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一轮总复习课后培优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1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单元检测卷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1.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2.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节选):时期县级政区分等标准秦汉大县万户以上小县万户以下北周一等(7000户以上)二等(1500户以上)三等(1000户以上)四等(500户以上)唐(开元)上等(6000户以上)中等(3000户以上)中下等(3000户以下)下等(1000户以下)宋代望县(40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1000户以上)下县(1000户以下)明代上县(粮10万石以下)中县(粮6万石以下)下县(粮3万石以下)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实力是分等的重要依据B.县域越大等级越高C.疆域大小决定等级数量多少D.人口越少等级越低3.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
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
”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4.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
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5.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
2021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单元检测卷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1.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2.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节选):时期县级政区分等标准秦汉大县万户以上小县万户以下北周一等(7000户以上)二等(1500户以上)三等(1000户以上)四等(500户以上)唐(开元)上等(6000户以上)中等(3000户以上)中下等(3000户以下)下等(1000户以下)宋代望县(40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1000户以上)下县(1000户以下)明代上县(粮10万石以下)中县(粮6万石以下)下县(粮3万石以下)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实力是分等的重要依据B.县域越大等级越高C.疆域大小决定等级数量多少D.人口越少等级越低3.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
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
”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4.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
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5.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业新人教版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一)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 /40分钟一、选择题1.?后汉书·祭祀?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据此可知( )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2.禹在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出征三苗时誓师说:“济济有群,咸听朕言。
……蠢兹有苗,用天之罚。
〞这说明( )A.王位世袭制确实立B.禹君主专制地位确实立C.禹已掌握最高王权D.“禅让〞观念的消除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管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君主专制4.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缴纳贡赋的义务。
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奉献地方特产、珍鸟奇兽。
材料说明西周( )A.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B.具备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C.用血缘解决继承问题D.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5.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那么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变化说明春秋时期( )A.华夷之争已日趋剧烈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6.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根底,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 )A.一夫一妻多妾制习俗长期延续B.“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C.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D.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
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那么无以弭天下之争。
〞材料主要说明( )A.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C.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8.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
202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1)王位世袭制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出现,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
首先,它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
其次,以神权为依托,象征权力与威严的器物和建筑,如大型宫殿等的出现,表明“天下共主”的帝王专制雏形出现。
再次,反映尊卑与贵贱的各类墓葬、青铜制品也大量出现,意味着社会基本秩序建立。
(2)王位世袭制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1占卜的方式决定。
(3)继承方式: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
2.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2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周朝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
商朝已有分封。
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3土地和□4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以拱卫周王室,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分封对象:①首先是□5王族,这是分封的主体,受封之地居于□6富庶之地或□7战略要地。
如鲁、晋、卫、燕等,这使得封国宗亲化,以实现“选建明德(王室亲族),以藩屏周”。
②其次是功臣,这一方面显示王的恩德,另一方面用姻亲拉拢功臣以巩固统治。
例如姜尚,“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④第三类分封对象是□8古代帝王的后代。
如宋国,其有自己的族属和部众,在其原统治地区的族群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其分封并与之联姻,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族众的融合和对其进行统治,也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
(4) 诸侯权力和义务:诸侯享有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5)分封制的积极作用:①稳定了□13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14统治区域。
新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21河北张家口宣化第一中学检测]“国”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或)”,含义为有武力护卫的城邑,后引申为部落;在金文中写作“”或“”,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
“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 )2.史载周人灭殷以后,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周初大规模分封姬姓诸侯( )3.[2021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二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这说明( )4.[2021四川泸州诊断]秦灭六国后统一帝国的规模不断扩大,秦始皇为平衡国内人口,将中原人口密集区的部分人口迁徙至经济落后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
