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觉训练说课讲解
特殊教育学校身体感知训练课程优秀教案范本
特殊教育学校身体感知训练课程优秀教案范本课程名称:特殊教育学校身体感知训练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身体感知训练提升特殊教育学生的身体协调和感知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和方向感,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课程重点:1. 身体协调训练:通过不同的动作组合和身体协调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2. 空间感知训练:通过空间方向感知的练习,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方向感。
3. 动作准确性训练:通过练习不同的动作和动作流程,提高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室:保证教室空间宽敞,可以容纳学生们进行动作练习。
2. 器材:准备合适的器材,如球类、绳索等,用于身体感知练习。
3. 课件:准备展示有关身体感知训练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拉伸运动,跑步等,为身体感知训练做好准备。
二、身体协调训练(20分钟)1. 动作组合练习:- 分组进行动作组合练习,比如手脚相配合的动作、摆臂跑等,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 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示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器械练习:- 利用球类和绳索等器材,设计多样化的身体感知练习,如运球、传球、攀登等。
- 帮助学生掌握器械的正确使用姿势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动作准确性。
三、空间感知训练(20分钟)1. 方向感知训练:- 利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不同方向的空间布局,并引导学生辨认和描述不同方向。
- 在操场上设置标志物,让学生按照指引找到正确的方向,培养他们的方向感知能力。
2. 空间思维练习:- 设计一系列的空间布局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思考问题,提升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总结课程内容:- 向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身体协调和空间感知的重要性。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是一种针对感统(感觉系统)及本体觉(身体姿势、位置感知)进行训练的方法。
它旨在帮助儿童和成人提高感觉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强身体协调性,并促进神经发展。
本文将介绍感统本体觉训练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原理感统本体觉训练的原理基于感官-运动循环(Sensory-Motor Loop)的概念。
这个概念指的是感觉系统接收外部刺激后,通过神经反馈机制,控制肌肉和运动器官进行相应的动作或调整。
感官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对于身体姿势、位置感知、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等方面至关重要。
二、训练方法1. 理由法(Proprioceptive Input)理由法的训练旨在通过关节、肌肉和骨骼的压力和压迫感来提供本体觉输入。
常见的理由法包括:- 深压力:使用压力衣、毯子或重物进行外界压力刺激,以帮助改善焦虑和调节情绪。
- 反对重力活动:如爬行、攀爬、推拉等运动,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负荷感。
- 短螺旋回环法:通过做大量的旋转动作,如旋转、滚动、旋转木马等,来训练平衡和协调。
2. 感觉整合(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整合训练旨在通过刺激感官系统,促进感觉信息的整合和协调。
常见的感觉整合方法包括:- 摆动:使用摇篮或摇椅等装置进行周期性的摆动,以促进平衡和身体协调。
- 充气活动:让儿童或成人在气垫上做各种动作,如跳跃、平衡和转身,以提高平衡能力。
- 空间感知:通过盲目行走、迷宫游戏等活动,提高空间感知和定位能力。
3. 动作反馈(Motor Feedback)动作反馈训练着重于通过肌肉或全身活动来提供本体觉反馈。
常见的动作反馈方法包括:- 悬挂和攀爬:通过攀爬、悬挂或绳索活动,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 跳跃和弹跳:使用跳跳床或大床进行跳跃和弹跳运动,以增强肌肉控制和平衡。
- 瑜伽和普拉提:通过瑜伽和普拉提等练习来提高身体姿势和核心稳定性。
三、训练计划感统本体觉训练应根据个体的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感统本体觉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帮助儿童发展身体认知和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
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集中注意力、平衡感和协调能力,有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份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进行相关训练。
一、原理简介感统本体觉训练基于感官输入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给予儿童特定的感官刺激,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身体认知和运动技能。
本体感统指的是对身体自身位置的感知和控制,是儿童发展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的关键。
而觉感统则是指儿童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通过训练感统本体觉,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发展。
二、训练方案1. 触觉训练触觉是人体最主要的感官之一,通过触觉,儿童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纹理等信息。
在训练中,可以使用各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触觉器材,让儿童通过触摸来感知并记忆物体的特征。
同时,也可以进行触摸对比练习,让儿童分辨不同的触感,提高他们的触觉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2.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感统本体觉训练的核心内容,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和游戏,帮助儿童发展身体协调和平衡感。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运动项目,如走钢丝、踢球等,让儿童在活动中锻炼身体,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
3. 平衡训练平衡感是儿童身体控制和协调的重要基础,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让儿童在练习中逐渐提高平衡能力,增强身体控制和稳定性。
