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复习思考题0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面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
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0
课程代号:RX035007 大纲执笔人:刘学春等
总学分:2.0学分大纲审定人:郑成超
一、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物技术内容多,综合性强,与其它学科交叉性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课程,是生物类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具有其它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课程适应了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临床医学、环境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日益深入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全面讲授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在科技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与相关学科有机衔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
三、大纲改革说明
1、总体设想
生物技术概论是面向21世纪现代生物科技与生产飞速发展而开设的应用性课程,科学系统地讲授了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最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对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整体优化、完善和发展,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强化理论教学,调动和挖掘教与学各方面的潜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锐意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学时数的改革
现代生物技术内容繁杂且与其它学科多交叉,学时数的分配主要依据高效、精讲、博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益,充分利用学时,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与技术重点、难点及关键环节精解细讲相结合,广泛地采收最新的知识信息,为课堂教学输入新鲜血液。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生物技术概论必需的最低学时数为36。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就叫“遗传漂变”。
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种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系统树:根据古生物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按亲缘关系将所有的生物门类排列成一个树形图。
《生命科学导论》练习试卷
《生命科学导论》练习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把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跨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该过程不
消耗细胞的代谢能,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2. 气体交换:生物体摄入氧气,把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去,这一氧气和二氧化
碳交换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
3. 营养生殖:通过营养器官比如根茎叶等繁殖下一代的生殖方式。
4. 伴性遗传:伴随着特定性别的遗传或与性连锁基因有关的遗传。
5.长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它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6.种群:指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一种的个体总和。
7.生物进化:是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其相应表型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8.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
起源、演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广义的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9. 植物生活史:从种子播种、萌发,经过生长发育阶段便开花、结果,产生新的种子的过
程。
10.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各类生物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环境因子的集合。
评分标准: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意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题
第一章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命的定义
1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2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负熵的增加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3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在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贯穿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4“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涵义
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2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3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形式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生长发育2繁殖与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
本质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严整有序的结构
3应激性
4内稳态
5新陈代谢
6生长发育
7繁殖与遗传
8适应
1、简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1生命科学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关键
2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3生命科学正渗透到各学科领域
4生命科学充满未解之谜
5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4、试就“病毒是生命吗?”发表你的观点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植物学问答题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植物学问答题
题库及答案
1.试述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细胞特点和功能。
2.棉花老根由外向内包括哪些部分?各有何功能? 3.绘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理论图,并标注各部分。
4.比较根尖及茎尖的不同点?
5.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6.绘简图说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并标注各个部分。7.简述茎中维管形成层细胞的组成、形态及分裂活动。
8.简述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9.试述旱生植物叶的解剖特征。
10.简述裸子植物松针叶的结构,并指出哪些特征体现了其抗旱性?
11.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12.试述木本双子叶植物根次生分生组织的产生及活动。
答: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次生组织的过程:
(1).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过程:根增粗生长前,初生木
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组织恢复分生能力转为形成层,形成层开始是在每一韧皮部束内方产生,因此,形成层是成片断状的。随后,各段形成层向两侧扩展至木质部辐射角,同时与木质部辐射角相对的部分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形成部分形成层,并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薄壁组织中产生的形成层连接,于是片段状的形成层就连接成一个波状的环。
由于初生韧皮部内方的形成层产生最早,分裂也较快,因此在初生韧皮部内侧形成的次生组织最多,而在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处的形成层开始活动较晚,所形成的次生组织
较少。这样初生韧皮部被新形成的次生组织(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推向外方,波状的形成层也逐渐变成圆环状的,圆环状的形成层继续分裂活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维管束也由辐射维管束变成了圆筒状的结构。
生命科学导论2(吴庆余)课后思考题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
刘贵忠
思考题习题解答
第一章
1.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合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面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请您对这一问题作比分析和回答。
生命科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
1.玉米的祖先是墨西哥的大刍草
A:错
B:对
答案:B
2.甘薯源自北美的野生祖先
A:对
B:错
答案:B
3.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
A:错
B:对
答案:B
第一章测试
1.遗传物质是DNA的发现者是()
A:Avery
B: Mendel
C:Watson 和Crick
D:Miescher
答案:A
2.狭义的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类
答案:A
3.DNA双螺旋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其形成原因是()
A:两条分子的极性相反
B:配对碱基的糖苷键夹角不是180度
C:碱基方向相反
答案:B
4.与蛋白发生互作的场所常常是DNA的()
A:小沟
B:碱基对之间
C:大沟
答案:C
5.以下哪个蛋白不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
A:拓扑异构酶
B:单链结合蛋白(SSB)
D:解螺旋酶(helicase)
E:逆转录酶
答案:E
6.以下关于基因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比绿色开花植物,酵母基因组中基因的密度很大
B:基因组越大基因家族越多
C: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占比与生物遗传复杂性正相关
D:基因组越大基因越多
答案:A
7.关于真核基因的论述错误的是()
A:长度是由外显子长度决定的
B:是不连续基因
C:长度是由内含子长度决定的
D:一个基因家族中的不同成员表现出外显子的相关性
答案:A
8.合成生命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DNA来控制的细胞
A:对
B:错
答案:A
9.DNA的复制在细胞分裂前发生2次
A:对
B:错
答案:B
10.基因组越大意味基因的数目越多
A:对
B:错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Woese提出的三域学说是基于()序列的分析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大纲
第一讲序论及生命的元素
1.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哪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生命科学有何关系?
