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中庸的教学思想总结
中庸的教学思想总结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其教学思想以“中和”为核心,追求个体的和谐发展和社
会的和谐发展。下面将对中庸的教学思想进行1000字的总结。
中庸教学思想强调中和的原则,即追求个体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中庸教育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不偏重个体力量的培养,而是注重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促使个体在社会中找到平衡和谐的位置。在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学习进步,还需要关注和维护班级和和谐的发展,培养个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个体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中庸教学思想注重教育的平衡发展。过度追求个体的一方面表现和过度强调集体的一方面表现都是不可取的。教育应当既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又强调个体的共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应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品德的均衡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有全面发展的人。
中庸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因材施教”。中庸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体差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自主和有效。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中庸教学思想重视道德教育。中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宽容和公正等基本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成为道德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有用的人。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观念,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社会行为准则,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庸初中教学教案
中庸初中教学教案
年级:初中
学科:语文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庸》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含义和价值。
2. 通过学习《中庸》,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中庸》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中庸》的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中庸》的古文表述和理解。
2. 如何将《中庸》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中庸》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中庸》的文本和注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中庸》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成书时间、地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庸》的了解和期待。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中庸》文本,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注释。
2. 学生总结《中庸》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三、课堂讲解(20分钟)
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中庸》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中庸》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庸》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和疑问。
二、案例分析(20分钟)
1. 教师呈现与《中庸》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大学与中庸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大学与中庸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中国儒家学派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中庸之道的理念。而在当今社会,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应当发扬儒家
思想,将其融入教育体系中,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人才,以实现国
家治理的良好运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大学要注重教育的第一步——修身。儒家思想认为,修身是
为人的根本,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大学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
生的诚信、正直、勤奋和宽容等美德。高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德育体系,通过教育课程、社团活动以及榜样力量的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貌。
其次,大学还应深入挖掘中庸之道的智慧,将孔孟之道应用于家庭
教育。家庭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通
过中庸之道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注重家庭和睦、和
谐相处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家族观念、忠孝之道和礼节意识。大学
可以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庸思想,帮助他们将
中庸哲学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培养优秀的家庭教育者,为社会构建和
谐的家庭基石。
此外,大学也应当致力于培养具备治国能力的人才。在中庸儒家思
想中,提到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强调了仁政对于国家治理的重
要性。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政治素养,
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问题,传承儒家的仁政之道。通过
政治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方
面的知识,并学习相应的治国理论,为将来成为有志于国家建设与发
中庸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是一种崇尚平衡、中立、和谐的思想体系,它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庸教育思想主张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面就中庸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中庸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庸》中提到:“得中立而偏六极于道者九十有九不可能。”中庸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兼容并包,才能达到完整的发展。因此,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道德、智慧、情感、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只有把这些能力的培养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予以相应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中庸教育思想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统一。中庸认为,道德和智慧同样重要,两者不可割裂。教育的目的既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又是培养学生的智慧才能。这种德智统一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修养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再次,中庸教育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是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治国是对国家政治的负责,平天下则是为社会公益负责。中庸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整的人,必须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四个方面取得平衡。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优秀的个体,更要使这些个体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中庸教育思想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中庸认为,只有
实践才是检验人的能力和素养的最好途径。在教育中,理论无法完全代替实践。因此,中庸教育强调实践性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中庸之道蕴含的教育思想-最新文档
中庸之道蕴含的教育思想
“中庸”在前几十年曾被世人口诛笔伐,蔡尚思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总批判》中说:“中庸思想是骡子,非驴非马;是蝙蝠,以异禽异兽;是两栖,可水可陆。”但其实不然,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提出的一种道
德实践的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也是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哲理,在儒家思想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大致说来,中庸之道的发展有四个阶段。一是由孔子提出中庸之道阶段,二是由子思系统归纳《中庸》阶段,三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继承和发展阶段,四是韩愈、李翱将中庸与佛家思想融合阶段。这里主要和大家探讨第二阶段,依据子思的《中庸》,谈谈其作为古代经学教材,蕴含的教育意义。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乃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经学教材之
一。宋朝的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著作合称为《四书》,此后它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取士考试用书。尽管封建的科举考试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作为考试用书的《中庸》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方面却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当今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
一、教育目的:“用中”
最早见于《尚书》,指一种无所偏倚的中正状态,而且被当
成一种美德来要求于统治者,如《酒诰》:“作稽中德”,《大禹谟》:“允执厥中”,《盘庚中》:“各设中于乃心”。在《中庸》里,记录了孔子的观点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程子认为“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又说“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择厅非中而堂为中;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周仕民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人们通常只从封建道德卫道士的角度曲解“中庸”,以致于忽略了它积极的价值。其实,“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推动“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与“预设—生成”的中和。
随着“问题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过犹不及”的现象愈加“丰富”。对于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寻求知行合一,还应该从其它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中庸思想,将有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呢?
