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合集下载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PPT课件
目录 简介 定义和病因 临床表现和诊断 护理措施 预防方法
简介
简介
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和病因 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 断方法
简介
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和预防方法
定义和病因
定义和病因
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 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 的脑膜炎,患者脑膜发生化脓 性变化。
预防方法
避免接触患者: 避免与化脓性 脑膜炎患者的直接接触,以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 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等。
临床表现和诊 断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的症 状主要包括高热、头痛、意识 障碍、颈项强直等。
诊断方法: 通过脑脊液检查和 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进行诊断。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安静环境: 维持患者周围环境的静 音,减少刺激,有利于患者休息和 病情恢复。
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的体液情况, 合理控制液体输入和排出,保持水 电解负衡平衡。
护理措施
防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体温、 意识状态等变化,及时发现感 染迹象,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接种疫苗: 对于能够预防化脓 性脑膜炎的疫苗,及时接种, 增强机体免疫力。
个人卫生: 注意勤洗手,保持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病 原体传播的机会。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的常见致病菌为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目前,许多国家已开展包括流感杆菌在内的常规疫苗接种,使流感杆菌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在我国仍是婴幼儿化脑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随着新型抗生素问世应用,耐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肺炎链球菌致病的严重性也成为世界性问题。婴幼儿化脑的病死率在我国仍可达60%。
1.抗生素的选用
(1)病原菌未明或疾病初期 新生儿化脑,病原菌常考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另外要注意近来条件致病菌感染也有上升趋势。婴幼儿及年长儿首选抗生素仍以青霉素、氨苄西林或氯霉素较多,以后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用法:青霉素40-60万u/kg.d,分3次静脉滴注;氨苄西林150~3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氯霉素60-100mg/kg.d(总量不超过毒性脑炎 起病急,病程急性期与化脑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头痛、嗜睡等症状有时比较突出。CSF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后期以淋巴细胞占优势,糖含量正常,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细菌学检查阴性。
3.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 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头痛呕吐,但根据结核接触史、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病灶、CSF外观及常规表现、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等可予区别。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应在抗菌素应用的稍前或同时使用。用法:地塞米松0.6mg/kg.d,分4次静脉滴注,可连用4日,以降低颅内高压,减轻脑水肿。
[病程观察]
(一)病情观察
1.症状和体征变化 若治疗有效,可表现出生命体征稳定,体温逐渐下降,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逐渐减轻至消失,一般反应及面色好转,脑膜刺激征转阴以及病理反射逐渐消失。
[病情分析]
(一)基本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化脓性脑膜炎(Puru1entmeningitis,简称化脑)又称细菌性脑膜炎(becteria1meningitis),是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多种化脓性细菌引起。

【诊断提示】(1)多在上感、肺炎、败血症等后发生。

(2)多数起病急,可见明显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发热、头痛、精神萎靡、乏力、皮肤出血点、瘀斑等;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惊厥、意识障碍,部分患儿可见脑神经受累、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等。

(3)3个月以下婴儿可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

可见拒奶、吐奶、嗜睡、凝视、尖叫、惊厥、面色青灰及囱门隆起等。

新生儿患病多在生后1~7d,中毒症状重,皮肤黄染。

(4)外周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浑浊甚至脓样,细胞数由数百至数千,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蛋白增多,糖明显降低,涂片可找到细菌,培养阳性。

【治疗措施】1.对症和支持治疗保证能量和营养供给,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全血;急性期可用地塞米松静滴;及时应用脱水药减轻颅内高压;及时处理高热、惊厥,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注意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等。

2.抗生素治疗应及早选用抗生素治疗。

(1)抗生素选择:①病原菌未明时,应选用对常见三种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杆菌都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80万〜Ioo万U/(kg∙d)分3〜4次静滴]加氨苇西林[150〜300mg∕(kg∙d)分3〜4次静滴]或青霉素加氯霉素[60〜IOomg/(kg∙d),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静滴]。