4. 视觉训练视觉训练也是感统本体觉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视觉刺激,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目标追踪和眼手协调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视觉运动游戏,如投球练习、目标击中等,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视觉感知和运动技能。
5. 听觉训练听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音频感知和定位能力,通过听觉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感知与反应速度。
可以设计一些听觉定位游戏,如听音辨方向、模仿音节等,让儿童在听觉刺激中提高感知能力和听觉系统发展。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体觉的概念和重要性。
2、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本体觉感知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本体觉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实践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本体觉能力。
2、难点(1)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训练难度和强度。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训练。
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本体觉训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游戏竞赛法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训练器材如平衡板、大笼球、跳绳、哑铃等。
2、场地准备选择宽敞、安全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指五官”,让学生感受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动作,引出本体觉的概念。
2、知识讲解(5 分钟)向学生讲解本体觉的定义、作用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让学生明白本体觉良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保持平衡、协调动作等。
3、热身活动(5 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全身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4、基础训练(20 分钟)(1)平衡训练让学生站在平衡板上,尝试保持平衡,双脚交替站立,逐渐增加难度,如闭上眼睛或单脚站立。
(2)力量训练学生手持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动作,或者进行深蹲练习,增强腿部力量。
(3)协调训练组织学生跳绳,先进行简单的双脚跳,逐渐过渡到双脚交替跳、单脚跳等。
5、小组合作训练(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训练。
例如,小组内成员依次传递大笼球,要求在传递过程中控制好力度和方向,不能让球掉落。
6、游戏竞赛(15 分钟)开展“接力比赛”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完成指定的本体觉训练动作,如跨越障碍物、在平衡木上行走等,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感觉统合训练—本体觉
本体觉发展不足孩子பைடு நூலகம்日常行为
防微杜渐 成就未来
01
01.本体觉不足孩子日常行为
两侧协调
经常摔跤
自信心不足
计划动作
拖拉磨蹭慢
课堂小动作多
碰撞他人
两侧协调差
活动二:我是勤务兵
游戏规则:结束每天的学习和游戏后把自己的物品收 拾干净,摆放至制定位置。父母协助观察所用时间, 越快越好。
活动一:猩猩走路(交叉)、大象走路(同侧)
游戏规则:四肢着地,先采用大象走路同一侧手和 脚同时抬起落下,左右侧配合到达指定地点。熟悉 后采用猩猩左右侧交叉(左手右脚、右手左脚)X型 配合到达指定地点。强化训练后可达到快速和随时 切换的程度。
活动二:我是拳击手
游戏规则:X型站立,距胸前一个手臂长位置悬吊软 球,父母发布指令(右手、左脚、左手、右脚、左手 右脚、右手左脚、右手右脚、左手左脚)让孩子完成 打击吊球的指令。
活动一示例
活动二示例
04.增强计划动作的游戏
活动一示例
活动二示例
家庭常用训练方法—计划动作
注意事项:计划动作能力不足的诱因是因为儿童两侧 协调能力不足导致,在改善这项能力时一定要搭配两 侧协调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活动一:我是小总管
游戏规则:建立小主人翁意识,周六周日安排家庭日 常及每个人要做的事情,比如今天不外出打扫卫生, 安排每个人要做的事情及负责的区域,外出家庭活动 ,制定活动计划及每个人扮演的角色。结束后检查并 总结。
本体觉发展不足与专注力的关系
02
02.本体觉发展与专注力关系
本体觉训练教案
本体觉训练教案教案题目:本体觉训练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体觉的概念、意义及其与学习的关系;2.学会进行本体觉训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教学准备1.教材:《大脑革命》2.辅助教材:课件3.用具: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使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3.演示式教学:演示本体觉训练方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1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对本体觉的理解。
1.2观看视频:观看与本体觉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本体觉的兴趣。
2.知识讲解2.1本体觉的概念:介绍本体觉的概念和意义。
2.2本体觉训练的重要性:讲解本体觉训练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说明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2.3本体觉训练的方法:演示本体觉训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本体觉训练。
3.小组讨论3.1分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3.2讨论:引导学生对本体觉训练的方法进行讨论,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原理和实现方式。
4.练习与巩固4.1小组活动:让学生按照讨论的方法,进行本体觉训练的实践。
4.2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以便加深对本体觉训练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对于学生的本体觉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也通过演示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本体觉训练的方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此外,在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共同探讨有关本体觉的问题,增强了互动交流意识,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当然,在课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讲解方式不够简洁明了,互动环节的时间不够充足等,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感觉统合本体觉(Sensory Integration)是一种神经发育和神经学发展的理论,旨在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环境之间细微的感觉刺激。
