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角函数及解斜三角形

合集下载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典型题及常见题汇总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典型题及常见题汇总

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典型题及常见题汇总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与解三角形问题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通过解典型题和常见题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对于一个角α,它的正弦值(sinα)等于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可以表示为sinα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对于一个角α,它的余弦值(cosα)等于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可以表示为cosα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对于一个角α,它的正切值(tanα)等于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可以表示为tanα = 对边/邻边。

二、解三角形典型题1. 已知两边及夹角(SSA):当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第三边的长度。

具体步骤是:a) 使用正弦定理:sinA/a = sinB/b = sinC/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个角的度数,a、b、c分别表示这些角所对应的边长。

b) 带入已知数据,求解未知边的长度。

2. 已知两个边及对应角(SSS):当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及其夹角时,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第三边的长度。

具体步骤是:a) 使用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C表示对应的角度。

b) 带入已知数据,求解未知边的长度。

三、常见题汇总1. 解三角形:已知三个角或两个角及一边的情况下,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通过画图并观察三角函数的周期、对称轴、最大最小值等性质。

3. 三角方程的求解:根据给定的三角方程,使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和恒等式进行推导和求解。

4. 三角函数的应用:在物理、工程等领域中,通过三角函数可以描述和求解各种周期性现象,如电流的变化、振动的周期等。

结束语通过学习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典型题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公式。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题型归纳及习题含详解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题型归纳及习题含详解
2 简而言之即“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题型 53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与区别 思路提示
(1)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可用列举归纳法和双向等差数列的方 法解决.
(2) 注意正角、第一象限角和锐角的联系与区别,正角可以是任一象限角,也 可以是坐标轴角;锐角是正角,也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包含坐标
4. 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和简单恒等式的证明.
命题趋势探究
1.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角的概念考查多结合函数的基础知识.
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是重要考点. 知识点精讲 一、基本概念
正角---逆时针旋转而成的角; (1)任意角 负角---顺时针旋转而成的角;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定义 已 知 角 终 边 上 的 任 一 点 P(x, y) ( 非 原 点 O ), 则 P 到 原 点 O 的 距 离
r OP x2 y2 0 . sin y , cos x , tan y .
r
r
x
此定义是解直三角形内锐角三角函数的推广.类比,对 y ,邻 x ,斜 r , 如图 4-2 所示.
的终边逆时针旋转整数圈,终边位置不变.
注:弧度或 rad 可省略 (5)两制互化:一周角= 3600 2 r 2 (弧度),即 1800 .
r
1(弧度)
180
0
57.30
57018
故在进行两制互化时,只需记忆 1800 ,10 两个换算单位即可:如: 180
5 5 1800 1500 ; 360 36 .
C. 0, ,是第一、二象限角

((完整版))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x cos
cos x sin
)
2 sin( x
)
2
2
3
3
3
注意:“凑角”运用: ,

1 2
14、三角形中常用的关系:
sin A sin(B C) ,
cos A cos(B C) ,
sin A cos B C ,
2
2
sin 2A sin 2(B C) , cos 2A cos 2(B C)
tan tan
tan(
4
)
10、二倍角公式
(1) sin 2a 2sin a cos a (2) cos 2a cos2 a sin2 a 1 2sin2 a 2cos2 a 1
(3)
tan
2a
1
2
tan a tan2 a
11. 降幂公式:
(1) cos2 a 1 cos 2a 2
sin A sin sin C 径).
注: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 a 2R sin A , b 2R sin , c 2R sin C ;
② sin A a , sin b , sin C c ;
2R
2R
2R
③ a : b : c sin A : sin : sin C
16、余弦定理:在 AC 中,有 a2 b2 c2 2bc cos A , b2 a2 c2 2ac cos , c2 a2 b2 2ab cos C

0
3
6.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n x
y cos x
y tan x
图 像


R
R

锐角三角函数-解斜三角形 【完整版】

锐角三角函数-解斜三角形 【完整版】

锐角三角函数——解斜三角形萧红中学石加泽最新年10月17日基础知识:解斜三角形的规律与技巧专题训练:①角未知,已知三边:⑴已知:如图⑴所示,求∠A、tanB.⑵已知:求∠B、tanC②一角已知,已知两边:⑶已知:tan B=12,AB=5,AC=3,求BC。

⑷已知:tan∠ACD=23,AB=10,AC=13,求BC.③一角已知,已知一边及两边关系:⑸已知:tan B=2,AC=6,AB=5k,BC=k+4,求AB。

④一角已知,已知三边关系:⑹已知:tan C=43,AB=26x,AC=5x,BC=3x+4,求AB。

⑤两角已知,已知一边:⑺已知:∠B=30°,si n C=31313,AB=6,求BC。

⑻已知:tan∠ACD=43,tan B=12,AB=45,求sinA.⑥两角已知,已知两边关系:⑼已知:tan B=13,tan C=12,AB=2k+1,AC=5k,求BC。

几种特殊的斜三角形:1.已知:AB=3,BC=7,∠A=120°,求AC的长.2.已知:AB=5,AC=8,∠A=60°,求BC的长.BA3.已知:AB=1,AC=2,BC=7,求∠A 的度数.4.如图,在△ABC 中,AB=5,AC=7,BC=8,求∠B 的度数。

5.如图,在△ABC 中,AB=6,∠B=30°,AC=33,求tan ∠C 的值.6.如图,在△ABC 中,tanB=2,tanC=3,CB=5,求AB 的长。

