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园林工程新讲义-土方工程
园林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内容

园林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内容一、土方工程1.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在地面水平面以上开挖土方应结合地面上方线形、地形及其他有关规定。
开挖时应注意保证挖土的坡度,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开挖的土方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场地。
2. 土方填筑:土方填筑是为了建筑土方工程的结构稳定和土壤肥力提高。
填土过程中要做到分层填筑,每层填土要压实,保证填土的均匀性和结构稳定性。
二、基础工程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土建工程在后续使用中的稳定性。
地基处理包括地基固结、加固、处理等工序。
施工时应根据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地基基础、桩基础、板基础等施工。
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三、道路工程1. 道路铺设:道路工程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道路的布局与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园林景观效果。
铺设道路时要做到路面平整、排水畅通、有足够的承载力等要求。
2.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道路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可以增加景观效果,提升环境品质。
绿化施工包括栽植植物、铺设草坪、设置灌溉系统等工作。
四、建筑工程1. 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要与园林景观设计相协调,体现景观的整体效果。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结构、布局、风格等要素。
2.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内部装饰施工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
五、绿化工程1. 绿化设计: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绿化设计要与整体园林景观设计相协调,体现景观的生态环境和美观性。
2. 植物栽种:绿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的栽种。
栽植植物要注意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植物种类,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六、安全保障1. 安全管理:园林工程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地施工安全。
园林工程工程土方施工方案

园林工程工程土方施工方案一、概述园林工程土方施工是指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对地面进行平整和改造的工作,包括开挖、填方、挖渠和挖土槽等。
土方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后续施工和使用效果,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本文将针对园林工程土方施工进行详细的方案制定,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保障。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踏勘工作在进行土方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地形、地质和土壤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踏勘工作要重点关注地面高差、地下管线、土壤松紧程度等因素,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
2. 施工组织设计在踏勘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
考虑到土方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需要对施工流程、人员配备、安全措施等进行详细的安排和计划。
3. 土壤改良对于施工现场土壤质量不佳的情况,需要进行土壤改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后期园林植物的生长。
土壤改良可以采用夯实、加铁路砂、施肥等方法。
4. 现场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同时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准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 人员培训对参与土方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机械操作、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1. 开挖工程开挖工程是土方施工的第一步,根据踏勘结果和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开挖作业。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表进行标高测量和定位,确保开挖的准确性和平整度。
对于开挖工程,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开挖深度、倾斜度和坡度等参数的控制。
2. 填方工程填方工程是土方施工的关键环节,填方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后续建设和使用效果。
在填方工程中,需要对填土进行筛选和过筛,去除杂质和石块,以保证填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填方过程中需进行夯实和压实,确保填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挖渠和挖土槽在园林工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挖渠和挖土槽的工程,用于排水和绿化种植。
(整理)园林工程新讲义-土方工程.

第一章土方工程第一节园林地形一.园林陆地分类园林地形是园林空间的构成基础,与园林性质、形式、功能与景观效果有直接关系,也涉及到园林的道路系统、建筑与构筑物、植物配植等要素的布局。
