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工作操作手册修改稿

合集下载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一、引言本手册旨在指导野外地质工作者进行实地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必备的工具信息。

通过本手册的参考,地质工作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野外地质调查前准备1:调查目的明确- 对于调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地质问题进行准确定义。

-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方法和在野外需要获取的信息。

2:野外工具和设备准备- 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罗盘、GPS定位仪等。

- 标识工具:如野外记号笔、标识牌、扫描仪等。

- 野外导航工具:包括地图、指南针等。

- 野外生存工具:如野外生存包、防蚊液、防晒霜等。

三、野外地质调查实施1:野外勘察- 确定野外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 记录地质数据,如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貌特征等。

- 了解区域的气候和地质风化情况。

2:地质地图绘制- 采用现场测量、卫星影像等方式制作地质地图。

- 标注地层、断层、矿体等重要地质要素。

- 添加图例及比例尺,确保地图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3:地质剖面绘制- 根据野外测量数据绘制地质剖面。

- 明确剖面线的位置和方向,并进行测量。

- 标示地层、构造、矿体等关键要素。

四、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1:野外数据整理- 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编码。

- 绘制地质剖面图以及地层分布图。

- 录入数据到计算机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

2:数据处理和地质解译- 利用地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译。

- 分析地质过程和地质事件,解读地质历史。

- 确定地质问题的原因和可能性。

五、附件1:野外地质调查表格2:地质地图样本3:地层冠名说明4:野外记号笔临时存储图解法律名词及注释1:《地质调查管理条例》 - 地质调查活动的法律规范,明确了地质调查中的权限和责任。

2:《矿产资源法》 - 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进行规范的法律。

3:《地质灾害防治法》 - 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预防进行规范的法律。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 精品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 精品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手册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手册(测制地质剖面和地质填图及槽、钻探编录)编写人:王硕单位: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写日期:2012年11月第一部分地质剖面测量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一、目的任务详细研究地质体(地质单元)各类地质特征,包括:产出状态,时代及与周边地质体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及其变化,各类岩石之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性等。

为开展面积性地质测量(填图)及解释“异常”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分类(一)为解决基础地质问题而测制的剖面—地质剖面,包括:地层剖面、侵入岩剖面、火山岩剖面、构造剖面、第四系剖面等。

(二)为解释“异常”配合物化探剖面而测制的剖面―综合地质剖面之地质剖面。

三、位置选择和布置选择在基岩露头好、目的体发育完整、界线清晰地段,剖面线方向尽量垂直目的体走向或长轴方向。

四、测制方法以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以皮尺或测绳丈量斜距(结合测量已知点及地形图进行校正)。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认真分层、分段、取样并系统登记(剖面登记表)、详细记录(剖面记录本)和准确绘制(剖面图、柱状图)。

(一)剖面登记表:是绘制剖面图、柱状图的必备资料。

要求绘制剖面图、柱状图所需的各类要素必须齐全,包括:导线号、方位、斜距,坡度及换坡度位置、斜距,分层(段)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计算岩层厚度所需其它参数等等。

(二)剖面记录本:是剖面图、柱状图的详细说明书。

除记录剖面导线号、方位、斜距,分层(段)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外,要详细叙述各分层(段)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各地质体之间接触关系及其证据,以及剖面所见其它重要地质现象(断层、脉岩、化石、蚀变、矿化等)的描述。

(三)剖面图、柱状图:是测制剖面的成果图件。

按剖面登记表全部内容结合剖面记录本,用规定的格式(规程规范)和表示方法(图式图例)绘制成图。

有“展开法”、“投影法”两种方法,建议用“展开法”。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本手册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队集体编著而成,供本队开展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工作参考使用。

该守则的取材以现代地质理论和有关区调规范、指南、图标为基础,结合工作区的客观实际,并参考了前人所编的有关工作守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实用。

各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龙文国、谢盛周,第二章云平,第三章陈沐龙、第四章莫位明,第五章李孙雄,第六章庄有光,第七章李孙雄、陈沐龙,第八章陈沐龙,最后由陈沐龙统编定稿。

