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课件

合集下载

《诗经-静女》课件PPT(40页)

《诗经-静女》课件PPT(40页)

创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 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 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 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 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 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 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内容探究 再次阅读诗歌,思考并回答问题。
内容探究
1.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诗歌主要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
相约
赠彤管
赠荑草
内容探究
2.诗歌的第一章写了什么?相约的恋人各有怎样的表现?
答:第一章写了一对恋人相约城墙下,男子如约 而至的画面。女子故意躲着不肯出来,男子因着 急而抓耳挠腮。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肆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请分析三个部分(三章)的主要内容。
内容探究
第一章主要内容: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前两句交代事情的起因, 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 面。后两句写小伙子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 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 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 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古诗词诵读《诗经 邶风 静女》课件(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诗经 邶风 静女》课件(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
通假字:
静:同“靖”,文雅和善。爱:同“薆”,隐藏。 见:同“现”,出现。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归:通“馈”,赠。 匪:同“非”,不是。女:通“汝”,指荑。
8
课堂检测: 1.本诗出自于( ) A.《诗经·卫风》 B.《诗经·邶风》 C.诗经·鲁颂》 D.《诗经·小雅》 【答案】B
9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是“静女”,指的是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她更美丽。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 是美得出奇。
【答案】 C
10
3.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②女主人公是大胆开放的。诗章之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 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家长包办,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 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
③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但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为什么女主人 公“爱而不见”呢?第一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在 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不适合约会,有则不赴约,无则赴约;第二种可能: 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反过来等她,值不值 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约,不值得就打道回府嘛;第三种可能:女主人公故意 捉弄一下男主人公。综合上面三种可能,透露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 智慧。而委婉含蓄可以从诗章的下半部分——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借赠 送“彤管”、“荑”表现出来。

《静女》PPT课件

《静女》PPT课件

章节分析与意象解读
章节分析
按照诗歌的章节顺序,逐节分析诗歌 的内容、情感和意象,揭示诗人的创 作思路和艺术构思。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节奏、意 象等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 的抒情魅力。
意象解读
对诗歌中的关键意象进行深入解读, 挖掘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出处及含义阐释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这句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描绘了静女的美好形象以及她与情人相约的 情景。含义是静女容貌美丽,在城角等待我,表达了诗人对静女深深的倾慕之 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句诗紧承上句,描述了诗人因见不到静女而焦急不安的心情。含义是我急切 地寻找她,却找不到,急得抓耳挠腮,徘徊不定,展现了诗人对静女的深切思 念和渴望。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背景
阐述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使现代汉 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创意写作:以《静女》为灵感源泉
诗歌续写
根据《静女》的意境和情感,进行诗歌续写,展现个人创作才华 。
故事改编
将《静女》改编成现代故事,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感。
情感表达
借鉴《静女》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创作个人原创诗歌或散文,抒 发内心情感。

诗经《静女》ppt课件

诗经《静女》ppt课件
一、中国诗歌发展史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古 体 诗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古诗 以五言诗为主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近 体 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二、《诗经》是什么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周代诗歌305篇。除极少数是西周作 品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 义传统。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 • • 归:通“馈”,赠送。 荑:初生的茅草。 洵:确实。 匪:通“非”。
静女
• 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头来。 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
• 文雅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 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 • 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如:五言诗
静女人真美,约我会城隅。 故意躲起来,找得我心急。 静女人真好,送我红彤管。 彤管艳又美,让我好欢喜。 静女心真巧,送我白茅草。 情结茅草中,让我好珍惜。
七言诗
这位姑娘真美丽,约我相会到城隅。 姑娘姑娘躲哪里?让我心跳又着急。 这位姑娘有情意,送我漂亮红乐器。 姑娘姑娘多谢你,红红彤管表心意。 这位姑娘有心计,采来白茅寄心迹。 姑娘姑娘我懂了,你的深情我珍惜。
静女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 • • • 静:Hale Waihona Puke Baidu静,文雅。 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丽。 俟:等候。 城隅:城上的角楼。 爱:隐藏。 见:出现 搔:挠。 踯躅:徘徊。

《静女》课件

《静女》课件

体 制
雅(大雅、小雅105) 朝廷之音(宫廷乐曲)
颂(周颂、鲁颂、商颂40)宗庙之音(宗庙祭祀)
表现 手法
赋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shū sì y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xiàn chíchú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二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 “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女 怎样的感情?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草之美,实际上是 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 的爱恋。(双关语)
三章: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 女
《 诗 经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简介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 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 “诗三百”或 “诗”。汉代学者 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