一、领悟核心理念,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是一部古代中国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庸强调和谐平衡的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中庸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中庸注重立德修身。中庸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德性和修养。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人格的完善。中庸主张,人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以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建立起健康的人格。中庸强调,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倡培养责任感和正直的行为准则。
其次,中庸强调辩证思维和容忍。中庸主张“中庸之道,其至
矣乎”,强调在任何事物中追求平衡。中庸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同时,中庸鼓励人们要容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以实现和谐共处。中庸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互相包容和尊重。因此,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包容心态。
再次,中庸注重实践和实用。中庸主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中庸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中庸认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巩固,才能使学习更有价值。中庸教育倡导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培养能力和智慧。中庸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中庸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中庸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摆脱尘世的烦扰,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境界,使学生能够超越自我,与宇宙和谐共生。中庸主张,学生应该开拓眼界,追求精神追求,追求与自然界和谐的心灵体验。中庸认为,人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自然界,与自然界相融相通,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五篇材料)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五篇材料)
第一篇: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崔日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始终。中庸精神赋予了孔子的仁、礼等思想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透过中庸精神,孔子天人贯通的圣人气象得以呈现。孔子的中庸精神在两千余载后仍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并付诸实践。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07)03-0043-02
一、中庸的内涵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二十篇、一万一千言中仅出现了一次,盖孔子思“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故罕言中庸,但中庸之道却彰显于《论语》的字里行间。窃以为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两用中。“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称赞舜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庸之道去引导人们,这也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能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不及”固然是不好的,但是“过”亦不足取。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道,故两者都不可取。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而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论语》中诠显中庸思想的语言比比皆是,又如子夏为宰于莒父而问政于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处理事情怠慢拖拉不行,过于求快亦是很有害的,要成就大事就要执守“中庸之道”,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
国学经典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国学经典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在这个被科技所主导的时代,有人质疑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然而,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国学经典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剖析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影响。
一. 国学经典的概念与价值
国学经典,即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首先,国学经典教育强调德育为首。国学经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强调孝、仁、忠、信等传统价值观的培养,将德治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国学经典注重思辨与修养。国学经典鼓励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价值,并引导学生进行人生的修养。这种修养不仅包括个人素质的提升,还包括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最后,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塑造他们的民族情怀。
二. 国学经典在学生生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 国学经典的启蒙教育
国学经典在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三字经》、
《百家姓》等国学经典,可以让孩子们熟悉经典词句,了解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观念。这种启蒙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修养,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和人生。
《中庸》全篇教学设计
《中庸》全篇教学设计
中庸是一本经典的儒家典籍,被誉为“中国智慧的杰作”,主要阐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1. 课前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展示图片或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庸经的兴趣,了解中庸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对中庸思想的探索欲望。