李北光、曾雁玲打字,连明清绘图例、符号。

由于编者经验不足,定有错漏不切之处,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目录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5)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 (5)(一)沉积岩分类 (5)(二)常用术语 (5)(三)沉积构造 (6)二、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8)(一)陆源碎屑岩 (8)(二)碳酸盐岩 (11)(三)硅质岩的野外调查 (13)(四)煤和油页岩的野外调查 (13)(五)岩相组合调查 (13)(六)沉积构造的野外观察 (13)(七)古流向测定 (14)(八)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调查 (14)三、化石野外工作的基本要求 (16)(一)大化石的野外观察描述(表11) (16)(二)孢粉采样注意事项 (16)四、层序地层的野外调查 (17)(一)基本层序的野外调查 (17)(二)层序地层格架的野外调查 (18)五、地层接触关系野外调查 (21)(一)不整合 (21)(二)整合 (22)第二章侵入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2)一、侵入岩分类 (22)二、侵入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24)第三章火山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7)一、火山岩分类 (27)(一)火山熔岩类 (27)二、火山岩有关概念及特征 (27)(一)喷发类型及喷发相 (27)(二)喷发旋回及喷发韵律 (27)三、火山岩野外调查观察要点 (28)(一)火山熔岩 (28)(二)潜火山岩类 (30)(三)火山碎屑岩 (30)(四)野外观察记录要点 (31)第四章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3)一、区域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3)(一)区域变质岩分类 (33)(二)区域变质岩命名一般原则 (33)(三)观察要点 (36)二、接触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6)(一)接触变质岩分类 (36)(二)接触变质岩观察及描述要点 (37)三、气-液蚀变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9)(一)气-液变质岩分类 (39)(二)气-液蚀变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39)四、混合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2)(一)混合岩分类 (42)(二)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2)第五章构造地质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3)一、褶皱调查 (43)(一)褶皱的分类和描述 (43)(二)褶皱的调查内容及要求 (44)二、断层调查 (45)(一)断层分类和有关术语 (45)(二)断层调查方法及内容 (46)(三)断层岩分类 (47)三、节理、劈理和线理调查 (47)(一)节理调查 (47)(二)劈理调查 (50)(三)线理调查 (50)四、构造变形相与变形相序列 (51)第六章区域矿产调查基本要求 (51)一、收集区内已知的矿产信息 (52)二、野外找矿标志的识别、观察和记录 (52)第七章野外记录资料整理及样品采集工作要求 (54)一、野外记录 (54)(一)路线地质填图描述格式及要求 (54)(二)剖面编号和记录要求 (55)二、野外手图及野外总图 (56)三、资料整理工作 (56)四、样品采集要求 (57)(一)总体原则 (57)(二)各类样品采集要求 (58)五、质量检查 (59)六、资料汇交及资料管理 (59)第八章安全工作基本知识与制度 (59)一、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60)(一)测区自然条件 (60)(二)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60)二、安全生产措施 (62)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一)沉积岩分类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

地质勘探行业野外作业安全手册

地质勘探行业野外作业安全手册

地质勘探行业野外作业安全手册第一章地质勘探野外作业概述1.1 地质勘探野外作业的定义与意义1.2 野外作业安全的重要性第二章作业前准备2.1 作业计划的制定2.2 作业人员的培训与选拔2.3 作业装备与物资的准备第三章野外作业环境识别3.1 地形地貌识别3.2 气候条件识别3.3 地质灾害识别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4.1 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4.2 集体防护措施4.3 应急处理与救援第五章食品与饮用水安全5.1 食品安全管理5.2 饮用水安全管理5.3 食品与饮用水卫生处理第六章野外作业交通安全6.1 车辆安全检查与维护6.2 驾驶员培训与选拔6.3 交通安全管理第七章环境保护7.1 野外作业环境保护原则7.2 野外作业环境保护措施7.3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第八章卫生与防疫8.1 野外作业卫生管理8.2 野外作业防疫措施8.3 疾病预防与处理第九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9.1 作业现场安全检查9.2 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整改9.3 作业现场安全预案第十章事故报告与处理10.1 事故报告程序10.2 事故处理流程10.3 事故责任追究第十一章法律法规与标准11.1 地质勘探行业法律法规11.2 野外作业相关标准11.3 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执行第十二章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12.1 安全培训计划12.2 安全培训内容12.3 宣传教育与氛围营造第一章地质勘探野外作业概述1.1 地质勘探野外作业的定义与意义地质勘探野外作业,是指为了查明地下资源、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信息,而在野外进行的地质调查、勘探和试验工作。

