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基底细胞癌研究

合集下载

犬基底细胞癌研究

犬基底细胞癌研究

1 前言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一种常见的低度皮肤恶性肿瘤,又名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细胞瘤、侵蚀性溃疡等。

基底细胞癌的早期为一表面光亮的具有珍珠样隆起边缘的圆形斑片。

表皮菲薄。

常可见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

用放大镜观察时。

尚可见雀斑状的小黑点。

也可表现为淡红色珍珠样苔藓样丘疹或斑块。

表面稍有角化,或伴有小而浅表的糜烂、结痂或浅表溃疡。

其特征是发展缓慢,可破坏局部软组织,但极少发生转移。

人医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是非常常见,而兽医对其报道的却很少。

该病多发生于皮肤表皮的基底细胞层,是家畜中常见肿瘤,以犬、猫特别是6岁以上者多见。

据研究资料报道,此病约占犬皮肤肿瘤性疾病的3%~5%,猫约占13%~18%。

基底细胞癌发生于皮肤,本易引起患者的注意,但因其生长缓慢,转移极少,患者又无大痛苦,往往不去早期就诊,以致本属恶性度甚低的癌肿,有可能逐渐扩展浸润,甚至引起周围重要组织的破坏而发生危险。

诊断及鉴别诊断,要根据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本病诊断不难,但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

有怀疑者可作组织病理检查,即可鉴别。

基底细胞癌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应根据肿瘤类型、部位、大小、侵犯深度及患畜全身情况而决定治疗方法。

很少见有必要进行全身化疗的。

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手术和放疗效果好,一般预后较好。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肿瘤。

2.1.1 取材动物医院12岁无名氏犬。

2.1.2 主要实验器材手术刀,镊子,福尔马林,橡胶手套,标本瓶,石蜡,包埋框,水浴箱,烘箱,脱水用梯度酒精,染色架,二甲苯,染色用梯度酒精,载玻片,盖玻片,中性树胶。

LEICA TP1020 全自动生物组织脱水机(德国Leica公司)LEICA RM2145 半自动石蜡切片机(德国Leica公司)LEICA HI1220 组织切片烤干机(德国Leica公司)BM-V 生物组织包埋机(中国孝感生物有限公司)ZEIZZ Axioskop2 plus 光学显微镜(德国ZEIZZ公司)瑞医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中国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2 材料处理2.2.1 修块取主要脏器修长5mm厚的薄片,用10%甲醛固定,流水冲洗12小时。

犬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犬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鼍 一~
三 r
基 底 细 胞 癌 ( aa cl crio , C ) 一 b sl el ac ma B C 是 n 种 常见 的低 度皮肤 恶性 肿瘤 , 名基底 细胞 上皮 癌 、 又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病 理组 织材料 .
基底 细胞癌 和侵 蚀性 溃疡 等 。基底细 胞癌 的早期 为 表 面光 亮 的具有 珍 珠样 隆起 边 缘 的 圆形 斑 片 , 皮 表
特 别 是 6岁 以 上 者 多 见 。
[ 稿 日期 ] 2 1 32 收 0 20 2
部位 , 出现呈 圆形 或 囊 状 , 中央缺 毛 的瘤 体 , 大 的 较
瘤 体表 面呈 乳头状 突起 , 个别 见溃 疡 , 层多呈 浸润 底 性 生长 , 与周 围的组 织分 界不 清 , 随即取 其皮肤 上 的 瘤 体作诊 断 材料 。 1 12 主要 实验 器材 和试 剂 要 实验器 材 主包括 : . _ 全 自动生物 组织脱 水 机 ( E C 1 2 L I A TP 0 0德 国 L i ec a 公 司) 半 自动 石 蜡 切 片 机 ( E C M2 4 ; L I A R 1 5德 国 Li e a公 司) 组织 切 片烤干机 ( E C 1 2 c ; L I A HI2 0德 国
P AN u — i J n bn ,L U o q ,LI i YU I B —i N Ka , Bo
( . ut 1 So hCh n i aAgr c lur l Un v r iy,Gu n ho i u t a i e st a gz uGu n do g 1 6 2,C n a g n 50 4 hi a;
菲薄 , 可见少 数 扩 张 的毛 细 血 管 ; 放 大镜 观 察 时 , 用

