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七章输入输出接口

合集下载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指以单片集成电路为核心,具备计算、存储、控制和输入输出等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主要部分组成。

单片微机固化了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以在各种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单片微机原理中,CPU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通过时钟信号来控制其他部件的工作,解析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CPU 通常由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单元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析和执行,而寄存器则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指令。

内存是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它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可以读写,用于存储临时数据,而ROM一般只能读取,用于存储程序和固化的数据。

在单片微机中,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ROM中,CPU根据程序的指令集从ROM中读取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输入输出接口是单片微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桥梁。

它可以连接各种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以及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单片微机可以接收外部设备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响应,也可以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上。

单片微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嵌入式系统领域,单片微机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手机等各种智能设备中。

它可以控制设备的各种功能,并与用户进行交互。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单片微机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和监测生产过程。

此外,单片微机还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总之,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计算、存储和控制等功能,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了解和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微机系统的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搭建2. 微机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应用实验3. 微机总线技术应用实验4. 微机存储器技术应用实验5. 微型计算机中断和DMA技术应用实验三、实验原理1. 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搭建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本实验通过选择适当的芯片、电路连接和控制程序设计,实现一个基本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2. 微机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应用实验输入输出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习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应用。

3. 微机总线技术应用实验总线是微型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信路径。

通过实验学习总线的分类、结构和时序要求,掌握总线的实际应用。

4. 微机存储器技术应用实验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中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重要设备。

通过实验学习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存储器的选择和使用。

5. 微型计算机中断和DMA技术应用实验中断和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是微型计算机连接外部设备的重要技术。

通过实验学习中断和DMA的工作原理,掌握中断和DMA的应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搭建微型计算机系统;2. 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并编写控制程序;3. 进行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应用实验,如串行通信、并行通信等;4. 进行总线技术应用实验,如总线传输数据测试等;5. 进行存储器技术应用实验,如读写存储器数据等;6. 进行中断和DMA技术应用实验,如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等;7. 完成相关实验报告并进行总结。

五、实验设备和材料1. 微型计算机实验箱、电源适配器;2. 8051单片机、存储器芯片、输入输出芯片,如74HC164等;3. LED数码管、LCD液晶显示器、键盘、计算器等输入输出设备;4. 可编程芯片编程器、逻辑分析仪等实验设备。

包装工程专业课程大纲汇总

包装工程专业课程大纲汇总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代码:03110992学分:3总学时: 54 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14适用专业: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09100070/09100020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其他:院级任选课一、课程性质及作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它主要讲解微型计算机的组装、工作原理和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结构和组装,存储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输入输出与中断系统,I/O接口技术等。

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了解与电脑硬件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汇编语言编程的基本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基础,也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和四级、程序员考试等必考的科目之一,而且本课程与上机试验紧密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略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概念。

前继课和后继课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C语言》。

三、课程的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8学时)1.绪论2、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编码3、基本运算与基本逻辑功能部件4、微型计算机中作原理及基本结构第二章微处理器的结构 (8学时)1、8086CPU的功能结构2、8086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3、普通常用电脑的硬件体系结构第三章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 (6学时)1、存储器概述2、RAM3、ROM4、辅助存储器5、存储器的组织和空间布局第四章指令系统 (10学时)1、指令与指令格式2、寻址方式3、指令系统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学时) 1、概述12、汇编语言语句格式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第六章输入输出与中断系统 (6学时)1、输入输出设备简介2、输入输出接口寻址方式3、输入输出数据传送方式4、中断系统与中断调用第七章输入输出接口简介 (4学时)第八章 32位微处理器及现代先进技术简介 (2学时)四、实验性环节内容1、了解微型计算机dos编程环境、debug调试 (4学时)2、了解masm,熟悉debug (4学时)3、用masm编程,了解简单的指令应用 (2学时)4、编制程序(选择结构、循环) (2学时)5、综合应用与复习指令系统 (2学时)五、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无课程设计。

