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依恋与情绪调节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依恋与情绪调节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依恋是指人类在早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情感纽带,主要与亲密关系
形成及维持有关。情绪调节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管理和调节个体的情
感状态。依恋与情绪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的依恋模式会
对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并介绍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一、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依恋与情绪调节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早期的依恋关系的质量会影
响个体情绪调节的方式和效果。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
负面情绪,他们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并积极面对困难。而不安全依恋
的个体则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往往采取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此外,依恋还会调节个体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成年人与自己亲密的人分离时,会引发负性情绪,而与其重逢又能够带来正性情绪。
二、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1.影响情绪识别能力
依恋对于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
会影响个体对情绪表达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安全依恋的个体更能够准
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存在情绪识别的障碍。这会影响他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理解,从而影响情绪调节的效果。
2.影响情绪表达方式
依恋对个体的情绪表达方式也有影响。早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绪表达方式进行塑造和建构。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在情绪表达上存在困难,他们往往会选择隐瞒自己的情感,抑或采取消极的情绪表达方式,例如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
3.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情绪情感的发展
子紧紧地裹住,不准活动,婴儿会发怒。 3.爱: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如,
抚摸孩子的皮肤,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 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展开手 指、趾。
谢尔曼(Shermen,1927)曾用四种不同的刺激情境 (针刺、过时不喂,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束缚手和脚的运 动)来引起新生儿的情绪反应,然后叫医生、大学生进来 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情况,要求他们指出婴儿的哭有什么不 同,这些不同的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结果这些观察者 对婴儿表现出来的情绪以及造成这些反应的可能原因,都 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新生儿的情绪状 态是笼统的。
(二)布里奇斯(K.M.Bridges)的研究 布里奇斯于1932年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新生儿的情绪
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 的反应。主要由一些强烈的刺激引起,包括内脏和肌肉的 不协调的反应。在以后学习和成熟的作用下,各种不同的 情绪才逐渐分化出来。
依恋的发展
根据以上三个原则,目前的研究者们公认的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几乎同 时出现在婴儿身上的两种焦虑: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从依恋的概 念上分析,既然依恋是儿童对特定个体形成的一种持久稳定的情感联 结,那么,判定依恋是否建立的最本质、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考察儿童 在与特定看护者分离而改由他人看护时的行为表现。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中的婴幼儿在四种依恋类型的分布比例上 是不同的,这可能反映了育儿方式的文化差异。
例如,德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回避型依恋,因为德国 父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不喜欢过多的身体接触,很少让陌生人照顾 自己的孩子。大量的日本孩子表现出抗拒性依恋,日本母亲更强调社 会规范,不像美国父母那样更鼓励孩子的探索。而在以色列,儿童是 被放在一个统一的养育院进行照顾的,父母参与照顾的程度是非常低 的,使得不同类型的依恋分布相差不大。在中国,由于存在独生子女 的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也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有研究表明 ,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是不同的。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 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的情绪表达。
五、John Bowlby依恋理论框架: 各学派观点的融合
20世纪 6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John Bowlby 通过整 合生态学精神分析理论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等的概念,初步创 建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使得依恋的研究发生了转折,依恋进入发 展心理学最核心的概念。
发展—7—情绪发展
最初的情绪表现
情绪分化理论
布里里奇斯
兴盛而而的情绪只是一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
随着儿儿童逐渐成熟与学习,各种不同性质的情绪逐渐分化
3M:原始激动分化为痛苦和快乐
6M:痛苦进一一步分化为怕、厌恶和愤怒
分化过程
12M:快乐分化为高高兴和喜爱 18M:痛苦中分化出嫉妒
24M:快乐中分化出热情
随后不断发展和分化出其他情绪
原因有多种 不同类型的哭泣反映了痛苦的性质
第一一阶段:生生理—心心理激活(0~1M)
三个发展阶段 第二二阶段:心心理激活(1M~) 低频,无无节奏的没有眼泪的“假哭”,得到注意就停止止 第三阶段:有区别的哭泣(2~22M) 一一种社会行行为
害怕——具有适应性价值
对人人的害怕——怯生生
怯生生的影响因素
由外源性刺激引起(人人的声音音,人人脸) 开始无无选择,后来到对特定的人人微笑,标志着有选择的社会性开始 在模仿和维持婴儿儿与成人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用,被认为是婴儿儿发展的重要里里程碑 看着某人人笑 从自自发性行行为向可控制的行行为转变,可能与大大脑皮皮层的成熟有关
儿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哭泣
孟昭兰
