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结构非线性响应的突变分析

合集下载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描述和解释系统在非线性情况下的动态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系统内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并通过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来揭示这些行为的性质和规律。

1. 动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在开始分析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动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动力学系统是指由多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物理或数学上的关系。

动力学系统的行为可以用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

其中,非线性项则表示系统内各种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

2. 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概念与研究方法非线性动力响应是指系统对于外界扰动或变化的非线性反应。

与线性系统相比,非线性系统在响应上表现出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行为。

为了研究非线性动力响应,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波形分析法、频谱分析法和相图分析法。

波形分析法是通过观察系统的时域波形来分析非线性响应,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而频谱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系统的频谱进行分析,来研究不同频率下系统的特性和响应规律。

相图分析法则是通过绘制系统的相图,揭示系统在相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和稳定性。

3. 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典型现象在非线性动力学中,存在许多典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现象,其中一些典型现象包括:分岔现象、混沌现象、周期倍增等。

分岔是指当某个参数值变化时,系统的解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

分岔现象常常伴随着系统的稳定性突变和动态态变化。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最为复杂和难以预测的一种动力学行为。

混沌现象体现为系统的解在相空间中呈现出无规律的运动轨迹,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依赖初始条件的特点。

周期倍增是指当某个参数值逐渐变化时,系统的周期解逐渐增加,从而导致系统呈现出周期加倍的现象。

周期倍增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种典型的周期性动力响应。

4. 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应用领域非线性动力响应的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地震是一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地震响应分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一、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性地震作用是建筑物面临的主要外力之一,地震响应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和分析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以评估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震响应分析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可以指导工程师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地震响应分析还有助于评估和监测已有建筑物的结构健康状况,为维修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二、常见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1. 动力弹性法动力弹性法是一种基于线性弹性假设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地震荷载转化为等效静力荷载,然后在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静力计算基础上,利用弹性力法进行计算,得到结构的动态响应。

动力弹性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适用于较简单的建筑结构。

然而,由于其基于线性弹性假设,不能考虑材料非线性和结构非弹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复杂结构时需谨慎使用。

2. 时程分析法时程分析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它通过建立结构和地震波的耦合动力方程,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和地震波的时变性,模拟结构在地震期间的动态响应。

时程分析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时域变化规律,对复杂的结构和地震波有较好的适应性。

然而,时程分析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精确的地震波输入,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局限。

三、地震响应分析的关键技术地震响应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多个技术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 地震波选取地震波是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重要输入参数,合理选择地震波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常根据当地地震记录和设计要求,选择相对应的地震波进行分析。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地震响应分析是地震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用于描述地震荷载对结构物产生的动态响应。

常用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有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地震响应分析中各有优缺点,本文将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首先,反应谱法是一种基于地震输入和结构特性的简化方法,适用于结构相对简单、不涉及复杂非线性行为的分析。

反应谱法通过建立结构的响应谱与地震输入谱进行比较,确定结构的最大响应,并用于设计结构的抗震能力。

反应谱法的优点在于简化计算过程,能够提供结构的峰值加速度、速度以及位移等重要参数。

同时,反应谱法可以通过改变地震输入谱来研究结构的响应变化情况,从而进行参数分析和优化设计。

然而,反应谱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只考虑了结构的最大响应,对于结构的时间历史响应和非线性行为的分析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时程分析法是一种更为精确和全面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时程分析法基于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模拟地震波在结构上的传播和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出结构各个时刻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响应参数。

时程分析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和涉及非线性行为的分析,能够提供结构的详细时程响应,并能够考虑结构的动力参数变化和非线性效应。

时程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全面考虑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对于复杂结构和高等级抗震设计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然而,时程分析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长时间的计算周期,对于大型结构和大规模的地震模拟较为困难,并且需要考虑更多的输入参数和模型假设,使得计算过程更加复杂和繁琐。

总的来说,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地震响应分析中各有优劣。

反应谱法适用于结构相对简单、不涉及复杂非线性行为的分析,计算简化,能够提供结构的峰值响应参数。

时程分析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和涉及非线性行为的分析,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结构时程响应,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分析对象,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在抗震设计中,反应谱法常用于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估,时程分析法常用于重要工程和要求准确分析的结构。

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分析

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分析

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分析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在众多的基础设施项目中,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作为重要的结构形式,其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具有空间刚度大、结构形式多样、材料种类繁多等特点。