目前多主张选用第三代头抱菌素,如头抱曲松[100mg∕(kg∙d)]或头抱嚷照[200mg∕(kg∙d),分2~3次静滴1②病原菌明确时可参照药敏给药:肺炎链球菌可选大剂量青霉素,对其过敏者,可改用氯霉素、红霉素[30〜50mg∕(kg∙d),分2次静滴]等;青霉素耐药者可选用头泡曲松、头抱喂肺、氯霉素、万古霉素,流感杆菌首选氨苇西林,如耐药,改用第二、三代头抱菌素,如头抱吠辛钠或头抱嚷月亏钠,100~200mg/(kg∙d),分2〜4次静注;或头抱曲松钠80mg∕(kg∙d),1次/d,静滴;大肠埃希菌对氨芾西林敏感者可继续应用;耐药者可换用头抱吠辛、头抱曲松或加用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必要时可给予碳青霉烯类等药物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 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儿漱口,保持口 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做好皮 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 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患 儿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
化脓性脑膜炎
刘继红
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
又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性细菌引 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婴幼儿 发病居多.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尤其是带菌者和不显性上 呼吸道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也可经皮肤、黏膜或新生儿脐部侵入。少数 可由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如副鼻窦炎、中耳炎、乳突 炎、眼眶蜂窝组织炎等直接扩散波及脑膜。颅骨外 伤、骨折等可使细菌直接进入脑膜。炎症反应以软 脑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为主,造成广泛的炎性 粘连及脓液积聚,可逐渐波及脑室内膜,导致脑室 管内膜炎,软脑膜下及脑室周围的脑实质可因细胞 浸润、出血、坏死、变性而发生脑膜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3 对症处理:(1)控制惊厥:频繁惊厥必须控制, 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 压增高和低钙。除用脱水药降低颅压,常规补钙外, 对症治疗采用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抗 惊厥。考虑有脑实质受损而致癫痫发作者应按癫痫 处理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1、谷氨酸 钠、ATP、脑活素等药物保护脑细胞,促进其功能 恢复。(2)减低颅内压(3)抢救休克及DIC(4)矫 正脑性低钠血症(5)治疗硬脑膜下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
心理护理
: 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关心和爱护,使其 接受疾病的事实,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根 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程度,介绍病情、治疗 护理的目的与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及时解 除患儿不适,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化脓性脑膜炎查房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查房PPT课件
无呕吐、抽搐、角弓反张。
35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专科检查
36
一般检查:
T 37.0 P 100次/分 R20次/分 BP131/8
3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
病容,表情痛苦,昏睡,推入病房,查体不完
全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瘀斑及脓包,浅表
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五官端正,咽无疱疹,双
侧扁桃体П度肿大,颈强四指,双肺呼吸音粗
19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脑脊液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2、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 meningitis
20
病毒性脑炎(也称脑膜脑炎) 病原体: 病毒 病理: 脑实质病变为主 临床表现:发病急、中毒症状
轻、 意识障碍明显、 伴随病毒感染症状 血象: WBC不高 脑电图:弥漫性慢波
发病急、中毒症状轻、 外观清亮或微混
病 意识障碍明显、 伴随病毒感染症状

WBC正常或轻度增高、 以淋巴为主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
糖、氯化物正常
病毒抗体(+)
发病缓慢、
外观毛玻璃样混浊、
结 有结核病接触史、 结核中毒症状
WBC↑以淋巴为主、 蛋白增高

糖、氯化物降低 涂片培养结核菌(+)
结核抗体(+)
护理查房
2012-2-22
1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2
主要内容
一、疾病相关知识(了解)
1概述 2病因 3发病机制 4实验室检查 5临床表现 6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7治疗要点
二、病例介绍
三、常见的护理诊断、目标、措施及评价(掌握)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一种严重的脑膜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因此,针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

在婴幼儿中,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颅内压增高、颅骨软化等症状。

临床医生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及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脑脊液的外观通常呈浑浊状,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下降,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此外,脑脊液培养和荧光抗体法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血液培养,对于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应当进行血液培养,以寻找潜在的致病菌。

血液培养阳性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部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同时也可以观察是否存在脑积水、脑脓肿等并发症。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脑脊液抗原、抗体检测、脑脊液PCR等,以协助诊断。

综上所述,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当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诊断,以避免病情恶化。

