架下发展。宗教文学和骑士小说是中世纪文学表现形式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宗教文学以圣经故事和宗教性的著作为主题,表达了对神圣与信仰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而骑士小说则描绘了中世纪欧洲贵族阶级的生活,表达了勇武、骑士精神和荣

誉观念。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对于理解中世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古代文学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联系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和文学风靡的时期,也是古代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曾描述了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实际上,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与这种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也是十分吻合的。从时间段的分布看,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大致上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20世纪前半叶属于草创期。早在1897年,邱炜萲就曾作《金圣叹批小说说》一文,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进行过研究。1903--1904年,《新小说》一、二卷刊载的《小说丛话》中所录的平子、侠人、定一等人有关小说评点的论述,也涉及到金圣叹的小说评点、《红楼梦》评论等。如侠人就曾指出:“评《红楼梦》者十馀家,支离灭裂,无一能见其真相”,对旧式《红楼梦》评点给予了批评。1904年,王国维撰《红楼梦评论》。该文在“红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上可谓是石破天惊。这篇专论虽然并非专论古代小说理论,但它一扫旧式红学评点家零星、随意的评点方式以及索隐派的牵强附会,以叔本华的悲观论哲学为底里,从美学、伦理学等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红楼梦》的主题与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旧式小说评点与新的小说研究之间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旧小说研究方法之间的一个界碑,具有极重的方法论份量,对整个20世纪的小说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思维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与王国维侧重于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来进行小说研究不同的是,胡适的《水浒传考证》则开启了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历史考辨这一理路。胡适对金圣叹式的小说评点绝无好感,认定此类发掘“微言大义”且

带“八股选家气”的批评毫无意义,故而撰《〈水浒传〉考证》以扫荡之,其中既有重建学术规范之意,而他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封建内容的指斥,则又深深烙上了“五四”的特殊时代印记。与王、胡等人在小说研究上的首开研究风气或研究理路有别的是,一些批评史大家如方孝岳、朱东润等人,则在自己的批评史著述中对金圣叹等古代小说评点家加以介绍,并将之纳入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这其间,阿英的《晚清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和杨世骥的长文《小说理论与批评的萌芽》对晚清小说理论所作的梳理;高语罕对《红楼梦》文学观的辨析;隋树森、韩庭棕等人对金圣叹及其小说评论的研究等等,也在悄然展开,李贽、冯梦龙等人的小说理论亦开始得到关注。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诸贤的开疆拓土之功,仍值得铭记。

神话传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辨

神话传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辨

神话传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神话传说和哲

学思辨。神话传说是古人对于自然世界和人类生命的想象和解释,哲学思辨则是古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探究和思考。这两者虽然表

现形式不同,但其本质都是探究人之所以存在和生命的意义,可

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神话传说无

论是从人类起源还是各种自然现象中产生,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

结晶,通过神话传说古人树立了一种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认知

方式,从而给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留下了丰厚的思考资源。通过

神话的想象,古人观察到自然现象、人类社会是多么的不可测,

这让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宇宙作出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如在《尚书》中有一则神话传说,是元首嚣烈假意偷走黄帝的熊旗,黄帝说:“帝之旗也,有渊名,莫敢量者,周流四海,不失其航,以六

合为限,以神明为祐。”这种神话在传说中,可谓是一种超越经验,却又离不开人的生存和命运的感性认知,人们相信它,是因为它

能够让人们在感性认识中获取到启迪和智慧。在中国古代,神话

传说对人民的精神和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即使在今天

还在不断地发酵演化。

哲学思辨则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哲学思辨可以追溯到周朝时代,在科学和技术开发还没有出现之前,中国文明通过思辨和哲学论述探究人生、探索宇宙、领悟道德规范等问题,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独特风貌。在《道德经》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段话所折射出的思考当然是不能超越神话传说的本源性,它的特点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生命和宇宙的本源,强调了不可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思辨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当了是中国文化和智慧的重要标签和精神指引。

