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第六章ppt
合集下载
第6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ppt课件
6.1.3 不可逆过程的损耗功WL
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实际功必定小于理想功,理想功 与实际功之差称为损耗功
过程热力学分析中应用极广
Gouy-Stodola)公式,在化工
6.2 化工单元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 流体流动过程 2 传热过程 3 分离过程 4 化学反应过程
6.2.1 流体流动过程
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也可证明,和外界无热、功交换但有 压力降的流动过程必定有功损耗。可得流动过程的损耗功为:
6.3.2 两种损失和两种效率
6.3.2.1 两种损失 笼统地说能量损失非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且无意义。 所谓能量损失,通常指通过各种途径由系统排到环境中去的未能 利用的能量。 ▉的损失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内部损失,是由系统内 部各种不可逆因素造成的损失。 6.3.2.2 两种效率——第一定律效率与第二定律效率 (1)第一定律效率 。 (2)第二定律效率 。
6.4.2 非平衡热力学分析法简介
(2)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率及昂萨格倒易关系
(3)非平衡热力学分析法及其应用举例 非平衡热力学分析法就是以非平衡热力学原理特别是熵产定 律来计算和分析过程的力和流以及由此产生的熵产率的大小,详 细揭示造成能量损耗的原因、部位和机制,并将之与具体过程设 备的结构和操作方式进行关联,以有效指导过程流程改进、操作 方式升级、节能设备的开发和设计等。
6.3.3 三种常规的热力学分析法汇总
6.3.3.1 能量衡算法 能量衡算法是通过物料与能量衡算,确定过程的排出能量 与能量利用率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普遍适用性,可由此 求出许多有用的结果,如设备的散热损失、理论热负荷、可回 收的余热量和电力损失的发热量等。 6.3.3.2 熵分析法 熵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可逆过程熵产生量,确定过程的 损失和热力学效率。具体地说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 为基础,通过物料和能量衡算,计算理想功和损耗功,求出过 程热力学效率 。
高等化工热力学PPT
K K K K K Q ( qi xi ) zi z j aij zi z j zk aijk i 1 i 1 j 1 k 1 i 1 j 1 K
qi为组分i的有效摩尔体积,zi为有效体积分数,
zi qi xi / K j 1 q j x j
i,II ai,II / xi i,IV ai,IVc o / ci
活度因子反映了实际溶液偏离理想溶液的程度(非理想性)。 活度因子等于1为理想溶液,小于1为负偏差非理想溶液,大于1为
正偏差非理想溶液。但正偏差或负偏差的概念是与活度标准态的选 择相关的。
对于同一种物质,采用不同的活度标准状态,其逸度仍然是
2 2 ln 2 [ A21 2( A A D ) x 3 Dx 12 21 2 2 ]x1
(2) Van Laar
Q ( x1 A12 x2 A21) x1x2[1 D12 x1x2 / A12 ]
2 2 ln 1 A [ 1 D ( 3 x 2 x ) / A ] x 12 12 1 1 12 2
E K 1 p p Vm xj RT xi x[i , K ] j 1 x j x[ j , K ] E K 1 E K 1 K 1 Q T p H V m m ln K Q x j x xj 2 j j 1 x j x[ j , K ] RT j 1 x j x[ j , K ] RT j 1 x j x[ j , K ]
定义实际溶液的活度为
ai,I f i / f i* ai,III f i / K Hi ( m)
ai,II f i / K Hi ai ,IV f i / K Hi (c)
qi为组分i的有效摩尔体积,zi为有效体积分数,
zi qi xi / K j 1 q j x j
i,II ai,II / xi i,IV ai,IVc o / ci
活度因子反映了实际溶液偏离理想溶液的程度(非理想性)。 活度因子等于1为理想溶液,小于1为负偏差非理想溶液,大于1为
正偏差非理想溶液。但正偏差或负偏差的概念是与活度标准态的选 择相关的。
对于同一种物质,采用不同的活度标准状态,其逸度仍然是
2 2 ln 2 [ A21 2( A A D ) x 3 Dx 12 21 2 2 ]x1
(2) Van Laar
Q ( x1 A12 x2 A21) x1x2[1 D12 x1x2 / A12 ]
2 2 ln 1 A [ 1 D ( 3 x 2 x ) / A ] x 12 12 1 1 12 2
