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_回顾与展望_陈运泰

合集下载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饶扬誉(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 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附近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

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震区人口稠密、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大,破坏性余震频度高、分布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截至2008年6月22日,地震造成69 181人遇难,18 522人失踪,374 171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4 616余万人。

房屋倒塌779万间,损坏2 459万间。

初步估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

本文在分析震区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影象、余震分布特点和目前已经获得的相关观测与理论模拟成果、尤其是陈运泰等(2008)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发震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2.1 大地构造背景震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其北部为秦岭地槽褶皱系。

早古生代扬子准地台与其西部的羌塘—昌都陆块,均为“泛扬子陆块”的一部分。

从泥盆纪开始,泛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

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羌塘—昌都块体与扬子陆块裂张解体,其间形成南古特提斯洋盆,洋壳向西俯冲,并使羌塘—昌都陆块不断向东增生而闭合,扬子板块同时向北俯冲于昆仑地体之下,于是在东西和南北方向形成双向俯冲收缩(许志琴等,1992)。

自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整个青藏地块强烈隆升并向周缘扩展,在东部受到扬子板块俯冲构造莫霍面上隆区的强烈阻挡,青藏地块向东挤出物质被分流成向东南和东北两股,东南股形成川滇菱形逸出体,东北股形成东昆仑-秦岭逸出体。

其中,在高原东缘与扬子板块的交接地带,形成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断裂系。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震区所在区域位于南北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大致分布于东经102°~107°之间,分为北、中、南三段。

北段,包括宁夏西部、甘肃和青海东部及其邻近地区;中段包括四川西部和其邻近地区;南段包括云南和其邻近地区。

汶川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汶川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鹏刘超李春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北京 100081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北京时间),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陈运泰院士的研究组迅速开展地震资料的分析工作,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获得了这次地震及两个强余震的震源参数。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注:时间仓促,行文粗糙,纰漏难免,敬请谅解。

一、震源机制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主震震源机制从全球长周期台站挑选了如图1左图所示的18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主震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1右图所示。

使用的资料采样率为1sps,资料的频率范围为0.005~0.02Hz。

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

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9°。

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4.4 ×1021 Nm,震级为Mw8.3。

其它参数见表1、2和3。

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的比较如图2所示。

N S EW图 1 长周期台站分布(左);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右)图 2 观测地震图与合成地震图的比较。

上面的波形为观测地震图,下面的波形为合成地震图。

表1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震源参数Date yyyy-mm-ddTimehh:mm:ssLatitude/°NLongitude/°EDepth/kmMagnitude Sources表2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矩张量解(10e21 Nm )No 11M 12M 13M 22M 23M 33M DCM exp M CLVD MSource 1 2.53 2.53 -0.22 -1.18-1.10 5.13 4.04 2.15 0.70IGP-CEA表3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最佳双力偶解Plane IPlane IIT-axisB-axisP-axisStri ke/°Di p/°Rak e/°Strike/°Di p/°Rak e/°Az m /°Pl g /°Az m /°Pl g /°Az m /°Pl g /°Source229 43 123 7 55 63 222 67 23 22 116 7 IGP-CEA2、2008年5月12日20点强余震震源机制从全球宽频带台站挑选了如图3左图所示的12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强余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3右图所示。

1970~2008年中国10次大地震预测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探讨

1970~2008年中国10次大地震预测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探讨

文献标识码 : A
1 9 7 0— 2 0 0 8年 中 国 1 0次 大 地 震 预 测 预 报 经 验 教 训 的 初 步 探 讨
黄圣睦, 董瑞英
( 四川省地震局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 : 将监测预报工作过程从 预测 意见提 出一取得共识一加强监测一提供社会一预测结果 , 称为工
关键词 : 监测预报工作流程 ; 分析预报技术流程 ; 政府 、部门 、 社会三结合
回顾 4 0年 ( 从1 9 7 0年通海 7 . 7级地震 到 2 0 0 8年 汶 川 8 . 0级地 震 ) 间, 中国大 陆 1 0次 大 地震 的 中 、 短临 监测 预报工 作 的技 术流 程和 工作流 程 , 地 震研 究者 比较一致 的认识 是 在 中一 短 I 临过 渡及 短临预 测难 度最 大 。中期 趋 势 判定 虽 是 短期 预 测 的基础 , 但 是 有 其 不可 克 服 的 “ 弱 点” : 时 间尺度 以年 为计 , 难 以认 准某一 年 、 月; 地点 的数 量难 以求 一 ; 地 区尺度 也难 以达 到 1 0 0 k m×1 0 0 k m 的面积 , 真正 成功例 子 的经验 在于 中一 短 临过度 抓得好 !怎样抓得 好 ?只有从 实 例 中加 以 回顾 和提炼 。 查 阅 中国震 例及 相关 研究 _ 1 、 回忆 录 、 论文, 从 工作流 程及技 术流 程加 以逐个 清理 。进行
年耿 马 7级一 1 9 9 5年孟 连 7 . 3级 , 3次 间 隔均 为 5 4年 。 自 1 9 1 3年 1 2月 2 3 日 峨 山 7级 地 震
至1 9 6 6 年, 间隔时间已经 5 3 年。② 川滇强震活跃时段从 1 9 6 6年起 , 时长 l O ~ l 2 年内强震连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练v习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练v习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预测工作。

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7.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

这是因为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8.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

这种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说明了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③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10.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静既含动,动不舍静”。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11.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鲁迅说:“描神画鬼。

地震预测与预警探讨_张晓东

地震预测与预警探讨_张晓东

张晓东、蒋海昆、黎明晓,2008,地震预测与预警探讨,中国地震,24(1),67~76。

地震预测与预警探讨张晓东 蒋海昆 黎明晓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5号 100045摘要 通过对地震预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析,研究了针对自然属性的地震预测和针对社会属性的地震预测(预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针对自然属性的地震预测,只是根据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考虑现阶段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认识,给出未来地震发生的规模、地点及时间,不考虑预测后果,目的是检验对地震的科学认识水平。

而针对社会属性的地震预测,除依据地震自然属性的预测结果外,还要重点考虑地震预测的后果,除考虑地震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外,还要考虑发布地震预报造成的影响,以及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等复杂因素,总之突出考虑地震预测的风险,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

本文对地震预测面临的科学挑战和社会挑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并对地震预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地震预测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文章编号]1001-4683(2008)01-067-10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7-10-15;[修定日期]2007-12-16。

[项目类别]“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专题(2006BAC01B03-02-03)资助。