论文参考题目

论文参考题目

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三毛作品魅力探析 论沈从文《边城》诗化艺术的审美价值 浅谈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试以洪昇《长 生殿》为例 豪侠精神审美视阈下的传奇——以许俊、黄衫客 、昆仑奴和古押衙等“情侠”形象为例 浅析《雷雨》中周冲的角色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 浅谈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从赵树理小说《福 贵》的人物形象分析说起 浅论抒情小赋的盛行及其原因探究 从《观猎》与《雉带箭》看唐前中期狩猎诗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聊斋志异》的人狐之恋 《聊斋志异·娇娜》篇“腻友”关系探析 《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浅析 福建庙前舞龙运动今昔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试论李清照婉约词中生命情怀的抒写 浅析纳兰容若词中“灯”意象 浅析刘长卿诗歌中的“孤舟”意象 论仓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 崇文重教:永定客家土楼楹联的价值取向 许地山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论《大秦帝国》中的商鞅形象塑造 浅析《金瓶梅词话》中的寡妇婚嫁 宋代女词人词作中梅花意象体现的女性意识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生存哲学研究——以《第九个 寡妇》、《扶桑》、《少女小渔》为例 浅谈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心理 浅论《林兰香》中的情与理 浅谈郁达夫女性人物形象——以《她是一个弱女 子》为例 浅谈宋元两代诗歌中的妈祖信仰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运用 论梁实秋散文幽默的修辞 论路遥小说中农民的形象 笑里有乾坤——论林语堂《红牡丹》中的“笑” 试论白先勇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 从《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看近代末世情怀对 知识分子的影响 老舍先生幽默的写作特色 简析沈从文小说中的荒诞性 浅论赵树理知识分子立场的“问题小说” 浅析史铁生困境中的生与死 浅析三毛笔下的撒哈拉世界 一支妙笔变成了一根魔棒——浅析余光中散文的 语言美 韩少功散文近作研究 21世纪初鲁迅新传记研究 论汪曾祺散文的文化价值 林海音小说新论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CATALOGUE

目录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现状

•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教师,古代汉语课程是该专业的重

要基础课程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将古代汉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对于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

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

通过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水平。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中,以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具体包括:分析古代汉语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探讨古代汉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方式,提出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思政教育在古代汉语课程中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专家意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字、音韵、语法、词汇、

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经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

教学内容

古代汉语课程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深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

古文基础和语言分析能力。同时,古代汉语课程注重培养学

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以适应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课程特点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约公元1097年-1159年),字希哲,晚号幽峰先生,又号幽临、幽洲,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人,南宋濮陽城十八里镇人。他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理学大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及清新著称,代表作词有《题斗门山》、《浣溪沙》等,代表作诗有《渔家傲》、《关山月》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元好问的诗词以雄健豪放、清新脱俗、奇工异巧,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他广泛接触、吸收和继承了古代诗词艺术,大量采用了古典典籍中的韵语、词汇、成语,以至继承

了古代诗词的特点和传统。

元好问的诗词作品大多取材于田园生活,表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自然山川的壮美景色。他的诗词语言生动,对风景、自然、情感等表现深刻,风格奇特独特,对后世有深远

的影响。元好问诗词的研究在中国诗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元好问诗词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了解一个杰出诗人的作品和生平,更在于能够认识中

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变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对元好问诗词的研究,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元好问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风

采和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其诗词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中

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

学素养。

元好问诗词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元好问的诗词作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元好问的作品数量很大,涉及的题

材和风格也很广泛,需要对其作品进行逐字逐句的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思想、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修改版]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修改版]

第一篇: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语音声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汉语语音韵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汉语语音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

★初级阶段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新词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词语的特点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词汇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及研究述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被动句式研究及在对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存现句研究及在对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

★韩国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日本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现代汉语“了”字句学习偏误分析及对策★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偏误研究