人人类婴儿儿有8~10中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 个体情绪的发生生有一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 (表格,ppt28) 情绪发展有一一定规律,也有个别差别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情绪在各个年龄的发展特点
青春期的情绪发展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
如何体验和看待事情导致了他们的情绪波动
(2)生理发育
直接影响:激素变化 间接影响:身体变化通过个人或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
产生影响
(3)学业压力
学习任务的难度与自身学习能力的差距 担心、消极的自我评价、躯体反应、防御或逃避行为
发展趋势: 调节方式:随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如:吸吮(自慰行为)——控制视觉注意——接近或回避
调节能力:随社会认知能力提高而发展
如:别人在哭,他却在笑
更多运用认知策略、更具建设性
如:害怕时,婴儿会哭,儿童则会自我安慰
情绪在各个年龄的发展特点
青春期的情绪发展——烦恼增殖期 青少年期情绪特点 (1)情绪体验方面
影响情绪发展的主要因素
• 气质 • 父母 • 社会文化
儿童情绪的功能
(1)组织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2)儿童的情绪和认知过程相互影响
– 积极情绪有利于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消极 情绪则相反。
(3)情绪可以引发、保持或减弱其他行为 或心理过程
醋味 臭味 绿油精
出生4天就表 现出对奶味 的偏爱
甜味能减少婴儿哭泣,让他们发笑和咂嘴 酸味会让婴儿皱鼻子和撅嘴 苦味则让婴儿厌恶,嘴角下撇,伸舌头,甚至吐口水
绪的信号功能、实现情绪的信息交流 社会性参照包括: (1)朝向情绪信息源 (2)对信息源的情绪进行筛选 (3)整合信息源的面部综合模式 (4)鉴别这一情绪模式的意义 (5)做出采取行动的决定
气质与依恋
东北师范大学
论文
题目气质与依恋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日期 2010年6月
摘要:依恋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母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两者是儿童早期发展中重要的心理指标。
关键词:气质亲子依恋依恋类型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 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依恋行为系统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 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结。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艾斯袄斯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测验是最经典的测量依恋的实验室方法,这项测验提供了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关于婴幼儿的多种行为反应的测量。并根据婴儿在两个重聚情境中指向抚养者的行为模式将婴儿依恋类型分为安型、回避型、反抗型三种类型。梅因等人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发现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后两种合称不安全依恋。
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是Ainswort h 提出的依恋个体差异的研究。跨文化研究表明:儿童依恋类型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依恋的形成关系到亲子双方,母亲往往是儿童最早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儿童形成何种依恋风格,不只与父母的抚养方式有关,还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关。婴幼儿的气质是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关于依恋类型的确定,美国Ainswort h 的工作最具有经典意义。他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用以评价8~18 个月婴儿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该方法的理论背景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行为”,通过行为控制系统的调节,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儿童和依恋对象不断转换的寻求亲近行为和探索行为。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依恋与情绪
安全型依恋
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起安 全型依恋关系,有助于情绪的稳
定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安全型依恋
不安全型依恋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个体 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依恋对情绪的影响
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情绪调节能 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影响个体 对情绪的认知、表达和应对方式。
02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分类
快乐
悲伤
愤怒
恐惧
厌恶
指个体感到满足和愉悦时 所体验到的情绪,通常与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 足有关。
指个体失去某种wk.baidu.com要事物 或遭遇不幸时所体验到的 情绪,通常伴随着失落感 和痛苦。
指个体受到威胁或感到不 满时所体验到的情绪,通 常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反应 和行为冲动。
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估有关,这种认知评估 包括对情境的意义、重要性和个人相关性等方面的判断。
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情绪的产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和 认知加工。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个体通过认知评估来调节自己的 情绪反应。
心血管反应
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心率、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参数。例如, 当人们感到害怕或生气时,心率和血压可能会升高。
内分泌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情绪发展和依恋
• 二)情绪理解
– 社会参照
• 7-10个月,婴儿已经能够识别和理解特定的情绪, 并将之作为理解环境的信号
– 情感经验的交流
• 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这是社 会认知的核心
• 有利于儿童较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获得较好的 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章情绪发展和依恋
二、气质的发展
获得客体永久性的阶段 0-4个月,无视觉或操
作探索 4-8个月,探索部分掩
蔽的物体 8-12个月,探索完全
掩蔽的物体
第十一章情绪发展和依恋
4、生态学理论(Perhaps I was born to love)
• 基本假设:所有生物出生后,都会表现一些 天生的有利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生存的行为 倾向。
第十一章 情绪和依恋的发展
第十一章情绪发展和依恋
• 情绪的发展 • 气质的发展
– 情绪出现的顺序是怎样 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 儿童如何调节情绪的?
