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_以昆明为例

合集下载

以昆明为例调研城市零散空间

以昆明为例调研城市零散空间

. 并熟悉 的城市 里 , 各类 广场 、 园 、 头绿地 、 道等开放 的公共 2 1 调研 范围和 对 象 公 街 街 为 了客观反映零散空 间的现状 和空 间的使用者及使 用状 况 , 空间容纳着城市居 民的生 活和交 流 , 成为 人们所 关注 的焦 点 , 因
要素 、 主要用途和使用者等方面进行调研 。 此造成许多只满足视觉景观形象要求 , 忽视了普通人 行为需要 本文从其所处环境 、 却 论文选 取昆 明大树 营立交 桥 、 市铁路两侧 和翠湖公 园周边 城 的城市空间 。 文章对构成“ 城市零散 空间” 的基本条件进行 了如下界定 : 交往和生存的场所 , 使得 公共 生活有了更为多样的可能性 。
短 时 间 或 长 期 作 用 下 形 成 的 , 间 的边 界不 明确 。 空
作为详细调研 的案 例 , 这些地 点 中零散 空 间分布 集 中, 是许多 又
性 1“ )零散空 间” 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一 部分 , 也为人们 提供公共 城市中都普遍存在 的。其 中容 纳了不 同用途 、 质和形 态的零散 空 间 , 务 于 不 同的 人 群 和 用 途 。调 研 旨在 客 观 的 记 录 和 描 述 城 服
建设 ,0 6 2 :46 . 2 0 ( ) 6—5
Dic s i n n t e l y u a g m e f s a lc t s u so o h a o tm na e nto m l iy
即谁 、 在什么 地方 、 和谁 、 干 2“ )零散空间” 由于设 计 、 用 和历史 、 是 使 自然等 多种原 因在 市零散 卒间 的存 在现 状和使 用状 况 ,
什么。
. 零散空间普遍 存在 于城 市 中。在 人们 日常生 活所及 的各 个 2 2 调 研 方 法 角落 , 有新 的零散空 间 出现 、 都 旧有的零散 空 间} 肖失或转 化。零 调研力求在不影响使用者 的情 况下 , 客观记 录昆明城 市零 散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的基 础 上


向北 扩展
五 华山


形成

座 南北 长

东 西 窄的
明洪武十 五 年改 中庆城为云 南府
、 、
城池北 移


将 圆通 山

祖遍 山
[川


翠 湖 纳入 城 中

形成
1 3 组 团跳 跃发 展 期 ( 1 9 3 7



1978
年)





的城市格局

直到清末 民初

昆明城
1 3
v e lo
id e
d f ro
t
t
m o

b ro
n
de
p e rs te
a

pe c
t iv
F u tu

re
de
v e lo

m e n
in g lt ip le
ho
ld f o Ilo
’ ’
a x ia
la
u
n
d p o ly c e
m o
n t r ic
s u s
pa
a
pm pm
e n
de l a

城市迅 速扩张

成为 昆明 近 代 史上 城市 发展最 快 的
具 有 明显 的向

个相对 独 立 的系 统

缺 乏 9 1 力对城 市 空 间的


城 市 空 间 的拓展形 成两 种趋 势 : 城市 内部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

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10级建筑学3班程轶学号 100202031118一:空间形态演变历程1.点状积聚期(从南诏至清末民初昆明城始建于唐广德二年,其“城际滇池,三面皆水”,形成了昆明的雏型。

元中庆城在拓东城的基础上,向北扩展,形成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土城。

明洪武十五年改中庆城为云南府,城池北移,将圆通山、五华山、祖遍山、翠湖纳入城中,形成“三山一水”的城市格局,直到清末民初,昆明城基本保持这一空间特征。

2.块状发展期(民国初年至1937 年1905 年昆明自辟商埠对外开放,在“明城”外围东南部形成近2km2 的商埠,1910 年滇越铁路全线开通,打通了昆明东南方向对外联系的通道,1922年在昆明东南部建立了当时中国第二个飞机场—巫家坝机场。

借助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对外经济兴起等外力作用,城市空间由“点”扩展到“面”,具有沿主要外向经济流和交通流方向的外溢趋势,表现为紧凑的块状积聚形态。

3. 组团跳跃发展期(1937 年~1978 年1937 年~1949 年抗战时期,众多的沿海和内地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昆明城市人口激增,经济高度增长,城市迅速扩张,成为昆明近代史上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

城市空间的拓展形成两种趋势:城市内部在“明城”基础上向四周连片扩张,具有明显的向心集中趋势;城市外部的工业布局有意避开中心区,按分工协作关系安排在郊区或周围城镇。

这种布局形式既保护了昆明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又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北、西、西南三个方向上形成独立的工业组团,城市空间表现出组团跳跃式发展的趋势。

4.放射组团式发展期(1978 年~1990 年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昆明城市基本形成了“二环九出口”的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加强了昆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为昆明城市20 世纪90 年代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

