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活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使动用法的动词一般是不及物 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 但在用作使动用法时,就可以带 宾语了。试比较: • (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 僖公三十年》) •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左传· 僖公三十 年》)
• 判断不及物动词是否用作使动, 不能单看它后面有没有宾语,要 借助语义分析,具体说来是看带 不带“致使”意义。不及物动词 后面有时候并没有出现宾语,也 可以看作使动。这是因为在特定 的语境中,使动的宾语被省略了。
•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左传· 庄公十年》) • ——“伏”作宾语。 • (7)见訾言无损,习相憎不相害 也。(《商君书· 慎法》) • ——见诋毁没有给他人带来什么 损害,就习惯于相互监督但不去 损害他人了。损:作宾语。
• (8)是上法古而得其塞,下循今 而不时移。(《商君书· 壹言》) • ——他们上而效法古代,往往行不 通;下而拘守现状,赶不上时代的 需要。法:效法。塞:阻塞,行不 通。循:遵循,此处指拘守。时移: 随时代要求而变动。塞:本是动词, 此处作宾语,活用为名词。
• (9)行善而备败,所以产财用衣 食者也。(《史记· 周本纪》) • ——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 用、衣食增多起来。 • (10)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 的朋友。交:作宾语。
• (11)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 未萌。(《商君书·更法》) • ——愚昧的人对于已经成了的事 实还昏昧不明,聪明的人则在事 情还没有萌发的时候就已有所察 觉了。成:作定语。知:古同 “智”,智慧。
• (5)是时,豪富皆争匿财,唯卜 式数求入财以助县官。(《汉 书·卜式传》) • (6)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 言盖降。(《三国志·周瑜鲁肃吕 蒙传》)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在某 些特殊的句子或者分句中,主语 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只是该动作的致使 者,施行这一动作的是宾语,整 个句子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物 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 作”。
(五)动词的为动用法
• 所谓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这个动 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 “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 由于是用一般的动宾形式来表示 带有“为”“替”意义的句式, 所以我们将它看做活用。
• 根据宾语所表示的内容的不同可 分成三种情况: • 1.表示“给”(“替”)宾语施 行某一行动 • 这种为动用法中的宾语大都指人, 是动作的对象。这种动词可相应 地译成“给„„做”或者 “替„„做”等,“做”指相应 的动词。
•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 • ——食以草具:左右拿草具给„„ 作食物。 • (3)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吕氏春秋·离俗览·上德》) • ——尝人:使人尝。食狗:使狗吃。
• (4)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 未肯行。(《史记·东越列传》) • ——“从闽越”,是“使闽越从”。 • 翻译:孝景帝三年,吴王刘濞造反, 想使闽越跟从自己,闽越不愿意随 从。
• (12)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 之国,贵攻战。(《商君书·兵 守》) • ——四面受敌的国家重视打防御 战,背靠大海的国家注重打进攻 战。“守”、“攻”作定语。
• (13)守有城之邑,不如以死人 之力,与客生力战。(《商君 书· 兵守》) • ——防守有城墙的城镇,不如用民 众决一死战的力量,与敌人有生 力量作战。生力:有生力量。生: 作定语。
• (9)买臣深怨,常欲死之。 (《汉书·朱买臣传》) • ——“死之”是“使之死”。 • (10)太后亲御太华殿,寝其女 于帐中。(《北史·恩幸列传》) • ——“寝其女”是“使其女寝”。
• 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有时也能用 作使动,但用例不太多。如: • (1)晋侯饮赵盾酒。(《左 传·宣公二年》) • ——饮赵盾酒:使赵盾喝酒。
• (5)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 (《韩非子·十过》) • ——“入之”是“使之入”。 • (6)项伯杀人,臣活之。(《史 记·项羽本纪》) • ——“活之”是“使之活”。
• (7)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 公子车骑巿中。(《史记·魏公 子列传》) • ——“立公子”是“使公子立”。 • (8)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 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汉书·高帝纪》) • ——“坐上坐”是“使(之)坐 上坐”。
• (2)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 (《左传·哀公十六年》) • ——叶公活捉了石乞,向他追问 白公的尸体的下落。死:指尸体。
• (3)妇人不立乘。(《礼记·曲 礼》) • ——妇女不站着乘车。上古乘车 是站着的。《礼记·曲礼上》: “妇人不立乘。”可见男子一般 都立乘。 • (4)归,立诛曹无伤。(《史 记·高祖本纪》)
• (3)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泣臣”即“对着我哭泣”。 • (4)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 传·隐公元年》) • ——“誓之”即“对她发誓”。
• 为动用法是上古的语言现象,但 由于古人写作常带有仿古的倾向, 在唐宋以后的很多文献中也有 “为动”用法。
二 动词的活用
• 动词的重要句法功能是作句子的 谓语,它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 带。所谓活用,是指动词不作谓 语,而是充当句子的其他成分, 如作状语、主语、宾语和定语。 主语、宾语和定语主要是名词的 语法功能,当然古代汉语中的名 词还能作状语。
•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语境中, 动词虽然作谓语,但其动作行为 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带有使宾 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动 词的意动用法很少)或是为宾语 做什么等语义,这些宾语通常不 是动词的语义角色。我们把这种 动词的用法也看作活用。
• (1)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 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 赤壁 之战》) • ——“走”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 “使操军败逃”,由于前面“操军” 已经出现,为了行文的简洁,“走” 字后面的宾语也省略了。省略的宾 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中看出来。
• (1)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 既过矣乎?过而不改,而又久之, 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左 传·宣公十七年》) • ——久之:久执之。信齐沮:使 齐沮信。
