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任务书-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资料1. 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体育中心的地基加固工程,总占地面积34万m2,场地地基处理总面积约23万m2。

体育馆、游泳馆、商业用房等建筑采用桩基础,其它场地为体育场、各类球场、停车场、市民广场、道路及绿地等用地均采用地基处理方式。

加固范围主要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及室外体育广场等,拟建场地对差异沉降敏感度一般,对施工噪声影响要求不高。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性质,该工程为二级工程,场地为二级基地,勘查等级为乙级。

2.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褐红,呈湿,松散状,由粘性土或砂质粘性土组成,均质性差,局部地段夹少量碎石,回填时间为近6个月。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层厚2.30-6.60m。

(2)淤泥:灰、深灰、灰黑色,呈饱和,流塑状,局部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有机质,粘性好,韧性好,干强度高,属高压缩性土,摇震反应慢,局部地段混杂有中粗砂而表现为淤泥混砂。

该层工程性能差,全场区均有分布,但厚薄不均,层厚4.50~12.60m。

场地东侧分布有砾砂,深灰色为主,饱水,松散状,以石英粗砂为主,呈棱角状,均匀性较差,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具有一定的干强度。

(3)粉质粘土:灰、灰黄、褐黄色,湿,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和石英砂组成,其中中粗砂含量约20-30%,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分布不均,厚薄不均,部分钻孔缺失。

厚度为0.40-4.90m。

(4)粗砂:呈灰黄、褐黄色,饱水,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状,主要由石英砂组成,胶结型一般,呈棱角状,分选型一般,级配一半,均匀性较差,含泥约20%,厚度0.40-4.90m。

(5)残积砾质粘性土:浅黄、灰黄、褐黄、灰白色,呈湿,可塑状,主要由粘土和石英砂组成,为花岗岩风化残余,稍具原岩结构,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稍有光泽,遇水易崩解软化。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1.介绍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其安全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非常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地基处理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地基处理。

2.课程设计2.1. 课程内容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工程概述:介绍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要求和目的等基础知识;2.岩土力学基础:介绍岩土力学基础理论概念,包括土壤力学、岩石力学等;3.地基处理方法:介绍地基处理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排水、加固等;4.地基检测:介绍地基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非破坏性检测等;5.地基处理的实践应用:介绍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在房屋地基处理、道路地基处理、铁路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等。

2.2. 设计要求本次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了解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要求和目的等基础知识;2.掌握岩土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土壤力学、岩石力学等;3.掌握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压实、排水、加固等方法;4.掌握地基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非破坏性检测等;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例如在房屋地基处理、道路地基处理、铁路地基处理等方面。

2.3. 设计步骤本次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3.1. 案例分析在地基处理技术的课程设计中,首先需要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选定一个涉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工程项目。

例如,在某城市规划中,某小区道路地基存在较严重的沉降问题,需要采用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2.3.2. 课题研究在选定案例后,需要对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在道路地基处理的课题研究中,需要对地下水位、地基土质、地质构造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2.3.3. 方案设计在完成课题研究后,需要根据课题结果设计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地基处理

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地基处理

附件一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学院<系、部)20~2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指导教师杨庆光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
成绩起止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清单
附件二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土木工程学院<系、部)城市地下工程专业074 班级
课程名称:地基处理
设计题目:某厂房地基处理工程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8年12月27日至2018年1月9日共2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附件二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土木工程学院<系、部)城市地下工程专业074 班级课程名称:地基处理
设计题目:某大厦基坑搅拌桩支护结构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8年12月27日至2018年1月9日共2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附件三
<结构设计
原理)
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工程名称
起止日期: 2018年12月27日至 2018年1月9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土木工程学院
年月日
附件四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情况分析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本表在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填写,与课程设计资料一起存档。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基及其特点。