– 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有何 意义?
• 依恋的发展
– 什么是依恋 ?如何发展 的?
– 依恋的理论有哪些 ?
– 依恋的个体差异是怎样 的?
– 依恋如何影响以后的发 展?
第十一章情绪发展和依恋
• 具有相互喜爱并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 • 但是并非自动形成依恋,是一种同步互动建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第五节 依恋
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一)概念:依恋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 联结。发展心理学特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 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具体讲是 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对另一个人(主要是母 亲或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二)依恋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初生~2、3个月)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2、3个月~6、7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 这是依恋关系建立期。 第三阶段:(6、7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阶段。这是依 恋关系形成阶段。此时儿童积极要求与抚养者、母 亲接近。 第四阶段:(3岁以后)依恋关系成熟期也可以称伙伴关系 阶段。 依恋的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但发展的模式 基本一致。依恋发展的异常会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社 会行为。
表11-1 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和情绪 表现 选自孟昭兰《人类情绪》
时 间
初生 3-6 周 2 个月 3-4个月 7 个月 1 岁 1-1.5岁
诱 因
痛—异味—新异光、声、运动 看到人脸或听到高频语声 打针 痛刺激 与熟人分离,在高处 新异刺激突然出现 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 做了不对的事
情 绪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 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大部分幼儿归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容易护理的”(the easy child):随和的儿童, 脾气平和,情绪较为积极 ,对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 生活有规律,可以预测。 40%, (2)“困难的”(the difficult child):活跃、易 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有过度反应,对 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10%, (3)“慢慢活跃起来的”(the slow-to-warm-up child):这类儿童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人 和环境适应较慢。但与困难儿童不同,他们地新异刺 激的反应一般较为温和,不会过激和消极。15%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总结:
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 统不分化的,1岁以后 逐渐分化,2岁左右, 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第四节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
饥饿的啼哭、发怒的啼哭、疼痛的啼哭、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不称心的啼哭、招引别人的啼哭
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 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 身的能力发展得早。
幼儿晚期,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具有内隐性。
大班幼儿能控制不愉快情 绪,哭减少了。
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表 达情感。如:摔倒。
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不愉快 的事情能努力控制不哭, 但家长接出幼儿园立即大 哭。
2、情绪与情感的区 别:
(1)情绪为(人和 动物)所共有,而 情感只有(人类) 才有。
动物也有情绪
动物也有情绪
(2)情绪是(外现 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
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
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 美感等。
思考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 什么?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用表情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 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关系依恋类型与人格发展
关系依恋类型与人格发展
两个人在一起的关系中,关系依恋类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依恋
类型是指个体在关系中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方式和态度。关系依
恋类型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它对个体的情感健康和人格形成具有重
要影响。本文将探讨关系依恋类型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
同类型的关系依恋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安全型关系依恋
安全型关系依恋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关系模式。安全型依恋的人往
往有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信任他人的能力,他们在关系中能够自我表达,与他人保持适度的接触,并且能够平衡亲密和独立之间的关系。
安全型关系依恋对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能够促进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增强个体的应对能力和情绪调节