希望本文所述的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PPT课件

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一 次,发现异常及时报 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 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术。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 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降低颅内压手段应用
01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 20%甘露醇,以降低颅 内压。
制定随访内容
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情况、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出院后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 建立随访档案: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每次 随访的情况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 施。
出院后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按时进行随访
01
医护人员应按照随访计划的时间安排,按时对患者进行随访。
及时反馈和处理问题
流灌注。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
06
家属教育与出院指导
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重要性阐述
01
02
03
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家属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沟 通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和 配合度,从而提高康复效 果。
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协助 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使其更加专注于治疗和 护理工作。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实验 室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典型临床表现,加上脑脊液检 查异常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升高、糖含量降低 等,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同时,细菌学检查阳性可进一步 支持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可引起脑血管炎,导 致脑梗死,表现为偏瘫、失语等严 重后遗症。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随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发展,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一15%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6月以下幼婴患本病预后更为严重。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90%的化脑为5岁以下小儿,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流感杆菌化脑较集中在3月-3岁小儿。

一年四季均有化脑发生,但肺炎链球菌冬春季多见,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分别以春、秋季发病多。

大多急性起病。

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

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

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神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

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易有瘀癍、瘀点和休克。

(2)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呕吐,婴儿则有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

合并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或瞳孔不等大等征兆。

(3)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m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①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②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

幼婴不会诉头痛,可能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开裂;③惊厥可不典型,如仅见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各种不显性发作;④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与婴儿肌肉不发达,肌力弱和反应低下有关。

二、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参见表16-2。

典型病例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1000/mm3,但有20%的病例可能在250/mm3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Page 39
Contraindications to doing a lumbar tap 1.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ardio-pulmonary
compromise and shock 2. signs of increased ICP 3. suspected case of space occupying lesion 4. infection in the area that the spinal needle will
Page 29
Kernig sign
Page 30
Brudzinski sign
Page 31
Symptoms of meningitis
Seizure(20-30% of cases):
focal, generalized, or subtle, febrile due to abscess, cerebritis, SIADH,
Page 12
呼吸道、皮肤粘膜、脐部、消化道
血液
邻近组织感染灶 先天畸形 颅脑外伤及手术
Page 13
血脑屏障 脑膜
脑膜炎 脑实质炎 颅神经炎 脑室膜炎
病理变化
脑膜为管炎。
Page 14
病理变化
1、炎性渗出物 早期和轻型病例,炎性渗出物在 大脑顶部表面,以后逐渐蔓延,使全部脑组织表 面、脑底、脑沟、脑裂、基底池和脊髓表面脓液 覆盖。
Neck rigidity, Kernig and Brudzinski sign
Headache, bulging fontanel, diastasis of sutures in infants, papilledema, mental confusion,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概述】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发热、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

80%以上的化脓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B 型流感嗜血杆菌所致。

我国新生儿化脑的主要病原菌仍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B群链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5岁的儿童,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萘瑟菌仍是化脑最主要的病原菌。

院内获得性脑膜炎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以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各种细菌所致化脑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临床表现与患儿的年龄相关。

儿童时期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体检可见患儿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

婴幼儿期起病急缓不一。

由于前囟尚未闭合,骨缝可以裂开,使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出现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出现易激惹、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低,哭声尖锐、眼神发呆、双目凝视等。

前囟饱满是重要体.征。

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化脑的主要措施。

目前化脑的死亡率<10%,10-30%遗留后遗症。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病史要点】1. 起病方式,各主要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惊厥的特点、发生和发展过程。

2. 院外接受抗菌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3. 有无诱因,如病前中耳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史,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他免疫缺陷状态。

新生儿分娩异常,如羊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助产或妊娠后期母体感染等。

【体检要点】1、意识水平和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合并休克表现。

2、对前囟未闭的婴儿,记录前囟大小、有无隆起、张力及波动感。

有无颅缝裂开,头围进行性增大。

3、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和局限性定位体征。

4、眼底检查:本病急性期多无明显眼底乳头水肿,但遇有局限性体征或脑疝征象时应作眼底检查。

5、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1. 脑脊液检查:测脑脊液压力,送常规和生化。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化脓性脑膜炎(2016年版)一、化脓性脑膜炎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ICD-10︰G00.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儿科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发热、头痛、精神萎靡、疲乏无力等。

