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史 七章吴破郢yǐng与春秋末楚国的复兴
《涉江》赏析
《涉江》赏析【作者介绍】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伟大的诗人。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人。
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在同反动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谗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
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yǐng]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的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对后世影响很大。
著作有长诗《离骚》和《天问》,组诗《九歌》《九章》等。
《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汉代学者刘向辑集的《楚辞》。
【解题】《涉江》选自《楚辞·九章》。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衷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jú)颂》《悲回风》,共计九篇。
除《橘颂》或为早年作品外,余皆反映其遭谗及放逐后的.生活,抨击腐朽贵族集团,表现出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思想。
《涉江》是屈原晚年的作品。
这是一首纪行诗,也是一首抒情诗。
叙写了作者于顷襄王三年(前296)第二次被放逐后,渡江而南的经历和思想情况,故题名“涉江”,当时屈原在流放途中,渡过长江,登上鄂渚,穿过洞庭,走到沅水上游。
在行径辰阳,进入淑浦之后,写下了这首诗。
【注评】余幼好(hào)此奇服兮,【余:我。
好:爱好。
奇服:奇特的服饰,指下文的长铗、切云冠、明月(珠)、宝璐等。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表句读的停顿,并起舒缓语气、抒发感情的作用。
】年既老而不衰。
【既:已经,副词。
不衰:指对奇服的爱好没有减弱。
】带长铗(jiá)之陆离兮,【铗:剑柄,这里指剑。
楚国历史大事记
约前674~672年
楚堵敖元至三年
楚为逐鹿中原,加强车兵。楚国中上层贵族亦开始以车、马入葬。楚申公彭宇卒,葬于申县近郊。随葬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等物644件。
前672年
楚堵敖三年
熊艰欲杀其弟頵。頵奔随,借随人之助杀艰代立,是为楚成王。
前671年
楚成王元年
为结好于诸侯 ,扩大外交声势,楚遣使聘于鲁,楚、鲁始通。又遣使贡献于周。周惠王赐胙,令楚“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楚借周王之命南伐,后又东进,扩境千里。
前666年
楚成王六年
令尹子元以车600乘伐郑,入于桔[木失]之门,众车入自纯门。郑内城悬门不闭,子元等疑莫能辨,又闻齐、鲁、宋师来救郑,楚师遂夜遁。子元欲蛊文夫人(息娣),曾为馆于宫侧而振万舞,伐郑返郢后,擅自住进王宫。斗射师谏,子元将其拘执。
楚师伐,大败绞人,迫使订立城下之盟。楚师分兵涉彭水,引起罗人警戒。武王已由丹阳迁郢。
前699年
楚武王四十二年
莫敖屈瑕伐罗。至鄢水,济渡,秩序混乱,队伍不整肃,且不设备。至罗境,遭到罗与卢戎两军夹击,楚师大败。屈瑕回师至郢,自缢于附近之荒谷。君帅囚于荒谷东岸之冶父,等待处分。武王承担责任,皆予以赦免。
冬,齐、鲁、陈、蔡、楚、郑盟于齐。时中原霸主齐桓公已逝世,是为楚国首次正式参加中原诸侯盟会。
前640年
楚成王三十二年
随国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令尹子文率师伐随,取成而还。随国从此服属于楚。
前639年
楚成王三十三年
宋襄公欲继齐桓霸业,求诸侯于楚。春,宋、齐、楚盟于鹿上。秋,宋襄公、楚成王及陈、蔡、郑、许、曹君会于孟。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楚使斗宜申献宋捷于鲁。十二月,楚成王与鲁僖公及陈、蔡等诸侯盟于薄,释宋襄公。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 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即诸侯)。
——《史记·周本纪》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 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 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①周王室衰微,地位下降,已无力控制诸侯。 ②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攘因,二武:汉铁成器为繁、荣牛的耕商出业现中,心社。会生产力进一 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武很汉大通史发》展。
楚庄王争霸因素有:
1、楚庄王通过改革使楚国强大, 通过兼并战争的方式使楚国称霸。 2、铁器、牛耕出现,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有了很大发展。楚国经济实力雄厚。
手工业工艺精湛、技术高超 漆器种类有漆豆、耳杯、座屏、镇墓兽及甲、盾、
剑盒、剑鞘等。其色彩更是丰富多彩……这些器
物多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是楚国经营武汉的
有力证。
——《武汉通史》
彩绘木雕小座屏
武汉地区商业发展的条件实在优越。江汉平 原一带,自古即是物产丰富的地区,物种齐备、 资源丰富、大到国之货殖,小至居家生活,凡 是所需之物,江汉无不盛产。东周时期,由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产品日益丰富, 楚国统治者又实行较为开明的商业政策,地域 之间农、业国手际工之业间的的发交展通也限促制进并了不商严业格的,繁加荣之地 跨南北、沟通东西的地理优势,特别是江汉交 汇的稠密水网,使得南来北往、西上东下极为 便利。一时间,富商争利,豪贾逐息,熙熙攘