人口问题〔遗传变异〕,粮食问题〔品种培育〕,健康问题〔病毒〕,资源问题〔生物能源〕,环境问题〔环境对物种的影响;细菌〕
2.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
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巴斯德的曲颈甑实验证明“种质论”批驳“腐生论”;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3.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日益频繁,请举例说明生命科学如何促进了其它某一学科的发展,或其它某一学科如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要有大突破必须寻求物理学科等其他学科的支持。现代仪器设备的武装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4.生物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有何特征?有何代表性的人物?
〔1〕描述生物学阶段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达尔文《物种起源》
〔2〕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巴斯德〔3〕创造生物学阶段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1953年〕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时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沃森、克里克
5.如何确定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1〕让实验动物摄入缺少某一种元素的膳食,观察是否出现特有的病症。
〔2〕向膳食中添加该元素后,实验动物的上述特有病症是否消失。
〔3〕进一步阐明该种元素在身体中起作用的代谢机理。
6.举出三种人体大量元素和三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总结资料.doc
P1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五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铁: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氟:关系牙齿健康;碘:甲状腺素的成分,碘多了会得甲状腺肿瘤;锌和镒:一些酶的辅助因子
P14根据氨基酸侧链化学性质不同,氨基酸分为疏水性氨基酸,带电的氨基酸,极性氨基酸
P17
①甜度从高到低蔗糖一个果糖一个葡萄糖麦芽糖两个葡萄糖乳糖一个葡萄糖一个半乳糖
②多糠种类2J0个单糖连在一起是寡糠,20多个的交多糠。比如淀粉,糠原一肝糠原肌糖原,都是葡萄糖组成的。多糖常常是能量储备比如淀粉和糖原。
纤维素,支持骨架,也是多糖。昆虫和蟹虾甲壳中的甲壳素也是葡萄糖组成的多糖。
P19脂的分类
1•油和脂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均属于中性脂肪,(动物)牛油熔点高,在常温下呈固体状, 俗称脂,反映出牛油的甘油三酯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低。(植物)豆油熔点低,在常温下呈液体状,俗称油,反映出豆油的甘油三酯分子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高。
人体营养必需脂肪酸他们必须由食物提供-> 植物油
2.甘油磷脂和鞘脂
一个极性的头两个非极性的尾巴,在水环境中容易形成脂双层结构,加上镶嵌其中的各种蛋白质,成为生物膜主要成分。
3 .帖类和类固醇
(1)贴类(有草字头)植物中许多贴类化合物具有特殊气味,是特种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例如柠檬香素,薄荷醇,樟脑,核叶醇等,作为药物香料,防蛀剂。天然橡胶也是贴类,蜡也是,长链脂肪酸加上一元醇脱水而成,在皮肤表面植物表面昆虫表面。
(2)类固醇
P24
①那些被称为高级结构?
蛋白质二、三、四级结构统称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②高级结构的作用?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赋予蛋白质分子特定的外观形状,亦体现出内部基团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关系着蛋白质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例如呈椭圆形还是拳击手套形,哪个部位出现一条浅沟或者深沟等。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例如精卵结合,信号传递,抗原•抗体反应等。都是以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之间、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与作用,取决于由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所决定的分子构象和形状。寻找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的思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教学进度表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2010 —2011 学年第2 学期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主讲教师:许锋
系(教研室):园艺
院(系、部):园艺园林
填表日期:2011 年2 月16 日
教务处制表
填表说明
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校和院(系、部)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表中的基本信息和内容应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2.基本信息中的“课程考核说明及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的方式、成绩评定的方法、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考试的题型、考试时间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说明与要求等。
3.进度表中的“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及相关手段的说明,一般包括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案例等。
4.进度表中的“执行情况”主要填写计划落实和变更情况.