• (2)等死,死国可乎?(《史 记·陈涉世家》) • ——“死国”即“为了国家大事 而死”。 • (3)非伤亡簪也。(《韩诗外传》 卷九) • ——“伤亡簪”是“为失掉簪而 悲伤”。
• (4)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 《蜀道难》) • ——“愁”即“为„„发愁”。 此句是心理动词的为动用法。
• (5)贪夫殉财。(柳宗元《辩鹖 冠子》) • ——“殉财”即“为财而死”, “殉”的这一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 语双音词中,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 命:~国。~节。~难。~情。~ 职。~道(指为坚持某种信仰或理 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 (16)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 分少,能得人死力。(司马迁《报 任安书》) • ——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 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 行动。绝甘分少:好吃的东西让给 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
(二)动词用作状语
• 两个动词连用,前面的动词对后 面的动词有修饰作用,我们把这 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作状语。 • (1)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隐公元年》)
• (2)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 之后也,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 父,抑岂不可谏诲?(《左 传·成公二年》) • ——淫从其欲:放纵私欲。怒叔 父:使叔父怒。
• (3)遂仕之,使助为政。(《左 传·襄公三十年》) • ——于是就任命他官职,让他辅 助自己执政。仕之:使之仕。 • (4)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 则轻死。(《商君书·弱民》) • ——战民:使民战。
• 3.表示“对”、“向”宾语施 行某一行动 • 这种为动用法中的宾语既可指 人,也可以指物,是行为所朝 向的对象。这种动词也可相应 译为“对/向„„做”。
• (1)蹇叔哭之。(《左传·僖 公三十三年》) • ——“哭之”即“对着秦国军队 哭泣”。 • (2)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 (《汉书·苏武传》) • ——“谢汉使”即“向汉使道 歉”。
• (1)夫人将启之。(《左传·隐 公元年》) • ——“启之”,即“为之启”,替 他打开城门。 • (2)文嬴请三帅。(《左传·僖 公三十三年》) • ——“请三帅”即“替三帅请求”。
• (3)邴夏御齐侯。(《左 传·成公二年》) • ——“御齐侯”即“为齐侯驾 车”。
• (4)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 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礼 记·檀弓上》) • ——“图”,谋也,“图吾君” 即“为吾君谋划”。
• (5)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 义之名,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 • ——“负之”,是“使之负”。 • (6)今尊立其子,将疑觽xī心。 (《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 ——“疑觽心”,是“使觽(人名) 心疑”。
(四)动词的意动用法
•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句子的主语 主观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发生 了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由于是用 一般的动宾形式来表示带有主观 “认为”意义的句式,所以我们 将它看做活用。
•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人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 赋》) • ——“哀之”即“为之哀痛”。 此句是心理动词的为动用法。 • 翻译:后代人哀叹而又不引以为 鉴,那就必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 们了。
• 这种带目的或方向成分做宾语的 为动用法在早期汉语中比较多, 但后来有所变化,出现了直接用 “为”引导目的或原因,动词不 再用于“为动”的情况。例如: • (7)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 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Hale Waihona Puke • (4)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 至。(《史记· 魏公子列传》) • ——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 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 “救”作中心语,“魏救”作主语。
• (5)郁纡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曹植《赠白马王彪》) • ——郁纡:忧愁委屈。难进:不 能前进,不易前进。亲爱句:指 自己与白马王的离别。
(一)动词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 (1)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 ——父母同姓,所生子女不会昌 盛。“生”作中心语,“其生” 作主语。
• (2)喜生于好,怒生于恶。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 • ——高兴从喜好中产生,愤怒从厌 恶中产生。“喜、怒”均作主语。 • (3)学不可以已。(荀子《劝 学》) • ——求学不可停止。“学”作主语。
• 2.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 行某一行动 • 这种为动用法中的宾语既可指人, 也可以指物,是为了宾语这个目 的或原因而实施某一动作。这种 动词也可译为“为了„„做”。
• (1)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 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 拇》) • ——“死名”即“为了名而死”; “死利”即“为了利而死”。 • 盗跖:古代奴隶起义的领袖,当 时统治者视为巨盗,故以盗为名。
• (14)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 扬武德。(《史记· 秦始皇本纪》) • ——皇帝哀怜众生,出动军队讨 伐,奋扬武威功德。讨师:讨伐 之师。
• (15)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 俱欲休息乎无为,„„天下晏然。 (《史记·吕太后本纪》) • ——黎民百姓能够摆脱战国以来 的痛苦,君臣们都希望休养生息 而太平无事,„„天下太平安然。
• 尽管它作谓语的基本功能没变, 表面上仍然是支配名词宾语,但 它所形成的句式意义变了,变成 了使令意义,所以是一种活用。 如果是不及物动词活用,则由不 带宾语变成了带宾语,连句子形 式也发生了变化,则更是一种活 用。
• (1)齐使田忌将而往。(《史 记·孙子吴起列传》) •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 记·孙子吴起列传》)
• 应该指出,古代“使动”、 “意动”、“为动”用法比较 常见,是因为上古的词语绝大 多数是单音词,单音词在和其 他成分组合时比较灵活,很容 易带上多种类型的宾语,故有 “使动”、“意动”、“为动” 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