第7章输入和输出

第7章输入和输出

微机原理及应用
图7-19
2024年1月27日星期六
第 7 章 输入和输出
7.3 DMA 控 制 器
7.3.1 8237的结构
Intel 8237的方框图如图7-21所示。图中的通道(4个)部分 只画出了一个通道的情况。
每个通道都有一个基地址寄存器(16位),基字节数计数器 (16位),现行地址寄存器(16位)和现行字节数计数器(16位), 每一个通道都有一个模式寄存器以控制不同的工作模式,所 以,8237的内部寄存器的类型和数量如表7-1所示。
第 7 章 输入和输出
POLL:
IN AL,2;输入状态信息D0
SHR AL,1
JNC POLL;若未READY=0, 程序循环等待
IN AL,3;否则,输入数据
STOSB ; 存至内存 ,AL存入[DI]
INC
DL;修改多路开关控制
信号,指向下一个模拟量
JNE
AGAIN;8个模拟量未输
入完,循环已完,执行别的程序段
据缓冲区的地址偏移量→DI
AGAIN: MOV
AL,DL
AND
AL,0EFH;使D4=0
OUT
4,AL;停止A/D转换
CALL
DELAY;等待停止A/D操作 的完成
MOV
AL,DL; D4=1
DELAY: O…UT
4,AL;启动A/D,且选择 模拟量A0
RET
微机原理及应用
2024年1月27日星期六
微机原理及应用
2024年1月27日星期六
第 7 章 输入和输出
7.2.3 直接数据通道传送(DMA)方式
但是中断传送仍然是由CPU通过程序来传送的,每次要 保护断点、保护现场需用多条指令,每条指令要有取指和执 行时间。这对于一个高速I/O设备,以及成组交换数据的情 况,例如磁盘与内存间的信息交换,就显得速度太慢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第一章:微机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机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1. 微机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微机系统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3. 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等。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微机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1.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微机系统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微机系统组成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微机系统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微处理器2.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处理器的概念和结构。

2. 掌握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3. 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1. 微处理器的概念和结构:CPU、寄存器、运算器等。

2.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主频、缓存、指令集等。

3.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指令执行过程、数据运算等。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微处理器的概念和结构。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3.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2.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微处理器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微处理器性能指标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微处理器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存储器3.1 教学目标1. 了解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3. 理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3.2 教学内容1. 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等。

2.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容量、速度、功耗等。

3.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数据读写过程、存储器组织结构等。

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408《微机原理及应用》复习大纲

408《微机原理及应用》复习大纲

412《微机原理及应用》复习大纲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英文名称Micro 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教学要求熟悉并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理解硬软件间的辩证关系。

具体要掌握:CPU和基本接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用汇编语言编程,重点放在如何根据具体要求来确定系统硬软件结构;合理选用存贮器和接口芯片;了解如何设计监控(管理)程序来统一管理系统硬软件资源的方法和技巧。

考试内容第一章: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1数和数制数的位置表示法及各种进位制数;各种进位制数的换算方法;二进制数的运算方法2原码、补码、反码及其相应的运算法则原码;反码和补码;补码的求法;补码的运算;溢出判别;算术移位;移码3小数点问题定点法;浮点法4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及ASCII码组合BCD码;非组合BCD码;ASCII码;奇偶校验码第二章;计算机基本软硬件知识与80486微处理器1计算机系统组成2存储器3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结构*8086CPU内部结构、寄存器4工作模式简介:实地址模式和保护虚拟地址模式58086/8088的外部引脚介绍: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第三章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1寻址方式操作数寻址方式;程序转移地址的寻址方式2指令系统1)数据传送指令;累加器专用传送指令;地址传送指令;标志传送指令2)算术运算指令二进制加/减法指令;二进制乘/除法运算指令;符号位扩展指令;十进制(BCD)运算指令3)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与循环移位指令4)串操作指令字符串操作指令;重复前缀指令5)控制转移类指令无条件与条件转移指令;循环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与返回;中断和中断返回6)处理器控制类指令标志操作指令;外部同步指令;空操作指令3DEBUG命令简介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汇编语盲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指令语句、伪指令语句);常数、标号、变量及表达式、伪指令2汇编程序的功能和汇编语言程序的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连接和装入运行;汇编过程;汇编语言与PC-DOS 的接口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4宏汇编宏指令、宏定义和宏调用;宏嵌套;宏定义中的标号与变量;宏指令与子程序5多模块程序设计多模块的连接;模块间标识符的交叉访问6DOS功能调用7BIOS功能调用第五章半导体存贮器与存贮系统1概述存储器的分类;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与组成;`内存储器的性能指标2RAM、ROM典型芯片Intel 2114(1K×4)、HM6116(2K×8)、HM6264(8K×8);DRAM 2118(16K×1);UVEPROM 2764(8K×8);EEPROM Intel2864(8K×8)38086/8088CPU存储器的硬件组织地址/数据总线分离;地址空间组织4存储器的扩充5存储器扩充实例存储器扩充的步骤;存储器位的扩展;地址译码;存储器扩展举例第六章中断处理1概述中断的概念;中断处理过程;中断系统要解决的问题28086/8088的中断系统中断结构;内部中断;外部中断3中断优先级管理器 8259A PIC8259A内部结构与外部引脚;8259APIC编程;8259A在PC系统中的应用第七章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1概述时序配合;信号转换;数据缓冲;I/O电路代替CPU对外设的控制功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第7章825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第7章8253
15
§7-1 8253的工作原理 ——8253的内部结构和引脚信号
然后,开始递减计数。即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
器的值减1,当计数器的值减为0时,便从OUT引脚输出 一个信号。输出信号的波形主要由工作方式决定,同 时还受到从外部加到GATE引脚上的门控信号控制,它 决定是否允许计数。 当用8253作外部事件计数器时,在CLK脚上所加的计 数脉冲是由外部事件产生的,这些脉冲的间隔可以是 不相等的。 如果要用它作定时器,则CLK引脚上应输入精确的时 钟脉冲。这时,8253所能实现的定时时间,决定于计 数脉冲的频率和计数器的初值,即 定时时间=时钟脉冲周期tc×预臵的计数初值n
16
§7-1 8253的工作原理 ——8253的内部结构和引脚信号 ③引脚 8253的3个计数器都各有3个引脚,它们是:
CLK0~CLK2:计数器0~2的输入时钟脉冲从这里输
入。频率不能大于2MHz。
OUT0~OUT2:计数器0~2的输出端。
GATE0~GATE2:计数器0~2的门控脉冲输入端。
4
第七章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及其应用 ——概述 2. 不可编程的硬件定时 555芯片是一种常用的不可编程器件,加上外接电阻和电 容就能构成定时电路。这种定时电路结构简单,价格 便宜,通过改变电阻或电容值,可以在一定的定时范 围内改变定时时间。但这种电路在硬件已连接好的情 况下,定时时间和范围就不能由程序来控制和改变, 而且定时精度也不高。 3. 可编程的硬件定时 ①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电路利用硬件电路和中断 方法控制定时,定时时间和范围完全由软件来确 定和改变,并由微处理器的时钟信号提供时间基 准,这种时钟信号由晶体振荡器产生,故计时精
12
§7-1 8253的工作原理 ——8253的内部结构和引脚信号 8253输入信号组合的功能表

