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数值分析实验指导书

数值分析实验指导书

数值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应用科学学院数学系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数值实验报告格式 (1)第二部分数值实验报告范例 (2)第三部分数值实验 (6)数值实验一 (6)数值实验二 (8)数值实验三 (10)数值实验四 (12)数值实验五 (13)数值实验六 (16)数值实验七 (17)第四部分MATLAB入门 (19)前言该实验指导书是《数值分析》课程的配套数值实验教材。

《数值分析》是理工科大学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用计算机解决科学和工程实际中的数值计算问题,因此熟练地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数值实验是数值分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实验,以消化巩固所学的内容,增加对算法的可靠性、收敛性、稳定性及效率的感性认识,体会和重视算法在计算机上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通过选择算法、编写程序、分析数值结果、写数值实验报告等环节的综合训练,逐步掌握数值实验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各方面的数值计算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该实验指导书由王希云、刘素梅、王欣洁、李晓峰等老师编写。

第一部分数值实验报告格式一个完整的实验,应包括数据准备、理论基础、实验内容及方法,最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算法的理解,数值实验以实验报告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如下:一、实验名称实验者可根据报告形式需要适当写出。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首先要求做实验者明确,为什么要做某个实验,实验目的是什么,做完该实验应达到什么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也可以以实验目的的形式列出。

三、算法描述(实验原理与基础理论)数值实验本身就是为了加深对基础理论及方法的理解而设置的,所以要求将实验涉及到的理论基础,算法原理详尽列出。

四、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的实施方案、步骤、实验数据准备、实验的算法以及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自由沉淀曲线。

去除率~沉速曲线(η~u 曲线)。

二、实验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的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 公式。

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0000)1(P sdP u u P η 其中: η —— 总去除率P 0 、P —— 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u s 、u 0 —— 沉淀速度 实验用沉淀柱进行,如右图。

初始时,沉淀时间为0,悬浮物浓度为C 0,去除率η=0。

设水深为H (实验时为水面到取样口的垂直距离),在t i 时间能沉到H 深度的最小颗粒d i 的沉速可表示为:ii t Hu =。

实际上,沉淀时间t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i s u u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同时,颗粒沉速i s u u <的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i s u u <,但这部分颗粒并不全在水面,而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柱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ti ,则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在 t i 时间,取样点处实验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为C i ,沉速i s u u ≥(i d d ≥)的颗粒的去除率:000011i i i C C C P C C η-==-=-,其中,0C CP i i =表示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绘制 P ~u i 关系曲线,可知121212000C C C C P P P C C C -∆=-=-=,P ∆是当选择的颗粒沉速由u 1降至u 2,即颗粒粒径有d 1减到d 2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粒径在d 1~d 2间的那部分颗粒的百分比。

当P ∆无限小时,dP 代表了小于d 1的某一粒径d 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篇一:实验指导书《测树学实验》指导书李凤日编二00五年三月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一、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 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 轮尺1.固定脚 2.滑动脚 3.尺身 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EC?B'C'EC?BC''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 B’C’用30cm 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E’C’值。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是指土粒比重ds 、土的含水量w 和密度ρ,一般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数值。

在测定这三个基本指标后,可以换算出其余各个指标。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1.土粒相对密度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比,称为土粒比重(无量纲),亦称土粒相对密度,即式中 ρs ——土粒密度,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g/cm 3;ρw1——4℃时纯水的密度,等于1g/cm 3或1t/ m 3。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11ds w ss w s V m ρρρ==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土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

土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一般土粒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见下表。

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2.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即%100⨯=swm m ω含水量w 是标志土含水程度(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土的含水量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

从含水量的定义可知,实验的关键是怎样测得一块土中所含水份质量以及颗粒质量。

所谓烘干法便是为此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法。

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为:%1000221⨯--=m m m m ω 式中: W ——含水量(%) m 1——盒加湿土质量(g ) m 2——盒加干土质量(g )m 0——铝盒的质量(g ),按盒号查表可得,由实验室提供。

3.土的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g/cm 3。

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即Vm =ρ 测定密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

海南大学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计算办法.