★否定副词“别”“不”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结合“有”字句的特点分析“有”字句使用中的偏误★“差点儿(没)VP”格式意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想★“V+介+NP”与“介+NP+V”结构中介词的语法特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原则与方法★从汉字构件角度谈汉字教学

书籍介绍

书籍介绍

来自verycd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由陆费逵(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建局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行新式教育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局不久,中华书局的出版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内出版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华书局云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及社会名流,如梁启超、于右任、范源濂、马君武、田汉、张闻天、潘汉年、徐志摩、钱歌川、陈伯吹、张相、舒新城等,并陆续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颇有影响的书籍,编辑出版了《大中华》、《新中华》、《学衡》、《中华学生界》、《中华小说界》、《小朋友》、《中华故事》等2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从建局到1949年,中华书局共出书5800余种,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重要古籍、少儿读物等多种门类。在全国各地设立了50多个分支局,1000多家分销处还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设立分局,业务遍及全国并海外发展。是当时中国仅有的几家大型综合出版企业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指定为该小组的办事机构,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图书及相关的学术着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承担着国家级古籍整理的基本项目。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着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转)来源:胡佳红的日志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和异体字

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10,专书的词汇研究

11,专书的用韵研究

12,专书的语法研究

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18,《说文》部首研究

19,《说文》贝部研究

20,《说文》重文研究

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

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

30,陶渊明用韵研究

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

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解析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解析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先秦部分

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

4.治水神话的蕴含

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

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

7.《诗经》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

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

9.浅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

10.《诗经》与妇女问题

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12.“思无邪”辨

13.《诗经》对隋以前文学的影响

14.《诗经》与行役问题

15.《论语》写人技法初探

16.从《论语》看孔子其人

17.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18.试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19.孟子“仁政”说评议

20.《庄子》浪漫主义特色评述

21.试论《庄子》的人生观

22.谈谈《劝学》的比喻和铺陈

23.浅议《左传》的行人辞令

24.《左传》塑造人物的几种手法25.《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26.《左传》叙事的艺术成就

27.《左传》所写的女性

28.《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

29.《左传》所写的反面女性

30.《左传》人物传记文学成就

31.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

32.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

3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34.《离骚》兼《国风》《小雅》诗旨说35.屈赋“兮”字解

36.屈赋对汉赋的影响

37.中国最早的咏物诗——《橘颂》

38.屈原《九歌》的浪漫主义

39.屈庄浪漫主义的异同

40.宋玉“悲秋”的主题与影响

41.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42.荆楚文王考

43.“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与哲学指归

汉魏六朝文学

44.试论贾谊的政论散文

45.贾谊骚体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哲学与文学是两个广泛而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本文将探讨哲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相互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共同点

哲学和文学都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表达方式,它们都试图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探索和传达人的存在、价值观和生活意义。

- 反思与探索:哲学和文学都致力于对人类生活进行反思和探索。哲学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探讨人类思维、道德和真理等问题;而文学通过故事、形象和情感来揭示和诠释人类的情感、人性和心灵世界。反思与探索:哲学和文学都致力于对人类生活进行反思和探索。哲学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探讨人类思维、道德和真理等问题;而文学通过故事、形象和情感来揭示和诠释人类的情感、人性和心灵世界。

- 语言的运用:哲学和文学都依赖语言作为表达工具。哲学运

用逻辑和严谨的语言来进行论证和思考;而文学运用想象力和艺术

性的语言来创造故事和描绘形象。语言的运用:哲学和文学都依赖

语言作为表达工具。哲学运用逻辑和严谨的语言来进行论证和思考;而文学运用想象力和艺术性的语言来创造故事和描绘形象。

- 人文关怀:哲学和文学都关注人的存在和体验。哲学思考人

的合理性和生命的意义;而文学通过描绘人的情感、矛盾和命运来

展现人类的复杂性。人文关怀:哲学和文学都关注人的存在和体验。哲学思考人的合理性和生命的意义;而文学通过描绘人的情感、矛

盾和命运来展现人类的复杂性。

相互影响

哲学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们相互借鉴,互

相丰富。

- 文学对哲学的影响:文学作品可以引发哲学的思考。文学中

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可以激发哲学家对人性、道德和生活问题的思考。同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成为哲学讨论的素材和案例。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题目(1981-2005)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题目(1981-2005)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博士论文目录(1984-2000)