2. 使学生了解地基处理的设计原则,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3. 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力学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中地基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合理地基处理方案的能力,能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其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地基处理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基处理基本概念:包括地基的定义、分类及各类地基的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概述2. 地基处理设计原则:介绍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基处理设计原则与方法3. 地基处理常用方法:详细讲解物理、化学和力学方法,如换填、压实、预压、注浆、搅拌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基处理常用方法4. 地基处理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基处理工程实例5. 地基处理设计计算:教授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地基处理设计计算。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基处理设计计算6. 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地基处理实践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明确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全面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相关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土木工程系《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12一、地基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让学生熟悉地基基础的设计过程及相应的构造要求,为将来从事设计和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资料:某单层建筑物为内框架结构,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为300×400mm,墙厚为240mm,室内外高差为0.45m,采用MU10粘土多孔砖,M5水泥砂浆。

垫层为C10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桩及桩承台为C25混凝土,钢筋为HPB235。

地质剖面图如图一、二所示,建筑底层平面图如图所示。

题号见表一。

(三)设计要求:1.计算书内容完整、步骤清楚,包括山墙、外墙砖基计算,独立柱基础计算,桩及桩承台计算。

2.绘制一张2#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及刚性基础剖面图(1:30)与独立柱基础详图(1:40)及施工说明。

4.要求每位同学按表一中自己的题号进行设计,与题号不合者以不及格论处。

附:地质剖面图3456学生题目分配表 表一二、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刚性基础设计(山墙基础和外纵墙基础)、一个柱下独立基础设计7和一个柱下桩基设计。

(一)刚性基础设计 1.确定基础埋深从地质资料来看,上层土质较好,可作为持力层,基础荷载不大,所以基础埋深取1m 左右即可。

计算地基承载力的修正值:()()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2.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hf F b G a K γ-≥注意b 值取成50mm 的倍数3.验算地基的软弱下卧层 具体步骤参见教材 4.确定基础的剖面尺寸可下面采用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 (1)混凝土和砖的组合基础A .首先确定混凝土基础的厚度h 1,(300~500mm 左右,取50mm 的倍数) 根据构造要求,选用C15的混凝土,根据基底压力P K =bG F KK +,确定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并确定混凝土基础的外挑长度b 18B .确定每边砖基的台阶数n60201⨯--≥b b b n b 0为上部墙身的厚度,注意台阶数n 应取整数C .验算基础的高度h 是否满足基础的构造要求当上部砖基为间隔式时:12060211⨯+⨯+=n n h h ,n 1+n 2=n 为每边的台阶数,注意n 2≥n 1, 不然就不符合砖的刚性角的要求。

地基处理设计任务书

地基处理设计任务书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XXX 专业:班级:任务下达时间: 2 月23日任务完成时间: 6 月14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地基处理设计题目主要内容:某单层厂房的柱下独立矩形基础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要求采用换填垫层法和CFG桩法两种方法对比设计,选出经济合理的方法。

目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一、撰写开题报告认真进行论文准备。

熟悉土工试验相关技术资料;熟悉土工试验操作规程,熟悉论文写作整个过程;合理安排好论文写作时间;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二、外文文献翻译三、技术资料:基础类型:矩形基础基础埋深: 3.0000(m)(可调整)基础宽度: 3.000(m) (可调整)基础长度: 3.000(m) (可调整)基础覆土容重: 25.000(kN/m3)竖向荷载: 1200.0(kN)序号土类型土层厚容重饱和容重压缩模量承载力(m) (kN/m^3) (kN/m^3) (MPa) (kPa)1 素填土 1.200 18.0 --- 1.500 85.02 淤泥 1.800 17.7 --- 1.800 70.03 砾砂 5.000 25.0 --- 2.200 82.0应完成的主要任务:一、撰写开题报告二、外文文献翻译三、设计内容(A)1. 换填尺寸设计;2. 垫层承载力验算(基底平均压力、基底最大压力、基底最小压力);3. 换填垫层底面处承载力验算;4. 垫层尺寸验算;5.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6. 沉降计算;7. 工程造价和工时计算。