2. 理解中庸的基本概念:向学生介绍《中庸》的基本概念,如中庸之道、中庸之学等,让学生了解其中庸的含义和与其他学说的关系。
3. 学习中庸思想的核心观点:通过讲述和解读中庸经底篇和节问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庸思想的主要观点,如中正思想、治理之道、人格修养等。
4.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庸思想中的观点或主题,通过讨论和研究中庸经中的相关段落和句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来进一步理解和诠释。
5. 个案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中庸思想中的观点和原则,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在实践中感受中庸之道的智慧和有效性。
6. 观影讨论:选择具有中庸思想内涵的电影或纪录片,通过观影和讨论,帮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庸思想,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7. 作品创作:要求学生以中庸思想为主题,创作作品,如诗歌、演讲稿、科研论文等,通过实践和创作,发现中庸思想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8. 反思总结:学习一段时间后,通过反思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庸思想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并对今后如何运用中庸思想进行规划和思考。
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庸思想,同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观影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通过作品创作和反思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庸思想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中庸》的“中和”思想看教师的教学伦理精神
w i t h o u t b e i n g we a k ”a n d s i n c e r e h e a r t t o p r o mo t e t h e h u ma n i s t i c
Fr o m t h e Th i n k i n g o f” Ne u t r a l i z a t i o n ”o f” Do c t r i n e o f t h e Me a n ”t o S e e he t Te a c h i n g Et h i c a l S p i r i t o f a Te a c h e r/ / Wa n g Z h a o Di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t h e T a o o f” n e u t r a l i z a t i o n ”o f” Do c t i r n e o f t h e Me a n ”a n d t h e r u l e s t o f o l l o w i t , t h e a u t h o r w a n t s t o o p e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e t h i c a l s p i r i t f o t e a c h e r s , t h a t i s , t e a c h e r s s h o u l d h a v e t h e t e a c h i n g c o n c e p t s f ” o u s i n g t h e me a n ” , mo d e r a t e t e a c h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 t h e t e a c h i n g wi s d o m o f ” c u l t i v a t i n g a f ie r n d l y h a r mo n y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共33章,分上、下两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身之道,其中也概括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所谓中庸,一般来说就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思想。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要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有节制.有分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371即称“中庸”为至德,认为中庸是最高道德标准,足见其重视的程度。孟子说:中道而立,能者从之。”[138]苟子也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139可见儒家都很重视“中庸之道”
《中庸》首次阐述了“为学之序”,主要论及以下问题(一)性、道与教
《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这里它把孟子的“存心养性”和“修身立命”的主张加以发挥,把性和天命结合起来,认为人性得之于天命,而道早已存在于人的本性当中。一个人只要顺着天赋的人性去发展,也就可以得道了。当然,"修道之谓教“还要靠教育来修治的,这里便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中庸》还认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因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见,《中庸》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性有上智、下愚的划分以及关于后天学习重要性的论断,但它更强调教育对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的作
用,这也是《中庸》说“修道之谓教”的意义所在。
(二)中庸
中庸思想产生于孔子之前,但二字最早见于《论语》中,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进而对中庸思想作了阐发,不仅阐发了中庸“两端执其中”的原始含义,而且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各种情感是人性外在的表现,当未表现出来时,人性就处在无情欲之蔽的“无所偏倚”状态,这是“中”,一旦情感外现,就要使其合乎道德规范的和谐,这是“和”,《中庸》以为这种和谐状态是天下根本和共同的法则。《中庸》强调“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要求君子时刻恪守中庸,不偏不倚,不犯上凌下,以“中道”为根本。因此,中庸既指导人的认识,又规范人的行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专栏
例谈中庸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践行
() : 师 这 儿 准 备 了 一 个 空 口袋 , 1师 老 旁 边 还 准 备 了 4个 红 球 、 白 球 、 4个 4个 绿 球 。 如 果 请 同 学 们 从 中 选 一 些 球 放 进 口袋 , 求 放 完 以 后 , 口袋 里 任 意 摸 一 要 在
个 球 , 定 是 绿 球 。你行 吗 ?( 生 交 流 ) 一 师
说 的“ ” “ 及 ” 包含 的意 旨。《 过 与 不 所 论
它 挖 深 挖 透 ,让 学 生 对 数 学 知 识 的来 龙 去 脉有 一个 深 刻 的 理 解 ,让 学 生 的思 维
走 向深 刻 。
语 ・ 道 》 记 载 着 孔 子 和子 贡 的 一 段 问 先 篇 答 :子 贡 日 :师 与 商 也 ,孰 贤 ? “ ‘ ’子 日 : ‘ 也 过 , 也 不 及 。’ 贡 日 :然 则 师 愈 师 商 子 ‘ 与? 子 日 :过 犹 不 及 。 ”孔 子 认 为 做 任 ’ ‘ ’ 何 事 ,过 ” “ 及 ” 是 不 好 的 , 为 它 “ 与 不 都 因 们 都 背 离 了 “ 庸 ” 不 能 使 之 恰 到 好 处 中 , 而合 乎 度 。 期 从 事 “ 学 哲学 ” “ 学 长 数 与 数 教 育 ”专 门 研 究 的 资深 学 者 郑 毓 信 教 授 大 胆 指 出 : 中庸 之 道 ” 或 许 就 应 被 看 成 “ 是 中 国 数 学教 育 的基 本 哲 学 。 者 认 为 , 笔