[作者简介]张晓东,男,生于1962年,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测研究。

0 序地震预测从一开始就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科学领域,其原因主要是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政府和公众希望实现地震预报。

同时,经过长期对地震预测的科学探索和研究,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地震预测成为世界性科学难题,对地震科学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地震预测面临科学挑战的同时,也正面临着社会的严峻挑战。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防灾意识的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陈运泰: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断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2008-09-17)郑州

陈运泰: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断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2008-09-17)郑州
29
彭县-灌县断裂
Ya'an
27
101
103
105
107
二、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
PVAQ VSL
EGAK ESK KBS ADK KIP
KEV SUW WDD TAM
JOHN KMBO LSZ MSEY RER NWAO
2008-05-12 MS8.0
CTAO CAN TAU
ESK SUW PVAQ VSL WDD TAM
KBS KEV EGAK ADK
N
北东
B
KIP JOHN
W
KMBO LSZ MSEY RER
T
E
P
KNTN
南西
走向225° 倾角39° 滑动角117°
S
CAN TAU NWAO
CTAO
北东 南西
150 s
北东-南西走向、倾角39°、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主要是龙门山断裂带三
二、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
汶川大地震成因断层的震源机制 由南至北逐渐地变化
二、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
汶川地震震源机制由南至北逐渐地变化。
到了青川,以右旋 走滑为主兼具有少 量的逆冲分量。 在北川,右旋走滑 分量增加,变成逆 冲-右旋走滑的断 层错动。
化的地方, 这些地方便是各种活动构造带, 如
海岭、 海沟、 岛弧、 平移大断层和山系。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地震的成因
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弹性回跳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MS8.3,MW 7.9)地震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九寨沟7.0级地震松潘至九寨沟震害特征及分析

九寨沟7.0级地震松潘至九寨沟震害特征及分析

九寨沟7.0级地震松潘至九寨沟震害特征及分析鄢兆伦;彭小波;李曙光;洪海春【摘要】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features of the buildings and analyzed the seismic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uzhaigou MS7.0 earthquake from Songpan to Jiuzhaigou.The new buildings (especially the frame structure)had a good anti-seismic performance in this area.The entirety of the brick-wood structure and the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were poor,and they were widely damaged in the earthquake.By computing seismic damage index,we found that:the seismic damage index of the frame structure was far less than that of the civil structure and brick-wood structure.The seismic damage index of frame structure was all zero in the Ⅵ area.It was going up rapidly when the intensity increased,but the increasing degree slowed down.Finally,we discussed how to evaluate the intensity in the areas where there were fewer buildings or there was only one structure type,and we offered some advice for future field work reference.%对九寨沟7.0级地震松潘至九寨沟各烈度区的房屋结构特点和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地区新建建筑(尤其是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良好,砖混、砖木等结构整体性较差,地震中损坏普遍.通过计算分析震害指数后发现,框架结构震害指数远小于土木、砖木结构;在Ⅵ度区框架结构震害指数普遍为0,随烈度增加,框架结构的震害指数快速增加,而增加幅度逐渐减小.此外,探讨了缺乏建筑物的地区以及建筑物结构为单一框架结构地区的烈度评定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地震现场工作起到参考借鉴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地震》【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13页(P626-638)【关键词】九寨沟7.0级地震;震害特征;地震烈度;震害指数;地震现场调查【作者】鄢兆伦;彭小波;李曙光;洪海春【作者单位】江苏省地震局,南京市卫岗3号210014;江苏省地震局,南京市卫岗3号210014;江苏省地震局,南京市卫岗3号210014;江苏省地震局,南京市卫岗3号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0 引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33.20°N,103.82°E)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

2018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览表

2018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览表

授奖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等级
一等奖
2
工程力学研究所
一等奖
3
地质研究所
二等奖4孙艳萍 Nhomakorabea甘肃省地震局
甘肃省地震局
二等奖
序 成果名称 号
5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高孟潭 制度实施现状、成效及对 申文庄 策研究 基于类临界点模型的地震 蒋长胜 预测实用技术研究 来贵娟 2010—2014 年我国地震 趋势预测研究 张永仙 宋治平 伍国春 哈 辉 吴忠良 朱 泽 吴荣辉 李宇彤 晁洪太 续新民 韩立波 李 健 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震预测研究所 辽宁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球物理研究所
授奖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等级
三等奖
13


胡亚轩
李煜航
李长军
第二监测中心
三等奖
14


郭啟倩
刘文义


第二监测中心
第二监测中心
三等奖
15
16
交城断裂晋祠段岩溶井水 位巨升型异常成因及性质 张淑亮 杨军耀 宋美琴 刘瑞春 研究 时域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 在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中 荣棉水卢滔 李小军 迟明杰 喻 的应用 河南省地震现场移动指挥 王勤忠 平台 寇曼曼 高冠龙
授奖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等级
二等奖
6
尹凤玲
地球物理研究所
二等奖
7
蒋海昆 薛 艳 李 纲 晏锐 周龙泉 牛安福 丁 玲 李振敏 乔学军 袁小祥 王书民 刘代芹 丁 香 崔丽萍 杨少敏
黎明晓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二等奖
8

全球大陆中深源地震机理科学问题——兼论人体科学与地震预测国际研究动态

全球大陆中深源地震机理科学问题——兼论人体科学与地震预测国际研究动态

1全球大陆中深源地震科学问题全球大陆中、地震深源活动带在特定的构造带、全球区带存在,那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这关系到全球地震救灾,同时也是地球科学大地构造研究和全球构造演化历史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

