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80189d4431b90d6d85c722.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6篇)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84c6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9.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6篇)《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习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可爱的小编惊云帮大家整编的6篇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等15个生字,会写“转、贴”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的识记和书写。
2、流利朗诵并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谈话入新课1、小朋友们,春节刚刚过去,你是怎么庆祝春节的呢?(收红包、逛花市、拜年、贴春联……)2、小朋友们的节日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像春节这样的在我们国家流传了很久,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读音(传: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多种形式读童谣1、请学生借助拼音,按照自己的节奏读好课文。
2、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谣(板书),童谣有两个大的特点,一是顺口,二是有趣。
为什么呢?因为它的语言比较简单,读起来有节奏感,还很押韵哦。
所以你们不知不觉地就齐读到一起去了,就是你们不知不觉的齐读就把童谣的特点读出来了。
(所以小朋友们刚刚齐读起来啊特别好听)。
3、齐读。
4、请生自由练习读。
5、男女生比赛读:我们班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呢?男女比赛读读看。
6、小组赛读:一个句号是一句,这篇课文正好有八句,我们有八列小火车,一列读一句,看看那一列小火车开得好。
7、快读:大家都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提高难度了可不可以?这次我要加快速度读,你听:春节到……(快速读)。
这次还是男女生比赛,但注意要快而不乱,看看男生快还是女生快(读乱了就打住接上重新读)。
8、慢读:快的读好了,我们还能再升级,怎么升呢?这次我们要读得慢一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7931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7.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节是农历一年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喜庆的气氛和丰盛的食品让人兴高采烈。
年夜饭是最重要的饭菜,还有饺子、汤圆等寓意团圆和美好生活的食品。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汤圆、赏花灯。
人们也会玩猜灯谜的游戏,在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美好的习俗。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带给人们欢乐,更让人们珍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2.能够描述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和各种美食;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为《传统节日》。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理解、问答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教学过程1.热身启蒙:由教师问一些关于“春节”、“元宵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默读本课文,理解文中涉及的生词和短语。
3.群体讨论:教师带领全班讨论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和各种美食,让学生了解和描述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和文化习俗(例如:在春节吃什么食品;元宵节猜谜语的规则等)。
4.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编写一篇简短的介绍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章,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5.总结检查: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盘,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
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通过问答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课堂表达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表现评价或闭卷测试的方式。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深处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e8201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粽子等,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艺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部编版,本章节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传统节日展开,包括以下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和相关的诗词、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可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手工艺品、分享家庭节日故事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传承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再次,关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诗词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诗词朗诵、故事分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此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分享。但从课堂反馈来看,部分学生仍显得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9bec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1.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通用12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传统节日》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演示课件)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905f1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7.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及教学反思【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摸索,并以此来总结体会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绩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纭,先人墓前去蔡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烈。