——《韩非子•喻老》
1.庄王其人:雄才大略、励精图治
2.楚庄王争霸的原因
公元前614年,楚庄王继位,他是一位雄才大 略的楚君。经过楚庄王对内政和兵政的改革,楚 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当时富 强之国,遂问鼎中原,发动兼并战争,降服了陈、 蔡、郑、宋、鲁等国,通过邲(bì)之战打败 了称霸几十年的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 晋文公之后又一位著名的霸主。迅速扩张的结果, 使楚国统治的疆域达到半个中国。
楚国郢都
楚国郢都楚国历代国都:楚国在周成王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曾一度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仍称郢,今河南淮阳)。
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县西南)。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郢的解释:郢(音yǐng)〔名〕(1) 古邑名郢,故楚都,在郡江陵北十里。
从邑,呈声。
——《说文》。
朱按,在今湖北荆州府江陵县北,楚武王自丹阳、今宜昌府归州徒此。
(2) 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
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3) 汉县名。
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纪南城东南(4) 代称楚国。
如: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郢人(借指楚国人)古文有载:郢,故楚都,在郡江陵北十里。
从邑,呈声。
——《说文》即在今湖北荆州府江陵县。
繁华郢都楚国国都郢自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于此,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郢作为楚国首都400余年,共20个王在此执政,先后统一了近50个小国,可谓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
屈原就是在纪南被攻破后,悲愤地写下了《九章•哀郢》。
汉桓谭在《新论》中说:“楚之郢都,车挂觳,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
”意思是说,当时城内车碰车,人挤人,早晨穿上出去的是新衣裳,晚上回来就被挤成破衣裳了。
足见楚国当时的繁华。
楚国的大事几乎全都发生在郢都,我国最早使用的黄金币,吴起变法等都出自于此;孔子、庄子、墨子都曾出入于此,屈原曾在这里做过“左徒”(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自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后,几经战火焚烧,这里成为了废墟。
杜甫在此叹惋:“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通过发掘出的文物,仍可以窥见当年楚都的壮阔,楚王台榭及其他建筑仍历历可寻。
中国史上战争(21)吴破楚入郢(ying)之战
中国史上战争(21)吴破楚入郢(ying)之战自周敬王八年,楚昭王四年,吴王阖庐三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庐采取三分敝楚长期消耗之战略,迭次分兵攻楚,迄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已历六年,《左传》载,自楚昭王立,无岁不有吴师。
至是楚国确已被吴兵扰乱消耗,达于精疲力竭之境地。
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庐九年,公元前506年,蔡昭侯既以遭楚令尹囊瓦索赂与囚禁之怨赴诉于晋定公,晋定公于是年夏召集十八国诸侯联军会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谋以伐楚,乃以晋士鞅优柔寡断而罢兵。
蔡昭侯以求晋助不成,又以于归途中以兵伐沈之事,招来楚军之进攻,乃以公子乾为质于吴而求吴国之救援。
吴王阖庐召子胥孙武议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则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
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
”于是,吴王阖庐乃遣使答蔡唐并征蔡唐两国之军,一面以孙武为将,伍、员、伯豁副之,公子山(阖庐子)为先锋。
吴王弟夫概欲求为先锋,吴王未之许。
夫概乃率所属五千人从征,尽起三军之众,会蔡唐两国之军伐楚。
吴军此次大举伐楚,将吴军分为南北两路,主力军在南路,由潜(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越过今皖鄂交界之青苔关、松子关,行崇山密林无人之地,经柏子山(今湖北省麻城县东北)、举水(麻城南)向汉水地区前进。
此道为齐桓公在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与徐伐英氏时经由之道。
北路为一部军,自淮油(当在今安徽省霍丘县附近)舍舟从陆,先行救蔡,会同蔡国之军,迅速越过无人之地大隧(今河南省信阳县南与湖北省交界之大胜关),直辕(今武胜关),冥厄(今平靖关)三隘口,再会唐侯之军向汉水地区前进,在雍滋(今湖北省京山县北)与主力会合,以与楚军在汉水两岸进行决战,然后进入楚之郢都。
楚令尹囊瓦在围蔡中,闻吴国发兵救蔡,乃解围而归。
又闻吴军舍舟于淮讷登陆,将疾趋三隘口而下汉,乃与左司马沈尹戌谋议,彼自率之主力军在汉水西岸暂取守势;使左司马戌悉起方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之兵(楚经常在方城、城父、叶邑驻有重兵,以防卫其北疆境界),疾趋淮讷,毁吴之舟后还塞大隧、直辕、冥厄三隘口而下击吴军之背。
墨子《公输》原文及译文
墨子《公输》原文及译文原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
老师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凭借您杀掉他。
楚国历史
