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周仕民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人们通常只从封建道德卫道士的角度曲解“中庸”,以致于忽略了它积极的价值。其实,“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推动“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与“预设—生成”的中和。

随着“问题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过犹不及”的现象愈加“丰富”。对于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寻求知行合一,还应该从其它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中庸思想,将有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呢?

一、领悟核心理念,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回顾“问题式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1.有中无和。虽然教师设计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可学生刚“蠢蠢欲动”就立刻“接管”,学生只好“有口难开”,学生的主体性无从谈起。试问,缺少情感沟通的知识又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呢?2.有和无中。教师过于追求“活”、“动”,学生情绪高昂,然而该讲的没讲、该学的不懂,学生的热情在知识的高

深处被淹没了,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可见,没有师生共克疑难的情感共鸣,学生是不能在知识海洋里畅游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课堂迷失了“主导—主体”的中和。孔子说过:“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主导—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教并重”,教师只能指导而非包办学生的学习,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学习。第一,要教更需学。政治课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建设,它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个体感受。唯其如此,学生的主体性才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而教师也能在交流沟通的过程里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变化、情感波动,进而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的方向,进而实现思维共振、知识内生。因而,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活动中由外而内的升华情感、端正态度。第二,要学也要教。和谐的问题式课堂一定是民主平等的,但也必须是知识互动的,盲目的发挥主体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所以说,对某些比较抽象的重难点,比如“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国家机构与执政党的关系”等重难点,单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发挥教师的知识优势边导边问、精问精讲,只是不要讲得兴起而钳制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注意“主导—主体”的互补。

二、把握问题精髓,实现“预设—生成”的中和。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预设事关问题的生成,以及“主导—主体”之间的互动。如若问题的预设不佳,就会导致“预设—生成”的不“中”不“和”:其一、不“中”——“只预不生”和“只生不预”。“只预不生”体现了教师的完全主导——所有的问题都由教师包办,原本可以生成的问题也被教师一问了之,问题无处可生。“只生不预”则与盲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脉相承——教师自始至终“惜言如金”,所有的知识都让学生自学、共究,有问则解,无问则过,令学生如坠云雾,不知何为疑难知识。其二、不“和”——有预难生。由于预设的问题不合理,令疑难知识陡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学生毫无头绪,不知从何思考,问题难以生成,致使问题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成功的“问题”必定是“预设—生成”中和的,这里的“中”强调预设、生成兼而有之,质、量适度;这里的“和”强调预设应时刻向生成开放,而生成又

指向新的预设。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预设—生成”的中和呢?在确立了“主导—主体”的理念后,教师必须解决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问什么”和“怎么问”。为此,教师除了要考虑论证观点时的“详与略”、生成问题时的“含与露”,还要实现三方面的中和:

1.“情与理”的中和。所谓“理明情更深,情真理更明”,高深的大道理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所以,教师要经常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这样预设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情理交融。

2.“新与旧”的中和。高质量的预设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对新旧材料的遴选,那么,新材料和旧材料究竟孰优孰劣呢?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鲜的事物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制造兴奋点,使其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

3.“传统与现代技术”的中和。与传统的黑板等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情境,生动、全面的调动学生,提高教学实效。但在课堂上存在着过度依赖多媒体的情况——其特点是抛弃传统、课件太多,其危害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制约了“预设—生成”的实现。其实,黑板等教学手段既灵活及时,又有着多媒体所欠缺的人情味;如果教师能把两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一定能为师生交流的畅通、知识梳理的完整发挥重要作用。课件虽少而精,几张图片似珍珠般连通了主导与主体、预设与生成,成功地实现了二者的统一,使其成为经典之课。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当适度,适当的板书不可或缺。

如果把“主导—主体”比喻成问题式教学的灵魂,那么“预设—生成”就是它的眼睛;有了这样一双明亮的眼睛,“欲穷千里目”将不再只是一种可能。总而言之,教学是理念和方法的矛盾统一体,理念决定方法的运用,方法是理念的体现和保证;一旦实现了“主导—主体”理念的中和、“预设—生成”方法的中和,理念与方法之间自然中正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