这一做法( )5.[2021广东珠海测试]汉代在郡一级设郡守,郡丞、长史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
县一级也是如此。
汉代地方行政体制( )6.[2021陕西部分学校摸底检测]别驾本为刺史随员,负责协助刺史处理各类文书,魏、晋、北魏前期多为各州刺史自行任命,其后别驾则由朝廷统一任命,职权也有所不同。
这一变化( )7.[2021湖湘名校联合体摸底]唐初,“新官之辈,丰财之家”,如房玄龄、魏征等仍希望与山东士族通婚,以抬高自己的门第身价。
这反映了唐初 ( )8.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玄宗时期式参与朝政决策9.[2021四川内江模拟](传统文化:家谱)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已有所反映。
隋唐以前,家谱修撰相当发达,大量家谱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
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代。
这反映出( )A.分封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D.家谱文化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0.[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真题演练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真题演练1.(xx年广东学业)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A.商、夏、周 B.商、周、夏C.夏、商、周 D.夏、周、商解析: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夏、商、周。
答案:C2.(xx年广东学业)为巩固统治,西周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实行( ) A.宗法制 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
由题目中“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可知是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
故A项正确。
答案:A3.(xx年江苏学业)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解析:材料中提到“立子立嫡”可知,这里提到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A考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xx年广东学业·双选)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中,而天下太平矣。
”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废除君主专制 B.改革郡县制C.适当限制君主权力 D.恢复分封制解析:顾炎武所说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封建其专在下”说明地方势力强大;“郡县其专在上”说明君主权力太大,故顾炎武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中,而天下太平矣”即改革郡县制,适当限制君主的权力。
题目反映不出废除君主专制和恢复分封制。
答案:BC2.(xx年广东学业)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A.分封制度 B.三省六部制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D项,A、C两项西周已实行,B项创立于隋朝。
答案:D3.(xx年江苏学业)《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北宋初年,为制约宰相,()A.任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C.任用太尉参与负责军国大政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2.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秦朝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D.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3.被周王分封的诸侯不包括()A.先代贵族B.王族C.平民D.功臣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以上描述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度 B.唐代的三省制度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7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8.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9.图中的“琅邪郡”管辖地在西周朝时的地方长官会是()A.周王 B.郡守 C.县令 D.诸侯10.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说明秦始皇()A.认为分封制不利统治B.认为自己功勋盖世C.准备推行郡国并行制D.主张实行严刑酷法1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2021年高考历史(人教版)考前冲刺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鞍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
孔子对此批评说:“少晋其亡乎!〞“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说明A.传统的统治秩序走向瓦解B.铸造业开展冲击等级秩序C.晋国的灭亡成为历史必然D.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影响2.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
据此可推断,汉武帝推行白鹿皮币的目的是A.顺应市场流通的需要B.凸显皇帝独尊的权威C.消除诸侯割据的隐患D.增强中央政府的实力3.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其分布见图〕,由图可知,此时A.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C.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平安D.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4.宋代以来,在很多表达才子佳人题材的戏曲、小说中,往往有作为读书人的男主角进京赶考,考取状元后迎娶美人的情节。
就是那些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才最终实现夙愿。
这主要反映了A.商品经济开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B.科举制进步了知识分子的地位C.戏曲小说符合市民精神文化需要D.市民阶层抱有不实在际的梦想5.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
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
这一事件凸显出A.地方吏治腐败严重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财经制度严重僵化D.君权至上不容挑战6.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
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开展B.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C.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D.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周初“三监〞事件的历史表达。
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场出现B.武庚是周初“三监〞中的一位C.周初设“三监〞以加强对殷地的控制D.武王猝死直接导致“三监之乱〞8.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
2021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模拟 新课标必修12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轮复习综合模拟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4分×12=48分。
1.〔2021·江苏高三调研〕?左传?:记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作用 B.宗法制的作用 C.郡县制的作用 D.君主专制的作用2.〔2021·江苏四市二调〕“〔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3.〔2021·佛山高三质检〕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那么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4.〔2021·高州高三模拟〕史载,“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5.〔2021·泰州高三期末〕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2021年·山东滨州模拟〕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以下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A.秦朝军功爵物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7.〔2021·肇庆市高三期末〕〔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台湾回归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岸 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命题坐标】—全国卷五年命题导图
【素养诠释】—命题人揭秘核心素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历年全国卷高考命题重点,考查广泛、角度多变,五大核