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可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等。

2.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脑脊液外观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在500-100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质明显增高;涂片、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儿科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

1.病原治疗: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的原则。

2.一般及对症治疗: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保证足够液体量、热量及电解质。

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颅内高压时给予20%甘露醇,应用过程中注意对肾脏的损伤。

3.重症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减少炎症粘连,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4.并发症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G00.901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抗酸染色、墨汁染色+涂片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凝试验、血糖;(4)血培养、CRP、P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遗传代谢病筛查、自身免疫检查。

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40例分析

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40例分析

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4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了对于40例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为1-5岁的4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联合组(n=36),对照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

联合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恢复时间、退热时间、止惊时间以及颅内压降低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一氧化氮、硫化氢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一氧化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硫化氢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脑脊液指标,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美罗培南化脓性脑膜炎属于儿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侵入患儿的颅内,引起的一系列脑膜炎症性病变[1]。

对于该疾病,需要确定病原菌,然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大多情况下,患儿预后良好。

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用药治疗或者是抗生素的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患儿失明、耳聋、脑积水、智力低下、瘫痪等。

本研究探讨了对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萘夫西林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20)和联合组(n=20),具体资料见表1。

两组患儿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⑴患儿年龄为1-5岁;⑵经血常规、腰椎穿刺、头部MRI、体格检查等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⑶患儿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⑴先天性疾病者;⑵对美罗培南或萘夫西林过敏者。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44
治疗:抗菌素的疗程 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静脉点滴
10-14天 脑膜炎球菌:静脉点滴7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脑膜
炎:>21天
45
治疗 treatment
抗生素选择 早期经验性治疗 三代头孢+万古霉素
•肺炎球菌脑膜炎 •流感杆菌脑膜炎 •葡萄球菌脑膜炎 •大肠杆菌脑膜炎
氨苄青霉素、(氯霉素)、三代头孢菌素、青 霉素万古霉素疗程 10-14天
1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瘀斑
1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瘀斑
19
腰椎穿刺
20
并发症及后遗症
• 硬膜下积液 • 脑室管膜炎 •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 脑积水 • 脑脓肿 • 癫痫、智力低下、听力损伤、视力障碍
21
并发症及后遗症
硬膜下积液 发生率 85-90% 15-45%有症状
• 抗生素治疗48-72h后,脑脊液已好转,发热仍不退或退后又复生,颅 内压增高的症状
多见于 肺炎链球菌 流感杆菌脑膜炎
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
26
脑积水
脑脊液循环:
室间孔
CSF由侧脑室脉络膜丛产生→侧脑室→ 导水管 中央孔,马、路氏孔
三脑室 →四脑室 →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回吸收→大 静脉窦
27
脑积水
• 梗阻性脑积水: 稠厚的脓块或粘连→闭塞马、路氏孔及大脑导水管 →
梗阻性脑积水 • 交通性脑积水:
↑或明显↑
明显↓
G染色见 致病菌
结核性 病毒性
不同程 度↑
数十-数百, 淋巴为主
↑或明显↑
明显↓↓
不同程 正常-数百, 正常或轻
度↑ 淋巴为主
度↑
正常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病理
在细菌毒素、炎症因子(TNF、 IL-I、IL-6等)作用下→软脑 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炎症 (血管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 纤维蛋白渗出、脑水肿) 早期或轻型:炎性渗出物在大脑顶
部表面→大脑基地部和脊髓表面
脑梗死
临床分型
暴发型:骤发起病,迅速出现休克、皮肤
实验室检查 ─CSF典型改变
外观: 脓性,混浊似米汤样 常规:压力↑,WBC≥1000×106/L,但有20% 的病例在250×106/L以下,分类以N为主;蛋 白↑↑,>1.0g/L;糖↓↓,<1.1mmol/L 生化:LDH↑ 病原学:涂片、培养找病原菌 免疫学:用已知抗体测抗原
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
脑室管膜炎
主要发生在治疗被延误的婴儿。治疗困难,病死率和 致残率高。 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下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本并发症:
①发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不改善; ②进行性加重的颈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③CSF始终无法正常; ④CT示脑室扩大。
诊断方法:①头颅透光检查 ②侧脑室穿剌(脑室液 常规和细菌学检查) ③CT/MRI 脑室液:WBC >50 ×106/L, 糖<1.6mmol/L, Pr>0.4g/L