辉煌的楚国历史——导游讲解素材作为湖北优秀导游应该会讲的楚文化和三国故事(建议大家多关注易中天品三国、适合大家引用到湖北导游词中、观念独特、打破常规、能让世人耳目一新、还三国历史以真面目!),这也是湖北人的祖宗为后人留的一点传家宝!也是大家能引以自豪文化精神财富。
作为湖北导游必须要讲的两个大题材一定要好好准备!车上十分钟,车下多少功?因人而异,就看自己把自己的定位,是做优秀、备受客人尊重、喜欢的能博古通今的导游,还是做一名客人不投诉就行的导游?全在于个人的追求!楚国狭义的讲指湖北,因为他的首都在湖北,广义的讲指楚国疆域扩张最广大时,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近两广,北及陕南(极盛其的今天的黄河以南,湖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山西、陕西、四川、湖南、贵州,在诸侯国地域最广的属楚)。
楚国的都城古城郢(yǐng)都,位于湖北省荆州北面离城8公里的纪南城。
曾经有二十个王以那做首都,历时四百多年,因此成为了当时南方一个大都会。
当时各国之间的商业相当频繁,各国的都城,同时都是商业中心,郢都当然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了。
此外,由于它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的中枢,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78年,郢都遭到秦军入侵,因而变成废墟。
郢都当时的规模十分大,城东至城西长4450米,城南至城北阔3588米,城墙的周长15506米,共有七座城门,城内有四条古河道。
当时的城墙以土筑成,至今依然存在,有的地段更高达6.7米。
从城内发掘出来的春秋战国文物,现在大部分收藏在荆州博物馆内。
突然之间想到一个成语,“朝秦暮楚”,说的是在战国中后期,一些“连横”时就和秦国混,“合纵”时就和楚国混,形容立场不坚定。
后来有人开玩笑说,早上还在秦国,晚上就到了楚国,赶上“高铁”时代了。
但是我认为“朝秦暮楚”来形容战国后期的这种现状还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秦国像早上的太阳一样正在冉冉升起,而楚国则像夜幕降临,徐徐落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一颗“太阳”冉冉升起,此时的楚国已近灭亡。
子西——精选推荐
⼦西⼦西 ⼦西(?~前479):春秋末楚国令尹。
芈姓,熊⽒,名申,⼜名宜申,字⼦西。
楚平王之庶⼦,楚昭王兄长。
前516年,楚平王卒后,令尹⼦常欲⽴他为楚王。
⼦西坚不同意,⽽拥⽴年幼的太⼦珍为楚君(楚昭王)。
楚昭王四年(前512),吴国公⼦掩余、烛庸逃亡到楚国。
楚昭王封给他们⼤量⼟地,安排他们住于养(今河南沈丘东南),并为之修城,使其与吴王阖闾[lǘ为敌。
⼦西认为经历过楚灵王、楚平王两代的挥霍,此时的楚国民⽣紧迫,不宜与吴国为敌,且认为这只会激怒吴国,昭王不听。
果然,吴王加强对楚国的攻势,伍⼦胥、孙武采纳曾经的晋国正卿荀罃之谋,频繁的袭击楚国,楚国疲于奔命。
楚昭王⼗年,吴军破郢yǐng(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昭王外逃。
⼦西留在郢附近建⽴新都,仿制了昭王的车⼦和服饰,收集溃散的楚国军政⼈员,以⽰楚国尚在。
后得知楚昭王在随(今湖北随州市),即赶⾄随国跟从昭王。
次年,秦哀公⼊援楚国。
⼦西率楚军配合秦军战于汉东,先后在军祥(今随州市西南)、公壻之溪(约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击败吴军。
郢都收复后,被任为令尹,掌管楚国军政⼤权。
楚昭王⼆⼗七年(前489),吴伐陈(今河南淮阳)。
昭王救陈,占⼘不吉,决⼼死战,指定他为继承⼈。
他再次坚辞不受。
昭王死后,他拥⽴昭王之⼦熊章为楚君,是为楚惠王。
后处事不慎,误召回流亡在吴的⽩公胜,并任之为巢⼤夫;前479年,⼦西被⽩公胜所杀。
⽩公胜⽩公胜(前526-前479年,⼜⼀说⽣于公元前533年),⼜名熊胜,是楚平王的嫡孙,太⼦建的⼉⼦,当时⼈们称他为王孙胜,号⽩公。
⽩公胜(前526-前479年,⼜⼀说⽣于公元前533年) 春秋末期楚国⼤夫,楚太⼦建之⼦,楚平王嫡孙。
楚太⼦建携家出逃⾄郑国。
不久,其⽗为郑⼈所杀,⼜由郑国逃奔到吴国。
楚惠王⼆年(前487年),楚令尹⼦西召胜回国。
封在⽩地(今河南息县东),号⽩公。
欲伐郑报仇⽽未能,遂恨楚之君⾂,暗中积极争取民众,准备夺权。
前479年六⽉,吴国攻打楚慎⾢(今安徽颖上北),⽩公胜率军在慎⾢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批军械辎重。
楚国八百年
编者的话你听说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吗?课文《南辕北辙》个人想到位于南方的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的故事。
楚国人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这些,被我们称为“楚文化”。
从广义上来说,楚文化也包含了楚国的附属国家(如曾国、受楚文化影响而衍生出来的文化。
楚文化继承了商周文化的特点,现了楚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与众不同的审美。
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吧!馆长推荐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称雄一方的诸侯国之一,大约在商末周初时立国。
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楚国由一个蕞(zu ì)尔小国,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万乘,骑万匹,粟支十年,饮马黄河,的强盛大国。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楚国人勇于进取,善于革新,出了独具一格、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丝织刺绣、巧夺天工的木竹漆器、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精彩绝伦的散文诗歌、动人心魄的美术乐舞……今天的湖北地区是当时楚国建立和发展的中心区域,文物不胜枚举。
湖北省博物馆从青铜冶铸、丝织刺绣、髹漆装饰、文明诞生记楚国文/矿 金 图/睡大宝自西周初年熊绎被封为楚国国君,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楚国立国约八百年。