园林地形处理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园林地形分陆地和水体两大部分(一)陆地1.平地平地要有5%以上的排水坡度,以免积水。
自然式园林中的平地面积较大时,可有起伏的坡度,坡度为1%~7%。
坡地的坡度要在土壤的安息角内,一般为20%,如有草皮护坡也不超过25%。
平地是组织开敞空间的有利条件,也是游人集中、疏散的地方。
在现代公园中,游人量大而集中,活动内容丰富。
所以平地面积须占全园面积的30%以上,且须有一二处较大面积的平地。
平地的地面处理有以下几种:(1)土壤地面。
可设于平地林中。
(2)沙石地面。
为防止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上面铺撒一层细砂砾与粘土胶结,或有天然的岩石质地,上面以卵石、砂砾找平,作为游人的活动场地和风景游息地,,如山麓下部的停车场,自然风景区的山麓人工平地,湖河滩地。
(3)铺装地面。
主要是在园林中的道路、广场应用较多。
(4)植被地面。
主要指园林中的草坪、草地、疏林草地,可供游览观赏,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文体活动。
2.坡地。
按倾斜度可分为:(1)缓坡。
坡度为8%~12%,可进行一些活动内容。
一般是平地与陡坡的过渡。
(2)陡坡。
坡度在12%以上,游人不能在上面集中活动,但结合露天剧场、球场的看台设置,也可配置疏林或花台。
一般是平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形式。
(二)山地山地是自然山水园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管园林的大小,都是竖向景观的表现内容。
很多园林是以山体为主的,苏州的沧浪亭、北京的景山公园,以及泰山、华山、嵩山等的群山俊岭为景观的自然风景名胜。
园林中的山地大多是利用原有地形、土方,经过适当的人工改造而成。
山地面积应低于总面积的30%。
1.山地类型(1)土山。
土山可以利用园内挖出的土方堆置,投资比石山少,土山的坡度要在土壤的安息角(一般30º)以内,否则要进行工程处理。
园林工程土方工程施工包括

园林工程土方工程施工包括一、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方案设计: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工程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设计师应该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确定土方开挖和填筑的范围、深度和坡度等关键参数,然后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方法和步骤。
2、场地勘察:在确认施工方案后,需要对场地进行全面的勘察,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地形勘察等,以确定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环境保护: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需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植被和水源等自然资源。
4、劳务准备:进行土方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劳力支持,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劳务准备工作,包括招聘和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施工工具。
5、材料准备: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土石方料、填土料、沙石料等,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二、土方工程施工过程1、开挖土方: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开挖工作。
施工人员应根据地势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和设备,确保开挖的土方符合设计要求的深度和坡度。
2、运输土方:开挖土方后,需要及时将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填埋或堆放。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可以采用各种运输工具,如铲车、挖掘机等,将土方迅速运输到目的地。
3、填土工程:在开挖土方后,需要进行填土工程,将填土料填充到开挖的地坑中,加固地基,确保地面的平整和坚固。
填土料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搭配。
4、碾实土方:填土完成后,需要对土方进行碾实工作,使填土料充分密实,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碾实土方时,应采用适当的碾压设备和技术,确保碾实效果良好。
5、边坡处理: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开挖的边坡进行处理,防止边坡塌方。
可以采取种植植被、设置护坡等方式,加固和保护边坡,提高场地的稳定性。
6、清理和整理:土方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清除施工余留物和垃圾,保持场地整洁。
园林工程——土方量的计算

语言精品资源PPT
12
场地平整最好用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 作结合一起完成,其工作程序是:
1.在图上作方格网控制场地,方格网边长数值大小 根据要计算的精确度相关(20-40m)。
2.用插入法计算场地的角点原地形标高 3.以设计要求而确定每角点的设计标高 4.比较设计标高和原地形标高,求得施工标高 5.土方计算
语言精品资源PPT
16
3.确定H0的位置
图解法:适合形状简单规则的场地。
数学分析法:是假设一个和我们所要求的设计地形一样(坡度、 坡向、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土体,再从这块土体的假设标高, 反求其平整标高。
假设4-3点的设计标高 是x,根据场地的坡度求出 其他点的标高,标在角点 上,如图;再求出每角点 的设计标高。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一、公式法 二、断面法
三、等高面法 四、方格网法
语言精品资源PPT
1
一、公式法:
一些类似于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的地形单体可以 用公式法来计算,此法简便,但精确度较差,多用 于估算。如图:
语言精品资源PPT
2
语言精品资源PPT
点击 3
二、断面法:
(一)定义:是以若干相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土体分截成若 干“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 段体积累加,即可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的 方法