在地震作用下,这些特点使得钢结构易产生复杂的振动现象,如颤振、模态转换、振动衰减等。

这些振动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对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于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钢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地震作用的随机性,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不同地震动特性、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结构,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完全明确;对于钢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

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的地震响应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还将对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

通过搭建足尺模型,利用激光测振仪、高速摄像机等多传感器技术,对钢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实时、精确的测量。

还将开展振动台试验,模拟实际地震环境下的钢结构动力响应行为。

这些实验研究将为理论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和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本文将对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航站楼屋盖大跨度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抗震性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实验研究,揭示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航站楼屋盖结构的重要性在现代交通枢纽中,航站楼屋盖结构承载着重要的功能。

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和失稳机制

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和失稳机制

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和失稳机制引言:力学系统是指由物体、力和运动规律组成的系统。

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力学系统。

在这些系统中,有些呈现出非线性响应和失稳现象,这给我们理解和控制力学系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和失稳机制,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非线性响应1. 非线性响应的概念非线性响应是指力学系统在受到外界激励时,其响应与激励之间不符合线性关系的现象。

在线性系统中,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的简单缩放,而在非线性系统中,输出信号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变化规律。

2. 非线性响应的原因非线性响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和外界激励的非线性特性。

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可能来自于材料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如弹性-塑性转变、接触变形等。

而外界激励的非线性特性可能来自于非线性力的作用,如摩擦力、涡流阻尼等。

3. 非线性响应的表现形式非线性响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可能呈现出多个谐波分量,产生谐波失真现象。

此外,系统的振动幅值可能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产生超过线性预测的响应。

二、失稳机制1. 失稳的概念失稳是指力学系统在某些条件下,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从原本稳定的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状态。

失稳现象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例如桥梁的塌陷、飞机的失速等。

2. 失稳的原因失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系统内部的非线性耦合和外界激励的干扰。

系统内部的非线性耦合可能导致正反馈效应的出现,使系统的响应不断放大,最终导致失稳。

而外界激励的干扰可能打破系统原本的平衡状态,引发系统的不稳定行为。

3. 失稳的表现形式失稳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例如,系统的振幅可能在某一临界点附近突然增加,产生突变现象。

此外,系统的周期可能变得无法预测,呈现出混沌现象。

三、非线性响应与失稳的关系非线性响应与失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非线性响应可能导致系统的失稳。

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的动力学参数确定

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的动力学参数确定

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的动力学参数确定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是建筑领域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地震活跃地区,合理确定建筑结构的动力学参数对于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的动力学参数确定展开探讨。

一、动态响应分析的意义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受到动态载荷的作用,因此进行动态响应分析是为了研究结构受载荷时的动态响应情况。

通过动态响应分析可以获取建筑结构在不同震动强度下的变形、应力等参数,从而判断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并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二、动态响应分析的方法在进行动态响应分析时,通常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地震波响应分析、频谱分析和有限元分析。

1. 地震波响应分析地震波响应分析是利用实际的地震波记录作为外力输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有地震波记录的地区,能够提供真实地震波的作用。

2.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将地震波的时间历程转化为频域频谱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

通过分析建筑物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可以确定结构的固有周期、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

3.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将结构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结构在地震加载下的动态响应。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模型的建立和数值计算,对于复杂结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三、抗震设计的动力学参数确定抗震设计的动力学参数是指用于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包括结构的固有周期、阻尼比、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等。

1. 结构的固有周期结构的固有周期是指结构在自由振动状态下完成一次完整振动的时间。

对于抗震设计而言,合理估计结构的固有周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频谱分析中的峰值法、面积法等方法确定结构的固有周期。

2. 结构的阻尼比结构的阻尼比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耗的程度,是衡量结构抗震能力的一个关键参数。