2.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干习俗。
第八句和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易读易记。
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依照时间顺序进行教学。
第一让学生自由朗诵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逐句讲授,让学生在认识8个传统节日的同时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拓展,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此较为感爱好。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一个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在课上讲讲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环节,部分学生准备充分,所以表现很好。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指导学生读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知道字词含义,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
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课文中所写到的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并在评论区交换自己的学习收获,再连线全班汇报交换,加深对韵文的知道。
二年级《传统节日》课文
![二年级《传统节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002d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8.png)
二年级《传统节日》课文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教材分析:《传统节日》以长短句的形式,介绍我国一些传统节日。
本文讲解的祖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跟西方的节日不一样,它是流传了很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日。
我会写的生字:贴 tiē(贴画)(张贴)(补贴)(贴心)街 jiē(街道)(沿街)(街上)(街灯)舟 zhōu(龙舟)(渔舟)(轻舟)(泛舟)艾ài(艾草)(艾子)(艾灸)(艾香)敬 jìnɡ(敬爱)(敬礼)(敬酒)(敬意)转 zhuǎn(转眼)(转身)(转头)(转让)团 tuán(团员)(团圆)(团结)(面团)热 rè(热爱)(热水)(冷热)(炎热)闹 nào(热闹)(打闹)(闹钟)(闹事)我会认的生字:传 chuán(传统、传说、传话)统 tǒng(统一、总统、统考)宵 xiāo(元宵、宵夜、今宵)巷 xiàng(小巷、巷子、巷口)祭 jì(祭拜、公祭、祭文)堂 táng(课堂、礼堂、堂弟)乞 qǐ(乞讨、乞求、乞巧)巧 qiǎo(灵巧、巧干、巧手)郎 láng(新郎、郎中、令郎)饼 bǐng(饼干、画饼、豆饼)赏 shǎng(玩赏、观赏、赏金)菊 jú(菊花、黄菊、墨菊)课文重点问题:1、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本文介绍了7 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本文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知道春节的习俗,除了这些习俗外还有什么?本文介绍了春节的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给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46d2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9.png)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与教案一、内容概览课文《传统节日》是一篇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动文章,选入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和美好习俗。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描绘了家人团聚、欢庆新年的温馨画面。
随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依次展开,每个节日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特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比如元宵节的花灯璀璨,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
接下来是课文的主题部分,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如春节贴春联、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章还强调了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面,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的朗读、背诵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节日》是一篇富有情感、生动有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案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1. 简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当我们翻开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时候,会发现其中一篇引人入胜的课文——《传统节日》。
这篇课文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还传递了深厚的文化情感。
那么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这套教材是教育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二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
部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生动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2773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2.png)
与第一句相呼应
春节
朗读指导
重读佳节名称,声音要欢快,传递 出期盼全家团聚的急切和喜悦之情 。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 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课后第二题)
④端午节 ③清明节 ②元宵节 ①春节 ⑥户贴对联,
放鞭炮,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拜访亲朋好友,互送祝福,相互 祝贺。
课文小结
本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个传 统节日和相关习俗。我们从中感受到了 祖国灿烂的 民族文化 ,增强了民族 自信心 和 自豪感 。
课堂演练
一、把对应的节日习俗连一连。
清明节
贴窗花
端午节
吃月饼
中秋节
踏秋赏菊
春节
赛龙舟
重阳节
祭扫
二、说一说: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 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示例:我和我的家人每年都过春节、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时候, 我们一家人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去 给爷爷奶奶拜年。
大街 宽
小巷 窄
看看花花灯灯
想一想,看花灯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 巷是什么样的场面呢?除了可以说“人如 潮”,还可以怎么形容呢?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人头攒动
除了看花灯,你们家还会怎样过元宵节?
吃元宵
猜字谜 逛庙会
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看花 灯,人们的心情怎样?带着感情读一读。
朗读指导
每个节日的习俗。
互动课堂