E K 1 p p Vm xj RT xi x[i , K ] j 1 x j x[ j , K ] E K 1 E K 1 K 1 Q T p H V m m ln K Q x j x xj 2 j j 1 x j x[ j , K ] RT j 1 x j x[ j , K ] RT j 1 x j x[ j , K ]
定义实际溶液的活度为
ai,I f i / f i* ai,III f i / K Hi ( m)
ai,II f i / K Hi ai ,IV f i / K Hi (c)
最新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ppt课件
系统吸热 Q 状态Ⅰ,U1
系统对外作功 W
状态Ⅱ,U2
数学表达式:U2 = U1+QW
△U=U2-U1=Q-W
即 △U=Q-W
(注意Q、W符号的规定)
2024/7/3 10
例题1:某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热100J,
对环境做体积功20J。求过程中系统热力 学能的改变量和环境热力学能的改变量。 解:△U系 =Q-W
△fHθm(H2O,l)=-285.83kJ·mol-1
2024/7/3 33
化学热力学中的标准状态:
是指在温度T和标准压力Pθ=100kPa下的该 物质的状态,简称标准态。
若计量方程写成: 1/2N2+3/2H2→NH3,则一单元反应是 指消耗了1/2molN2和3/2molH2 ,生成了 1molNH3 。
所以,在谈到反应进度时,必须指明相 应的计量方程式。
2024/7/3 23
(2)QV与QP的关系
反应物 T P1 V1 (始态)
等压
(1)
生成物 T P1 V2
若1mol C6H6(l)参加反应,QV=- 3.268×103kJ; 1mol O2参加反应,QV=-3.268×103/7.5kJ。 为了对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从数量上统一表达化学 反应进行的程度,引进反应进度ξ。
2024/7/3 20
(1)反应进度ξ(extent of reaction) 设有反应: νAA + νBB →νGG +νHH
= H2-H1
(enthalpy)
QP=△H(焓变)
[条件①等压过程②变化过程中系统只作体积功]
意义:等压反应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
全部用于改变体系的焓。
化工热力学第6章 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
例题6-3
用1.50MPa,773K的过热蒸汽来推动透
平机,并在0.07MPa下排出.此透平机既不
是可逆的,也不是绝热的,实际输出的
轴功相当于可逆绝热功的85%。另有少
量的热散入293K的环境,损失热为
79.4kJ/kg,求此过程的损失功。
解:查附录C-2过热水蒸气表可知,初始状态1.50MPa,773K时 的蒸气焓、熵值为:
将氮气当做理想气体
2 5 2 8 3 1 C ig p 30 .81 1.255 10 T 2.575 10 T 1.133 10 T ( J mol K )
V S C p d ln T dp T1 p1 T p
H1 3473 .1kJ kg1
S1 7.5698 kJ kg1 K 1
若蒸汽按绝热可逆膨胀,则是等熵过程,当膨胀至0.07MPa时, 熵仍为S2=7.5698kJkg-1K-1。查过热水蒸汽表可知,此时状态 近似为0.07 MPa,373K的过热水蒸汽,其焓值H2=2680 kJkg1。因可逆绝热过程, Q=0,则
S g mS j Si
i i
对可逆绝热的稳流过程 △Sf=0, △Sg=0
m S m
i j
j
Sj
若为单股物料,有 Si = Sj, 为常见的等熵过程 。
6.4 有效能与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理想功 2、损失功 3、有效能
4、有效能效率和有效能分析
1、理想功:
完全可逆,指的是不仅系统内的所有变化是 完全可逆的,而且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 换,例如传热过程也是可逆的。
P160 三(2)某厂有一输送90℃热水的管道,由于保温不良,到使用单 位时,水温已降至70℃。试求水温降低过程的热损失与损失功。设环境 温度为25 ℃。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WS=(1-)(H3- H2)+(H2-H1)
6.1 蒸汽动力循环
ws 热效率 QH ws Qh 能量利用参数 QH
6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6.1 蒸汽动力循环 6.2 膨胀过程 6.3 制冷循环
6.2 膨胀过程
膨胀过程在实际当中经常遇到,如:高压流 体流经喷嘴、汽轮机、膨胀器及节流阀等 设备或装置所经历的过程,都是膨胀过程。 下面讨论膨胀过程的热力学现象。着重讨 论工业上经常遇到的节流膨胀和绝热膨胀 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温度效应