微机原理与应用第七章

微机原理与应用第七章

表达式:由操作数和运算符组成的式子
⑴算术运算符: +、-、*、/、MOD(除法取余)、SHL(左移)、 SHR(右移)
例: MOV AX,100*4+5
⑵ 逻辑运算符:AND、OR、NOT、XOR
;AX=405
按位运算
关系运算结果总是 一个数值。若关系不 成立,则结果为0,若 关系成立,则结果 为0FFFFH
⑴ 定位方式(定位类型)
书(P162)
定位类型指出了对当前段起始地址的要求,有4个选项
PAGE ——指定起始地址的低8位是0,即其值能被256整除(称页边界) PARA ——指定起始地址的低4为是0,即其值能被16整除(称段边界)
例1:
DSEG1 SEGMENT DATA_B DB 10,5,10H DATA_W DW 100H,-4 DATA_D DD 0FFFBH DSEG1 ENDS
DSEG1: DATA_B
0AH 05H 10H
10 5
10H 100H -4
DATA_W
00H 01H FCH
汇编后的内存分配情况 如右图所示。
先定义
后引用
⑴ 字节定义语句DB
格式:[名字] DB <表达式或数据项表> 功能:表达式值或项表中的每一项是一个字节数, 符号地址 它们从符号名地址开始按字节连续存放。
例:COUNT DB 100 COUNT→ DB 0DH,0AH,’$ ’ VARW DB ?,6,?,?
可以使用重复操作符DUP如: BUFFER DB 8 DUP(0)
⑺ 汇编运算符的优先级
括号 LENGTH、SIZE PTR、OFFSET、…. HIGH、LOW *、/、MOD、SHL、SHR +、例:设SSY=2050H EQ、NE、LT、LE、GT、GE MOV AL,LOW 3080H ;AL=80H NOT MOV AH,HIGH SSY ;AH=20 AND MOV CL, LOW 3A4BH ;CL=4BH OR、XOR

《微机原理及应用》复习精华

《微机原理及应用》复习精华
2. CISC:复杂指令集,指令代码不等长,指令数量多; RISC:精简指令集,指令少,指令码等长,寻址方式少,指令功能简单。 微处理器 CPU:包括算术逻辑部件 ALU、控制部件 CU、寄存器组 R 及内部总线。 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以存储器(ROM 和 RAM)、I/O 接口及系统总线。 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相应的外设、电源、辅助设备、软件等。
EPROM:可紫外线擦除的可编程 ROM
EEPROM:可电擦除的可编程 ROM
2.典型存储器芯片及容量
SRAM
EPROM
E 2 PROM
6264: 8K×8bit
2764: 8K×8bit
28C64: 8K×8bit
62128:16K×8bit
27128:16K×8bit
28C128:16K×8bit
2.8086 与 8088 主要区别: ①外部数据总线位数的差别:8086 是 16 位,8088 是 8 位; ②指令队列容量的差别:8086 指令队列可容纳 6 个字节,8088 只能容纳 4 个字节;
《微机原理及应用》复习精华 第 3 页
淮阴工学院
科学男孩 /kexuenanhai
______
______
连),WE是★★★(一般与 CPU 的WR直接相连),还有地址线 A..和数据线 D..(这
两者一般与 CPU 对应连接即可)。
③当还有 74LS373、Intel8282 等芯片时,一般将 CPU 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ALE 接至芯片的使能端,将 CPU 的 AD7~AD0 接至芯片的 I7~I0,将芯片的 O7~O0 接至存储器的 A7~A0 .
62256:32K×8bit
27256:32K×8bit