(B)1. CFG桩设计2. 基础底面处承载力计算3. 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验算4.下卧土层承载力验算5. 沉降计算6. 沉降计算;7. 工程造价和工时计算。

四、设计要求1. 绘制相关图纸。

2. 整个设计应符合设计要求;3. 设计、计算过程条例清晰,内容完整;4. 设计图清晰,线条均匀,图幅规格A3图纸。

计算书采用A4纸。

主要参考文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07-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79-xxx 送审稿)3.《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编写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公路地基处理设计施工实用技术》张留俊、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8出版)5.《公路地基处理设计施工实用技术》张留俊、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8出版)6. 《工程实用地基处理手册》王恩远、吴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07出版)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理解地基处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基处理设计,能够独立完成地基处理设计的计算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工程安全的重视,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基处理设计的意义、目的和基本流程,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

2.地基处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包括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地基稳定性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地基处理技术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3.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条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基处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XX住宅楼软弱地基处理工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XX住宅楼软弱地基处理工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地基处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滨湖住宅楼软弱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一、目的地基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继《地基处理》课堂教学结束后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与地基处理理论学习相配套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深入理解和巩固地基处理的基础理论,牢固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实际具体问题。

了解并掌握实际地质和荷载条件下不良地基处治设计的一般方法;熟练地质资料的使用;培养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练掌握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监测技术,培养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内容与要求2.1.主要内容1)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上部结构的类型,荷载的性质,综合考虑选择均质人工地基处理或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完成设计;2)若选择均质人工地基处理方案,则应包含:a)地基处理方案论证;b)方案设计;c)承载力校核;d)沉降计算;e)施工设计;f)质量控制与检验;g)设计计算说明书;h)绘制施工剖面图;3)若选择复合地基方案,应包含:a)地基处理方案论证;b)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c)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平面布置;d)沉降计算;e)施工设计;f)质量控制与检验;g)设计计算说明书;h)绘制施工剖面图;2.2.设计要求:1)方案:要求学生对选用地基处理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并进行经济、施工周期等各项条件进行必要分析;2)图件:平面布置图、剖面图。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说明书,内容可参考上述要求,要讲述清楚设计的每个过程。

三、设计资料3.1工程概况在湖滨地区拟建造一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楼,该住宅楼已经考虑抗震构造要求,设计了构造柱和圈梁,总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②粉质粘土: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 = 130kPa‘③粘土: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 180kPa‘④全风化砂质泥岩:厚2.7m,承载力特征值fak =240 kPa⑤强风化砂质泥岩:厚3.0m,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⑥中风化砂质泥岩:厚4.0m,承载力特征值fak =620kPa3、水文资料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4、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见下图: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标准值见表2柱底荷载标准值表2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见表3:5、材料:混凝土等级C 25~C30,钢筋I、U级。

1.2设计要求:每班分为3个组。

第1组共十人,基础持力层选用③土层,设计A轴柱下独立基础;第2组共十人,基础持力层选用④土层,设计B轴柱下独立基础;第3组共十人,基础持力层选用③土层,设计C轴柱下独立基础;每人根据所在组号和题号,完成各自要求的轴线基础设计。

对另外两根轴线的基础,只要求根据所给荷载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1.3设计内容1、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包括确定基础埋深、基础底面尺寸,对基础进行结构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确定基础高度、进行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编写设计计算书。

2、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大样图,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1.4地基基础设计成果1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1)设计计算书封面封面上应写明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2)目录及正文格式(格式另见附属文件)。

2设计图纸设计要求:绘制比例为1: 100或1: 200A3图纸打印稿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地基基础设计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上部结构条件(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上部结构类型等)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基岩土和气候条件等),结合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工期、施工条件、造价和节约资源等),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2)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2)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关键问题。

但是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些固有的地质地貌条件如沉降、土壤压缩等会影响土地的承载力,造成在地基上建筑物的安置困难。