楚国的历史,是楚国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历史。
楚国初形成在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支(mǐ)姓的部落南下,到了今天的荆楚大地,也就是湖北省,他们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南方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落,这就是楚人的祖先。
到了商代末年,一个叫鬻(yù)熊的首领带领着楚人投奔了蒸蒸日上的周王朝,受到了重视。
后来,楚国的国君就都以“熊”为氏了,如熊绎、熊通等。
又过了一段时间,到了西周初年,周成王正式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君,还给他分封了土地。
于是,楚国正式诞生了。
不过,那时候的楚国非常偏远,国土面积小,国势也弱。
经过数代楚国人不懈的努力,他们才由弱变强,逐步崛起。
当然啦,随着楚国国势日益强大,他们也不断吞并周围八百年的小国,最终变成“战国七雄”之一。
史记吴王阖闾列传文言文阅读楚国
史记吴王阖闾列传文言文阅读楚国吴王阖闾为什么要和强大的楚国死磕呢?我是无为无不为,我试着回答。
一个大国的崛起,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全部具备,才能够达成目标。
一,天时吴国是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庸为了让位给三子季历,而奔逃到长江流域建立起来的国家。
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伯,次子仲庸和小儿子季历。
三子季历很贤能。
并且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聪明早慧。
周太王在姬昌的身上看到了周部族强大的希望,想传位给季历。
太伯明白父亲的意思。
为了不使父亲为难,违背立嫡长子的传统,于是和二弟仲雁一起翻过秦岭,逃到了当时荒凉的江南,定居在今天江苏无锡的梅村一带,建立了勾吴古国。
这就是吴国的前身。
经过十九代吴王的发展壮大,到春秋末期,吴国已经是南方的一个中等强国。
并且这时候,江南的唯一大国楚国,由于国君昏庸无道,倒行逆施,诛杀了大臣伍奢和伯州梨等人,陷入内乱,国力日下。
此为天时。
地利吴国处于江南。
春秋末年,北方的强国势力最大。
除了晋国,齐、秦国力也非常强大。
而南方只有楚国,实力超强,他是恒亘在吴国争雄道路上的一块儿拦路石,必须搬走。
三人和这和吴国强大道路上的一个关键人才有关。
这个人就是伍子胥。
春秋末年,楚平王昏庸无道。
他本来派人向秦国为楚国太子建求取新妇。
后来听说秦国的公主美丽,就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干出了逆背人伦的丑事。
因为这件事,又怕太子建报复。
又指使人攀附太子,并且杀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和其长子伍尚。
只有次子伍子胥逃到了吴国。
伍子胥是春秋末年的杰出人才,天生神力,又深通兵法,文武双全。
他向当时的公子光献上勇士专诸,演出了专诸刺王僚的精彩篇章。
帮助公子光坐上吴王宝座,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综上所述,吴王阖闾与强大的楚国死磕,是天使、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谢谢邀请,人常说“不做死,不会死”,纵观古代史,每个朝代的兴衰,都是有其内因和外因的,而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内因,春秋时期的楚国被一个小国--吴国打败便是这个道理。
七年级历史春秋争霸
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
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所绘为春秋时期鲁 国大夫曹沫挟持齐桓公,要求他归还鲁国国 土的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互相兼 并的情况。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慢慢仅存有天子的虚名。在王权衰落 的同时,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互相连年征战。
在战争过程中,先后有5个国君成为一方霸主,即齐桓(Huán)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历史上称他们为“春秋五霸”。
晋楚争霸
晋文公征战(想像画)
齐桓公死后,齐国力量衰落,晋国和楚国开始争夺中原的霸权。晋文公(公元前697~ 前628),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他凭丰富的政治经验,于在位不长的时间里,开创了 雄峙中原的事业,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由于他经历曲折,倍遭困厄,即位后 励精图治,政绩显赫,历来为史家所称道。
吴越争霸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 革内政,加强军队,建设城 郭,任用著名军事家孙武为 将军,国力大大加强。 阖闾曾进攻楚国,五战 五胜,直捣楚国都城郢 (Yǐng 今湖北荆州市江陵 区)。 阖闾(?~前496),又 作阖庐,姓姬,名光,吴王 诸樊之子,称‚公子光‛。 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 公元前515年,因王位 继承问题,公子光以庆贺吴 王僚伐楚班师设宴招待。勇 士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 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史 称‚专诸刺王僚‛,公子光 夺得吴国王位。 阖闾上台后即开始实施 强国富民振兴计划。任贤使 能,召伍子胥为行人,以伯 嚭(pǐ)为大夫,共谋国 事。经伍子胥推荐,亲自召 见军事家孙武,拜为将军。
和楚国继续争夺中原的
霸权。 公元前597年,楚晋 军队在邲(今河南荥阳
东北)进行决战,晋军
大败。各国诸侯纷纷归 附楚国。 楚庄王终于一鸣惊
《史记·楚世家》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