7.如图,在△ABC 中,21tan B ,∠C=45°,AC=4,求BC 的长。

8.如图,在△ABC 中,∠B=30°,AB=6,AC=23,求BC 的长.9.如图,在△ABC 中,tanB=43,tanC=21,AB=t ,BC=9-t ,求t 的值。

10.如图,在△ABC 中,∠C=120°,AB=3+4t ,BC=5t ,AC=3t,求t 的值。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及其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理科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及其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理科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总结一、角的概念和弧度制:(1)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在轴的正半轴上,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过角是第几象x 限的角。

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说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它叫象限界角。

(2)①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360|{0Z k k Z k k或与角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角的集合:;与角终边关于轴对称的角的集合:;x 与角终边关于轴对称的角的集合:;y 与角终边关于轴对称的角的集合:;x y②一些特殊角集合的表示:终边在坐标轴上角的集合:;终边在一、三象限的平分线上角的集合:;终边在二、四象限的平分线上角的集合:;终边在四个象限的平分线上角的集合:;(3)区间角的表示: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第一、三象限角:;②写出图中所表示的区间角:(4)正确理解角:要正确理解“间的角”=;oo90~0“第一象限的角”= ;“锐角”= ;“小于的角”= ;o90(5)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通过来判断所在的象限,通过2来判断所在的象限3(6)弧度制: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任一已知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其中为以角作为圆心角时所对圆rl ||l 弧的长,为圆的半径。

注意钟表指针所转过的角是负角。

r (7)弧长公式:;半径公式:;xyOxyO扇形面积公式:;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的终边上任取x 一个异于原点的点,点到原点的距离记为,则;),(y x P P r sincos;;tan 如:角的终边上一点,则。

注意r>0)3,(a a sin2cos (2)在图中画出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x yOa x y Oa xy Oa yOa比较,,,的大小关系:。

)2,0(xx sin x tan x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643223sin costan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与诱导公式:(1)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作用: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第6讲:解斜三角形(学)

《三角函数》第6讲:解斜三角形(学)

《三角函数》第6讲:解斜三角形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ABC 中,若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则2.三角形面积公式:S △ABC = (h 表示边a 上的高) ; S △ABC =12ab =12 sin A = a sin B ; S △ABC =abc4R ;(海伦公式)S △ABC = ,其中 p =a+b+c 2为半周长3.一些tips1.在△ABC 中,若sinA >sinB ,则2.在△ABC 中,大边对 , 对小角,即若a >b ,则 3.在△ABC 中,若三个角成等差数列,一定有个角为4.在△ABC 中,A+B+C= ,如sinC=sin[180°—(A+B)]= 5.解斜三角形的方法:1)化边为角;2)化 为6.如何选用定理?正定:已知 或者 ;余定:已知 或者典例剖析题型一 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 在△ABC 中,a =3,b =5,sin A =13,则sin B =( ) A. 15 B. 59 C. 53D .1变式训练 在△ABC 中,若A =60°,B =45°,BC =32,则AC =________.题型二 利用余弦定理解题例2 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c 2=(a -b )2+6,C =π3,则△ABC 的面积是( )A .3 B. 932 C. 332D .3 3变式训练 在△ABC 中,若AB =5,AC =5,且cos C =910,则BC = .题型三 综合利用正余弦定理解题例3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 -2a )cos C +c cos B =0. (1)求C ;(2)若c =7,b =3a ,求△ABC 的面积.变式训练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 sin A =3a cos B . (1)求角B 的大小;(2)若b =3,sin C =2sin A ,求a ,c 的值.当堂练习1.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c 2=(a -b )2+6,C =π3,则△ABC 的面积是( )A .3 B. 932 C. 332D .3 3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 =2,B =30°,C =15°,则a 等于( ) A .22 B .2 3 C . 6- 2 D .43.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 =2,B =π6,C =π4,则△ABC 的面积为( )A .23+2 B. 3+1 C .23-2 D. 3-14.(2015重庆理)在△ABC 中,B =120°,AB =2,A 的角平分线AD =3,则AC =________.5.(2015江苏)在△ABC 中,已知AB =2,AC =3,A =60°. (1)求BC 的长;(2)求sin 2C 的值.课后作业一、 选择题1. (2015广东文)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c =23,cos A =32且b <c ,则b 等于( ) A .3 B .2 2 C .2 D. 32.已知△ABC ,a =5,b =15,A =30°,则c =( ) A .25 B. 5 C .25或 5 D .均不正确3.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23cos 2A +cos 2A =0,a =7,c =6,则b 等于( ) A .10 B .9 C .8 D .54.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5.在某次测量中,在A 处测得同一平面方向的B 点的仰角是50°,且到A 的距离为2,C 点的俯角为70°,且到A 的距离为3,则B 、C 间的距离为( )A. 16B. 17C. 18D. 196.△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2A ,a =1,b =3,则c =( ) A .2 3 B .2 C. 2 D .17.在△ABC 中,∠ABC =π4,AB =2,BC =3,则sin ∠BAC =( )A. 1010B. 105C. 31010D. 558.(2014年江西卷)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是a ,b ,c .若c 2=(a -b )2+6,C =π3,则△ABC 的面积是( ) A .3 B. 932 C. 332D .3 3二、填空题9.(2015福建文)在△ABC 中,AC =3,A =45°,C =75°,则BC =________.10. (2015重庆文)△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2,cos C =-14,3sin A =2sin B ,则c =________.11. (2015北京文)在△ABC 中,a =3,b =6,A =2π3,则B =________.三、解答题12. (2015天津文)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已知△ABC 的面积为315,b -c =2,cos A =-14.(1)求a 和sin C 的值;(2)求cos ⎝⎛⎭⎫2A +π6的值.13.(2015新课标Ⅰ文)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sin 2B =2sin A sin C . (1)若a =b ,求cos B ;(2)设B =90°,且a =2,求△ABC 的面积.。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课件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课件