⑵H1升高,因为水不可压缩耗功很少,一般 可忽略不计,但H1增加,必须使P1、t1增加, P1太大会使设计的强度出现问题,从而使制 造成本增加,提高效率的收益,并不一定 能弥补成本提高的花费。
6.1 蒸汽动力循环
卡诺循环要求等温吸热和等温放热以及等 熵膨胀和等熵压缩。在朗肯循环中,等温 放热、等熵膨胀和等熵压缩这三各过程基 本上能够与卡诺循环相符合,差别最大的 过程是吸热过程。现在主要问题是如何能 使吸热过程向卡诺循环靠近,以提高热效 率。显然改造不等温吸热是提高热效率的 关键,由此提出了蒸汽的再热循环和回热 循环。
6.1 蒸汽动力循环
1)蒸汽动力循环与正向卡诺循环 2)蒸汽动力循环工作原理及T-S图 3)朗肯循环 4)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措施 5)应用举例
6.1 蒸汽动力循环
4)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措施
要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首先必须找出影响热 效率的主要因素,从热效率的定义来看
对卡诺循环 对朗肯循环
ws TL c 1 QH TH
H ( )T P H ( )p T
H ( ) P CP T
6.2 膨胀过程
H ( )T T J ( ) H P P CP
化工热力学课件化工专业本科阶段 (6)
不产生温度效应
当μJ<0时,表示节流后压力下降,温度上升,
V V T 0 T P
致热
18
( 3)
结论
节流膨胀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等焓过程;
理想气体节流时温度不变,不能用于致
①
②
冷、致热;
③
真实气体节流效应取决于气体的状态,
在不同的状态下节流,具有不同的微分节流
效应值。
初始压力为P1, 终压为P2, 当增压比相等时,耗功最小。 增压比 =S
P2 P 1
S为压缩机的级数 最小理论轴功:Ws - VdP 终温: ( )
T2 T1 P2 P 1
m 1 sm
sm m 1
P2 sm PV 1 ( ) 1 1 P 1
m 1
11
例6.1工程上要求一压气机每小时提供压力为40*105Pa 的压缩空气120kg, 进气压力为1.013*105Pa ,温度为 20℃,此过程为多变压缩,m=1.2, 如果采用单级压缩、 两级压缩,中间冷却。试计算压送每千克空气的理论 压气功,压缩机消耗的功率以及空气的终温。
P1
1 V
4
结论
等温过程中,流动非流动过程中理论功和传递的热都相等 2、真实气体 (1)真实气体理论轴功、可逆功的计算可用状态方程对
下式积分得到: W PdV 或者WS VdP (2)如已知压缩的初始状态,理论轴功可依据能量平衡方 程得到。 WS Q H 由Q T S WS T S H 传热:Q T S 等温压缩过程是压缩过程的理想情况,其耗功最小。
若p变化大,μJ不为常数,用式(6-14)计算,但很
麻烦,一般不用。
21
合工大-化工热力学-第六章_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6.1.1
(a)
6
Rankine循环中各个过程经理想化(即忽略工 质的流动阻力与散热、动、位能变化)应用稳定流 动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分析如下。
1~2过程:汽轮机中工质作等熵膨胀(即可逆绝
热膨胀),对外作功量
WS H H2 H1kJ / kg (工质)
(6-1)
图6-1
6.1.1
7
2~3过程:湿蒸汽在冷凝器中等压等温冷凝,
p1'
p1
至x’2) x’2< x2,这
不利汽轮机的操作。
x2 '
x2
6.1.1
19
然而,提高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可降低汽轮机 出口蒸汽湿度。所以,为了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进汽压力一般是同时提高 的,现代蒸汽动力装置采用的进汽温度,压力 在往高参数方向发展。
H2O 的 pc 22.05MPa
降低了出口蒸汽的湿 度(干度提高)x2<x’2。 改进了汽轮机的操作条 件
第18 次课结束2010
T1
x2 x2 '
图6-2
6.1.1
18
假定汽轮机出口蒸汽压力及进汽温度不变,将进汽 压力由p1提高到p’1, 也能提高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有利于提高循环热
效率,
单一提高进汽压 力,汽轮机出口蒸 汽的湿度也随之增 加(见图6-3中由x2
(6-5b)
6.1.1
11
汽耗率是蒸汽动力装置中,输出1kW·h的净功所
消耗的蒸汽量。用SSC(Specific steam s kg consumption)表示
3600 SSC kg /(kW h) WS
h kJ
kg / kw h
第六章化工热力学课件
枣庄学院 化学化工系
化工热力学
6.2节流膨胀与作外功的绝热膨胀
S V p T p T
T s p S
S p T S T p
1 3600 SSC kg / kJ kg / kW h W W
枣庄学院 化学化工系
化工热力学
6.1蒸汽动力循环