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填图、地质取样、钻探、测井、物探、化探等多种方法和技术。

地质勘探野外作业是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地质勘探野外作业的定义如下:(1)地质调查:通过对地表和地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查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地质信息。

(2)地质取样:在野外采集岩石、土壤、地下水等样品,用于实验室分析,以确定地质体的物质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野外地质勘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勘察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并严格执行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野外地质勘察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勘察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野外地质勘察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勘察人员、技术人员、驾驶员等。

第三条野外地质勘察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勘察作业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野外勘察人员应接受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野外勘察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在进行野外勘察前,应进行足够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勘察地点的勘察和评估、天气情况的了解、勘察装备的准备等。

第六条勘察人员应了解勘察地点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包括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悬崖、陡坡、河流、湖泊等。

第七条勘察人员应了解勘察地点的气候情况,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勘察作业,确保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八条勘察人员应检查和调试勘察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并具备可靠的安全性能。

第九条在进行野外勘察作业前,勘察人员应组织召开安全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第十条勘察人员应携带必要的安全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鞋、安全绳等。

第三章野外勘察作业的安全措施第十一条野外勘察作业时,应按照规程和作业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作业方法或违反规定操作。

第十二条勘察人员应遵循安全作业规范,严禁单独作业或将作业时间延长至夜间或恶劣天气。

第十三条进行山地勘察时,勘察人员应按照规定选择合适的登山路线,避免陡峭或滑坡的地形,确保行进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进行水域勘察时,勘察人员应佩戴救生衣,不得超出安全范围。

第十五条进行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灾害地质勘察时,勘察人员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与其他勘察人员保持联络,确保安全撤离。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解析》一、引言(一)野外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二)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的目的和作用二、野外地质工作的准备(一)资料收集与分析(二)装备准备(三)团队组建与分工(四)安全培训与应急预案三、野外地质调查方法(一)地质观察与描述(二)地层划分与对比(三)岩石类型与特征识别(四)构造分析与解译(五)地质剖面测量与绘制四、野外地质采样与分析(一)样品采集的目的与要求(二)采样方法与技巧(三)样品的包装与标记(四)样品的分析与测试五、野外地质填图与制图(一)填图的目的与意义(二)填图方法与步骤(三)地质图的绘制与表达(四)地质图的解读与应用六、野外地质数据记录与整理(一)数据记录的内容与格式(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三)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七、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一)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与防范(二)野外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紧急情况的应对与处理八、野外地质工作的质量控制(一)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二)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三)质量检查与评估九、野外地质工作的经验与技巧(一)如何提高野外观察能力(二)如何解决野外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三)如何与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十、野外地质工作的案例分析(一)不同类型地质调查项目的案例介绍(二)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总结十一、野外地质工作的相关法规与标准(一)野外地质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二)相关标准与规范的介绍十二、野外地质工作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一)新技术在野外地质工作中的应用(二)新方法的介绍与实践十三、野外地质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一)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二)对野外地质工作者的要求与挑战十四、野外地质工作的附录(一)常用地质工具与仪器的介绍(二)常见地质现象的图片与解释(三)相关参考资料与文献以上是根据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编写的文章大纲,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内容的填充和扩展,确保文章不少于 2500 字。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内部资料)周瑞华刘传正吴梅李金荣编著中国地质调查局二00九年九月第一章地层划分、岩石分类及工作方法第一节地层划分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方法(一)划分原则:岩石地层单位是依据宏观岩石特征相对地层位置划分的岩石地层体。

