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燃烧与灭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和问题,正确的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要素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质、助燃剂和氧气(氧气可来自空气中或其他氧化剂)。

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燃烧才能进行。

二、燃烧的类型根据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的状态和形式,燃烧可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明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明显燃烧并伴有明火现象,而隐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燃烧现象,但在微观层面仍在进行氧化反应。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传播阶段和燃尽阶段。

引燃阶段是点燃可燃物质,给燃烧提供起源,传播阶段是燃烧向周围物质传播,燃尽阶段则是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并释放出能量。

四、燃烧的危害燃烧不受控制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燃烧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导致火灾扩大,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燃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对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

五、灭火的基本方法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我们需要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扑灭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其中,冷却灭火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来灭火,隔离灭火法是将可燃物质与氧气隔离,扑灭灭火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扑灭火焰,抑制灭火法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的燃烧。

六、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工具,我们在学校和公共场所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

常见的灭火器分为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适合的灭火器使用。

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保持冷静,并站在安全距离进行灭火。

七、火灾逃生和自救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逃生和自救措施。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和逃生通道。

然后,低姿势快速逃生,尽量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和热气。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光能等,并生成新的物质。

但燃烧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主要包括燃料、助燃剂和着火点。

首先是燃料,燃料是支持燃烧反应的物质,常见的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固体燃料如木材、纸张等;液体燃料如汽油、酒精等;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甲烷等。

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

其次是助燃剂,助燃剂是帮助燃烧过程进行更充分、更迅速的物质。

常见的助燃剂有空气、氧气等。

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大约有21%的氧气,它是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助燃剂。

最后是着火点,着火点是指燃料与助燃剂的混合物开始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当燃料与助燃剂的温度达到或超过着火点时,燃料即可自燃,并继续燃烧下去。

灭火是一种阻断或消除燃烧反应的过程,有许多种不同的灭火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灭火和化学灭火两种方式。

物理灭火是通过改变燃烧体系的热量、质量或速率等特性,使燃烧无法持续下去。

常见的物理灭火方法包括散热、隔离、降温和窒息。

散热是通过将燃烧体系与外界隔离,降低燃烧体系的温度以减缓或停止燃烧反应。

散热可以采用水冷和泡沫灭火器等方式。

隔离是通过切断燃烧体系与外界的接触,阻止火势的蔓延。

常见的隔离方式有使用防火门、窗、挡板等。

降温是通过降低燃烧体系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从而使燃烧无法继续下去。

降温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水、细粉末、湿布覆盖等。

窒息是在燃烧体系中加入化学或物理物质,使其与燃料和助燃剂的反应发生,形成惰性物质以阻断或消除燃烧反应。

窒息常见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氮气等。

此外,化学灭火是通过添加一种化学物质,改变燃烧体系中燃料和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灭火方法有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总结起来,燃烧的条件包括燃料、助燃剂和着火点,而灭火的原理主要有物理灭火和化学灭火两种方式。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好的,以下是关于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可燃物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氧气是燃烧必需的气体,它能够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着火点是指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就会发生。

燃烧产生的光和热可以使周围的物体升温,甚至引发火灾。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灭火。

灭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灭火剂。

灭火剂可以抑制燃烧的反应,从而扑灭火源。

灭火剂的种类有很多,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

不同的灭火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我们需要根据火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除了使用灭火剂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灭火,如切断可燃物的供应、降低燃烧的强度、隔离可燃物等。

在灭火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灭火的效果。

总之,燃烧和灭火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话题。

我们需要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谢谢大家!。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概念:“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电灯发光、原子弹爆炸(核反应)、萤火虫发光都不是燃烧。

2.燃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的三个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

(2)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加催化剂。

(2)将固体或液体可燃物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液滴),以达到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效果。

(3)燃烧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其它反应也可利用提高反应物浓度的方法来加快物质间的反应。

