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枣核 3
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第一至第五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枣核》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枣核》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人物形象分析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深入分析。
3. 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枣核》,了解课文内容,查找生僻词语的含义。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第六至第十章)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枣核》第六至第十章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枣核》是生动、形象的小品,描绘了一个贫困山区女孩艰苦生活、顽强求学的过程,展现了她所具有的坚韧和勇气,为学生的性格建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榜样。
本次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枣核”这一主题,为学生搭建一个全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探究。
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贫困山区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平等、互助、助人为乐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小事做起,积累向上的力量。
一.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要介绍文化大革命时期彝族地区孩子的生活情况;2.能够理解“枣核”中孩子们为度日而奋斗、学习的艰辛与汗水所换来的美好生活;3.能够通过本文深化对勤奋和毅力的理解,特别是敢于追求梦想的执着品质;4.能够等价转化与抽象转化两个方面对本文的语言进行深化认识,训练语言分析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 必须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响,掌握彝族孩子的生活情况。
2. 理解“枣核”中孩子们为生存而努力寻找资金的苦难历程,深刻体会勤奋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
3.感受到人类对于自然的敏感度和素养的重要性。
掌握等值转化与抽象转化两个方面对本文语言特征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本文语言的分析能够提高学生语言意识。
二.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
“枣核”故事的情景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奋斗、勇气和毅力的典型案例。
为了将这一情景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需要考虑到情境的修辞,即应该如何将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巧妙地融合。
2. 问题驱动教学。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定期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将问题与事实相关联,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所学内容。
3. 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将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各种难度层次的小步骤,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理解课文主题。
(3)掌握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课文分析,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角色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3. 掌握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2. 准确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
3.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枣核》2. 生词和短语列表3. 相关背景资料4. 写作练习纸张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枣核》,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分析课文(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4.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列表,学生自主学习。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运用生词和短语。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完成课后练习,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角色形象分析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
《枣核》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重点难点梳理
重点
理解枣核的象征意义,体会文中 人物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 。
难点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枣核这一具体 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 生理解课文的背景、人物 和情节。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探讨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感变化以及枣核的象 征意义。
拓展阅读
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拓 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 行比较阅读和延伸思考,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04
评价与反馈机制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
注意听讲和记录
小组合作与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 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数字化图书馆
利用数字化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 书籍和期刊杂志等阅读材料。
网络课程资源
挖掘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和学习内容。
在线互动平台
利用在线互动平台,鼓励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和讨 论,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校园文化活动融合
读书节活动
01
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组织《枣核》相关的阅读推广和交流活
定期测评及成绩分析
定期测评
每个单元或容的掌握情况。
成绩分析
对学生的测验或考试成绩进行分 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
考。
个性化辅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 化的辅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 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苏教版八上第5课《枣核》课文原文
苏教版八上第5课《枣核》课文原文枣核萧乾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
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
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
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
姑娘在哈佛教书。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
苏教版语文八上《枣核》课件
05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课后作业
总结词:巩固所学
详细描述:课后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包括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字词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的体会等。
延伸阅读
总结词:拓展视野
详细描述:延伸阅读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深入了解相关主题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书 籍,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04
课堂互动环节
问题讨论
总结词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详细描述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枣核在文 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作者通过枣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 式,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分组讨论
总结词
拟人
在描述枣核的生长过程时,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枣核人格化,赋予 其生命力和活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枣核的生长过程。
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了对枣核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种直接 抒情的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描写述
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叙述,向读者展示了枣核的特点和生 长过程,这种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枣核。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详细描述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课文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搜集资 料、整理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分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和团队协作精神。
角色扮演
总结词
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VS
详细描述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 扮演的方式再现课文情境。学生可以通过 揣摩角色的心理和语言,更好地理解课文 的深层含义和人物性格特点。角色扮演能 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他们对 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苏教版八上第5课《枣核》课文原文-精选教学文档
苏教版八上第5课《枣核》课文原文枣核萧乾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
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
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
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
姑娘在哈佛教书。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枣核》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采用 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描写一 个海外华人家庭对故土的深情 眷恋,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 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开篇点题,接 着围绕“枣核”展开叙述和描 写,最后通过议论和抒情深化 主题。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语言朴实 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同时运 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 人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过程
枣核
从最初的忍气吞声,到后来的 奋起反抗,展现出他勇敢、智 慧的一面。在面对县官和衙役 的欺压时,他能够保持冷静, 想出巧妙的计策来惩罚他们。
县官
一开始表现得非常嚣张、不可 一世,但在枣核的巧妙计策下 ,逐渐暴露出他贪婪、愚蠢的 本性。最终,他不得不向枣核 求饶,狼狈不堪。
03
问题1
《枣核》一文中的“枣核”象征了什么?
