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树立创新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李宏飞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1期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此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认识。
一、树立创新的教育观1.转变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观,树立创新教育的“民主师生”观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观,教师要求学生要“唯师是从”,不允许学生“越雷池一步”。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者,过程的控制者和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学生则成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
这一观念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旧观念,旧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一切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创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新方法。
创新教育则是在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民主的师生观。
2.转变传统教育观,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市场经济对充满个性的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急切呼唤着教育的个性化,呼唤着基础教育的个性化,这一切都要求教育者从传统教育向个性教育转变。
因此,一堂好课,并不是教师讲得最好、最精彩的一节课,而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师与生、生与生互动交流配合最好的一节课。
所以,教学过程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成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教育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人才队伍教师是创新教育的直接实践者与参与者,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创新教育的开展。
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新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成为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所必需的前提。
2.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育环境为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要为创新教育积极地创设适宜的环境。
创新是人的本性,是人人都具有的天然禀赋。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1. 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辩论和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2. 引导学生探索多元化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科学、历史、艺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参观、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通过多元化的知识积累,学生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新灵感。
3. 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学习创新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失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学习。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让学生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努力。
4. 提供实践机会创新是一种实践性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项目,如科研实验、创意设计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互相协作、互相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供奖励和认可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得到鼓励和认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尝试。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自信,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素质教育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法和学生 原有 的思维方式 , 从单纯形 式上的模仿 发展到灵活 的 创新 , 从而诱导 出新的思维成果 , 进行创造性 的学 习。如学习一 个数除 以分数 的计 算方法后 , 有的学生发现 : 商不变 的性 质 用 推 出“ 除以分数 , 于乘 以这 个数的倒数 ” 比书本上 的方法 容 等 , 易理解。教师应高兴地鼓励他 :好啊 , “ 你把你的方法依照课 本 上的格式 自己编写一下 , 老师把你 发现的方法 印发给同学们学 习学习。” 这位同学 的创新意识得到 了肯定 , 也进一 步激发了创 造性学 习的动力。2 . 训练思维 , 异 ” “ 。 课堂教学 中, 求“ 创 新” 教
@吉 林教育
LL PN AI IUN IGT
素质教育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浙江省 东阳市第二 实验 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 的深入和素质教育 的推广 , 人们越来越认识
黄 惠琴
善于思考 , 创新的火花才有 可能在思考 中进发 闪烁 。教 师在课 堂教学 中要善 于提 问 , 创设 学生积极思考 的情 景 , 引导学生 主
师 要 精 心 设计 多种 形 式 的练 习 题 ,训 练 学 生 思 维 的 敏 捷 性 、 灵
教学 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和取舍 , 之更突出重点 , 散难 点 , 使 分
教学过程更趋于合理 ,更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和接受 能力 , 最
大 限度 地 发挥 教 师 的 主 导 作用 和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2优 化 教 学 .
新 意 识 形 成 与发 展 的关 键 在 于 上 学 阶 段 , 我们 每位 教 师 对 学 生
两个数 的积等于 1 7这两个数是什么关系? 再补上() X()你还能找出积等于 l , 的两个数吗?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了解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在变革中找到机会,并取得成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社会实践等,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或案例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协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可以提供学生相互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合作和共同追求目标,这些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五、鼓励学生接触创新科技和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和创新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媒介。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接触创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了解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了解创新案例和成功经验。
通过接触创新科技和创新理念,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六、营造宽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宽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案
为了顺应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从“什么是创新意识”、“为何开展创新意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在面对多种复杂、不确定、高速发展的现实问题时,能够主动质疑、对问题进行有创造性的思考和分析,靠自己的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在的奋斗欲和动力来创造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人类思想和方法。
创新意识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即一种主动、开放、探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拥有自主寻找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具备判断、分析、推理、评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发现、借鉴和创造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
这种思维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反省和实践中取得成长和进步。
二、为何开展创新意识教育开展创新意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
同时,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有以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1.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以往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现在要求有更高程度的非学科特定技术及人文社科素养、创新能力、领导和协作能力等。
2. 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行业、新职业越来越多,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推动社会发展。
3. 市场竞争和就业选择压力面前。
越来越需要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市场竞争和就业选择压力面前,只有拥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 打造创新课程,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可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还需在课程中加入案例分析、游戏模拟等互动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在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领军人才。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关注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勇于尝试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培养出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一项挑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开展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还应该提供各种创新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校层面,教师和学校应该加强创新教育的理念的普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家长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它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新环境和面对未来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作为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使命。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和引导学生创新实践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通过创新解决问题的主要动力。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新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探索欲望。
其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现状。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边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创新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和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
首先,倡导团队合作和开放式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协作、分享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开放式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工具,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并激发学生在知识探索和创新实践方面的兴趣。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尝试,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动。
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是素质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是素质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经之路。
一个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强大,个人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在于人的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要打破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解放思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的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往往与错误、缺陷、玩皮、任性等联系,使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
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明确自己的任务,摆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小就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何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
教师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把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融进自己的教学中。