(二)适用范围:带状土体,如带状山体,带状水体,沟、 路堑,路槽等。
语言精品资源PPT
4
语言精品资源PPT
5
二、断面法:
(三)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公式: V=L×(Sl十S2) / 2
式中s1、s2------两断面面积(m2),断面取法 L-----------两断面间的垂直距离(m2) v-----------土方工程量(m2)
园林工程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园林工程复习资料讲解学习园林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土方工程一、名词解释1、园林工程:对组成园林的如地形、山石、水体、道路、植物和建筑按照一定原理、方法和功能要求进行加工的过程。
2、园林用地地竖向设计: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可创造高地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3、土方工程:在建筑区域与地形改造和整理相关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4、土壤的容量: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的土壤重量,重量为kg/m35、土壤的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6、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面积增加的性质。
7、平整标高:居于某一水准面之上儿表面崎岖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使其表面成为水平的,平整后的这块地的高度。
8、零点:不挖不填的点。
9、零点线:零点的连线。
二、填空1、竖向设计常用方法: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色彩法、阴影法。
2、常用土方计算的方法有:用求体积估算法、水平断面法、竖直断面法、方格网法。
3、园林工程特点:技术性、工程性、生态性、艺术性、生物性。
4、边坡坡度1:3的边坡,也可以叫颇多系数M=3的边坡。
5、用求体积公式算的优点是简便,缺点是精度较差,适用于总体规划的方案阶段。
6、断面法内容是用多个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的方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基本公式为:V=(S1+S2)*L/2。
7、等高面法是沿等高线取断面,计算公式为:V=(S1+S2)h/2+(S2+S3)H/2…(Sn-1+Sn)2+(Sn*h)/3,适用于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单体。
8、方格法计算程序为大格网,标高点,选用适当公式,适用于平整草地,缓坡地形单体。
10、零点线上各点高程否相等;平整标高线上各点高程是相等。
11、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12、土方调配图内容包括:各区的土方盈缺情况,土方的调拨量,调拨方向和距离。
13、土壤的主要工程性质:容重,自然倾斜角、含水量、性对密实度、土壤的可松性。
园林工程——土方量的计算

园林工程——土方量的计算园林工程中土方量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土壤的挖掘、填筑和平整。
土方量的计算不仅决定了土方工程的施工量和成本,还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园林工程中土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工程设计中的地形图和工程图纸,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土方工程的挖填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根据土方工程的不同情况会有所差异,下面将以常见的挖填土方工程为例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土方工程的各个部分,包括挖方和填方。
挖方是指将地下挖掘出的土方堆放在地面上或运输至其他地方的工程量;填方是指用挖掘出的土方填充到低洼的地方或者用来抬高地面高度的工程量。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之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调查,获取各个区域的地面高程和坡度等相关信息。
然后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地形图和剖面图,这是进行土方量计算的基础。
接下来,根据土方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其中挖方的计算需要确定挖方区域的面积和平均挖方深度,通过这两个数据的乘积可以得到挖方的体积。
填方的计算需要确定填方区域的面积和填方高度,通过这两个数据的乘积可以得到填方的体积。
在挖填方的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挖方与填方的平衡问题。
平衡指的是挖方体积等于填方体积,即挖方量等于填方量。
如果挖方量大于填方量,那么就需要将多余的土方运走或堆放在其他场地;如果填方量大于挖方量,那么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搬运土方。
在实际的土方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土方的收支平衡率和容许误差范围。
土方的收支平衡率是指挖方和填方的体积差与挖方体积的比值,通常要求不超过10%。
容许误差范围是指挖方和填方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范围,通常要求在5%以内。
最后,对土方量计算的结果进行核查和审查,确保计算无误。
如果发现计算错误或者数据有误,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土方量的计算和监控要进行实时的跟踪和更新,以确保工程进展和质量的控制。
林学讲义-2土方工程二

三、土方工程量计算 例题:某公园为满足游人活动的需求,拟将一块地面平整 为三坡向两面坡的“T”字形广场,要求广场具有1.5%的纵坡和 2%的横坡,土方就地平衡,试求其设计标高并计算土方量。
2% 2%
1.5%
解:1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作边长为20米的方格控制网。并在 角点的右下角标出编号,编号时用角点的行和列表示。
❖ 一、杭州植物园山水园 山水园面积约4hm2,位于玉泉山东北麓,是杭州植物园的 一个局部,与“玉泉观鱼”景点浑然一体,地形自然多变, 山明水秀(图2-4)。 在建园前,这里是一处山洼地,洼处有几块不同高程的的稻 田,两侧为坡地,坡地上有派水涧和少量裸岩。玉泉泉水流 入洼地,出谷而去。