犬常见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及组织病理学诊断

犬常见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及组织病理学诊断

犬常见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常宏建;刘云;任晓丽;张佩;赵冰冰;肖敏;李永岐;王森;吴雨虹;刘娜【摘要】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canine tumors,71 cases of canine tumor from a pet hospital in Harbin area were collected from 2016 to 2017,the histopath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for tumor diagnosis,then the varieties of species,gender,age,sites and diet of tumors were stati-cal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71 confirmed cases,there were 28 cases malig-nant tumors,including 3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5 cases of basal cell carcinoma,14 cases of breast cancer,2 cases of lymphadenoma,1 case of nephroblastoma,spermatogonial cancer,germ cell carcinoma and invasive vascular myxoma,respectively.There were 43 cases of benign tumor, including 15 cases of benign breast tumor,10 cases of fibroma,5 cases of leiomyoma,3 cases of papilloma,and spermatogonial tumor,respectively,and 1 case of ameloblastoma,ceruminal adeno-ma,lipoma,nodular hyperplasia,sex cord stromal tumor,granular cell tumor and perianal adeno-ma,respectively.In the above cases,the mammary gland and the skin had a higher incidence.T hey accounted for 40.8% and 34.0% of all dogs,respectively.The age of the dogs was 1 to 16 years old,with an average age of tumor onset being 9.1 years,the tumor onset rate became higher after 7 years old.This finding indicated that the middle and old age groups were at high risk,but the number of young dogs with tumors was increasing.All breeds were susceptible to tumors.Mix dogs had the highest tumors incidence,followed by the poodle and pekingese,andmost of the tumors being located in mammary glands.Diet mainly leftovers and meat rice type.They accoun-ted for 39% and 30% alldogs,respectively.Among the breeds of dogs with tumor,hybrid dogs were the majority;The types of tumors were related to the sex of dogs and whether they were neuter,such as breast tumor occurred in the unsterilized old bitch.T his study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and diagnosis of canine neoplasms and had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diagnosis of canine neoplasms.%为探讨犬常见肿瘤的发病规律,试验收集哈尔滨地区2016—2017年宠物医院部分犬肿瘤病例71例,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犬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并对患病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和饮食情况与肿瘤发生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71例确诊肿瘤病例中,恶性肿瘤28例,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3例,基底细胞癌5例,乳腺癌14例,淋巴瘤2例,肾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癌、生殖细胞癌、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各1例;良性肿瘤43例,包括良性乳腺肿瘤15例,纤维瘤10例,平滑肌瘤5例,乳头状瘤和精原细胞瘤各3例,造釉细胞瘤、耵聍腺瘤、脂肪瘤、结节样增生、性索间质细胞瘤、颗粒细胞瘤、肛周腺瘤各1例.上述病例中,乳腺和皮肤是犬肿瘤的高发部位,分别占全部患犬的40.8% 和34.0%;患病犬年龄1~16岁不等,平均发病年龄为9.1岁,7岁以后是肿瘤的高发期,中老年犬仍为主要发病群体,但低龄犬发病数量上升;各品种犬均可发生肿瘤,其中杂种犬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贵宾犬和京巴犬,且主要为乳腺肿瘤;饮食习惯主要以剩饭剩菜类和肉拌饭类为主,分别占患犬总数的39% 和30%;部分肿瘤类型与犬的性别、是否绝育有关,如乳腺肿瘤多发生于未绝育的老年母犬.本研究结果为犬肿瘤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犬肿瘤的预防和诊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8(045)005【总页数】9页(P1417-1425)【关键词】犬;肿瘤;组织病理学;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作者】常宏建;刘云;任晓丽;张佩;赵冰冰;肖敏;李永岐;王森;吴雨虹;刘娜【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92肿瘤是动物机体在不同的始动和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器官、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或凋亡不足而形成的病理性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会因为病因的消除而停止增生[1]。

哪些狗用来做过科学试验

哪些狗用来做过科学试验

8.冰上实验室
没有他的狗助手的帮忙,北极海洋生物学家布伦达·凯利的工作可能会失败。这是因为凯利的研究对象环斑海豹冬天生活在海冰之下,并且会浮到表面呼吸雪堆下残存的空气。几乎完全看不到它们。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大学国际北极研究中心的海洋生物学家凯利解释说:“我们对环斑海豹的研究的确依靠狗的鼻子寻找海豹。其结果就是在冰封的季节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环斑海豹的习性和生态学。”迄今为止凯利训练了12只拉布拉多猎狗寻找海豹。他把它们叫做“冰上实验室”。这周,他得到了第13只狗,一只名叫“坎农”1岁狗,皮毛为黄色,它是第一次进入他的研究领域。
3.文特尔的“影子”
克雷格·文特尔也曾养过狗并且是3条。此外,他还对为生物体基因组排序产生浓厚兴趣。2003年9月26日,基因组研究所(现在被称之为“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和基因组学发展中心在《科学》杂志联合刊登了完整的家狗基因组序列。
接受基因组扫描的狗是文特尔的爱犬——名叫“影子”的黑色雄性标准贵宾犬。除了高超的游泳技术和捕猎能力外,贵宾犬也因其较高的智商著称犬类家族。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子”似乎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候选者,适于参加基因组排序这项工作。
10.世界上最古老的狗
这条狗的头骨于19世纪60年代发现于比利时戈耶特洞穴,直到近150年后碳测定发现它可追溯至31700年前时,它的意义才得以显露,这使得 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狗。它的这一胜利绝对遥遥领先:第二名最古老的狗是俄罗斯中部平原发现的一只可追溯至14000年前的狗。
2.首条克隆狗斯纳皮
1996年克隆羊“多莉”出世无疑是科学界的一件大事。但克隆羊的意义和轰动效应却无法与克隆狗相提并论。2005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条克隆狗——阿富汗猎犬“斯纳皮”(Snuppy,以这所大学的名字命名)。消息一经传出,整个科学界顿时沸腾。美国《时代》杂志评价说:“斯纳皮不仅仅是一条狗那么简单,它是2005年最令人吃惊的发明。”

犬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

犬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

犬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
董军;潘庆山;张健;佘锐萍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
【年(卷),期】2006(42)10
【摘要】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的一种肿瘤,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很少有血管和淋巴管转移。

人医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是非常常见,而兽医对其报道的却很少。

现将我院遇到的一例犬的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就其治疗与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董军;潘庆山;张健;佘锐萍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三例犬伪狂犬病疑似病例的病例报告 [J], 成杰;王树平;仲亚娜
2.一例犬恒齿发育不良病例诊治报告——齿龈重建术在犬口腔疾病中的应用 [J], 余来森;袁小兵;邓婵娟
3.犬心丝虫导致犬死亡的临床病例 [J], 张春姝;何礼
4.犬肾脓肿并发犬肝簇虫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J], 乔丽平
5.一例老龄犬脾脏巨大血管肉瘤的病例报告 [J], 曹楠;李婉雁;李鹏;邓媛;许丹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犬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一例犬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xu mu shuichan摘要:组织细胞肉瘤,是起源于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局部型和弥散型。