非稳态非线性信号处理在地震资料中的应用研究

非稳态非线性信号处理在地震资料中的应用研究
别 核 爆 与地 震 的 地 震 学 参 数 。本 文 采 用 小 波包 方 法 ,研 究 提 出 了 小 波 包 分 量 比 的 识 别 参 数 。小 波 包 分 量 比方 法 充 分 利 用 了核 爆 与 地 震
与 初 始 裂 纹 位 错 、 突 变 性 前 兆 变 形 和 震 时 地 表 位 移 的 关 连 维 数 r 别 为 1 3 × 1 5 . 分 .3 . ,1 1 4 1 5和 1 0 . ) 间 的 差 异 性 由 此 不 难 理 解 . ×1 5
突 变 性 变 形 的 意 义 , 即 突 变 性 变 形 过 程 是 介 于
义 。 叉如 在 小 渡 变 换 的 阐 述 中 .借 助 康 托 集
维普资讯
( a tr C n o )很 自然 地 引人 多 分 辨分 析 概 念 ,避 开 了工 程 技 术 人 员 不 熟 悉 的 集 合 理 论 。对 非 稳 态
采 用 越 来 越 隐 蔽 的方 法 , 必须 研 究 更 有 效 的 识
变 形 状 态 这 一 分 析 结 果为 地 震 破 裂 成 核 过 程
6 对 以 突 变 性 变 形 进 行 地 震 短 期 预 报 的 可 行 性 进 行 了 实 践 检 验
在 对 突 变 性 变 形 和 地 震 关 系 及 强 地 震 短 期
提 供 了证 据 ,同 时也 表 明 ,地 震 过 程 是 一 降 维
1 ~ 2
数 学 推 导 简 练 、物 理 概 念 清 楚 明 了 ,并 与 后 面 几 章 瘟 用 中 的 计 算 机 实 现 做 好 衔 接 。例 如 在 自
适 应 滤 波 的 阐 述 中 .特 别 注 意 如 何 从 稳 态 的 维 纳 滤 渡 过 渡 到 非 稳 态 滤波 , 以及 各 自的 物 理 意

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

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

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桥梁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桥梁抗震分析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以提高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在桥梁抗震分析中,线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它基于线性力学理论,通过振型分解法和有限元方法等手段对桥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然而,线性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考虑地震动非线性和桥梁结构非线性方面。

因此,非线性分析方法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

本文旨在研究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线性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2)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方法的比较和结合。

研究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线性分析方法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计算精度和效率;研究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地震对桥梁的作用,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比较和结合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为桥梁抗震分析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本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系统梳理了桥梁抗震的线性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工程应用背景;(2)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对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3)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桥梁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线性分析方法在预测桥梁地震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2)非线性分析方法考虑了地震动和结构非线性,能更加准确地预测桥梁的地震响应;(3)通过比较和结合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

通过图表等方式展示了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非线性分析方法相比线性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但在计算效率方面略低于线性分析方法。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计算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灾害,对建筑物和桥梁结构造成严重破坏的能力不可小觑。

在桥梁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中,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备合适抗震能力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作用桥梁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两个主要作用:地震激励和地震反应。

地震激励指的是地震震级和地震波对桥梁结构的作用力,地震反应则是指桥梁结构对地震激励的响应。

2.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地震响应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

常用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包括等效静力法、模态叠加法和时程分析法。

等效静力法适用于简单桥梁结构,模态叠加法适用于中等复杂度的桥梁结构,而时程分析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桥梁结构。

3. 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动参数是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中的关键参数,通常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周期、阻尼比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地震区域和结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4. 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指根据地震响应分析的结果,对桥梁结构进行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抗震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设计抗震支座等。

5. 结构减震措施除了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结构减震措施来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常见的结构减震措施包括增加阻尼器、设置减震支座、采用橡胶支座等。

6. 桥梁结构的监测与评估在桥梁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的有效性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的结构健康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桥梁结构的长期安全性能。

总结: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是确保桥梁结构在地震中具备合适抗震能力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选择分析方法、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采用适当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此外,结构减震措施和监测评估也是确保桥梁结构长期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中,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应被高度重视,以确保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等特点。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本质特性所导致的。

混凝土材料的本质特性是非线性的,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非线性:混凝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随着应力的增加,应变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会逐渐减缓。

2. 几何非线性: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载荷作用时,可能会发生形变,这种形变会导致结构的几何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结构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

3. 边界非线性:混凝土结构的边界条件也会影响结构的非线性行为,例如支座的刚度和约束条件等。

4. 断裂非线性:当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荷载水平时,可能会发生破坏,此时结构的应力应变关系会发生突变。

二、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力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另一种是基于试验的试验分析方法。

1. 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分析方法,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仿真分析。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小元素,每个小元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

通过求解每个小元素的力学方程,可以得到整个结构的力学响应。

在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模型,包括线性弹性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塑性模型等。