心素养均可命题,突出表现在:
1.史料实证:中国古代史年代久远、部分史料记载模糊,一些历史结论需要通过史料 (实物、文字)加以证实。本专题的核心考点均可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考查,如先秦时期 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春秋战国以后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如17年全国 卷ⅠT25汉代郡国数量的变化,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从而有利于解决边患;卷ⅢT24 以考古发现的文字图像,体现文字的价值。
2.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史时间断限长、史料丰富,对同一史实会有不同的叙述,要以正 确的思想为指导,在纷繁复杂的史料中做出正确的辨别和解释,还原历史的真面目。如 17年全国卷ⅠT26唐朝战争叙述题,卷ⅢT27宋代皇帝驾崩叙述题等。
3.家国情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高度发展,制度创 新层出不穷,学习此部分有助于提升国家自信和民族自 信。由古代向近代过渡时期,正值西方扩张时期,遭受 的外来侵略使民族陷于危机之中。解决民族危机是爱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评新人教版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小卷(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
〞上述材料说明( )A.周公取代周天子,稳固了西周的统治B.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C.西周完成了从政权稳固到制度建立的过程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2.?左传?记载:“史佚之(西周初年太史)?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地域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宗法制度由此确立C.诸侯国离心倾向渐趋强烈D.“文化认同〞是区分种族的主要标准3.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认为适宜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4.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说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构造表达原始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5.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材料说明柳宗元( )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分封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D.主张公正合理地选拔人才6.?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2021高考浙江(学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1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即时训练
即时训练一、选择题1.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以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察举制A[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区划,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题干中的地图反映了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的情形,应选A 项。
]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
以下政治制度与此相关的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表达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应选A 项。
]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D[材料描述了在宗族内部的宗法关系,也有助于在国家生活中维系统治关系,应选D项。
]4.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构造,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根底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天下为公D.官僚政治B[古代宗法制是用父氏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应选B项。
]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那么纪功刻石说的内容之一是()A.夏禹治水成功B.周武王分封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初实行郡国并存C[“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是指战国时期六国的土地都成为皇帝的土地,说明秦统一六国;“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皇权的至高无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皇帝制度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应选C项。
]6.?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开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战国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
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西周实行以“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清楚。
据此,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变动的根本趋势是( )A.从贵族制走向官僚制B.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帝国C.从世袭制走向选举制D.从封邦建国走向中央集权【解析】由“地方分权〞到“独制〞可知题干强调从分裂走向统一,故B项正确。
【答案】 B2.?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
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B.皇帝制度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据材料中“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是实行中央集权制,这有效地阻止了地方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开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3.?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说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于上〞即可选出B项。
A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题目中未涉及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 B4.?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开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这次转型(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开展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解析】宗法观念至今还存在,故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转型,故C项正确;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培优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下图是记载康熙帝亲政后勤于政事,御门听政的起居注。
康熙帝也曾感叹自己事必躬亲,承受着强大的工作压力,没人能够“更换休息”。
这说明清代初年()
A.皇帝勤勉亲政,政局稳定
B.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C.军机处是中央法定机构
D.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2.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小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
这说明()
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C.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使大量诸侯国灭亡,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政治秩序,从根本上破坏了“宗君合一”的宗法政治传统,导致政治权力结构出现变动。
这一变动反映出政治模式的变化趋势是()
A.从宗法制走向君主专制
B.从宗族国家向领土国家转变
C.由大分裂走向国家统一
D.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化
4.下面是秦代县令、县丞律令行政与自主行政所占比率对比情况表。
序号行政运作内容总数
(例)
律令行政
所占比率(%)
自主行政
所占比率(%)
1 县令、县丞下达的政令与执行34 41.
2 58.8
2 上级下达县令、县丞的政令与
执行
14 35.7
3 本机构内部政务的申告与裁决7 57.1 42.9
4 政务涉及其他机构的申告与裁
决
16 87.5 0
5 政令下达与执行(小计) 48 39.