全球大陆板块内部地震主要形成于地质变换后新构成的较厚地壳造山带或高原,弥散的分布在地质平面上。

从地震剖面看,震源能量在板块周边成层状叠加,这种震源较浅,我们称其为浅源地震。

如图1,同样级别,浅源地震带来的伤害大于深地震。

陆地盆山活动指断裂层面时是有规律可循的。

盆地、山体挤压周围边界时为逆冲型压力断层;陆地型盆转变成为走滑型断层;全球造山带内部主要是伸展型张性发震断层。

大陆板块内地壳软流层变化导致了板块大地震的构造变化。

地球岩石构造层的柔性,软流层中的热能,热量软化,介质缓慢变化,即是地壳在慢慢孕育地震能量;地质构造的地壳带部分发生热量变化,产生热熔,热熔的能量经过外因和内因的变化,提高了就会产生新的地质构造变化;岩石圈层下地壳软流也会发生流动,当地壳累积的能量达到最大活动值,变化超过岩石圈,特定构造部位介质的应力-应变极限时,岩石圈上地壳形成脆性发震断层,产生大全球大陆中深源地震机理科学问题———兼论人体科学与地震预测国际研究动态The Scientific Issues of the Mechanism of Global Continental Mid-deep Earthquakes:Concurrently Discussing the Research Trends of Human Science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赵玉玲①④ZHAO Yu-ling;招洁兰②④ZHAO Jie-lan;任亮③④REN Liang;沈今川⑤SHEN Jin-chuan;朱念麟⑥⑦⑧ZHU Nian-lin;罗新⑥⑦⑧LUO Xin;耿庆国⑨⑩GENG Qing-guo;高建国11〇GAO Jian-guo(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100049;②广州市恒联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710000;③中国五矿邯郸矿业集团矿山局总医院,邯郸056001;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⑤中国地质大学心灵量子能量研究所,武汉430074;⑥云南大学物理系新空间1025实验室,昆明650091;⑦云南大学人体科究室、人体潜能研究中心,昆明650091;⑧中华东方人体生命科学昆明研究院,昆明650091;⑨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北京100036;⑩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36;11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36)(①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②Henglian Technology Co.,Ltd.,Xi'an710000,China;③General Hospital of Mining Bureau of China Minmetals Handan Mining Group,Handan056001,China;④Chinese Academy of Management Science,Beijing100045,China;⑤Institute of Psychic Quantum Ener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⑥New Space1025Laboratory,Department of Physic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⑦Human Potential Research Center,Human Body Research Laborator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⑧China Oriental Human Life Sciences Kunming Research Institute,Kunming650091,China;⑨China Earthquake Prediction Advisory Committee,Beijing100036,China;⑩Natural Disaster Prediction Committee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Beijing100036,China;11〇Disaster History Committee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Prevention,Beijing100036,China)摘要:本文系统阐述全球大陆中深源地震分布、大陆中深源地震机理、大陆动力学与中深源地震,我们研究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课题。

地震概论第七章

地震概论第七章

1976年7月28日,悲剧性地震几乎夷平了位 于北京东部150千米有1百万人口的唐山市。 官方报道,极震区约有24万人死亡,在北京 也有大约100人由于有些泥墙和老砖房倒塌 而丧生。而且据估计还有50万人受伤。除了 人员伤亡再加上巨大的工业损失,对整个 国家来讲,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是必然的。 唐山地震对一些迷信的中国人还有哲学含 义:中国人的传统观点认为自然灾难是来 自上天的旨意。
7.1 国内外地震预报经验
中国和日本的地震预报经验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因为得到了广 泛宣传而为全世界所注目。特别是1975年2月4日 的事件被详细报道之后,1975年2月4日,中国东 北辽宁省官方发布了一个紧急警告,他们根据这 个地区许多小地震的发生,预测在24小时内要有 一次强烈地震发生。那天晚上,海城附近发生了 里氏7.3级强烈地震,但幸运的是大多数人已经睡 在了室外,所以没有受到伤害。
常等前兆现象的报道和膨胀-扩散模式、膨胀-失稳模式等有关前兆的物理机制的提出,在美国
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地震预测研究的热潮,一些科学家甚而乐观地认为不久可望对地震进行常 规的预报。
日本在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地震预知——现状及其推进计划”,即“兰图”。在 “兰图”中,提出了日本地震学家所认为的实现地震预测的最佳途径,并为以后的 地震预测工作定下了指导原则。从1965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地震预测研究(4年)计 划,接着是第二至第六个地震预测(5年)计划(1969—1994)。现在正在实施第 七个(5年)计划(1995—1999)。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第二个5年计划开始,去 掉了“研究”二字,反映了在日本当时已把地震预测视为已达到实用化阶段,其地 震预测工作肩负着研究和实用两种使命。
美国在 1964年阿拉斯加8.5级大地震之前并不十分重视地震预测工作。阿拉斯加大地震后,美国开 始重视并逐渐加强地震预测研究。1965年普雷斯(Press)等提出了地震预测和防止地震灾害研究 10年计划。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减轻地震灾害法案”,把地震预测工作列为美国政府地震研 究的正式目标。特别是在70年代,紧接着前苏联报道了地震波速比在地震之前降低之后,美国也 报道在纽约兰山湖地区观测到了震前波速比异常,随之而来的大量有关震前波速异常、波速比异

我国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

我国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

5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刘桂萍,博士、研究员、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历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预报部副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监测预报处处副处长、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处处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曾兼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技术协调组组长、全国强震强化监视跟踪组专家组组长。

长期从事中国大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其机理研究、地震综合预测与管理工作,主持2006—2020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中国大陆7、8 级地震中- 长期预测、2013 年芦山7.0 级地震预测总结等项目和工作,发表论文20 余篇,主持编著《2017 年九寨沟7.0 级地震总结》,参与编著《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等著作。

1920年12月16日我国宁夏海原发生8.5级特大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此后一百年间,我国地震科学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地震预测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也取得大量成果。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测发展初始阶段的历程,对最近10年的进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地震预测的难点和疑问,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回顾21世纪前20年,连续发生的印尼9.0级地震、日本以东海域9.0级地震、海地7.1级地震、我国汶川8.0级地震等毁灭性巨大地震灾害,表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显著地提高人类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地震预测也仍在不断增长的期盼和质疑中继续推进。

由于强烈地震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和影响,地震预测预报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即科学性和社会性。

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起始也是受科学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影响,是在一定科技基础条件下、受特殊的突发事件触发、由国家政府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的地震科技水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相比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1954—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组织下,多所院校和文教单位科研人员通过翻阅8000余种文献,整理出数以万计的地震记录,编制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历史地震烈度分布图,制定了200余个厂矿地址的地震烈度,并结合当时地质学上的新构造理论认识和观测数据,编制了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

鲁甸地震 Arias Intensity 空间分布特征浅析

鲁甸地震 Arias Intensity 空间分布特征浅析

185鲁甸地震Arias Intensity 空间分布特征浅析∗李宗超 陈学良 高孟潭 孙吉泽(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Arias Intensity 与地震动能量相关,是描述地震动总强度的参量,可以很好地表征地震引起的滑坡、砂土液化、结构破坏的情况。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 S 6.5地震,震源深度12 km ,震中位于27.1°N ,103.3°E ,最大峰值加速度来自龙头山镇的053LLT 台(1 007.4 cm/s 2),Arias Intensity 最大值东西向为7.536 99 m/s ,南北向为5.069 84 m/s ,垂直向为1.829 42 m/s 。