它主要关注的是大脑如何处理和组织感觉信息,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感状态。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则是为了帮助那些在感觉统合方面存在困难的人们,如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症和学习障碍等儿童,提供一种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教案中,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技术,包括模拟感觉刺激、平衡和协调练习、手眼协调练习等。
在介绍这些技术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原理。
感觉统合包括7个主要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本体觉和前庭觉。
这些系统共同作用,以便我们得到一整体的感知体验。
如果感觉统合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过程就会出现故障。
比如,当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到焦虑和不安时,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感觉统合机制在进行自我调节时出现了问题。
同样的,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困难和焦虑等问题,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感觉统合机制出现了问题。
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是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教案中,模拟感觉刺激是一种主要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包括滚动、旋转、压力和振动等。
这些模拟的感觉刺激可以帮助充分激活感觉系统,从而促进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在触觉方面存在问题,那么给他提供一些不同的触觉体验,比如在手上涂抹不同颜色的油漆,就可以帮助他感知和区分不同的触觉体验。
同样的,如果一个孩子在本体觉方面存在问题,那么给他提供一些平衡和协调练习,例如跳跃、爬行和平衡球等,就可以帮助他感知自己的身体位置和动作,从而帮助他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此外,还有一些手眼协调练习,也是教案中的一部分。
这些练习通常包括打字、拼图和描绘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提高他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这些技术可以被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例如,在家庭或学校中,或者在临床情况下,例如,治疗自闭症等。
本体觉活动教案中班
本体觉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本体觉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本体觉是感知自身身体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本体觉知觉,提高他们对身体感觉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本体觉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坐在地上,放松身体,闭上眼睛。
2. 引导幼儿用手触摸自己的头、肩膀、胳膊、腿等身体部位,感受不同部位的触感。
3. 提问: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吗?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手吗?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脚吗?鼓励幼儿回答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活动一:身体部位认知(10分钟):1. 准备一幅大型人体图,标出头、肩膀、胳膊、手、腿、脚等身体部位。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人体图。
3. 引导幼儿观察人体图,指着不同的身体部位,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4. 鼓励幼儿用手指触摸自己相应的身体部位,并说出触摸到的部位名称。
活动二:身体动作模仿(15分钟):1. 提供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卡片,如跳跃、转圈、鞠躬等。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组身体动作卡片。
3. 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身体动作,然后模仿并表演出来。
4. 鼓励幼儿观察其他小组的表演,看看能否猜出他们所模仿的身体动作。
活动三:身体感觉游戏(15分钟):1. 准备一些不同材质和质地的物品,如羽毛、绒布、沙子等。
2. 让幼儿轮流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触感。
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触感体验,如柔软、粗糙、光滑等。
总结活动(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坐下,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
2. 提问:你学到了什么关于本体觉的知识?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为什么?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感受。
教案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身体部位的认知、身体动作的模仿和身体感觉的描述能力。
根据观察结果,评估幼儿对本体觉活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继续进行身体部位的认知活动,引入更多的身体部位,如脖子、腰、手指等。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第7页
(二)其它方面表现
• 3 手—耳不协调,听到和写出不一致, 尤其表现在听写方面。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第8页
(二)其它方面表现
• 4身—脑不协调,大脑对身体控制不 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扭来扭去, 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第9页
二 本体感测评
(一)趴地推球
• 教具:篮球
• 适身用体儿协童 调:不注好这意。一力运不动集能中带,来哪些好处?