因此,在建筑物的选址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地基处理技术以其良好的效果和它的经济性成为了解决建筑物安置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探讨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及其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基处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学会地基处理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3. 课程设计内容3.1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地基上采用一定的改善方法,使之达到确定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沉降处理:对于土体沉降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沉降处理的方法,如在地基上铺设加筋网格等•增加地基承载力:采用钻孔灌注桩强化地基•降低地基沉降:采用预制桩和浇灌桩等处理方法3.2 地基处理设计地基处理设计是指根据现有的地质地貌条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在实际探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基处理的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根据不同的土质、地形等因素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地基加固设计:采用加固方式对地基进行设计,如使用灌浆桩、碎石桩等•沉降控制设计: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沉降进行控制,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常见的方法有采用加筋网格、预应力钢绞线或增加地面荷载等方法。

3.3 地基处理实现地基处理实现是指利用地基处理设计的方案进行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地基处理施工图的编制:根据地基处理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的编制•地基处理施工的实现: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小试验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对地基处理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4. 课程设计成果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以下目标:•熟练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并掌握一定的地基处理实现能力•能够分析地基处理实现情况的数据,得出结论和提出解决方案5. 课程设计总结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解决建筑物安置难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地基处理方案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方案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方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的需求。

3. 学生了解各类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原则及其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地基处理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对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兴趣。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基处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工程实际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基处理概述- 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基处理的目的与意义2. 地基处理原理- 地基土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与作用机理3. 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法、压实法、排水固结法等常用方法- 预压法、深层搅拌法、地下连续墙等新型方法4.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原则-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与优化5. 地基处理案例分析-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案例- 案例分析、讨论与评价6. 地基处理技术经济分析- 地基处理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地基处理概述第二周:地基处理原理第三周:地基处理方法(一)第四周:地基处理方法(二)第五周: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第六周:地基处理案例分析第七周:地基处理技术经济分析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依据,涵盖地基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设计及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地基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了解不同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 使学生了解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如土的物理性质、承载力、沉降等。

3. 帮助学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基处理工程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包括选型、计算和方案优化。

2. 提高学生分析工程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地基处理工程设计。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现场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从事地基处理工程相关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地基处理工程实践中能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地基处理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专业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地基处理技术与设计》进行选择和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基处理工程概述:介绍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分类及适用范围,对应教材第一章。

2. 地基处理方法及原理:详细讲解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如预压、夯实、置换等)的原理、工艺流程和优缺点,对应教材第二章。

3. 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阐述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地基处理方案选型、计算及优化,对应教材第三章。

4. 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要点,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地基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应教材第五章。

特殊土地基处理学生工作任务书

特殊土地基处理学生工作任务书

特殊土地基处理学生工作任务书《土工技术与应用》项目组2022年3月特殊土地基处理学生工作任务书项目名称土工技术应用扩展任务名称特殊土地基处理学时 4 班级小组姓名工作任务1.熟悉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红粘土地基、冻土地基、盐渍土地基、软土地基、土岩组合地基、岩溶地基的工程特性;2.掌握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红粘土地基、冻土地基、盐渍土地基、软土地基、土岩组合地基、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工作步骤(1)学习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及分类,湿陷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2)学习湿陷性黄土湿陷的评价、判定;(3)学习湿陷性黄土地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常用处理措施(4)学习膨胀土的定义、特征及主要分布区域;(5)学习膨胀土对工程的危害、影响膨胀土胀缩特性的因素,胀缩性指标;(6)学习膨胀土的判别及工程措施;(7)学习红粘土地基的定义及物理特性及攻错措施;;(8)学习冻土地基的定义、分布及防治措施。

(9)学习盐渍土地基的评价以及防护措施;(10)学习软土地基的分布、特性、工程措施;(11)学习土岩组合地基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12)学习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和处理措施。

考核要点(知识、能力、素质)(1)知识:熟悉各种特殊土地基的分布及工程特性;掌握各种特殊土地基的常见处理方法。

(2)技能:能地叙述各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能在现场工程师指导下,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案。