即 cos A=-12,
由 A 为三角形内角得 A=23π,
△ABC
面积
S=12bcsin
A=12×1×
23=
3 4.
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类型四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1.(2023·新课标Ⅰ卷)已知向量 a=(1,1),b=(1,-1).若(a+λb)⊥(a+μb),
则( )
A.λ+μ=1
B.λ+μ=-1
A.79 解析:因为
sin
B.19 (α-β)=sin
αcos
C.-19 β-sin βcos
α=13,
cos αsin β=16,
所以 sin αcos β=12,
所以 sin(α+β)=sin αcos β+sin βcos α=12+16=23,
则 cos(2α+2β)=1-2sin2(α+β)=1-2×49=19.
答案:-
3 2
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3.(2023·全国甲卷)函数 y=f(x)的图象由函数 y=cos (2x+π6)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
单位长度得到,则 y=f(x)的图象与直线 y=12x-12的交点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把函数 y=cos(2x+π6)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可得 函数 f(x)=cos(2x+π2)=-sin 2x 的图象, 而直线 y=12x-12=12(x-1)经过点(1,0),且斜率为12,
Bcos Bcos
AA-ssiinn
CB=1,所以ssiinn
((AA-+BB))-
sin sin
CB=sin
(A-sinBC)-sinB=1,
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正余弦定理及解斜三角形

正余弦定理及解斜三角形

正余弦定理及解斜三角形一.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对边的正弦的比相等;且此比值为此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

即:2sin sin sin a b cR ABC===(R 为三角形ABC 外接圆半径)注:正弦定理变形:① 与外接圆关系 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② 边角转换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二.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c a ca B c b a ab C =+-=+-=+-、、注:余弦定理变形(夹角公式):222222222cos cos cos 222b c a a c b a b c A B C bc ac ab+-+-+-===、、 三.解斜三角形:1.解斜三角形的四种类型:①已知两角及一边;②已知两边及夹角;③已知三边;④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前三类的解唯一,第四类需讨论......,若A 为锐角,当b sin A <a <b 时有两解,当a ≥b 时有一解;若A 为钝角,有一解. 2.解斜三角形中常用关系式:(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正弦定理 (3)余弦定理 (4)边角转换....四.例题解析:例1.在△ABC 中,如果a =18,b =24,A =︒45,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为( ).A. 一解B. 两解C. 无解D. 不确定例2.在△ABC 中,a =5,b =15,A =︒30,则c 等于( ).A. 25B. 5C. 25或5D. 以上都不对例3.在△ABC 中,a ∶b ∶c =3∶5∶7,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 ).A.︒150B.︒120C.︒90D.︒135例4.(1) 在△ABC 中,若B =︒30,AB =23,AC =2,则△ABC的面积是_____.(2) △ABC 中,若AB =1,BC =2,则角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例5.在△ABC 中,求证:a 2sin2B+b 2sin2A =2absinC例6.在△ABC 中,如果lga-lgc =lgsinB =-lg 2,且B 为锐角,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例7.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① 若△ABC 面积为23,c =2,A = 60,求b ,a 的值.② 若acosA =bcosB ,试判断△ABC 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DCABE例8.如图所示,已知在梯形ABCD 中AB ∥CD ,CD =2, AC =19,∠BAD = 60,求梯形的高.例9.如图所示, 在△ABC 中,若c =4, b =7,BC 边上的中线AD =27, 求边长a.典型题训练:1.在△ABC 中,若3a =2b sin A ,则B 为( )A .3πB .6πC .3π或32πD .6π或65π2.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的( )A .90°B .120°C .135°D .150°3.已知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3∶2∶4,那么cos C 的值为( )A .-41B .41 C .-32 D .32 4. △ABC 中,∠A ,∠B 的对边分别为a ,b ,且∠A=60°,4,6==b a ,那么满足条件 的△ABC ( )A .有一个解B .有两个解C .无解D .不能确定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2+x +1,x 2-1和2x +1(x >1),则最大角为( ) A .150°B .120°C .60°D .75°6.关于x 的方程02cos cos cos 22=-⋅⋅-CB A x x 有一个根为1,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7.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 A .3400B .33400米 C .2003 D .200米8.12.在ABC ∆中,已知三边a 、b 、c 满足()()3a b c a b c ab +++-=,则C = ( )A .15B .30C .45D .609.在△ABC 中,若∠B =30°,AB =23,AC =2,则△ABC 的面积为___ ___. 10.a 、b 、c 为△ABC 的三边,其面积S △ABC =123,bc=48,b -c=2,求a正余弦定理及解斜三角形一.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对边的正弦的比相等;且此比值为此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

高考三角函数与解斜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

高考三角函数与解斜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角的概念的推广: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的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 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 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称它形成一个 角。