(5) 热效率(实际,理想) 热效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不同装置输出相同功量时所 消耗的能量的多少,它是评价蒸汽动力装置的一个重要指 标。 (6) 汽耗率
当对外作出的净功相同时,汽耗率大的装置其尺寸相应 增大。所以汽耗率的高低可用来比较装置的相对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小和 过程的经济性。
s
Ws 不 Ws 可
H1 H 2 H1 H 2
枣庄学院 化学化工系
化工热力学
6.1蒸汽动力循环
提高郎肯循环热效率的措施
ws TL 1 对卡诺循环: c QH TH
对郎肯循环: 要使η↑:
ws H1 H 2 H1 H 2 QH H 1 H 4 H 1 H 3
枣庄学院 化学化工系
化工热力学
6.1蒸汽动力循环
计算方法
• 状态点 1,
• 状态点 2, • 状态点 3, S3值; • 状态点 4, •
根据P1、t1 值可查得 H1、S1值;
S2=S1 ,根据P2、S2 值可查得 H2、t2值; P3=P2 ,查P3下的饱和液体可得 H3、V3 、 P4=P1 ,S4=S3,根据P4、S4可查得 H4值;
化工热力学
6.1蒸汽动力循环
3. 热电循环
• 分为两种:
化工热力学第6章
Chapter5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cess
T2 423 u2 u1 5 6.98m / s T1 303
1 2 6.98 5 m u 50 593J 0.593kJ 2 2
2 2
mgz 50 9.81 3 1472 J 1.472kJ
稳态流动体系的能量平衡关系可写为:
2 u2 u12 U 2 gz2 U1 gz1 Q Ws PV1 P2V2 1 2 2
u 2 单位质量流体! U PV gz Q Ws 2 u 2 H gz Q Ws (6-13) 2
F U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教程首页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Chapter5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cess
P u F gz 0 2
2
对于非粘性流体或简化的理想情况,可忽略摩擦损耗,则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的科学,用热力学的观点、 方法来指导能量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现代热力学一大 任务。 进行化工过程能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化”课程: 封闭系统 化工生产: 敞开体系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教程首页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Chapter5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cess
单位质量的流体带入、带出能量的形式为动 能(u2/2),势能(gz)和热力学能(U)。
1 2 E1 U1 u1 gz1 2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解读
2019/4/16
§7.1 蒸汽动力循环
稳定流动体系的热力学第一定理:
2 流体通过压缩机、膨胀机 ∵ u2≈0,g Z≈0,若绝热过程Q=0 Ws= H= H2-H1
高压高温蒸汽带动透平产生轴功。 (流体通过机械设备的旋转轴与环境所交换的 能量,称为轴功Ws。)
H gZ u
(1) 过热蒸汽每小时从锅炉中的吸热量与乏气每小时在冷凝 器中放出的热量和乏气的湿度 (2) 汽轮机作出的理论功率与泵消耗的理论功率. (3) 循环的热效率和气耗率 Q1
吸热
1
解: 1 )Q1 H1 H4 3 )WS H2 H1
5 T 4
4 ) W H H P 4 3 2 )Q2 H3 H2
ABCDA的面积 循环热机的效率 ABC曲线下的面积
2019/4/16
用T-S图表示热和功的优点
T-S 图:既显示体系所吸取或释放的热 量;又显示体系所作的功。 p-V 图:只能显示所作的功。
2019/4/16
理想Rankine循环的热效率η 和气耗率SSC
评价动力循环的指标:热效率和气耗率。 1、热效率η : 循环的净功与工质向高温热库吸收的热量之比
§7.3 制冷循环
§7.3.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7.3.2 吸收制冷循环
2019/4/16
前言
循环:
体系从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又重 新回到初态,此封闭的热力学过程称为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
是以水蒸汽为工质,将热连续地转变成功的过程, 其主要设备是各种热机。 产功的过程。如火力发电厂,大型化工厂
蒸 汽 作 功
理想Rankine循环
1
T
等 S4 压 缩 等压吸热 等 S 膨 胀