海南大学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计算办法.

海南大学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计算办法为准确考核和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确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承担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按本办法计算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具体计算办法参见附件。

二、教师(含实验教师)每学年应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标准为:自然科学204标准学时/学年(每周6课时)、人文社科238标准学时/学年(每周7课时)、大学英语和公共体育306标准学时/学年(每周9课时)、艺术类单独或小组授课396标准学时/学年(每周11课时)。

三、实行坐班制的实验室专职人员承担实验教学工作,在计算超工作量时按其实际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加上100,然后减去相应学科类别的标准工作量进行。

四、专任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人员每学年承担本(专)科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54标准学时。

五、各类人员减免工作量标准及超工作量补贴标准仍按原有规定执行。

六、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凡原有规定与此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研究生处、教务处、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二00六年五月九日附件:第一部分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教学工作量1、任务含量:理论课包括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阅卷、补考等;实验课包括准备实验、讲解、指导实验、批改实验报告、考查等。

2、计算公式:标准学时(B)=计划学时数(J)×K×R×NK :研究生课程系数理论课K1=1.2 实验课K2=1.1R:学生人数系数按下表取值学生人数40人以下40-80人81-100 人101-120人121人以上1.0 1.1 1.2 1.3 1.4N:课程类型系数公共课0.9 专业基础、专业课为1.0,双语课程1.23、实验课的教学工作量按每指导一名研究生,记1学时教学工作量。

实验课任课教师和教辅人员工作量之和不得超过计划学时数。

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

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 绪论一、主要要求通过实验,认真理解和体会数值计算的稳定性、精确性与步长的关系。

二、主要结果回顾:1、算法:电子计算机实质上只会做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一些逻辑运算,由这些基本运算及运算顺序规定构成的解题步骤,称为算法.它可以用框图、算法语言、数学语言或自然语言来描述。

用计算机算法语言描述的算法称为计算机程序。

(如c —语言程序,c++语言程序,Matlab 语言程序等)。

2、最有效的算法:应该运算量少,应用范围广,需用存储单元少,逻辑结构简单,便于编写计算机程序,而且计算结果可靠。

3、算法的稳定性:一个算法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差,而在计算过程中舍入误差不增长,则称此算法是数值稳定的,否则称此算法为不稳定的。

换句话说:若误差传播是可控制的,则称此算法是数值稳定的,否则称此算法为不稳定的。

4、控制误差传播的几个原则: 1)防止相近的两数相减; 2)防止大数吃小数;3)防止接近零的数做除数;4)要控制舍入误差的累积和传播;5)简化计算步骤,减小运算次数,避免误差积累。

三、数值计算实验(以下实验都需利用Matlab 软件来完成) 实验1.1(体会数值计算精度与步长关系的实验)实验目的:数值计算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要求通过本实验初步认识数值分析中两个重要概念: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并认真体会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问题提出:设一元函数f :R →R ,则f 在x 0的导数定义为:hx f h x f x f h )()(lim)('0000-+=→实验内容:根据不同的步长可设计两种算法,计算f 在x 0处的导数。

计算一阶导数的算法有两种:hx f h x f x f )()()('000-+≈(1)hh x f h x f x f 2)()()('000--+≈(2)请给出几个计算高阶导数的近似算法,并完成如下工作: 1、对同样的h ,比较(1)式和(2)式的计算结果;2、针对计算高阶导数的算法,比较h 取不同值时(1)式和(2)式的计算结果。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Windows的启动及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Windows启动以及关闭的方法;2、解键盘上各按键的功能;3、练习鼠标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实验环境。

2、键盘操作的简单练习。

3、鼠标操作的练习。

三、实验指导1、开机前先观察一下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之间的连接情况;观察电源开关的位置、<Reset>键位置和键盘上各键的位置。

2、鼠标单击“开始”按钮,移动鼠标到“程序”上,再移动鼠标到弹出的级联菜单中的“附件”,最后移动鼠标到弹出的级联菜单的“写字板”中,单击,即可打开“写字板”进行编辑。

