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圆的周长是由半径决定的,能够计算圆的周长。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圆的周长是由半径决定的,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2.圆的实物模型3.学生练习册和试卷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圆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圆的认识和兴趣。
2.教师简单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讲解1.教师通过教学PPT,详细讲解圆的周长是由半径决定的。
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弧长,而弧长等于半径乘以角度。
2.教师结合具体例子,解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
3.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推理和实际应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三)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计算圆的周长。
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四)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概括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
(五)拓展1.教师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和解答问题。
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六)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册中相关习题。
2.鼓励学生扩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圆的兴趣和认识。
在讲解中,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拓展中,鼓励学生扩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5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5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圆的周长内容分析:通过关心同学回忆周长的概念,引出圆周长的概念;接着引出本课讨论的问题: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通过同学的动手实践活动,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给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介绍了祖冲之和圆周率,最终运用周长公式,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同学起点:对圆和周长的概念已有初步的熟悉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长的概念,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使同学把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3、以自主探究、小组商量、合作的形式,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4.结合圆周率的由来,了解祖冲之的故事,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预备:直尺;两个有厚度、标明直径、不同规格的圆片;棉线。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说圆的熟悉;(你对圆的学问有哪些了解)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
〔板书:圆的周长〕二、新授1.熟悉圆的周长;〔1〕师拿出圆片让同学指出圆的周长;〔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2〕描出两个规格不同的圆的周长;感受圆的周长;〔请你描出练习纸上两个圆的周长。
〕(哪一个周长长?)〔3〕揭示圆周长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师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围成圆的一周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幻灯出示〕2、理解、运用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师问:圆的周长长短不一,该怎么测量?生边演示测量圆片周长,边介绍绳测法。
要求同学测量出两个圆片的周长,并把周长和相应的直径填入记录单中。
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师记录。
圆片测量记录单:3.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猜想跟圆周长相关的量;〔猜想一下,圆的周长长短跟什么量有关?〕计算记录单中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数保存两位小数;同学反馈比值;周长〔厘米〕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数保存两位〕〔2〕熟悉圆周率①揭示圆周率: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其实这个比值是个固定不变的,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π表示。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7篇)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7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微课简介】《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一课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适用于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已有初步认识并将学习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学生学习。
在这个知识点学习中,学生应用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对比、分析、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背景】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关于圆的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理解圆的公式推导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圆周长公式的关键。
由于本班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体现出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于是将公式推导这一部分设计为学生应用互动学习软件,在预设的任务中以同桌俩俩合作和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更注重于学生学习内容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去探究,通过“再发现”、“再创造”,建构数学模型,从而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
为了突破这个知识的重难点,应用学习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用交互工具建构数学模型,应用对比、分析、概括等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能力发展。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要学生借助学习软件,在给出的任务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活动,从而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023最新-《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课题圆的周长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发现规律,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探索意识。
3、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手记我在设计圆的周长这节课时,对圆周长概念的教学做了淡化处理,新教材对概念和老教材比已经大大弱化了。
目标是让学生知晓,不必死抠字眼。
我的设计,力图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找到衔接点,故而在正方形内接圆这一点上,为探究直径和圆周长的关系做了新的尝试。
之后的教学,希望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观察和讨论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教学重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资源目标学与教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二、渗透“转化”,激发兴趣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五、知识回首,概括总结师生谈话,生活中的周长概念,教具。
教具、学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具、计算器、实验报告单习题实物感知,触摸圆的周长,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形象的让学生建立圆周长的概念。
让学生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测量的局限性引出寻找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从猜想与观察中初步探寻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通过操作,收集数据,计算比对后发现规律。
从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引出圆周率的概念从圆周率概念中演变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巩固运用、深化知识学生对整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初中圆的周长教案
初中圆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1. 圆的模型或者图片。
2. 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圆形桌面、圆形窗户等。
2. 提问:这些物品的边缘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圆的周长(15分钟)1. 让学生拿出圆的模型或者图片,观察圆的边缘。
2. 提问:圆的边缘是什么形状?3. 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记录测量结果。
4. 让学生观察测量结果,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
5. 引导学生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应用圆的周长公式(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等。
2. 让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的周长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实际应用。
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推导和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但是,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7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7篇圆的周长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了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圆周长有关的问题,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例5: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你从中读出什么数学信息?(二)讲授新课师生交流数学信息,探究问题: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生探究后交流展示方法:小结:根据C=πd,可以列方程解答。
(三)重难点精讲生自主探究交流后计算方法: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x=251.2÷3.14x=80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求花坛的直径?生交流想法。
生探究后交流:251.2÷3.14=80(米)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四)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则C=πd或C=2πr知道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和半径,可以用算术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来解答。
解答与圆的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先想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再根据已知条件来解答。
(五)随堂检测1、先估计,再求出圆的直径。
C=12.56米C=15.7厘米C=62.8厘米2、计算2.6+1.4=0.52-0.28=0.17+0.83=3×2.4=5×0.15=0.78÷6=3、填表4、滚铁环是一种有趣的儿童游戏。