§7.1 蒸汽动力循环
稳定流动体系的热力学第一定理:
2 流体通过压缩机、膨胀机 ∵ u2≈0,g Z≈0,若绝热过程Q=0 Ws= H= H2-H1
高压高温蒸汽带动透平产生轴功。 (流体通过机械设备的旋转轴与环境所交换的 能量,称为轴功Ws。)
H gZ u
(1) 过热蒸汽每小时从锅炉中的吸热量与乏气每小时在冷凝 器中放出的热量和乏气的湿度 (2) 汽轮机作出的理论功率与泵消耗的理论功率. (3) 循环的热效率和气耗率 Q1
吸热
1
解: 1 )Q1 H1 H4 3 )WS H2 H1
5 T 4
4 ) W H H P 4 3 2 )Q2 H3 H2
ABCDA的面积 循环热机的效率 ABC曲线下的面积
2019/4/16
用T-S图表示热和功的优点
T-S 图:既显示体系所吸取或释放的热 量;又显示体系所作的功。 p-V 图:只能显示所作的功。
2019/4/16
理想Rankine循环的热效率η 和气耗率SSC
评价动力循环的指标:热效率和气耗率。 1、热效率η : 循环的净功与工质向高温热库吸收的热量之比
§7.3 制冷循环
§7.3.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7.3.2 吸收制冷循环
2019/4/16
前言
循环:
体系从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又重 新回到初态,此封闭的热力学过程称为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
是以水蒸汽为工质,将热连续地转变成功的过程, 其主要设备是各种热机。 产功的过程。如火力发电厂,大型化工厂
蒸 汽 作 功
理想Rankine循环
1
T
等 S4 压 缩 等压吸热 等 S 膨 胀
化工热力学课件第六章pvt
位质量流体离开系统时,必须推动前面的流体(环境),即对环境作-p2V2 的功。
这种流体内部相互推动所交换的功,称为流动功,只有在连续流动过程中
才存在。 16
南阳理工学院 生化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 工 过 程 能 量 分 析
Wf p1V1 p2V2
Wf i
t2 t1
根据 h2再查附表3,得 t2 47.51℃
南阳理工学院 生化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 工 过 程 能 量 分 析
由此例可见,对液体稳流过程,热流量较大而位能变化不
大时,ws和 gz 与 q相比,显得很小,可以忽略。
自看例6.1 作业:6.4
二、稳流过程能量平衡方程式的简化形式及其应用
1、机械能平衡方程式(柏努力方程): 流体:不可压缩,无粘性无热、无轴功的交换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 工 过 程 能 量 分 析
t=? 贮水罐
15m
进水
95 ℃ 贮水罐
换
热
Q
器
WS
泵
例6—1稳流过程示意图
南阳理工学院 生化学院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 工 过 程 能 量 分 析
1瓦=1焦/秒
[解] 以1kg水为计算基准
输入的功
ws
2.01000
3.5
571 .4J kg1
§6—2、敞开系统的能量平衡
开系的特点: ① 体系与环境有物质的交换。 ② 除有热功交换外,还包括物流输入和 输出(携带能量) 。
开系的划分: 可以是化工生产中的一台或几台设备。 可以是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 可以是一个化工厂。
把划定的开放体系那部分称为控制体,用σ表示。
热力化学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Wid 耗功:a WS
T0 T0 Q低 Q 1 1 T L T I a T0 Q高 1 T H
T0 1 T L T0 1 T H
100%转化为理想功。 100%转化为理想功。
E XP
E XPh 部分转化为理想功。 E XC 部分转化为理想功。
稳流过程,流体具有的总有效能为:
EX EXK EXP EXPh EXC
6.3 过程热力学分析法
1)动能 和位能 100%转化为理想功。
E XK
2) 物理
6.2 化工单元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 流体流动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问题的提出: 由于流体流动有摩擦,包括流体的内摩擦及 流体与管道、设备的摩擦,使流体的一部分机械 能耗散为热能,导致功损耗,并有熵产生。 流体流动的推动力是压力差,为不可逆过程, 也有熵产生。 讨论流体流动过程的功损耗应首先找出熵产生 与压力降之间的关系:Δ Sg Δ p
6.2 化工单元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换热过程的热力学效率: 例题6-9
H L Wid WL Wid a H H Wid Wid 无温差的传热过程,若无散热损失: a 1,但实际 生产中均为不可逆的有温差传热:
H L Wid Wid
a 1
思考: (1)热量全部回收,仍有功耗,为什么?