《输入输出接口》课件

《输入输出接口》课件

DVI接口
DVI(数字视频接口)是一种用 于传输数字视频信号的接口, 常用于连接显示器和计算显 卡。
VGA接口
VGA(视频图形阵列)是一种 用于传输模拟视频信号的接口 ,常用于连接显示器和计算机 显卡。
其他接口介绍
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输入输出 接口,如音频接口、网口、雷 电接口等。
总结
课件总结了输入输出接口的重要性、各种接口的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接 口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输入输出接口》PPT课 件
输入输出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本课件将介绍 输入输出接口的作用、分类、具体应用以及常见接口。
简介
输入输出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课件将详细介 绍输入输出接口的概念、作用以及重要性。
输入接口
输入接口是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输入的数据的接口。课件将介绍输入接口 的概念、分类、以及一些具体的应用。
输出接口
输出接口是用于将计算机内部数据输出至外部设备的接口。课件将介绍输出 接口的概念、分类以及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
USB接口
HDMI接口
USB是一种通用的串行总线接口, 用于连接各类外部设备,如打 印机、键盘和鼠标。
H D M I(高清多媒体接口)是 一种用于传输高质量音频和视 频信号的接口,常用于连接电 视和音响设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第一章:微机系统概述1.1 微机的发展历程1.2 微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1.4 微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微处理器2.1 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微处理器的性能评价2.3 常见微处理器简介2.4 微处理器的编程与应用第三章: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3.2 随机存储器(RAM)3.3 只读存储器(ROM)3.4 存储器扩展与接口技术第四章:输入/输出接口技术4.1 I/O接口的基本概念4.2 I/O接口的编址方式4.3 常见I/O接口芯片介绍4.4 I/O接口的程序设计第五章:中断与DMA控制5.1 中断的概念与原理5.2 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5.3 DMA控制原理与实现5.4 中断与DM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六章:串行通信接口6.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6.2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6.3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6.4 串行通信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七章:并行通信接口7.1 并行通信的基本概念7.2 并行通信的接口标准7.3 并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7.4 并行通信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八章:总线技术8.1 总线的概念与分类8.2 总线标准与协议8.3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8.4 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九章:模拟接口技术9.1 模拟接口的基本概念9.2 模拟接口的电路设计9.3 模拟接口的信号转换技术9.4 模拟接口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十章:微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维护10.1 微机系统的可靠性概述10.2 微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0.3 微机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4 提高微机系统可靠性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微机的发展历程与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解析:了解微机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助于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微机系统。

重点环节二: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解析:微处理器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理解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对于深入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至关重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微机原理1.微机系统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系统总线。

2.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单元),是微机中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

3.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分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4.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用于接收操作者的命令。

5.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展示和输出处理结果。

二、接口技术1.接口技术是连接微机与外部设备的技术,其作用是实现微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控制。

2.接口技术主要包括接口电路、接口程序和相关接口协议等方面的内容。

三、常用总线1.数据总线:用于在微处理器与其它器件之间传输数据,其宽度决定了微处理器一次能处理的最大数据位数。

2.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微处理器发出的地址信息,其宽度决定了微处理器能够寻址的最大地址范围。

3.控制总线:用于传达微处理器和其他部件之间的控制信号,如读写、中断等。

四、中断技术及其应用1.中断技术是微处理器处理紧急事件的一种技术,通过改变程序执行顺序,使微处理器处理外部设备产生的异常情况。

2.中断种类:硬件中断,软件中断。

3.中断处理过程: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程序执行,中断返回。

五、微处理器指令系统1.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是指微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指令集,包括数据传输指令、算术逻辑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等。

2.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3.指令周期:取指周期、分析周期、执行周期。

六、存储器及其访问方式1.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分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存储器访问方式:按地址访问,按内容访问。

3.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

4.存储器扩展技术:使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与数据空间保持一致,实现存储器的扩展。

七、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口技术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用于接收操作者的命令。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展示和输出处理结果。