诗经《静女》ppt课件

诗经《静女》ppt课件
审美价值
《静女》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 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有 积极作用。
如何将诗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阅读欣赏
引用化用
通过阅读诗经中的经典诗篇,欣赏其优美 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意境。
在日常交流、写作中,可以引用或化用诗 经中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月色朦胧,星光点点 ,营造出静谧而神秘 的夜晚氛围。
山峦起伏,水流潺潺 ,展现壮美的自然风 光。
微风轻拂,草动虫鸣 ,传递出自然的生机 与活力。
塑造人物形象
01
02
03
静女形象
娴静柔美,端庄典雅,宛 如月下仙子。
男子形象
英俊潇洒,才情出众,对 静女充满倾慕之情。
人物互动
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表情描 绘,展现两人之间的情感 交流。
《子衿》
描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爱情的坚贞 和执着。
《静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
1 2 3
传承优秀文化
《静女》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对于传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纯真爱情
《静女》所表达的爱情观,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 们来说,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倡导纯真、 健康的爱情。
融入生活
传承弘扬
将诗经中的思想、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例 如通过欣赏自然风景、体验人情世态等方 式,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

静女

《诗经·邶风》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诗经》里的爱情

核心素养

语言构建与运用

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二、走进《诗经》

风: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內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有“周颂”、“鲁颂”、“商颂”。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二、走进《诗经》

诗经六义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静女》课件

《静女》课件
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 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 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主题思想:
作者从静女到彤管,再从 荑到静女,把人、物、情 巧妙的融合起来,表现了 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爱情。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 部 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 西周初年 至 春秋中叶 ,
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篇。原称“诗” 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 经典才称《诗经》。据说是由孔子编定 的。
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 六义
体 制
《诗经》的体至制及表现手法
风(十五国风160) 风土之音(民间歌谣) 雅(大雅、小雅105) 朝廷之音(宫廷乐曲) 颂(周颂、鲁颂、商颂40)宗庙之音(宗庙祭祀)
• 答案二:
• 写“静女”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 求,对幸福的憧憬,而且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 会男女平等的追求。
主题
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 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 往。
作业 1.背诵全诗.
• 双关: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 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
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
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 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静女》课件

《静女》课件

阅读练习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 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 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两句主要表达的是男青年赞美姑 娘馈赠的信物。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 动活泼,富有情趣。解析:C项,主要表达的是男青年对姑娘的赞美。
理解性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体现约会时男子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____爱__而__不__见____,___搔__首__踟__蹰_____。 (2)《静女》中运用双关赞美姑娘的句子是: ____彤__管__有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炜____,___说__怿__女__美_____。 (3)《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句 子是:__匪__女__之__为__美____,__美__人__之__贻______。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先河。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始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 包括了15个地方的民歌,所以叫“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诗 经》中的核心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 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 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 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静女》ppt课件

《静女》ppt课件

用桃的意象来赞美出嫁的新 娘子。桃花比喻女子美丽的 容颜,桃的果实和枝叶的繁 茂来象征女子在婚姻中可以 繁衍后代,子孙昌盛。
葛、萧、艾都与生产劳动生活密切相关, 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绵长的祝福。
叁 议
你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 请写下你的想法。
“师”说
爱情是一种美好。 唯其美好,故值得等待! 爱情不仅仅是欢喜, 还需要理智; 爱情不仅仅是激动, 还需要忠贞; 要用慧眼辨识,以责任担当, 如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才成了最美丽的歌吟!
——曾国藩

节拍
《诗经》诵读指导
四言为主,“二二”节拍
结构
重章叠句,复沓回环
音韵 使用民歌或模拟民歌自然用韵
文字
先秦时期,注意掌握音、义
贰 思
活动一来自百度文库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篇目 女子形象 男子形象 爱情主题
《静女》
娴静美丽 活泼俏皮 憨厚朴实 真诚痴情
爱情的甜蜜
《桃夭》 美丽动人 温柔贤惠
婚姻的幸福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
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诗经》古诗群文阅读

《诗经(静女)》 课件 (共50张PPT)

《诗经(静女)》 课件 (共50张PPT)
比喻
兴 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
有太阳,妹不说话妹不开口 妹心怎么想
•联想法
bèi
邶风 静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 尘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 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 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
诗经的评价: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 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 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1]
《国风·郑风·子衿》是《诗经·国风·郑风》 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 她恋人的感情。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 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其中“一日不见,如 三月兮”更是千古名句。
它是如此特别而美丽。
然而,他一切闪光并非由它,
只因赠送女子的脉脉情意。
(二)艺术特色: 1.人、物、情结合。(托物抒怀) 2.重章复唱、双声叠韵的运用。
3.巧选细节,心理活动细腻传神,风格朴 实。
比较《邶风静女》 和《郑风子衿》,说说两诗的异同
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②?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在城阙兮⑤。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