3、目前,鼠标在Windows环境下是一个主要且常用的输入设备。

常用的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

鼠标的操作有单击、双击、移动、拖动、与键盘组合等。

单击:快速按下鼠标键。

单击左键是选定鼠标指针下面的任何内容,单击右键是打开鼠标指针所指内容的快捷菜单。

一般情况下若无特殊说明,单击操作均指单击左键。

双击:快速击键两次(迅速的两次单击)。

双击左键是首先选定鼠标指针下面的项目,然后再执行一个默认的操作。

单击左键选定鼠标指针下面的内容,然后再按回车键的操作与双击左键的作用完全一样。

若双击鼠标左键之后没有反应,说明两次单击的速度不够迅速。

移动:不按鼠标的任何键移动鼠标,此时屏幕上鼠标指针相应移动。

拖动:鼠标指针指向某一对象或某一点时,按下鼠标左键不松,同时移动鼠标至目的地时再松开鼠标左键,鼠标指针所指的对象即被移到一个新的位置。

与键盘组合:有些功能仅用鼠标不能完全实现,需借助于键盘上的某些按键组合才能实现所需功能。

如与Ctrl键组合,可选定不续的多个文件;与Shift键组合,选定的是单击的两个文件所形成的矩形区域之间的所有文件;与Ctrl键和Shift键同时组合,选定的是几个文件之间的所有文件。

四、实验思考题1、如何利用键盘输入英文大写字母?2、鼠标右击不同的位置,弹出的快捷菜单一样吗?实验二键盘指法练习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键盘的基本操作及键位;2、熟练掌握英文大小写、数字、标点的用法及输入;3、掌握正确的操作指法及姿势。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指导书刘轶中-8页word资料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指导书刘轶中-8页word资料

理学院《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适合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贵州大学二OO七年八月前言《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很多常用的近似计算的处理手段和算法,是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书中的计算方法、编制程序的能力,学习计算方法课程必须重视实验环节,即独立编写出程序,独立上机调试程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上机实验时间。

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习指南,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本实习指南,可与《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课本配套使用,但是又有独立性,它不具体依赖哪本教科书,主要的计算方法在本指南中都有,因此,凡学习计算方法课的学生都可以参考本指南进行上机实习。

上机结束后,按要求整理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参阅《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验大纲。

目录第一章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实验一 Gauss列主元素消去法实验二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追赶法第二章插值法与最小二乘法实验三 lagrange插值法实验四分段插值法实验五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第三章 数值积分实验六 复合求积法实验七 变步长法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实验八 Euler 方法第五章 解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实验九 Jacobi 迭代法、Gauss-Seidel 迭代法实验十 Newton 迭代法实验一 : Gauss 列主元素消去法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用gauss 消去法求线性方程组AX=b. 其中一、 实验内容二、 实验条件PC 机,tc2.0,Internet 网。

三、 实验步骤1.根据算法事先写出相应程序。

2.启动PC 机,进入tc 集成环境,输入代码。

3.编译调试。

4. 调试通过,计算出正确结果后。

实验二 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追赶法⎪⎪⎪⎪⎪⎭⎫ ⎝⎛=⎪⎪⎪⎪⎪⎭⎫ ⎝⎛=⎥⎥⎥⎥⎥⎦⎤⎢⎢⎢⎢⎢⎣⎡=b b b x x x a a a a a a a a a n n nn n n n n b X A M M 2122122221112111....................................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组织远行要求统一进行实验,一人一组四、实验条件PC机,tc2.0,Internet网五、实验步骤a)根据算法事先写出相应程序。

数值计算方法与算法第三版答案 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

数值计算方法与算法第三版答案 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

数值计算方法与算法第三版答案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是怎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简介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内容简介《数字信号处理学习指导》是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唐向宏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材)的配套学习指导书,内容包括学习要求、例题分析、教材习题解答、自测练习以及计算机仿真实验等。

学习指导书紧扣教材内容,通过例题讲解,分析各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书共有66例例题分析、121题题解、2套自测练习和6个MAT1AB计算机仿真实验。