认真与家属谈话及签字
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
化脑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约15-45%的化脑出现此并发症,加 上无症状的,发生率高达85-90%。正常婴儿硬膜下积液量 ≤2ml,蛋白定量<0.4g/l. 治疗不顺利,即应想到本并发症 ①体温不退/退后复升 ②颅高压征加重/减轻后又明显 诊断方法: ①头颅透光检查 ②硬膜下穿剌(积液常规、 细菌学检查) ③CT/MRI 化验:Pr >0.4g/L, WBC >10×106/L,涂片/培 养找到细菌。 积液形成机制: 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份 渗出→进入潜在的硬脑膜下腔; ②静脉炎性栓 塞→渗出、出血→局部渗透压↑ →水分进入硬 脑膜下腔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讨论专业技术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讨论专业技术
2
病例介绍
入院查体:
体温:38.2℃,脉搏:154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80/50mmHg, 神清,精神一般,前囟平软,营养发育正常,面色红润,全身皮肤未见皮 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口唇红润,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颈强直。呼吸平稳,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有力,心率154次/分,律齐,未 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肿大,未及包 块。叩鼓,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经验治疗
不同年龄和易感因素的化脓性脑膜炎经验抗菌治疗
常见致病菌
推荐抗菌治疗
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菌、克雷 氨苄西林联合头孢噻肟;
伯菌属
氨苄西林联合氨基糖苷类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无乳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
大肠杆菌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
万古霉素联合三代头孢
31
谢谢!
病例介绍
患儿基本信息
姓名:张某某; 年龄:9月;
既往史
性别:女; 体重:9.1kg。
双胞胎之二,既往有间断发热病史,否认食 物、药物过敏史,未按时预防接种疫苗。
1
病例介绍
主诉:
主因“发热2天,抽搐1次”于2015.7.19入院。
现病史
患儿于入院前2天(7.17)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5℃,偶有咳嗽,有痰、无流清涕,无打喷嚏等,无吐泻、无皮 疹等,家属给予口服退烧药,小儿退热栓(具体剂量不详),物理 降温治疗,体温可将至正常,7.19日再次发热,于入院前20分钟左 右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向上翻、四肢抽动、口周略发绀,约持续 1-2分钟,按压人中穴缓解,当时测体温38.0℃,为进一步诊治今来 诊,门诊以“发热抽搐原因待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性惊厥?” 收住院。发病以来精神一般,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

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其中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者最多见,可以发生流行,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脑膜炎双球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在上呼吸道繁殖产主大量内毒素,在抵抗力低下时病原体侵入血液,继而侵入脑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大肠埃希杆菌、B组链球菌是新生儿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往往继发于腰椎穿刺、脑室引流及神经外科手术后。

最常见的3种脑膜炎致病菌来源于鼻咽部,其能否在宿主组织中生存取决于是否有抗吞噬夹膜或表面抗原。

但对携带者多次检查表明,脑膜感染不可能全部由鼻咽部菌群引起。

最常见的途径是菌血症引起脑膜炎。

一旦发生了菌血症,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最易引起脑膜炎,然而这些微生物是通过脉络丛还是通过脑膜血管侵入脑脊液尚不十分清楚。

推测细菌进入蛛网膜下隙与外伤、循环内毒素或脑膜本身存在病毒感染破坏了血-脑脊液屏障有关。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临床上按病情及表现分为四型:①普通型:占病例的90%。

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进入败血期后出现高热、畏寒、寒战。

70%的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

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症(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016指南解读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016指南解读

文化图式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刍议摘要:随着全球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不同语言国家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便开始进行了相互翻译传播。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还容易受到作品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阻碍了文学作品的正确传播。

