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氰化钠)
氰化钠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氰化钠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氰化钠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以下是氰化钠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
1. 储存:
- 将氰化钠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与酸、氧化剂等物质接触,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 使用密封的容器进行储存,注意标记容器上的警示标志。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在接触氰化钠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口罩。
-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3. 避免直接接触: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氰化钠的气体或粉末中,尤其是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
- 如发生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或者用肥皂和水清洗。
4. 应急处置:
- 发生溢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 尽量避免吸入氰化钠的气体或粉末。
- 将泄漏物收集起来,并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 如果泄漏物进入水体或下水道,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5. 紧急救援:
- 如发生中毒或不适,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并带上氰化钠的相关资料,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氰化钠是一种高度有毒的化合物,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储存和使用,并防止其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在应急情况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的人员。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氰化钠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氰化钠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作络合剂、掩蔽剂,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一)理化性质(二)危害信息1.危险性类别氰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第6 类第6.1 项毒性物质,火灾种类为丁类。
2.火灾与爆炸危险性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3.健康危害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人口服氢氰酸0.06g或者氰化钠0.1~0.3g即可死亡,中毒初期的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
进而出现阵发性抽搐、抽筋和大小便失禁,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最终导致死亡,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
(三)事故类型特点1.易造成人员中毒氰化钠是一种剧毒物质,在发生泄漏后,能够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呼吸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2.严重污染环境其与水作用产生的氰化氢对大气、水域及土壤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物会造成严重危害。
3.可引发燃烧爆炸氰化钠自身不燃烧,但遇潮湿空气或与酸类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甲类),其爆炸极限为5.6%~40%。
与氯酸盐、硝酸盐等接触会剧烈反应,引起爆炸燃烧。
(四)典型事故处置程序及措施1.泄漏事故处置程序及措施(1)侦察检测①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泄漏量和扩散方向等情况。
②查明事故泄漏地点、泄漏量、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泄漏地点周边情况等。
③了解事故单位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④查明警戒区内重点单位情况、人员数量、电源、火源及道路交通情况,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及给水方式。
氰化钠应急预案
氰化钠应急预案概述:氰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以及电池制造工艺中的重要原料。
然而,氰化钠具有剧毒性,一旦接触到人体,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生命。
为了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一套针对氰化钠应急情况的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应急预案制定的目的:1. 保障员工的安全:针对可能发生的氰化钠泄漏、溢出等突发事件,定制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措施,让员工能够迅速应对并采取正确应急措施,降低伤害风险。
2. 保护环境:设置相应的氰化钠泄漏污染物处理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生态风险。
3. 提升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制定严密的预案,提前预想可能发生的情况,增加应对逆境的能力,减少财产损失和经济损失。
应急预案的要点:1. 情况判断和报警:一旦发现氰化钠泄露或波及到人员时,立即判断情况严重性,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警。
报警中心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人员疏散和隔离:在发生氰化钠泄漏的情况下,迅速启动疏散预案,指挥员负责组织人员有序撤离事发区域,并将临时隔离区设立在安全地点。
3. 应急处理:指挥员应根据泄漏严重程度和特定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例如使用专业物质进行中和处理、加大通风排气等。
4. 污染物处理:应聘请专业的环境污染处理公司进行污染物的清理和处置工作。
必要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波及。
5. 事故调查和分析: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完善应急预案,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进行员工的应急预案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步骤。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员工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3. 根据演练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及时修订预案。
应急预案的更新和维护:1.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及时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以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
2. 建立应急预案的维护制度,对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氰化钠(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特性: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0.13(817℃)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下限(%):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