第7章8253微机原理及应用

第7章8253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计数初值: TC= 2.5MHz/ 2KHz=1250 方式字为:0011 0111B=37H (计数器0,写16位,方式3,BCD计数) 设端口地址为:80H、81H、82H、83H。 则初始化程序为:
MOV AL,37H;写入方式控制字 OUT 83H,AL MOV AL,50H;写入计数初始值低8位 OUT 80,AL MOV AL,12H ;写入计数初始值高8位 OUT 80H,AL
(3)读计数值 ①以普通对计数器端口读的方法取得当前计数值 ②锁存计数器的当前值(RL1RL0=00)
7.2.4 8253-5的应用举例 一、用8253-5监视一个生产流水线 1.硬件设计
INT 1 +5V
2.5MHz 8255PA0
OUT0 CLK0
GATE0
8253
CLK1 GATE1
OUT1
• 方式2:可变频率脉冲发生器
(MODE 2) CLOCK
WRn#
OUTPUT
n=4
n=3
4 3 2 1 0(4) 3 2 1 0(3) 2 1 0
0(3) OUTPUT
3 2 1 0(3) 2 1 0(3) 2 1 0
GATE (RESET)
方式3—方波速率发生器 方式3的输出都是周期性的,方式3在计数过程中输出
(2)计数器1用来产生动态存储器刷新操作的定 时控制,它工作于方式2,计数初值为18, OUT1端输出一个负脉冲序列,其脉冲周期约 为18 ÷1.1931816MHz=15.08(μs)。该输出将 作为动态刷新控制器8237A中通道0的DMA请 求信号DREQ0,控制DMA控制器完成每隔 15.08(μs)对系统中的动态存储芯片进行一次 刷新操作
– 选通输入(门控输入)GATE——用于启动或禁止计数器的 操作,以使计数器 和计测对象同步。

微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微机的应用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经济管理、信息交流、娱乐媒体等各个领域。

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微机的CPU是其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使得CPU能够快速访问和处理。

输入输出设备则充当了微机与外部世界的接口,使得用户和外部设备能够与微机进行交互。

微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执行指令的过程。

当用户发出指令或者触发事件时,微机的CPU从指令存储器中读取相应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内容进行操作。

这些指令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包括算术运算、逻辑判断、数据传输等。

CPU还可以根据程序的流程控制,按照特定的顺序执行指令。

通过不同的指令和数据操作,微机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微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科学研究领域,微机可以用于数据处理、模拟实验、科学计算等。

在生产制造领域,微机可以用于控制生产流程、监测设备状态、优化生产效率等。

在经济管理领域,微机可以用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

在信息交流领域,微机可以用于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网络搜索等。

在娱乐媒体领域,微机可以用于游戏娱乐、音频视频播放、虚拟现实等。

总之,微机原理及应用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系统。

微机的应用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微机原理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微机原理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微机原理基本输入输出接口微机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BIOS)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软件组件,它提供了计算机启动时的底层控制和管理功能,负责完成计算机硬件的初始化和自检等任务。

BIOS是存储在计算机主板上的一块ROM芯片中,它具有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特点,可以提供计算机启动的基本功能。

在计算机启动时,BIOS会首先进行硬件自检,检测主要硬件设备的状态和配置情况,从而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然后,BIOS会加载操作系统,并将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从而完成计算机的启动。

在计算机系统中,基本输入输出接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键盘和显示器接口:计算机通过键盘接口接收用户的输入,通过显示器接口向用户展示计算机系统的状态和结果。

BIOS负责键盘和显示器的初始化和管理,确保键盘和显示器正常工作。

2.磁盘接口:计算机通过磁盘接口与硬盘、光盘、软盘等外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BIOS负责硬盘、光盘、软盘的初始化和管理,使它们能够被操作系统正确识别并使用。

3.串口和并口接口:计算机通过串口和并口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

BIOS负责串口和并口的初始化和管理,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与计算机通信。

4.时钟和定时器接口:BIOS通过时钟和定时器接口提供计算机系统的日期、时间和时钟信号等。

这些信息在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文件时间戳、进程调度等。

5.中断和DMA接口:计算机系统中有许多硬件设备需要及时响应,如键盘输入、网络数据传输等。

BIOS通过中断和DMA接口实现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的交互,确保及时处理硬件设备的请求。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通过这些接口与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交互,提供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输入和输出功能。