(3)态度:刻苦学习、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实守信。

考核方式(附自测题)(1)知识考核采用笔试.提问;(2)技能考核依据自测题及案例题。

提交成果作业。

工作评价同学互评同学签名:年月日小组互评同学签名:年月日教师评价教师签名:年月日自测题一、问答题1.特殊土包括哪些土为何称它们为特殊土2.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工程性质是什么如何判别黄土是否有湿陷性3.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计算,与一般土的地基承载力有何不同4.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有哪些方法什么条件适用换土垫层法强夯法适用何类情况5.膨胀土有何特征自由膨胀率与膨胀率有何区别如何判别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6.膨胀土地基的胀缩变形量如何计算此胀缩变形量与膨胀地基容许变形值之间有什么关系7.膨胀土地基承载力如何确定大工程应采用哪种方法一般工程可用哪种方法膨胀土地基处理的工程措施包括哪几种8.红粘土是怎样形成的它具有何种特性什么条件下的红粘土为良好地基什么样的红粘土为不良地基9.多年冻土与季节性冻土有何不同冻土分哪些种类冻土融陷性分几级建筑物冻害防治措施有哪些如何选用最佳的冻害防治方案二、填空题1.黄土湿陷性一般采用来判定,由室内试验测定。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学生工作任务书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学生工作任务书
(3)理解防渗帷幕灌浆孔布置与设计(包括:灌浆孔的位置、孔径、布置;.帷幕的深度、厚度);
(4)理解坝基排水孔的位置、深度、孔径。
工作步骤
(1)学习坝基开挖的形状、尺寸、齿墙的构造;
(2)学习固结灌浆布置与设计(包括:灌浆孔的位置、孔径、布置、的深度);
(3)学习防渗帷幕灌浆孔布置与设计(包括:灌浆孔的位置、孔径、布置;.帷幕的深度、厚度);
(2)规范的使用;
(3)积极完成任务;充分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诚实守信、发挥团队精神。
考核方式
(附:自测题)
(1)知识考核采用过程考核,自主完成自测题,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2)技能考核依据案例训练。
工作评价
小组互评
同学签名:年月日
小组内
同学互评
同学签名:年月日
教师评价
教师签名:年月日
学生工作任务
学生工作任务书
学生工作任Leabharlann 书课程名称水工建筑物
项目名称
重力坝设计
单元名称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建议学时
2
工作任务
(1)基础清理与开挖;
(2)断层与破碎带处理;、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坝基排水。
班级
学员姓名
工作日期
工作内容
与目标
(1)掌握坝基开挖的形状、尺寸、齿墙的构造;
(2)理解固结灌浆布置与设计(包括:灌浆孔的位置、孔径、布置、的深度);
(4)学习坝基排水孔的位置、深度、孔径。
提交成果
(1)自测题;
(2)案例训练。
考核要点
(知识、技能、态度)
(1)坝基开挖的形状、尺寸、齿墙的构造;固结灌浆布置与设计(包括:灌浆孔的位置、孔径、布置、的深度;防渗帷幕布置与设计(包括:灌浆孔的位置、孔径、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地基处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变电站场地站址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一、设计说明地基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继《地基处理》课堂教学结束后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与地基处理理论学习相配套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深入理解和巩固地基处理的基础理论,牢固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实际具体问题。

了解并掌握实际地质和荷载条件下不良地基处治设计的一般方法;熟练地质资料的使用;培养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练掌握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监测技术,培养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1、设计目的(1)提高地基承载力结构的荷载最终都将传到地基上,结构建筑物的强度很大,而基础能够承受的强度却很小,压缩性很大。

通过适当的措施,改善和提高土的承载能力。

(2)改善剪切特性地基的剪切破坏以及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取决于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以及减小土压力,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3)改善地基土的压缩特性主要是采用一定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

另外,防止侧向流动(塑性流动)产生的剪切变形,也是改善剪切特性的目的之一。

(4)改善透水特性由于地下水的运动会使地基出现一些问题,为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以减小其水压力。