它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岩石类型的联合。

整体岩性一致(岩性均一、或规律的、复杂多变的岩类与岩性的组合),野外易于识别划分。

它是客观地质实体,而不能用成因或形成年代来划分。

(二)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按地层层序,统一的规则划分、定义并正式命名的群、组、段、层等。

非正式地层单位:未按统一规则划分和正式命名的段、层、礁体、透镜体等。

群(Group):一般由纵向上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岩性特征的组联合而成,是比组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

群的上、下界限往往为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群内不能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不整合存在。

群的命名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命名。

群的符号是在界、系、统的符号后边加两个汉语拼音的字母,群名拼音用第一个字母和最接近的声母。

表示方法见附录十五。

组(Formation):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是划分适度的地区性或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

组在总体岩性上一致并具可填图性(1:5万图)。

组的岩石组合可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夹有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他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全国地层委员会、1981)。

组的界线应为清楚、稳定的特殊岩性变化面或特殊结构构造标志层为界限划分。

组内不应存在长期地层间断。

组名一律用地名加“组”命名,但如果一个组岩性单一,也可以用地名加岩石名命名。

组的符号,采用在系或统的后边加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用小写斜体字表示,(附录十五)。

段(Member):是低于组、高于层的岩石地层单位,正式命名的段需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明显不同的岩性特征,并分布范围广,代表组内具有明显岩性特征的一段地层。

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

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

目录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地质调查安全保障及应急救援预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野外安全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野外工作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野外应急通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质调查安全 (22)第一节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22)第二节野外作业基本要求 (22)第三节野外作业准备与装备 (33)第四节专业区域作业安全 (55)第三章野外生存 (77)第一节野外方向判定 (77)第二节水 (88)第三节生火 (1010)第四节可食用植物的识别 (1212)第五节野外露营 (1414)第四章自然灾害与避险 (1616)第一节雪崩 (1616)第二节暴风雨 (1616)第三节水灾 (1717)第四节火灾 (1717)第五章野外救护 (1919)第一节野外救护方法 (1919)第二节常见疾病的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野外呼救...............................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呼救信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搜寻与营救.........................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西部艰险地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西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

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

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第一部分:地质调查工作概述地质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研究地球的构造、地质结构、岩石组成、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

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的基础,也是矿产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地质调查工作的目标是获取准确、完整的地质信息,为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调查工作通常包括野外勘察、实验室分析、地质图绘制等环节。

在进行地质调查工作时,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地质调查工作方法1.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质调查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包括确定勘察区域、调查目的、编制工作计划、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文献资料等。

另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相关地质资料,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依据。

2.野外勘察野外勘察是地质调查工作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层构造、岩石类型等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获取必要的地质信息。

在进行野外勘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方法:(1)地质地貌观察通过对地形、地貌进行观察,了解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可以利用航空摄影、遥感技术等辅助手段进行地貌调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形图像和地质信息。

(2)地层取样对目标地层进行取样,获取岩石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等信息。

取样的方法包括钻孔取样、岩芯取样、地表采样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

(3)矿产资源调查对目标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包括矿床类型、分布规律、资源量等信息。

通过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等手段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3.实验室分析野外勘察获取的样品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地质信息。

实验室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岩石成分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放射性元素分析等。

实验室分析需要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地质图绘制在完成野外勘察和实验室分析后,需要对地质信息进行整理和绘制地质图。

野外生存地质工作手册

野外生存地质工作手册

野外生存地质工作手册地质工作是一项需要在野外环境中进行的工作,它需要工作者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

在野外进行地质工作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恶劣的天气、艰难的地形、野生动物的威胁等。

因此,野外生存地质工作手册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环境中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

1. 野外生存基本知识在野外生存地质工作中,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基本知识。

比如如何搭建临时避难所、如何采集和净化水源、如何采集食物等。

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环境中度过紧急情况,保证自身的安全。

2. 野外导航技巧在野外地质工作中,有时需要在复杂的地形中进行导航。

因此,地质工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导航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向、如何识别地标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环境中不迷失方向,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3. 野外安全意识野外环境中存在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比如天气突变、野生动物的袭击、地质灾害等。