如教学《统计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带学生到超市收集数据。
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大大丰富了数学内涵,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我能有所作为。
国旗下讲话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国旗下讲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敬的校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我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和观点。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迅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而创新意识,不仅是在学科知识上的创新,更是指在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创新。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输者和衡量标准的制定者,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创新教育的平台和资源。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建设实验室、工作室等创新空间,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实践和尝试。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网络等资源,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和扶持。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才华,帮助他们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潜能。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最后,学生们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
创新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它要求我们站出来,大胆尝试,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
作为学生,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一、发扬教学__,营造创新气氛宽松,__,平等,__是课堂气氛。
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其次,要注意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要为每个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气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还是异想天开的创举,都应该给与鼓励,保护每个学生创造精神。
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允许学生说错,坐错,同时允许每个学生随时改变自己说发作和做法,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二、引导启发,培养创新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意识,教师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自我创造激情。
因而,教学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而且抓着时机,以启迪思维,开发思维,激发他们求知欲。
如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小华从甲地出发起自行车行乐4小时,行乐总路程的2/3,照这样计算到达乙地还需几小时?”用常规解法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可以这样想:由条件已知四小行乐总路程的2/3,那么余下的路程1/3,而1/3又是已知行使路程的一半,所以还需的时间也是一行使时间的一半,所以到达乙地还需的时间可用一步计算得出4/2=2(小时),很显然,这样的解法比常规方法简捷的多。
三、应用教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良好思维品质是从教师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式多样性及教学__严密性培养,“思维活动是从人动作开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选择不同学具进行教学,能是从学生的看动中学到知识,从中培养学习兴趣,有兴趣,就能更好的去发展学生创新。
四、数学情感是创新的法宝创新意识当然要看一定知识和智慧,数学情感主要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天赋外,情感的运用和__很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重要品质之一。
为了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思维、提供实践机会和鼓励团队合作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部分:激发学生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激发学生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首先,提供开放性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正确答案,但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讨论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意图以及作品背后的象征意义。
其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创新往往源于不同思维的碰撞与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提出更多可能性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反馈。
实践机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首先,创设创新实践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如创业实践、科技发明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过程。
这样的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其次,组织创新比赛活动。
比赛活动是一个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创新比赛,如科技创新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
第三部分:鼓励团队合作团队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说至关重要。
团队合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鼓励:首先,组织小组项目学习。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时展现团队合作的能力。
通过合作与协调,学生可以从小组成员中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想法,从而拓宽他们的创新视野。
其次,鼓励学生交流合作。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创新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和想法。
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激发创新思维的碰撞。
结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摘要: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那么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时期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是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朦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加强创新培养更为重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当下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学校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
而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迎接时代的挑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
然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因此,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创新型的民族关键在于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那么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时期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是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朦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加强创新培养更为重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当下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当今我国小学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容乐观,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村、山区里的小学校的创新教育令人堪忧。
那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而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因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小学生创新教育的第一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创造精神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创新意识的培养除了要让孩子们充分的认识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创新,创新并非难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提问和探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现象,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提供挑战性任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鼓励学生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创设开放性环境:创设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空间发挥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尝试新思路和方法。
提倡多样性思维:提倡多样性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
组织创新活动:组织创新活动和比赛,如创意大赛、科技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引导团队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开展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提供资源支持: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知识、技术、设备等,帮助学生实施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尝试失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创新项目和想法。
示范榜样作用:教师可以以身作则,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行动,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张凯宣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13期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通过教学探索,对创新教育谈谈见解。
一、语文课堂创新教育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
其教学特点是价值取向上培养创新人才,过程取向上促进个体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和创新个性的发展,模式取向上重在方法途径、目的、手段、内容等方面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1.注意课堂提问及方法指导的探求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此,问题的设计更能开拓学生的探求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
课堂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创新教学在学法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在同一单元里学习使用比较阅读法。
学完单元一、二课后总结出单元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在下一节课学习前先自读比较与前面文章的异同,从字、词、句的含义、修辞方法、标题、立意、构思、选材、表达方法、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及文体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学完一课后,应空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谈谈有哪些收获感受,还有哪些不解、疑惑。
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思维的空间自由度较大,往往能使听课者全员参与。
全过程参与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
2.注重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对刺激能产生联想反应的人被称为具有创造力的人。
因此,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善于又快又准地提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创造能力强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地进行联想训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教学课堂的模式特征。
1.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
教学强调听、说、读、写全面素质的培养。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参与自主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常敏)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当代教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科研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观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堂课的好坏应该以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角度衡量。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潮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分析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发问—解疑—又质疑—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习惯,必须充分利用班会、团活动,就班级、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让学生分析、思考,或让他们讨论,或让他们书写心得。