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目录绪论第1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1.1 学习要点1.2 例题1.3 教材习题解答第2章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与系统结构2.1 学习要点2.2 例题2.3 教材习题解答第3章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3.1 学习要点3.2 例题3.3 教材习题解答第4章快速傅里叶变换4.1 学习要点4.2 例题4.3 教材习题解答第5章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5.1 学习要点5.2 例题5.3 教材习题解答第6章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6.1 学习要点6.2 例题6.3 教材习题解答第7章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7.1 学习要点7.2 例题7.3 教材习题解答第8章自测题8.1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8.2 自测题(2)及参考答案第9章基于MA TLAB的上机实验指导9.1 常见离散信号的MA TLAB产生和图形显示9.2 信号的卷积、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9.3 离散傅立叶变换9.4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和零、极点分布9.5 IIR滤波器的设计9.6 FIR滤波器的设计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指导书内容文摘第1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1.1 学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着重阐述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运算,离散时间系统的性质和表示方法以及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等。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根据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并解决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化学实验内容,并介绍今天的教学目标。

2. 提出一个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二、示范计算方法
1. 以一道实际的示例开始,介绍如何使用公式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

2.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演示,让学生跟随计算过程。

三、练习与巩固
1. 让学生自行完成几道计算题目,巩固所学方法和技巧。

2. 提供实验数据和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计算,并分享解决思路。

四、拓展应用
1. 设计一个更复杂的实验计算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多解决方法。

2.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化学实验计算问题并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
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在实验中勇于尝试和探索。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计算练习和实验设计,评价他们对化学实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考察学生对实验计算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材料:
1. 化学实验数据表
2. 计算题目练习册
3. 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要求:
1. 学生应具备初高中化学知识基础。

2. 学生应熟练掌握数学计算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师工作,确保教学任务完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工作量的内涵1、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两部分。

2、教学工作量是指直接用于从事教学的工作量,主要由备课、实践准备、实践指导、授课、批改作业、批改实践报告、课外辅导等组成。

3、非教学工作量包含:教学法研究(观摩教学、教研活动等)、编写教材、教学资料、实验室建设、参加校内外教学与科研学术活动等。

二、教师工作量定额1、专职教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每学期平均),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可按照本院的薪酬方案计发岗位工资。

原则上每周教学工作量最高为16节,确因教学工作需要,经教务处批准,周课时可超过16节。

专职教师超额定工作量计发课时津贴。

2、教学任务未满额定教学工作量者,按照其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根据本院的薪酬方案计算岗位工资。

3、因公众节假日及学院统一活动导致的停课,不计减教师工作量。

4、对在任专职教师,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每学期补贴10课时。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1、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每完成一节授课按以下办法计算:(1)已开课:每节按1.0课时系数计算;(2)新开课:每节按1.3课时系数计算;同层次、同教学内容但不同班级只计算一个班为新课。

(3)单班级上课:以45人为标准班,系数为l;45人以上,每多1人加O.02,30人(不含30人)以下,每少1人减0.01,最多减0.1。

(4)合班课:以45名学生为基数,系数为l,每增加10名学生,每节课系数增加0.2。

人数系数最多为:两个班为1.6;三个班为2.2;四个班为2.8。

(5)业余时间上课:指晚上、双休日等时间,系数加O.15。

(6)教学层次系数:中专/技校1.O;高职/大专1.3;本科1.4。

计算方法答案王能超

计算方法答案王能超

计算方法答案王能超【篇一:计算方法习题集及实验指导书】s=tx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檀明2008-02-10课程性质及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自计算机问世以来,科学计算一直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数值计算方法是解决各种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的理论与技术的基础。

《计算方法》课程讨论用于科学计算中的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算法,不但具有数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科学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应用的高度技术性的特点。

它对于培养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上机实验,了解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问题的方法特点,掌握计算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相应的算法流程,提高根据算法描述设计高级语言程序并进行验证的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和应用,在搞清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习题、编程和上机等环节,巩固和加深已学的内容,掌握重要的算法及其应用。

