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及其影响
寒潮的主要危害
寒潮的主要危害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
寒潮大风
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风力通常为5~6级,甚至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寒潮大风对农业、渔业、航运、道路交通和人们的出行等会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酿成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低温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河港封冻、道路结冰、冻裂管道及电力设施等,常会带来经济损失。低温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霜冻和冻害。寒潮带来的霜冻,一般出现在初春和秋末,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冻害特指冬季及其前后严寒对农作物的冻害。剧烈降温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容易引发或加重感冒、气管炎和冠心病等疾病。
雨凇
一般在初冬或者冬末初春季节,在寒潮降温天气中,有时云中会产生过冷雨滴(云中温度虽然在零下,但水滴仍呈液态,被称为过冷却雨滴。当其降落碰到地面物体后会直接冻结成冰,形成雨凇(这种由过冷却雨滴构成的雨被称为冻雨))。在多数情况下,雨凇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的雨凇厚度可达几厘米,能压断树木、电线和电线杆,造成供电和通讯中断,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航空安全。
雪灾
寒潮有时会造成大面积降雪。冬季适量的积雪覆盖对于农作物越冬、增加土壤水分、冻死病菌及害虫、减轻大气污染等是有益的;但过多的降雪,就会造成灾害。在牧区,牧草被雪深埋,牲畜吃不上鲜
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寒潮频繁来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寒潮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严寒天气,大风雪等极端天气,给农业、交通、供暖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困难。
首先,寒潮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寒潮来临之际,农作物往往会受到严寒的侵袭,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而且,农民在寒潮来临之际也难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其次,寒潮对交通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寒潮来临之际,大风雪往往会导致道路结冰、积雪等情况,给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地方的交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交通中断的情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另外,寒潮也对供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寒潮来临之际,供暖设施往往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很多地方的供暖设施难以满足人们的供暖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总的来说,寒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面对寒潮来临之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应对,减少寒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需要加强气象预警,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确保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应对寒潮带来的挑战,确保人们的生产生活顺利进行。
寒潮分析报告
寒潮分析报告
1. 寒潮的定义和特点
寒潮是指在气象学上,冷空气向南方快速传输的天气系统,带来较强的冷空气、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常出现在冬季,是造成寒冷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寒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温度降幅大:寒潮带来的冷空气是从高纬度地区袭击,其温度较低,使得气温迅速下降。
•持续时间短:寒潮的移动速度快,一般为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很少会持续超过一周。
•强风伴随:寒潮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强的风速,尤其是寒潮南下前沿带,风速往往较大。
2. 寒潮形成的原因
寒潮的形成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以下因素会促使寒潮的形成:
•冷空气活动:极地寒潮是最常见的寒潮类型,主要是由于极地冷空气活动带来的。当极地冷空气在中高纬度地区经过山脉或其他地形障碍时,会加速向南方传输,从而形成寒潮。
•大气环流异常:当大气环流异常,如强冷空气锋面形成、高空急流等现象出现时,也会加速寒潮的形成和南下过程。
•冷涡效应:冷涡是指在冷空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封闭低压系统,具有较强的旋转性,能够加强和延长寒潮的影响。
3. 寒潮的影响
寒潮对气温、天气和生活带来显著影响。以下是寒潮的主要影响方面:
3.1 气温的下降
寒潮带来的冷空气温度较低,往往导致气温的急剧下降。在寒潮影响区域,白
天和夜间的气温都会明显下降,寒潮南下带来的低温天气可能会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3.2 强风的影响
寒潮伴随着较强的风速,尤其是寒潮前沿带。这种强风往往会对交通、建筑物
和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寒潮过程中的大风还可能引发较大范围的沙尘暴。
微专题(十二)寒潮的影响
微专题(十二)寒潮的影响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标准: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
1寒潮的危害
1、农业
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寒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农作物发生霜冻害或冻害。
2、交通
寒潮伴随的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大风、低能见度、地面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对公路、铁路交通和海上作业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如2003年12月7日,受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北京下了一场小雪,随后造成路面结冰,当晚北京整个城区交通瘫痪,机动车完全拥堵在车道上,寸步难行,众多乘客误了飞机和火车。