朗读课文1-5句,画出句中提到的传统 节日和习俗。
正月初一
春节到了,人 们喜欢做些什么呢?
做做贴窗花这个动作,说说你还贴过什么。
贴创可贴 贴福字
贴贴画
除了贴窗花、放鞭炮,春节还有哪些 习俗?
贴春联
202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9d9a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5.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
3、知道三个主要传统的民族节日的来历,这些节日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4、知道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日期几习俗。
情感:1、感受过传统民族节日的快乐和喜庆。
2、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行为:1、能说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来历。
2、能分辨公历和农历。
3、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以及它们的日期、来历和主要习俗。
难点:会看日历,知道公历和农历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学看日历,引进课题1、出示十月份日历师:我们刚刚过了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份,你们过得开心吗?(APEC会议放假5天、国庆又放假7天、还有重阳节和中秋节)看一下每个小组的年历,你能说出十月份的节日吗?(师出示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2、这一个月里有三个节日,那么一年12个月中还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吗?(出示节日卡片)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以下有关节日的话题好吗?(出示课题:……节日)3、这个日历,你会不会看?请小组讨论一下日历有几种看法?(日历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阳历,也称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历法;另一种是阴历,也称农历,是我国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发明的一种历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法。
)4、看你面前的日历,再看看黑板上这么多的节日,你能区分公历的节日和农历的节日吗?5、在这么多公历的节日中,老师还可以把他们分分类,你看得出吗?(引导观察6月1日国际儿童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等)6、(大黑板上的节日)这里的节日就是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我国的传统的民族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1a028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8.png)
组词:大街小巷 街道
巧记:此行别佳人。
书写提示:中间两个“土”的末笔都是提。
街
贴
字词乐园—会写字
造句:每到春节的时候妈妈都要贴窗花。
造句: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jìng
笔顺:
组词:敬爱 尊敬 敬茶
巧记:“句”子戴帽(艹)“文”章好。
书写提示:左部横笔向上斜,“攵”捺要舒展。
叫
zhōu
组词:转眼 转身 转过头
巧记:车专能转身。
书写提示:左右等宽。“车”的第四笔横变成提,“专”的第二横长。
转
艾
字词乐园—会写字
造句:端午节门前挂艾草是我们的习俗。
造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各民族大融合的国家。
吃
tuán
笔顺:
组词:团圆 团长 共青团
巧记:人才困口中。
书写提示:“口”宽而方正,“才”笔画紧凑。
笔顺:
组词:赛龙舟 小舟
巧记:丹心一点到白头。
书写提示:第一笔撇短小,第二笔竖撇舒展,横折的横要短,中横长在横中线上。
舟
字词乐园—会写字
造句:湖面上停泊着一叶小舟。
敬
造句:我们都很尊敬王老师。
吃
ài
笔顺:
组词:艾香 艾草
巧记:义气无心以生草。
书写提示:“艹”的横长,下部撇捺舒展。
叫
zhuǎn
笔顺:
拓展延伸
1.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占( )( ) 专( )( ) 才( )( ) 市( )( )用熟字加偏旁的来自法可以巩固所学的生字。转
转眼
团
团圆
闹
热闹
课堂作业
贴
贴窗花
2.填一填。
课堂作业
春节到,人 , 窗花, 鞭炮 。七月七,来 ,牛郎织女会 。重阳节, ,踏秋赏菊去登高。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doc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8e4e1c2b160b4e777fcf26.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ac54bb4daa58da1114a08.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完整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aaed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7.png)
ài
艾香
组词:艾草 艾灸
造句:艾草可以用于针灸。
音序:A 部首:艹
结构: 上下
书写指导:右边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要写舒展。
敬
jìng
敬老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音序:J 部首:攵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第三笔是竖,右边“专”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我会读课文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学习课文
过春节人们要做什么呢?
节日名称
sú传统习俗
—
﹏﹏﹏ ﹏﹏﹏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贴春联
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
自由朗读其余课文,思考:1.文中还写了哪些传统节日? 用“—”画出来。2.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传统习俗?用“﹏”画出来。
读一读,想一想。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心情。
读一读古诗,猜一猜它们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
元 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zhè luó dù juān zhǎi yù
jiān yí é lù rǔ
sǔn duān yuá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浙”,形声字,左边是“氵”,右边是“折”。不要多写一点。
课后作业
书写指导: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e55e23750e2524de4187e3d.png)
插茱萸
喝菊花酒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这一句照应课文第 一句,补充交代“全 家团圆”也是人们过 春节的美好期盼。
写一写
敬转团热 闹
车 转专 口 团才
门闹市 熟字相加
板书设计
春节—— 贴窗花、放鞭炮
传 统 节 日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扫墓 端午节—— 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蒿
源 远 流
乞巧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赛龙舟 赏菊 贴窗花 乞巧 吃月饼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全诗押ɑo韵,读时注意韵 脚,读出韵律感。可根据文中节日的不同氛 围来确定朗读情感,如关于春节的几句要读 出欢腾、喜庆的情感,关于清明节的几句要 读出怀念、庄重,稍显悲伤的情感。
背诵指导:背诵注意联系生活经验和 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在这些传统节日里要 做什么,再与课文对比来进行背诵。也可 以通过定位联想法,结合一年中传统节日 的时间顺序,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贴( 体贴 ) 艾( 艾草 ) 转( 转眼 ) 沾( 沾水 ) 又( 又来 ) 传( 传说 )