注重理论与算法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强调编程及上机计算的技能培养,是本课程不同于一般数学课程的重要特点。

(三)学习方法指导1.循序渐进逐章学习本课程从第二章开始,每章都讨论一个大类的算法。

虽然各算法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也存在相互联系与前后继承的关系。

前面的概念和算法学好了,后面的内容也就容易学,越学越感到容易。

前面的内容没有学好,后面就会感到难学,甚至会出现越来越感到困难、失去学习信心的情况。

2.稳扎稳打融会贯通学习要扎实、要讲求实效。

每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公式,都会搞清楚,做到融会贯通。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习的学习效果。

3.多学练勤做习题教材及本习题集中的每一章都附有适量的习题,可以帮助考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当适合习题进行思考,应当尽可能多做习题,遇到某些不会做的题,应三思之后再请老师给予提示。

4.抓住特点前后联系本课程只讲了五大类算法。

每类算法都是针对一类特定的计算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确定当量法

确定当量法

确定当量法当量法(equivalence method)是一种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试剂用量和反应结果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物质之间化学计量关系的理论,通过确定各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当量关系,进行试剂配平和反应结果预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当量法的原理和应用,并提供相关的参考内容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一、当量法的原理和基本概念:1. 物质的当量:当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各参与反应的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所处的相对用量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A + B → C,物质A和物质B的当量关系为n(A) / n(B) = a / b,表示在反应中物质A的用量相对于物质B的用量的比例。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物质的当量关系,可以调整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使得反应中各物质的当量关系符合实验条件。

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助于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用量。

3. 化学计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各物质的当量关系,可以计算反应中各试剂和产物的质量或体积。

这种计算方法基于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预测实验中的试剂用量和反应结果。

二、当量法的应用:1. 浓度计算:利用物质的当量关系,可以根据已知试剂用量和反应产物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反应物质的浓度。

这对于化学实验中需要控制试剂浓度的情况非常有用。

2. 反应物质计量:当量法可以确定反应物质的相对用量,在制备实验中非常有用。

例如,要制备一定量的反应产物,可以根据其化学方程式和当量关系,计算所需反应物质的用量。

3. 确定反应限度:当量法可以帮助确定反应的限度,即使反应完全进行的最大程度。

通过计算产物的生成量和理论最大生成量的比值,可以评估反应的有效性和纯度。

4. 质量分析:当量法在质量分析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根据已知反应物质的当量关系,计算待测物质的用量,可以确定其质量。

常见的应用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当量法的参考内容:1. 化学教材:化学教材中常包含当量法的详细理论和应用。

例如,《现代化学》(第四版)一书中有关于当量法的章节,可以深入了解该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化学计算教案科学版高中

化学计算教案科学版高中

化学计算教案科学版高中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化学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化学计算主要包括质量计算、浓度计算、反应物消耗量计算和反应产物生成量计算等内容。

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丰富的化学信息。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硫酸铜、硫酸锌、硝酸铜、氢氧化钠、盐酸等;仪器:天平、容量瓶、试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必要的试剂和仪器。

2. 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加入到烧杯中。

3. 用容量瓶称取一定体积的硝酸铜,并加入到硫酸铜中。

4. 观察并记录反应结果,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等现象。

5. 计算反应的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消耗量等数据。

6.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数据处理:1. 通过称量试剂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2. 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已知数据,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和反应产物的生成量。

3.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和涉及的化学原理。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的误触和飞溅。

2. 实验时要仔细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仪器和场地,保持实验室整洁。

七、实验延伸:1. 可以尝试不同试剂的反应,探索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生成规律。

2. 可以利用化学计算方法预测反应结果,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提高化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方法实验方法过程

计算方法实验方法过程

计算方法实验方法过程
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和验证假设。

以下是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详细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这通常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实验现象,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收集数据:根据研究问题,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调查、实验、观察等。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模型:在收集完数据后,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描述问题。

这个模型可以是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或计算机模型等。

模型的建立需要基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计算方法:根据建立的模型,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方法的选择需要基于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的特点,并且需要考虑计算的效率和精度。