3、电力
寒潮造成的供电线积雪结冰一般在初冬或冬末初春季节,寒潮降温天气产生的云中过冷却液态降水碰到地面物体后会直接冻结成冰,形成雨凇。此外寒潮引发的冻雨天气也会造成使电线上积满雨凇,雨凇最大的危害是使供电线路中断,高压线高高的钢塔在下雪天时,可以会承受2~3倍的重量,但是如果有雨凇的话,可能会承受10~20倍
的电线重量,电线或树枝上出现雨凇时,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和雨凇重量的影响,能使电线和电话线不胜重荷而被压断,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电线杆成排倾倒,造成输电、通讯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历史上许多城市出现过高压线路因为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况。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
寒潮定义及判断标准
寒潮是指在较强冷空气活动的背景下,气温迅速降低、较大幅度的
寒冷天气现象。寒潮的到来往往会带来冷风刺骨、气温骤降等极寒天
气状况。在我国,寒潮往往伴随着早春季节的到来,在南方地区尤为
常见。
一、寒潮的定义
寒潮是指寒冷空气从北向南推进,侵袭我国南方地区,引起气温骤
降和强烈的风寒天气现象。寒潮的主要特点包括气温骤降、风力增强、天气晴朗等。寒潮的强度通常由冷空气活动的强弱来决定,可以分为
强寒潮和弱寒潮两种。
二、强寒潮的判断标准
1. 持续时间:强寒潮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3天以上。
2. 温度变化:寒潮到来后,气温会急剧下降,通常降幅在10摄氏
度以上。
3. 最低温度:寒潮期间,气温会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最低温度多在
冰点以下。
4. 风力增强:寒潮到来时,伴随着强大的寒风,风力可以达到5级
以上。
5. 天气状况:寒潮期间,天空通常晴朗,并且降水较少。
三、弱寒潮的判断标准
1. 持续时间:弱寒潮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为1-2天。
2. 温度变化:寒潮到来后,气温会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一般在
5摄氏度左右。
3. 最低温度:寒潮期间,气温最低点一般在0摄氏度左右。
4. 风力增强:寒潮到来时,风力有所增加,但一般不会达到5级以上。
5.天气状况:弱寒潮期间,天气多为多云或阴天,并且有时降水较多。
四、寒潮对人体的影响
寒潮的到来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气温骤降和寒风刺
骨的情况下。寒潮期间,人们宜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暖防寒:穿着厚重、保暖的衣物,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
的环境中。
2. 增强体质:适量运动,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寒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寒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寒潮,是指寒冷的空气团大范围侵袭造成的天气现象。寒潮对人类
活动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为了应对寒潮带来的挑战,人们需要
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寒潮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低温下,人们的
新陈代谢会减缓,身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引发感冒、呼吸道疾
病等疾病。因此,人们应该注重保暖,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等特
殊人群更需注意。在户外活动时,应穿戴合适的冬装,多加一件衣服
或者带上手套、围巾等物品,以保持身体的温暖。此外,还需多食用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抵御寒潮侵袭的能力。
其次,寒潮对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低温会导
致道路结冰,给车辆行驶带来危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在寒
潮到来之前,道路部门需要加强对公路的融冰除雪工作,确保道路的
畅通。对于驾车出行的人群来说,要注意驾驶安全,减少出行次数,
合理调整行车速度,避免猛刹车或急转弯。此外,对于公共交通工具
来说,车辆保养和设备维护也显得尤为重要,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寒潮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冲击。低温天气可能会对作物生长、畜
牧业和渔业等产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农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
护农田和农作物。例如,在寒潮来临之前,可以加强地里的灌溉工作,提高土壤的湿度,以防止作物冻害。同时,也可以利用保温材料或大
棚等方式来保护一些脆弱的农作物。对于养殖业来说,可以加强保暖
设施的建设,确保畜禽的生活环境舒适。渔业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水域结冰,保证渔民的捕鱼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讲 寒潮__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第二讲寒潮__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一、寒潮
1.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发生时间:秋冬季节。
(2)发生现象: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剧烈降温,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3)成因:冬半年,高纬度地区因气温很低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从源地向较低纬度流动形成。
2.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寒潮的危害:
(2)寒潮的防治措施: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人们可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等。
[温馨提示]
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在其影响范围内,从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强冷空气难以爬升,一般不会受其影响。四川盆地、滇南谷地因地势低洼,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一般也不会受寒潮影响。
二、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的概况
(1)概念: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依据能否循环利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整体性。