5.爆炸(1)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如炎热的夏天,汽车轮胎爆炸。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在可燃性气体泄漏或易燃易爆品泄漏时,要注意不能使用产生明火的东西外。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开灯或使用电器,以防因用电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将物质点燃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中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2.灭火的三种常用方法(1)隔离法: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开,可以阻止燃烧区的扩大。

(2)窒息法:使燃烧物因缺少氧气助燃而熄灭。

(3)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终止燃烧。

3.用来灭火的物质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大于空气,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开来。

用水灭火是水受热汽化,吸热降低温度。

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可扑灭油、气引起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ppt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ppt

2100℃
氧气中
燃烧更剧烈, 发出更明亮火 焰,没有黑烟
二氧化碳和水
3150℃
通过对比,你认为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有何意义?
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应用
下列做法是通过什么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解析-火
概念总结
你能找出这些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吗?
发光
放热
木炭燃烧
铁丝燃烧
氧化反应
镁条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 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探究
金属切割
金属焊接
用火-促进燃烧的方法探究
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乙炔燃烧
现象
生成物
火焰温度
空气中
发出明亮的火 炭黑(一氧化 焰,冒出黑烟 碳)和水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说火-生活中的燃烧
请您说出生活、学习和工农业生产 中的燃烧
钻燧取火
照明
做饭
炼铁
发射火箭
奥运之火
解析-火
灭火大比拼
请根据生活经验及提供的仪器(水、湿抹布、 烧杯、剪刀、扇子、沙子),用尽可能多的方 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解析-火
灭火原理探究
用湿抹布盖 用沙土盖
用火-微观探源
空气中
氮分子 氧分子 碳原子
氧气中
颗粒大小不同的木炭在等浓度的氧气中
提示:在一定的空间内,相互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
拓展性学习: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word文档资料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word文档资料
第32页/共34页
强化补清
•背诵课文
第33页/共3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4页/共34页
⑥庐:
使……乱 使……劳累 草庐。庐,房子。
⑦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 的呢?之,助词,宾语
第7页/共34页前置的标志,不译。
阅读思考:
1、作者开篇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这 与陋室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运用比兴手法。 借写“有仙之山”与“有 龙之水”来引出“陋室”, 同时用“山”“水”比喻 “陋室”,用“仙”“龙” 比喻“品德高尚的室主”。
作结点题
高 洁 傲 道岸
安 贫 乐
第13页/共34页
主旨概括
文中作者通过对陋 室的描绘,表达了自 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 安贫乐道的志趣。
第14页/共34页
合作探究:
文中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来表现自己高 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属于何种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 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是古 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 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 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 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 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第15页/共34页
写作特色赏析: 1 、多用骈句,骈散结合,句末押韵; 2 、比兴、类比手法; 3、托物言志。
第16页/共34页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每一天, 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挑战的舞台。每 一次积极的思考和展示,都是一种对 自我的挑战和锻造,都能为你的成长 积攒一缕光芒!今天的课堂就是每一 位同学梦想的舞台。心有多大,天地 就有多宽阔,让我们的心灵在课堂上 自由飞翔,勇敢挑战自我!
• 衬托 • 2.作者对这三种花分别有什么看法?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明显的放热现象。

在正常的燃烧过程中,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氧气、燃料和足够的热量。

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无法进行。

在火灾爆发时,及时且有效地灭火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燃烧的基本原理、火灾的危害和防范、以及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燃料与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放热反应,因为燃料和氧气之间的结合会释放能量。

燃烧反应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足够的热量。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它会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可燃气体,与周围的氧气发生反应。

燃烧过程会产生火焰、烟雾和热量,火焰是燃烧反应在气态燃料周围的可见标志。

二、火灾的危害和防范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火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员的伤害:火灾会导致人员窒息、烧伤、中毒和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 对财产的损害:火灾会导致建筑、设备和物品的损毁,给公司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3. 对环境的破坏: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防范火灾,人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防范的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2. 使用安全设备: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管理措施:加强场所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火灾发生。

三、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灭火器是一种用于扑灭初期火灾的设备,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阻止火灾的扩散。