(2)几何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几何模型,包括二维平面模型和三维立体模型等。

(3)边界条件:需要考虑结构的边界条件,包括支座的刚度和约束条件等。

(4)荷载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荷载模型,包括点荷载、分布荷载、温度荷载等。

地震响应谱分析

地震响应谱分析

地震响应谱分析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具有强烈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对建筑物和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地震响应谱分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本文将对地震响应谱分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

一、概念地震响应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结构的响应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地震响应谱是一种图表形式的结果,能够直观地表达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

二、原理地震响应谱分析基于结构的动力响应公式和输入地震波的地震动参数,其中包括峰值加速度、持时、主要频率等。

通过对结构进行模型化,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谱曲线。

这些曲线反映了结构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响应情况。

三、应用地震响应谱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建筑物和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分析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谱曲线,可以了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最大应力等关键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其次,地震响应谱分析也可以用于优化结构设计。

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阻尼等参数,可以使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谱曲线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此外,地震响应谱分析还可以用于地震灾害研究、地震工程监测等领域。

总之,地震响应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手段,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并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响应谱分析在工程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震响应谱分析将成为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高层建筑是当代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地震对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

一、引言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其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往往是最为显著的。

鉴于高层建筑在地震中所受到的巨大力学作用,对其地震响应进行准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机理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震感传递路径:地震波在地壳传播过程中,会通过地基、框架结构、楼板等路径传递到高层建筑的结构系统中。

2. 动力特性影响:高层建筑的固有周期、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对地震响应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振动情况。

3. 弹塑性行为: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弹性和塑性变形,其中塑性变形会对结构产生更大的影响。

4. 结构非线性:高层建筑的结构系统存在着非线性行为,例如钢结构的屈曲等,这些非线性现象会对地震响应产生重要影响。

三、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静力分析法:即利用静力平衡原理,假定地震作用与结构受力时间相比较长,结构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刚性结构或者对地震反应较不敏感的情况。

2. 动力弹性响应分析法:该方法假设结构是线性弹性的,通过求解结构的频率和振型,利用输入地震波的振幅谱与结构的响应谱进行对比,得到结构的地震响应。

3. 时程分析法:通过数值方法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考虑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和地震波的时程特性,得到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时变响应。

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抗力,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刚度控制: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减小结构的位移,在地震中减小结构的变形和应力。

2. 强度控制: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提高其承载能力,使结构能够在地震中承受较大的力学作用。

3. 韧性设计:提高结构的韧性能力,使结构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能够吸收地震能量并减缓地震波的作用。

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是现代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震性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和设计工具。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地震活跃区,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性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传统的线性分析方法只能对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响应进行分析,无法准确预测结构在超过弹性极限时的行为。

而非线性分析方法则可以考虑结构在大变形和破坏阶段的特性,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

目前常用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离散元法、能量方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模拟结构在不同负荷下的非线性响应,为抗震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抗震设计方法是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抗震设计方法成为研究热点。

首先,抗震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合理布局和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其次,通过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

对于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采用耗能减震与控制结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损伤。

此外,对于地震活跃区域的建筑结构,还可以采用被动控制技术,如钢铁阻尼器、摆锤等,来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四、案例研究与分析为验证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真实工程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过程中,运用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结构的地震性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以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多个不同类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模拟分析,比较不同抗震设计方法的效果,从而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策略。

五、结论建筑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震性具有重要意义。

非线性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非线性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非线性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线性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非线性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非线性结构的变形分析和稳定性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线性结构的变形分析非线性结构的变形分析是指在施加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及在变形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如何变化的研究。

非线性结构的变形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材料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是非线性结构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线弹性理论无法准确描述结构在大变形情况下的行为。

因此,非线性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和建模非常重要。

2. 几何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是指在变形过程中,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相邻杆件之间的夹角和边长发生变化。

几何非线性的存在使得结构的变形情况更为复杂。

3. 边界条件非线性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是指结构的边界条件随着变形而变化。

例如,施加在结构上的约束力随着变形而变化,从而影响结构的变形情况。

4. 辅助载荷非线性辅助载荷的非线性是指在结构变形过程中,施加在结构上的辅助力随着变形而变化。

这些辅助载荷可能来自于支撑结构的杆件或者其他零部件。

二、非线性结构的稳定性分析非线性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是指在施加荷载作用下,结构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研究。

稳定性分析是保证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局部稳定性局部稳定性是指结构中的局部部分在承受荷载时是否会发生失稳。