城市内部空间以旧城改造和填空补缺为主,呈现同心圆的扩张趋势;城市近郊八个工业区沿放射路向心拓展,大多数工业区逐步与中心区连在一起,20 世纪80年代末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主八片”放射组团状的星形结构。

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论文

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论文

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对昆明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现状进行了综合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从1949年到2002年昆明城市化进程是曲折缓慢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明显的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昆明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的空间表现。

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它既是城市人口、城市土地等规模量的增加和扩大过程,又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经济结构变迁、空间形态从农村变为城市形态的质的变化过程。

昆明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具有西南城市的典型代表性。

随着90年代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昆明作为西部的特大城市,其发展的进程折射出了我国西部城市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国家宏观区域经济政策变迁。

本文以昆明市为例,实证分析了昆明市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现状,诊断存在的问题和给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目前在城市化研究中,最常见的两个量化指标是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高低程度,常用“城市化率”来测量。

“城市化率”是指城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速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快慢程度。

一、昆明市城市化历史进程回顾建国以来,城市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9.22%提升到2003年的41.00%,但受历史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从1949-2003年,昆明市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缓慢的发展历程。

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见表1)。

第一阶段(1949-1960年),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协调发展时期,也是建国后昆明市城市化速度最快的10年。

1949年,昆明市总人数为175.06万,城市化率19.22%。

到1960昆明市人数为234.50.万,城市化率也上升到36.37%。

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处于恢复阶段,没有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和就业的政策限制,城市化发展与国民经济恢复及工业化建设大体同步。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演化动力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演化动力

昆明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同时对周边地域产生吸引、辐射和巨大的带动作用,促使周
边地域经济增长。
区域动力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因此应当始终以最适合人类居住为发展
主体。提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节能、节地的交通体系,限制私人小汽车的盲目
发展。昆明通过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结合换乘枢纽形成综合性、一 体化、多模式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将建立起包含15分钟中心城快速
多中心网格化的结构演变动力
信息时代要求城市空间扩张要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主要因素。 城市经济职能由传统制造业中心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由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心转 变为新型经济管理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由传统物流中心转变为信息交流中心。
昆明未来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以东南、东北2个方向为主,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转向流域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
昆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国家及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目前 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3个国家级开发区、代管安宁一市。其中主城区 包含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和官渡区、呈贡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开发区。 • 自从商业贸易在城内开展并迅速发展以来,昆明城市一改从前纯粹只以 政治功能为主的局面。信息时代带来的日益成熟的交通及环境巨变,昆 明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 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昆明综合竞争力位居第53名,在西南 地区排名居中。同时,在分项目“中国城市结构竞争力”报告中,产业结 构高级化程度竞争力昆明首次进入全国十强,位居第9。
交通圈、45分钟都市区快速交通圈、60分钟市域快速交通圈在内的三大快速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大昆明城市空间扩展控制及其优化研究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大昆明城市空间扩展控制及其优化研究
题 ,并提出控制及优化近期及中远期方案 ,为城市空间扩展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建设 ; 空间扩展控制
Ab s t r a c t :Ku n mi n g i s a r i s i n g s t a r i n t h e wa v e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 wh i c h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s o u t h we s t b o r d e r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t h e u r b a n s p a c e e x p e n d s r a p i d l y . Th i s p a p e r u s e s t h e We s t e r n c o n c e p t o f Ne w Ur b a n i s m,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i s s u e s i n t h e t r a fi c ,1 a n d u s e , p o p u l a t i o n , r e s o u r c e s ,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l a r g e Ku n mi n g u r b a n s p a t i a l e x p a n s i o n , p u t s f o r wa r d t h e c o n t r o l a n d o p t i mi z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f o r t h e n e a r f u t u r e a n d t h e l o n g . t e r m. a n d p r o v i d e s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or f t h e e x p a n s i o n o f u r b a n s p a c e c o n t r o I . Ke y wo r d s : n e w u r b a n i s m; l a r g e Ku n m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s p a t i a l e x p a n s i o n c o n t r o 1

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

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

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边缘区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昆明市的城市边缘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形态昆明市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该市。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区域,在昆明市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

首先,昆明市的城市边缘区呈现出明显的辐射状分布。

由于市中心地区的限制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边缘区开始向外扩展,形成了辐射状的发展格局。

这种格局使得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其次,昆明市的城市边缘区存在较多的自然保护区。

由于昆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边缘区中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资源,政府在城市边缘区划定了较多的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城市的扩张。

这种空间形态的特点使得昆明市的城市边缘区更加绿色,并且吸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者。

最后,昆明市的城市边缘区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发展现象。

由于城市边缘区的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较好,因此很多企事业单位和富人都选择在这里建立自己的产业或者住宅区。

然而,这也加剧了城市边缘区内部的贫富差距,并且使得农村地区的资源更加匮乏。

二、昆明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模式在昆明市的城市边缘区,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主要探讨两种主要模式:以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和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首先,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建设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手段,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其次,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昆明市较为重视的发展方向。