射线的起始位置称为始边,终止位置称为终边。

2.象限角的概念: 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

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 任何象限。

3.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1)α终边与θ终边相同(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射线上)⇔,注意: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2)α终边与θ终边共线(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直线上) ⇔. (3)α终边在x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 (4)α终边在y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5)α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可表示为:4.α与2α的终边关系:由“两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确定.如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是第_____象限角5.弧长公式:=l ,扇形面积公式:=s .例如: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则扇形的面积为____。

6.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0r =>,那么=αsin ,=αcos ,=αtan , (0)y ≠。

注: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大小 关,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 关。

例如: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若()4,p y 是角θ终边上一点,且sin 5θ=-,则y = 基本知识方法1.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规律 :正弦……上为正,下为负,横为零余弦……右为正,左为负,纵为零 正切……一三为正,二四为负,横为零,纵不存在2.要正确利用三角函数线解答“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和“解简单三角不等式”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平方关系: (2)倒数关系: (3)商数关系:例如:(1)已知11tan tan -=-αα,则ααααcos sin cos 3sin +-=____;2cos sin sin 2++ααα=_________。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广泛用于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探讨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一、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弦函数的值等于该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

即sin(A)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余弦函数的值等于该角的邻边与斜边之比。

即cos(A)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正切函数的值等于该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

即tan(A) = 对边/邻边。

4.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根据勾股定理,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对边的平方与邻边的平方之和。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推导出三角函数之间的互相关系,例如sin^2(A) + cos^2(A) = 1。

二、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1. 已知两边求角: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角度。

余弦定理表达式为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c为三角形的斜边,a和b为两个已知边的长度,C为斜边对应的角度。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角C的值。

2. 已知一边一角求边: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度和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

正弦定理表达式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A、B、C为对应的角度。

通过代入已知的值和未知的变量,可以解出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3. 已知两角求边: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条边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函数或者正切函数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其他边的长度。

根据已知的信息,可以设置各种方程式来解出未知变量。

三、实例分析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3cm和4cm,对应的角度为60度。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函数,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解三角形则是利用三角函数求解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和角度的过程。

下面将对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 正弦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被定义为正弦,用sin表示。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2. 余弦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被定义为余弦,用cos表示。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3. 正切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被定义为正切,用tan表示。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

4. 余切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邻边与对边的比值被定义为余切,用cot表示。

余切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

5. 正割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斜边与邻边的比值被定义为正割,用sec表示。

正割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6. 余割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些锐角,其斜边与对边的比值被定义为余割,用csc表示。

余割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1,∞)。

二、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求得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和角度。

1.利用已知边长和角度求解三角形: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求解三角形的其他边长和角度。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以及夹角C,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和其他两个角度。

2.利用已知边长求解三角形的角度: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可以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的三个角度。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分别为a、b、c,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三个角度。

解斜三角形

解斜三角形
例5、在ABC中,已知A 300 , c 3, a 5, 求C、B和b. (保留两位小数)
若A 30O , a 3, c 5
注意公式的选用 注意解的取舍
应用2: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判断解的个数常用性质: (1)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中
A B , C 存在
b2 c2 a 2 cos A 2bc a 2 c2 b2 cos B 2ac b2 a2 c2 cosC 2ab
思考:1、余弦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是否成立?
2、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有何关系? 3、余弦定理可解决哪类知三求三的斜三角形问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作用:
练习1:海中有岛A,已知A岛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今有一 货轮由西向东航行,望见A岛在北75°东,航行20 2海里后,
见此岛在北30°东,如货轮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问有无触
礁危险。
A
北 北
B
20 2
C
M
练习2:据监测某日在海滨城市A南 偏东60°的360千米处的海面上有一
台风形成 ,并且台风中心正以60千
米每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移动, 当时受台风影响的范围为半径为240 千米的圆形区域。已知受台风影响 的圆形区域的半径正以30千米每小 A
C B
时的速度增长,问海滨城市A是否
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若会受到 影响,请求出该城市受 台风影响多 长时间,若不会受影响请说明理由。
/
2010高三第一轮复习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
在三角形中,各边与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 相等。此结论叫做正弦定理。 y
C
a b
D
OA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