T Q ) Q(1 0 ) T T
|QH|=|QL|=Q
T0 ) TH T L Wid Q (1 0 ) TL
H Wid Q (1
损耗功: WL W
H id
T0 (TH TL )Q W TH TL
L id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 微分关系式
第六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
实际气体性质
本章主要内容
1. 主要数学关系式 2. 简单可压缩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3. 熵、焓、内能及比热的微分方程式 4. 克拉贝龙方程
热力学普遍关系式的形成依据
普遍关系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状态函数定义式
研究物质性质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
1 主要数学关系式
•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 循环关系式 • 链式 • 不同下标式
四个变量x,y,z,w,独立变量为两个,其余为所选变量的函数,则:
代入: 又: 链式:
dx
(
x y
)
w
dy
(
x w
)
y
dw
dy
(
y z
)
w
dz
(
y w
)
z
dw
x y
x x y
dxΒιβλιοθήκη [(y)w
( z
)w
]dz
[(
) w
y
( y
)w ( w)z
]dw
dx
(
x z
)
w
dz
(
x w
)
z
dw
(
x y
)
w
(
y z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设 z =z (x , y)
dz是全微分
dz
z x
y
dx
z y
x
dy
充要条件:
2z 2z xy yx
对于循环
dz
[(
z x
)
y
dx
(
z y
)
x
dy]
0
当z=c,dz=0 循环关系式
实际气体性质
本章主要内容
1. 主要数学关系式 2. 简单可压缩系统的基本关系式 3. 熵、焓、内能及比热的微分方程式 4. 克拉贝龙方程
热力学普遍关系式的形成依据
普遍关系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状态函数定义式
研究物质性质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
1 主要数学关系式
•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 循环关系式 • 链式 • 不同下标式
四个变量x,y,z,w,独立变量为两个,其余为所选变量的函数,则:
代入: 又: 链式:
dx
(
x y
)
w
dy
(
x w
)
y
dw
dy
(
y z
)
w
dz
(
y w
)
z
dw
x y
x x y
dxΒιβλιοθήκη [(y)w
( z
)w
]dz
[(
) w
y
( y
)w ( w)z
]dw
dx
(
x z
)
w
dz
(
x w
)
z
dw
(
x y
)
w
(
y z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设 z =z (x , y)
dz是全微分
dz
z x
y
dx
z y
x
dy
充要条件:
2z 2z xy yx
对于循环
dz
[(
z x
)
y
dx
(
z y
)
x
dy]
0
当z=c,dz=0 循环关系式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相平衡.
5
2019/9/8
2 相律
F N 2
相律是各种平衡系统都必须遵守的规律。
相数π讨论:
(1)甲醇-水二元汽液平衡 甲醇-水全浓度下互溶, 仅存在一个液相, 和一个与
之平衡的汽相. π = 2
(2)戊醇-水二元汽液平衡 戊醇-水不能在全浓度下互溶, 存在两个液相, 和一
个汽相. π = 3 在有限浓度范围内, 戊醇-水能够互溶, 仅存在一个
fˆil
fi
l i
xi
(i
1,2,, N )
分析:
v难于
i
计算,
l i
重点计算
2019/9/8
8
1 状态方程法 (Equitions of States)
汽、液相逸度均用逸度系数表示
pyi iv pxi il yi iv xi il
ln i
fi是i组元标准态下的逸度(L R) fi fil (i 1,2,, N )
2019/9/8
10
fi fil (i 1,2,, N )
fi1
fis
exp[ Vil ( p RT
pis )]
Pi sis
exp[ Vil ( p RT
pis )]
pyiˆiv
pyi pis i xi (i 1,2,, N )
对于低压的二元汽液平衡:
p1 py1 p1s1x1
p2 py2 p2s 2 x2
p p1 p2 p1s1x1 p2s 2 x2
2019/9/8
y1
p1s 1x1 p1s 1x1 p2s 2 x2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
W id T 0 S H
比较理想功与实际功,可以评价实际 过程的不可逆程度
2
损失功
1)定义:
损失功定义为系统在相同的状态变化
过程中,实际过程所作的功(产生或消
耗)与完全可逆过程所作的理想功之差。
对稳流过程表示为:
W L W id W S
T0 S H
0 0 0
2
2
有效能效率和有效能分析 1)有效能效率 从状态1 变到状态2,有效能变化为
4
B B 2 B 1 ( H 2 H 1 ) T0 ( S 2 S 1 ) H T0 S 或 B W id
• 当ΔB<0,减少的有效能全部用于做可逆 功,所作的最大功为Wid • 当ΔB>0,增加的有效能等于外界消耗的 最小功
1 高温烟道气 流量500kJ•h-1 800℃ Cp=0.8kJ•kg-1•K-1
环境 298K
2 低温排水 流量1348kJ•h-1 80℃ Cp=4.18kJ•kg-1•K-1
B1
H
H 0 T0 S S 0 d T T0
T1 T0
T1 m1 C T0 m 1C
m
j
j
Sj
ΔSf为熵流,伴随热量流动而产生的相应
的熵变化。可正、可负、可零。规定流入
体系为正,流出体系为负;
• ΔSg为熵产生
•该式适用于任何热力学系统
对于不同系统可进一步简化
对稳定流动系统
S 0 S f S g S g
m
i j
i
Si
m
j i
化工热力学课件之——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 不可逆过程:一个单向过程发生之后一定留下一 些痕迹,无论用何种方法也不能将此痕迹完全消 除,在热力学上称为不可逆过程.