城市的现代镜像与历史记忆——以昆明市为例

城市的现代镜像与历史记忆——以昆明市为例

②在元代 张道 宗《 纪古滇说原 集》 中记载 : 东城建城之初 , 拓 在其空 间规划上“ 以龟其 形” “ :开元初 ……筑滇之 城以 龟其形 。 五年 , 龟城 完复 。塑二神 , 一镇 龟城之顶 , 一镇城之 南。 ”
[ 收稿 日期]0 2 0 — 6 21 — 4 2 [ 基金项 目]0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 学研 究基金项 目(0 0 05 21 2 1Y 1 ) [ 作者简介] 杨吉华(92一)女 , 18 , 云南昆明人 ,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 , 博士。
的文 化生 活 和 诗 性 气 质 。 焦 虑 、 张 、 裂 、 安 的 紧 分 不
明又以 自身内部孕育的生命力展现其美好 的生存前 景 , 为对 普 通 大 众 的审 美 补偿 并 使其 得 以维 系延 作
展 。因为从 普 通 大 众 的生 活 、 觉 认 同乃 至 历 史 来 感 看 , 市更 重 要 的 是 在 物 质 条件 基 础上 构 筑 出来 的 城
化精 神 气质 的塑 造 。 二 、 市现 代镜像 : 业街 与广告 形 象 城 商
个体生命体验成了该城市生存突出的感觉特征。 在 生 存 时间被 财 富化 、 段 化 的时 代 , 千 年来 时 数 农业文 明所持续的诗性浪漫气质受到影 响, 诗意” “ 的古典传统陷入两难 困境 , 使得栖居城市空 间中的 普 通大 众 在 现代 与 古代 文 明 的 交 融 、 抗 中扮 演 着 对
精神逃离的倾 向。人们 的 日常生存处境 中 , 徘徊着
020 年 , 308 昆明市在城 市总体规 划中提 出, 昆明城 市空间结构布局将逐步形成 昆明主城 、 贡新 区和 空港 经济 区为核 心的 呈
开 放 式 网络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 中心 主 城 区将 成 为 昆 明 市 区域 性 国 际化 城 市 核 心 职 能 的 空 间 载体 , 点 发 展 现 代 综 合 服 务 业 和 高 重 新 技 术 产 业 ; 市 区城 市 ( ) 是 昆 明基 本 职 能 的 主要 空 间载 体 , 接 纳 从 中心 城 区扩 散 的 产 业 与 人 口 ; 都 镇 将 并 市域 其 他 城 镇 主要 承 担 具 有 地 域 优 势 的 特 色职 能 和 地 区性 发 展 中 心 。

从空间形态角度看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发展——以昆明市文明街片区为例

从空间形态角度看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发展——以昆明市文明街片区为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 发展阶段 , 城市 更新 日新 月异 , 随 着 经济 的发展人们 的生 活水平有 了很大 的提高 , 人们对 社会 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渐 提高。一座城 市的发展首 先要以满足 其城市居 民的需求为 目标 , 城 市中 的人们 所 向往 的是更 具现 代 化的城市形象 , 同时又能够 为人们 提供 休闲、 购物 、 娱乐 、 餐 饮等服务功能 , 使其城市生活变得更 为舒 适、 便捷 。而处在城 市 之中的历史街 区中老 旧的历史建筑不仅危害城市 形象而且
发 展提 出合理 的策略 , 同 时也 为其他城 市历 史街 区的更 新与
发展提供借 鉴。
关键 词 : 历 史街 区 空 间形 态 文 明街
历史街 区中的历史 建筑 不仅 具有 内在的价值 , 而 且还具 有外在 的影 响。对历史街 区 的保 护 , 能够保 护一座城 市的历 史特色 , 增加城市居 民的凝聚力及认 同感 是城市 成为一个有 记忆 的环境 , 满足人们 的心理需 求 ; 同时历史街 区内丰富 的人
既能满 足城市居 民对城市 功能 的需求 , 又能保 护城市历 史街
区 的 道 路 已成 为 城 市 建 设 和 发 展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研究背景
1 . 历 史街 区的特点 历史街 区是 一座城市 的历史 文化遗产 , 具 有 以下基 本特 征: 要 有切实存在着 的历史信息 的物质 实体 ; 要有 比较 完整 的
其 本身所 具有 的功能 已不能满足城 市居 民的需求 , 但我们 不
容 忽视的是 , 历史街区承载着 的是 这座城 市的历史和文化 , 无 论在哪里 , 城 市的历史和 文化 始终都是 这座城市 所存在 的根 基, 一座没 有历史 、 没有 文化 的城 市是没 有灵魂 的。所 以, 无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中需严格保全现有的空间结构和城市肌理,在大量性的旧城改造中,也应研究传统城市肌理的基本特征以及拓扑关系在现代城市功能背景之下的转化和再应用,从而使城市肌理在发展中得到本质的延续。