组织细胞肉瘤在已知确定的一些品种个种更为常见,包括伯恩山犬、平毛猎犬、罗威纳犬等,表明遗传因素与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但其他品种的犬也可能发生。

大多数的病例发生于中年或者老年的犬,但曾有报道称3岁犬也发现了该肿瘤。

组织细胞肉瘤可能只涉及局部的器官,也有可能是弥散型的,涉及多个器官。

笔者根据临床病例认为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犬;细胞;肉瘤;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S858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23.049高坤(高陵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西安710200)一例犬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1病例情况主述该犬右前肢发生跛行,之后发生肿胀破溃和脓肿,曾经在处理过,未有明显好转。

现右前肢严重肿胀,溃疡,流出血性液体。

病变主要发生在趾骨处以及肘关节,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详见表1、表2)。

2临床检查2.1临床基本检查体温:38.8℃;心率:115次/分钟,音清率齐;呼吸:正常。

2.2血常规检查表12.3血清生化检查2.4细胞学检查2.4.1细胞学检查方法使用5ml 注射器,对肿物进行细针抽吸后,制作细胞学涂片,使用Diff-Quik 染色液进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4.2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涂片可见在大量的红细胞之间,可见,离散分布的圆形细胞。

细胞呈现大小不一,部分细胞体型较大。

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者肾形,大小不一,部分细胞核含有突出的核仁。

细胞中含有中等程度至丰富的细胞质,呈轻度嗜碱性,可能含有空泡。

2.5组织病理学检查2.5.1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使用6mm 直径的组织活检打孔器(德国纳博科临动物临床检验实验室提供),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活组织采样。

将活检组织放置于10%的中性福尔马林中,送至德国纳博科临动物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送检组织被包埋了3个部位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一例藏獒会阴部基底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

一例藏獒会阴部基底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

第2卷第1期2018年3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2 No.1Mar.2018 收稿日期:2017-10-16 作者简介:齐 爽(1974-),女,河南唐河县人,畜牧师,从事动物病理方面的研究。

一例藏獒会阴部基底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齐 爽,姚国磊(河南省郑州种畜场,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将一例藏獒会阴部皮下肿物经常规病理学制片,镜检发现:皮下有境界清楚的基底细胞样肿瘤团块,团块有完整的结缔组织包裹。

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未见细胞核分裂像。

经细胞组织学形态诊断为基底细胞,是临床较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

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

关键词:藏獒;基底细胞瘤;诊断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75(2018)01-0049-03PathologicalDiagnosisofaCaseofBasalCellTumorinPerineumofTibetanMastiffQIShuang,YAOGuolei(HenanZhengzhouPedigreeStation,ZhengzhouHenan450008)Abstract:Inthisexperiment,acaseofTibetanmastiffperineumsubcutaneoustumorwasmadebyroutinepathology.Microscopicexaminationshowedthattherewerebasalcell-liketumormasseswithclearboundaryandcompleteconnectivetissue.Thesizeandshapeoftumorcellswerethesameandnonucleardivisionwasfound.Thecellswerediagnosedasbasalcellsbyhistologicalmorphology.Itisacommonlowgrademalignanttumorinclinic.Surgicalexcisionwasthemaintreatment.Keywords:Tibetanmastiff;BasalBellTumor;Diagnosis 基底细胞瘤(Basalcellepithelioma)又称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多发生于皮肤表层的基底细胞层[1]。

吉林地区犬肿瘤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吉林地区犬肿瘤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9年第12期 吉林畜牧兽医7·调查报告·DiaoCha BaoGao吉林地区犬肿瘤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曲 歌1,杨 婷2, 尹柏双2*1.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市 132101现今社会,犬已经进入了人类家庭,成为了人们家庭中的一分子,同时犬的健康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犬肿瘤疾病是犬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危害着犬的健康。

小动物肿瘤的病理变化与人的非常相似[1]。

近些年来,宠物肿瘤病频发,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的主流方法,但是一些无法切除的或已经转移的肿瘤仍旧威胁着宠物的生命[2]。

根据肿瘤类型、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引发肿瘤的原因很多,包括患病动物的自身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

通过对吉林地区犬肿瘤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犬肿瘤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3~5]。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调查对象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医院、派美特动物医院和吉林市的其他动物医院就诊的32例病犬。

1.1.2 主要试剂伊红染液、二甲苯、蒸馏水、肝素、肿瘤标志物试剂。

1.1.3 主要仪器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光学显微镜、照相机,兽用B 超机,DR 诊断仪器,小动物外科手术台,手术刀,载玻片,盖玻片,生化仪器,血常规等。

1.2 方法1.2.1 病史调查与动物主人进行沟通,了解患病动物的基本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包括:宠物性别、年龄、品种、体重、毛色、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的改变以及曾经所患疾病等,并做记录。

1.2.2 临床诊断不同部位肿瘤的检查方法和临床表现均有差异,在检查过程不仅要对皮肤、体表 、肛周、阴道、乳腺、肝脏、口腔和睾丸等部位进行临床检查,还要通过触诊对肿瘤组织的实质进行检查并记录其病理状态,包括其软硬程度,是否发生弥散性肿胀,以及是否和皮肤基底有游离现象等。

当肿瘤发生时间过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溃感染现象,瘤体部位会流出一定体积的暗红色或奶酪样液体或血液等情况,并且宠物犬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现象。

犬类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犬类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犬类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犬类肿瘤病理学是关于犬类动物体内肿瘤的形态学与组织学方面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犬类动物健康和寿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犬类肿瘤病理学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加强。

本文将介绍犬类肿瘤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病因的研究犬类肿瘤的病因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目前已经发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营养不良等都与犬类肿瘤的发生有关。