问题2
作者通过“枣核”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和情感?
问题3
在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
01
02
03
感悟1
通过阅读《枣核》,我深 刻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和 无私。
感悟2
文章中的描写手法非常生 动,让我仿佛置身于故事 之中。
文章最后通过议论和抒情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海外游子的理 解和支持。整篇文章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枣核
本课的主人公,一个聪明、勇敢、有正义感的少年 。
县官
贪婪、残暴的地方官员,是枣核的对立面。
衙役们
县官的爪牙,愚蠢、凶狠,对百姓作威作福。
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枣核》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分析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枣核》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分析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枣核,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运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课堂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5.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进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民间故事特点和价值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2016)第二单元第五课《枣核》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本理解:《枣核》一文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的把握,特别是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语言运用: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成语和具有表现力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技巧:分析文章中的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理解其在表达情感和塑造形象方面的作用。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文章中枣核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指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如“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拧在乡土上”,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坚守,培养学生对家乡、故土的热爱。
3.句子分析:分析文章中具有表现力的句子,如“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拧在乡土上”。
4.写作手法:探讨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5.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坚守,培养对家乡、故土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理解:通过分析《枣核》一文,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题,领会作者情感,培养深度阅读素养。
-思维发展:分析文章中的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文化理解:让学生从文章中领悟乡土情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举例解释:
-通过讨论、分享,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பைடு நூலகம்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对比分析文章中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衬托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总结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五 枣核 (3)
品深情语言
小组合作
1.第5、6段用不少笔墨写旧时同窗居 所环境的幽美和家庭的美满,是否有跑题 之嫌?(请主题、构思角度去思考)
2.“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 备也都有了,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这话看似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解主题内涵
得知旧时同窗索要枣核的真相 后,作者给予怎样的评价?
请在相关段落前画“☆”号, 并尝试去品味其内涵。
《课时作业本》p17“积 累运用”4—5题。
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本》p17—18, “阅读感悟”7—10题。
解主题内涵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诗经)
2.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 (屈原)
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解主题内涵
萧乾
蒙古族人 燕京毕业 一专多能 爱国情怀
总结结构
1.探究文章构思的精妙; 2.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3.理解作品主题的内涵。
当堂检测
6.枣核
学习目标
1.探究文章构思的精妙; 2.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3.理解作品主题的内涵。
探构思精妙
请画出文中含有“枣核”或 “枣树”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 样围绕“枣核”展开故事情节的。
品深情语言
旧时同窗因枣核而生的思乡之 情,是如何在她的枣核”,一个“再三托付”写 出旧时同窗索要枣核时态度的郑重, 心情的迫切,透露出她渴望借枣核 排乡愁的心愿。
八年级语文上册 6《枣核》精品教案 苏教版
枣核教学目标: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作用,理清结构层次;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4.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具体的语境,通过朴实的语言,理解人物沉深的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常常表现在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上。
无论他们走到哪儿,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花草树木都会萦绕在他们心头,海外游子们常常会找一个具体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思乡爱国之情,你能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回答,例:乡土、植物的种子、家乡或亲人的照片等)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结识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籍华人,看看这位老人是如何寄托自己的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教师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蹊跷..()殷.切()山坳.()镶嵌.()掐.指一算()玛瑙.()嫣.红()匀称.()泛.舟()故弄玄.虚()2.解释下列词语泛舟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3.作者简介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蒙古族人,祖籍内蒙古,1910生于北京。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