下面,试就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为例,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及思考,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沿革与街区特色
春城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滇池北岸。

城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湖山秀丽、古迹众多,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

据可考证的历史旧志记载,昆明正式建城始于唐代,史称拓东城。

在700多年前的元代,昆明已系一壮丽大城。

以后,在明代(约1382年)建起了砖城,建造了城楼,修建了比元代更多的衙门、宅院和牌坊,确立了基本的城市格局;加之,清代至近代不断重修,使昆明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至辛亥革命后,昆明列市纵横、极为繁盛。

街巷两侧的一颗印及其它样式的院落空间依托着城厢内外的150余条街道,400多条大小巷道形成了具有昆明特色的院、巷、街、市的城市空间体系,并为后人留下极富韵味的城市肌理与空间形态。

昆明旧城(或称府城)内的街巷道路空间体系、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化与历史变革、制度更叠、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和梳理城市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几个方面的特征:
1.明、清时代,昆明在云南境内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的。

桥下空间形态及空间介入策略研究——以昆明为例

桥下空间形态及空间介入策略研究——以昆明为例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30桥下空间形态及空间介入策略研究——以昆明为例彭瀛莹,梁 峻,毛志睿(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在城市空间中,公共交互空间的质量是评价一个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空间也在城市空间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本文所指的桥下空间即城市公路及地铁线路的高架下灰空间。

高架作为在城区内缓解交通压力的惯用手法,因为桥下空间的空间尺度及其影响范围都较大,所以桥下空间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对桥下空间的介入可以在保证城市功能区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城市公共交互空间,促进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的复合使用,加强城市组团之间的功能联系。

关键词:桥下空间;空间形态;公共空间;介入策略;人性化[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04.06Study on the Spatial Form and Spatial Intervention Strategy under the Bridge——A Case of KunmingPeng Yingying, Liang Jun, Mao Zhirui(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Abstract: In urban space, the quality of public interaction space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urban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traffic space also takes up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urban space. Viaduct is a common method to relieve traffic pressure in urban areas, but the space under the bri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patial form due to its large spatial scale and wide influence range.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pace under the bridge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integrity of the urban functional area, but also increase the urban public interaction space,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limited urban space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urban groups.Key words: under-bridge space; spatial form; public space; intervention strategy; humanization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车辆增加,平行交通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

城市兼并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效应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城市兼并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效应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城市 剥 离 兼 并
盘 龙 区
官 渡 区
兼 并 建 成 区 面 积 2 . 方 公 里 : 并 郊 区 面 积 8 .1 4 9平 兼 62 平 方 公 里 . 并 沙 朗 白 族 乡 和 厂 口 乡 等 乡 村 区 域 面 积 兼 2 0 9平 方公 里 。 7. 7 兼 并 建 成 区 面 积 3 .9平 方公 里 : 并 郊 区 面 积 8 . 06 兼 56平 方公里 . 并双龙乡和松华乡等乡村区域面积 28 兼 0. 4平 方公里。 剥 离 辖 区 总 面积 4 27 7 .9平 方 公 里 . 中 剥 离 双 龙 乡 和 其 松 华 乡 等 乡村 区域 面 积 2 84平方 公 里 。 0.
维普资讯
毯盎
熊理然 骆 华松
城 市 发 展 空 间 的 拓 展 可 以 经 从 广 义上 理解 . 市兼 并 包 括城 市 城 由多 条路径 和方式 实 现 . 城市 兼并 市 兼 并 , 化 城 市 发展 空 间 . 整 优 对 吸 引兼 并 、 市 新设 兼 并 、 乡兼 城 城 表 1。 )
间结 构效应 城 市兼并 所引致 的城
城 市 兼 并 类型


典型 形 式
城 市 吸 收兼 并 城 市 A 与 城市 B合 并 , 中一 个 城 市 的 域名 消失 , 一 个 城 市 为存 续 城 市 , 其 另
即 A+ A( 。 B= B)
撤 县 级 市建 新 区
城 市新 设 兼 并