(4)开发原则:从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出发,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2.水资源的组成、分布及其特征
(1)组成⎩
⎪⎨⎪⎧
狭义:淡水资源
易开发利用的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分布:
①特点:明显的地域差异。 ②成因: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 ③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④大洲差异: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3)特征: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与水害的双重性。
寒潮及其影响
寒潮定义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由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
冷空气定义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
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
寒潮是指寒冷空气急剧南下,并导致气温骤降的天气现象。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风力和降雪或降雨,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寒潮的危害及其对人类、动植物、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对人类的危害
寒潮对人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威胁
寒冷的气温可能导致人体失去体温调节能力,引发体温过
低的情况,进而引发冻伤和寒冷相关疾病,如冻疮、冻僵和感冒等。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病弱和身体虚弱的人更加危险。
2. 交通事故增多
寒潮带来的道路结冰和能见度下降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结冰的路面降低了车辆的抓地力,因此车辆更容易失去控制。另外,能见度下降会增加驾驶员的视野限制,增加了追尾和碰撞的风险。
3. 经济影响
寒潮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严寒天气可能导
致电力供应中断、交通瘫痪,甚至导致企业停工和学校停课。这些都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对动植物的危害
寒潮对动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作物受损
寒潮带来的低温可能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尤其是一些对
低温敏感的作物。低温会导致农作物的叶片枯萎、茎干冻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2. 动物受冻
寒潮带来的低温和强风会对野生动物和家畜造成伤害。低
温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导致动物的死亡。同时,由于饲料和饮水的困难,动物的存活和生存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 破坏生态平衡
寒潮的到来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一些非寒潮适应的物种来说,寒冷的天气可能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破坏物种多样性。寒冷的环境也可能破坏一些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栖息地,让它们无法生存。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地区、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华南地区等。寒潮会带来大幅度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给交通、电力、航海等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导致霜冻、冰冻、冻雨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等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在寒潮来临时,需要关注天气预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寒潮的影响。
寒潮与冷空气的区别
寒潮和冷空气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定义: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指的是冷空气中的“王者”,即特别强烈的冷空气。而冷空气是指温度较低的空气,是一种相对较普遍的气候现象。
降温幅度:寒潮和冷空气都会导致气温下降,但降温幅度不同。寒潮在短时间内会带来大幅度的降温,而冷空气的降温幅度相对较小。
影响范围:寒潮通常会影响大范围地区,而冷空气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寒潮和冷空气在定义、降温幅度、影响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冷空气和寒潮的定义
冷空气是指一种相对较冷的空气,通常以气温下降为主要特征。冷空气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因具体情况而异。
寒潮是指气温大幅度下降,导致气温降至冰点以下,通常伴随着大风、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寒潮通常会对农业、交通、能源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
冷空气和寒潮都会导致气温下降,但它们的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寒潮的降温幅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而冷空气的降温幅度相对较小,影响范围也较小。
在气象学上,寒潮和冷空气的区别主要在于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寒潮是指在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者48小时内,气温下降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下降到0℃以下。而冷空气则没有明确的降温幅度和影响范围的标准。
寒潮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
2.寒潮在我国的时间分布特征 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 4月是寒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约有 3~4次全国性寒潮,但各年之间差异较大。
3.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 受寒潮影响,都会出现剧烈降温,伴随大风、雨雪现象, 但区域环境不同,其影响地区、表现也有一定差异,列表 如下: 影响地区 西北及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江淮地区 东北地区 长江以南地区 表现 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大风、暴雪、低温,易引发雪灾 大风、雨雪交加,沿海出现风暴潮 大风、大雪天气 寒风、冻雨天气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 梅”天气时——引水灌溉 势均力敌