❖ 山水园的地形设计本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原则,将 山洼处高低不等的几块稻田整理成两个大小不等的上下 湖。
2∑H二次原地标高=2 (H1-2原地+ H1-3原地+ H1-4原地+ H3-2原地+ H3-4原地+ H4-3原地) =241.34
3∑H三次原地标高= 3(H2-2原地+ H2-4原地)=120.18 4∑H一次原地标高=4(H2-3原地+ H3-3原地)=162.84
∑H/一次设计标高=X-0.8+X-0.8+X-1.1+X-1.1+X-1.1+X-1.3+X-1.3 2∑H/二次设计标高=2×(X-0.4+ X+ X-0.4+ X-1.0+ X-1.0+ X-0.9) 3∑H/三次设计标高=3×(X-0.7+ X-0.7 4∑H/四次设计标高=4×(X-0.3+ X-0.6)
V原地形= V设计后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H一次原地标高+ 2∑H二次原地标高+ 3∑H三次原地标高+4∑H四次原地标高 = ∑H/一次设计标高+ 2∑H/二次设计标高+ 3∑H/三次设计标高-+4∑H/四次设计标高
园林工程技术(土方工程)

4、地形特征与运用
不同的地形特征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运用的过程中都应有 针对性地区别于对待,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场地的设计 与施工。(见P44页表2-4)
1.2.1 地形分析
5、地形在竖向设计中的作用
a、地形具有创造不同小气候的功能作用 b、地形可以组织视线分隔空间 c、地形为建筑和园林道路提供不同的地基环境条件 d、地形为建筑(雕塑、纪念碑等)布置创造条件 e、地形为水景设计创造良好的高程条件 f、地形设计为植物种植(生物多样性)创造小气候环境条件 g、地形的起伏变化为园林排水创造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h、地形本身可形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对人具有不同感染力
第1章:园林土方工程
1.1 园林地形与表现 1.2 地形分析与竖向设计 1.3 土方工程与施工 1.4 土方计算
1.1 园林地形与表现
1.1.1地形组成要素 1.1.2地形的类型 1.1.3地形的表达方式
1.1.1地形组成要素
园林地貌形态
地貌形态就是地面的实际样子或地面的基本形状面貌。我国 园林中常见地貌有:
2、等高线和坡度
等高线——测量地形图上表示地面高程相等的线。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值。 地面坡度可分为平地、缓坡、中坡、陡坡、山地等。各种
地形的使用特点见(P43表2-3)
1.2.1 地形分析
3、坡向与日照间距
各种坡向以东南坡、南坡、西南坡日照为好,东、西坡其 次,北坡最差。
a、地形具有创造不同小气候的功能作用Leabharlann b、地形可以组织视线分隔空间
( 空 间 的 对 比 )颐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第二版 项目一 园林土方工程施工

知识讲解
二、土方挖掘的方法
(一)人工挖掘
人工挖方适用于一般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基坑 (槽)和管沟,以及小溪、带状种植沟和小范 围整地的挖土工程。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 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 度尺、小线等。其工艺流程为:确定开挖的顺 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清底
任务二 土方挖掘
【知识点】 了解土方挖掘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土方挖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土壤雨季挖掘措施。 【技能点】 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掘方法; 能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土方挖掘。 【思政点】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培养学生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任务提出
大凡园筑,必先动土,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挖掘是土方施工 的方法之一,在前一个任务,我们已经根据水体设计放样到地面, 本任务即为利用任务一的放样结果进行挖土施工。 要求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对基坑进行挖掘施工。
项目一 园林土方工程施工
学习内容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土方工程是整个园林工程 的先行工程,是基础,如凿池筑山,平整场地 均属园林地形塑造范畴,由于园林地形塑造工 程量大,任务繁重,又是先行工程,因此园林 地形塑造工程的完成速度和质量与整个园林建 设工程的进度关系密切。本项目主要学习土方 施工放样、土方挖掘及土方运输与填压等内容。
知识讲解
挖掘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要有足够的工作面,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不得有重物和易塌落物体, 3.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 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 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
4.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5.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 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园林工程技术(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的重要性
01
地形塑造
土方工程是园林地形塑造的主要 手段,通过挖填方可以实现设计 师意图中的地形起伏变化。
工程基础
02
03
成本控制
土方工程为后续园林植物种植、 园路铺设、园林建筑等施工提供 基础条件。
合理的土方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建设成 本。
土方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土方工程
施工图纸会审
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资源准备
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的 顺利进行。
施工方法与技术
开挖方法