城 乡兼 并 城市 剥 离 兼并

城 市 A兼 并 城 市 B 的 局 部 区域 , 空 间 上 表 现 为 城 市 A 的 扩 张 , 市 B剥 在 城 离 部分 区域 。

昆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昆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摘 要 :城 市 空间结构 演 变十 分复杂 ,一直是 城 市地 理 、城 市规 划等 学科 的研 究重 点与难 点.以 高原 山地城 市 昆明为例 ,梳 理其 空间结构 演 变“时.空”过程 ,发现 演 变特征 为 :1)演 变的基 点未 变;
2)城 市空间 结构 高度 密集和 能分 区混 杂 ;3)圈层 结 构 日益 明显 .并从城 市空 间结构优 化 角度 提
化 、自然条件及 各类建 筑的组合 ,是城市发展程 度 、阶段 与过程 的空间反 映.由于学科背景 差异 ,对城 市空 间结构的界定存在差异 :1)城市地理学围绕人类活动的空间投影及其空间分异特征阐述城市空间结构【J ;
2)城 市经济学 从经 济活 动 自身属 性及其 区位特 征界定城 市空 间结构 I6 ;3)建筑 学界将 城 市空间 限定 在城市
物质实体空间结构转向城市社会 、文化的空间结构.然而 ,对高原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甚少,主要有刘 "J对 20世纪 80年代 前昆 明城市空 间形态演 变简 析 、周 J探 讨 了昆明 市域 城市 空间形 态演变趋 势.以
昆明主城为例 ,重 点梳 理城市 空 间结 构演变 的时空 过程及 基本特 征 ,不仅 能够发 展和完 善城市 空间科学 的 相关 理论 ,而 且有 助于 中西部 1【l地城市 空间合理 化发展 .
出调 控 措 施 . 关键词 :昆明主城 区;城 市 内部 空 间;空 间结 构演 变特 征
中图分 类号 :TU98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09.2854(20 1 0)02—0050-04
城 市空 间是城市 范 围内诸种 人类活动 和功能组 织在地 域空 间上 的投影 ,是城 市人 口、经 济 、社会 、文

空间植入_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_以昆明为例

空间植入_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_以昆明为例
城市社会学
文章编号 1006- 3862( 2010) 02- 0110- 07
空间植入: 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
!!!以昆明为例
陈 浩 张京祥 宋伟轩 (南京大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 以 99昆明世博会为例, 探索了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文章认为, 随着经济的改革, 世博会植入前 昆明市
11 0
城市发展研究 17卷 2010年 2期 U rban Stud ies V o .l 17 N o. 2 2010
陈 浩等: 空间植入: 大事件 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 !!!以昆明为例
城市社会学
会进程, 一方面, 它对城市能产生类似 ∀集束重磅炸 弹 #的影响: 从物质层面来看, 大事件往往伴随着城 市物质空 间的扩 展与更 新, 从社 会和精 神层 面来 看, 大事件能快速地实现大 众文化、传 统文化的植 入与再植入, 显著地加快 地方文化的消 费化转型; 另一方面, 其植入是短暂且 迅速的, 同 时伴随着巨 大的投资, 由于很多投资是一种特殊时期政府行为 的结果, 本身不是为营利而 形成, 容易 造成投资与 资金回收之间的困难 [ 6] 。因 此从投资 - 资金回收 的角度来说, 大事件是一种高风险性的城市营销手 段。除此之外, 在物质与社 会快速更新的 同时, 可 能还存在 着破坏 历史文 化、引起 社会不 稳定 的风 险。例如昆明世博会筹备期间, 由于大量拆迁而引 起了约 6000 余 人 次的 住 户 政 策 咨询, 接 待处 理 2000多件拆迁纠纷上访, 召开 500余次纠纷调解工 作会 [ 7] 。
2 大事件社会空间效应理论分析框架 !!! 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
本文以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统 一体理论作 为分析框架来解析 99昆明世博会对城市社会空间 演化的影响。所谓社会空间统一体, 源于列斐弗尔 开创性的 理论研 究, 是对空 间认 识的一 种全 新阐 释: 空间是社会物质性实践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创 造的社会产物, 尽管有个物 质本体, 但 其内涵是社 会的 [ 8- 9] , 按 C as tells的说法 ∀空间即是社会 #[ 10] , 作 为社会产物的空间一旦生成又作为一种生产资料、 消费对象、政治工具和阶级斗争的焦点用于再生产 某种社会结构与关系 [ 11 ] , 这就是社会空间统一体的 完整逻辑。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关于空间本质 ( 社 会性 )的理解对于大事件如何嵌入城市社会空间统 一体, 如何产生空间效应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切入点。

城市文化影响下的文化空间发展——以昆明市为例

城市文化影响下的文化空间发展——以昆明市为例

文化综合 ・
大 众 文 艺
城市文化影响下的文化空间发展
以 昆明市 为例
赵 欣 ( 云 南 艺术 学院 6 5 0 0 0 0 )
摘要 : 当下 随着城 市生活的 不断丰 富 ,各地 的文化创 意产业 尤 规模 效应 ,产 业布 局得 到不 断优 化 。
其是文化空 间的建设 ,呈现 出蓬勃的 态势,但是其 中也往往 隐藏着诸
从 历 史 文 化 和 民 族 特 色 资源 来说 , 昆 明也 有 其 独 特 优 势 。
多问题。文化空 间如何与 自身的城 市文化相 融合 ,做 出吸 引人 的创 意 昆明是 云南 多 民族 文化 特 色表 现最 集 中 、最典 型 的地 区 ,可 以说 和特 色 ,如何做 到与 众不 同 ,是各 地众 多的艺术 空间需要 思考 的问 它表 现 着 、见 证着 中 国 民族 文 化资 源最 丰 富 ,形态 最 多样 化 的一
点 。当前 , 随着 城市 化 的不 断发 展 ,城 市 生活 更加 展现 出它 的多 才 是作 为 一 个 新 建 艺 术 空 间 最应 该考 虑 的 。 目前 , 千 奇走 的是 样 性 和生 动性 。以现 代 、 时尚 、舒适 为 目标 的 都市 化生 活 方式 越 “ 跨 界& 融 合 ”的思 路 ,试 图把 摄 影 、艺 术 、文 化 结合 起 来 ,策 发 的 深入 人心 。现 代 化 、 时尚化 的 印记 也更 多 的在 社会 文 化领 域 划 “ 大理 国际影 展 ”,创 办 中 国第一 本 国 际化 的摄影 杂 志一 秘境 出现 ,而 文化 空 间 的出现 似 乎成 为 了这 一现 象 很好 的代 言 ,也 为 ( ( P H T O T ) )。应 该 说这 些 尝 试都 是 有 它存 在 的价 值 和 意义 的 ,对 城 市 发展 提供 了新 的可 能 。因此 我希 望 以 昆明这 座 城市 为例 ,借 于 昆明乃 至 云南 的创 意文 化 氛 围,都 是有 启 示作 用 的。我 认 为 ,