泄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贮运
包装标志:13 UN编号:1689包装分类:Ⅰ
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
储运条件:容器必须密封,宜专仓专储,并保持干燥。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与碱类氨化合物等分开存放。
氰化钠
标识
中文名:氰化钠;山奈钠
英文名:sodium cyanide
分子式:NaCN
分子量:49.02
CAS号:143-33-9
危规号:61001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氨、乙醇、乙醚、苯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氰化物简介及应急处理措施选冶厂安全科氰化物应急处理方案氰化物介绍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本文介绍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钠技术说明1、标识中文名:氰化钠英文名:Sodium Cyanide分子式:NaCN危险性类别: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类一级无机剧毒物品。
2、性状外观与形状:白色粉末状结晶,通常加工形成煤球形、丸形或块状。
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有潮解性,并有腐蚀性。
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电镀、有机合成等。
3、健康危害氰化钠易经皮肤吸收中毒,接触皮肤破伤口极易侵入人体造成死亡。
遇潮湿空气或酸类分解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氰化钠是剧毒品,它对人体伤害作用快,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朦胧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在高浓度下就会马上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4、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氰化物中毒1.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
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
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氰化钠是一种高毒的化学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致命性。
在氰化钠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并保护人员安全。
以下是一份针对氰化钠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案:1.紧急通知和报告:-发现氰化钠泄漏后,首先应立即拉响警报器,通知周围人员和相关部门,确保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迅速报告事故情况给应急机构,包括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并提供详细的泄漏情况和现场情况。
2.个人保护和自救:-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保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手套和鞋套等,以避免直接接触氰化钠。
-如果有呼吸困难或氰化钠接触到皮肤,应立即迅速找到安全位置,去掉受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部位。
3.控制泄漏:-尽快采取措施控制氰化钠泄漏,并避免进一步扩散。
可以使用阻断剂或吸附材料来吸附氰化钠,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容器中。
-避免将泄漏物排入下水道、土壤或地下水等环境中。
4.风险区域设置:-在发生氰化钠泄漏的区域周围设置警戒线或禁止入内的标志,确保人员不得接近或进入风险区域。
-尽可能限制人员在事故现场附近活动,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或扩散的风险。
5.事故处理:-如果泄漏的氰化钠量较小且有经验的应急人员可以处理,则可以根据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和清理。
6.废物处理:-将泄漏的氰化钠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并妥善处理。
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将其交由专门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和处置。
7.环境监测:-在处理完氰化钠泄漏后,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没有氰化钠残留或其他环境污染。
8.事故调查和报告:-进行事故调查,找出氰化钠泄漏的原因和教训,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事故报告。
氰化钠泄漏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应急处理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和指导。
以上提供的应急处理方案只作为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氰化钠应急预案
氰化钠应急预案一、概述氰化钠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极高的危害性。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氰化钠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氰化钠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氰化钠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
4.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协调、实施伤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5.安全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人员、资金的保障工作。
三、预警与信息报告1.预警:根据氰化钠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将预警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
2.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所在地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信息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需求等。
四、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现场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实施现场救援工作。
4.技术支持组提供氰化钠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指导现场救援工作。
5.医疗救护组组织救护力量,对伤员进行救治。
6.安全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7.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人员、资金的保障工作。
五、应急结束1.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无继续扩散和次生事故风险。
2.事故现场清理完毕,环境恢复正常。
3.伤员得到妥善救治,无生命危险。
4.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六、后期处置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毒和恢复,确保环境安全。
3.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追责。
氰化钠应急预案