• 训地练毯关上键 ,抗锻点篮重炼:球力了让摆作儿儿在童用童前而颈部来趴面肌感在,觉肉信,同息输时促入进。了—经—过本反体 离墙壁约30~50厘米,要求感 头、胸抬起,肘部抬平, 离地,手锻心炼朝了外儿,童双肘部脚,并腹部,腿部肌肉力量。 拢,双手推球,靠墙面反 作用再次促推进球儿。童也注能意力够发变展,同时有利于促进儿 换为双人趴地推球做童法自。我保护。
“一个人自己”或“身体地图”, 它是指身体收缩和伸张、弯曲、推 拉,以及骨骼关节间压缩所引发感 觉信息。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第2页
• 什么运动有利于儿童觉信息输入中枢神经系 统主要方法。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第3页
二 本体感失调表现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推球同时配合数数,锻炼了儿童手-眼-口
协调能力。
第12页
本体觉失调和训练专家讲座
(二)平衡踩踏车
• 适用儿童:平衡感不足、本体感 不足儿童。
• 训练关键点:让儿童用手握住手 柄,保持身体平衡,再用脚力量 踩踏,使踩踏车向前或向后行进、 倒退。
• 注意:在孩子熟练之后,能够将 扶手拆下来,让孩子在没有扶手 情况下,练习随意地踩踏车子前 进、后退。
本体觉训练教案
本体觉训练教案一、引言本体(ontology)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表示与推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本体觉训练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以提高学生对本体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本体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 理解本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本体的建模方法和工具; 3. 运用本体进行知识表示和推理; 4. 分析和评估现有本体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2 教学内容2.2.1 本体基础知识•本体的定义和特点•本体的组成要素:概念、属性、关系•本体的语言:OWL、RDF等2.2.2 本体建模方法与工具1.本体建模方法的介绍–顶层建模方法:基于顶层本体进行扩展–应用领域建模方法:根据具体应用领域进行建模–自底向上建模方法:从具体实例出发进行建模2.本体建模工具的使用–Protégé:介绍Protégé的界面和基本操作–通过案例演示如何使用Protégé进行本体的建模和编辑2.2.3 本体知识表示与推理•本体知识表示语言的规范和语义•Description Logic(DL)的基本理论和推理方法•通过Protégé进行本体知识表示和推理的实例演示2.2.4 本体评估与应用案例分析•本体评估方法与指标•针对现有本体的评估与分析•应用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典型的本体应用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2.3 教学策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布置实践作业,巩固学生的本体建模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步骤3.1 学习本体基础知识1.介绍本体的定义和特点2.解释本体的组成要素和语言3.通过案例进行示范和讲解3.2 掌握本体建模方法与工具1.分别介绍本体建模方法,并进行比较和讨论2.演示使用Protégé进行本体建模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技巧3.3 学习本体知识表示与推理1.介绍本体知识表示语言的规范和语义2.讲解DL的基本理论和推理方法3.通过实例演示,使用Protégé进行本体的知识表示和推理3.4 本体评估与应用案例分析1.解释本体评估方法与指标2.分析现有本体的适用性和不足之处3.分析几个本体应用案例,并进行讨论和评价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实践项目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本体觉训练方法
本体觉训练方法
本体觉训练是一种通过感官和身体运动来提高身体意识和自我
感知的方法。
本体觉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和运动,并且能够提高运动表现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本体觉训练方法:
1. 姿势感知:在静止或运动过程中,注意感受身体姿势和位置变化,尤其是在进行体位和运动转换时。
2. 注意呼吸:呼吸是与身体感知密切相关的因素。
注意呼吸过程,
尤其是在体位转换和运动过程中,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运动需求。
3. 焦点训练:通过专注于某一特定身体部位或感觉来增强身体意识,例如在跑步时专注于脚底感觉。
4. 运动模仿: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
身体意识,例如在学习瑜伽时观察老师的动作。
5.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刺激来提高身体意识,例如使用球状物体进
行按摩和推压。
本体觉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和运动,从而提高运动表现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践,可以加强身体意识和感知,从而提高身体的整体表现和健康水平。
感统训练之本体觉训练
感统训练之本体觉训练科学认识本体觉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以及其变化的感觉。
作为感受个体自身躯体位置变化及运动状态的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骼肌、肌腱、关节等深部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除传导深部感觉外,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
本体感受器官位于肌肉及肌腱深处的特殊装置,感受肌肉及肌腱受牵拉的机械信息。
这些信息经由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和非意识性感觉通路传至大脑的感觉区和小脑,感受躯体不同部位的空间位置、躯体运动状态,并参与身体姿势、动作及平衡的控制。
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径能将本体觉传至大脑皮质而引起感知机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方向。