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应用)1.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csin =2R.(关键点“比”,用法:边角转化)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 cos B =cab ac 2222-+;在余弦定理中,令C =90°,这时cos C =0,所以c 2=a 2+b 2.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理解”.题型一、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 =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答案:C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下列条件中,△ABC 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 A.sin A +cos A =51B.AB ·BC >0C.tan A +tan B +tan C >0D.b =3,c =33,B =30° 答案:C解析:由sin A +cos A =51 得2sin A cos A =-2524<0,∴A 为钝角. 由AB ·BC >0,得BA ·BC <0,∴cos 〈BA ,BC 〉<0.∴B 为钝角.由tan A +tan B +tan C >0,得tan (A +B )·(1-tan A tan B )+tan C >0. ∴tan A tan B tan C >0,A 、B 、C 都为锐角.由B b sin =C c sin ,得sin C =23,∴C =3π或3π2.3.在△ABC 中,sin A =CB CB cos cos sin sin ++,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解:△ABC 是直角三角形. 题型二、解斜三角形(求角度和长度)4.已知(a +b +c )(b +c -a )=3bc ,则∠A =_______. 解析:由已知得(b +c )2-a 2=3bc ,∴b 2+c 2-a2=bc .∴bc a c b 2222-+=21.∴∠A =3π. 答案:3π5.在△ABC 中,“A >30°”是“sin A >2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ABC 中,A >30°⇒0<sin A <1 sin A >21;sin A >21⇒30°<A <150°⇒A >30°答案:B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三角形的面积S =41(a 2+b 2-c 2),则∠C 的度数是_______.解析:由S =41(a 2+b 2-c 2)得21ab sin C =41·2ab cos C .∴tan C =1.∴C =4π. 答案:45° 7.△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如果a 2=b (b +c ),求证:A =2B . 证明:用正弦定理,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代入a 2=b (b +c )中,得sin 2A =sin B (sin B +sin C )⇒sin 2A -sin 2B =sin B sin C ⇒22cos 1A --22cos 1B- =sin B sin (A +B )⇒21(cos2B -cos2A )=sin B sin (A +B ) ⇒sin (A +B )sin (A -B )=sin B sin (A +B ), 因为A 、B 、C 为三角形的三内角,所以sin (A +B )≠0.所以sin (A -B )=sin B .所以只能有A -B =B ,即A =2B .该题若用余弦定理如何解决?解:利用余弦定理,由a 2=b (b +c ),得cos A =bc a c b 2222-+=bc c b b c b 222)()(+-+=b bc 2-,cos2B =2cos 2B -1=2(ac b c a 2222-+)2-1=2222cc b b c c b )()(++-1=b b c 2-. 所以cos A =cos2B .因为A 、B 是△ABC 的内角,所以A =2B .评述:高考题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题目,重点考查正弦、余弦定理,考查的侧重点还在于三角转换.这是命题者的初衷.8.△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B =30°,△ABC 的面积为23,那么b 等于( )A.231+ B.1+3 C.232+ D.2+3答案:B9.已知锐角△ABC 中,sin (A +B )=53,sin (A -B )=51. (1)求证:tan A =2tan B ; (2)设AB =3,求AB 边上的高. (1)证明:∵sin (A +B )=53,sin (A -B )=51,∴⎪⎪⎩⎪⎪⎨⎧=-=+51sin cos cos sin 53sin cos cos sin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tan tan 51sin cos 52cos sin ⇒⎪⎪⎩⎪⎪⎨⎧==⇒=2. ∴tan A =2tan B . (2)解:2π<A +B <π,∴sin (A +B )=53. ∴tan (A +B )=-43, 即BA BA tan tan 1tan tan -+=-43.将tan A =2tanB 代入上式整理得2tan 2B -4tan B -1=0,解得tan B =262±(负值舍去).得tan B =262+,∴tan A =2tan B =2+6. 设AB边上的高为CD ,则AB =AD +DB =A CD tan +B CDtan =623+CD .由AB =3得CD =2+6,所以AB 边上的高为2+6.10.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长,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a 2-c 2=ac -bc ,求∠A 的大小及cBb sin 的值. 解cBb sin =sin A =23.11.在△ABC 中,若∠C =60°,则ca bc b a +++=_______. 解析:c a bc b a +++=))((c a c b bc b ac a +++++22 =222c bc ac ab bc ac b a ++++++. (*)∵∠C =60°,∴a 2+b 2-c 2=2ab cos C =ab . ∴a 2+b 2=ab +c 2. 代入(*)式得222cbc ac ab bc ac b a ++++++=1. 答案:1题型三、取值范围题目1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依次成等比数列,求y =BB Bcos sin 2sin 1++的取值范围.解:∵b2=ac ,∴cos B =ac b c a 2222-+=ac ac c a 222-+=21(c a +a c )-21≥21. ∴0<B ≤3π,y =BB B cos sin 2sin 1++=B B B B cos sin cos sin 2++)(=sin B +cos B =2sin (B +4π).∵4π<B +4π≤12π7, ∴22<sin (B +4π)≤1. 故1<y ≤2.13.已知△ABC 中,22(sin 2A -sin 2C )=(a -b )sin B ,外接圆半径为2. (1)求∠C ;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22(sin 2A -sin 2C )=(a -b )·sin B 得22(224R a -224R c )=(a -b )Rb2. 又∵R =2,∴a 2-c 2=ab -b 2.∴a 2+b 2-c2=ab . ∴cos C =ab c b a 2222-+=21.又∵0°<C<180°,∴C =60°. (2)S =21ab sin C =21×23ab =23sin A sin B =23sin A sin (120°-A )=23sin A(sin120°cos A -cos120°sin A )=3sin A cos A +3sin 2A =23sin2A -23sin2A cos2A +23=3sin (2A -30°)+23. ∴当2A =120°,即A =60°时,S max =233. 14.在锐角△ABC 中,边长a =1,b =2,则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解析:若c 是最大边,则cos C >0.∴abc b a 2222-+>0,∴c <5.又c >b -a =1, ∴1<c <5.●思悟小结1.在△ABC 中,∵A +B +C =π,∴sin2B A +=cos 2C ,cos 2B A +=sin 2C2.∠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60°.3.在非直角三角形中,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