能力。
二、焦虑型关系依恋
焦虑型关系依恋是一种情感不稳定且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的关
系模式。焦虑型依恋的人常常担心被他人拒绝或抛弃,他们倾向于过
度依赖他人的接纳和关注,并且容易过度解读他人的行为和情绪。焦
虑型关系依恋对人格发展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的不安全的
依恋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在关系中出现依赖性、自卑、偏执等问题,这
反过来可能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情绪健康。
三、回避型关系依恋
回避型关系依恋是一种对关系冷漠和疏离的模式。回避型依恋的人
倾向于避免亲密和依赖关系,他们对他人的需求和情感表达不感兴趣,可能更关注自我而忽视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回避型关系依恋可能对人
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可能出现情感上的冷漠和抑郁,以及人际
关系的问题。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回避型关系依恋也可以成为个体
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依恋是对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并维持亲密关系的一种心理模式的
研究。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基提出,在此
之后,许多学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展。本文将对发展心理学依恋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探讨。
1. 依恋:
依恋是指一种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和行为系统。它是人类天生的,从婴
幼儿期开始形成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展。依恋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还与人际关系、情感调节能力、自我认同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2. 依恋样式: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形成和维持亲密关系时,往往展现出三种不同的
依恋样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信任和亲密的感觉,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能更好地处理关系中的冲突和问题。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常常独立自主,不情愿
展示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可能经常试图独自解决问题。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和担忧,他们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接受,担心被抛弃或背叛,常常需要他人的关注和反馈。
3. 依恋对生活的影响:
依恋对个体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人更能享受稳定的亲密关系、稳定的情感和较低的心理压力,并在面临挑战时更具弹性和适应力。相反,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依恋往往导致个体的心理困扰、人际关系紧张和情绪不稳定。
此外,依恋还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情绪调节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
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情感,有稳定的自我认同和较佳的情绪调节能力。而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依恋往往伴随着自我怀疑、情感不稳定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情绪与依恋模式的相关性
情绪与依恋模式的相关性
情绪与依恋模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类的情绪状态不仅受到
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内在的依恋模式所塑造。依恋模式是人际互
动中形成的一种认知和情绪模式,它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调
节能力。本文将探讨情绪与依恋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并简要介绍一些
相关理论和研究。
1.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时刻或事件中所体验到的情感状态。情绪可
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包括喜悦、幸福、安心等,而
消极情绪则包括悲伤、愤怒、焦虑等。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与个体的思维、价值观以及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2. 依恋模式的定义与分类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时所展现出的依恋行为和
依恋态度。根据研究者Ainsworth的观察,依恋模式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较好的自信、探索欲和情绪调节能力,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避免情感亲密,
焦虑型依恋则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和担忧。
3. 情绪与依恋模式的关系
研究发现,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对其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往往能够有效地应对和调节
情绪,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表现出较差的情绪调节能
力。回避型依恋者倾向于回避情绪的表达和分享,往往会将负面情绪
内化,导致情绪问题的积累和加重。而焦虑型依恋者则常常陷入对他
人的过度关注和担忧中,导致情绪的波动和困扰。
4. 情绪与依恋模式的影响机制
情绪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加以解释。首先,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其对情绪刺激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安全型依恋