因此,地质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野外安全意识,学会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自身的安全。

比如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如何寻找避难所、在遇到野生动物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4. 野外生存装备在野外进行地质工作时,适当的装备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比如防水帐篷、睡袋、登山鞋、头灯等。

这些装备可以提高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5. 食物和水源采集在野外生存地质工作中,有时可能需要长时间在野外工作,因此需要采集食物和水源来保证生存。

地质工作者需要学会如何采集野外食物,比如野生植物的辨识和采集,以及如何净化野外水源。

这些技能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环境中保持体力和精神状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野外生存地质工作手册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环境中必备的工作工具。

它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具备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他们在野外环境中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

希望每一位地质工作者都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确保自身的安全,顺利完成野外地质工作任务。

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野外地质勘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一、安全需求及施工许可1. 每个参与野外地质勘察的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明,并参加专门的安全培训。

2. 为保障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前往相关地方的 safety department 申请施工许可。

在进行野外地质勘察工作前,需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并得到批准。

二、现场准备工作1. 确保所有施工工具和设备在使用前经过合格的安全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良好状态。

2. 检查现场环境,确保不存在危险物品和情况,并及时清除和处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人身安全1. 每个勘察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 出入困难的野外地质勘察区域必须使用合适的安全绳索和攀岩工具,确保人员的安全。

四、设备和工具操作1. 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必须由熟练的人员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2. 在操作设备和工具时,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并严禁在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3. 在设备和工具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使用,不随意更改设置,及时维护和保养等。

五、化学品和危险品安全1. 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储存、携带和使用化学品和危险品,并保证其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2. 在使用化学品和危险品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3. 使用结束后,必须将未使用完的化学品和危险品及时清理,妥善处理废弃物。

六、爆破作业1.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按照爆破设计方案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确保安全。

2.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并保证作业区域内没有其他人员。

3. 在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处理爆破产生的残留物和废弃物,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

七、应急处理1. 每个野外地质勘察队伍都必须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2. 在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

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培训资料

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培训资料

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培训资料第一部分:野外地质调查的准备工作1. 了解目的地地质情况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前,应该事先了解目的地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形特征等。

这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在野外地质调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时间、路线、目标地点、所需工具设备和食物水源等。

确保计划周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3. 携带必备的装备和药品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必须携带必备的装备和药品,包括地图、指南针、手机、急救包、挂绳、干粮等。

这些装备和药品将有助于应对突发情况和保障基本的安全需求。

第二部分:野外地质调查的安全措施1. 保持组织纪律在野外地质调查中,需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听从领队指挥,不私自离队或擅自改变调查路线。

2. 注意气象变化在野外地质调查中,要时刻关注当地的气象情况,如天气变化、温度变化等。

及时调整调查计划,避免在恶劣气候下进行野外调查。

3. 注重身体健康在野外工作中,要注重保护身体健康,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做好防晒和防寒准备。

4. 注意野生动物和植物野外地质调查中,要注意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存在,避免触碰有毒植物和接近危险动物,确保自身安全。

第三部分: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1. 意外受伤如果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生意外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

2. 迷路或迷失方向如果在野外地质调查中迷路或迷失方向,应该保持冷静,利用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向,尽快找到正确的路线或等待援助。

3. 天气突变如果在野外地质调查中遇到天气突变,应该及时寻找避难所,避免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进行调查,确保安全。

总结:野外地质调查的安全工作需要全面准备和周密安排,同时也需要全体成员严格遵守纪律,保持高度警惕。

只有做好了安全措施和应急准备,才能够保证野外地质调查的顺利进行。

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尤其需要关注地质构造异常以及岩层的变化。

野外工作手册

野外工作手册

前言本手册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队集体编著而成,供本队开展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工作参考使用。

该守则的取材以现代地质理论和有关区调规范、指南、图标为基础,结合工作区的客观实际,并参考了前人所编的有关工作守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实用。