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後也。
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
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
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
鬻熊子事文王,早卒。
其子曰熊丽。
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熊生熊胜。
熊胜以弟熊杨为後。
熊杨生熊渠。
熊渠生子三人。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後为熊毋康,毋康早死。
熊渠卒,子熊挚红立。
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
熊延生熊勇。
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
熊勇十年,卒,弟熊严为後。
熊严十年,卒。
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
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
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
仲雪死;叔堪亡,避难於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
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於郑。
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
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为霄敖。
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为蚡冒。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吴楚间早期的战争(三)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吴楚间早期的战争(三)3、吴楚早期60余年的战争吴楚之战,开始于周简王2年,晋景公16年,楚共王7年,吴王寿梦2年,公元前584年。
吴王寿梦以楚国亡臣屈巫臣的教导,遂以新练成的水陆两军北伐徐国(今安徽省宿县北符离集),以讨其附楚之罪,徐国不敌,遂降服于吴。
吴王寿梦认为想保持吴国在淮河流域的势力,必须先将楚国入侵势力击破。
当时楚共王正命令公子婴齐用兵于郑,其留于淮河流域的仅为防守州来一城(今安徽省凤台)的少数守军,寿梦遂移伐徐之军,进攻州来,该年8月击破州来城。
楚令尹婴齐由郑郊移兵来救,已然不及;而楚军留在郑郊作战的,因分兵东移之故,遂惨败于郑。
这是楚军东西分顾的第一次惨败。
吴是东方新兴小国,方遽然能将当时侵陵中原数十年而中原诸侯尽联盟之力才能抗御的楚军击败,并攻破其重要城邑;在中原诸侯的眼中,吴遂为东方的新兴势力,足为诸侯抗楚之助,因此邀其加入中原联盟。
周简王10年,晋厉公5年,楚共王15年,吴王寿梦10年,公元前576年冬,晋卿士燮召集鲁叔孙侨如、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鱿、邾人与吴王会盟于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至此晋景公所规划的联吴政策终于完成。
在久受楚军蹂躏压迫的东夷诸小国,其对于吴国的兴起,认为是东方民族自立自强的象征,因此也相率臣服于吴。
其中尤以群舒族中的舒庸(建都离城,今安徽省桐城县西),受楚军的蹂躏压迫最为严重,所以其帮助吴国也最为出力。
周简王11年,公元前575年,晋与诸侯联军与楚战于鄢陵,楚军大败,舒庸遂引导吴军围攻楚的巢邑(今安徽省巢县)、驾邑(今安徽省芜湖西鲁港)、釐邑(今安徽省无为)与虺邑(今安徽省繁昌县西的荻港)。
楚因新败于晋,不及救援,各邑遂被吴军占领。
周简王12年,公元前574年,楚令尹婴齐为雪上一年失地之耻,乃大造舟师,准备伐吴。
对于上一年舒庸引导吴人伐楚一事,恨之尤切。
他在伐吴准备中,得悉舒庸恃吴为援,没有守御的设备,于是就命公子囊率军袭攻舒庸;而吴人救之不及,舒庸最终被楚所灭。
楚国历史事件
楚国历史事件在史学界,人们一般把熊绎被西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作为楚建国封号的开始。
据《夏商周断代年表》,周成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
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楚国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楚国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商朝末年,楚人首领鬻熊参与周文王姬昌的起兵灭商,《史记》:“鬻熊子事文王,蚤卒”。
[1] 周成王时期,楚人首领熊绎受封为子爵,楚国建国。
楚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之世开始崛起,[2] 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
周惠王曾对楚成王说“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1] 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战国时,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
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前209年,楚地起义军将领项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派人杀死楚怀王熊心。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兵败自杀,刘邦建立汉朝。
楚国勃兴之势周共王时,楚国“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
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
周昭王十六年(约前985年),周昭王伐楚,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