近年来,人们通过对犬类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犬类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的发现为犬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发病机制的研究犬类肿瘤的发病机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犬类肿瘤的发生与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凋亡失衡有关。

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犬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也与犬类肿瘤的发生有关。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犬类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三、病理变化的研究犬类肿瘤病理变化的研究是犬类肿瘤病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犬类肿瘤的病理学表现各异,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组织学结构等。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犬类肿瘤在病理学表现上也存在差异,这为对不同类型的犬类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四、治疗方法的研究针对犬类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常见的犬类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

研究表明,综合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此外,针对某些犬类肿瘤的特点,还开展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方法为犬类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结:随着犬类肿瘤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犬类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犬类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都为犬类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犬类肿瘤研究的进展将进一步推动犬类肿瘤医学的发展,为改善犬类的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文结束,共计443字)。

犬各种皮肤肿瘤的检查和治疗

犬各种皮肤肿瘤的检查和治疗

犬各种皮肤肿瘤的检查和治疗犬皮肤肿瘤是犬类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

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对于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犬各种皮肤肿瘤的常见检查方法和治疗方式。

一、常见的皮肤肿瘤类型1. 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皮下肿块,通常是良性的。

它们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在触摸时柔软而可移动。

脂肪瘤通常不需要治疗,除非其增长迅速或造成不适。

2. 乳头状瘤: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大多数是恶性的。

它们通常呈现为较小的突起,并有时会出血。

及早发现并寻求治疗非常重要。

3. 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在皮肤上形成黑色病变。

黑色素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放射治疗或化疗。

4. 肉瘤: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类型,通常生长较快并具有侵袭性。

肉瘤往往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二、皮肤肿瘤的检查方法1. 皮肤检查:定期的皮肤检查是发现皮肤肿瘤的最简单方法。

仔细观察犬身体各部位的皮肤,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肿块或病变。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病变,应及时就诊。

2. 活检:活检是最可靠的皮肤肿瘤诊断方法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支细针或手术取样,将疑似肿瘤的组织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3. 影像学检查:对于深层肿瘤或可能扩散到其他组织的肿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射线、超声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程度。

三、犬皮肤肿瘤的治疗方式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最常用的方法。

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和位置,决定是否需要切除瘤体及周围正常组织。

对于良性肿瘤,手术通常可以彻底治愈;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肿瘤的大小和数量。

对于某些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或需要辅助治疗的肿瘤,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3. 化疗:化疗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通常在手术前、手术后或单独进行,以阻止肿瘤的扩散或减小肿瘤的大小。

昆明地区犬肿瘤病例分析

昆明地区犬肿瘤病例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2021年(第57卷)第3期 69
从中兽医角度浅谈春季乌龟疾病的预防
麻武仁1,2,范云鹏1 ,张为民1 ,刘迎秋1,宋晓平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陕西西安710065)
中图分类号:S853. 25
文献标志码:B
每年春夏之交是龟病高发季节,治疗不及时或 不当,严重时可导致乌龟死亡。究其原因,与乌龟 在早春时期的饲养管理不当有很大关系。“治未 病”是中兽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那么,如何将 “治未病”思想具体运用到春季乌龟疾病的防治当 中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诊疗与饲养经验,从中兽医 角度探讨春季乌龟疾病的预防,仅供同行参考。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中国兽医杂志2021年(第57卷)第3期 67
昆明地区犬肿瘤病例分析
李志赛1,张鑫屹1,朱 萌2,周 媛1,代飞燕1,肖 啸1
(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 2.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4] 李成叶,邱昌伟,王满红,等•犬膀胱肿瘤的诊断[J].中国兽医 杂志,2010,46(4) :60—61.
[5] 夏新萌,刘承军,李海,等-犬乳腺肿瘤的病理学观察与分析 [J].浙江畜牧兽医,2015 ,34(11) :41 —45.
[6] 俞鹏-长沙地区犬肿瘤病的调查与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3,24:33—34-
导管癌3 ,平滑肌肉瘤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乳头状鳞状细胞癌1例,转移性癌1例,乳腺炎性癌
1 ,乳腺骨肉瘤2例。性瘤34 ,其中浸润性脂肪瘤5例,海

7例组织细胞瘤患犬的发病特点及治疗

7例组织细胞瘤患犬的发病特点及治疗

山东畜牧兽医年第 卷 2019 407例组织细胞瘤患犬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赵 磊① 修福晓②(①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公安分局 028000 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系 辽宁 沈阳)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9-0032-02组织细胞瘤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显微结构研究显示,其细胞来源为表皮蓝罕氏细胞。

该病多发于4岁以下的青年犬,且多为良性肿瘤。

组织细胞瘤常在犬皮肤表面形成表面平滑无毛发、粉红色或潮红、触感坚实的肿物。

多数病例为单一肿块。

笔者对收治的7例患组织细胞瘤的犬发病特点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治疗进行比对分析。

以供参考。

1 组织细胞瘤发病特点(1)组织细胞瘤患犬,可见肿瘤常突出皮肤表面,形成一表面平滑、色泽粉红或潮红、无毛发覆盖的皮肤团块。

触诊较坚实,多数患犬在肿瘤触诊中有痛疼表现。

患犬无相关临床症状,生化及血常规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组织细胞瘤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细胞学做出初步诊断。