依恋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影响
(四)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
1.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儿童产生安全感,从而形成对他人和周围 世界的信任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2岁前是培养儿童信 任感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得到父母适当、稳定与不间断 的关怀等,他们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从而感到安全。这样的儿 童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并由此推及对周围的信任。反之,儿童会对 周围产生不信任感,形成多疑、孤僻的性格。 2.安全感的建立,会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帮助建立自 信心。如果儿童缺乏安全感,他往往很少与大人进行情感交流,这 样难以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导致他缺少自我认同感,甚至产生 焦虑和恐惧心理,产生自卑的性格。 3.安全依恋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儿童独立 自主性的形成与儿童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感是分不开的。只有当儿童 感受到父母的爱护和感情从而形成安全感,相信父母能在他们需要 时出现在身边,提供帮助,这样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独立探索陌生 的世界。反之,儿童会出现焦虑不安等状况,无法形成独立自主的 个性。
(三)影响儿童情绪Leabharlann Baidu发展
婴儿是以情绪的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的, 早期持久的情绪经验对其一生情绪的发展至关 重要。婴儿期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的 儿童具有稳定而快乐的情绪。处于安全状态中 的婴儿,是快乐的,富有爱心和善于表达情感 的 缺乏依恋安全感的婴儿,经常担心母亲离 开而处于焦虑、恐惧不安状态中,或由于需要 延迟满足而遭受挫折感,产生失望、愤怒等负 面情绪,长期下去,儿童会成为情绪多变甚至 感情冷漠的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关键期 ,
2.依恋
3.最近发展区
4.道德感
5.观察法
6.思维:
7.意志
8.性格、心理特征
9.能力
10.社会行为
11.攻击性
12.情绪
13.深度知觉
14.想象
15.同化
答案 1.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
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3.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智能范围,
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4.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5.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表现,包
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
的高级形式。
7.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
9.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11.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
为。攻击性行为泛指违背、破坏、触犯、损坏等行为的性质,但攻击性行为未必是反
情绪情感发展
系所协调的自我发展
(1)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绪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情绪发展是认知发展 和新知识掌握的结果,Leabharlann Baidu正的情绪依赖于认知 的成熟
赫伯:情绪是儿童将新的认知对象与已有图式 进行匹配的结果
埃里克森:情绪发展是早期较好的亲子关系 4、理智感的培养:鼓励多问,保护好奇心; 影响因素:父母、环境熟悉性、陌生人特点、亲子的亲密程度、外界刺激
4、早期微笑的发展
自发的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一)道德感的发展
1、道德感的含义 (1)定义: (2)内容:自尊心、义务感责任感、友谊感、人道主
儿童表情的丰富与父母的反馈 关注情绪的后果和适应作用,而不是产生的原因,忽略了情绪发生所依据的心理和神经生理过程 (1)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1)怯生 凯根:儿童对对象的解释影响情绪的发生
(1)生理特性→保健功能 定义: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或事物所表现出的害怕反应
定义: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或事物所表 (3)克服害怕的方法:对抗性条件作用;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 其他大多数情绪反应是儿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
现出的害怕反应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一、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表达的发展:
2、两个月时,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有人类面孔唤起的显著性笑容),其他基本情绪还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惊讶。
(基本情绪:在出生或第一年的早期出现的一些情绪,一些理论家认为它们是由生物程序决定的。
3、快到两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情绪(在两岁时出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部分以来与认知发展),包括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愧(shame)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感——尴尬。内疚是因为我们无法达到对他人的某些义务。害羞则更多的是由于对自我的关注而非对他人的关注。
2、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女孩更容易受到压力所导致的消极极情绪的困扰。
(二)情绪调控的发展
情绪调控/情绪自我调节:控制情绪或调整情绪唤起至适当强度和水平的策略(既包括对一些不良情绪的抑制和缓解,也包括一些情绪的增强)
1、0-1岁时,开始出现情绪调节策略,以自身身体为中心的调节
例如吮吸或出声,把脸转开,但此时还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还需要照料者的主动安抚。