– 凡是不需要外加功而自然发生的过程皆是不可逆过 程(自发过程)。 – 如:爆炸、节流、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等
§6.0 热力学基本概念复习
• 可逆过程:当体系完成某一过程后,如果令过程逆 行而能使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体系及环境)都回复 到原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此过程称为可逆 过程.
5)可逆过程是效率最高的过程。 体系对外做最大功。 体系对外吸收最小功。 6)很多热力学关系式是在可逆过程的前提下推 导出来的。如: Q
dS T
§6.0 热力学基本概念复习
• 4、热和功
– 1)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与途径有关。 – 2)热和功只是能量的传递形式,而不是贮存形式。 当能量以热和功的形式传入体系后,增加的是内能 。 ΔU=Q+W 热力学第一定律 – 3) 按照国际规定:
o H 298
若 以1t 100%H 2 SO4 为 计 算 基 准 则 有 ,
( 1 )4FeS2 11O2 900 8 SO2 2Fe 2O3 0 C Q1 4.22 10 KJ / t
6
( 高 温 余 热) ( 中 温 余 热) ( 低 温 余 热)
( 2 )SO2 0.5O2 590 SO3 0C 420 Q2 1.00 10 KJ / t
– 4) 热的推动力是温差
功的推动力是除温差以外的势的梯度
– 5) 热量的传递是无序的,热量是规格低的能量
功的传递是有序的, 功是规格高的能量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实例
•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C 2H 3 苯乙烯 C2 H 5 乙苯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 37.8cm / mol ,V2 18.0cm / mol;
3 3
20℃时纯甲醇的体积V1=40.46cm3/mol
纯水的体积V2=18.04cm3/mol。
解 将组分的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
20 / 32 x1 0.1233 20 / 32 80 / 18
溶液的摩尔体积为
一、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M M xi M i
Mi是与混合物同温、同压下纯组分i的摩尔性质 二、混合物的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
M xi M i M xi M i xi M i xi M i M i
三、混合过程自由焓变化
G xi Gi Gi
n n1 n2
n 1 n1
n 1 n2
H1 105 5 3x 10 x
2 1
3 1
n13 nH 150n 45n1 5 2 n
nH n 3 2 n H2 150 5n1 3 n2 n n2 n2 T ,P ,n1
H 2 150 10 x
3 1
(b)
H 150 45x1 5x13 J / mol
3
B
H1 150 45 1 5 1 100 J / mol H 2 150 45 0 5 0 150 J / mol
3
(c)
H1 lim H1 105J / mol
cm / mol
3
第四节 理想溶液 一、 理想溶液的定义
狭义定义: 服从拉乌尔定律溶液称之,即 广义上说: 所谓理想溶液是指同温、同压、同相时,
pi p x
s i i
Vi Vi , H i H i
理想溶液在同温、同压、同相时还必须符合逸 度法则,即Lewis-Randall定则 Lewis-Randall定则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流体混合物热力学性质
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 偏摩尔性质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理想溶液
混合物的逸度与逸度系数 活度与活度系数 超额性质 活度系数与组成关系式
第一节 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d nU Td nS Pd nV i dni
M t xi M i
i 1 N
混合物中组分性质
M t Mi ni T , p ,n j [ i ]
得到混合物中组分的性质 难 得到混合物中组分i的纯物质性质
易
解决方法
将混合物中组分的性质和其同温同压下的纯组分性质 进行比较,并性质变化
dM M 1 M x2 dx2
或
T , P , x j i ,k
dM M 1 M x2 dx1 dM M 2 M x1 dx2
dM M 2 M x1 dx1
或
4、偏摩尔性质的计算
(1)偏摩尔定义式直接计算 (2)解析法(用截距法公式)计算
x1dM1 x2 dM 2 0
dM 1 dM 2 1 x2 x2 dx2 dx2 x2 dM 2 dM 1 dx2 1 x2 dx2 M1 M1
x2
x2 0时
M1 M1
0
x2 dM 2 dx2 1 x2 dx2