它是计算机启动和运行的基础,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同时,基本输入输出接口也是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交互和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输入, 输出接口§7.1 输入, 输出(I/O)接口一: I/O接口的作用1: 高速CPU与低速外设数据传送的同步及配合2: 并行数据传送与串行数据传送之间的转换二: I/O接口中的信息流1: 数据信息A: 方向CPU ←→I/O接口←→外设双向B: 类型1): 数据量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例: CPU ←→磁盘CPU ←→键盘CPU ←→显示器2): 开关量两种状态的物理量例: 开关的通断, 水位的高低3): 模拟量连续变化的物理量例: 交流电, 温度, 气压2: 状态信息A: 方向CPU ←―I/O接口←―外设单向B: 方式1): 对输入接口, CPU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 READY 准备好吗.2): 对输出接口, 外设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 BUSY 外设忙吗. 3: 控制信息A: 方向CPU ―→I/O接口―→处设单向B: 方式1): CPU要求外设开始工作, 即启动外设2): CPU要求外设终止工作, 即停止外设注: 数据信息是CPU与外设经I/O接口传送的有用信息, 状态, 控制信息是CPU经I/O接与外设传送的配合信息, 为了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 加入握手信息(状态, 控制) 是必要的三: I/O接口芯片的特点I/O接口芯片是构成I/O接口电路的关键1: 类型A: 并行接口芯片与串行接口芯片B: 通用接口芯片与专用接口芯片C: 不可编程接口芯片与可编程接口芯片2: 可编程接口芯片对信息的处理A: 可编程接口芯片有多个不同应用的寄存器B: 控制寄存器用于存放CPU 写入的控制字C: 数据寄存器用于存放CPU 与外设交换的有用信息状态, 控制寄存器用于存放CPU 与外设间的配合信息3: 可编程接口芯片寄存器的使用A: 访问外设即访问对应的芯片寄存器B: 不同的寄存器有不同的端口地址,即用地址访问,而非用名访问 C: 编程中使用 IN, OUT 指令访问寄存器4: 接口与端口A: 接口 — 接口芯片或完成一个外设的操作所用的接口电路 B: 端口 — 一个接口中不同信息流传送所需的地址通道注: 一个接口中有多个端口§7.2 CPU 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一: 程序控制方式✓ 无条件程控方式 — 无需状态,控制信息配合,仅有数据信息传送 ✓ 有条件程控方式 — 需状态, 控制信息配合, 三种信息均要传送1: 无条件程控方式A: 应用条件1): 外设输入的物理量变化缓慢, 即无跳变信号输入2): CPU 输出的数据外设可直接使用B: 接口特点1): CPU 的DB ―→ I/O 接口(输出锁存器) ―→ 外设2): CPU 的DB ←― I/O 接口(输入缓冲器) ←― 外设C: 例7.1 用DB 中的 D0, D1, D2 获得 A, B, C 三路波形硬件:电路: 数据输入 波形输出A7 A0口地址 = 8CH译码电路A1A2A3A4A5A6软件:数据: C B A时间D2 D1 D0 数值T1 0 0 1 01HT2 0 1 0 02HT3 1 1 0 06HT4 0 1 1 03HT5 0 1 0 02HT6 1 0 0 04HT7 1 0 0 04HT8 0 0 0 00H程序:DA TA SEGMENTTAB DB 8, 01H, 02H, 06H, 03H, 02H, 04H,04H,00H; 数8 表示有T1 – T8共8个数据PROT EQU 8CH ; 8CH 为输出口地址, 由译码电路产生DA 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 DS:DATABGN: PUSH DSMOV AX, 0PUSH AXMOV AX, DA TAMOV DS, AX ; 前面指令为初始化STR: LEA BX, TAB ; TAB 地址指针送BXMOV CH, 0MOV CL, [BX] ; (CL) = 8 因为(CH) = 0 所以(CX) = 8 LOP: INC BX ; BX 指向T1 数据01HMOV AL, [BX] ; (AL) = 01HOUT PORT, AL ; 将01H 数据从8CH 口输出PUSH CXCALL DEL Y ; 调用延时子程序POP CX ; 由于在延时子程序中使用CX 故需入出栈DEC CX ; 计数器CX 减1JNZ LOP ; CX 不为0 循环输出T2 – T8, CX 为0 退出JMP STR ; 连续输出T1 – T8 波形DELY PROC NEARMOV CX, 2801WA T: LOOP W AT ; 主频4.7M时, 延时10MSRET ; 过程返回DELY ENDP ; 过程结束CODE ENDS ; 码段结束END BGN ; 汇编结束2: 有条件程控方式(状态查询方式)工作过程✓CPU向I/O口的控制端口写控制信息(程序中此处未写)✓CPU从I/O口的状态端口读状态信息✓根据状态错误,CPU反复查询状态正确,CPU与外设经I/O口的数据端口传送数据(1): 查询式输入A: 