根据陈运泰院士课题组给出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此次地震最大的一块破裂区域在震源附近,主要发生在0~11 s ,11 s 后地震破裂主要向东传播。

利用中国强震台网中心获得的24个台站的波形完整的强震记录,研究了该地震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阿里亚斯烈度分布特征,较好地反映了震后的破坏情况以及地震动的能量释放情况。

1 强震记录选取及数据处理选取24个台站中,19个台站场地条件为土层场地,5个台站场地条件为基岩场地,平均震中距为109.4 km ,台站呈条带状分布于云南西部的昭通市境内。

在计算Arias Intensity 之前,对各分量的地震记录经线性基线校正以及Butterworth 全频段滤波等处理,避免基线偏移以及噪音等对阿里亚斯烈度值的影响。

2 计算方法过程使用24个台站的地震动三分量记录,分别计算Arias Intensity 东西向I EW ,,南北向I NS ,,垂直向I UD 。

计算出每个台站位置三分量的Arias Intensity 值,然后差值拟合得到近场区域内Arias Intensity 的三分量的分布图,计算公式: t t a g I T d )(2πd02a ∫= (1)式中,a(t) 为加速度过程;T d 为震动持时;t 为时间,单位s ; g 表示重力加速度。

陈运泰地震预测可审慎乐观

陈运泰地震预测可审慎乐观

陈运泰:地震预测可审慎乐观文/《科学时报》 科学时报记者王静面对地震灾害,人们一直期待能够提前预知,以便随机采取避害措施。

为解开地震发生的谜团,探索地震成因及其发震过程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被建立起来。

然而,地震科学研究130年来,其研究进展迄今未能使人类实现准确预报地震的愿望。

这是为什么?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人们可从中科院院士陈运泰陆续发表的文章中了解到地震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困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4个小时,即当天14:32~18:30之间,陈运泰领导的课题组应用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GSN)记录的宽频带远震波形资料,反演出这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和地震破裂发生、传播、停止的时间和空间过程。

他们的结果也得到了后来实地科学考察结果的证实。

这种反演地震的结果,为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能够很快了解地震不同地区的可能灾情。

社会对地震预报的实际需求与理解误区陈运泰2007年发表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杂志上的《地震预测——进展、困难与前景》文章中介绍,地震预测或预报不是“在某地最近要发生大地震”这类判断。

这种判断听起来没有语法上的问题,但本质上没有任何意义,属于模糊语言。

地震科学关于地震的预测或预报,必须指出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具体时间和级别的高低,简称为地震“三要素”,并对其发震区间加以明确界定,同时,还需要用发震概率来表示预测的可信程度。

通常,地震预测分为3个期限,即长、中、短期3种。

10年以上为长期,1~10年发生的为中期,1天至数百天以内为短期。

短期中,1天至10天以内为临震预测。

在评估地震预测是否准确时,“目标震级”的大小十分重要。

小地震发生频率很高,地球上几乎每天都出现。

如果有人说他预测某地将要发生地震,小的比较容易巧遇,而6.0级以上的地震预测并非易事。

而6.0级以上地震往往会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居住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预报则慎之又慎。

他说,“如果有人曾预报过某次地震的发生,外行若知道从这几要素追问,也会发现其真假。

陈运泰:地震预测难度大 但不能放弃努力

陈运泰:地震预测难度大 但不能放弃努力

陈运泰:地震预测难度大但不能放弃努力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地震不能预测”说法在科学上并无定论。

“我们不能因为地震预测难度很大,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

”能否预测不能靠“少数服从多数”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会上逐渐流行一种说法:地震是不能预测的。

对此,曾经长期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表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上世纪70年代,经历过几次成功地震预测预报,国内外不少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已经“过关”,像气象预报那样进行常规地震预报指日可待。

后来经历一次又一次大地震没有预测出来,相当一部分地震学家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地震永远不能预测。

“地震是不是永远不能预测,在科学上没有定论,是不能靠‘少数服从多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陈运泰说,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尽管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还是承认,地震长期预测是有可行办法的,中期预测也有成功例子,争论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有人把地震短临预测没有过关简单地说成地震不能预测,把科学上现在还不能预测说成是地震永远不能预测,造成不要搞地震预测、只要把房子盖得好一点就可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

”陈运泰说,造成地震灾害的因素很多,地震的大小、震源的深度、震源破裂的特性、土层条件、地形地貌、地震发生的时间、当然还有建筑物的质量,等等,都是影响地震灾害的因素。

地震灾害并不与震级简单地成正比。

再富裕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也不会把所有的房子盖成能抗12度(烈度的最大值)。

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内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地震,这就离不开地震的中长期预测。

“预测”不能被“分析”取代“不能把抗震设防与地震预测割裂开或对立起来。

提高震灾防御能力既要靠抗震设防,也离不开地震预测,当然更不等于简单地把房子盖好一点。

”陈运泰说。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审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时,陈运泰委员注意到,草案里在谈到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问题上,是这样表述的:“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简单回顾与建议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简单回顾与建议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简单回顾与建议杨建思【摘要】本文简单地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近代历史, 并由此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与综合国内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进程和现状, 提出我国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的建议.【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05(000)005【总页数】5页(P163-167)【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预测;发展战略【作者】杨建思【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580年代,世界科学界列出了十大世界难题,地震预报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这一世界难题,50多年来,我国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在螺旋式地前进着。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地震预测研究和实践,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更多的是曲折和坎坷,地震预测的道路仍然漫长!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想。

1 早期的地震预测研究与实践地震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灾害,在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力还十分薄弱的时候,国家提出了要预报地震。

从此地震工作者们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地震预测研究。

首先,老一辈地震学家们根据中国丰富的历史地震记载,得到了一些地震前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声等前兆现象的启示。

60年代初,他们又根据清理出来的历史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地震能量释放的时、空特性,并得出了:① 我国的地震活动地区和地震活动带;② 大地震活动的重复性和重复周期;③ 地震的迁移性;④ 地震前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动物异常现象、地下水异常现象等。

继而又向地震较多的我国西南地区派出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地震科学工作者。

1966年邢台地震,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现场考察队立刻赶赴地震现场观测和考察。