实验方法:根据研究问题,设计适当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或探究现象。

实验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实验条件、实验步骤等因素,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计算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工具的选择。

结果解释和结论: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解释现象并得出结论。

如果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模型和实验方法,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总的来说,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都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和验证假设。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实验设计。

MS实验指导书(哈工大)

MS实验指导书(哈工大)

材料计算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朱景川编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2月实验一、第一性原理计算1. 实验目的(1) 掌握第一性原理和密度泛涵的计算方法;(2) 学会使用Visualizer 的各种建模和可视化工具;(3) 熟悉CASTEP 模块的功能。

2. 实验原理CASTEP 是基于密度泛涵理论平面波赝势基础上的量子力学计算。

密度泛涵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原子、分子和固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可以用粒子密度函数进行描述。

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定理:定理1:粒子数密度函数是一个决定系统基态物理性质的基本参量。

定理2:在粒子数不变的条件下能量对密度函数变分得到系统基态的能量。

不计自旋的全同费米子的哈密顿量为:H T U V =++其中动能项为:()()T dr r r ψψ+=∇∇⎰库仑作用项为:11'()(')()(')2'U drdr r r r r r r ψψψψ++=-⎰ V 为对所有粒子均相同的局域势u(r)表示的外场影响:()()()V dru r r r ψψ+=⎰粒子数密度函数为:()()()r r r ρψψ+=ΦΦ对于给定的()r υ,能量泛函[]E ρ定义为:[]()()E dr r r T U ρυρ=+Φ+Φ⎰;[]F T U ρ=Φ+Φ系统基态的能量:'''''[]''''[][]()()[][]()()[]E T U V GE F dr r r E G G F dr r r E G ρρυρφρυρρΦ=Φ+Φ+ΦΦ==+>⎰=+=⎰3. 实验内容实验 1. 材料的电子结构计算;实验2. 晶体材料的晶格[点阵]参数预报(要求材料体系为金属合金、化合物半导体或有机 高分子材料);实验 3. 材料的弹性模量计算。

* 在三个实验内容中可以任选一个内容进行计算,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全做。

4. 实验设备和仪器(1)硬件:多台PC机和一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

《运筹学》实验指导书

《运筹学》实验指导书

《运筹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2014年3月前言对于工业工程专业来说,运筹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是利用现代数学研究各种资源的运用、筹划和相关决策等问题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实际系统有效运行。

它可以用来预测发展趋势,制定行动规划或优选方案,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

运筹学的实际运用包括如下六个步骤:问题分析;模型构造;模型求解;模型验证;解的有效控制;方案实施。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许多复杂的运筹学计算可以由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如matlab、mathematica、lingo、excel等。

本实验课程以lingo软件为工具,使学生在学习了运筹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使用软件工具解决运筹学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实验课程共8学时,内容如下:1、软件编程基础及其在运筹学中的应用(2学时)2、单纯形法的计算机实现(2学时)3、解运输问题(2学时)4、解目标规划、整数规划问题和指派问题(2学时)实验一软件编程基础及其在运筹学中的应用(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lingo的操作环境。

2、学会用lingo编程的方法来求解运筹学问题并读取结果。

二、实验素材例题1、(利润最大化问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每生产一个单位的甲产品需要使用A设备1小时,工人劳动时间1小时,可赢利20元;生产一个单位的乙产品需要使用B设备1小时,工人劳动时间2小时,可赢利30元。

受工厂条件限制,每天的总劳动时间不能超过120小时,A设备的总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0小时,B设备的总使用时间不能超过50小时。

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每天生产多少甲、乙产品,可使利润最大?解: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设x1为每天生产甲产品的数量,x2为每天生产乙产品的数量。

由此得到线性规划模型:max=20*x1+30*x2;x1+2*x2<=120;x1<=60;x2<=50;x1>=0;x2>=0;将程序输入lingo软件,不需输入最后两行(变量的非负约束),点击solve 按钮,得到求解结果如下: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已找到全局最优解)Objective value: 2100.000 ---(最优目标函数值)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找到的解违反了几个约束条件)Total solver iterations: 1 ---(迭代次数)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X1 60.00000 0.000000X2 30.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2100.000 1.0000002 0.000000 15.000003 0.000000 5.0000004 20.00000 0.000000由上述结果得到,每天生产甲产品60个单位,乙产品30个单位,每天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2100元。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和程序设计初步实验目的:1、了解Visual Basic系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要求。