根据地形、土壤等条件,选择 合适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
、人工开挖等。
边坡支护
对于较深的基坑或边坡,需采 取支护措施,如土钉墙、钢板 桩等。
排水措施
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设 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顺畅。
气候应对措施
施工技术提升
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排水、 采取防滑措施等,确保土方 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加强施工技术培训和管理,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 安全意识,确保土方工程的 施工质量。
问题解决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山地公园土方工程,通过精细化测量和地质勘察,发现存在滑坡风险。
园林工程技术(土方工程)
contents
目录
• 土方工程概述 • 土方工程设计 • 土方工程施工 • 土方工程安全与环保 • 土方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土方工程概述
土方工程定义
土方工程
指通过挖掘、填筑、运输等施工手段 ,对地形进行改造和建设的工程技术 。
园林土方工程
在园林建设中,根据设计要求,对场 地进行挖填、平整、造型等施工活动 ,以塑造良好的地形地貌,为园林植 物种植和园林建筑施工创造条件。
园林工程第一章 土方工程

=
a2 4
h 1 2 h 2 3 h 3 4 h 4
∵V′= V
∴ a 2 h 1 2 h 2 3 h 3 4 h 4 =N a 2 H0
4
∴
H0
1 4N
h 1 2 h 2 3 h 3 4 h 4
设最高点标高为x 每20m坡降分别为 20*2%=0.4m和 20*1.5%=0.3m
h 1 x 0 . 8 x 0 . 8 x 1 . 1 x 1 . 1 x 1 . 3 x 1 . 3 = 6x6.4m 2 h 2 x 0 . 4 x x 0 . 4 x 1 . 0 x 1 . 0 x 0 . 9 2 = 12x7.4m 3 h 3 x 0 .7 x 0 .7 2 = 6x4.2m 4 h 4 x 0 .3 x 0 .6 4 = 8x3.6m
土方施工→①准备工作 ;②施工:挖、 运、填、压。
一、土方施工基本知识
(一)土壤的工程性质
1、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 2、自然倾斜角(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 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3、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 重的比值。 4、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土体变得松散 而使体积增加的性质。
7、土方计算
体积=底面积*施工标高平均值
+V1=
1.3 1 1.1 2 2 0 0 .3 5 0 .2 0 0 0 3.2 2 m 3
2
4
分别方格求出挖方和填方
8、绘制土方平衡表及土方调配图
第三节 土方施工
土方施工基本知识→①土壤的工程性 质 ;②土壤的工程分类 。
《园林工程》第二章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
主讲教师:邓元德(副教授)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2021/3/8
1
第二章 土方工程
2021/3/8
2
第二章 土方工程
第一节 竖向设计
一、竖向设计的内容;二、竖向设计的方法;
三、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
第二节 土方程量计算
一、用求体积的公式进行估算;
二、断面法;三、网格法。
第三节 土方施工
2021/3/8
43
(二)等高面法(水平断面法)
V=h(S1+S2)/2
h=49.00-48.55=0.45m
V48.55-49.00=0.45(4050+2925)/2=1569.4
V49.00-49.50=…… 计陆地原地形土方量
依次类推,累计即为设
3、求陆地土方量,计算方法与上面相同
2021/3/8
2021/3/8
32
三、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
二、上海天山公园
早期的天山公园,南面是个大湖面,后因 被体育部门占用,湖面被填平改做操场。 湖上大桥大半被埋在土中。20世界80年代 初,公园复归园林部门管理。
2021/3/8
33
三、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
在公园进行复建设计时,设计者本着即要改变
现状,使地形符合造景和游人休息的功能要求,
返回第三页
34
第二节 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方量计算一般是根据附有原地形等高线的 设计地形来进行的,但通过计算,有时反过 来又可以修订设计图中不合理之处,使图纸 更臻完善。另外土方量计算所得资料又是基 本建设投资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等项目的重 要依据。所以土方量的计算在园林设计工作 中,是必不可少的。
《园林工程》——土方工程习题和答案

《园林⼯程》——⼟⽅⼯程习题和答案《园林⼯程》---⼟⽅⼯程习题⼀、名词理解1、⼟壤容重:2、⼟壤⾃然安息⾓:3、⼟壤的可松性:4、园林⽤地的竖向设计:5、等⾼线:⼆、填空题:10分1、⼟⽅⼯程主要包括、和三项⼯作。
2、⼟壤⼀般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3、⼀般把⼟壤含⽔量V 5%^为;>30%^为。
4、地形竖向设计的⽅法主要包括等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
5、模型法进⾏地形竖向设计的特点是和三、单项选择题1、⼈⼒⼟⽅挖掘的⼯作⾯为()卅/⼈。
A 1—2 B、2- 3 C、3-4 D 4-62、按照⼟壤的⼯程性质分类,⼀类⼟属于()。
A、松软⼟B、软⽯C坚⽯D特坚⽯3、按照⼟壤的⼯程性质分类,⼋类⼟属于()。
A、普通⼟B坚⼟C、砂砾坚⼟D特坚⽯4、边坡坡度指边坡的⾼度与⽔平间距的⽐,⽤()表⽰。
A、iB、%C、1: mD、m5、⼟壤空隙中的⽔重和⼟壤颗粒重的⽐值称为()。
A、⼟壤可松性B、⼟壤容重C、⼟壤相对密实度D、⼟壤含⽔6机械压实⼟⽅的密实度可达()。
A、65%B、87%C、95% D 100%7、⼀般规定铺装地⾯的最⼩坡度为()。
A 0.5% B、1% C 2.5% D 5%&⽅格⽹法计算⼟⽅⼯程量的⽅格边长⼀般为(A 5- 10B 、10-20C 、20 - 409、⼟⽅应分层填⼟,每层⼟⽅厚度⼀般为( A 10 - 15 B 、15- 20 C 、20- 50 10、⼟⽅的施⼯标⾼为()。
A 、填⽅为+ B 、挖⽅为⼀ C 、原地形标⾼⼀设计标⾼ D 设计标⾼⼀原地形标⾼四、多项选择题 1、设计等⾼线的具体应⽤主要包括()。
A 、陡坡变缓坡 B 、缓坡变陡坡C 、平垫沟⾕ D 、削平⼭脊 E 、平整场地 2、园林地形的功能与作⽤主要包括()。
A 、⾻架作⽤ B 背景作⽤ C 、造景作⽤ D 、⼯程作⽤E 、空间作⽤3、⼟⽅施⼯主要包括()等环节。