硬件电路原理图图7-4查询输入接口电路1): I/O口端口地址数据口状态口控制口2): I/O口端口信息8位1位无3): 状态位定义B7 = 1 外设数据准备好,可从数据口读数据B7 = 0 外设数据未准备好,继续查询状态位B: 工作过程1): 输入设备准备好数据后, 发正脉冲选通信号2): D触发器Q端为高电平(送1位状态信息)锁存器输出端锁存输入数据(送8位数据信息)3): 开状态端口,读状态信息,若为低循环查询, 若为高状态正确4): 开数据端口,将输入数据读入AL,清D触发器Q端为低电平5): 从复以上过程C: 软件1): 状态位定义图7-5 (A) b72): 流程图图 7-5 (B)3): 程序段POLL: IN AL, ATATUS_PORT ; 从状态口输入信息到 (AL)TEST AL, 80H ; 测试 B7位是否为 0JE POLL ; 为 0, 状态不正确, 循环读IN AL, DATA_PORT ;为1,状态正确,从数据口读数据(2 ): 查询式输出A: 硬件电路原理图图7-71): I/O口端口地址数据口状态口控制口2): I/O口端口信息8位1位无3): 状态位定义B7 = 0 外设空, 可从数据口读数据B7 = 1 外设不空, 继续查询状态位B: 工作过程1): 输出设备空, 向I/O口发负脉冲选通信号ACK2): D触发器Q端低电平送状态端口输入端3): 开状态端口,读状态信息,若为高循环查询,若为低状态正确4): 开数据端口, 将AL中的数据经锁存器送外设,清D触发器Q 端为低电平5): 从复以上过程C: 软件1): 状态位定义图7-8 (A)b72): 流程图图3): 程序段POLL: IN AL, ATATUS_PORT ; 从状态口输入信息到 (AL) TEST AL, 80H ; 测试 B7位是否为 1JNE POLL ; 为 1, 状态不正确, 循环读IN AL, DATA_PORT ;为 0,状态正确, 从数据口读(3): 查询方式下的优缺点A: 优点硬件电路简单, 软件编程容易B: 缺点由于循环查询状态位, CPU 等待若硬件故障使状态不正确, 造成假死机1:硬件电路原理图图7-111: 中断请求与中断响应A: 8086CPU 有关引脚1): INTR ——中断请求, 输入, H 有效2): /INTA ——中断响应, 输出, L 有效B: 中断工作过程1): 外设需要CPU服务时, 外设―→I/O接口―→CPU发中断请求, INTR = H(中断允许开)2): 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后, CPU―→I/O接口―→外设发中断响应, /INTA = L3): 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CPU ←→I/O接口←→外设读写数据2: 中断控制方式中的信息A: 中断请求(状态信息)1): 输入设备准备好数据2): 输出设备准备接收数据B: 中断响应(控制信息) 外设可以进入数据传送C: 中断服务(数据信息)CPU ←→I/O接口←→外设读写数据3: 中断控制方式的优缺点A: 优点CPU被动, 外设主动, 提高CPU效率B: 缺点硬件电路复杂, 需要专用芯片(第八章讲)1: 存储器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A: 传统方式MOV [2000H], [1000H] 错误, 存储器间不能直接传数MOV AL, [1000H]MOV [2000H], AL 正确, 应用寄存器作传数中介IN [3000H], 20H 错误, I/O端口数据不能直接读入存储器IN AL, 20HMOV [3000H], AL 正确, 应用寄存器作传数中介B: DMA方式不用寄存器作传数中介, 完成存储器间的直接传数2: DMA方式原理方框图§7.3: 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一: 串行通信的基本通信方式1: 串行通信协议A: 异步协议数据可顺次地出现在数据流中, 数据间的相对延迟没有用专门的数据时钟来控制B: 同步协议数据流中顺次出现的数据由一个数据时钟来管理, 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出现2: 异步传送方式A: 异步传送的特点1): 数据在线路上的传送不是连续的2): 收发双方各用自已的时钟源控制接收和发送B: 异步传送的格式传送字符由4部分组成1): 起始位——1bit, 0电平2): 数据位——Nbit, 有效电平3): 校验位——1bit, 与数据位中的值有关, 可不用4): 停止位——1 ~ 2bit, 1电平C: 异步传送中的数据同步位——起始位1): 发端按传送格式发数据流2): 收端若收到0电平(1bit), 则认为后面将固定收Nbit数据位和1bit校验位D: 异步传送中数据间的延迟时控制——停止位1): 固定收Nbit数据位和1bit校验位后2): 固定收异步传送格式定义的停止位(固定延迟)3): 若无新的起始位(0电平), 则收Mbit个1电平(可变延迟) E: 收发端的一致性特点1): 收发端必顺采用相同的异步传送格式2): 收发端必顺采用相近的速率(波特率)3: 同步传送方式A: 同步传送的特点1): 数据在线路上的传送是连续的B: 同步传送的格式由同步字符和数据块组成1): 同步字符——用协议规定的字节数据2): 数据块——由协议规定长度的字节数组成4: 异步, 同步传送比较A: 异步——用位作为收发字符的同步信号, 相对效率低B: 同步——用字节作为收发数据块的同步信号, 相对效率高二: 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送方式1: 