国学中庸教案
国学中庸教案
教案标题:国学中庸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并能够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2. 掌握中庸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义。
3.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中庸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中庸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义。
2. 中庸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将中庸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中庸思想的基本概念、核心要义的介绍,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
2. 学生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国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中庸思想,并引发学生对中庸思想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基本概念介绍(10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中庸思想的基本概念,包括中庸的含义、中庸思想的来源和发展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Step 3:核心要义讲解(15分钟)
详细讲解中庸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中和平衡”、“中立公正”、“中道立命”等,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中庸思想。
Step 4: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中庸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庸思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政治、教育、职场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
Step 6:总结与评价(5分钟)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庸之道的探究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庸之道的探究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要,对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具有奠基性教育作用。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多关注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特别应该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充分汲取中庸之道的合理成分,从而给我们的学生以更深层的精神滋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标签:中庸之道;政治教学;精髓
中庸之道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论语》所中提到“中庸”虽然不多,却是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内容。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其独到的思维方法和处世方法。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华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全世界的思想,最近几十年国外研究孔子之风盛行,纷纷成立孔子学院就是明证。子思的《中庸》把中庸之道推进到系统化的阶段经过,凸显了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将近千年的沉寂,到唐中叶古代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动,由韩愈李翱特别是李翱吸收了佛家思想,把中庸之道提到“复性”、“去情”的境界,于是中庸之道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进入到世界观的领域。
中庸之道,随着社会的需要和它自身的发展,在儒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中庸之道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也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按中国儒家的看法,就是它能“致中和,达到和谐的境界”。历史经验证明,在和平年代,实施中庸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能够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理。
“中庸之道”是儒家传统中值得汲取的源头活水,这一点一直有人关注,并开始把其中的精华引入到教育当中去培养年轻一代。笔者认为这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因为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处世原则,更是一种应和着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中庸之道中所包含的中和辩证法、时中原则、不偏不倚等价值观和学、问、思、辩、行的治学方法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品德、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中庸之道中还有许多精辟的修身思想与方法,如“和而不同”、“中恕之道”、“文质相符”和“慎独”等,对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具有奠基性教育作用。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多关注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特别应该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充分汲取中庸之道的合理成分。
《中庸》 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且发展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 "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周仕民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人们通常只从封建道德卫道士的角度曲解“中庸”,以致于忽略了它积极的价值。其实,“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推动“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与“预设—生成”的中和。
随着“问题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过犹不及”的现象愈加“丰富”。对于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寻求知行合一,还应该从其它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中庸思想,将有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呢?