园林工程施工方案土方工程

园林工程施工方案土方工程一、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土方工程是指在建筑物、道路、水利工程、园林绿化等施工过程中,对地表的土石材料进行开挖、填方、运输、铺筑等加工作业。
它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影响着后续各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开挖、填方、运输和铺筑等环节。
在园林工程中,土方工程通常指的是对地面的开挖、填方、整平等作业,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二、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
掌握土地的土质、坡度、地下水位等信息,以便后续施工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2.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明确土方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范围。
包括开挖深度、填方高度、挖方和填方的坡度、开挖和填方的边坡等信息。
3. 材料和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施工安全用具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和设备的供应充足。
4. 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布置,包括施工道路的铺设、施工区域的划定、施工标志的设置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5.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施工操作技能、施工安全知识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三、土方工程的施工流程1. 开挖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结果,在施工现场进行开挖作业。
主要是使用挖掘机进行土石材料的开挖,根据地形地貌进行相应的开挖深度和坡度控制。
2. 运输将开挖出来的土石材料进行运输,运输到填方地点或者作为垃圾清运出施工现场。
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车辆的安全和道路的维护。
3. 填方在平整的地面进行填方作业,将开挖出来的土石材料进行填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填方高度和坡度的控制,确保填方后地面的平整和稳固。
4. 铺筑根据填方后的地面进行必要的铺筑工作,包括铺设草皮、石子、水泥等材料,为后续的园林绿化工作提供良好的地基。
四、土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1. 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执行,控制土方工程的开挖深度、填方高度、坡度等施工要求,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2园林的土方工程

2 园林土方工程本章导读主要阐述竖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介绍土方工程量的意义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述土方施工的根本知识和土方施工容。
通过本章容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如何进展竖向设计和土方计算的方法,了解土方施工的步骤,并未其他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必先动土,对施工场地地形进展整理和改造。
土方工程是风景园林建立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工程,尤其是大规模的挖湖堆山、整理地形的工程,这些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大,投资大且艺术要求高。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展、景观质量、施工本钱和以后的日常维护管理。
2.1 风景园林地形改造与设计地形是构成园林实体的四要素之一,它是指地球外表起伏的形态,具有三维特性。
园林景观建立离不开地形设计,因其为园林景观元素的载体,同时也是园林景观的构成。
地形的设计和改造是园林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园林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2.1.1 地形的作用1〕骨架作用园林景观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地面相接触,因而地形便成了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根底和依赖。
地形是连接景观因素和空间的主线,它的构造作用可以一直延续到地平线的尽头或水体的边缘。
地形为所有景观与设施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基面,它是园林各组成元素的载体。
地形如同骨架一样,为园林各景物提供平面及立面的依据。
可见地形对景观的决定作用和骨架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
2〕空间作用园林空间设计的素材可以是建筑、植物和道路等,也可以是地形。
地形具有构成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空间园林的作用。
园林空间的形成,也可由地形因素直接制约。
地块的平面形状如何,园林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状也就如何。
地块在竖向有什么变化,空间的立面形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3〕景观作用园林地形本身就是景观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景观作用,具体表达在背景作用和造景作用两个方面。
地形一方面是造景诸要素的根底,另一方面为其他造园要素承当背景角色,例如一块平地上草坪、树木、道路、建筑和园林小品形成地形上一个个景点,而整个地形构成园林空间诸景点要素的共同背景。
园林土方工程

园林土方工程在园林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工程就是地形的整理和改造,在准备建设的地区原有地形的基础上,从园林的实用功能出发,对园林地形、地貌、建筑、绿地、道路、广场、管线等进行综合统筹,如进行土方计算、土方的平衡调配等。