根据灭火器的灭火剂种类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灭火器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的总结。

1. 水基灭火器:水基灭火器适用于可燃物品着火,如纸张、布料等。

使用时,应先将灭火器拔下销,拔开保险销,用正确的站位和手持姿势将水流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扑灭。

初中化学说课课件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说课课件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基本特征和条件
三要素
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燃料、 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自燃点
燃料的自燃点是指在一定条件 下燃料自发燃烧的最低温度。
引燃温度
燃料在燃烧之前必须被引燃, 引燃温度是指点燃导火线的温 度。
燃烧的分类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 量,产生氧气。
金属燃烧
钠、镁等金属在氧气存在下燃烧,释放对流 和明火。
紧急措施
• 马上转移人员,通风、疏散 • 火源就近灭火,尽可能避免火势蔓延 • 没化灭火器材可用湿布捂住口鼻向安全
方向撤离
燃烧与灭火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实验一
研究引燃温度和燃料自燃点。
实验二
体验使用不同灭火器材进行灭 火的差异。
实践操作
带领学生掌握简单灭火技能, 应对突发火情。
常见灭火器材和使用注意事项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源器
适用于熄灭深度较浅且固体物质燃烧的火源。 适用于电气火灾、液体及贵重设备起火情况。 适用于熄灭液体、气体、固体物品的火源。
在使用灭火器材前,应先了解火源特点,确保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火灾预防和安全常识
预防措施
• 定期检查电路安全,避免电器老化和漏电 • 遵守用火规定,关好瓦斯、油气设备 • 不乱扔烟蒂,禁止吸烟。
有机物燃烧
有机物在氧气存在下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水和热。
煤气燃烧
燃气在氧气存在下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水 和热。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
降低燃烧温度
2
使用灭火器等手段将温度降低到燃烧
不能继续的程度。
3
隔绝氧气
隔绝空气和氧气是最基本、最有效的 方法之一。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的原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的原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的原理知识点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可是相当重要且有趣的一部分。

先来说说燃烧吧。

燃烧这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会发光发热。

就像咱们过年放的烟花,那“噼里啪啦”的,多热闹!那为啥会燃烧呢?这就得提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啦,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以及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没法让燃烧发生。

就说可燃物吧,像木头、纸张、汽油这些,都能烧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点蜡烛玩。

那蜡烛就是可燃物啊,我把它放在桌子上,看着那小小的火苗一跳一跳的,觉得特别神奇。

可我一个不小心,把蜡烛碰倒了,蜡油滴到了作业本上。

哎呀,那作业本可就遭了殃,一下子就被点着了。

我当时就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想要灭火。

这时候氧气也很关键。

燃烧需要氧气来支持。

你想想,如果把燃烧的东西放在一个没有氧气的环境里,它还能烧得起来吗?就好像把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子里,蜡烛燃烧一会儿就会熄灭,因为里面的氧气被消耗完啦。

还有着火点,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着火点。

比如纸的着火点就比木头低,所以纸更容易被点燃。

我曾经试过用打火机去点一张纸和一块木头,纸一下子就着了,可那木头只是被熏黑了一点,根本烧不起来。

再说说灭火的原理。

灭火其实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比如说,用水灭火,就是把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有一回,我家厨房锅里的油着火了,我妈可着急了,差点就用水去浇。

还好我爸在旁边,赶紧拿锅盖把锅盖上,隔绝了氧气,火这才灭了。

还有用灭火器灭火,那里面装的干粉或者二氧化碳能起到隔绝氧气或者降低温度的作用。

我们学校组织过消防演习,专门给我们演示了怎么用灭火器。

我当时还亲手试了试,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还有一种灭火方法就是清除可燃物。

比如森林着火的时候,消防员会开辟隔离带,把还没有着火的树木和着火的区域隔离开,这样火就烧不过去啦。

总之,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

学会了这些知识,不仅能在考试中拿高分,还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九年级化学灭火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灭火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灭火知识点归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九年级化学课程中灭火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掌握了灭火知识,学生可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