(5)改善动力特性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一部分轻亚粘土)将会产生液化。

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地基土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特性。

(6)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等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2、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龚晓楠,2008《工程使用地基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3、设计要求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对比分析可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案,结合工程的要求和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上部结构的类型、荷载的性质,并认为主要考虑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与均质人工地基处理方法同时要求:(1)对所选用的地基处理的方案进行比选后的可行性论证,同时要考虑经济、施工周期等各项条件进行的必要分析;(2)绘制平面布置图、剖面图;(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内容包含完整的计算说明书,内容参照设计要求,详细叙述每一步设计的细节;书写清楚,字体端正,列入主要过程的计算步骤,计算公式;(4)图件:布图合理,图面整洁,线条及字体规范,图中书写字体一律采用仿宋体。

4、设计原则考虑建筑地基处理工程存在工程量大、工期紧张、施工条件差等观因素,因而设计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确保工期的情况下、在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力争做到施工便利,经济合理,缩短工期。

二、课程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拟建220kv 变电站场地站址主要属海积地貌单元,西侧150m 为冲沟入海口,场地地形平坦,高程在1.20~2.92m 之间,按4.9m 整平标高,场地全部为填方区,现场地东北角种有蔬菜、果树和铁树苗,其余地段已经三通一平。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站址处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断裂通过。

场地附近未发现坟墓,文物、矿产等存在,场地交通条件较好。

2、地质概况根据野外钻探取芯肉眼鉴别及原位测试手段,并结合室内试验成果,确定场地内自上而下地基岩土层划分及各特征分述如下:①耕植土:灰黄色、灰褐色,湿,软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均匀性差。

本层场地内原始地貌均有分布,一般厚度约0.30~0.50m②卵石:冲洪积成因,灰色、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粒径以2~6cm 为主,卵石含量50%~55%,其中2~4cm 占30%~40%,粒径>4cm 占15%~20%,其余多为粘性土充填,局部含有个别>20cm 的漂石。

场地除东北侧地段缺失外,其余地段均有分布,厚度约0.4~2.7m,层顶高程1.71~3.23m。

③淤泥:海积成因,灰色、深灰色,饱和,流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切面较光滑,该层下部含有少量卵石,该层全场低均有分布,厚度为3.30~8.90m,层顶高程为-0.13~2.33m。

④卵石:冲洪积成因,灰黄色、灰色,饱和,稍密-中密,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卵石岩性主要为中风化花岗岩、凝灰岩等,呈亚圆、扁平状,粒径以2~4cm 为主,少数>10cm,局部地段存在个别>40cm的块石,呈交错排列、级配较差,卵石含量一般50%~60%,骨架间隙由30%~40%软塑状粘性土充填,该层重型动探击数一般为9~15,平均为10.47击。

厚度为1.4~9.0m,层顶高程-3.18~-15.68m,层顶埋深5.7~18.7m。

⑤粉质粘土:冲洪积成因,褐黄色、褐红色,可塑~硬塑,稍湿,干强度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局部含少量碎石,经杆长修正后标贯标准值N=6.8击。

该层全场地少数钻孔有分布,厚度为0.4~6.8m,层顶高程-21.73~-7.33m,层顶埋深9.2~25.1m。

⑥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慢,局部孔段含少量卵石。

该层全场地少数钻孔有分布,厚度为0.6~4.0m。

⑦卵石:冲洪积成因,灰黄色、灰色,饱和,稍密-中密,该层全场地仅SK14、SK16 孔段缺失,卵石岩性主要为中风化卵石岩性主要为中风化花岗岩、凝灰岩等,呈亚圆、扁平状,粒径以2~4cm 为主,少数>10cm,局部地段存在个别>50cm 的块石,呈交错排列、级配较差,卵石含量一般50%~60%,骨架间隙由30%~40%软塑状粘性土充填,该层重型动探击数一般为8~13 击,平均为9.45击。