伏旱
梅雨过后,在单一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 7~8月 的副热带高气压控 可缓解旱情 制下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 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 强烈的热带气旋 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 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低洼地排水,疏 浚河道,增加入 海口
3~5月
春秋两 季,以 春季最 严重
地膜覆盖等
营造防护林,退 耕还林还草
暴 雨 洪 涝
除西部 一些沙 夏 漠地区 秋 外的广 大地区
形成降水的 天气系统持 续时间长, 如锋面、气 旋、热带气 旋等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 和对策等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近年来,寒潮频繁席卷我国各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极端天气事件,
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就寒潮引发的极
端天气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与应对措施。
一、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
1. 暴雪袭击
寒潮来袭往往伴随着强降雪,给地面交通和交通设施带来巨大困扰。大雪封路、积雪覆盖导致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活
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2. 极寒天气
寒潮带来的极寒天气,使得气温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面积冻害。农
作物遭受严重冻害,给农民们的生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此外,极寒
天气还容易导致道路结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3. 冰雹暴风
寒潮过程中,由于上层急流的影响,会形成强风降温天气,形成冷
暖空气急剧对流,产生冰雹暴风。这种极端天气事件容易导致房屋损坏、交通受阻等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寒潮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
1. 环流形势
寒潮是由高纬度洋面上较强的冷空气活动引起的。而冷空气活动的
形成与环流形势密不可分。例如,北半球冬季是东亚地区寒潮多发季节,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合力造成。
2. 暖湿气流的影响
暖湿气流通常是寒潮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暖湿气流遇到冷空
气的前沿,由于温度对流不稳定性的增强,会产生大范围的降水,从
而形成暴雪、冰雹暴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三、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措施
1. 精细化预报
加强对寒潮极端天气的预测能力,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引导人们
做好防寒、防滑、防冻等准备工作,减少寒潮对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2. 建设防灾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防寒、排雪、降温等设施,提高城市的应
关于寒潮的研究报告
关于寒潮的研究报告
寒潮是指一种由强冷空气南下引发的天气现象。在寒潮期间,气温骤降,寒冷的天气会带来许多影响,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报告将重点探讨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预警和防范措施。
寒潮是指由北方极地或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移动的寒冷空气带来的天气现象。寒潮的形成源自于扩张极地高压系统,使得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移动。由于其是大气环流系统的一部分,寒潮通常伴随着冷空气锋面和天气变化。
寒潮对人类生活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首先,寒潮导致严寒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气温骤降可能导致冻伤、低体温等健康问题。此外,降雪或冰冻降水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增加,航班取消,影响人们的出行和物流。对农业而言,寒潮可能导致冻害,破坏作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寒潮还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严寒天气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工厂停产和经济活动减慢。交通中断可能导致物流瓶颈,影响市场供应。除了直接影响之外,寒潮还可能导致能源需求增加,如取暖需求,进一步加剧能源短缺和能源成本上升。
为了应对寒潮的影响,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预警和防范措施。气象部门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和天气模型,提前预测并发出寒潮预警,以帮助公众做好准备。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会采取应急措施,如增加取暖设施,加强交通安全和道路
清雪,提供救助和援助等。此外,人们也可以采取自己的预防措施,如做好保暖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和旅行,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等。
总结来说,寒潮是由强冷空气南下引发的天气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应对寒潮的影响,预警和防范措施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加强研究和意识提高,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寒潮,减少其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不利影响。
寒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寒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寒潮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潮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以供大家参考!