只要已知从 x2=0 到 x2=x2 范围内的 M 2 值,就可以根 据上式求另一组元在x2时的偏摩尔量 M 。当然还需知道纯 1 物质的摩尔性质M1。
(c) 无限稀溶液的偏摩尔焓 值。
的数
解 用x2 = 1-x1代入(A)式,并化简得
H 100 x1 1501 x1 x1 1 x1 10 x1 51 x1
H 150 45x1 5x13 J / mol
B
dH 45 15 x12 (a) 方法1 dx1 dH dH H 1 H x2 H 1 x1 dx1 dx1 H1 150 45x1 5x13 1 x1 45 15x12
3
例6-2 某二元液体混合物在293K和0.10133MPa下 的焓可用下式表示:
H 100 x1 150 x2 x1 x2 10 x1 5x2
确定在该温度、压力状态下 (a) 用x1表示的
J / mol
A
H1和H 2 ; H 和H
1 2
(b) 纯组分焓H1和H2的数值;
x1 0
H 2 lim H 2 lim H 2 150 10 160 J / mol
x2 0 x1 1
二、
nM ni M i
Gibbs-Duhem 方程
d nM ni dM i M i dni
4 18
nM f T , P , n1 , n2 , , ni ,
V 109.4 16.8x1 2.64 x12 89.96 x1 109.4 x2
1 x2 106.76 x1 2.64 x12 109.4
2.64 x1 2.64 x 2.64 x1 1 x1
2 1
V 2.64 x1 x2
当T、P恒定时
4 20
x dM
i
i T ,P
0
4 21
当 M=G时
x dG
i
i T ,P
0
4 23
Gibbs-Duhem 方程的应用
(1)检验实验测得的混合物热力学性质数据的正确性; (2)从一个组元的偏摩尔量推算另一组元的偏摩尔量。
二元系等温、等压条件下
x2 0.8767
V x1V1 x2V2 0.1233 37.8 0.8767 18 20.44cm / mol
3
• 配制防冻剂所需要物质的摩尔数
3000 n 146.77mol 20.44
• 所需甲醇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V1t x1nV1 0.1233 146.77 40.46 732cm3 V2t x2 nV2 0.8767 146.77 18.04 2321cm
i
d nH Td nS nVdP i dni
i
d nA nSdT Pd nV i dni
i
d nG nSdT nVdP i dni
i
第二节
质
一、偏摩尔性质
化学位和偏摩尔性
1、偏摩尔性质的定义
nM Mi n i T , P , n j
n12 nV 109.4n 16.8n1 2.64 n
nV n 1 2 1 n V1 109.4 16.8 2.64 2n1 2.64n1 2 n1 n n n1 n1 T ,P ,n2
V1 92.6 5.28x1 2.64 x
2 1
V1 89.96
nV n 2 1 n V2 109.4 2.64n1 2 n2 n n2 n2 T ,P ,n1
V2 109.4 2.64 x
2 1
V2 109.4
V V xiVi
V V x1V1 x2V2
4) 不同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对单元单相系统,如摩尔量
H U pV
对偏摩尔量,有:
H i U i pV i
同样: dU TdS pdV i i i
dH i TdSi Vi dp dAi pdVi Si dT dGi Vi dp Si dT
混合物总性质
dGi RTd ln ˆi f
i
ˆ RT ln f Gi G RT ln f i i ˆ fi ˆ Gi Gi RT ln RT ln ai fi ˆ fi ˆ Gi Gi RT ln RT ln ai fi
G ˆ xi lnai RT
4 19
比较式(4-18)和式(4-19)可得
M M n dT n dP ni dM i T P ,x P T ,x
Gibbs-Duhem 方程的一般形式
M M dT dP xi dM i 0 T P , x P T , x
nM nM d nM dT P dP M i dni T P ,n T ,n
M M d nM n dT n dP M i dni T P ,x P T ,x
例6-3
303K和0.10133MPa下,苯(1)和环己烷
(2)的液体混合物的体积可用下式表示:
V 109.4 16.8x1 2.64 x12
确定在该温度、压力状态下
的表达式。
cm3 / mol
V1、V2 和 V
n2 解: nV 109.4n 16.8 x1n 2.64 x12 n
G i i
化学位
nG i Gi n i T , P , n j
偏摩尔量与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乙醇和水混合物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纯乙醇 体积与纯水体积之和,而等于 混合物中乙醇所占的体积+水所占的体积! 乙醇的偏摩尔体积 水的偏摩尔体积
乙醇和水混合物的总体积
n3 nH 150n 45 x1n 5 x13 2 n
n nH 150n 45n1 5 n
3 1 2
nH n 2 1 3 2 n H1 150 45 5 3n1 2 5n1 3 n1 n n n1 n1 T ,P ,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