其细胞学特征为大的圆形细胞、界限清晰、胞浆丰富、细胞核偏向一侧,染色质细致。

在细胞学上归类为圆形细胞瘤。

本文所确定的7例患犬首先通过细胞学做出初步诊断,3例手术患犬通过组织病理学进一步确诊。

(2)分别对7例患犬年龄、品种、发病部位、肿瘤直径等特点进行统计(附表)。

从发病年龄看,所有患犬均在2岁以下。

发病犬种见于马里努阿犬、德国牧羊犬、史宾格犬。

从发病部位看,主要发生在四肢,偶见耳廓等其它部位。

肿瘤直径在1~2cm之间。

附表 7例组织细胞瘤患犬发病特点及治疗比对分析编号1 2 3 4 5 6 7月龄25 11 14 17 17 13 11史品德德马马马马宾种犬犬犬犬牧牧格膝左右左左左左部关后后耳后前前节位廓肢肢肢肢肢下肿瘤直径(cm)1.1 0.9 1.5 1.9 1.1 1.6 2.1是否否否否是否是是手术未愈自自痊溃痊痊发愈疡愈愈后愈愈展2 组织细胞瘤的治疗(1)关于组织细胞瘤的治疗,有学者认为,可不进行手术治疗,犬可自愈。

犬局限型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犬局限型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犬局限型组织细肉瘤的病例报告王雨佳1,戴榕全2,李格宾1(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北京海淀100193)中图分类号:S858.29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0529—6005(2019)06—0087—04局限型组织细胞肉瘤是起源于间质型树突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需要综合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组织细胞肉瘤的特异性免疫标记物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本文所述病例由于左膝关节肿胀来本院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怀疑左膝关节内存在软组织肿物,细胞学检查提示软组织肉瘤,因此采取了左后肢髋关节下截肢术,术后通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为组织细胞肉瘤。

术后使用洛莫司汀进行了化疗,目前患犬恢复良好,生存期已达180d。

本文通过对该病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此类关节肿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1病例情况金毛犬,8岁,雄性未去势,体重39.3kg,体格评分3.5/5分。

主诉:左后肢跛行3d,跛行评分5/ 5分。

视诊左膝关节肿胀,触诊肿胀处质硬,腘淋巴结触诊无明显增大。

饮食大小便均正常。

2检查2.1实验室检验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检查可见:葡萄糖6.25mmol/L(参考范围3.5~ 6mmol/L),总胆固醇7.07mmol/L(参考范围3~7mmol/L),淀粉酶1768.19mmol/L(参考范围370~1500U/L),肌酸激酶218U/L(参考范围0~150U/L)。

2.2!影像学检查2.2.1X线检查犬的左后肢膝关节正侧位拍摄结果显示,左膝关节胫骨平台头侧局部以及髌骨远端骨质缺失(如图1A箭头所示),关节腔内软组织密度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关节腔内软组织肿胀或关收稿日期:2018—04—12作者简介:王雨佳(1994-),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小动物肿瘤学,E-mail:wyj940404@通讯作者:李格宾,E-mail:ligebin@ 节积液。

一例犬基底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犬基底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术后常规止痛、消炎,7d后拆线。

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除
组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基底细胞瘤。

2 实验室诊断
2.1 血常规检查 前肢臂头静脉采血0.5 mL,EDTA抗凝,
采用Mindray BC-2800Vet 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进行检
查,结果见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
检出量参考范围
12.2 6.0~17.0
3.9 0.8~5.1
0.8 0~2.3
7.5 4.0~12.6
31.7H 7.0 61.3 10.3 6.78
12.0~30.0 2.0~9.0 60.0~83.0 5.50~8.50
145110~190
图1 不同视野下病理切片图(H.E染色)
丙泊酚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心电监护。

异麻醉稳定后3%维持。

常规肘部隔离,病清理已经溃疡的组织。

3.2 手术过程 于肿块基部最外缘0.5
记,轻提肿物钝性分离肿物与皮下结缔组织
记圆形为参照做大面积环形切除,电凝止血
洗创腔,常规闭合创腔。

3.3 术后治疗 针对犬肿物切除术制定术后治疗方案
122。

一例犬基底细胞瘤的病例报告

一例犬基底细胞瘤的病例报告

一例犬基底细胞瘤的病例报告
朱耀辉;陈建材;周华波;刘毅坚;俸露雯;陈劲卓;陈樱
【期刊名称】《云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22()2
【摘要】基底细胞瘤(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宠物行业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肿瘤,多发生于6岁以上犬、猫的头、颈、肩等部位。

通过对一例病犬临床症状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X光、肿瘤细胞学镜检以及HE染色观察,最终确诊为犬的BCC,并根据该肿瘤发展缓慢、不易转移的特点,对病犬实施了肿瘤及周围健康组织的切除手术,术后回访,病犬恢复良好。

为后续提高BCC治疗及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朱耀辉;陈建材;周华波;刘毅坚;俸露雯;陈劲卓;陈樱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市华波宠物医院;柳州市鱼峰区华波宠物诊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92
【相关文献】
1.一例犬恒齿发育不良病例诊治报告——齿龈重建术在犬口腔疾病中的应用
2.对一例犬肾脏功能衰竭病例的诊断报告
3.一例犬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引发低血
钙抽搐的病例报告4.一例犬下颌骨联合缺损的病例报告5.一例犬出血性胃肠炎并发胰腺炎的病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犬肺癌模型抑癌基因表达与血管造影相关性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犬肺癌模型抑癌基因表达与血管造影相关性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犬肺癌模型抑癌基因表达与血管造影相关性实验研
究的开题报告
犬肺癌是一种威胁犬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特点和人类肺癌
相似。

目前针对犬肺癌的治疗方法有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
要意义。

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血
管生成也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犬肺癌模型中抑
癌基因表达与血管造影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具体研究计划如下:
1. 构建犬肺癌模型
选择健康成年犬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化学物质致癌法,对犬肺进行诱导癌症实验。

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处理。


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的肺部病理学变化,确定
犬肺癌模型。

2. 检测抑癌基因表达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犬中,分别提取肺组织样本。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关键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如p53、p16等。