此传导路还传导精细触觉(包括辨别皮肤两点距离的两点辨别觉和辨别物体形状、大小、软硬和纹理粗细等的实体觉)。
此传导路受损时,患者闭目不能确定其相应部位的位置、姿势和运动的方向,震动觉消失,同时精细触觉也丧失。
非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径— 1 —此通路是把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冲动传至小脑。
本体觉冲动到达小脑皮质不产生意识感觉,而是反射性调节躯干和四肢的肌张力和协调运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
简单的理解,是运用及整合来自肌肉、关节、骨骼等较为深层组织的感觉;肌肉和关节是本体感觉的感受器,本体感觉指的是肌肉的收缩与伸张、变曲、伸直、推拉,以及两根骨骼间关节的压缩所引起的感觉信息。
本体觉指的是个体自己随时掌握自己身体各个方面信息的能力。
本体觉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模仿、执行、协调肢体动作等活动,藉由使用本体觉得以学习构音、表达需求、人际沟通,依照顺序、游刃有余的解开衣服扣子、穿脱衣裤、拆卸与组装玩具。
本体感觉正常不用眼睛看便能上楼梯,不照镜子就能摸到鼻子,不用瞄准就能打着身上的蚊子,这些都是本体感作用的结果,而本体感不良的孩子不用眼睛看着做事就很难完成。
通俗来说,本体感正常的个体好比身体在大脑中有地图一样,随时都掌握着身体各个部位的信息。
本体觉发展教案
本体觉发展教案教案标题:本体觉发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本体觉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本体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3. 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活动,以促进儿童的本体觉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感官知识,特别是视觉、听觉和触觉。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本体觉,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
知识讲解:1. 讲解本体觉的概念:本体觉是指我们感知和了解自己身体位置、姿势和运动的能力。
2. 强调本体觉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本体觉对于儿童的运动协调、空间定位和身体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活动设计:1. 活动一:身体感知游戏- 学生分成小组,轮流扮演“盲人”和“导航者”。
- “盲人”戴上眼罩,依靠本体觉感知自己的位置和姿势。
- “导航者”引导“盲人”在教室或操场上进行简单的移动和转向。
- 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本体觉在游戏中的作用和体验。
2. 活动二:感知身体的不同部位- 学生坐成圆圈,每人轮流用手指触摸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并描述触摸到的感觉。
- 引导学生关注不同部位的本体觉感知差异,并讨论为什么一些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容易感知到。
3. 活动三:平衡练习- 学生在教室或操场上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走直线等。
-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体的倾斜感觉和平衡调整过程,加深对本体觉的认识。
4. 活动四:创意运动游戏- 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并表演一种需要依靠本体觉的创意运动游戏。
- 游戏可以包括跳跃、爬行、翻滚等动作,要求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本体觉的作用。
总结:1. 回顾本体觉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3. 强调继续关注和培养本体觉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动和感知身体。
教案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本体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书面或口头回答。
3. 学生设计的创意运动游戏的创新程度和本体觉的体现。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本体觉,如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舞蹈等活动。
本体觉教育教案
本体觉教育教案教案标题:本体觉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本体觉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本体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本体觉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引起学生对本体觉教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2. 提出问题,如“你知道什么是本体觉吗?你觉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知识讲解:1. 介绍本体觉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强调其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 解释本体觉的概念,即通过感知、认知和经验来体验自我存在和与世界的联系;3. 探讨本体觉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情感体验等;4. 分析本体觉教育的方法,如情境创设、体验活动、自我反思等。