2、掌握启动与退出Visual Basic的方法。

3、了解Visual Basic集成环境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4、掌握建立、编辑和运行一个简单的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全过程。

5、掌握常用控件(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的应用。

6、感性认识控件(对象)、过程、事件、属性等的概念,初步认识窗体、控件、属性、过程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和关系。

实验内容:建立一个“标准exe”类型的应用程序,要求单击“确定”按钮,在屏幕上显示“您好,世界!”,单击“退出”按钮,退出应用程序。

界面如图1-1所示,以sy1.frm、sy1.vbp和sy1.exe文件保存到自己的软盘上。

图1-1实验准备:1.复习相关知识:1) VB集成化开发环境2) 建立VB应用程序2.准确写出两事件代码,列出各控件所需属性(属性项目和属性值)。

实验步骤:1.Visual Basic 6.0中文版的启动与退出。

启动:1)单击“开始”按钮,然后选择“程序”中“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单击即可。

或:单击桌面上“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图标,2)新建工程对话框,单击打开“标准exe”按钮,进入环境。

退出:1) 单击集成环境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 单击“文件”下拉菜单中的“退出”选项。

2.界面设计:(1)添加标签Label1。

(2)添加命令按钮Command1。

(3)添加命令按钮Command2。

(4)使用格式菜单,使用两命令按钮尺寸完全一样,并恰好处在窗体的中间位置。

3.设置界面对象属性:可以通过用鼠标右键单击某一窗体或控件,在弹出的菜单中为其设置属性,也可以从属性窗口的对象列表框中选择要设置属性的对象。

1)设置Form窗体Caption属性为“Hello,World!”2)设置Command1按钮Caption属性为“确定”,名称属性为“OK”.3)设置Command2按钮Caption属性为“退出”,名称属性为“Cancel”。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
理学院实验中心数学专业实验室编写
实验一 列主元消去法
【实验类型】 设计性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列主元消去法的基本思路和迭代步骤
2.并能够利用列主元的高斯消去法解任意阶数的线性方程组; 【实验前的预备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编程基本思想; 3.熟悉常见数学函数; 【实验方法或步骤】
1.列主元消去法基本思路
设有线性方程组Ax b =,设A 是可逆矩阵。

列主元消去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
过列主元的选取将初等行变换作用于方程组的增广矩阵[]|B A b =,将其中的A 变换成一个上三角矩阵,然后求解这个三角形方程组。

2.列主元高斯消去法算法描述
将方程组用增广矩阵[]()(1)|ij n n B A b a ⨯+==表示。

步骤1:消元过程,对1,2,,1k n =- (1) 选主元,找{},1,,k i k k n ∈+ 使得
,max k i k ik k i n
a a ≤≤=
(2) 如果,0k i k a =,则矩阵A 奇异,程序结束;否则执行(3);
(3) 如果k i k ≠,则交换第k 行与第k i 行对应元素位置,k kj i j a a ↔,
,,1j k n =+ ;
(4) 消元,对,,i k n = ,计算/,ik ik kk l a a =对1,,1j k n =++ ,计算
.ij ij ik kj a a l a =-
步骤 2:回代过程:
(1) 若0,nn a =则矩阵奇异,程序结束;否则执行(2);
(2) ,1/;n n n nn x a a +=对1,,2,1i n =- ,计算
,11/n i i n ij j ii j i x a a x a +=+⎛⎫
=- ⎪⎝⎭

[实验内容]
在课后习题中选择一个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题编程计算。

交回实验报告与计算结果 [实验程序] (由学生独立完成)
实验二 最小二乘法
【实验类型】 设计性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路和拟合步骤
2. 能根据给定的函数值表构造出次数不相同的拟合多项式。