局部失稳可能导致结构的整体性能下降,甚至引起局部的崩塌或破坏。

2. 全局稳定性全局稳定性是指整个结构在承受荷载时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

全局失稳可能导致结构整体的倾覆、折断等严重后果。

3. 塑性转变塑性转变是非线性结构在承受荷载过程中由弹性状态向塑性状态的转变过程。

塑性转变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设计。

4. 承载能力分析承载能力分析是指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和计算。

使用MATLAB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结构优化

使用MATLAB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结构优化

使用MATLAB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结构优化地震响应分析与结构优化是地震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使用MATLAB这一强大的工具,可以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MATLAB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一、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指在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响应情况的分析。

地震波是地震时由震源产生的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所产生的波动。

在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需要先选取合适的地震波记录作为输入,然后进行模拟计算,并获取结构的响应结果。

在MATLAB中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可以利用其中的工具箱和函数。

首先,需要将地震波记录进行读取和处理,可以使用MATLAB中的文件读取函数和信号处理函数。

读取地震波记录后,可以进行滤波和降尺度处理,以使其适用于结构响应分析。

接着,需要进行指定结构的建模和定义,可以使用MATLAB中的结构类对象进行建模,并设置结构的材料和截面属性。

之后,可以利用地震波输入对结构进行地震动力分析,得到结构的响应结果。

二、结构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是指通过调整结构的材料和几何参数,使其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在地震工程中,结构的优化设计常常与地震响应特性有关,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结构的地震抗震性能。

在MATLAB中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利用其中的优化工具箱和函数。

首先,需要确定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例如最小化结构的质量或最大化结构的刚度,并设置约束条件,如保持结构的安全性能。

接着,可以利用MATLAB中的优化算法进行设计优化,例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在迭代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来评估设计的优劣,使优化算法能够搜索到最优解。

三、综合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使用MATLAB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将以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需要在MATLAB中导入地震波记录,并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基线漂移、滤波以及降尺度处理。

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高层钢框架非线性时程分析

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高层钢框架非线性时程分析
目前,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建筑构件 层面,由于构件之间通过不同连接形成结构整体,这就导 致单独构件与整体结构中构件由于约束效应的影响,在地 震作用下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偏差 。 [3-8] 因此,有必要将钢结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快捷高效地 得到各个组成构件的地震反应。本文以典型的高层钢框架 结构作为算例,采用 MATLAB 编程软件 [9,10] 建立整体非 线性计算模型,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开展不同地震动作用下 高层钢框架地震反应研究。
4 结论
本文采用 MATLAB 编程软件开发出高层钢框架非线性 整体计算模型,并开展了不同地震动不同地震强度下时程 分析,研究发现:
(1)与通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计算结果对比发现, 两者的计算结果无明显的差异,说明本文开发的有限元程 序是可靠有效的。
(2)随着地震强度的增长,结构顶部位移反应与结 构底部的剪力并非线性变化的,主要是因为进入中震或大 震阶段钢框架存在非线性的变形;特别是天津波对钢框架 的反应影响尤为强烈,部分楼层存在变形突变,应当引起 设计工程师的重视。
图 3 钢框架顶层中心位置处位移计算对比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20 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0
位移 /mm 剪力 /kN
El Centro 波
0.15
0.4
天津波 0.8
218 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0
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高层钢框架非线性时程 分析
Analysis on Nonlinear Time History of High-Rise Steel Frame under Different Ground Motion