活动设计:1. 设计情境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本体觉,如组织户外探索、艺术表演或角色扮演等;2. 安排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如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或情绪调节等;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写日记、分享心得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本体觉的认识和理解;4. 鼓励学生运用本体觉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情绪管理来改善人际关系或提高学习效果等。
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经验,强调本体觉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成长,分享感悟和困惑,促进思考和交流;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本体觉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本体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思记录,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3. 组织小组或个别讨论,让学生相互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互动和合作。
教案扩展:1. 结合其他学科或主题,设计跨学科的本体觉教育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领域;2. 制定个人或小组项目,让学生运用本体觉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深化对本体觉的理解和应用。
《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课件——本体觉
第三类:经典感统训练
蹦床
第三类:经典感统训练
踩踏石
过河石
第三类:经典感统训练
、,
waveplay
、, 锻炼幼儿动作企划能力;锻炼视觉空间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谢谢大家观看
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Every second brings a fresh beginning, every hour holds a new promise, every night dreams can bring hope, and every day is what we choose to make it
传导
小脑
非意识本体觉
传导
大脑皮层
意识本体觉
感知机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进而完成系列目标(动作企划)
02 本体觉功能、,及失调表现
前庭觉功能及失调表现
辨别位置,感知身体状态
本体觉作为“人体地图”可以 帮助辨别自己位置及身体状 态
不能很好辨别位置,感知 身体状态(本体感不足)
1、不能精准指认自己躯体各部位 位置 2、分不清左右,常穿反鞋子
讲课老师:
3、不能很好控制自身动作,常常 磕碰,下手没轻没重,常打碎弄坏 东西
4、写字无法在框内,字体大小不 一,书写力度轻重不一
本体觉失调表现
本体觉敏感
逃避移动,不愿意伸展肌 肉;挑食
本体觉寻求
寻求肌肉、关节部位刺激, 具体表现有:走路时跺脚; 故意冲撞周围东西;喜欢把 鞋带系的很紧;喜欢有嚼劲 的食物等
本体觉
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Every second brings a fresh beginning, every hour holds a new promise, every night dreams can bring hope, and every day is what we choose to make 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体感不足的孩子,(1)方向感很差,空间感知力不足,容易迷路;(2)不能很好地协调身体的动作,动作笨拙,因而常会无缘无故摔倒;(3)速度控制较差,跑起路来难以按指示停止;(4)过分怕黑,站无站姿,坐无坐相;(5)做事条理不强,语言容易出现障碍等等
游戏环节:
(1)“摸一摸”
训练目的: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和本体感
(3)“接传球”
训练目的:家长及宝宝相对而站,中间大约2米,家长向把球传给宝宝,宝宝接到后再传回来,反复练习
注意:家长要注意和宝宝传球时用的力量程度并注意宝宝的安全
(4)请你跟我这样做
预备动作:家长和小朋友面对面坐着或任何姿势,请孩子跟你一样的动作。
动作开始:请孩子不要用眼睛看自己身体的动作,眼睛直视前方,然后做出与你一模一样的动作。
本体觉训练
感统训练第二节
——本体觉训练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此外,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主要述及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因头面部者尚不明了)。
活动目标:动作的内容以简单为主,例如手摸同侧耳朵、手碰同侧膝盖等,再来跨到另一侧,慢慢的可以做一些连续性动作,手放置于身旁两侧,2-5指做出连续碰触大拇指动作。如果孩子可以模仿双手前后、左右、上下交叉动作,可以请孩子依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可以训孩子听知觉的能力,进而改善看听觉、视觉与手眼等肢体的协调能力。
本体感觉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缺失,运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二级缺失;神经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三级缺失。
根据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固有规律:感觉输入(外力协助)→本体感觉输入(无外力协助)→ 运动模式标准固定 →多次或超量标准重复运动 →在大脑皮质建立运动功能区→ 运动功能再获得!我们可以得知:没有本体感觉输入,就没有运动功能再获得!
活动结束,分享活动感受
操作过程: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坐着,训练宝宝摸五官,家长喊口令,宝宝就指出家长所喊道的五官,如:家长喊眉毛,宝宝就用手摸眉毛,家长喊道那里宝宝就摸到哪里,让宝宝摸得准确到位。
(2)“螃蟹先生”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的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操作过程:宝宝举起双手与耳朵齐高,双脚略弯曲,往左和右连续横行,如螃蟹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