索书编号题目作者导师院校时间

012000629635 公安派研究王承丹霍松林陕西师大 1997

012000629634 帝王文化与西汉文学张强霍松林陕西师大 1997

012000627524 北宋党争与文学萧庆伟吴熊和杭州大学 1997

012000622196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李浩霍松林陕西师大 1998

012000621830 凌蒙初研究徐定宝陈美林南京师大 1998

012000621825 中国近古叙事艺术研究高小康陈美林南京师大 1998

012000621822 《左传》与中国古典文学任振镐钟振振南京师大 1998

012000621818 春秋经传研究赵生群陈美林南京师大 1998

012000621606 阮大铖研究胡金望陈美林南京师大 1997

012000621594 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吴秀华陈美林南京师大 1997 012000621470 敦煌边塞文学研究邵文实卞孝萱南大 1996

012000621456 李玉时事剧研究 [韩]尹贤淑吴新雷,俞为民南大 1996

012000621453 两《唐书》文人传之比较梁承根周勋初,莫砺锋南大 1997 012000621438 战国纵横家的文学成就郑杰文周勋初南大 1997

012000621369 佛教与六朝文学研究许云和卞孝萱南大 1996

012000655406 文化转型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嬗变杨玉华曹顺庆川大 1999 012000625139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左东岭罗宗强南开大学 1995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深入地思考人类社会的机会,哲学则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中提及的话题。两者之间可以彼此互动,相互补充,对于实现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以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要素来研究客观的实体和现象,以求解决它们的矛盾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它可以在许多不同的话题上进行思考和讨论,其中也包括文学的创作与理解。以文学分析为例,哲学可以帮助分析文学中涉及到的哲学思想和概念,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具有哲学性质。它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接触到一些哲学思考,以此来增加阅读时的兴趣。杰克伦敦的小说《野兽之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小说中海洛因拉尔夫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而投入了绝望当中,探讨了人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追求个人理想。在文学作品中,这一哲学思考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读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文学和哲学不仅仅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体系,它们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角色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从而得到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而哲学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成为一个真正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智慧之人。因此,文学与哲学可以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让人类完整思考的体系。

由此可见,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可以彼此互动,以

此来完善对文学及其所延伸的其他文化范畴的理解。文学作品可以提供一个深入探讨哲学思想的机会,同时哲学也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使文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因此,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实现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

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古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与儒家思想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其表现形式。

一、圣人儒家思想与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伦道德、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等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观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例如,在古代诗歌中,通过赞美君子的品德和行为来表达对儒家思想

的崇拜。这样的作品一方面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儒家思想的

认同,另一方面也将圣人儒家思想传播给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二、儒家思想对古代戏剧的影响

古代戏剧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思想对古代戏剧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注重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强调各

种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在古代戏剧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以及情节

的展开常常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例如,历史剧《汉宫秋》通过揭示

权力斗争与政治追求之间的冲突,展示了儒家思想中圣人君王形象的

辩证性和人性弱点。

三、儒家思想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古代小说是古代文学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儒家思想对古代小说的