因此,本文分析了文化图式的概念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针对于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翻译手段,以期为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文化图式;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因素一个具有价值意义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而且还是全世界的珍品。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在其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相关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关注和研究,这其中无法避免会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极可能会出现语境偏差的现象。

对此需要充分对目的语的文化图式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使得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的所理解。

一、文化图式概念以及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一)文化图式概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专家和学者便对“图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定义,主要由形式图式、内容图式以及语言图式这三种构成.其中内容图式的主要内容便是以文化图式为主,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认知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对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文景观、道德水平等内容进行理解,这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科技信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同的地区便有着不通过的文化,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虽然各国之间的交流开始加强,但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还是存在,因此使得文化图式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即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图式翻译成与读者相同的文化图式,从而便于读者的理解,加深读者对该作品的印象。

例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dog”这个词语在汉语中可以直接翻译成小狗,但是其文化图式与国外的文化图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18
脑 水 肿
脑 水 肿
脑回变平, 脑沟变浅
19

脑 水 肿
20
镜下:
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 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 脉管炎和血栓形成, 出血性梗死
21
五、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暴发型:骤发起病,迅速出现休克、皮肤 瘀点瘀斑、意识障碍、DIC等,多为脑膜 炎双球菌。 亚急性:多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断头”化脑:治疗不彻底化脑
32
增殖期(发病3天治疗后)
以单核一吞噬细胞反应为主。在有 效的抗生素治疗以后,脑脊液中细胞 总数,特别是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急剧 减少。多数嗜中性粒细胞处于退化状 态,胞核分叶较多和更趋稠密。单核 样细胞明显增多,多数已经演变为吞 噬细胞,并对细菌具有强大的吞噬作 用。后期尚能吞噬粒细胞,胞浆内含 有较多的空泡,呈泡沫吞噬细胞
6
2、原发性或源于邻近感染(鼻旁窦/中耳炎) 的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脓肿
先天发育畸形:脊膜膨出、鼻窦漏、皮肤窦道等。

菌种分布: 链球菌(60%-70%) 类杆菌(20%-40%) 肠杆菌科(25%-33%) 金葡菌(10%-15%) 罕见奴卡菌,李斯特菌。
7
3、机体免疫状态
营养不良(重度)、恶性肿瘤(白血病)、
34
辅助检查
(3)病原学检查:涂片检查找病原菌或脑脊液培养致 病菌。 (4)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检测,提供快速病原体 诊断。 对流免疫电泳:流脑快速诊断,特异性高,流 感杆菌和肺炎球菌也可,阳性率80%。 乳胶凝集试验:用于B组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脑膜炎球菌和肺炎球菌。 免疫荧光试验:多种病菌均可,特异性和敏感 性均高 (5)脑电图检查:可有改变,但非特异性。 (6)头CT和MRI检查可发现局灶性病变及并发症。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性脑膜炎(2016年版)
一、化脓性脑膜炎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ICD-10︰G00、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儿科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发热、头痛、精神萎靡、疲乏无力等。

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可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等。

2、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脑脊液外观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在500-100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糖与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质明显增高;涂片、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儿科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王卫平,人民卫生出版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

1、病原治疗:
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的原则。

2、一般及对症治疗: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保证足够液体量、热量及电解质。

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颅内高压时给予20%甘露醇,应用过程中注意对肾脏的损伤。

3、重症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减少炎症粘连,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4、并发症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G00、901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抗酸染色、
墨汁染色+涂片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凝试验、血糖;
(4)血培养、CRP、P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遗传代谢病筛查、自身免疫检查。

头颅影像学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抗生素治疗:初始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针对可能病原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待病原菌明确后参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药;疗程一般为2-3周,要求严格掌握停药指征,即症状消失,热退1周以上,脑脊液完全恢复正常方可停药;
2、激素:地塞米松0、2-0、6mg/kg/d,分次静脉注射,连用3-5天;
3、脱水降颅压治疗;
4、护脑营养神经、保护脏器功能治疗;
5、对症与支持治疗;
6、并发症的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
2、热退1周以上;
3、脑脊液完全恢复正常;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与(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即常规抗生素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可以转出此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脑脊液难以回复正常,需要改用其她抗菌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加用其她治疗方案。

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ICD-10︰G00、9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