厚度为0.9~20m,层顶高程-37.3~-13.27m,层顶埋深16.1~39.8m。

⑧残积性粘性土:灰黄色、褐红色,可塑,湿~饱和,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性质不均匀,原岩结构依稀可辨认,矿物成分多已风化成高岭土,经杆长修正后标贯标准值N=9.2 击,该层场地部分钻孔有分布,该层厚度1.7~15.0m,层顶高程-37.99~-12.87m,层顶埋深15.3~40.1m。

该层天然状态下属中等压缩性土,力学强度较一般,但具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

⑨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红色,湿,密实状,干强度高,韧性较差,原岩结构清晰,矿物成分多已风化成高岭土,该层场地内少数钻孔有分布,厚度0.5~7.5m,层顶高程-50.68~-16.17m,层顶埋深19.1~52.9m。

该层风化裂隙发育,岩体极易破碎呈散体状结构,岩芯呈砂土状或砂砾状,局部夹有碎块状,手捏易散,属软岩,岩体几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实测标贯击数≥50 击,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

⑩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及少许云母组成。

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块状结构,岩芯呈短柱状及块状,属软硬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37~69.07MPa,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Ⅳ级。

该层基本不可压缩,其揭露厚度为4.1~4.2m(全场地均未揭穿),力学强度高。

3、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拟建场地西侧离冲沟入海口约150m,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海水的控制。

钻探施工结束后,统一观测各钻孔混合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0.04~0.82m,标高为1.20~2.92m(具体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标示)。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②卵石层松散类孔隙潜水及赋存于④、⑦卵石层的孔隙承压水和赋存于风化岩层基岩裂隙承压水,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中的基岩风化孔隙潜水。

现就以上地下水类型埋藏及赋存条件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有卵石②、④、⑦层组成,各层之间由于介质结构松散,孔隙度大,且连通性好,因此透水性强。

其中卵石②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且受上覆耕植土①相对隔水作用具微承压性;卵石④、⑦连通性好,透水性强,补给源远,富水性强,具承压性;该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附近海水的侧向补给,水量丰富。

2)风化带基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由风化岩层组成,导水性和富水性受构造裂隙的控制和影响,具各向异性,透水性一般较弱,总体风化带基岩裂隙承压水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破碎带存在导水性较强、富水性较好的可能。

其余各土层——淤泥③、粉质粘土⑤、淤泥质土⑥及残积粘性土⑧均属弱透水、弱~微含水或相对隔水层。

4、地基处理要求该站址整平后所有区域均为填方区,且上部普通存在③淤泥软弱层,该地层分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土质较均匀,建议对软土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或对整个场地采用搅拌桩处理方法,以增强其整体承载力能力,处理完后须检测其复合地基强度,并进行软弱下卧层的稳定性验算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通过取淤泥样进行渗透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平渗透系数6-.3⨯cm/s。

通过高压固结试验,得出97108.4⨯cm/s,垂直渗透系数6-10③淤泥层先期固结压力为80.67kPa,300kPa 压力下水平固结系数平均值为3-0010.2⨯cm/s。

1043.2⨯3cm/s,垂直固结系数平均值为3-根据场地特征情况,地基处理要求①工程堆载面标高(包括预留沉降量)5.30m ;②处理后淤泥固结度90%以上;③处理后场地交工面(场地设计标高)承载力特征值约120kPa。

当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因③淤泥层普遍存在,且厚度变化不大,土质较均匀,处理后效果将会较好,但需要的时间比较久。

当采用搅拌桩或其他桩基进行地基处理时,桩基础应穿透③淤泥层,但因③淤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采用此方案费用较高。

三、课程设计内容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要求进行二到三个地基处理设计(每个方案中可以是不同处理的组合),并进行经济、施工周期等各项条件的比选,从而给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每种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均要给出施工要求、质量检测和监测的方案。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设计内容要求如下:1. 排水固结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的布置,包括塑料排水板型号的选择、砂井直径、间距、长度、排列方式等,制定加载预压计划,计算地基固结度,计算排水固结法的施工时间,预测沉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