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教育、修身养性以及家庭伦理,

这些思想观念在古代小说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以《红楼梦》为例,

小说通过描绘贾府世代家族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儒家思想中

的家族价值观和人性的复杂性。古代小说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塑造,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四、古代文学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古代文学不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贡献了力量。古代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念: • 关于‚文‛、‚文学‛、‚文章‛等概念:
• 《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文。‛
《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天之将丧斯文也。‛
皆指西周的文化,即礼乐制度。
• 《论语· 子罕》: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朱熹《四书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 盖礼乐制度之谓。‛
与晚明文化》
• 明清小说戏曲研究
•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 •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 • 孙崇涛《南戏论丛》
• 《红楼梦》研究
• 刘世德《曹雪芹祖籍辨证》(1998) • 吴恩裕《曹雪芹丛考》 • 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献芹集》、《石头记 • • • • • •
鉴真》 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 王朝闻《论凤姐》 冯其庸《论庚辰本》、《曹雪芹家世新考》 张毕来《漫说红楼》 王蒙《红楼启示录》(1991)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005)
• 先秦至六朝,‚文‛的概念之发展:
文-近纯文学
文学
文学
文章与 博学
文章(文) 文学(学)
笔-近杂文学
儒-通其理
学术
学-识其事
• 章太炎《国故论衡· 文学总略》: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 ‘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 1904年出版林传甲《中国文学史》 • 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定《钦定京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一、古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但我们不得不去提及一笔。《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2.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是先秦时期的三大特征。

《诗经》《左传》《孟子》《庄子》和屈原和楚辞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文学精华。

其中《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创立的语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成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历史散文里程碑式的杰作。《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5.唐代时期:诗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后人把强盛繁荣的唐代,与汉代并列,称为“汉唐盛世”。

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唐代诗歌的标志之最就是李白了,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人士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6.宋代时期:词

宋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最终形成了与唐代诗歌大异其趣的宋诗。词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有迅速的发展。

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高峰。

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

7.元代时期:曲

元代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却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元初到明中叶,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三段。这一段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在元代文坛上,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8.明清时期:小说

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元杂剧和明传奇前后辉映,各领风骚,汇聚成中国戏曲文化汪洋的万千气象。

清初的小说也是顺从明末小说的趋势,旧作的新编虽仍不绝如缕,但作家独创的作品却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是迈入了独创期。

(二)西方古代文学

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经历了四个时期:荷马时代、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古罗马文学经历了三个时期:共和时期、共和晚期到奥古斯都时期、帝国时期。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2.早期基督教文学

当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过去以后,早期基督教文学继而兴起,成为欧洲文学的新起点,时间在公元1、2世纪。

西方文学的第一渊源是希腊、罗马,第二渊源是基督教。前者重理性、重现实,后者重感情、重精神。

3.中世纪文学

教会文学、英雄史诗和其他人民诗歌、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神曲》也表现了这种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二、古代哲学

(一)中国古代哲学

1.先秦子学

中国哲学的最初表现,中国哲学的开端。将先秦视为开端,而不是西周,这是由于此时的思想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理论性与系统性。此正是哲学产生所必须的条件。而在此之前的上古思想,虽不无魅力,但是却与哲学的理论性、系统性有着较大的区别。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著作:《论语》《孟子》《荀子》《易传》《中庸》等

道家

代表人物:老庄。

思想:无为、逍遥。

墨家

兼爱、非命、非攻、明鬼、尚同、尚贤

法家

韩非子,趋利避害

2. 两汉经学

汉代的哲学与先秦有着明显的不同,经过了秦的统治,哲学的政治意味增强。汉代对先秦道家的理解体现了初汉的黄老之学以及日后的道教中。如果说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主轴,重心在个人生命的逍遥和养生上,政治在老子那里或许还有明显体现,但是在庄子那里则完全不见。对先秦仁义内在,由仁义行进了转化,转化为仁义外在,行仁义。正基于此,对于人之木性的探讨,实际上不再是性善论占主导,而有了性善恶混、性三品论的理解。此是荀子性恶论的继续,同时亦是以气论性的开始。汉儒重理想而不重根源。

3.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才性的品评,一是玄理的发挥。

关于才性,与汉代哲学的发展也具有相关性。先秦时人性至善,而到了汉代,在天人感应的大原则下,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论不是德性论,而是走上了接近于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