基于街景数据的空间感知与活力特征探究——以昆明老城为例

基于街景数据的空间感知与活力特征探究——以昆明老城为例

基于街景数据的空间感知与活力特征探究——以昆明老城为例Research on the Space Perception and Vitality Character Based on Street View Data — T aking Old Street of Kunming as an Example■ 熊付爱 XIONG Fuai 王 颖 WANG Ying 郑 溪 ZHENG Xi 金楚涵 JING Chuhan摘 要: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健康、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基于开源城市感知模型,从美丽、安全、有趣、富裕、无聊、沉闷等6个维度量化昆明老城的街道空间感知质量,解析行人感知质量与街道活力分布的空间特征,探寻街道视觉元素和使用者主观感知的相关性,以期为存量规划背景下街道空间环境的精细化更新改造提供辅助支持。

关键词:存量规划;城市更新;街景图像;空间感知;活力特征;图像语义分割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urban public space, stree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health, ecology, saf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y. Based on the open source city perception model, this paper quantifies the street space perception quality of old street of Kunming from six dimensions, including beauty, safety, interest, wealth, being boring and being dull, analyzes the spatial feature of pedestrian perceived quality and street vitality distribution,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et visual elements and user subjective perception, so as to provide auxiliary support for the refinement and renovation of street space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ock planning.Keywords: stock planning; urban renewal; street view image; space perception; vitality character; image semantic segmentation0 引言“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1],街道是城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之一。

昆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昆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unming City'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作者: 马仁锋[1];王玺[2];尧厅[2]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062;[2]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昆明650091
出版物刊名: 襄樊学院学报
页码: 50-5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昆明主城区;城市内部空间;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十分复杂,一直是城市地理、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重点与难点.以高原山地城市昆明为例,梳理其空间结构演变“时-空”过程,发现演变特征为:1)演变的基点未变;2)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密集和功能分区混杂;3)圈层结构日益明显.并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角度提出调控措施.。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昆明为例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昆明为例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昆明为例
周华伟;朱大明
【期刊名称】《江西科学》
【年(卷),期】2010(28)6
【摘要】了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本质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城市在信息时代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对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积极性.首先回顾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阐述.信息时代的来临,新的驱动因素对城市化进程有不同程度的推动力量,并由此引发了城市空间结构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采用实地调研与查阅原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昆明地区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针对昆明城市现状,提出了面向信息社会城市发展策略,对于把握城市未来空间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7页(P790-796)
【作者】周华伟;朱大明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3
【相关文献】
1.苏中地区县级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以江苏省靖江市为例 [J], 王卫;洪小春
2.资本的空间分布、溢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以厦漳泉大都市区为例 [J], 许
培源;许红妹
3.基于现代服务业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以广州市为例 [J], 曾颖嫦
4.基于石油开采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特殊性——以大庆市为例 [J], 王永超;王士君;冯章献
5.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以昆明为例 [J], 陈浩;张京祥;吴启焰;宋伟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旅游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昆明市为例

论旅游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昆明市为例

2018年7月下半月刊论旅游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昆明市为例顾 雕 韩学阵以昆明市为例,结合桥头堡战略背景,通过分析旅游事件带来的影响,得出结论:①旅游事件的出现给城市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②旅游事件的出现伴随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损和低谷效应等一系列的后果。

针对这一结果,本文提出科学决策,合理开发旅游产品的对策。

一、研究综述旅游事件指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在此概念影响下,部分学者把旅游事件称为“节庆(节事)旅游”。

国外研究方面,葛兹多纳德(Getz Donald)认为旅游事件的概念包括社会上各方面的事件,囊括了会展活动、体育赛事、文化庆典、政治事件和私人事件等方面。

国内研究方面,学者吴书峰等认为旅游事件是以举办各种节日为核心吸引力和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即节事旅游或节庆事件旅游。