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验证其表达情况。

3. 进行血管造影
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犬各20只,采用血管造影技术检测其肺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观察肺部血管直径、分支情况、血流速度等指标,了解犬肺癌模型中血管生成的情况。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抑癌基因表达和血管造影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两者的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我们将探究犬肺癌模型中抑癌基因表达与血管造影相关性,为研究犬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

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

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祁保民【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1(38)1【摘要】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了3例犬低分化鳞癌的病理特点,结果显示,在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类似于棘细胞、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形成癌腔,在一些癌腔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无癌珠形成.癌腔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之一,可作为诊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依据.%The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3 dogs were observed by the histopatholog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ncer cells were similar to the prickle cells and basal cells, cancer cavity could be seen in the cancer tissues,and parakeratotic cells in some cancer cavity, no cancer pearl occurr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ancer cavity was on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could be used as diagnos tic basis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总页数】3页(P170-172)【作者】祁保民【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3【相关文献】1.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研究 [J], 彭琳琳;夏玉坤;邢媛媛2.纵隔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一例 [J], 葛鹏;李胜;邹文远3.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J], 牟健;莫俊峰;刘川;胡自力4.一例犬\"左后肢\"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J], 李玫毅5.皮肤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J], 丁倩;张竹汀;陈爱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

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

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动物,特别是犬和猫等小动物的肿瘤发病率显着上升,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与动物的生活习惯有关,而且在较年长的动物中,犬比猫更易发病,对犬肿瘤疾病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诊断肿瘤的最有效方法是组织病理检查。

本文对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兽医防治;犬;肿瘤;研究引言近年来,宠物临床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包括采用了高剂量仪和MRI,大大提高了宠物临床诊断水平。

在宠物的临床治疗中,超声波是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疾病的初步检测的首选方法。

超声波技术在人类医学能够确定肝脏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同样在兽医临床诊断中使用较为广泛。

超声波与细胞学相比具有创造性和易用性的优势;与其他成像检查(如CT、MRI等)相比。

(1)超声波不需要麻醉,可以观察肝脏组织、肿瘤和其他病灶在清醒状态下的血液流动;(2)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5mm病灶,甚至可以检测到<5mm病灶;(3)超声波可作为某些非磁共振成像病人(如体内的金属起搏器)的另一种诊断方法;(4)超声波成像具有以下特点:无辐射、成本低、速度快、使用方便等。

超声检查在诊断疾病,特别是鉴别肝脏恶性病变或恶性病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超声造影在犬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临床诊断中引入了超声成像技术,作为兽医肝病诊断成像的新技术。

研究表明,超声波是鉴别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其灵敏度分别为100%和89%。

超声检查在评估伴随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逐渐发展的门静脉压力和血液注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犬身上常见的是肝脏结节,14岁以上的犬身上可见,6岁以上的犬身上可见70%。

肝脏结节的成因包括眼窝、脓肿、室性肝衰竭、原发性肿瘤(肝细胞、胆囊炎、肉瘤、癌)和转移瘤(血管生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原发性肝肿瘤不常见,只占犬类肿瘤的1.5%,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原发性肝肿瘤的2.5倍。

对肝脏损伤的超声评价基于两个重要因素:损伤检测和损伤特征。

兽医史上规模最大的犬癌症疫苗临床试验在美展开

兽医史上规模最大的犬癌症疫苗临床试验在美展开

兽医史上规模最大的犬癌症疫苗临床试验在美展开导语:美国正在进行一项针对犬类癌症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超800例入组。

临床试验基地包括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正文:研究背景:癌症是老年犬死亡的头号原因,大约每3只犬就有1只受影响,每年有600万只犬诊断出癌症。

目的:评估一种预防而非治疗犬类癌症的疫苗策略。

临床基地: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兽医学院是比较肿瘤学研究领域的美国国内领导者,研究宠物身上自然发生的癌症作为人类疾病的模型,以推进新的治疗和诊断方法,使动物和人类同时受益。

方案:入组犬只共800+(迄今为止针对犬类癌症规模最大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为期5年,入组条件为6-10岁健康无癌症的犬,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每两周接种2套疫苗,共进行4次,每年接种一次。

入组的犬之后每年进行2-3次检查,对是否患癌症进行监测。

进行临床试验的抗癌疫苗是针对癌细胞表面发现的大约30种异常蛋白,主要针对犬常见的癌症,包括淋巴瘤、骨肉瘤、血管肉瘤、肥大细胞瘤等。

资助机构:Calviri公司,600万美金。

如果疫苗有效,该公司将致力于将其商业化。

原文:/clinical-trial-begins-to-test-universal-vaccine-against-canine-cancer/关于Pet Healthcare:我们关注宠物医疗大健康行业资讯,关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宠物医疗设备、服务(设备、医疗供应商、医疗服务提供商,医院、私人兽医服务者、上门医疗服务);2、医药、生物科技、生命科学;3、宠物医疗专业教育、服务监管、辅助医疗、保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一种常见的低度皮肤恶性肿瘤,又名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细胞瘤、侵蚀性溃疡等。

基底细胞癌的早期为一表面光亮的具有珍珠样隆起边缘的圆形斑片。

表皮菲薄。

常可见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

用放大镜观察时。

尚可见雀斑状的小黑点。

也可表现为淡红色珍珠样苔藓样丘疹或斑块。

表面稍有角化,或伴有小而浅表的糜烂、结痂或浅表溃疡。

其特征是发展缓慢,可破坏局部软组织,但极少发生转移。

人医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是非常常见,而兽医对其报道的却很少。

该病多发生于皮肤表皮的基底细胞层,是家畜中常见肿瘤,以犬、猫特别是6岁以上者多见。

据研究资料报道,此病约占犬皮肤肿瘤性疾病的3%~5%,猫约占13%~18%。

基底细胞癌发生于皮肤,本易引起患者的注意,但因其生长缓慢,转移极少,患者又无大痛苦,往往不去早期就诊,以致本属恶性度甚低的癌肿,有可能逐渐扩展浸润,甚至引起周围重要组织的破坏而发生危险。