本文将系统地归纳九年级化学灭火的知识点。

一、灭火原理灭火的原理是截断火焰的供氧、热量和燃料三要素中至少一项,从而使火焰无法持续燃烧。

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抑制剂灭火、隔离灭火和冷却灭火。

1. 抑制剂灭火:- 干粉灭火器:干粉可以在火焰和燃料表面形成一层细微的颗粒,阻断火焰的接触燃料和氧气的通道,达到抑制火焰的效果。

- 消防泡沫:消防泡沫可以将火焰和燃料表面包覆住,切断火焰与氧气接触,达到灭火的目的。

2. 隔离灭火:- 隔离燃料:将火灾现场隔离出来,切断燃料供应。

可以使用遮挡物、防火墙等方法。

- 隔离氧气:通过更换空气或使用灭火器件,将火焰与氧气隔离,以使火焰窒息。

3. 冷却灭火:- 利用水等物质使燃烧物体温度降低到不可以自持燃烧的程度,达到灭火的效果。

二、常见火灾分类及相应灭火方法火灾可以分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等不同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和灭火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应对不同情况。

1. A类火灾:A类火灾主要是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如纸张、木材、布料等。

- 灭火方法:可以使用水、二氧化碳、喷雾水、干粉灭火器等。

2. B类火灾:B类火灾主要是可燃液体引起的,如汽油、油漆、油脂等。

- 灭火方法: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消防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3. C类火灾:C类火灾主要是可燃气体引起的,如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

- 灭火方法:应首先切断气源,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4. D类火灾:D类火灾主要是金属燃烧引起的,如锂、镁等金属。

- 灭火方法: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石墨灭火器等。

5. E类火灾:E类火灾主要是电器设备引起的,如电线、电器设备等。

- 灭火方法:应首先切断电源,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初中化学课件燃烧及灭火

初中化学课件燃烧及灭火

灭火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原理和方法
介绍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灭火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如何使用消防设备和 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
常见的灭火器和灭火剂的介绍
详细介绍常见的灭火器和灭火剂的类型、使用场景和操作方法,帮助大家正 确选择和使用灭火设备。
不同物质的燃烧行为
介绍不同物质的燃烧行为,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燃烧特点,帮助大家了 解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
燃烧热和燃烧热量的计算
解释燃烧热和燃烧热量的概念,探讨燃烧热量的计算方法,帮助大家了解燃 烧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和计量。
燃烧产生的环境问题
探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和产生的环境问题,引发大家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和对 燃烧问题的思考。
初中化学课件燃烧及灭火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燃烧的定义、条件和过程,以及灭火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同时介绍不同物质的燃烧行为,探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和产生的 环境问题。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我们将介绍燃烧的含义以及燃烧的基本概念,帮助大家理解燃烧是什么,并了解燃烧的一些基本特征。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了解燃烧发生的条件,以及燃烧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燃烧现象并正确应对。

初中化学课件《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课件《燃烧与灭火》

冷却
利用水粉末等物质把 火源周围的物品降温, 使燃烧反应中断,以 达到灭火目的。
窒息
在灭火过程中将灭火 剂直接投入火源中, 使火灭亡的方法。
隔离
将物品或场地分隔, 使火灾受到限制,不 再扩大,以便灭火。
灭火剂的工作原理
惰化燃料
如盐、砂等物质覆盖到燃烧的物 质表面上,使氧气与燃烧物难以 接触到,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3 氧气瓶
用于高温、低氧的环境中,例如采矿和太空等特殊情况。
安全注意事项与案例分析
1
安全注意事项
保持门窗自由;建筑材料选择阻燃材料;保证自身行为规范,不随便乱丢烟头或搭配不当材 料;保持消防器材运转、状态完好等。
2
案例分析
2019年台州大火灾宣判:对18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吊销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有期徒刑2年至10 年不等。
化学反应
燃料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和发光, 是燃烧的本质。
不同类型燃料的燃烧过程
1
固体燃料
燃料表面先受热而发生燃烧,形成炭层;炭层不断向燃料内部传导,造成燃料不 断减小。
2
液体燃料
挥发性液体—例如汽油、柴油—先挥发成气体,再混合空气燃烧;不挥发的—例 如油漆—则流淌燃烧。
3
气体燃料
混合空气后,形成可燃气体,直接燃烧。
燃烧与灭火
欢迎来到《燃烧与灭火》,这次课程将会带您深入了解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为未来的安全与应急演练提供帮助。
燃烧的基本要素
燃料
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反应,从而释 放出能量。
点火能
使燃料和氧气反应的能量,一般由热源提供, 如火柴、电火花、高温等。
氧气
氧化剂,包括空气中的氧和高压氧气瓶中的氧, 是燃烧反应的必要物质。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而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