在亲身经历了邢台地震的几次强余震之后,体验出“密集-平静-大震”的地震活动特点,并成功地预报了1966年3月26日的6.2级强余震。

2 70年代地震预测研究与实践70年代初,我国地震学家大量吸收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对地震前异常的各种现象(b值、空区、地震能量释放、缺震、波速、地震序列特征等)以及其它地球物理场(地磁、地电、形变、重力)、地球化学(水氡)展开了全面的观测与研究;在70年代中期的中国地震活动高潮期,开展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在群测点还开展了动物异常、地下水位异常、土地电法等的观测;并利用地震迁移、地形变、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密集-平静-发震”等特点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5日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

在香山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香山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香山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宋瑞祥【摘要】这次在香山召开的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可以说是一次地震预报攻关的战略研讨会。

香山会议应该是一个科学会堂,将对今后产生重大作用,可以载入史册。

这一次地震预报战略攻关研讨,从会议的论文集可以看出,大家准备得很认真。

今天下午听了院士、专家的发言,也是高水平的。

地震预报是一个尚未攻克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同时也是政府、社会的迫切需要。

地震预报这个问题有人说不好搞,有人说好搞;有人说是不成功,有人说是成功。

我想我们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05(000)005【总页数】4页(P3-6)【关键词】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科学会堂;香山会议;预报战略;论文集;性科学【作者】宋瑞祥【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这次在香山召开的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可以说是一次地震预报攻关的战略研讨会。

香山会议应该是一个科学会堂,将对今后产生重大作用,可以载入史册。

这一次地震预报战略攻关研讨,从会议的论文集可以看出,大家准备得很认真。

今天下午听了院士、专家的发言,也是高水平的。

地震预报是一个尚未攻克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同时也是政府、社会的迫切需要。

地震预报这个问题有人说不好搞,有人说好搞;有人说是不成功,有人说是成功。

我想我们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第一,海城地震预报成功说明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海城预报应该是成功的。

会议文集中地震预测所陈棋福研究员的文章“海城地震预报过程的回顾及地震预报发展的思考”讲了海城地震预报的4条基本认识也是客观和明确的。

最近,我刚去过海城,到过这一带,听了许多研究和讨论,也会见了当时地震预报的地震办主任曹显清,现任海城地震台台长是曹地办的女儿,询问过具体经过。

我认为这是世界公认的一次成功预报。

所以不能说地震预报不行,也不能说我们就不能报。

要不然为什么海城报出来了?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是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大胆监测研究,大胆预报实践”的具体体现。

雅安地震:擦肩而过的预报

雅安地震:擦肩而过的预报

雅安地震:擦肩而过的预报芦山地震前57前天,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根据一系列明显的地形变预测:2月25日至5月10之间,雅安一带将发生6——6.9级地震。

并向地震预报部门填写了地震预报卡。

此次预测如果顺利转化为预报,或将成中国地震预报史上又一个“奇迹”。

然而,受制于技术、体制、观念、人才等种种羁绊,地震局最终否定了这次预测。

奇迹最终与现实擦肩而过。

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发自北京、成都5月13日,四川省地震局的半年震情趋势会商会议上,退休工程师李有才感觉到,会议气氛与以往大相径庭。

确切地说,以前的“低迷”状态不见了。

“大家心情愉快,一幅很解气的样子。

有人说干这行有奔头了。

”让地震预报研究者们深受鼓舞的,是一项尚未公开的预报成果:四川省地震局部分科研人员,曾提前两个月对雅安地震做到了短期预测。

差那么一点,他们就可以实现又一个中国地震预报的“奇迹”。

如果这一奇迹实现,除了可以避免逾万人的死伤,屡战屡败的中国地震系统也将因此一血前耻,重新找回失去的荣光。

遗憾的是,由于技术、体制、观念、人才等方面的种种不足和羁绊,“奇迹”最终与现实擦肩而过。

“预测”未能转化为“预报”。

地震所带来的损失,也并未因此而减少。

事实上,它甚至未能走出地震系统,即死于僵化的会商程序当中。

正因为如此,这次预测至今仍讳莫如深。

不仅未得到公开的肯定,连知道者也为之甚少。

“强震发生进入短期阶段”事情发生在2013年2月。

地处雅安的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以下简称“四川测绘院”),根据他们观测到的近期(特别是2013年1月份以来)断层形变异常,预测将会有一场大地震发生。

在地震研究学界,这类预测并不少见。

不少中国地震研究者相信,每次地震来临之前,必有一些物理学上的“前兆异常”出现,“地震越大,前兆越多”。

对这些异常进行搜集和研判,是专家们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国地震系统成功预测二十多起地震的主要经验。

断层形变是其中之一。

研究者们在地震断层两端观测点之间拉一条线,测量其距离上的微妙变化,以此观察发生在地球深处的地壳活动。

建筑震害评估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建筑震害评估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建筑震害评估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马健
【期刊名称】《中国减灾》
【年(卷),期】2024()11
【摘要】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多发。

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大量房屋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面对灾害风险日益增强的形势,进一步提升建筑地震灾害评估技术水平和能力势在必行。