诊断及鉴别诊断,要根据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本病诊断不难,但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

有怀疑者可作组织病理检查,即可鉴别。

基底细胞癌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应根据肿瘤类型、部位、大小、侵犯深度及患畜全身情况而决定治疗方法。

很少见有必要进行全身化疗的。

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手术和放疗效果好,一般预后较好。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肿瘤。

2.1.1 取材动物医院12岁无名氏犬。

2.1.2 主要实验器材手术刀,镊子,福尔马林,橡胶手套,标本瓶,石蜡,包埋框,水浴箱,烘箱,脱水用梯度酒精,染色架,二甲苯,染色用梯度酒精,载玻片,盖玻片,中性树胶。

LEICA TP1020 全自动生物组织脱水机(德国Leica公司)LEICA RM2145 半自动石蜡切片机(德国Leica公司)LEICA HI1220 组织切片烤干机(德国Leica公司)BM-V 生物组织包埋机(中国孝感生物有限公司)ZEIZZ Axioskop2 plus 光学显微镜(德国ZEIZZ公司)瑞医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中国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2 材料处理2.2.1 修块取主要脏器修长5mm厚的薄片,用10%甲醛固定,流水冲洗12小时。

2.2.2 制片病料经10%甲醛固定,流水冲洗12小时后,经以下步骤脱水、透明。

70%酒精3小时80%酒精3小时90%酒精3小时无水酒精Ⅰ30分钟无水酒精Ⅱ30分钟二甲苯Ⅰ15分钟二甲苯Ⅱ15分钟石蜡溶液Ⅰ 1.5小时石蜡溶液Ⅱ1小时浸蜡完成后,组织块进行石蜡包埋以及5微米切片。

39℃水浴展片,捞片置于载玻片上,于45℃烘干8小时以上。

HE染色。

HE染色程序:二甲苯Ⅰ10分钟二甲苯Ⅱ2-5分钟95%酒精1-2分钟90%酒精1-2分钟80%酒精1-2分钟70%酒精1-2分钟流水冲洗片刻苏木素15分钟1%盐酸酒精即刻流水冲洗30分钟70%酒精1-2分钟85%酒精1-2分钟90%酒精1-2分钟95%酒精1-2分钟伊红溶液20秒无水酒精Ⅰ1-2分钟无水酒精Ⅱ1-2分钟无水酒精Ⅲ1-2分钟无水酒精Ⅳ1-2分钟正丁醇2-3分钟二甲苯2-3分钟封片3 病理显微结果光镜观察:皮肤破溃、出血,肿瘤细胞成团块状增生,由结缔组织分割为不规则小叶状。

细胞呈梭形、多边形及近圆形;细胞核圆形,核膜清晰,有一明显核仁,有一定异形性。

偶见分裂相。

病理组织学诊断:基底细胞瘤(癌)。

HE染色(×40)-1 HE染色(×40)-2HE染色(×40)-3 HE染色(×40)-4 HE染色(×100)-1 HE染色(×100)-2 HE染色(×100)-3 HE染色(×100)-4HE染色(×200)-1 HE染色(×200)-2 HE染色(×200)-3 HE染色(×200)-4HE染色(×400)4 讨论与小结该病多发于口、眼、耳廓、胸及颊等部位,很少见躯干。

较小的肿瘤病灶局部呈圆形或囊状,中央缺毛,表皮反光,较大的瘤体表面多呈结节状或乳头状突起,可见溃疡,底层多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的组织分界不清。

该肿瘤一般只侵害皮肤,很少侵至筋膜层,个别瘤体含有黑色素,表面呈棕黑色,外观极似黑色素瘤[1]。

初起时表皮出现一个蜡样光泽的小结,略高出皮肤表面,颜色呈粉红色或淡黄色,也有灰黄色。

若结节长在较深部位时,能使皮肤轻度向下凹陷。

结节一般均较硬。

小结节逐渐增大,其旁又会长出新结节,它们互相融合成盘形斑块,瘤块边缘参差不齐,瘤块表面可反复发生结痴脱屑,中心部位形成一片浅在的溃破面,长期不愈合,有时可嗅到恶臭[2]。

组织学上,BCC是由许多均匀一致的细胞索组成的瘤块,细胞与表皮的基底细胞相类似。

通常为未分化的肿瘤,但有些BCC可以表现为向附件结构(例如毛发、皮脂腺、大汗腺或小汗腺等)方向分化。

典型的特征为外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以及瘤块与周围基质的分离。

后者为一有助子光镜诊断的特征,一般认为系标本固定过程中基质粘蛋白收缩的结果,但也可能是瘤块自身的退行性改变所致。

基质轻度的炎症反应较为常见,但溃疡性病变常有显著的炎症细胞反应[3]。

基底细胞癌与正常上皮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1)以细长形缝隙连接为主,呈直线形,缺乏波浪形特点。

(2)出现许多不规则的囊状扩张,囊大小不等,彼此可相差数倍。

(3)桥粒数量少,分布疏稀,体积小,电子密度低[4]。

4.1 发病原因基底细胞癌可能从原始上皮胚芽细胞衍生而来,主要由间质依赖性多潜能基底样细胞组成,向表皮或附属器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5]。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皮、面部等光暴露部位,多见于户外工作和浅色皮肤者。