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3.有些物质虽然无法在空气中冷却,但可以在氧气中频繁的冷却,例如:铁丝在空气中就可以达至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频繁的冷却、火星十足,分解成黑色液态。

4.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

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5.着火点就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无法Bourbonne减少着火点的方法去救火,而就可以就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6.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爆炸。

爆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如厂房、矿井爆炸;但人们也在利用爆炸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例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如拆迁时的定向爆破等)用到爆破技术。

7.核爆不都就是化学反应,有些核爆就是变化,例如汽车轮胎核爆。

8.氢能源是非常理想的能源,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典型例题】例析:1、火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就可以冷却更受高,这是因为a.可以降低着火点b.散热的速率快c.木柴就是可燃物d.并使柴禾和空气充份碰触解析:物质冷却的条件存有三个,一就是物质具备可燃性;二就是可燃物应当与氧气碰触;三就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至自身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有时就可以出现冷却。

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

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 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 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一、基本测试场地考点1.燃烧(1)定义:可燃物和氧气之间的发光和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① 可燃物;② 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应达到点火点。

(3)注:我们看到的燃烧通常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事实上,燃烧也可以在其他气体环境中进行。

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因此,所有发出光和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都被称为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被破坏,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原理可从燃烧条件推断:① 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 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离;③ 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燃点以下。

(2)以下灭火方法使用上述原理:① 从火灾现场清除未燃烧的可燃物初中地理,是清除可燃物;② 用沙子灭火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③ 用水灭火就是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燃点以下。

(3)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应根据不同的火灾使用不同的灭火器。

考点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1)爆炸:如果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燃烧,会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热量,导致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并引发爆炸。

(2)易燃易爆安全知识:一般来说,可燃物是指易燃气体和液体、自然燃烧或着火时容易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能导致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爆炸物是指受热或受到冲击时容易爆炸的物质。

易燃易爆物品遇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爆炸。

因此,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非法经营。

(3)与燃烧和爆炸相关的一些图标如图7-16-3所示:二、与综合考点试验场4。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与爆炸的关系(扩大试验场地)(1)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①燃烧剧烈,缓慢氧化不剧烈,②燃烧发光,缓慢氧化不发光。

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和灭火

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和灭火

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和灭火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化学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9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二、爆炸(考点二)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与空气或氧接触①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
一、基本考点考点1.燃烧(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

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①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②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③用水灭火,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 )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の重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知识点一:燃烧及其探究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特征
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3)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结论:
①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与氧
气(空气)接触;
② 通过铜片上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

小结:
物质燃烧条件:物质为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核心知识点二:灭火原理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灭火时,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核心知识点三:消防常识
(1)常见灭火器
灭火物质或器材灭火原理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移除或隔离可燃物
一般木材
泡沫灭火器隔绝空气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隔绝空气一般火灾,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起的火灾
(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②消防安全有关的图标。

(3)火灾自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条件的探究:(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