本文介绍了建筑震害评估技术理论与发展情况,分析了现阶段面临的村镇建筑结构复杂。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马健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
【相关文献】
1.基于面向对象的建筑物破坏遥感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2.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的流程及展望——基于UNESCO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项目(2017—2019年)的回顾
3.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单体建筑物震害评估方法
4.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2期: 1633 ~ 1658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地震预测: 回顾与展望陈运泰①②*①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现代地震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 E-mail: chenyt@收稿日期: 2009-08-21; 接受日期: 2009-09-30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圈地壳孕震层动态监测研究”(批准号: 200808068)资助摘要 本文概要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地震预测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的进展情况, 指出地震预测这一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 虽然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并非毫无进展. 文中以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等方法以及美国帕克菲尔德(Parkfield)的地震预报实践为例, 说明在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方面, 地震预测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 文中分析了地震预测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 阐述了为解决这些困难所应当采取的科学途径, 展望了地震预测的前景, 指出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 地震预测虽然困难, 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 选准地点、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 坚持不懈地、系统地进行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探测与研究, 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关键词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球内部 地震震源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 特别是在造成人员伤亡方面, 全球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球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数的54%, 堪称群灾之首. 在20世纪(1900~1999年), 全球有高达180多万人被地震夺去了生命, 平均一年约 1.8万余人死于地震, 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1~5]. 进入新世纪以来, 地震灾害不断, 似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1年印度古杰拉特 (Gujarat)地震(矩震级M W 7.6)造成了3.5万人死亡、6.7万人受伤、60万人无家可归和约1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Bam)地震只有M W 6.6级(面波震级M S 6.8), 却造成了3.1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 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巴姆古城毁于一旦.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M W 7.6), 造成了8.6万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9千余人失踪, 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在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苏门达腊-安达曼(Sumatra-Andaman)特大地震(M W 9.1)及其引发的印度洋特大海啸更使约28.3万人死亡与失踪, 令全世界为之震惊! 迄今仍余震不断, 继续危及生灵.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M W 7.8(M S 8.0)地震, 造成了8.7万人死亡与失踪, 迄今不但余震不断, 而且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亦时有发生.陈运泰: 地震预测1634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的猝不及防的突发性与巨大的破坏力. 关于这一点, 中外古人根据经验均已有深刻的认识. 早在2000多年前, 在《诗经·小雅·七月之交》中就有关于地震的突发性及其巨大的破坏力的生动描述[6]:烨烨震电, 不宁不令.百川沸腾, 山冢崒崩.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哀今之人, 胡憯莫惩?!“不宁”指地不宁, 即地动; “不令”是不预先通告给人们周知, 突如其来[7]. 诗中惊叹地震突如其来, 势如闪电, 声如雷鸣, 其力足以令山川变易. 译成白话文, 就是(参阅周锡韦复[8]):耀眼的雷霆闪电,地震突如其来.无数江河在沸腾,山峰碎裂崩塌.高耸的崖岸陷落为山谷,深邃的山谷隆升为丘陵.可怜今天的人啊,为何竟不知自省?!1835年2月20日15时30分UTC(协调世界时), 在智利康塞普西翁(Concepción)-瓦尔帕莱索 (Valpa-raiso)发生了一次M S8.1地震, 震中位置36.0°S, 73.0°W. 地震毁灭了康塞普西翁城. 1835年3月5日, 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Darwin C., 1809~1882)在他著名的贝格尔 (H. M. S. Beagle) 号环球旅行途中到达了康塞普西翁, 经历了这次大地震的多次余震. 达尔文以进化论的创始人闻名于世, 但可能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现在称为地震地质学(earthquake geology)的一位创始人和先驱者. 康塞普西翁-瓦尔帕莱索大地震破坏的惨烈景象给予达尔文强烈的震撼, 他写道[9]:“通常在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 在这里只用了一分钟. 如此巨大场面所引起的惊愕情绪, 似乎还超过了对于受灾居民的同情心.”通过地质调查已经知道, 地球在整个地质时期都发生过地震. 相传在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3世纪) “三苗欲灭时, 地震泉涌”; 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 “泰山震”[10]. 在《史记·周本纪》中, 就有关于地震的历史记载[10]: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 西周三川(泾水、渭水、洛水)皆震, ……, 是岁也, 三川竭, 歧山崩”.正如日食、月食和彗星等天象一样, 地震曾被中外古人归于超自然的原因, 被当作是上天的惩诫. 甚至到了公元1750年, 还有人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Phil. Trans. Roy. Soc. London)上发表文章, 认为把地震归于自然成因的人应当向那些因此被冒犯的人道歉[11]! 也和古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日食、月食、彗星等天象的“天意”的“窥测”的努力一样, 数千年来, 古人对地震的成因及其预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只是由于地质学严重缺乏物理学原理的解释, 对地质构造运动与地震关系的认识长期裹足不前. 直到18世纪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牛顿力学问世, 才为包括地震在内的地球上的所有运动的统一解释提供了物理基础. 在牛顿力学的影响下, 地震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的科学. 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期, 现代地震仪研制成功, 地震学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2,13].无情的大地震激发了人们对地震的成因及其预测的探索. 自19世纪70年代后期现代地震学创立以来的130余年里, 地震预测一直是地震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多少地震学家莫不苦思预测地震、预防与减轻地震灾害的方法(例如, Milne[14]). 