解斜三角形公式、定理

解斜三角形公式、定理

A
25º C 12m D
35º
B
解: 由已知得:
ADC 1800 ADB 1450
A
0
CAD 10 ACD 25 CD 12 由正弦定理得:
0
25º 35º C 12m D
B
12 AD sin100 sin250
sin250 AD 12 29.211 0 sin10
AB AD sin350
16.75 (m)
练习:在A.B两点之间有一座小山和一条小河,为了求两点之 间的距离,在河岸一侧的D点测得角∠ADB=120°在C点测得 角∠ACB=150°(B、C、D在同一直线上),且DC=100, BC=200,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精确到1m)
A
120
作业:
1、习题5.10第1、3题
2、同步作业本P71页
A
解:由已知得 ACD 30 CAD 30 AD 100 m
120
150
D100mC
200m
B
AB 2 1002 3002 2 100 300 cos120 130000
即AB 100 13 361m
瑞安七中——赵慧芳
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的方法在度量工件、测量距离和 高度及工程建筑等生产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有关向量的计算也要用到解三角 形的方法。
解斜三角形公式、定理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n A sinB sinC
余弦定理:
a b c 2bc cos A 2 2 2 b a c 2ac cos B 2 2 2 c a b 2abcosC
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对角,再由 两边和其中一 正弦定理 A+B+C=180˚,得出第三角,然 边的对角(SSA) 后用正弦定理求出第三边。

三角函数与解斜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斜三角形

三角函数必备知识点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2k α+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奇变偶不变:遇到2π的奇数倍,则改变函数名,遇到2π的偶数倍,则不改变函数名。

符号看象限(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把α看成是锐角,由2k πα+ 所在象限决定。

如:sin()cos 2παα-=,cos()sin 2παα+=-,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tan παα-=-,tan()tan παα+=。

三、三角函数恒等变形 1、和差角公式: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c o s ()c o s c o s s i n s αβαβαβ-=+ (同名异号)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s i n ()s i n c o s c o s s αβαβαβ-=- (异名同号)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 t a n t a nt a n ()1t a n t a nαβαβαβ--=+ (上同下异) 变形:(1)辅助角公式:()sin cos a x b x x ϕ+=+(其中2222s i n ,c o s ba bb a a+=+=ϕϕ)(2)()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

2、二倍角公式:(1)sin 22sin cos ααα= 变形:()21sin 2sin cos ααα±=± (2)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降幂公式:1cos 2cos 2αα+=;1cos 2sin 2αα-= (3)22tan tan 21tan ααα=-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1cos sin 22=+x x x xx x x x 222222csc sin 1cot 1,sec cos 1tan 1==+==+ 2、商的关系:xxx cos sin tan =正弦定理: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A ab b a c abc b a A cos 22cos 222222-+=⇔-+=一、二倍角,三角恒等变换1. 已知函数)0(2sin2sin 3)(2>+-=ωωωm xx 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3,当[]π,0∈x 时,函数)(x f 的最小值为0,(1)求函数)(x f 的表达式。

高三数学 解斜三角形,三角不等式的证明,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知识精讲

高三数学 解斜三角形,三角不等式的证明,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知识精讲

高三数学解斜三角形,三角不等式的证明,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知识精讲一. 解斜三角形1.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可用正弦定理求解;若有解,则其解只有一个。

2. 已知两边夹角解三角形可用余弦定理求解;若有解,则其解只有一个。

3.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可用余弦定理求解;若有解,则其解只有一个。

4. 已知两边及其中的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可用正弦定理求解,此时可有两解,一解,无解三种情况;①当A为锐角时:(a)若b A a bsin<<,则有两解;(b)若a b A a bsin或,则只有一解。

=≥(c)若a b A<sin,则无解。

②当A为直角或钝角时:(a)若a b>,则只有一解;(b)若,则无解。

≤a b5. 重点难点解斜三角形的重点,正确掌握三角形中有关定理(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形函数的和、差、倍、半,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正确运用。

其难点是灵活运用公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求解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除正确运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面积关系外,还应注意三角恒等变换及解方程思想等。

二. 三角不等式的证明1. 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证明三角不等式。

2. 利用三角函数的值域证明三角不等式。

3.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三角不等式。

4. 利用代数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证三角不等式。

5. 重点难点三角不等式的重点是基本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以及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其难点是三角函数公式的灵活运用及条件三角不等式的证明。

三.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1.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

2.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3. 利用配方法求最值。

4. 利用换元法求最值。

5. 重点难点求三角函数的最值的重点是基本三角函数有关性质(单调性、有界性)以及求函数最值的基本方法,其难点是:处理三角形中有关应用问题。

例1. (2001,全国)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AB=2、BC=6、CD=DA=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析:如图,连BD 则S S S ABCD D CDB 四边形=+∆AB ∆=⋅⋅+⋅1212AB AD A BC sinCD C ⋅sin四边形为圆内接四边形ABCD∴+=A C 180∴=-=sin sin()sin A C C 180∴=⋅+⋅=⋅+⋅=S AB AD BC CD A A A ABCD 四边形()1212246416sin ()sin sin在∆ABD BD AB AD AB AD A 中,由余弦定理有2222=+-⋅⋅cos =+-⋅⋅⋅=-=+-⋅=+-⋅⋅⋅=-∴-=-=-=-∴=-∴=-<<∴=∴==⋅=24224201626426452482016524818064321201801201616120832222222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A ACDB BD BC CD BC CD C C CA C A C C A A A A S A ABCD 在中,由余弦定理有而()又(平方单位)四边形∆说明:解斜三角形其实是三角函数,平面三角有关定理的综合试题,即在求解与变形时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其他性质的运用。