氰化钠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氰化钠的安全管理,防止因意外事故带来的危害,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拥有和使用氰化钠及相关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并适用于相关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氰化钠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目标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意识和技能、加强防控措施和建立应急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减小事故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四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确保所有人员都获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五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定期进行设备和安全设施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六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制度,如遇突发事故,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并做好清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性评估与控制第七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在使用氰化钠之前,进行详细的危险性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八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设立防范警示标识牌,提示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二)严格控制氰化钠的数量和使用范围;(三)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四)建立紧急撤离通道和应急通讯系统;(五)建立安全检查和监测系统,定期对氰化钠进行安全监测和测试。
第四章应急准备第九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应急救援箱、呼吸器、氧气瓶等。
第十一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二条拥有和使用氰化钠的单位和个人应与当地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建立联系,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援助。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各种规格的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危规编号81001;氰化钠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
氰化物简介及应急处理措施选冶厂安全科氰化物应急处理方案氰化物介绍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本文介绍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钠技术说明1、标识中文名:氰化钠英文名:Sodium Cyanide分子式:NaCN危险性类别: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6.1类一级无机剧毒物品。
2、性状外观与形状:白色粉末状结晶,通常加工形成煤球形、丸形或块状。
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有潮解性,并有腐蚀性。
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电镀、有机合成等。
3、健康危害氰化钠易经皮肤吸收中毒,接触皮肤破伤口极易侵入人体造成死亡。
遇潮湿空气或酸类分解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氰化钠是剧毒品,它对人体伤害作用快,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朦胧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在高浓度下就会马上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4、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氰化物中毒1.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
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
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氰化钠)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氰化钠)1. 危险化学品信息- 化学品名称:氰化钠- 化学式:NaCN- CAS号:143-33-92. 物理性质- 外观:白色结晶固体- 沸点:约1496℃- 熔点:约563℃- 相对密度:1.61(25℃)3. 危害性及安全注意事项- 毒性:氰化钠是一种强毒物,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 进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危害症状:吸入可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食入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皮肤接触可引起刺激和灼伤;眼睛接触可造成刺激和损伤。
- 安全措施:- 避免吸入氰化钠粉尘或蒸汽,使用防护面罩、手套和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食入氰化钠,遵循正确的实验室操作规程。
-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就医。
-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必要时就医。
- 危险区域应配备紧急洗眼器和淋浴设备。
- 储存时应与易燃物、氧化剂等分开存放,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4. 急救措施- 吸入:立即脱离污染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给予人工呼吸,立即就医。
- 食入:不要催吐,给予大量清水稀释,立即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离污染区域,用大量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必要时就医。
-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必要时就医。
5. 泄漏处置- 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防止无关人员接近。
- 封锁泄漏源,防止扩散。
- 戴适当个人防护装备。
- 小量泄漏: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将泄漏液体收集起来,转移到防水中,然后用大量水稀释。
- 大量泄漏:建立应急预案,联络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以上是对氰化钠的安全周知卡,描述了氰化钠的危害性、物理性质、安全注意事项、急救措施以及泄漏处置方法。
在使用和储存氰化钠时,务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各种规格的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危规编号81001;氰化钠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氰化钠应急预案
氰化钠应急预案一、概述氰化钠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无机化合物,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并实施氰化钠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氰化钠应急预案,以帮助应急人员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应急人员在处置紧急情况时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2. 保护环境:迅速有效地控制和清理氰化钠泄漏事故,减少对土壤、水源和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