土方平衡调配工作是土方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土方运输或土方运输成本为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施工方案研究制定现场场地平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板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水平位置,以及挖去的土方堆放地点。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其槽灰线尺寸,必须经堵塞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5、开挖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6、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地分期完成。
7、填土:(1)松土透气、控制杂草可以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土壤蒸发,防止土壤泛碱,改良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难溶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除去杂草,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减少病虫害,做到清洁美观。
(2)绿地回填土和种植土均需外部提供,瓦砾土可回填到绿地底层,瓦砾土层平整后进种植土,对种植土的要求是通过对样品实验室分析,要求土颗粒均匀,以砂性为主,肥力中等以上,不易板结,PH 值略显微酸性,当未达到上述要求时,应更换种植土或采取补救措施,如施肥、调整酸碱性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工程新讲义-土方工程第一章土方工程第一节园林地形一.园林陆地分类园林地形是园林空间的构成基础,与园林性质、形式、功能与景观效果有直接关系,也涉及到园林的道路系统、建筑与构筑物、植物配植等要素的布局。
园林地形处理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园林地形分陆地和水体两大部分(一)陆地1.平地平地要有5%以上的排水坡度,以免积水。
自然式园林中的平地面积较大时,可有起伏的坡度,坡度为1%~7%。
坡地的坡度要在土壤的安息角内,一般为20%,如有草皮护坡也不超过25%。
平地是组织开敞空间的有利条件,也是游人集中、疏散的地方。
在现代公园中,游人量大而集中,活动内容丰富。
所以平地面积须占全园面积的30%以上,且须有一二处较大面积的平地。
平地的地面处理有以下几种:(1)土壤地面。
可设于平地林中。
(2)沙石地面。
为防止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上面铺撒一层细砂砾与粘土胶结,或有天然的岩石质地,上面以卵石、砂砾找平,作为游人的活动场地和风景游息地,,如山麓下部的停车场,自然风景区的山麓人工平地,湖河滩地。
(3)铺装地面。
主要是在园林中的道路、广场应用较多。
(4)植被地面。
主要指园林中的草坪、草地、疏林草地,可供游览观赏,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文体活动。
2.坡地。
按倾斜度可分为:(1)缓坡。
坡度为8%~12%,可进行一些活动内容。
一般是平地与陡坡的过渡。
(2)陡坡。
坡度在12%以上,游人不能在上面集中活动,但结合露天剧场、球场的看台设置,也可配置疏林或花台。
一般是平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形式。
(二)山地山地是自然山水园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管园林的大小,都是竖向景观的表现内容。
很多园林是以山体为主的,苏州的沧浪亭、北京的景山公园,以及泰山、华山、嵩山等的群山俊岭为景观的自然风景名胜。
园林中的山地大多是利用原有地形、土方,经过适当的人工改造而成。
山地面积应低于总面积的30%。
1.山地类型(1)土山。
土山可以利用园内挖出的土方堆置,投资比石山少,土山的坡度要在土壤的安息角(一般30º)以内,否则要进行工程处理。
(2)石山。
以石料掇山,有可分为天然石山(北方为主)和人工塑山(南方为主)两种,可形成峥嵘、明秀、玲珑、顽拙等丰富多变的山景,并且因不受坡度的限制,山体在占地不大的情况下,亦能达到较大的高度。
石山上不能多植树木,但可穴植或预留种植坑。
石料可就地取材,否则投资太大。
2.山体的位置。
园林中的山体安排主要有二种形式:一种是属于全园的重心。
这种布局一般在山体的四周或两面都有开敞的平地或水面,使山体形成空间的分隔。
可登临的山峰、山岭构成全园的竖向构图中心,并可与平地和水面以上的、临近园墙的山岗形成可呼应的整体。
如北京紫竹院公园、天津水上公园。
另一种是居于全园的一侧,以一侧或两侧为主要景观面,构成全园的主要构图中心。
如北京的颐和园,一山北坐,南向昆明湖;北海的琼华岛,位于全园的东南角,面向西北的开阔湖面。
3.山体构成。
园林中的山体形态与平地、陡坡与岗阜应浑如一体,,忌讳孤峰独起。
因为园林须借用山体构成多种形态的山地空间,故山地要有峰、有岭、有沟谷、有丘阜。
要有高低的对比,又要有蜿蜒连绵的调和。
岗阜与平地使山体、山地似断非断,似连非连。
山体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力求高低起伏,层次丰富。
山道须之字形,回旋而上,或陡或缓富于韵律,并要适时设置缓台和休息性兼远眺静观的亭、台等建筑设施。
山道要与山体绿化相结合,使游人在进行中时露时隐,视线时放时收。
在陡峭的山道处,还须设置护栏和铁链。
要充分利用山地的空间特点,运用山洞、隧道、悬崖、峡谷构成垂直空间、纵深空间与倾斜空间效果,使游人领略大自然的艰险境界。
园林中的山体又是创造小气候的条件,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坐北向南的山谷可形成良好的小气候。
二.地形的功能作用1.地形改造在地形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对原地形的利用。
结合基地的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合理安排各种坡度要求的内容,使之与基地地形条件相吻合,正如《园冶》所论:“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利用现状地形稍加改造即成园景。
地形设计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进行地形改造,使改造后的基地地形条件满足造景的需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的需要,并形成良好的地表自然排水类型,避免过大的地表径流。
地形改造应与园林总体布局同时进行,对地形在整体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最终所达到的效果应心中有数。
2.地形、排水和坡面稳定地形可看作为由许多复杂的坡面构成的多面体。
地表的排水由坡面决定,在地形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排水的关系、地形和排水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地形过于平坦不利于排水,容易积涝,破坏土壤的稳定,对植物的生长、建筑和道路的基础不利。