国旗下的讲话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国旗下的讲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在这个国旗下的庄严时刻,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讲话。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指不断创造新的观念、方法、产品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拥有创新意识,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我们要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创新的核心是主动思考和独立探索。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例如阅读各类书籍、参与社会实践和参观展览等。
这样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他们的思维范围。
其次,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固定思维的束缚,担心自己的意见与众不同被他人嘲笑或否定。
因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碰撞,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
此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开展实验探究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另外,学校和家庭也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平台。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讲座、创意比赛和科技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成果的机会。
家庭则可以创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创新。
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同学们,培养创新意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国旗下的讲话中,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创新意识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并开出绚丽的花朵!谢谢大家!。
夯实科学人生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夯实科学人生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科学人生观;创新思维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人生观“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也拷问着我们每一位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
杰出人才就是创新人才,作为品德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努力创新教法、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夯实学生科学的人生观,打下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人生观呢?1.敬畏生命,树立科学的生命观青少年轻生事件频发,根本原因是部分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认识模糊,与人相处的意识及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叶澜语)。
作为品德教师,在七年级第14课《生命只有一次》、第15课《让人生更加灿烂》等的教学中,大力宣扬珍爱生命,包括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明白生命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为社会的贡献。
逐步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意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
试问:如果一个对生命都无敬畏的同学,我们怎么能要求他感恩父母,积极投身学习而有所创新呢?2.终身学习,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学习无论作为一种智力开发还是谋生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明白:正常人的智力差异并不大,更大的差异在于各自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动机、性格等。
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学习精神的学生,在人生艰辛漫长的道路上,才不会一事无成。
教学中要让学生自觉形成“我要学”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的积聚,才会有创新的爆发。
3.百炼成钢,树立科学的挫折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及挫折,你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只有选择坚持,才会想方设法面对困难,去解决问题,才能做学习的强者,做生活的强者,才能做事业的成功者。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认可为一项重要的素质,它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将从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新教育环境的打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
其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和机会,例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让学生能够广泛获取知识和信息。
最后,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提供创新项目和比赛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采用一些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创新思维。
其次,可以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课程设置创新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首先,可以引入科学实验、创意设计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可以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导学生创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确创新的过程和要素。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教育环境的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只有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树立教学新观念 培养创造性思维
树立教学新观念培养创造性思维摘要:时代的进步要求教育的创新。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教学观念;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
新课程的改革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因此,运用新教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启发质疑,学会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只有当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的教育学基本原理,也要求在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会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于以上的要求,笔者每接一个起始年级的班,就以三年为一个整体,有层次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个阶段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比如,笔者教授《滕王阁序》一文时,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相关资料,把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学生非常投入地研习课文。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A:“‘襟三江而带五湖’,其中,‘襟’和‘带’运用得好,又是词类活用。
”学生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中,‘雾’和‘星’属于名词作状语。
”C:“‘台隍枕夷夏之交’的‘枕’用得好,作者一改介绍地理方位的‘处在’、‘位于’等词,而用“枕”,即脱俗又拟人化,读来有情又有意。
”D:“‘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是重复。
”(教师及时告诉学生骈体文追求词语的华丽,因而以文害意);E:“‘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凝’怎么理解,‘紫’与‘寒、清’的色调不一致。
”F:“‘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写得好;王勃希望为国效力是用一个问号(?)表现出来的。
”G:“我原以为‘四美具,二难并’是‘四大美人都来了’,后来借助注释才发现我的理解错了,借此想告诉大家不要望文生义,要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18-08-15T16:49:48.93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作者:胡立新[导读]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博览群书,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才能开启学生创造之门。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小学343009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是素质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是素质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经之路。
一个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强大,个人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在于人的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要打破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解放思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的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往往与错误、缺陷、玩皮、任性等联系,使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
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明确自己的任务,摆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小就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何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
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
教师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把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融进自己的教学中。
如教学《统计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带学生到超市收集数据。
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大大丰富了数学内涵,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我能有所作为。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维共鸣的过程。
创设一种与学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换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想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为了把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制造悬念,激发兴趣;以旧引新,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的做法都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探索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改变过去单一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点,建立师生互动双主体的活动模式,要在传授知识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启迪思维中开发智力,通过开发智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创设新景观、设置悬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努力把教学活动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行探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究过程。
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采用的是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
若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还应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意识。
四、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是创新的前题,质疑是探究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
学生的质疑也正是创新思维活跃的表现。
世界上有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问是思维动力和发现的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借助问题促进探索,借助探索促进发现,借助发现促进创新。
对学生的质疑,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疑。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学生的疑问就自然产生了,对待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教师要十分地珍惜,同时教师积极组织合作、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各抒已见,多角度看问题,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博览群书,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才能开启学生创造之门。
只有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方面都要有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新的天地,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才能培养出同现代要求相适应的一代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