3. 防止事故扩散:通过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控制和隔离事故现场,避免事故扩散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三、应急准备1. 应急人员培训:组织应急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接受氰化钠应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了解氰化钠的特性、危害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2. 应急物资准备: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个人防护装备、泄漏处理工具、紧急救援设备等,确保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处理和救援。
3. 应急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确保其完好可用。
检查消防设备、泄漏控制设备和排污阀门等,确保其畅通无堵。
四、应急流程1. 民众报警:一旦发现氰化钠泄漏事故或其他紧急状况,民众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相关部门如消防、环境保护等报告情况,提供详细的事发地点和情况描述。
2. 现场控制:应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隔离事故现场,确保事故不会蔓延。
3. 人员安全疏散:根据事故情况和危害程度,确定人员疏散方案,指导现场人员有序撤离,并确保其安全。
4. 泄漏控制:对泄漏源进行紧急封堵,防止氰化钠继续泄漏。
根据事故规模和危险程度,选择适当的泄漏控制措施,如使用泄漏剂、固化剂等进行处理。
5. 废物处理:将泄漏的氰化钠及其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封装和妥善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 事故调查与总结:及时展开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跟踪督导与培训。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氰化钠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氰化钠氰化钠是一种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其误操作或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针对氰化钠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氰化钠的典型危险,以及应急处置措施。
氰化钠的典型危险:1.毒性:氰化钠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吸入氰化钠的气体或接触其溶液可以引起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易燃:氰化钠是易燃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并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
3.腐蚀性:氰化钠是一种强腐蚀剂,可以对皮肤和眼睛造成灼伤。
氰化钠的应急处置措施:1.保护自己:在处理氰化钠的事故时,首先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呼吸器等。
2.遏制泄漏:将泄漏源隔离,并采取措施以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水源和排水系统。
尽量采用泄漏应急处理工具和材料进行泄漏物处理,并将其放入密闭容器中妥善保管。
3.现场处理:在现场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从远离泄漏源的方向处理泄漏物。
如果泄漏物涉及火灾,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火源。
4.个人防护:在处理泄漏物时,必须佩戴化学防护服、酸碱喷淋设备、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不吸入泄漏物、气溶胶和蒸气。
5.清理和处置:对泄漏物进行严格的清理和处置。
如果泄漏物是固体,应使用铁锹或铲子等工具,将其铲入合适的容器中。
如果泄漏物是液体,应使用河砂、纸张或吸附剂等材料吸收,并将其收集在密闭容器中。
6.废弃物处置:将清理后的废弃物储存在安全的地方,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置。
总结起来,氰化钠是一种高毒、易燃、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
在处理氰化钠的应急事故时,应该优先考虑自身的安全,采取措施遏制泄漏,建立现场通风系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和处置。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确保安全和卫生。
同时,在进行氰化钠的处置过程中,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处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氰化钠应急处置方案
氰化钠应急处置方案一、背景介绍氰化钠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它具有极强的毒性,可以通过吞咽、吸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旦出现氰化钠泄漏或意外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应急预案1. 抢救人员和设备在氰化钠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必须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和设备。
首先要做的是报警和通知有关部门,并紧急召集专业人员和装备到现场进行处置。
如何穿戴防护装备、如何使用紧急救援设备和急救药品,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演练,确保抢救过程从容有序,不至于造成更大的伤害。
2. 紧急疏散和隔离一旦发现氰化钠泄漏或意外事故,要立即启动紧急疏散和隔离措施。
疏散范围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确定,一般建议疏散至少达到500米。
同时要切断氰化钠向外扩散的通道,封锁现场,设置安全隔离带。
3. 进一步处理除了必要的抢救和疏散措施以外,还应进一步处理氰化钠泄漏和事故的后果。
这包括清除污染物、测定和监测污染物浓度、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确认污染程度等。
同时,要制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防范措施预防氰化钠意外事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避免氰化钠的泄漏和毒性危害。
以下是几项常规措施:1.严格控制氰化钠的库存和使用,尽量缩小库存量和使用范围,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设备维修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尽量避免出现泄漏和故障。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检查设备的密封性和排气系统,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
4.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和危险源信息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危险情况和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
四、结论氰化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危害。
针对氰化钠的应急处置方案是必要的,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减少损失和后果。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减少氰化钠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手册是基本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写规定》编写,可同时称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CSDS或MSDS。
本手册仅供参考,内容未尽事宜,请参照国家有关化学危险品规定。