各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龙文国、谢盛周,第二章云平,第三章陈沐龙、第四章莫位明,第五章李孙雄,第六章庄有光,第七章李孙雄、陈沐龙,第八章陈沐龙,最后由陈沐龙统编定稿。

李北光、曾雁玲打字,连明清绘图例、符号。

由于编者经验不足,定有错漏不切之处,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一)沉积岩分类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

表1 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二)常用术语1. 陆源碎屑2. 内(源)碎屑:盆地内弱固结的沉积物经水流剥蚀作用形成的破碎物质。

3. 粒屑: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流水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等的总称。

4. 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可分为四级。

棱角状:颗粒具尖锐的棱角。

次棱角状:棱角有磨蚀但仍然清楚可见。

次圆状:棱角有显著的磨损,但原始轮廓还清楚可见。

圆状:棱角全被磨损消失,棱线的外突呈弧形,原始轮廓均已消失。

5. 杂基:碎屑岩中与砂、砾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起填隙作用的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包括细粉砂和泥质。

6. 胶结物: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

7. 泥晶: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之间的化学、生物化学或机械作用形成的晶粒粒径小于0.03mm 的物质。

8. 亮晶:成岩期充填于内源沉积岩原始孔隙中的干净明亮的化学沉淀物。

9. 正砾岩:主要由陆源砾石组成的杂基含量小于15×10-2正常沉积岩。

10. 副砾岩:砾石含量<50×10-2(常为5×10-2~30×10-2)而杂基含量大于15×10-2的砾质砂岩或砾质泥岩,一般具特殊成因意义。

野外地质工作指导

野外地质工作指导

野外地质工作指导第一部分野外地质工作观察描述地质观察与描述的总体要求:1、要求编录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对煤田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理论有所钻研,有一定的理论业务基础,对某一地区在开展工作之前,对该区岩石应有系统的认识,这是提高野外地质观察描述质量的基础。

2、描述内容应有主次之分。

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对含煤地层的沉积模式,煤层的结构、构造,煤层的顶底板等应详细描述;在其它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构造形迹、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特殊的蚀变现象,必须重点观察描述。

3、对各种地质特征的描述,应抓住主要特征,把握住事物共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加强观察,提高对特殊现象的认识能力,记录时文字要简练、精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正确处理肉眼观察与镜鉴的关系、宏观观察与微观研究的关系。

对把握不准的岩石、矿物,要积极采集光、薄片进行镜下鉴定,鉴定结果报出后,要及时与肉眼观察资料进行对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观察、描述水平。

一、岩石观察描述(一)岩性描述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

岩性描述内容:1、岩石颜色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结构、构造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石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地质野外工作手册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本手册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队集体编著而成,供本队开展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工作参考使用。

该守则的取材以现代地质理论和有关区调规范、指南、图标为基础,结合工作区的客观实际,并参考了前人所编的有关工作守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实用。

各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龙文国、谢盛周,第二章云平,第三章陈沐龙、第四章莫位明,第五章李孙雄,第六章庄有光,第七章李孙雄、陈沐龙,第八章陈沐龙,最后由陈沐龙统编定稿。