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 作为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问题, 地震预测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地震学家深切关注的焦点之一[3,15~22].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 如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 无疑可以拯救数以万计乃至数十万计生活在地震危险区人民的生命; 并且, 如果能预先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 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等设施的破坏, 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3~27].通过世界各国地震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 地震预测、特别是中长期地震预测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 但是地震预测是极具挑战性尚待解决的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之一, 目前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 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2期1635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本文是在作者有关地震预测的几篇文章[23~27]的基础上汇编增删写成的, 意在向关注这一问题的广大读者简明地评介国际地震预测研究进展情况, 分析地震预测在科学上遇到的困难, 阐述解决这些困难应采取的科学途径, 展望地震预测的前景.1 地震预测研究进展1.1 预测与预报地震预测(prediction )或预报(forecast)不是指像“在某地最近要发生大地震”这类含糊的“预测”、“预报”或说法. 不同时指明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大小(简称为地震 “三要素”)并对其区间加以明确界定的“预测”、“预报”, 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此外, 还须要用发震概率来表示预测的可信程度. 所以, 地震学家把地震预测定义为“同时给出未来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和概率4种参数, 每种参数的误差(不确定的范围)小于、等于下列数值[28]:位置: ±破裂长度;大小: ±0.5破裂长度或震级±0.5级; 时间: ±20%地震复发时间;概率: 预测正确次数/(预测正确次数+预测失误次数).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10年)、短期(1日至数百日及1日以下)[29]. 有时还将短期预测细分为短期(10日至数100日)和临震(1~10日及1日以下)预测. 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客观)需要、但却是人为(主观)地划分的, 并不具有物理基础, 界线既不是很明确, 也并不完全统一. 在我国, 以数年至10年、20年为长期; 1年至数年为中期; 数月为短期; 数日至十几日为临震[30]. 在国外, 也有以数年至数10年为长期、数周至数年为中期、数周以下为短期的[31~33]. 实际上, 许多地震预测方法所用的地震前兆涉及的时间尺度并不正好落在上述划分法规定的范围内, 而是跨越了上述划分法规定的界线. 在公众的语言中, 甚而在专业人士中, 对“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通常不加区分, 并且通常指的就是这里所说的“地震短、临预测”. 在国际上(例如Wyss [28]), 一些地震学家把不符合上述定义的“预测”、“预报”等等称作“预报”, 亦称概率性(地震) 预报, 而把符合上述定义的“预测”称作“确定性的(地震)预测”. 例如对在一段长时期内的某一不确定的时间发生某一震级范围地震的概率做出估计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预测”——按这种说法便应当叫做“预报”. 预测美国加州中部帕克菲尔德(Parkfield)在(1988±4.3)年间会有一次6级地震[34~36], 按这种说法也是一种“预报”. 若照这种说法, “长期预测”和“中期预测”便应当称作“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 在我国, 习惯于把科学家和研究单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大小所做的相关研究的结果称作“地震预测”, 而把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发布的有关未来地震的警报称作“地震预报”. 地震长期预测(长期预报)通常只涉及在正常情况下地震发生的概率. 这种“预测”并非是广大公众最为关注的、能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紧急防灾措施(如让居民有足够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等等)的“地震短、临预报”. 即使如此, 这种“预测”对于地震危险性评估、地震灾害预测预防、抗震规范制定、地震保险、等等, 也是十分有用的. 为避免混淆起见, 除非特别说明, 本文采用我国的习惯说法. 在评估地震预测(地震是真报对了还是碰运气“撞上”的?)时, “目标震级”的大小是很重要的. 理由很简单: 因为小地震要比大地震多得多(一般地说, 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内, 某一震级地震的数目是震级比它大1级地震的数目的8~10倍)、因而更容易碰巧报对!在给定的地区和给定的时间段内要靠碰运气报对一个M W 6.0的地震并非易事, 而靠碰运气“对应上”(“撞上”)一个M W 5.0的地震的“预测”还是很有可能的.从更广泛的意义讲, 从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考虑, 地震预测还应包括对地震发生时指定地点的地面运动强烈程度的预测. 强(烈)地面运动(地震工程学家亦称之为强地震动)的预测是地震学与工程学交叉的重要学科领域, 近30多年来发展很快; 限于篇幅, 本文暂不涉及这一重要问题.1.2 地震长期预测 1.2.1 地震空区在地震长期预测方面, 最突出的进展是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 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几乎所有的大地震都发生在利用“地震空区”方法预先确定的陈运泰: 地震预测1636空区内[37~41]. 在我国, 板内(板块内部)地震空区的识别也有一些成功的震例[30,42,43].地震是地下岩石中的“应变缓慢积累-快速释放”的过程[44,45]. 对地震过程的这一认识是“地震空区”方法的物理基础. 基于这一认识可以推知: 在指定的一段断层上, 将会准周期性地发生具有特征大小与平均复发时间的地震. 这种地震称作“特征地震”(日本地震学家称之为“固有地震”). 特征地震的大小(震级)既可以由在该段断层上已发生过的特征地震的震级予以估计, 也可以根据该段断层的长度或面积予以估计. 特征地震的平均复发时间既可以由相继发生的两次特征地震的时间间隔予以估计, 也可以由地震的平均滑动量除以断层的长期滑动速率予以估计. “地震空区”指的是在时间上已超过了平均复发时间、但仍未以特征地震的方式破裂过的一段断层. 1906年, 地震预测的先驱者、国际著名的日本地震学家今村明恒(Imamura A.)在他所写的一篇论文中曾确认东京近海的相模湾(Sagami Bay)为地震空区, 成功地预报了1923年M S 8.2日本关东(Kanto)大地震(亦称东京大地震). 今村明恒还曾经成功地预报了1944~1946年日本南海道(Nankaido)大地震[40,46]. 苏联的费道托夫(Федотов С. А.)是第一位用现代地震科学原理阐明地震空区概念的地震学家[47]. 他研究了1904~1963年间沿日本-千岛群岛-堪察加岛弧一带M S ≥震震源区的空间分布, 发现这些大地震的震源区基本上是连续分布的. 他认为大地震震源区之间的空隙区便是未来最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区即“地震空区”. 费道托夫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47]的一幅地图中指出了未来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区; 他的预测很快就在3个地方得到验证, 即1968年5月16日日本十胜-隐歧(Tokachi-Oki)M W 8.3地震, 1969年8月11日南千岛群岛M W 8.2地震以及1971年12月15日堪察加中部M W 7.8地震.20世纪60年代板块大地构造学说的确立为根据板块边界的地形变与历史地震活动性“收支”平衡情况估算在地质年代里板块边界的地形变速率提供了精确的运动学参考框架. Sykes 等[37~41]将1957, 1964 和1965年发生于阿留申海沟的3次地震的滑动量除以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速率, 得出在发生这3次地震的3段断层上地震的平均复发时间都大约为100年. 他们运用海底磁异常条带资料以及经过准确定年的地磁场反向时间表等全球性的地球物理观测资料, 在1973和1979年得出了近期可能会发生大地震的有关板块的边界段的预报结果[48,49]. 后来, 他们又出版了经改进后的预报结果[41].每条断层或断层的每段的表现都是不同的[50]. 按照特征地震的概念, 对于特定的一段断层, 断层上的滑动量主要是通过具有类似的震级、破裂面积和平均滑动量的特征地震释放出来的. 这样一来, 相对于比它大的和比它小的地震, 特征地震必定比按古登堡(Gutenberg B., 1889~1960)-里克特(Richter C. F., 1900~1985)定律(关系式)预期的多得多[51,52], 可是这与迄今在所有的地区几乎都观测到地震服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所表示的分布相矛盾. 对此, Wesnousky 等[53~55]解释说, 由于断层段服从幂律分布, 所以在一个地区的地震还是按古登堡-里克特定律分布的.