1. 危险性2. 氰化物中毒急救3. 燃爆及消防措施4. 氰化钠泄漏处理5. 操作注意事项6. 防护措施7. 氰化钠主要物理性能8. 氰化钠稳定性和反应特性9. 氰化钠中毒机理10. 环保11. 氰化钠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处理方法12. 包装及运输1. 危险性各种规格的氰化钠为剧毒化学品,危规编号81001;氰化钠致死剂量为0.1-0.3g。
当与酸类物质、氯酸钾、亚硝酸盐、硝酸盐混放时,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HCN气体。
当HCN 在空气中浓度为20ppm时,经过数小时人就产生中毒症状、致死。
氰化钠和HCN(氰化氢)毒物危险程度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
2. 氰化物中毒急救2.1. 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氰化氢气体。
亦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人口服氢氰酸0.06克,氰化钠0.1-0.3克即可死亡。
2.2. 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3% 的硼酸溶液清洗伤处。
2.3. 解毒剂的应用如发生氰化钠中毒,用3%亚硝酸钠10-15ml加入25% 葡萄糖溶液40ml 静脉缓慢注射。
注射完毕后随即用同一针头同一部位即刻缓慢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5-50ml。
如误服氰化钠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给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
3. 燃爆及消防措施氰化钠本身不会燃烧,但易产生剧毒易燃易爆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反应强烈,有爆炸危险。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
氰化钠应急处理方案(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氰化物简介及应急处理措施选冶厂安全科氰化物应急处理方案氰化物介绍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本文介绍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钠技术说明1、标识中文名:氰化钠英文名:Sodium Cyanide 分子式:NaCN 危险性类别: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6.1类一级无机剧毒物品。
2、性状外观与形状:白色粉末状结晶,通常加工形成煤球形、丸形或块状。
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有潮解性,并有腐蚀性。
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电镀、有机合成等。
3、健康危害氰化钠易经皮肤吸收中毒,接触皮肤破伤口极易侵入人体造成死亡。
遇潮湿空气或酸类分解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氰化钠是剧毒品,它对人体伤害作用快,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朦胧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在高浓度下就会马上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4、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氰化物中毒1.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
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
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作用,能在水环境中造成长期的有害影响
理
化
特
性
理化特性
·白色或略带颜色的块状或结晶状颗粒,有微弱的苦杏仁味。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并缓慢反应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熔点:563.7℃
·相对密度:1.596
及
用
途
用途
·用作各种钢的淬火剂,电镀中作为镀铜、银、镉和锌等电镀液的主要组分,冶金中用于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化学工业中是制造各种氰化物和氢氰酸的原料。也用于制造有机玻璃、各种合成材料、腈橡胶、合成纤维的共聚物
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然后
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
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火灾扑救
灭火剂: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
别名:山奈钠
特
别
警
示
★剧毒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
化
学
式
分子式NaCN结构式 N≡C-Na+
危险性类别
6.1类 毒害品
燃烧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
危
险
性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1mg/m3(按cN计)(皮)
·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将氰化钠氧化分解
水体泄漏
·沿河两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让清洁水改走新河道
·加人过量的漂白粉吹氯酸钙溅次氯酸钠,将尚未水解的氰化钠氧化成_无毒的氮气等
·监测大气中氰化氢的浓度,防止发生次生中毒和燃烧、爆炸事故
个
体
防
护
·佩戴全面罩防尘面具
·穿封闭式防化服
应
急
行
动
隔离与公共安全
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5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m。如果溶液发生泄漏,初始隔离至少50m,下风向疏散至少300m。如果泄漏到水中,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8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或气体以及水体污染物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加强现场通风
泄漏处理
固体泄漏
·用塑料膜覆盖,减少扩散和避免雨淋
·用洁净的工具收集泄漏物
溶液泄漏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
·筑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就医
·解毒剂:
(1)“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方案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
紧贴在患者口鼻前吸人。同时施人工呼吸,可立即
缓解症状。每1~2min令患者吸入1支,直到开始
用亚硝酸钠时为止
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一15mL,速度为2.5~5.0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
③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
(配成25%的溶液)。若中毒征象重新出现,可按半量
再给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轻症者,单用硫代硫
酸钠即可
(2)新抗氰药物4一DMAP方案
轻度中毒:口服4一DMAP(4一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
180mg)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mg)
中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10%4一DMAP2mL)
·IDLH:25mg/m3(按CN计)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6.4mg/kg;兔经皮LD50300mg/kg
·剧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吸人、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毒后出现皮肤黏膜呈鲜红色、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全
身强直性痉挛、意识障碍等。最终全身肌肉松弛,
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