团( 团圆 ) 闹( 热闹 ) 街( 街市 ) 困( 困苦 ) 间( 房间 ) 行( 行走 )
二、连一连。 正月初一 八月十五 七月初七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识记生字
比一比:宵 → 消 → 肖
宵
加一加:肖 + 宀 = 宵
比一比:巷 —— 港
巷
借助地名:南锣鼓巷、乌衣巷
讨论: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
吃元宵
猜灯谜
传统节日,为每年4月4—6日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传统习俗,缅怀先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ac02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6.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梳理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贴(tiē)(贴画)(张贴)(补贴)(贴心)街(jiē)(街道)(沿街)(街上)(街灯)舟(zhōu)(龙舟)(渔舟)(轻舟)(泛舟)艾(ài)(艾草)(艾子)(艾灸)(艾香)敬(jìnɡ)(敬爱)(敬礼)(敬酒)(敬意)转(zhuǎn)(转眼)(转身)(转头)(转让)团(tuán)(团员)(团圆)(团结)(面团)热(rè)(热爱)(热水)(冷热)(炎热)闹(nào)(热闹)(打闹)(闹钟)(闹事)三、会认字及组词传chuán(传统、传说、传话)统tǒng(统一、总统、统考)宵xiāo(元宵、宵夜、今宵)巷xiàng(小巷、巷子、巷口)祭jì(祭拜、公祭、祭文)堂táng(课堂、礼堂、堂弟)乞qǐ(乞讨、乞求、乞巧)巧qiǎo(灵巧、巧干、巧手)郎láng(新郎、郎中、令郎)饼bǐng(饼干、画饼、豆饼)赏shǎng(玩赏、观赏、赏金)菊jú(菊花、黄菊、墨菊)四、易写错的字转:第四笔是提。
五、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六、近义词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七、反义词欢笑—痛苦热闹—冷清团圆—分离八、词语解释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九、课文分析这是一篇押ɑo韵的韵文识字的课文。
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紧紧抓住各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活动,巧妙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到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和一些传统节日由来。
这些传统节日是学生在生活中熟悉和了解的,这有利于他们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配有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春节贴窗花和端午赛龙舟,既表现了课文内容,又可唤醒学生对节日习俗活动的记忆表象,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过节。
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课文
![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e2a4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f.png)
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课文课文内容: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笔记:一、生字词1.“传”(chuán):传授、传播。
可组词为传统、传说等。
2.“统”(tǒng):统一、系统。
如传统、统一等。
3.“贴”(tiē):粘贴。
如贴窗花、贴对联等。
4.“宵”(xiāo):夜。
元宵节即正月十五夜晚的节日。
5.“巷”(xiàng):胡同,里弄。
大街小巷指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6.“祭”(jì):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如祭扫。
7.“舟”(zhōu):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8.“艾”(ài):草本植物,可入药。
端午节有挂艾草的习俗。
9.“乞”(qǐ):向人讨、要、求。
乞巧节即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
10.“巧”(qiǎo):灵巧、巧妙。
11.“郎”(láng):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牛郎即放牛的男子。
12.“饼”(bǐng):食品,圆形,用面粉等制成。
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食品。
13.“赏”(shǎng):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
如赏菊。
14.“菊”(jú):菊花,一种花卉。
二、课文解析1.这首儿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
-春节: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有贴窗花、放鞭炮,人们在春节时充满欢笑,全家团圆热闹。
-元宵节:正月十五,主要活动是看花灯,此时大街小巷人非常多,形容为“人如潮”。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天常常细雨纷纷,人们会到先人墓前去祭扫。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粽香艾香满堂飘”描绘了节日的氛围。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会在鹊桥相会,女孩子会在这一天乞巧。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交互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交互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bed0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3.png)
/
/
/
/
/
/
/
/
/
注意读好“巷、堂、朗、饼、赏”的后鼻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品读课文
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是怎么过节的?
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品读课文
找一找,文中的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时候?各有哪些习俗?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
偏旁归类识记:贴、宵、艾、饼、 赏、菊
初读课文
贴
占
贝
转
专
车
口
团
才
门
闹
市
识字方法
加减法
换一换
粘——贴常——赏
看图识字
龙舟
月饼
菊花
初读课文
生活识字。可借助地名,如“巷”—北京的南 锣鼓巷;借助物品,如“艾”—艾灸、艾草。语境识字。如:“统”—总统,“堂”—课堂, “乞”—乞丐,“巧”—巧妙。
古诗、谚语也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秋节相关传说:《嫦娥奔月》
拓展延伸
一、读一读,填一填。
统 吃 宵 赏 扫 巷三拼连读的字:____________平舌音的字:____________后鼻音的字:____________翘舌音的字:____________
宵 巷
扫
统 赏 巷
吃 赏
随堂练习
二、将下列几个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列,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赏菊 转眼 团圆 热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
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
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
7、重阳节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
(2)教育学生学会尊敬长辈。
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