从国内对旅游事件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研究在部分程度上受到了国外研究含义的束缚。

如国外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所包含的含义和内容划分为一个部分。

将其定义为FSE(Festival Special Event),其中“Event”的翻译为“事件”,其在英文里的含义非常多,如2005年上海版本对Event的翻译主要有四种。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各种事情,特别是指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且把这种发生的事件在旅游事件的概念里面界定为会展旅游。

二是指在各种公共的社会场合有安排和计划的事件。

三是指在各种体育赛事中所产生的事件而带来的旅游活动,以及在体育赛事中的各种赛事活动。

四是指从物理学的观点中去分析一个过程的发生,而在此基础上把发生的事件全部包含在旅游活动的范围内。

另外,韦氏字典对“Event”的解释有三个:第一,一个规范行为的最终结果;第二,发生的各种事情,包括引人注意的事情和社交场合;第三,体育活动和节庆活动的相互关系中的竞赛。

动荡时代的都市空间愿景——“大昆明计划”历史回溯

动荡时代的都市空间愿景——“大昆明计划”历史回溯

动荡时代的都市空间愿景——“大昆明计划”历史回溯杜建军;杨毅【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22()2【摘要】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昆明以其对外交通枢纽的地位成为了抗战大后方重镇。

随着抗战西迁来的人口、工业、金融业与建筑业在短时间内涌入昆明,这些要素加快了昆明城市的近代化进程,推动了新城市规划的产生。

1939年民国《都市计划法》颁布后,昆明市工务局局长丁基实提出了“大昆明”设想,同年年底该局技士沈长泰根据设想绘制了“大昆明市设计草图”。

至此,昆明市的规划及营建开始以建设大昆明市为指导,昆明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及定位就此确立。

1940年,《昆明市政府中心工作计划书》颁布,其工务部分指出了建设大昆明市的几项系统性任务;1941年,在时任昆明市工务局局长唐英的主持下制定了《昆明市三年建设计划纲要》并在其中列出了城建的具体事项,同年云南省政府颁布《昆明市建筑规则》,对昆明市建筑设计及营建活动进行规范要求。

至此,“大昆明计划”的理论演变成熟,并于1942年起开始实施。

本文主要通过爬梳史料对“大昆明计划”的时代背景、演变过程、演变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考察,以求在复现历史的基础上探求“大昆明计划”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最后,笔者认为“大昆明计划”对近现代昆明市的城市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应被视为近代昆明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转型的标志,而其规划思想在当下昆明的城市规划中仍有体现。