《静女》精品课件

《静女》精品课件

[答案] 第一章开篇两句要读出赴约时的兴奋得意之情,“爱而 不见,搔首踟蹰”应读出男子苦等不来的焦急苦恼之情。语速稍微 轻快一些。
第二章前面两句要读出收到女子赠物的高兴之情,后两句则应 表达出对心爱之人的赞美之情。语速稍慢一些。
第三章“洵美且异”要表现出对“荑草”的喜爱之情,此时之 喜悦尤甚百度文库彼时得到彤管,末句“美人之贻”则应当读出得意兴奋 之情。语速稍快且语气加重一些。
2.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到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2.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3.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答案] 先“俟我于城隅”,又“爱而不见”。诗歌采用逆转的 手法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一位俏皮、可爱的女子形象。“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也很相似, 这种艺术手法叫“重章叠句”。通过反复的吟咏,能造成一唱三叹 的艺术效果,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让有情人反 复借“彤管”和“荑”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写出了一个大胆勇 敢地追寻自己幸福的女子形象。
[答案] “彤管”与“荑”指的是同一类的小草。“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说怿”是男青年对荑草外在美的欣赏;接受荑草,感 受到普通小草的“洵美且异”,是因为“美人之贻”。郎情妾意全 都在一株小草上表现出来了。所以,“彤管”“荑”显然指的是有爱 意的草,象征着一种清丽脱俗的爱情。况且,初生荑草将会长成茂 盛的草丛,还含有爱情将更进一步发展的象征意义。

《静女》ppt课件24张

《静女》ppt课件24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娴静的女子。静:娴静。 【邶】(bèi) 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娈】(luán) 面目姣好。 【贻】(yí) 赠送。
【其姝】(shū) 姝,美丽。其,程度副词,很。 【炜】色红而光亮。
【俟】(sì) 等待,等候。 【城隅】(yú) 城角。一说是城边的角楼。 【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见】(xiàn) 通"现",出现。
《诗经》的地位: ①孔子将《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②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并将其列为“四书”“五经”之一,被称为《诗经》,沿用至 今。 ③《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 源头。它和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的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本用来指两大 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④《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 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译文:那个姑娘文静而漂亮,约会等我在城脚。 我如期等她不见声响,急得搔首弄发心彷徨。 那个姑娘纯洁而漂亮,送我红管草携带幽香。 红管草发出光芒,我把它爱得像美人一样。 牧场摘来嫩草也芳香,实在美丽另有花样。 并非小草特别漂亮,因为美人赠送才不比寻常。

《静女》课件

《静女》课件

06
拓展延伸与思考题
比较阅读其他爱情题材诗歌
选择《诗经》中其他爱情题材的 诗歌,如《蒹葭》《关雎》等,
与《静女》进行对比阅读。
分析不同诗歌在表达爱情主题时 的异同点,如情感表达、人物形
象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
探讨这些诗歌所反映的古代社会 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爱情观念。
探讨现代社会中爱情观念变迁
分析现代社会中爱情观念的多 样性和变化,如自由恋爱、婚 姻自主、性别平等等观念的普 及。
《静女》创作背景及时代特征
《静女》一诗,出自《诗经·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是一首爱 情诗。
诗的背景时代是周代,当时的社会风俗淳厚,男女恋爱比较自由,常常有一些青年 男女在城隅、桑间等地幽会、歌唱。
《静女》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描绘出一幅极 有生活气息的幽会图,是一篇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经》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其余305篇按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160篇;“雅”主要是朝廷乐歌, 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篇。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 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探讨现代科技和社会变革对爱 情观念的影响,如网络交友、 异地恋、闪婚等现象的出现。