【实验前的预备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编程基本思想; 3.熟悉常见数学函数; 【实验方法或步骤】
1.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路
已知数据对()(),1,2,,j j x y j n = ,求多项式
()()m
i
i i p x a x m n ==<∑
使得2
201010(,,,)n
n
m j
n i j i i i i j a a a R a x y ϕ===⎛⎫==- ⎪⎝⎭
∑∑∑ 为最小,这就是一个最小二乘问题。

2.最小二乘法算法描述:
用线性函数()p x a bx =+为例,拟合给定数据(),,1,2,,i i x y i m = 。

步骤1:输入m 值,及(),,1,2,,i i x y i m = ; 步骤2:建立正规方程组
02111
21m i i i m i i i i
i
m
m m m m i i i i i a y x
x a x y x x
x
a x y x x x -+⎡⎤⎡⎤⎡⎤⎢
⎥⎢⎥⎢⎥⎢⎥⎢⎥⎢⎥=⎢⎥⎢⎥
⎢⎥⎢⎥⎢⎥⎢⎥⎢⎥⎢⎥⎢⎥⎣⎦⎣
⎦⎣

∑∑∑∑∑∑∑∑∑∑∑∑
步骤3:解法方程组,求出系数i a ;
步骤4:输出()p x a bx =+。

[实验内容]
在课后习题中选择一个题目编程计算。

交回实验报告与计算结果 [实验程序] (由学生独立完成)
实验三 龙贝格方法
【实验类型】 设计性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理解龙贝格方法的基本思路
2.用龙贝格方法设计算法,编程求解一个数值积分的问题。

【实验前的预备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编程基本思想; 3.熟悉常见数学函数; 【实验方法或步骤】
[实验方法]
1. 龙贝格方法的基本思路
龙贝格方法是在积分区间逐次二分的过程中,通过对梯形之值进行加速处理,
从而获得高精度的积分值。

2. 龙贝格方法的算法
步骤1 准备初值()f a 和()f b ,用梯形计算公式计算出积分近似值
()()12
b a
T f a f b -=
+⎡⎤⎣⎦ 步骤2 按区间逐次分半计算梯形公式的积分近似值

2i
b a
h -=
,0,1,2,...i = 计算
1
210
2122n n n i i h T T f
x -+=⎛⎫=+ ⎪⎝⎭
∑,2i
n = 步骤3 按下面的公式积分(为便于编程,写下列形式) 梯形公式:()223
n n n n
T T S T -=+
辛普生公式:()2215
n n n n S S C S -=+
龙贝格公式:()2263
n n n n C C R C -=+
步骤4 精度控制
当2n n R R ε-<,(ε为精度)时,终止计算,并取2n R 为近似值,否则,将
步长折半,转步骤2。

[实验内容]
在课后习题中选择一个题目编程计算。

交回实验报告与计算结果 [实验程序] (由学生独立完成)
实验四 龙格-库塔法
【实验类型】 设计性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用标准四阶龙格-库塔方法设计算法 2. 编程解微分方程初值问题;
【实验前的预备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编程基本思想;
3.熟悉常见数学函数; 【实验方法或步骤】
1.龙格-库塔方法的基本思路
设法计算(),f x y 在某些点上的函数值,然后对这些函数值做线性组合,构造
近似计算公式;再把近似公式和解的泰勒展开式相比较,使前面的若干项吻合,从而达到较高的精度。

2. 四阶龙格-库塔方法的计算步骤
求解
'0
()(,)
()()y x f x y a x b y a y ⎧=≤≤⎨
=⎩ 对上述给定的(,)f x y ,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
1
12341213
243(22)6
(,)11(,)2211(,)22(,)
n n n n n n
n n n n h y y k k k k k hf x y k hf x h y k k hf x h y k k hf x h y k +⎧
=++++⎪⎪
=⎪⎪⎪
=++⎨⎪
⎪=++⎪⎪
=++⎪⎩
[实验内容]
在课后习题中选择一个题目编程计算。

交回实验报告与计算结果 [实验程序] (由学生独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