李北光、曾雁玲打字,连明清绘图例、符号。

由于编者经验不足,定有错漏不切之处,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目录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 (3)(一)沉积岩分类 (3)(二)常用术语 (3)(三)沉积构造 (5)二、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7)(一)陆源碎屑岩 (7)(二)碳酸盐岩 (11)(三)硅质岩的野外调查 (13)(四)煤和油页岩的野外调查 (13)(五)岩相组合调查 (13)(六)沉积构造的野外观察 (13)(七)古流向测定 (14)(八)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调查 (14)三、化石野外工作的基本要求 (17)(一)大化石的野外观察描述(表11) (17)(二)孢粉采样注意事项 (17)四、层序地层的野外调查 (18)(一)基本层序的野外调查 (18)(二)层序地层格架的野外调查 (19)五、地层接触关系野外调查 (22)(一)不整合 (22)(二)整合 (23)第二章侵入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4)一、侵入岩分类 (24)二、侵入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25)第三章火山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8)一、火山岩分类 (28)(一)火山熔岩类 (28)二、火山岩有关概念及特征 (28)(一)喷发类型及喷发相 (28)(二)喷发旋回及喷发韵律 (28)三、火山岩野外调查观察要点 (29)(一)火山熔岩 (29)(二)潜火山岩类 (31)(三)火山碎屑岩 (31)(四)野外观察记录要点 (32)第四章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4)一、区域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4)(一)区域变质岩分类 (34)(二)区域变质岩命名一般原则 (34)(三)观察要点 (37)二、接触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7)(一)接触变质岩分类 (37)(二)接触变质岩观察及描述要点 (38)三、气-液蚀变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0)(一)气-液变质岩分类 (40)(二)气-液蚀变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41)四、混合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3)(一)混合岩分类 (43)(二)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3)第五章构造地质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4)一、褶皱调查 (44)(一)褶皱的分类和描述 (44)(二)褶皱的调查内容及要求 (45)二、断层调查 (46)(一)断层分类和有关术语 (46)(二)断层调查方法及内容 (47)(三)断层岩分类 (48)三、节理、劈理和线理调查 (48)(一)节理调查 (48)(二)劈理调查 (51)(三)线理调查 (51)四、构造变形相与变形相序列 (52)第六章区域矿产调查基本要求 (52)一、收集区内已知的矿产信息 (53)二、野外找矿标志的识别、观察和记录 (53)第七章野外记录资料整理及样品采集工作要求 (55)一、野外记录 (55)(一)路线地质填图描述格式及要求 (55)(二)剖面编号和记录要求 (56)二、野外手图及野外总图 (57)三、资料整理工作 (57)四、样品采集要求 (59)(一)总体原则 (59)(二)各类样品采集要求 (59)五、质量检查 (60)六、资料汇交及资料管理 (60)第八章安全工作基本知识与制度 (61)一、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61)(一)测区自然条件 (61)(二)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61)二、安全生产措施 (64)第一章 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一)沉积岩分类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全过程指导
第一节地质罗盘的使用
第二节GPS在野外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第三节野外记录本的使用
第一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第一节地形图的特点和用途
第二节地形图的投影规律
第三节地形图的符号
第四节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第五节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第二章岩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第一节岩石及岩体的分类
第二节土的分类
第三节岩石的野外鉴别
第四节土的野外鉴别
第三章地质构造的观察与分析
第一节褶皱
第二节节理
第三节断层
第四节不整合
第五节赤平极射投影及其应用
第四章地层的野外观察及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第一节地层的野外观察
第二节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第五章区域地质调查
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知识
第二节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
第三节区域地质调查基本工作方法
第四节区域地质报告的编写及要求
第二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第一章收集地质资料,拟定野外工作计划
第一节资料的收集和综合研究
第二节野外地质踏勘
第二章实测地质剖面
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要求
第二节剖面线的选择
第三节实测剖面测制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绘制综合柱状图
第三章地质填图
第一节地质填图比例尺和填图使用地形图的选择
第二节地质填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标本及样品的采集
第四节地质素描
第五节编写地质报告
第四章遥感解译
第一节遥感解译的方法
第三篇野外工程地质工作方法第一章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节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
第二节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
第三节岩土勘察的方法
第二章工程地质测绘
第一节工程地质测绘的意义的特点
第二节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第三节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第三章勘探与取样
第一节岩土工程勘探的任务、特点和手段
第二节钻探工程
第三节坑探工程
第四节地球物理勘探
第五节勘探工作的布置和施工顺序
第六节采取土样
第四章土体原位测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静力载荷试验
第三节静力触探试验
第四节动力触探试验
第五节旁压试验
第六节十字板剪切试验
第七节现场波速试验
第五章岩体原位测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岩体变形试验
第三节岩体强度试验
第四节岩体应力测试
第五节岩体现场简易测试
第六章现场检验与监测
第一节现场检验与监测的意义与内容第二节地基基础的检验与监测
第三节岩土体性质与状态的监测
第四节地下水的监测
第七章勘察成果整理
第一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第二节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反分析
第四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