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墩连续刚构桥双重非线性抗震分析

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墩连续刚构桥双重非线性抗震分析

a j 即为所求的非平稳加速度时程,篇幅所限,
现列出模拟所得 1 号墩桩基底部加速度时程及自功 率谱估计如图 2 所示。由谱估计曲线可知,本加速 度时程模拟具有很高的精度。
采用 Harichandran-Vanmarcke 相干函数模型[8], 其表达式如下: ⎧ ⎡ 2d ij ⎤ ⎪ rij (ω ) = ⎨ A exp ⎢ − (1 − A + α A) ⎥ + (1 − A) × ⎪ ⎣ αθ (ω ) ⎦ ⎩
DOUBLE NONLINEAR ASEISMIC ANALYSIS OF HIGH-RISE PIER AND RIGID FRAME BRIDGES UNDER REAR EARTHQUAKE
XIE Xiao-li1 , WANG Bo2 , ZHANG Wei-feng1 , ZHENG Hai-tao1
图 1 桥型布置图 /m Fig.1 general view of the bridge
最低通航水位 970.00 最高洪水位 980.00
布置图见图 1。
2 人工位移时程的模拟
本文首先采用 Geodatis 的改进型谱表示法,拟 合得到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干效应及行波效应的平 稳人工加速度时程,然后乘以 Amin-Ang 非平稳化 函数,得到非平稳人工加速度时程。最后对加速度 时程在时域范围和频域范围分别两次积分,求出位 移时程。并采用位移时程基线漂移最小二乘法,克 服积分过程中由于低频成分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 位移时程基线漂移,得出修正的位移时程曲线作为 地震动激励。 2.1 人工加速度时程的模拟 Kanai-Tajimi 谱在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广 泛地被使用,但它过分夸大了地震地面运动地低频 含量。此外,由其导出的地震地面速度和位移的功 率谱在 ω = 0 处出现明显的奇异点,这些奇异点使 地面速度和位移的方差无界。针对以上缺陷,本文 采用改进的 Kanai-Tajimi 谱密度函数模拟地震地面 运动的功率谱,取欧进萍改进的 Kanai-Tajimi 过滤 白噪声自谱模型[7]: 2 ⎧ 1 + 4ς g (ω / ω g ) 2 1 = ( ω ) s s0 ⎪ 2 2 2 2 [1 − (ω /ω g ) ] + 4ς g (ω /ω g ) 1 + (ω 2 /ωr2 ) ⎪ ⎨ 2 Am ⎪ = s ⎪ 0 βγ ⎩ (1) 其中: ω g 和 ς g 分别为场地土的卓越角频率和阻尼 比; s0 为基岩加速度(白噪声)自谱密度; β 和 γ 分 别为求解白噪声谱密度的参数。本桥址为二类场地 类型,根据文献[2],该桥罕遇地震下地震动激励参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P(t ) P(t t ) P(t )
k (t ) dfs / dy
c(t ) dfs / dy
(t ) y (t t ) y
(t ) c(t )y (t ) k (t )y(t ) P(t ) ----增量方程 m y
2.线性加速度法
(t ) 30y(t ) 3 y (t ) 0.05 (t ) y y
1. t=0
(0) 0; f s (0) ky(0) 0; f D (0) cy (0) 0; P(0) 0 计算步骤 y(0) 0; y 已知ti-1时刻的状态向量及 (ti 1 ) y(ti 1 )、y (0) 0 f I (0) f D (0) f s (0) P(0); y ~ 求ti时刻的状态向量及增量 .4 y (0) 0 k (0) 60; k (0) 60 947.4 1007 (1)求ti时刻的状态向量 ~ y ( 0 ) 0 P(0) 2.5; P(0) 2.5 y (ti ) y (ti 1 ) y (ti 1 ) ~ ~ (0) (ti ) y (ti 1 ) y (ti 1 ) y y 0 y(0) P(0) / k (0) 0.00248

y ( 4) (t ) 0 并消去 y (t )
(3)代入(1)
(t ) y
6 6 (t ) 3 (t ) (4) y (t ) y y 2 (t ) t
y (t t ) y (t ) y (t ) (t t ) y (t ) y (t ) y (t t ) (t ) (t ) y y y
(3)(4)代入(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 第4期岩 土 工 程 学 报Vo l.19 N o.4 1997年 7月Chinese Jour nal of Geotechnical Eng ineering July, 1997 地震作用下结构非线性响应的突变分析许 强 黄润秋(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610059)文 摘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振动过程。

现有的动力分析法是把振动系统当作弹性体,其结果往往不能较好地解释地震过程中建筑物破坏所表现出的某些复杂现象,例如突跳和滞后效应,主要原因是未考虑振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本文对现有的动力分析模型作了改进,引入了非线性作用项,并用突变理论分析方法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和结果同样也适用于解释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振动特性。

关键词 突变理论,动力分析法,杜芬方程,非线性响应,共振。

1 引 言地震是一种复杂的振动过程,它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十分复杂。

在抗震设计时,如何通过一种简便易行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将地震对建筑物(结构)的作用反映到建筑物的设计计算中去,使设计的建筑物在预计强度的地震作用下能保持不被破坏,这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在现行的抗震设计中,考虑地震对结构作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法是在假设建筑物为绝对刚体,忽略结构本身振动的情况下,以地震的最大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来代替地震对结构作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动力分析方法为简化的反应谱法,它假定结构为单质点系的弹性体,通过分析激振力和结构的动力特性来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显然,静力分析法因其假设的不合理性而不能用于大型或重要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相比之下动力分析方法因其能比较反映实际情况且操作简便易行而被广泛采用。