周昭王十南征落水的周昭王九年(约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这次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大部丧失。
这次失败归咎于天时不利,实际上周王朝军队当遭到楚军强有力的伏击。
揭秘:吴破楚入郢之战的过程及结果
揭秘:吴破楚入郢之战的过程及结果本文导读:公元前506年,吴楚决战中,孙武率领吴军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到随国。
楚国向秦国求救,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哀公。
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回都城复国。
秦军撤后,楚军又被吴军连连击败,楚国不得不迁都以避吴军锋芒。
战争过程吴楚之战爆发后,鸡父之战(公元前519年)吴国大胜以后,楚国在战略上居于守势。
楚平王于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去世,子昭王嗣立。
楚昭王年幼,楚令尹囊瓦执政。
囊瓦贪残庸暴,也宠信费无极,残杀大夫郤宛、阳令终、晋陈等,楚国内政愈发紊乱,诸侯离心。
吴公子光于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杀王僚自立,即吴王阖庐。
阖庐延揽人才,重用伍员(伍子胥)、孙武等贤臣,励精图治,国家日益富强。
吴为大举讨伐楚国,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灭巢、灭钟离,控制了淮河中游地区。
以后,加速西进,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先后灭掉归附楚国的小国徐国和钟吾国。
然后采纳伍员(伍子胥)分全国军队为三部,轮番侵敌,"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之计,疲劳楚军。
同时,于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讨伐越国,以扫除伐楚的后顾之忧。
楚国则一面筑城防守,一面联越制吴,但收效不大。
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吴又利用舒鸠人引诱楚国伐吴。
秋,楚令尹囊瓦率军至豫章,中吴埋伏,大败而归。
吴趁势再攻巢邑,俘虏楚大夫公子繁,从此,楚在大别山以东的城邑及属国悉为吴有。
至此,吴所采取的三分其师、轮番攻楚的策略已经奏效。
楚国无岁不有吴师,楚军被吴兵的骚扰弄得精疲力竭。
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楚令尹囊瓦释放了被他无理拘留在楚国三年的蔡侯。
蔡侯归国,矢志报仇,向晋国求援。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有周王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准备攻楚。
晋大夫荀寅因为向蔡国索贿不成,就建议说:不能伐楚。
因为,晋与楚国定有"弭兵之盟"。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边。
无忌又日夜谗太子建於王曰:“自无忌入秦女,太子怨,亦不能无望於王,王少自备焉。
且太子居城父,擅兵,外交诸侯,且欲入矣。
”平王召其傅伍奢责之。
伍奢知无忌谗,乃曰:“王奈何以小臣疏骨肉?”无忌曰:“今不制,後悔也。
”於是王遂囚伍奢。
乃令司马奋扬召太子建,欲诛之。
太子闻之,亡奔宋。
无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
”於是王使使谓奢:“能致二子则生,不能将死。
”奢曰:“尚至,胥不至。
”王曰:“何也?”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
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
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
”於是王使人召之,曰:“来,吾免尔父。
”伍尚谓伍胥曰:“闻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报,无谋也;度能任事,知也。
子其行矣,我其归死。
”伍尚遂归。
伍胥弯弓属矢,出见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将射,使者还走,遂出奔吴。
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
”楚人遂杀伍奢及尚。
十年,楚太子建母在居巢,开吴。
吴使公子光伐楚,遂败陈、蔡,取太子建母而去。
楚恐,城郢。
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锺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
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
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
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锺离、居巢。
楚乃恐而城郢。
十三年,平王卒。
将军子常曰:“太子珍少,且其母乃前太子建所当娶也。
”欲立令尹子西。
子西,平王之庶弟也,有义。
子西曰:“国有常法,更立则乱,言之则致诛。
”乃立太子珍,是为昭王。
昭王元年,楚众不说费无忌,以其谗亡太子建,杀伍奢子父与郤宛。
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吴,吴兵数侵楚,楚人怨无忌甚。
楚令尹子常诛无忌以说众,众乃喜。
四年,吴三公子奔楚,楚封之以扞吴。
五年,吴伐取楚之六、潜。
七年,楚使子常伐吴,吴大败楚於豫章。
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辱平王之墓,以伍子胥故也。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吴楚间早期的战争(一)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吴楚间早期的战争(一)1、吴国的兴起(1)中原与荆楚的一般形势与吴国的兴起中原诸侯与荆楚的斗争,自宋向戍召集诸侯开弭兵之会后,晋楚两大集团间已形成一种和平休战的状态。