5.教学进度计划表经系(教研室)领导、院(系、部)领导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应经系(教研室)和院(系、部)主管领导同意,并在执行情况栏中注明。
6.本表一式三份,一份报教务处,一份报教师所在院(系、部),任课教师本人一份.
7.非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可依此样式由院(系、部)自行设计。
长江大学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0 —2011 学年第2学期
系(教研室)领导签字:院(系、部)领导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水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
二、维生素对动物有何重要意义?
三、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简述其意义。
四、谈谈你对基因工程的认识。
五、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六、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
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细胞制剂,以及结核菌素、诊断血清、诊断菌液等诊断制剂,我们统称为生物制品。人工免疫分主动和被动两类。
生物制品有用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两类。一般来说,自动免疫专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物质是抗原,免疫作用出现,即形成免疫力的时间较慢,但免疫力维持的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被动免疫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应急的预防,接种的物质是抗体,免疫作用可以在接种后立即出现,但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数周至数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疫苗有多种类型。死疫苗是选用能够引起较强免疫反应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在4℃时可以保存1年左右。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较大,且常需接种多次。
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叫活疫苗。活疫苗的毒力低弱,不会引起人类生病。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生命科学导论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答案
1. 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
答:1、生长2、繁殖与遗传3、调节与应激性4、原生质与细胞5、新陈代谢
2. 举出几例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有影响的成就。
答:1)、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
4)、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
5)、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完成。
3. 举出几个方面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主要热点。
答:1)、人类基因组及后基因组计划2)、基因治疗3)、生物芯片及基因芯片 4)、动物及人的克隆 5)、转基因植物 6)、胚胎干细胞 7)、太空生物育种
4.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答: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在未来提高粮食单产的过程中,生物技术发挥重要作用2)、如何保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环境正在成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3)、解决能源危机,利用新的可再生的能源 4)、在基因水平上诊断,治疗多种遗传性疾病成为可能
5.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请列出三个细胞工程的应用实例。
答:(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有核糖体、但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膜系统简单,有细胞壁,无丝分裂,转录和转译出现在同一地点。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和核仁,染色体多于一个由DNA与蛋白质组成,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膜系统复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以有丝分裂为主,转录在核内、转译在细胞质内。
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细胞、效应分子、和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提 要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相对性状。控制不同性状的 基因是各自独立的。 等位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相对性状有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 同的配子中;非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独立随机地组 合到不同的配子中。 一对等位基因遗传时,F1的基因型为杂合,呈显性 性状,F2中显、隐性比例为3∶1。 两对及以上非等位基因遗传时,F2中的性状分离比 例为(3∶1)n。
壳多糖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聚合成的多糖。存 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甲壳之中。 糖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作为生物体结构物质 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
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提 要
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形态多变,但是化学成分
是同一的。参与生物体组成的元素30余种,分为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子组成大致相同,但是这些 物质的相对含量相差很大。 生命来自海洋,生物离不开水,水的特性符合生 物生存的需要。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氨基酸分子的特点结构:都是-氨基酸,除甘氨
酸外都是L-型氨基酸。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称为糖。自然界中的单糖都
是D-型结构。
生物技术导论重点
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 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影响脱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植物激素。当细胞分
裂素与生长素共同使用时,能强烈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而两者不同的浓度配比在再分 化过程中,分别对诱导根或芽的产生起关键作用。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高时,
7. 反义基因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转录产生反义 RNA 的基因称为反义基因。生物学意义:反义基因转录生成的 mRNA 可以抑制具有同源性的内源基因的表达,用这种方法可获得特定基因表达受阻而其他基 因表达不受影响的转基因植株。
第3章
概念的理解: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 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
生物技术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生物技术的定义: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2、生物技术的种类: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3
4
猛。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看作生物工程的上游处理技术,将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看作生物工程的下游处理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中所需的酶往往是通过酶工程来获得的。
5、传统生物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初级发酵来生产产品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与信息技术、新材料科学并列为当今三大前沿科学。
6、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44年,Avery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阐明了DNA半保留复制机制,从而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3)1961年,Nirenberg等破译了遗传密码,揭开了DNA编码的遗传信息表达为蛋白质的秘密;
(4)1972年,Berg首先实现了DNA体外重组技术,它标志着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开始。
(5)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
(6)1976年,DNA测序技术诞生;
(7)1988年,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问世;
(8)1997年,英国培养出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
二、判断题
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三、单项选择题
正确的生物结构层次是()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 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四、问答题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
二、判断题
1、肌糖原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源。()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 一个己糖分子
B. 一个戊糖分子
C. 一个磷酸
D. 一个含氮碱基
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B.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
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影响的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
B、蛋白质二级结构
C、蛋白质三级结构
D、蛋白质四级结构
4、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四、问答题
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