特征地震的概念对于地震物理学与地震灾害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地震灾害的评估中, 特征地震的平均复发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 因为上一个特征地震的发震时间好比是一只“地震钟”的“零时”. 从这个“零时”开始, 与这个特征地震类似的下一个特征地震的发生概率即可予以估计. 但是, 对于按古登堡-里克特定律分布的地震来说, 就不能用“地震钟”这样一种简单方法来估算下一个地震发生的概率,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震级的地震来说, 便应当有许多个震级比它略小、但其特征并无不同的地震. 不过, 以目前实际震例的观测资料的状况, 特征地震的频度应当比按古登堡-里克特定律分布的地震的频度高, 以及特征地震的震级这两个特征也很难用实际震例的资料予以检验.作为地震长期预测的一种方法, 特征地震方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用这个方法预测大地震原理很直观, 看上去很简单, 做起来似乎也很容易. 但是要把它推广应用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不易确定特征地震的震级并且缺少估计复发时间所需的完整的地震记录资料. 此外, 由于地震过程内禀的不规则性以及地震的发生具有“空间-时间群聚”的趋势, 所以在实际应用地震空区假说同时预测特征地震的震级与发震时间时仍有困难. 地下岩石中的“应变缓慢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2期1637积累-快速释放”的概念意味着在指定的一段断层上错动将周期性地发生, 这个结果是基于依次发生的地震的应力降和两次地震间应力积累的速率两者都是常量的假定(图1(a)). 但是, 在实验室内做的岩石粘-滑实验表明两次地震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 应力降是不完全、不规则的, “初始应力”(震前应力)和“最终应力”(震后应力)都是不均匀的. 如果初始应力σ2均匀但最终应力σ1不均匀, 从而应力降(σ2-σ1)不均匀, 那么只有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可以预测的(这种情形称作“时间可预测模式”)(图1(b))[56]; 如果初始应力σ2不均匀但震后应力σ1均匀, 从而应力降(σ2−σ1)也不均匀, 那么只有地震的震级是可以预测的(这种情形称作“震级可预测模式”) (图1(c))[57].图1 在构造应力积累的速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的地震预测模式(a) 时间与震级均可预测的模式; 构造应力积累的速率保持恒定、“初始应力”(震前应力)σ2和“最终应力”(震后应力)σ1都均匀, 从而应力降(σ2−σ1)也均匀、地震按严格的周期性重复地发生. (b) 时间可预测模式; 初始应力均匀但最终应力不均匀, 从而应力降不均匀、只有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可以预测的. (c) 震级可预测模式; 初始应力不均匀但最终应力均匀, 从而应力降不均匀、只有地震的震级是可以预测的(据Shimazaki 和Nakata [57])1.2.2 “东海大地震”沿着日本西南海岸的南海海槽-相模海槽, 在过去的500多年间重复发生过多次震级M ~8的大地震, 包括1498, 1605, 1707, 1854和1944~1946年地震, 平均复发时间约为117年(图2).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一些日本地震学家指出, 1944~1946年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比1854和1707年的地震小. 他们认为, 1944~1946年地震的破裂并没有到达南海海槽的东北部叫做骏河(Suruga)海槽的地方. 于是他们推断在板块边界的这一地段、现在称为“东海大地震空区”的地方, 不久的将来将有可能发生一次震级M~8的地震. 这就是日本地震学家预报中的“东海大地震”[22,58~65]. 1978年6月, 日本政府通过了一个以地震预报为前提的、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的大型地震对策法案, 称作“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 从1978年12月14日开始实行. 该法案制定了很详细的应急反应计划以及发布短期预报的步骤,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当监测前兆的网络观测到异常后, 由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原先称作“东海地震判定会”, 现在改称作“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委员会”)最迟不超过1个小时就得举行会议, 并且会议在至多30分钟内就得做出判定, 判定该异常是不是所预测的“东海大地图2 沿着日本西南海岸的南海海槽-相模海槽(在骏河海槽东北面, 图中未绘出)在过去的500多年间重复发生过的震级M~8的浅源大地震的破裂区沿着骏河海槽的东海地区即是日本地震学家预报中的“东海大地震”空区(据日本地震学会地震予知检讨会[22])陈运泰: 地震预测1638震”的前兆. 如果判定是“东海大地震”的前兆, 就应整理成“地震预报情况”材料经由气象厅长报告内阁总理大臣. 内阁总理大臣收到报告后, 要立即在内阁会议上发布“警戒宣言”, 并启动应急反应计划.自1978年到现在已过了31年, 迄今仍未检测到需要启动应急反应计划的异常, 一次也没有开过“判定委员会”紧急会议(不过, “判定委员会”还是每月召开一次例行的碰头会). 国际著名的专家、“判定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原所长茂木清夫(Mogi K.)教授对该委员会能否履行其判定东海大地震短临前兆的功能表示怀疑, 并于1997年在地震预测饱受垢病的批评声中辞去该委员会主席职务, 黯然下台(令人欣慰的是,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 2003年在日本札幌举行的第23届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大会上, 茂木清夫教授做了题为“地震预测”的大会报告后, 与会世界各国科学家报以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向这位地震预测的先驱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而, 继任的新主席溝上惠(Mizoue M.) 教授也持有类似观点. 日本文部省国土地理院于1997年公布了一个报告[66]; 报告说, 在日本目前还做不到像“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所要求的短期预报, 并且什么时间能做到也不得而知.东海大地震的预报实践表明, 即使对于像这样一种发生于板块边界的、看上去很有规律的历史地震序列, 准确的预报也是很困难的.1.2.3 帕克菲尔德地震帕克菲尔德地震的预测也是基于“地震空区”理论. 在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层靠近帕克菲尔德(在1980年代时是一个居民仅37人的小镇)的一段断层上, 有仪器记录以来发生过3次震级M~6的地震, 即: 1922, 1934, 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图3中序数为4, 5, 6的地震事件); 而在有仪器记录以前, 也发生过3次M~6的地震, 即: 1857, 1881和1901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图3中序数为1, 2, 3的地震事件). 平均每22年便规则地发生一次帕克菲尔德地震. 帕克菲尔德平均22年便发生一次M~6的地震的规则性以及1934年与1966年的帕克菲尔德地震的前震活动性图像之间的相似性使得地震学家相信这些帕克菲尔德地震是以大约相同的滑动量、相隔大约22年在同一段断层的破裂. 由“同震位移”与断层滑动速率的比值求出的地震复发时间也是大约22年[34~36,67]. 根据这些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缩写为USGS)在1984年发出正式的地震预报(据Shearer [68]), 明确指出在圣安德列斯(San Andreas)断层靠近帕克菲尔德的一段断层上, 在(1988±4.3)年(即最晚在1993年1月之前)将发生一次M~6的地震, 发震概率约为95%.到了1993年年底, 预报中的帕克菲尔德地震还没有发生. 美国地质调查局于是宣布“关闭”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的“窗口”. 年复一年, “盼望”中的帕克菲尔德地震一直不来, 为此, 有的地震学家认为这次预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69], 认为帕克菲尔德地震序列可能根本就不是特征地震, 而是一种随机发生的事件[55,70,71]. 一些地震学家则对帕克菲尔德地震迟迟未 发生提出了许多解释. 例如, 一种解释是: 1983年5月2日发生于加州科林佳(Coalinga)的M W 6.4地震可能缓解了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应力[72]. 另一种解释是: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应力的松弛效应推迟了帕克菲尔德地震的发生[73].1.2.4 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1989年10月18日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Loma图3 帕克菲尔德地震的预测预测帕克菲尔德在(1988±4.3)年(即最晚在1993年1月之前)将发生一次M ~6地震. 图中序数1~6的圆圈表示历史上发生的6次帕克菲尔德地震, 问号表示所预测的帕克菲尔德地震, 灰色条带表示预报帕克菲尔德发生的时间窗(1983~1993). 帕克菲尔德M W 6.0地震(五角星)迟至2004年9月28日才发生, 比预报的时间晚了至少11年(据日本地震学会地震予知检讨会[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