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美国点滴》,《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中的一篇,写于1980年4月, 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四.自主活动,指导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枣核
如获至宝
设置悬念
索枣核
用途蹊跷 以“枣核” 为线索贯 穿全文, 设置悬念
加深 悬念
话枣核
为解乡愁
点明主题
议 枣核
民族之情
解开 悬念
小贴士: 设置悬念
• 它是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 是作家在叙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时 为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而设置的 “关子”。悬念的安排可以使文 章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增 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一、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引发热爱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思。 二、学习用枣核设置悬念、以小见大 的方法。 三、体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注音或写汉字:
o 嫣红 yān 蹊跷 qīqiāo 山坳 à n 乾 qiá n 劈头 pī 潜艇 qiá 殷yīn切 玛nǎo 瑙 国jí籍
理解词义
2、乡愁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的《春望》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品析语言
再读课文,品味像陈酒一样醇的 思乡之情,这样的情感弥漫在文章 的字里行间,请用你智慧的眼睛寻 找一些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 语,并体会其中的妙处。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 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就…..”这个句式起 强调作用,把游子思乡之情表达得 自然、热烈和深沉。
以小见大, 以物传情
设置悬念。 语言朴实,感 情深沉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 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 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 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 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 一主题的作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 • 风烛残年: 随时会死去
•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使人高深莫测 • 蹊跷: 奇怪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找 出与“枣核”相关的句子,并用几个短 语高度概括这几段有关枣核的内容 。 2、思考: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 在构思上有何主要特点?
见 枣核
如获至宝
小贴士:以小见大
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 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 用一个小小的物件反应重大主题,即以小见大
索枣核
用途蹊跷 设置悬念 如获至宝 加深悬念 解开悬念 为解乡愁 点明主题 爱国情深
枣 见 _枣核 核 ( 线 _枣核 话 索 )
议 枣核
海外华人 对故土的 依恋和思 念之情
具体研习 (再读7-10自然段,思考问题)
身居海外的旧时同窗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自 己的家乡,远在大洋的彼岸,他采用了哪些方 法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请细读课文, 分别概括。
1、栽杨柳树,种睡莲。 2、试种家乡的枣树。 3、亲手建造“北海”。 4、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 子。(行动描写)
思乡的心理活动: 1、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 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 3、想厂甸,想隆福寺 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 历年 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 棵枣树。
4歌曲《绿叶对根的情谊》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 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 的情牵着你......”
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时何地, 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绿 叶对根的情意. . . . . .
歌曲欣赏
我的中国心
巩固评价
蹊跷
1、注音和写汉字
qīqiāo
嫣 yān
红
山( ào )坳 萧乾( qián ) 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用途却很蹊跷。 (2)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3)她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设置悬念
索 枣核
用途蹊跷 以“枣核” 为线索贯 穿全文, 设置悬念
加深 悬念
话 枣核
为解乡愁
解开 悬念
3、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 点什么呢?(你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 回答吗)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 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的。 4、最后一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形式上:用议论抒情的方式,画龙点 睛,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内容上:老华侨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 族感情,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2、课后继续搜集并背诵默写游子思 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
回顾主题: 作者通过几颗小 小的枣核来表现爱国 主义的大主题,通过 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 爱惜,表现出海外游 子的拳拳爱国之情。
1、她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2、她托在手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 有点家之情,为什么却 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 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1、从内容上看, 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从结构上看, 枣核又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3、从写法上看, 以小(枣核)见大(思乡之情)。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人 表 达 了 怎 样 的 情 感 ?
——《月之故乡》
在 一 个 月 光 如 水 的 夜 晚 * 诗
枣 核
萧 乾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 蒙古族,现代作家、翻译 家、记者。主要作品有 《矛盾交响乐》《红色的 九月》,《伦敦的一周》, 《美国点滴》等。 本文 选自《美国点滴》。《美 国点滴》是作者1979年8 月应邀参加大陆、台湾及 中美作家之间的首次文学 交流活动后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