2、1岁末,爬行和行走使婴儿可通过接近或远离不同的情境来调节情绪
3、2岁左右,表征和语言的发展使儿童产生新的情绪调节方式,但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安慰自己,但语言提供了一种向他人求助的方法
4、2-6岁时,:从依靠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通过限制感觉输入、跟自己讲话等注意力转移、想象等调节自己的情绪,但还不熟练
5、儿童中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迅速增长,更多采用言语策略来应对不良情绪
6、青春期,对情绪控制能力的知觉(情绪的元认知)逐渐增长,并对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情绪调节——某些自我意识情绪的增强
唤起孩子的内疚情绪:没有愧疚感的孩子会对自身和社会造成伤害
唤起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喝彩
情绪的社会化和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表达规则emotion display role:文化所规定的在特定情境中哪些情感应该表达,哪些情感不应表达的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
7个月时出现对情绪表达规则的初步学习(具有一定条件反射的性质)
3岁开始出现掩饰真实感受的能力,但不够高明
小学时期获得对所处社会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充分理解
女孩比男孩更好地习得了情绪表达规则
成人在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1、接纳孩子的情绪:肯定积极的情绪或安抚消极情绪,并且和儿童谈论他们的情绪
2、帮助孩子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3、帮助儿童认识到向他人描述自己情绪的时机:教给儿童一些合适的词汇来帮助他们谈论自己的情绪和通过帮助孩子发现行为线索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情绪
4、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引发情绪的情境线索上
(三)情绪识别和理解的发展
1、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婴幼儿时期的发展
①在最初的几个月(约0-4个月),婴儿开始逐渐觉察到他人不同情绪表情的范围,并通过相当自动的情绪感染过程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反应
②7-10个月,婴儿获得了产生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ing)能力:
在不确定情境中根据他人的表情对当前情境做出推断,并借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反应的能力
2、儿童阶段,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稳步发展
①4-5岁:对原因的解释更倾向于外部因素:他很高兴,因为他荡得很高
②小学时期的儿童对情绪的解释更多倾向于内在原因
6岁左右儿童可以理解同一情境可以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情绪
8岁时,开始意识到人们在同一时间可以经历不同的积极或消极情绪
6-9岁:开始理解人可以同时体验多种情绪,开始整合相互矛盾的信息(如个人、情境和历史信息)来进行情绪推断,这与思维的去中心化有关
二、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temperament):是个体在情绪、运动、注意反应以及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先天差异。
气质的维度:
恐惧性
易激惹性(挫折-愤怒)
活动水平
积极情绪/社交性
注意广度-坚持性
节律性
(二)气质的分类:
1、容易型气质(easy temperament):随和的儿童,脾气平和,情绪比较稳定,对于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行为可以预测。
2、困难型气质:这类儿童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的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3、迟缓型气质:这类儿童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任何环境适应较慢。
但是与困难型儿童不同,他们对新颖的刺激的反应一般比较温和。
(三)气质的先天性和可塑性
1、先天性
2、可塑性
①家庭的共享环境对积极成分影响比较大:例如父母的人格类型,不因为孩子的大小、男女差别对待
②家庭的非共享环境对消极成分影响比较大:父母因为儿童的差别产生教养方式的差别,例如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类型的拟合度
③文化的影响
3、稳定性:
较为稳定的气质成分:活动水平、易怒性、社交性和害羞、行为抑制性(behavior inhibition):个体面对陌生的人或事时退缩的倾向的气质特征
是否某种气质对适应更有益?
否:取决于气质类型与环境的性质和要求的拟合度
根据儿童的气质设计相应的活动
是
困难型儿童可能会有更多适应问题,如更多攻击行为
迟缓型儿童则可能在社会交往中退缩,被同伴忽视
表达性差的儿童可能较难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
气质对儿童适应的影响因不同文化而有差异
三、依恋的发展
鲍尔比(Bowlby, 1969):依恋指儿童与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的强烈的情感联系。(依恋是双向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婴儿的依恋)
依恋的形成:
①依恋在婴儿与父母最初几个月的交往中逐渐形成。
②出生头几个月中的日常同步性对依恋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在这种互动之中,双方都积极根据对方的感受或行为调整自己的回应
依恋形成没有关键期儿童能够跟保姆或者养父母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
(一)婴儿如何形成依恋:基本依恋的发展
1.非社会性阶段(0-6周):不能区分社会性和非社会性信息,对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异
2.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对人类更为偏好,喜欢社会性刺激,但未对熟悉不熟悉的人进行有效区分
3.分化的依恋阶段(大约7-9个月):与某个特定的人形成依恋
4.多重依恋阶段(大约9-18个月):与多人形成依恋
(二)依恋的理论:
早期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我爱你,因为你喂养我,满足性的冲动
2、学习理论:我爱你,因为你奖赏我,母亲作为喂养者,将喂养作为一种奖赏。对学习理论的抨击:Harry Harlow对恒河猴的研究(Harlow & Zimmerman, 1959)
3、认知发展理论:爱你,我必须知道你的存在
产生依恋之前,婴儿必须要能将熟人和陌生人区分开。他们还必须意识到熟悉的陪伴者存在的永久性(获得客体永久性)。因为人们很难和一个一旦从视野消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