2024版诗经《静女》课件

2024版诗经《静女》课件
诗经《静女》课件
目录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与情感分析 • 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 艺术特色与创作技巧 •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 简介
《诗经》简介及历史地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中大量运用赋、比、兴等手法,使得诗歌形象鲜明,意境 深远。
《静女》独特艺术魅力剖析
细腻的心理描绘
《静女》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她复杂而真实 的情感变化。
生动的场景再现
诗歌通过对约会场景的生动再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浪 漫气息的时刻。
双关语的巧妙运用
诗歌中多处运用双关语,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深化了诗歌 的意境。
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
主题
《静女》一诗以男女幽会为主题,描绘了静女与男子之间相恋相思的情感纠葛。
思想内涵
此诗通过描绘静女与男子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礼教对人们情感的束缚和压抑。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比 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学生朗读、背诵比赛组织
分组朗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朗读《静女》的节选内容,比赛朗 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静女》课件(共19张PPT)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静女》课件(共19张PPT)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请你指出现在的歌源自文库出现的重章叠句的例子
背 诵 全 文
桃 花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分15国 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后人经常把它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 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类。“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也。”“敷陈”指叙事,“直言”指照直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 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 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章 一
试试解释文章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 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相传孔子对其做过收集整理,原本只称《诗》,后来成为 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的“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 手法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 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 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 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 点。
诗经二首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
作业 1.背诵全诗. 2.预习《氓》
人物形象
• 从诗歌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 人公是一个活泼、调皮、大 胆的女子,敢于邀请男主人 公约会,又故意调皮地躲起 来。
• 从诗歌内容就可以看出小伙子 是一个十分憨厚、痴情的人。 收到姑娘的邀请时他是多么开 心得意,面对姑娘的礼物时他 巧妙地运用双关语赞美礼物和 姑娘。约会后还不忘夸一番姑 娘和礼物。
• 邶风·静女
(Shū,美丽) (城上的角楼)(通“现”,出现)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sì,等待) (通“薆”,隐藏 )(chíchú,犹豫徘徊 )
(luán,美好) (tóng,深红色)
通“悦” (yì,喜爱)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yí,赠送) (wěi,鲜亮的光彩 )(Rǔ,通“汝”,你)
• 答案二:
• 写“静女”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 求,对幸福的憧憬,而且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 会男女平等的追求。
主题
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 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 往。
质疑
朱熹说《邶风·静女》是 “淫奔期会之 诗” 。
思考:
《静女》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无邪”还是“淫奔期 会之诗”?
思考:“彤管”、“荑”的作用?
象征: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 特定的事理来表情达意。
彤管:红色是心的颜色,是火的颜 色,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
荑草:白色是云的颜色,是雪的颜色, 象征着爱情的淳朴和高尚。
艺术手法
1、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
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 法。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原称“诗”
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 经典才称《诗经》。据说是由孔子编定 的。
《诗经》体例
据说《诗经》中的诗,都是当时能演 唱的歌词。也就是说这些诗篇,就其原来 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 性质,分成“风”、“雅”、“颂”三大 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庸、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曹、等15 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 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诗经》体例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 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 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诗经》六义
风(十五国风)
风土之音(民间歌谣)
体 雅(大雅、小雅) 朝廷之音(宫廷乐曲)

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之音(宗庙祭祀)
• 双关: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 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
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
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 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贻。
这一章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两人见面后的情景。
“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 它“美且异”? 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
段落翻译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
• 那个姑娘文静而漂亮,暗中相约我在城 角的地方相见。我如期而至但她却没有 出现,急得我搔首弄发心彷徨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 怿女美。
• 那个姑娘纯洁而美丽,送我一束红管 草携带着淡淡的幽香。红管草发出闪 闪的光芒,我非常高兴,因为它是美 丽的姑娘(所赠)
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 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 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 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 的心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 女怎样的感情?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 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 “静女”的爱恋。(双关语)
邶风•静女
艺术手法: 赋 重章叠句 细节描写
内容分析:一章:青年之急 场景
二章:青年之恋 心理

三章:青年之诚 心理
主题思想:作者从静女到彤管,再从荑到静女, 把人、物、情巧妙的融合起来,表现 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爱情。
思考
为什么不写我主动给“静女”送信物,却 写静女主动给我送信物?
答案一: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静女”冲破了精 神的束缚和世俗的偏见,主动站立于追求自由幸 福的人生平台上,将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信物” 送给心上人,这表明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 纯真爱情的虔诚。如果写男子,她则由主动变被 动,这就不能突出表现她对自由幸福的强烈追求。
(kuì,通“馈”,赠送) (Fēi,通“非”,不是)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tí)(xún,的确,确实)
总结通假字
• 1、见:通“现”,出现。 • 2、爱:通“薆”,隐藏,遮掩。 • 3、说:通“悦”,喜爱。 • 4、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 • 5、归:通“馈”,赠送。 • 6、匪:通“非”,不是。
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静首

百 年


解题: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 南汤阴东南。
静女,闲雅的女子。诗经中的诗 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 题目。
诵读要领
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四言诗 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如: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 /有炜,说怿/女美。
词义疏通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 人之贻。
牧场摘来的嫩草纯洁芳香,非常美丽 并且非常奇妙。也并非小草特别的漂亮, 只因是美人所赠才非比寻常。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 (城墙上的角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