单向传送方式仅A发B收或B发A收2: 半双工传送方式A, B均可收发, 但A,B不可同时收发3: 全双工传送方式A, B均可收发, 并且A,B可同时收发三: 并行/串行变换及串行接口1: 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数据传送均采用并行传送计算机间的数据传送应采用串行传送2: 发送需完成数据的并行/串行变换接收需完成数据的串行/并行变换3: 用软件实现数据的并行/串行变换用硬件实现数据的并行/串行变换§7.4 PC/XT的I/O端口地址分配一: 端口地址分配原则1: 端口地址寻址所用地址线: A0 ~ A92: 端口地址数量1024 个口地址3: 实际可用端口地址数量因为A4值可任意, 512个口地址4: 端口地址值范围000H ~ 3FFH二: 系统板(主板)上的端口地址1: I/O端口地址特点A: A9 = 0, A8 = 0,用A0 ~ A7 进行地址译码, 为一字节口地址B: 地址范围为00H ~ FFHC: 地址与主板上的专用接口芯片有关2: 接口芯片与端口地址分配接口芯片名A4 = 0时的地址分配A4 = 1 时的地址分配8237 00H ~ 0FH 10H ~ 1FH8259 20H ~ 21H 30H ~ 31H8253 40H ~ 43H 50H ~ 51H8255 60H ~ 63H 70H ~ 73H8237页面80H ~ 83H 90H ~ 93H3: 其它地址分配不可屏蔽中断NMIA0H ~ AFH B0H ~ BFH 保留地址C0H ~ CFH D0H ~ DFHE0H ~ EFH F0H ~ FFH 三: 总线插槽上扩展板上的地址分配1: I/O端口地址特点A: A9, A8不全为0, 为二字节口地址B: 端口地址范围为100H ~ 3FFHC: 端口地址与插扳的功能有关2: 插扳与端口地址分配A: 插扳功能A4 = 1时的地址分配A4 = 0时的地址分配COM2 2F8H ~ 2FFH 2E8H ~ 2EFH试验板(声卡) 310H ~ 31FH 300H ~ 30FH硬盘驱动330H ~ 33FH 320H ~ 32FHPRT 378H ~ 37FH 360H ~ 36FHSDL 390H ~ 39FH 380H ~ 38FH单显3B0H ~ 3BFH 3A0H ~ 3AFH彩显3D0H ~ 3DFH 3C0H ~ 3CFH软盘驱动3F0H ~ 3F7H 3E0H ~ 3E7HCOM2 3F8H ~ 3FFH 3E8H ~ 3EFH B: 保留地地址100H ~ 2F7H, 用户开发专用插卡用四: 主板上的地址译码电路1: 逻辑方理图图7 – 122: 74LS138译码芯片的使能端与地址线A: G1 = H 接有效地址充许控制线ALEB: /G2A = L 接地址线A9 = 0C: /G2B = L 接地址线A8 = 03: 74LS138译码芯片的输入信号A7 A6 A5C B A0 0 0 /Y0 = L 8237 片选有效0 0 1 /Y1 = L 8259 片选有效0 1 0 /Y2 = L 8253 片选有效0 1 1 /Y3 = L 8255 片选有效1 0 0 /Y4 = L DMA页面有效1 0 1 /Y5 = L NMI 屏蔽有效1 1 0 /Y6 = L 末用1 1 1 /Y7 = L 未用4: A4未参加译码, 即可为L, 也可为H§7.4 计算机总线一: 总线概念1: 总线的定义: 各种信号线的集合, 标准化的产物2: 总线的功能A: 插件板的可扩展性B: 插件板的可谦容性C: 插件板几何尺寸的统一性3: 总线的内容A: 地址总线B: 数据总线注:意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不复用C: 控制总线注:意控制总线的特殊性D: 电源组与地4: 总线的类型A: 内总线计算机系统内的总线规范1): S – 100 总线早期工控总线2): STD – 56 总线常用工控总线3): PC/XT微机总线62芯多总线4): PC/AT 微机总线62芯+ 36 芯ISA总线5): PC386 微机总线62芯+ 36 芯+ 36芯EISA总线6): PCI微机总线128芯标准总线(目前最流行)B: 外总线计算机系统间的总线规范1): RS232 通信总线25 芯或者9 芯标准2): IEEE488 仪表总线24 芯标准3): USB 宽带通信总线标准●具有即插即用的热拔插功能●宽带串行传输率可达480Mbps●可同时支持127个外设工作●外设可由USB内置电源供电二: PC/XT 总线规范1: 数据总线信号引脚D0 ~ D7 A9 ~ A22: 地址总线信号引脚A0 ~ A19 A31 ~ A323: 控制总线A: 与CPU芯片有关例如信号引脚RESET B2/WR, /M/IO B11/RD, /M/IO B13 B: 与I/O接口芯片有关例如信号引脚+IRQ2 B4+DRQ3 B16 4: 电源组与地例如信号引脚+5V B3, B29+12V B9GND B1, B10三: PC机总线规范的发展随着CPU芯片的发展, PC/XT总线己不满足应用需要1: 在PC/XT总线基础上扩展A: PC286总线(ISA总线)1): 数据总线的扩展信号引脚D8 ~ D15 C11 ~ C182): 地址总线的扩展信号引脚A17 ~ A23 C8 ~ C13): 控制总线的扩展信号引脚BHE C1IRQ10 D3 B: PC386总线(EISA总线)数据总线扩展到32位, 地址总线扩展到32位总线标准为62 + 36 + 36芯2: 新的PC机总线标准––––PCI总线标准A: 数据传输率高, 64位时达266MB/SB: 具有即插即用功能, 硬件自动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