一、领悟核心理念,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回顾“问题式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1.有中无和。虽然教师设计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可学生刚“蠢蠢欲动”就立刻“接管”,学生只好“有口难开”,学生的主体性无从谈起。试问,缺少情感沟通的知识又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呢?2.有和无中。教师过于追求“活”、“动”,学生情绪高昂,然而该讲的没讲、该学的不懂,学生的热情在知识的高
深处被淹没了,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可见,没有师生共克疑难的情感共鸣,学生是不能在知识海洋里畅游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课堂迷失了“主导—主体”的中和。孔子说过:“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主导—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教并重”,教师只能指导而非包办学生的学习,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学习。第一,要教更需学。政治课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建设,它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个体感受。唯其如此,学生的主体性才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而教师也能在交流沟通的过程里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变化、情感波动,进而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的方向,进而实现思维共振、知识内生。因而,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活动中由外而内的升华情感、端正态度。第二,要学也要教。和谐的问题式课堂一定是民主平等的,但也必须是知识互动的,盲目的发挥主体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所以说,对某些比较抽象的重难点,比如“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国家机构与执政党的关系”等重难点,单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发挥教师的知识优势边导边问、精问精讲,只是不要讲得兴起而钳制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注意“主导—主体”的互补。
二、把握问题精髓,实现“预设—生成”的中和。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预设事关问题的生成,以及“主导—主体”之间的互动。如若问题的预设不佳,就会导致“预设—生成”的不“中”不“和”:其一、不“中”——“只预不生”和“只生不预”。“只预不生”体现了教师的完全主导——所有的问题都由教师包办,原本可以生成的问题也被教师一问了之,问题无处可生。“只生不预”则与盲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脉相承——教师自始至终“惜言如金”,所有的知识都让学生自学、共究,有问则解,无问则过,令学生如坠云雾,不知何为疑难知识。其二、不“和”——有预难生。由于预设的问题不合理,令疑难知识陡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学生毫无头绪,不知从何思考,问题难以生成,致使问题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成功的“问题”必定是“预设—生成”中和的,这里的“中”强调预设、生成兼而有之,质、量适度;这里的“和”强调预设应时刻向生成开放,而生成又
指向新的预设。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预设—生成”的中和呢?在确立了“主导—主体”的理念后,教师必须解决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问什么”和“怎么问”。为此,教师除了要考虑论证观点时的“详与略”、生成问题时的“含与露”,还要实现三方面的中和:
1.“情与理”的中和。所谓“理明情更深,情真理更明”,高深的大道理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所以,教师要经常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这样预设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情理交融。
2.“新与旧”的中和。高质量的预设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对新旧材料的遴选,那么,新材料和旧材料究竟孰优孰劣呢?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鲜的事物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制造兴奋点,使其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
3.“传统与现代技术”的中和。与传统的黑板等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情境,生动、全面的调动学生,提高教学实效。但在课堂上存在着过度依赖多媒体的情况——其特点是抛弃传统、课件太多,其危害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制约了“预设—生成”的实现。其实,黑板等教学手段既灵活及时,又有着多媒体所欠缺的人情味;如果教师能把两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一定能为师生交流的畅通、知识梳理的完整发挥重要作用。课件虽少而精,几张图片似珍珠般连通了主导与主体、预设与生成,成功地实现了二者的统一,使其成为经典之课。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当适度,适当的板书不可或缺。
如果把“主导—主体”比喻成问题式教学的灵魂,那么“预设—生成”就是它的眼睛;有了这样一双明亮的眼睛,“欲穷千里目”将不再只是一种可能。总而言之,教学是理念和方法的矛盾统一体,理念决定方法的运用,方法是理念的体现和保证;一旦实现了“主导—主体”理念的中和、“预设—生成”方法的中和,理念与方法之间自然中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