寒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对于身体健康
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体弱人群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在“倒春寒”期间要格外注意身体状况。天气突然变冷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复发或加重。
对于农业生产
“倒春寒”主要影响我国的农业作物有水稻、小麦、果树、油菜、棉花等。
若“倒春寒”发生的时间较早,农作物还没有开始返青生长,发生冻害后可以及时地补救;而若“倒春寒”发生得较晚,则会影响正处在生长旺盛期的农作物,从而使得农作物产量减少。
因为今年入春太早,所以气温不稳定也是正常的。针对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今年我国会迎来60年一遇的‘倒春寒’”的相关传闻,无锡市气象局专家进行了澄清。
今年计算入春的时间按照“新国标”来执行因此相较往年入春早了不少,在这期间出现气温不稳定属正常现象,如果到3月底或4月初出现如此幅度的降温则可以算作“倒春寒”
可见接下来的这波降温并非传说中的“倒春寒”,但无论如何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常常关注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些总是没有错的。
什么是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指的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当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时就称为寒
潮。
寒潮来袭农作物如何防御
寒潮冷锋之前常有一个低气压作为它的向导,所以,当寒潮前锋迫近时,首先刮起的并不是强烈的西北风,而是微弱的南风或西南风。因此,,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气反常地暖起来并有偏南风,就是寒潮到来的预兆。我国气象部门能够较为准确预报寒潮,可以提前作好防冻准备工作,这对确保农业丰收有着重要意义。以下为寒潮来袭,农业的防御措施: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笔记小红书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笔记小红书
摘要:
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笔记概述
二、自然带的分布与特点
1.自然带的概念
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3.自然带的特点
三、洋流的定义及其分类
1.洋流的概念
2.洋流的分类
四、寒潮的定义及其影响
1.寒潮的定义
2.寒潮的影响
正文:
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笔记概述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自然带的分布与特点,洋流的定义及其分类,以及寒潮的定义及其影响。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气候现象。
二、自然带的分布与特点
1.自然带的概念
自然带是指在地球上,由于纬度、海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一
定规律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带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分别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3.自然带的特点
自然带具有以下特点:
(1)沿纬度方向递变: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因此自然带的更替沿着纬度方向进行。
(2)带内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似:在同一自然带内,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如气候、地形、土壤等。
(3)带间差异明显:不同自然带之间,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如热带雨林带与热带草原带之间的植被类型、气候条件等。
三、洋流的定义及其分类
1.洋流的概念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洋流是地球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寒潮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寒冷天气的趋势与变化
寒潮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寒冷天气的趋势与变
化
寒潮是指寒冷空气团自北方或西北方进入我国的一种天气现象。它
在冬季给我们带来了严寒的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交
通出行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寒潮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是否也在发生变化呢?本文将探讨寒潮与气候变化的
关系,以及寒冷天气的趋势与变化。
一、寒潮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和持续的变化,其中包括
全球变暖、降水模式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寒潮是气候变化的
一种局部表现,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1. 温度变化对寒潮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冬季的平均气温也逐渐升高。这对寒潮的形
成与发展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气温升高使得寒潮的形成条件变得困难,减少了寒冷空气团的来源。另一方面,较高的温度也会导致寒潮
的强度减弱,使得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可以说气温对寒潮的形成与
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大气环流对寒潮的影响
寒潮的生成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气候变化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定
的影响,进而影响寒潮的形成与强度。例如,随着全球海温的上升,
副热带高压系统变得更加稳定,对冷空气的南下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从而降低了寒潮的频率和强度。另外,全球气候变化还可能改变东亚
冬季风系统,进一步影响寒潮的形成。
二、寒冷天气的趋势与变化
寒冷天气是寒潮带来的主要影响之一,它对人们的生活、农业生产
和交通出行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那么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寒冷天
气的趋势与变化如何呢?
1. 寒冷天气的频率和强度
根据气象数据统计,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寒冷天气的频率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潮定义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由中央气象台2006
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
冷空气定义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
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冷空气强度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弱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
中等强度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8℃的冷空气。
较强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强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寒潮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
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气。
冷空气寒潮成因
冷空气成因:
天气预报中,常常提起“一股从西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前锋今天上午达到新疆北部……”、“来自蒙古国的一股冷空气进入中国内蒙古东部至河套西部一带,冷空气将东移南下……”这样一类言语。入侵中国冷空气的产地在西西伯利亚还是在蒙古国?它的“老家”在哪里?
其实,遥远的北冰洋、严寒的西伯利亚是冷空气的发源地。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因为这些地区的纬度高,冬季黑夜漫长,白昼很短,日照时间非常少。在极地,甚至会出现极夜,太阳从不露脸蛋。因此,大地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十分微弱。而夜间,地面却向太空辐射损失许多热量,近地层大气随着地面不断冷却,气温越来越低,冷空气堆积在一起将变得越来越多。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堆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自北向南推进,影响蒙古国、中国的北方、中国东部或中国大部地区。
寒潮成因:
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
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寒潮影响及其范围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洲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中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
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影响范围:
其东西长度可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但其厚度一般只有二三千米。寒潮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几万米,与火车的速度差不多。影响中国的寒潮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条是西路。这是影响中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中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第二条是中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经过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条是东路。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有时经过中国东北,有时经过日本海、朝鲜半岛,侵入中国东部沿海一带。从这条路线南下的寒潮主力偏东,势力一般都不很强,次数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