解斜三角形反三角函数

解斜三角形反三角函数

解斜三角形 反三角函数知识要点:1、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a A b B c C R sin sin sin ===2(R 表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余弦定理:a b c bc A 2222=+-cosb ac ac B c a b ab C 22222222=+-=+-cos cos 内角和定理:A B C ++=π面积公式:S ab C ac B bc A ===121212sin sin sin 说明:①正弦定理中2R 是比例常数,通过2R 可化边为角的关系或化角为边的关系②要注意余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例如:cos A b c a bc=+-2222 ③注意常有的一些关系式 例如:sin sin(),sin cos A B C A B C =+=+22等等 ④三角形的证明题属于条件等式证明,一般把边和角互化2、反三角函数①三角函数在其它义域内不存在反函数,注意与反三角函数定义的联系②加强反三角函数符号的理解,如反正弦函数,有三点含义(1)||x ≤1 (2)arcsin []x 表示,内的一个角-ππ22(3)角arcsin sin(arcsin )x x x x 的正弦值是即=,这是反三角函数的关键点 ③注意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区别在三角函数中,sin ,sin arcsin ,arcsin 60326032︒︒有意义,但均无意义 ④要求熟悉掌握反三角函数的性质。

反正弦函数与反正切函数的性质类似,反余弦函 数与反余切函数的性质类似,可以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出来,加强对它们的 理解⑤反三角函数公式(1)arcsin(sin )x x = x ∈-[,]ππ22 arccos(cos )[,]()(,)()(,)x x x arctg tgx xx arcctgc tgx x x =∈=∈-=∈0220ππππ(2)sin(arcsin )x x x =-≤≤1 1cos(arccos )()()x x x tg arctgx x x R ctg arcctgx x x R =-≤≤=∈=∈11(3)arcsin()arcsin -=-x xarccos()arccos ()()-=--=--=-x x arctg x arctgx arcctg x arcctgx ππ(4)arctgx arcctgx +=π2 arcsin arccos x x +=π23、简单的三角方程要熟悉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解集,其它的三角方程均可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角函数及解斜三角形一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角α和β终边相同:Z k k ∈︒⨯+=360αβ2几种终边在特殊位置时对应角的集合为:角的终边所在位置 角的集合X 轴正半轴 {}Z k k ∈︒⨯=,360|ααY 轴正半轴 {}Z k k ∈︒+︒⨯=,90360|αα X 轴负半轴 {}Z k k ∈︒+︒⨯=,180360|αα Y 轴负半轴 {}Z k k ∈︒+︒⨯=,270360|ααX 轴 {}Z k k ∈︒⨯=,180|ααY 轴 {}Z k k ∈︒+︒⨯=,90180|αα坐标轴 {}Z k k ∈︒⨯=,90|αα3弧度制定义:我们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弧度角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π=︒1801801π=︒ 1弧度︒≈︒=3.57180π4弧长公式:r l ||α= (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5 扇形面积公式:2||2121r r l S α==6 三角函数的定义: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2222(||||0)r r x y x y =+=+>,那么sin y r α=; cos x r α=; tan yxα=; (cot x y α=; sec r x α=; csc r yα=)7 三角函数的符号: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可以得知:①正弦值y r对于第一、二象限为正(0,0y r >>),对于第三、四象限为负(0,0y r <>);②余弦值x r对于第一、四象限为正(0,0x r >>),对于第二、三象限为负(0,0x r <>);③正切值yx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x y 同号),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x y 异号)说明:若终边落在轴线上,则可用定义求出三角函数值。