【总页数】7页(P77-83)【作者】杜建军;杨毅【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相关文献】1.从“延续”到“流变”——《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的历史回溯与价值启示2.《大上海都市计划1946-1949》——近代中国大都市的现代化愿景与规划实践3.赛博空间的涌现:从遗失的控制论历史到重现的自动化愿景4.愿景、困境与破局——城市广电传媒集团化改革之路:愿景与困境,只一块“石头”摸过——广电传媒“集团化”历史现实意涵的世俗阐释5.职业教育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回溯与愿景前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115 期
文 章 编 号 :1003-2398(2010)05-0041-06
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
—— —以昆明为例
陈 浩 1,张京祥 1,吴启焰 2,宋伟轩 1 (1.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 210093;2.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650091)
41 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
人文地理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115 期
1 引言
为一种生产资料、消费对象、政治工具和阶级斗争的焦点用 于再生产某种社会结构与关系[14],这就是社会空间统一体的
在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流动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和全球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 烈,为了有效地适应竞争环境,城市政府逐步转变职能,从 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 “城市企业”的经营者[1],政府企业化 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大事件营销以其外在的经 济绩效与媒体曝光率赢得了广泛的青睐[2]。通过促进地方更 新与复兴,促进地方全方位信息的营销,它成为了城市与区 域发展战略中重要的实施策略[3],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中提升 地区 “粘性 (sticky)”的手段之一[4]。
完整逻辑。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关于空间本质 (社会性) 的 理解对于大事件如何嵌入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如何产生空 间效应提供了理论切入点,并为其空间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基 本的框架: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应该包括物质空间 重构与社会空间演化两个一体化的方面。物质空间的重构主 要指物质本体的规模、结构与形式的变迁过程;而社会空间 的演化则包括社会结构变迁及其空间化两个阶段。以上两个 阶段必不可少,但并不是完全一体化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两个阶段有可能在时序上脱节,要实现两者之间时 序上的匹配,不仅需要社会的变迁,而且还要有物质空间的 “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当然制度等因素的重 构也是其条件之一,但它往往是国家尺度内自上而下的过 程,本文不作专门探讨)。这就构成了社会空间统一体体系 中 “物质空间”、 “社会空间”与 “社会变迁”三个相互依 赖、相互作用的分析变量 (图 1)。
植入是上述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 并从空间投资、 社会动员与社会植入的角度建立了昆明世博会与城市 空间演化关系的解释框架。
关键词: 大事件; 空间演化; 社会空间统一体; 昆明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 F301.4 文献标识码: A
基 金 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77);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432) 作 者 简 介 :陈浩(1984—),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chenhao.geo@。 收稿日期: 2009-10-28;修订日期:2010-05-11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EVOLOTION AFFECTED BY MEGA-EVENTS — ——A Case Study of Kunming
CHEN Hao1, ZHANG Jing-xiang1, WU Qi-yan2, SONG Wei-xuan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在大事件作为营销手段的重要性凸显的同时,对它的学 术研究也与日俱增,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 两条线索对大事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宏观研究集中于探讨 大事件的经济绩效,它一直是研究的重点[5-7];微观研究主要 集中于事件营销的发生、发展的社会政治机制,以及事件运 作过程中的社会集团博弈关系等方面[8]。总体来说,目前经
提 要: 本文将大事件作为一种植入城市进程中的 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 分析了大事件空间效应的形 成机制, 认为 “大型投资” 与 “社会动员” 是嵌入城 市社会空间统一体并推动城市 “物质空间” 与 “社会 空间” 演化的内在机制。 进而以昆明市为例, 界定了 昆明世博会的空间影响期, 研究了影响期内城市物质 空间与社会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 文章认为世博会的
济学与旅游营销等学科处于大事件研究的中心,城市地理
学、规划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事实上,研究大事
件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对其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具有重
大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昆明世博会为例,试图对这一问题进
行初步探索,但鉴于社会空间系统的复杂性,在现实的研究
中很难精确地界定大事件对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化的影响[3]。
所谓社会空间统一体,源于列斐弗尔开创性的理论研究 (由 Soja 完善并提出),是对空间认识的一种全新阐释:空 间是社会物质性实践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创造的社会产物, 尽管有个物质本体,但其内涵是社会的[11,12],按 Castells 的说 法 “空间即是社会”[13],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一旦生成又作
因此,本文转换一种思路:研究的目标不是试图建立大事件
与空间演化之间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而是将它作为一种重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影响因素或背景,探索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并
建立起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解释框架,这实质也是对大事件
空间效应研究的一种有效尝试。
2 大事件空间效应的形成机制
大事件,是指短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事件,主要是指 重大展览会、节庆、博览会等按一定组织规则周期性或一次 性举办的文化性和体育性的事件[3,9]。由于实践广泛,大事件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城市现象,但就其如何内部化为城市 进程及其社会内涵等问题,学术界缺少相应的关注[10]。本文 认为,就大事件的社会与空间意义来说,它是城市外部力量 (全 球 与 国 家 层 面)、 城 市 精 英 主 导 的 快 速 植 入 城 市 进 程 (urban process)中的社会进程,同时也是全球化语境下城市 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之一,它所生产和再生产的是一种 嵌入全球或区域生产与消费体系中的新型空间—本质上是国 家、地方与全球空间的复杂交集。大事件作为植入的空间生 产过程,它的空间生产机制在于内在的大型投资与社会动员 过程能嵌入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进而推动其演化。 2.1 社会空间统一体
图 1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示意图 Fig.1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2.2 大型投资的空间效应 大事件的举办往往需要对具有展示性的公共空间与消费
空间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因此其内在地包含着大型空间投资 的过程。最基本的大型投资是政府增加公共支出来建设所需 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善于运作的政府还往往突破基本的 投资,将事件植入与城市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城市 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利用大事件的营销效应改善城市的投 资环境,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与地方资本,投资于城市旧城更 新、新区建设、城市整体性的结构调整 [15,16],以增强城市在 全球与区域环境下的竞争力。案例表明,大事件能与城市空 间结构调整、空间增长与内城更新等物质空间重构过程,以 及郊区化、绅士化、社会空间极化等社会空间演化进程建立 因果关系 。 [2,17] 2.3 社会动员的空间效应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research on spatial effects of events, which are valuable for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he authors provide a case study of Kunming World Expo. The paper, firstly, examine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spatial effect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mega-events. And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mega-events are the social progress implanted into urban process and their spatial effects are derived from their internal attributes of "spatial investment"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the social-spatial dialectic of the neo-Marxism is th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patial effects of social process. The methodology of empirical research is adop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influencing period of Kunming World Expo (1997-2003) wit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in Kunming during 1997-2003. The authors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The time series of the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are advanced and the investment of urban space enters into peak season and the reconstructing of physical space is relatively advanced; (2) the Kunming World Expo leads physical space into growing at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northeast part increases rapidly; (3) evolution of urban social space presents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differ from the similar cities; (4) it establishes an explaining fram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Kunming World Expo and spatial evolution.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World Expo influences evolution of urban space through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reat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of investment fo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ttract large amount of spatial investment; (2) social mobilization minimizes the cost of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and accelerates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space; (3) the World Expo increases urban attractions and leads to the implant of external factors so that evolution of social space presents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implant. Key words: mega-events; spatial evolution; social-spatial dialectic; Kunming World Exp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