如果用一根90厘米的铁片弯成一个圆形铁环,这个铁环的半径大约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数)5、用一根绳子绕这棵树干,量得10圈的绳子是12.56米。
这棵树树干横截面的直径大约是多少厘米?6、圆形拱门的高度要在2.4——2.7米之间才符合标准。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4篇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4篇《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圆的周长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观看后提问:1.谁获胜呢?2.它们对自己跑的距离产生了怀疑,都说自己跑的远……3.拿起一个圆用手模一摸感知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新课(一)介绍测量方法:1.绳测法。
2.滚动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化曲为直”的思想,知道绳测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让学生感知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二)猜想。
(三)实验。
1.小组协作。
周长c (厘米)直径d (厘米)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2.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
提问: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四)验证结论。
(五)阅读理解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三、练习计算方法:1.能说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吗?c=∏d c=2∏r(板书)2.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10cm r=10cm3.(略)4.现在你明白小龟和小兔谁跑的路程长吗?谁跑得快?5.拓展练习。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请主动用你学会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周长的问题。
圆的周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1、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教学例6。
⑴ 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⑴ 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①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5篇)优秀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5篇)优秀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资料】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周长计算。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62~64页的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好处,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潜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好处。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
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资料。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好处,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明白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
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
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必须的自主学习潜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用心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用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细绳、直尺、绳子系的小球。
学生准备:圆形物品、圆形橡筋、直径为2、3、5厘米的圆形纸片、直尺、三角板、棉线、软皮尺、剪刀、实验报告单、计算器。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圆的周长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观看后提问:1、谁获胜呢?2、它们对自己跑的距离产生了怀疑,都说自己跑的远……3、拿起一个圆用手模一摸感知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新课(一)介绍测量方法:1、绳测法。
2、滚动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化曲为直”的思想,知道绳测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让学生感知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二)猜想。
(三)实验。
1、小组协作。
周长c(厘米)直径d(厘米)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2、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
提问: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四)验证结论。
(五)阅读理解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三、练习计算方法:1、能说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吗?c=∏dc=2∏r(板书)2、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10cmr=10cm3、(略)4、现在你明白小龟和小兔谁跑的路程长吗?谁跑得快?5、拓展练习。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请主动用你学会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周长的问题。
附:教学设想一、选择与新知识最佳关系的生长点,巧制课件,导入新课。
“周长”是已学过的概念,但以前讲的长、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封闭折线的长度,而圆的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
一“直”一“曲”既有联系亦有区别。
我抓住这一新知识的连接点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课件演示与实验相结合,个别实验和小组实验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谈话与板书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并且探究的题材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学生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6篇
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资料: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一册).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圆的周长.2.理解圆周率的好处.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好处.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1.指幻灯图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问:这些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问:什么是周长?出示:平面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想一想:什么叫元的周长出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回答:不能.想一想圆的周长都能够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这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哪些部分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五、统计测量结果.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六、电脑出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明白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63页,默读“其实”到“π≈3.14”.以及“你明白吗?”七、看书后回答问题:1.什么叫圆周率?2.你明白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吗?师: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祖冲之就已经把圆周率精确到了7位小数了,他的发现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何等漫长的时间啊!为了纪念他,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脉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3.明白了圆周率,还需明白什么条件就能够计算圆的周长?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就应怎样表示?此刻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下面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决定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决定:1、π=3.14()2、只要明白圆的直径或者半径,就能够明白圆的周长()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圆的的周长Microsoft Word 文档 (5)
圆的周长设计思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着以上理念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通过一系列教学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圆的面积和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圆的周长(人教实验版数学六年级上册P62—64例1)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通过操作探究、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㈡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㈢情感目标1、通过对“圆直径、周长的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2、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一)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系绳的小球,圆形纸片等。
(二)学具:圆片、直尺、细绳、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第一次龟兔赛跑,兔子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
我们去现场感受一下吧!(播放课件)㈡迁移类推,揭示课题1、提问:要求兔子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要求乌龟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课题:圆的周长2、出示圆片提问:围成圆的这条线是直的吗?这条线的长是什么的长?(播放课件)3、学生指圆片的周长给同桌看,同桌间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1、探索发现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
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
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圆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能够应用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圆的展示物品;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圆的展示物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们描述圆的形状和特点。
2.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圆的周长是什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请学生展开讨论。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念化地定义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弧长,记作L。
2.教师讲解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L=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示例,展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纸和笔,完成一些基本的计算圆的周长的练习。