在此时间,吴国兴起于东南,又与楚作不断的斗争。
于是斗争地域,就由中原心脏地区移向淮河流域与长江下游地区。
吴这个民族,据《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载,称之为荆蛮。
其习俗为断发文身,与中原民族的束发右衽以及戎狄习俗的披发左衽均不同。
可见该民族与中原民族似乎并无近亲血缘的关系,当为蛮夷民族的一支。
吴的建国,按史记所载,当在公元前13世纪间吴太伯奔吴之时开始。
其时约为殷商第22代帝祖甲时代,大概在公元前1231年。
原来周的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
季历生子姬昌(即周文王),幼而慧有才能。
古公亶父屡屡称道其幼孙之贤,认为必能光大周族,于是太伯、仲雍,托辞赴衡山采药(这里是指南方遥远之地,并非确指今湖南省衡山县的衡山),遂南奔荆蛮以示让位。
以后太王古公亶公死,子季历嗣位,季历死,子姬昌嗣立,是为文王。
文王果然光大周族之业,至子武王代商而有天下,正如古公亶父所言。
太伯与仲雍既奔荆蛮,遂断发文身遵循蛮夷之俗,蛮夷之人慕其风义,从而归之者千余家。
太伯就自号句吴,建都于梅里(今江苏省无锡东南60里)。
自太伯19代传至寿梦,始自称吴王,这时为周简王元年,晋景公15年,楚共王6年,公元前585年。
这种记载属于一种传说,很难作精确的考证;或其自托于周天子的血统,以求攀附上国,亦难以臆断。
总之吴人断发之俗与楚人长髻之俗相对,常见于左传中的记载,则其为蛮夷的一支当无疑义。
另外,《庄子·逍遥游》中说:“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则可见在春秋之世,越人还有断发文身之俗。
由于吴越两族都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则该两族间或有较近的血缘关系,近代史家也有将吴越文化并称的。
总之吴越两族在春秋时代,似乎还停留在氏族社会阶段。
《先秦散文·左传·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五年)》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左传·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五年)》原文鉴赏《先秦散文·左传·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五年)》原文鉴赏沈人不会于召陵①,晋人使蔡伐之。
夏,蔡灭沈。
秋,楚为沈故,围蔡。
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②。
楚之杀郤宛也③。
伯氏之族出④。
伯州犂之孙彭嚭⑤,为吴太宰以谋楚。
楚自昭王即位⑥,无岁不有吴师。
蔡侯因之⑦,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⑧。
舍舟于淮讷⑨,自豫章与楚夹汉⑩。
左司马戍谓子常曰(11):“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12),还塞大隧、直辕、冥厄(13)。
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既谋而行。
武城黑谓子常曰(14):“吴用木也,我用革也(15),不可久也。
不如速战。
”史皇谓子常(16):“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17),是独克吴也。
子必速战,不然不免。
”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18)。
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
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19)。
”十一月庚午(20),二师陈于柏举(21)。
阖庐之弟夫㮣王(22),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23),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
而后大师继之,必克。
”弗许。
夫㮣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
今日我死,楚可入也。
”以其属五干,先击子常之卒。
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
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24)。
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
夫㮣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
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25)。
半济而后可击也。
”从之,又败之。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败诸雍澨(26),五战及郢(27)。
己卯(28),楚子取其妹季芊畀我以出(29),涉睢(30)。
鍼尹固与王同舟(31),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32)。
庚辰(33),吴入郢,以班处宫(34)。
子山处令尹之宫(35),夫㮣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㮣王入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吴破郢yǐng与春秋末楚国的复兴一、楚灵王图复霸业及其失败公元前545年(楚康王十五年)冬,楚康王、令尹子木(屈建)卒。
第二年夏,葬楚康王时,鲁、陈、郑、许等国国君送葬,至郢都西门之外,各国大夫还送葬至墓地,可见葬礼是很隆重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楚康王子熊麇jūn 继位,是为郏敖。
康王弟王子围为令尹。
郏敖幼弱,军政大权实为王子围所掌握。
王子围是一位野心勃勃、觊觎yú王权的人,故在公元前543年(郏敖二年),一方面培植亲信(如薳wěi罢),另一方面杀司马蒍wěi掩而取其室,以去“令尹之偏(佐)”,断“王之四体(手足)”(《左传·襄公三十年》。
)公元前541年(郏敖四年)春,王子围与晋赵武、齐、宋、卫、陈、蔡、郑国大夫、许、曹国君盟于虢guó(郑地,今河南郑州市北),以重温宋蒙门盟之好。