6 41.7
6 政务裁决(小计) 23 78.3 13.0
7 合计71 52.1 32.4
据此可知,秦代()
A.实行严刑酷法维护皇权
B.彻底削弱诸侯国实力
C.注重发挥政令的强制性
D.基层官吏毫无自主权
5.下表是不同史籍中有关秦汉时期官员推选的记述。
这表明当时()
记述出处
任法(废)官者为吏,赀二甲。
《秦律杂抄》
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
以免,亦免任者。
《张家山汉墓竹简》
山阳侯张当居……坐为太常择博士
弟子故不以实,完为城旦。
《汉书》
A.官吏选任注重实际从政能力
B.法律禁止官员“任人唯亲”
C.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D.国家注重所选官吏的质量
6.商鞅变法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将百姓按什伍划分,“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
这一措施()
A.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B.利于城乡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理
D.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7.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正式公文有15种。
其中皇帝的专用文种有由皇帝亲自处理的,如册封之制书;有奏请皇帝批准后由宰相处理的,如敕旨;也有由宰相独立处理的,如堂帖;还有由翰林院处理的,如批答。
这体现了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行政效率较高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所缓和
D.文官集团权力上升
8.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
材料体现了西周()
A.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中央集权强化,注重祖先崇拜
C.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通过祭祀巩固宗法制度
9.唐朝的十五位监察御史,“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
岁终议殿最”。
其余十二人负责巡按州县,监察州县官吏。
这反映出唐朝()
A.重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B.重视监察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C.对六部的监察是重点
D.有效实现了吏治的清明
10.在明代,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裁决政务的重要方式是“献可替否”。
大学士就皇帝的咨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获得认可称“献可”;大学士就皇帝准备采取的措施提出不同的意见,上谏制止或予以封驳称“替否”。
“献可替否”表明明代()
A.中枢机构决策具有民主性
B.君主专制有所弱化
C.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D.文官集团备受信任
11.上面为清代进士地理分布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进士分布与经济政治发展有关
B.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国家统一使进士分布更为合理
D.南方教育水平全面超越了北方
12.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指代代以某一地域作为聚居点,每一代都能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
官员的士人),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
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科举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
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6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1 000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
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种稳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说它是好事,是因为相比于世界上其他任何社会,中国社会在这1 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心理安全感。
说它是坏事,是因为中国是如此成功,以致它虽然未完全停滞不前,但却相应地保持不变。
不过,在这同时……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
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表述清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宋代开始,一些官僚士大夫以复兴宗族制度为己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范仲淹,
他于皇祐二年(1050年)用自己的官俸在苏州买下田产,建立义庄,用每年所得租米赡养族人,同时还开设供族人居住的义宅和供族人学习的义学,并纂修族谱。
除了士大夫重建宗族制度的实践外,宋代一些学者还对宗族制度进行理论探索,其中张载和朱熹最为典型。
在《宗法》一文中,张载主张将“收宗族”“明谱系”“管摄天下人心”连在一起,朱熹则将宗法制度的说教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提倡孝道,并把孝睦引申到三纲五常,同时主张建祠堂、置祭田,祭祀的对象是高、曾、祖、祢四代祖先,墓祭的对象则是始祖、先祖。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二到嘉靖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由俭入奢,违礼逾制现象增多,而国家基层控制体制的逐渐松弛,促使宗族的组织化和政治化。
……嘉靖十五年(1536年)家庙祭祖制改革,允许百姓冬至日祭祀始祖、先祖,为宗族的民众化提供了契机,嗣后民间掀起了大建祠堂、祭祀始祖的热潮。
宗族制度得到大面积推广,宗族组织成为普遍的基层社会组织,并在维护家族伦理、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三民国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进一步变化。
在民治系统方面,乡族与近代社团并存。
华南地区的农民协会、上海的工会以及各地的商会(团)、城镇的自治会(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宗族基层治理出现的新变化,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基层管理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族自治对近代国家转型的意义。
参考答案
1~6.BCBCDC
7~12.ACBCAC
13.示例观点: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社会繁盛。
论证:政治上,科举制度富有活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战乱相对较少。
经济上,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思想文化上,儒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科技成就众多。
综上所述,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农耕文明高度繁荣,国力强盛,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4. (1)新变化:士大夫重建宗族制度的实践活动增多;学者对宗族制度进行理论探索。
原因:士大夫家国意识的增强;科举制增加了社会流动性;宗法观念的弱化;理学的广泛传播。
(2)特征:国家基层控制体制逐渐松弛,宗族的组织化和政治化趋势明显;宗族组织的重要性加强,且向基层民众延伸。
(3)意义:有利于维护家族伦理、维护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传统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转型;增强了民众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