2.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如:“一个车轮的直径为80cm,请计算它的周长。
” “一个游泳池的半径为5m,请计算它的周长。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巩固与评价(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评价题目,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情况,并提出疑问和问题。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圆的示意图来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2.学生可以给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L=2πr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应用到实际中。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2.学会使用公式求解圆的周长;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案和课件;2.一组圆和直尺。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展示一张绘有圆的图片,并问学生他们对圆的周长是否了解。
2.解释什么是圆的周长,尽量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可以引用类似围着圆跑道跑步的例子。
引入(10分钟)1.导入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强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半径和直径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确定一个圆的直径。
讲解(20分钟)1.引入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解释公式中的符号意义。
2.通过黑板上的实例计算,解释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实践(30分钟)1.每组给学生分发一组圆和直尺。
2.要求学生测量每个圆的直径和半径,并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
3.学生完成后交互讨论并核对结果。
归纳总结(15分钟)1.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展示正确的解法。
2.强调公式的应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拓展练习(10分钟)1.随堂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和测量至少三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并计算其面积。
2.下节课开头,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计算结果呈现给全班。
教学反思:这个教学设计在教授圆的周长的过程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
此外,通过鼓励学生的互动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本课设计也为下一节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提升。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1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的。
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本单元第一部分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前期的学习和认识都为学生学习研究“圆的周长”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和铺垫。
“圆的周长”教学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熊大和光头强跑步比赛,请同学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场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裁判,有没有兴趣?比赛开始!(2)、师:看到这儿,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看法?学生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的回答如下生1:不公平,因为光头强沿着正方形跑,熊大沿着圆形跑。
生2:不公平,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的周长要长。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4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4【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观点的启蒙教育及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录像、投影片、3个大小不等的圆、分别在一端系上红、白小球体的绳子各一根。
学具:圆、直尺、小绳。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它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师出示正方形的图形。
)学生指着图形回答上述问题。
生:这是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这四条边的长度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
周长是边长的4倍。
教师当场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以两条折线的交点为圆心画了一个最大的圆。
提问:圆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谁能指一指。
师:通过手摸正方形周长和圆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生:正方形的周长是由4条直直的线段组成的;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老师请同学们闭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形呢?老师一边显示图象一边讲述:以这点为圆心,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圆。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现在将圆的周长展开,请观察出现了什么情况。
圆的周长展开后变成了一条线段。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认识了圆,知道了半径、直径和周长,学会了测量和计算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能不能测量和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计算)【评: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教师注意了必要的复习铺垫,并引导学生研究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这就为学习圆的周长计算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
渗透了要求圆的周长也需从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入手】2、学习新知。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圆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学会计算圆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5分钟)展示一些圆形物体,如篮球、水杯底部等,并提问:这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吗?为什么?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不能用尺子直接量长度。
2. 导入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人模仿圆作走形步,其他同学观察,发现有规律的叠加,以找出计算周长的办法。
3.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和讨论,引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然后,解释圆周长的定义:圆就是各种直径等长的线段的叠加。
4. 计算积累(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数值,让学生计算这些圆的周长,并由学生互相核对答案。
5. 拓展练习(10分钟)出示一些更加复杂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圆的周长。
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 操作实践(20分钟)发放圆的模型、圆规和卷尺等实物工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加深对圆的周长概念的理解。
7. 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归纳总结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和规律。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使学生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让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2.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细绳、直尺、系绳子的小球。
学生准备:圆形物品、直径5厘米的圆片、直尺、绳子、软皮尺、剪刀、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幻灯片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先让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再认识他们的周长指的是哪里,最后通过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引入这节课课题——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2、幻灯片出示圆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对大小圆进行对比来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周长直径
二、验证猜测,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得到一个圆周长的数据。
要想验证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关系,就要测量出它们的长度,直径用直尺就可以测量,那圆的周长呢?圆的周长是有一条曲线围成的能用直尺测量吗?那怎么办呢?(学生说想法,教师补充,幻灯片演示滚动法,用教具演示绳测法。
)
2、测量探究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关系。
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我们的结论: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一些。
3、交流结论,认识圆周率。
(1)随机选一组说自己小组的结论,其他组补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周长÷直径=
(2)出示幻灯片,认识圆周率。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经过精密计算,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大约在1500年前,中国的一位科学家祖冲之就已经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欧洲数学家的计算结果至少要早1000年。
现在我们已经用计算器算出圆周率的小数点儿后面上亿位: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经过阅读,说说你们明白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周率
π≈3.14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圆的周长用C表示,直径用d表示,那么圆的周长公式怎么表示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C=πd或C=2πr
三、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圆的周长。
(1)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2)一个圆的半径是10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判断对错。
(1)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相除得的商。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
倍。
()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4)π
=3.14
()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一面圆镜的镜面直径是40厘米,在它边缘镶嵌着一根金属条。
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2)这个钟表的分针长11厘米,你知道这个钟表的分针转一圈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吗?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谁能把你的所得与大家分享?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C=2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