8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α0 6π 4π 3π 2π π23π sin α 0 21 22 23 1 01-cos α 1 23 22 21 0 1-0 tan α33 1 3 ∞∞αⅠ Ⅱ Ⅲ Ⅳ sin α + + - - cos α + - - + tan α + - + - cot α+-+-cot α∞ 3 133 0 ∞ 09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函 数定 义 域值 域sin y α= R [1,1]- cos y α=R[1,1]-tan y α={|,}2k k Z πααπ≠+∈R10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诱导公式一:sin(2)sin k απα+=,cos(2)cos k απα+=,其中k Z ∈诱导公式二: sin(180)α+= sin α-; c o s (180)α+=- cos α 诱导公式三: sin()sin αα-=-; cos()cos αα-= 诱导公式四:sin(180)sin αα-= ; cos(180)cos αα-=-诱导公式五:sin(360)sin αα-=- ; cos(360)cos αα-=-α απ-απ+ απ-2()Z k k ∈+απ2απ-2sin -sin α sin α -sin α -sin α sin α cos α coscos α-cos α-cos αcos αcos αsin α(1)要化的角的形式为180k α⋅± (k 为常整数); (2)记忆方法:“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倒数关系:sin csc 1αα⋅=,cos sec 1αα⋅=,tan cot 1αα⋅=2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αα=,cos cot sin ααα=3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221tan sec αα+=,221cot csc αα+=二 三角恒等变换 1和、差角公式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2二倍角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22tan tan 21tan ααα=-3降幂公式ααα2sin 21cos sin =;22cos 1sin 2αα-=;22cos 1cos 2αα+= 4半角公式2cos 12sinαα-±=;2cos 12cosαα+±=;1cos sin 1cos tan21cos 1cos sin ααααααα--=±==++ 5万能公式22tan2sin 1tan2ααα=+;221tan 2cos 1tan2ααα-=+;22tan 2tan 1tan2ααα=-6积化和差公式)]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sin(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sin sin βαβαβα--+-=7和差化积公式2cos2sin2sin sin βαβαβα-+=+;2sin2cos2sin sin βαβαβα-+=-;2cos 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2sin 2sin 2cos cos βαβαβα-+-=-8三倍角公式:sin3α=αα3sin 4sin 3- cos3α=ααcos 3cos 43- 9辅助角公式:()22sin cos sin a x b x a b x ϕ+=+⋅+2222sin cos b a a ba bϕϕ==++其中,三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1-1y=sinx-3π2-5π2-7π27π25π23π2π2-π2-4π-3π-2π4π3π2ππ-πoy x1-1y=cosx-3π2-5π2-7π27π25π23π2π2-π2-4π-3π-2π4π3π2ππ-πoyxy=tanx3π2ππ2-3π2-π-π2oyx y=cotx3π2ππ22π-π-π2oyx2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23222ππππk k ,)(Z k ∈;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3函数B x A y ++=)sin(ϕω),(其中00>>ωA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π2=T ,频率是πω2=f ,相位是ϕω+x ,初相是ϕ;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Z k k x ∈+=+ππϕ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4由y =sin x 的图象变换出y =sin(ωx +ϕ)的图象先将y =sin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ω1倍(ω>0),再沿x 轴向左(ϕ>0)或向右(ϕ<0=平移ωϕ||个单位,便得y =sin(ωx +ϕ)的图象5 由y =A sin(ωx +ϕ)的图象求其函数式:给出图象确定解析式y =A sin (ωx +ϕ)的题型,有时从寻找“五点”中的第一零点(-ωϕ,0)作为突破口,要从图象的升降情况找准..第一个零点的位置6对称轴与对称中心:sin y x =的对称轴为2x k ππ=+,对称中心为(,0) k k Z π∈; cos y x =的对称轴为x k π=,对称中心为2(,0)k ππ+; 对于sin()y A x ωφ=+和cos()y A x ωφ=+来说,对称中心与零点相联系,对称轴与最值点联系7 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一般先将函数式化为基本三角函数的标准式,要特别注意A 、ω的正负利用单调性三角函数大小一般要化为同名函数,并且在同一单调区间; 8 求三角函数的周期的常用方法:经过恒等变形化成“sin()y A x ωφ=+、cos()y A x ωφ=+”的形式,在利用周期公式,另外还有图像法和定义法9五点法作y =A sin (ωx +ϕ)的简图:五点取法是设x =ωx +ϕ,由x 取0、2π、π、2π3、2π来求相应的x值及对应的y 值,再描点作图三角函数的最值及综合应用1y =a sin x +b cos x 型函数最值的求法:常转化为y = 22a b +sin (x +ϕ)2y =a sin 2x +b sin x +c 型 常通过换元法转化为y =at 2+bt +c 型:3y =dx c b x a ++cos sin 型(1)当x R ∈时,将分母与y 乘转化变形为sin (x +ϕ)=()f y 型 (2)转化为直线的斜率求解(特别是定义域不是R 时,必须这样作)4.同角的正弦余弦的和差与积的转换:同一问题中出现sin cos ,sin cos ,sin cos x x x x x x +-∙,求它们的范围,一般是令s i nc o x x t+=或21sin cos sin cos 2t x x t x x --=⇒∙=或21sin cos 2t x x -∙=-,转化为关于t 的二次函数来解决5.已知正切值,求正弦、余弦的齐次式的值: 如已知tan 2x =,求22sin 2sin cos cos 4x x x x +⋅++的括常数项的式子的分母1用22sin cos x x +代换,然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cos x 化为关于tan x 的表达式6.几个重要的三角变换:sin α cos α可凑倍角公式; 1±cos α可用升次公式; 1±sin α 可化为⎪⎭⎫⎝⎛-±απ2cos 1,再用升次公式; 或21sin sin cos 22ααα⎛⎫±=± ⎪⎝⎭ ()ϕααα++=+sin cos sin 22b a b a (其中ab=ϕtan )这一公式应用广泛,熟练掌握.7 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线是三角函数值的几何表示,四种三角函数y = sin x 、y = cos x 、y = tan x 、y = cot x 的图象都是“平移”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得到的.8 三角函数的图象的掌握体现:把握图象的主要特征(顶点、零点、中心、对称轴、单调性、渐近线等);应当熟练掌握用“五点法”作图的基本原理以及快速、准确地作图.9三角函数的奇偶性① 函数y = sin (x +φ)是奇函数πϕk =⇔()Z ∈k . ② 函数y = sin (x +φ)是偶函数()Z ∈+=⇔k k 2ππϕ.③ 函数y =cos (x +φ)是奇函数()Z ∈+=⇔k k 2ππϕ.④ 函数y = cos (x +φ)是偶函数()Z ∈=⇔k k πϕ. 10正切函数的单调性正切函数f (x ) = tan x ,2ππ+≠k x ()Z ∈k ,在每一个区间⎪⎭⎫ ⎝⎛+-22ππππk k ,()Z ∈k 上都是增函数,但不能说f (x ) = tan x 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四 解斜三角形1.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变式一:sin 2a A R =、sin 2b B R =、sin 2cC R= 变式二: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1.2、余弦定理及其变形;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变式:222cos 2b c a A bc+-=2222cos b a c ac B =+-,变式:222cos 2a c b B ac+-=2222cos c a b ab C =+-,变式:222cos 2a b c C ab+-=1.3、面积公式: 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ac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