与长期日光暴晒有关,长期摄入无机砷或含砷较高的饮水、食物等亦可发生此肿瘤;在烧伤瘢痕和其他瘢痕以及某些错构瘤,如皮脂腺痣、疣状痣等亦可作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处[6]。

绝大多数BCC发生在长期曝露于紫外线的皮肤部位,Pierceall等经实验证实紫外线的累积损伤在该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7]。

4.2 并发症基底细胞瘤中还可见某些罕见型:瘢痕性基底细胞瘤,常发生于面部,为浅表性结节状斑块,生长缓慢,中央或周围部分产生萎缩性瘢痕,另外还有纤维上皮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罕见型。

4.3 易混疾病在皮肤及皮肤附件来源的肿瘤中,除BCC外部分肿瘤亦可见到瘤性基底样细胞增生或瘤巢周栅栏状排列的特点,以致误诊为BCC[8]。

4.3.1 毛发上皮瘤为皮肤肿瘤中最易与BCC相混淆的一种肿瘤。

此瘤以基底样细胞为主,亦有明显的栅栏状排列,但肿瘤生长常多发性,两边对称,通常不与表皮相连,很少发生坏死及溃疡,收缩性裂隙位于瘤间质内,常见角质囊肿、毛球和毛乳头,细胞分化好,无核分裂相,炎症细胞浸润少见,间质呈特化性黏液变性,肿瘤位置较浅,无浸润现象。

4.3.2 皮肤日光性角化病多见于老年人面部暴露区域,但此病以表面鳞状上皮不规则增生,增生处病变显示角化不全和颗粒层过少,上皮细胞成熟紊乱和细胞非典型性为特点,早期很少向真皮浸润,病变后期可见表皮基底层出芽,向下延伸到附属器,棘层松解,有时可见边缘细胞栅栏状排列,但结合日光性角化病其它特征可资鉴别。

4.3.3 低分化鳞癌(基底细胞样)发生于皮肤者少见,癌细胞呈巢状,细胞间桥少,无角化,这些与原基型基底细胞癌相似,但低分化鳞癌的癌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多,且有不典型核分裂,易见癌巢中央变性坏死。

癌巢周围无裂隙,虽有栅栏状排列,但缺乏BCC典型结构,局限区亦可见其它鳞癌成分。

4.3.4汗腺癌可见于全身任何部位皮肤,细胞类型与汗腺瘤相同,局灶可见显著核多形性和核分裂相,巢周边无栅栏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CAM52和CK19阳性,且CEA和EMA可以勾画出导管结构和管腔面,可资鉴别。

4.3.5 脂溢性角化病(刺激型)皮肤表面隆起,棘细胞层显著增生,有时可形成多数大小不一呈界限形的鳞状窝,巢周边缘可见到栅栏状排列。

然通常病变呈水平线生长,即使向下延伸,亦较浅表,无细胞异型性和明显浸润证据。

4.3.6 其他易混疾病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结节溃疡型较常见,占所有基底细胞癌的50%~54%。

而浅表性基底细胞癌较少见,仅占9%~11%。

浅表性基底细胞癌常位于躯干或四肢非曝光部位,皮损常呈浅表性扁平生长,浸润和溃疡少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淡红色鳞屑性斑片,易误诊为银屑病、鲍恩病和乳房外Paget病。

组织病理检查可助鉴别[9]。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临床上分为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斑病样型及浅表型,其间质可发生粘液变性。

若间质粘液变性十分明显,致使查体及B超检查时均给人以囊性肿块的印象[10]。

BCC和SCC临床易混淆。

BCC皮疹呈盘状斑块、结节,中央有溃疡、萎缩,表面蜡样光泽,病程慢,很少转移;SCC为结节、肿块、溃疡,表面呈菜花样,向四周扩大,可出血坏死,质地坚硬,异臭,常发生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如日光性角化病、盘状红斑狼疮、粘膜白斑、慢性溃疡等皮损上,常可发生区域淋巴转移。

病理上SCC有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显示角化特点,向下生长进入真皮层,细胞非典型性,多见丝状分裂相,附属器常受侵[11]。

初发的BCC,有时不易与黑素细胞痣鉴别。

Reeck等报告1946份临床诊断为黑素细胞痣的送检标本中,有45例(2.3%)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30例为BCC。

因此对临床可疑的黑素细胞痣,及早切除并行病理检查实属必要。

恶性黑素瘤大部分一开始就呈现黑褐色(极少数无色素性恶黑除外)的结节、斑块,其上可出现溃疡,周围可有卫星状色素斑点,病理上可见真皮内大小形状不一,倾向融合的瘤细胞巢,可见大块状色素(无色素性恶黑除外),黑素细胞非典型性,有较多核分裂相,病理上易与BCC鉴别。

鉴别有困难者应行免疫组化检查[11]。

疣状痣又称线状表皮痣,为表皮的限局性,先天发育异常。

病程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剧痒。

组织病理: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并可见颗粒层增厚及柱状角化不全。

基底层黑色素增多,但无痣细胞。

临床上“基底细胞癌”与“疣状痣”极相似,难鉴别,易误诊,尤其在基层医院的病理科技术不很完善的条件下,误诊率更高。

但从病史、病程发展、临床表现,在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应该多次做病理检查,达到确诊的目的[12]。

4.3 治疗措施基底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外科治疗(包括标准切除术和Mohs 显微切除术)、放射治疗、液氮冷冻及激光治疗等[13]。

其病理生物学行为特点为病变较局限,恶性程度低,一般不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极低,肿瘤生长时,瘤块周围可见结缔组织,间质增生包绕瘤块,在HE浆包中可出现人工分离带,最外层细胞保持栅栏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