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思考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思考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在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就燃烧起来。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实验1 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片刻 蘸酒精的棉花立即烧起来,而蘸水的小棉花球不会燃烧 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可燃性实验2 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烧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燃烧情况 蜡烛火焰逐渐变暗,最后熄灭 烧杯中氧气含量不断变小,最后氧气被完全消耗实验3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置于同一酒精灯上加热 小木条很容易烧起来,而小煤球很难燃烧起来 使小木条发生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而使小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比较高(3)由上述实验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高清课堂《燃料、燃烧与环境》一、2)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

【要点诠释】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

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3.有些物质虽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达到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剧烈的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要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要使燃烧不会发生或不再燃烧(即灭火),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能达到目的。

(高清课堂《燃料、燃烧与环境》二)(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助燃性的物质);(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根据灭火的原理,灭火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 隔离可燃物。

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原理①);(2)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如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灭火(原理②);(3)用水使燃烧物冷却降温。

如房屋火灾时,喷射大量的水灭火(原理③);(4)向火灾现场洒干冰(原理②③)。

3.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以及使用范围:(1)基本原理:利用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灭火时,灭火器喷射出的CO2覆盖在燃着的可燃物表面,阻止可燃物与空气接触,从而实现灭火。

(2)几种灭火器及使用范围:①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射出大量的CO2和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此类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干粉灭火器:用压缩CO2吹出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发的火灾。

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内装着的被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射出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灭火。

该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火灾。

(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时候,一定要握住灭火器的木柄,以免冻伤。

)【要点诠释】1.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2.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要点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和易爆物:(1)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就能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如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面粉等。

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如黑火药、硝酸铵等。

(2)安全意识: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记忆口诀为:易燃爆物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撞击;分开放置避暴晒,标志名称要看清;常通风并灭烟火,消防设施要保证;常检查来不轻心,消除隐患为第一。

(3)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2.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爆炸极限: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由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将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性质实验之前,务必检验气体纯度(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将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拇指,观察气体燃烧情况。

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仅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该气体是纯净的;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发生了爆炸,此气体不纯)。

3.燃烧与爆炸的关系:【要点诠释】1.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爆炸。

爆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如厂房、矿井爆炸;但人们也在利用爆炸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例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如拆迁时的定向爆破等)要用到爆破技术。

2.爆炸不都是化学反应,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燃烧的条件1.(2015•常州中考)点燃的火柴棍燃烧端朝上时,其未燃尽便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氧气B.火柴棍的着火点升高了C.缺乏可燃物D.燃烧端下方的火柴棍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思路点拨】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解析】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随着热空气上升,火柴梗的温度上升很慢,不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

故选D。

【总结升华】火柴无论怎样放置,着火点不能改变,接触氧气的量不变,潮湿程度一样,所以火柴梗是否容易继续燃烧与这些因素无关。

举一反三:【变式1】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下图所示:⑴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

原因是。

⑵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

原因是。

⑶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

原因是。

【答案】⑴ 否白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⑵ 否白磷虽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所以不燃烧⑶ 能白磷既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条件,所以燃烧【变式2】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答案】(1)4P+5O2点燃2P2O5(2)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或打火机没燃料后打不着火;或木柴燃烧而石块不燃烧)类型二、考查灭火原理和方法2.2010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经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

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死,并不停地向隧道内注水。

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

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解析】灭火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死,是为了隔绝氧气;不停地向隧道内注水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总结升华】解题关键是了解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3.2011年12月17日晚,我市淮海西路一棉花店突发大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答案】C【解析】用水灭火一般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总结升华】本题易错选A,主要是不能正确理解着火点的概念,习惯上认为是用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使火熄灭的。

举一反三:【变式】(2015·广东中考)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答案】C【解析】A是当心火灾,B是禁止烟火,D是安全出口标志,这些都与“消防安全”有关。

C为可回收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类型三、考查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4.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

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其中不准随身携带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酒精、烟花、鞭炮、汽油、煤油都是易燃物或易爆物,因此不准随身携带。

【总结升华】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一些物质。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者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旅客乘坐车船时携带这些物品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严禁携带。

举一反三:【变式1】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A B C D【答案】A【变式2】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