现行的动力分析方法一般是假定结构(建筑物)为理想弹性体,但是,试验表明岩土体或建筑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一般都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特征。

事实上,大量由地震所导致的结构破坏的实例也已经表明,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不但与地震强度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结构本身对地震作用的响应(反应)特征。

结构的非线性必然导致其对地震响应的非线性。

本文拟采用突变理论对建筑物(结构)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特性作初步探索。

2 分析模型假定结构为单质点体系,作用于其基底的运动为简谐振动。

因复杂的多质点体系可当作若干单质点系的复合体,故本文重点研究单质点系在地震过程中的振动特性。

单质点系振动的力学模型见图1。

假定参与振动的全部质量集中于图1的M点,用无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到稿日期:1996-02-14.25量的杆件体系支承在地面上,运动时有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尼力。

图1中x 0(t)为地震时基底(地面)所发生的水平横向运动,x (t)为结构相对地面的水平位移。

图1表明,本文的模型与现行的动力分析模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杆件体系力学特性的假定上。

通常是假定杆件系统为弹性杆,其变形所产生的回复力具线性性质,即F =K x 。

本文为了反映结构在地震振动力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假定杆件系统对振动力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同时,为了让回复力-变形曲图1 单质点系振动力学模式线关于原点对称,设回复力与变形有如下关系:F =K (x + x 3)(1)按前述假定,若地震运动为简谐振动,由式(1)和图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写出单质点体系的振动方程为m d 2x d t 2+ d x d t +K (x + x 3)= cos !t (2)由式(2)得d 2x d t 2+ m d x d t +K m x +K m x 3= m cos !t (3)令K m =!02, m =∀, K m =#, m=p 则得到d 2x d t 2+2∀d x d t +!02x +#x 3=p cos !t ∀>0(4)以上式中 !0称为结构的自振频率;∀/!0为阻尼比;m 为质点质量; 为粘滞阻尼系数;K 为结构的弹性刚度;a 为结构的非线性系数。

当#>0时则回复力的刚度随着位移(变形)的增加而增加,振动系统呈渐硬弹簧(硬化)特性;反之,当#<0为渐软弹簧(软化)特性。

式(4)的形式与杜芬(Duffing)方程类似,仅自变量前的系数有所差别,故可将其称为广义Duffing 方程。

3 结构振动特性的突变理论分析由于外荷载pcos !t 是按简谐变化的,故方程式(4)的解可假设为x =H cos (!t +∃)(5)式中 !为强迫振动角频率;t 为时间;∃为初相;H 为振幅。

由式(4)及式(5),得H (!02-!2)cos (!t +∃) 2%∀!sin (!t +∃)+H 3#[34cos (!t +∃)+14cos3(!t +∃)]=p cos !t (6)略去三次谐波项,式(6)变为[H (!02-!2+34#%2)cos ∃ 2H ∀!sin ∃ p ]cos !t [H (!02-!2+34#%2)sin ∃+2H ∀!cos ∃]sin !t =0(7)要满足上式,cos !t 和sin !t 前的系数必为零,故可得H (!02-!2+34#%2)cos ∃-2H ∀!sin ∃=p(8)H (!02-!2+34#%2)sin ∃+2H ∀!cos ∃=0(9)由式(8)及式(9)易得26岩 土 工 程 学 报 1997年H 2(!02-!2+34#%2)2+4H 2∀2!2=p 2(10)对上式作微分同胚变换,消去式(10)中关于H 2的二次项,得到(A +Q)3+u (A +Q )+v =0(11)其中A =H 2(12)&=!02-!2(13)Q =8&9#(14)u =1627#2(12∀2!2-&2)(15)v =-16729#3{8&(&2+36∀2!2)+81#p 2}(16)式(11)即为标准的尖点突变流形方程[2],其中A +Q 称为状态变量,称u ,v 为控制变量,但由于状态变量本身又由A ,Q 两个变量组成,故式(11)实际为由两个尖点突变组合而成的双图2 双尖点突变模型尖点突变(见图2)。