因此应创造一定的地形起伏,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保证地形具有较好的自然排水条件,既可以及时排除雨水,又可避免修筑过多的人工排水沟渠。
但是,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度的坡面延伸过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产生坡面滑坡。
3.坡度在地形设计中,地形坡度不仅关系到地表面的排水、坡面的稳定,还关系到人的活动、行走和车辆的行驶。
一般来讲,坡度小于1%的地形易积水;坡度介于1%~5%的地形排水较理想,如停车场、运动场等;坡度介于5%~10%之间的地形仅适合安排用地范围不大的内容,但这类地形的排水条件很好,而且具有起伏感;坡度大于10%的地形只能局部小范围地加以利用。
表1-1 极限和常用的坡度范围内容极限坡度常用坡度主要道路0.5~10 1~8 次要道路 0.5~20 1~12服务车道 0.5~15 1~10边道 0.5~12 1~8入口道路 0.5~8 1~4步行坡道≤12 ≤8停车坡道≤20 ≤15台阶 15~50 33~50三.地形的骨架作用要确定需要处理和改造的坡面,需要踏看和分析原地形的基础上作出地形坡级、地形排水类型图,根据设计要求决定所采用的措施。
当地形过陡、空间局促时可设挡土墙;较陡的地形可在坡顶设排水沟,在坡面上种植树木、覆盖地被物,布置一些有一定埋深的石块,若在地形谷线上,石块应交错排列等等(见下图)。
在设计中如能将这些措施和造景结合起来考虑就更加了。
例如,在有景可赏的地方可利用坡面设置坐息、观望的台阶;将坡面平整后可做成主题或图案的模纹花坛或树篱坛,以获得较佳的视角;也可利用挡土墙做成落水或水墙等水景,挡墙的墙面应充分利用起来,精心设计成与设计主题有关的叙事浮雕、图案,或从视觉角度入手,利用墙面的质感、色彩和光影效果,丰富景观。
四.地形和视线地形的起伏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视线条件,形成了不同性格的空间。
地形有凸地形和凹地形之分,它们在组织视线和创造空间上具有不同的作用。
1.凸地形和凹地形(1)凸地形。
若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高,则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此类地形称凸地形。
它一方面可组织成观景之地,另一方面地形高处的景物往往突出、明显,又可组织成为造景之地。
例如,无锡锡惠公园的龙光塔由于处于锡山之颠而成为该园明显的主题标志。
另外,当高处的景物达到一定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
例如,颐和园万寿山山腰上的佛香阁在广阔的昆明湖的衬托之下形成的控制感象征了所谓的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
(2)凹地形。
若地形比周围的地形低,则视线通常比较封闭,且封闭程度决定于凹地的绝对标高、脊线范围、坡面角、树木和建筑高度等,空间呈积聚性,此类地形成凹地形。
凹地形的低凹处能聚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
凹地形坡面既可观景也可布置景物。
2.地形的挡与引地形可用来阻挡视线、人的行为、冬季寒风和噪音等,但必须达到一定的体量。
地形的挡与引应尽量利用现状地形,若现状地形不具备这种条件则需权衡经济和造景的重要性后采取措施。
引导视线离不开阻挡,阻挡和引导既可是自然的,也可是强加的(见下图)。
3.地形的高差和视线若地形具有一定的高差则能起到阻挡视线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在设计中如能使被分隔的空间产生对比或通过视线的屏蔽,安排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观,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对于过渡段的地形高差,若能合理安排视线的挡引和景物的藏露,也能创造出有意义的过渡地形空间。
4.利用地形分隔空间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若再借助于植物则能增加划分的效果和气势。
利用地形划分空间应从功能、现状地形条件和造景几方面考虑,它不仅是分隔空间的手段,而且还能获得空间大小对比的艺术效果。
5.地形的背景作用凸、凹地形的坡面均可作为景物的背景,但应处理好地形与景物和视距之间的关系,尽量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和作为背景的地形之间有较好的构图关系。
第二节等高线一.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给这组投影线标注上数值,便可用它在图纸上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缓、峰峦位置、坡谷走向及溪池的深度等内容。
二.等高线的特性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
2.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任意一条等高线都是连续曲线,它们在地形图内或超出这个范围构成闭合的曲线。
3.等高线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如疏则缓,密则陡。
等高线间距相等,表示该坡面的角度相同,如果该组等高线平直,则表示该地形是一处平整过的同一坡度的斜坡。
即间距相等的等高线意味着一个变化均匀或恒定的斜坡。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有可能出现相交情况。
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在一起。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由于以上地形单元或构筑物在高程上高出或低陷于周围地面,所以等高线在接近低于地面的河谷时转向上游延伸,而后穿越河床,再向下游走出河谷;如遇高于地面的堤岸或路堤时等高线则转向下方,横过堤顶再转向上方而后走向另一侧。
6.最陡的斜坡是和等高线垂直的。
水沿着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流动。
另外,为表示三维地形和斜坡方向,需使用两条或更多的等高线。
三.等高线特征图与地貌1.山脊和山谷山脊就是一种凸起的细长地貌。
在地形狭窄处,等高线指向山下方向。
沿着山脊侧边的等高线将相对平行。
而且,沿着山脊会有一个或几个最高点。
山谷是长形的凹地,并在两个山脊之间形成空间。
山脊和山谷必须相连,因为山脊的边坡形成山谷壁。
山谷由指向山顶的等高线表示。
对于山脊和山谷,其等高线形状是相似的,因此,标出坡度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在某种情况下,等高线会改变方向形成U型或V型形状。
因为等高线改变方向的是较低点,所以V型经常和山谷联系起来。
水沿着两个斜坡的交汇处汇集起来向山下流动,在底部形成天然排水沟。
2.峰顶和谷底峰顶是这样一种地貌,例如一座小丘、小山或大山,相对于周围地面而言有一个最高点。
等高线构成同心的、闭合的图形,在中心区是最高的等高线。
因为地形在各个方向都向下倾斜,因此峰顶排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