两个尖点的位置可由u =0,v =0求出,即由12∀2!2-&2=0(17)和8&(&2+36∀2!2)+81#p 2=0(18)给出。

令f =!2-!02=-&(19)则由式(17)及式(19)得f 1=6∀(∀+29∀2+3!02f 2=6∀(∀-29∀2+3!02(20)由(18)得#1,2=32f 31,281p2(21)即图2中两个尖点的坐标分别为O 1(f 1,#1)和O 2(f 2,#2)由式(19)可知,f 实际上为强迫振动频率与结构自振频率的平方差,本文称之为频率差。

图2表示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的振幅H 与频率差f 以及表示结构力学性能的非线性系数#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图中带有折迭的曲面称为平衡曲面(流形),平衡曲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被称为控制变量平面,折迭在控制变量平面的投影称为分叉集,分叉集的尖角部位称为尖点(即O 1,O 2点)。

由图2知,按#值的相对大小,可将结构对地震荷载的响应特性(振幅)按平行于f 轴的方向分为三个区域(带)。

其中,中间带的平衡曲面不具折迭,故结构的响应表现为一种渐变性质;反之,位居中间带两侧的区域,当地震作用振动频率由小到大递增或从大到小衰减时,将因其跨越分叉集而导致结构振动时振幅发生突然变化(突跳)。

同时,在这两个带中因折迭(分叉集)所处的位置不同,结构的地震响应也不尽相同,下面分别讨论之。

(1)由式(20)及式(21)可知,当32f 2381p 2<#<32f 1381p 2时,即振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很微弱27第4期许 强等 地震作用下结构非线性响应的突变分析(#为小量,可忽略不计)时,振动系统主要表现出线性振子的特性。

由式(10)可得H 2(!02-!2)2+4∀2!2H 2=p 2(22)即H =p (!02-!2)2+4∀2!2(23)式(23)表明,当强迫振动频率!和结构的自振频率!0接近时(或自振周期T =2∋!与强迫振动周期接近),结构振动时的振幅将突出地增大,即出现所谓的共振效应(见图3,图3中图3 共振现象(# 0)曲线与图2中AA 曲线对应)。

式(23)亦即现行一般动力分析法所得结果。

(2)当振动体表现为明显的软弹簧特性,即当#<#2=32f 2381p 2时,沿图2中B -B 曲线切取竖直方向剖面得图4。

从图4可看出,结构对地震荷载的非线性响应同线性响应一样,在某种强迫振动频率下振幅也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即共振效应),但与线性振子(图3)相比,其受迫振动过程具有更复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共振条件畸变:由图4知,结构对振动荷载最强烈的响应(即振幅出现极大值)并不再出现在当强迫振动频率与结构的自振频率接近的时候,而是出现在!<!0的某一频率范围。

b)振幅具突变特征:即当强迫振动频率由小逐渐增大时,结构振动的幅度开始也由小逐渐增大,但当增大到某一频率值时,结构的振幅会突然大幅度提高,发生突跳(图4中由a a !点),尔后随着!的继续增大振幅H 又逐渐衰减。

相反,当强迫振动频率由大到小逐渐衰减时,建筑物振幅先从小到大逐渐增加,但当振幅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若强迫振动频率仍在继续减小,则结构振动的幅度会突然大幅度地降低。

c) 振幅的变化具滞后效应:即当强迫振动的频率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变化时,在这两种情况下结构振幅发生突跳的频率阈值不同(见图4),也即地震强迫振动的作用∀路径#对结构的响应特征有很大的影响。

(3) 当#>#1=32f 1381p2时,即振动系统具硬弹簧特性时(具此种特性的结构在实际中较少),在地震振动荷载作用下,其结构的响应特性见图5(图5中曲线与图2中C C 曲线对应)。

图5表明,具硬弹簧特性的振动系统对地震的响应特性与软弹簧特性结构的响应具有类似的规律,仅发生共振和突跳的强迫振动频率条件有所差别(!>!0才可能发生共振和突跳).图4 软弹簧特性(# 0) 图5 硬弹簧特性(#!0)28岩 土 工 程 学 报 1997年5 结 论(1)通常所认为的在地震作用下当强迫振动频率与振动系统的自振频率(固有频率)接近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种结论仅在将结构当作线弹性体(或结构的非线性特性不明显,可忽略不计)的条件下才成立。

(2)当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如渐软弹簧特性,渐硬弹簧特性)时,在地震的振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振动特性远比通常意义下的共振现象复杂得多,其突出特点是共振发生的条件将与振动系统的特性有直接的关系。

(3)结构的振动幅度在某种强迫振动频率值时可能发生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