盟中,“楚公子围设服离卫”(《左传·昭公元年》),公然使用楚王的服饰设施,在各国面前,表明自己虽令尹,实楚君。
这件事已引起各国的关注,认定王子围篡位必不可免。
王子围为“行大事(篡位)”(同上),命其弟公子黑肱gōng(子晰)、太宰伯州犁去雠chóu(今河南鲁山东南)、栎lì(今河南新蔡北)、郏(今河南郏县)等地筑城,以扫除障碍。
这年冬,王子围去郑国访问,还未出境,闻郏敖有疾,立即返回,要伍举一人去郑。
王子围回来后,借“入问王疾”(同上。
)之机,以其冠缨绞杀郏敖,又杀其二子幕及平夏。
右尹子干(公子比,王子围二弟)出奔晋,子晰在外筑城,闻讯后逃往郑,伯州犁在郏地被杀。
熊麇被葬在郏地,故称为郏敖(《左传·昭公元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楚人于楚子麇不为谥shì,乃以其葬地称之。
《楚世家》中号王为敖者四,熊仪为若敖,熊坎为霄敖,此二人在有谥法以前;而杜敖(即《天问》之堵敖)、郏敖则在有谥后。
”)。
王子围于是即君位,是为楚灵王(前540-529年)。
楚灵王是一位立志兴霸,夺取天下的雄心勃勃的君主。
《左传·昭公十三年》说:初,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
投龟,诟gòu天而呼曰:“是区区者而不余畀bì,余必自取之。
”即位初任薳wěi罢为令尹、薳启疆为太宰,国内初安后,即选择郑为突破口,迅速北上争霸。
公元前539年(楚灵王二年),楚灵王责郑来楚朝新君,郑进退两难,遣罕虎至晋,朝或不朝,请晋定夺。
晋执政韩宣子使叔向回答说:君若辱有寡君,在楚何害?修宋盟也。
君苟思盟,寡君乃知免于戾lì矣。
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
君实有心,何辱命焉。
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
(《左传·昭公三年》。
)晋无可奈何,以宋蒙门之盟为重,允其朝楚。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三年)春,楚灵王遣伍举赴晋,“愿假宠以请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想会诸侯为盟主,征晋同意,晋平公很难堪,想不同意。
司马侯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
”(《左传·昭公四年》。
)晋国又一次无可奈何地允其会诸侯,只是表示“有社稷之事”(同上),不得自往。
晋对楚之如此忍让妥协,其原因正如郑子产所分析的那样:“晋君少安,不在诸侯。
其大夫多求,莫匡其名。
”(同上。
)夏,楚灵王会蔡、陈、郑、许、徐、滕、胡、沈、小邾zhū等国国君,以及宋世子佐、淮夷于申。
鲁、卫、曹、邾等国未来与会。
申之会,是楚灵王图谋复霸的一次尝试,按伍举的意见,楚灵王对诸侯应以礼相待,便于笼络各国。
但楚灵王急功近利,想乘申之会的声势,举兵攻打东吴。
会中,以徐国国君为吴女所生,对楚有二心,予以拘留。
秋七月,楚灵王统领各国军队伐吴,先攻围朱方(吴地,今江苏镇江北),攻克后,执杀齐庆封(公元前548年,齐崔杼zhù杀齐庄公,自为右相,以庆封为左相。
公元前545年,庆封被逐,奔吴,吴封其居地朱方),灭其族。
楚灵王还军时,又灭赖(今湖北宜城南)。
命人在赖筑城,打算迁许于此。
楚灵王复霸心愿初步实现,所谓“召诸侯而来,战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左传·昭公四年》。
)正当楚灵王东向取得进展时,吴国也不示弱,即于同年冬,举兵伐楚,攻入棘jí(今河南永城南)、栎lì、麻(今安徽砀dàng山东北)。
楚沈尹射奔赴夏汭ruì,葴zhēn尹宜咎jiù、薳wěi启疆分别在钟离、巢、州来(今安徽凤台)等城筑城,以加强戍守。
楚灵王为了改变被动局面,于其后两年内,又两度大规模地对吴用兵,结果还是无功而罢。
第一次,公元前537年(楚灵王四年),楚灵王会蔡、陈、许、顿、沈、徐、越等国军队伐吴,闻吴军出动,楚薳启疆率军尾随,企图见机袭击,却不防吴军反扑,败楚军于鹊岸(今安徽无为西南江岸)。
楚灵王急忙乘驲rì(传车)赶到罗汭 (今河南罗山)。
吴王夷末为缓和吴、楚紧张气氛,并探听楚军虚实,派其弟蹶jué由前来犒kào师。
楚灵王率军自罗汭东渡,进抵汝清(今江、淮间),见吴早有防备,只在坻chí箕山(今安徽巢县南)检阅军队,向吴军示威而已,并未进攻。
这次大规模行动就这样因吴有备,不敢深入作战,无功而还。
为了不得罪吴国,被拘执的蹶由也释放回国了。
楚灵王害怕吴国来犯,派沈尹射、薳启疆分别在巢、雩yú娄(今安徽金寨东北)驻军待命,以防不测(《左传·昭公五年》。
)。
第二次,公元前536年(楚灵王五年),楚、吴冲突,由徐国(今江苏泗洪东南)引起。
这年秋,徐太子仪楚(此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杜注,以仪楚为“徐大夫”。
参见《左传·昭公五年》。
)聘楚,楚灵王以徐亲吴,拘执仪楚。
仪楚逃归后,楚灵王惧其叛楚,派薳wěi洩xiè伐徐,吴国闻讯后出兵来救。
楚灵王于是命令尹子荡领兵攻吴,驻军豫章(今安徽霍丘、六安至湖北应山一带),进抵乾谿xī(今安徽亳县东南),在房钟(今安徽蒙城西南)被吴军打败,宫廐jiù尹弃疾被俘。
令尹子荡归罪于薳洩xiè而把他杀掉,以推卸自己的责任(《左传·昭公六年》。
)楚又失败而告终。
楚灵王即位后,为了解除东吴的威胁,曾连续三次采取大的战略行动,均因吴国已强,自己实力不支,无功而罢。
楚灵王是一位“汰侈chǐ已甚”(《左传·昭公五年》。
),讲究排场的国君。
据《左传·昭公七年》载:“楚子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
……及即位,为章华宫,纳亡人以实之。
”这里说的是章华宫。
该篇接着又载:“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这里说的是章华台。
可见“宫”或“台”是一大整体工程,所费时间甚长,耗资极大。
《国语·楚语上》记伍举语:“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疲)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治)之,数年乃成。
”《水经·沔miǎn水注》:“台高十丈,广十五丈。
”公元前535年(楚灵王五年),章华台建成后,楚灵王欲与诸侯共庆落成,各国拒绝,唯鲁昭公前来参加(《左传·昭公七年》。
《国语·楚语上》载:“灵王为章华之台,数年乃成,愿得诸侯与始升焉。
诸侯皆距,无有至者。
而后使大宰薳启疆请于鲁侯,惧之以蜀之役,而仅得以来。
”)。
可见此项工程,不仅为楚国臣民所厌恶,也为他国所不取。
楚灵王东进无功,又伺机北上。
公元前534年(楚灵王七年),陈公室发生内乱。
原来陈哀公欲废太子偃师而立嬖bì子留,将留托付给公子招和公子过(两人皆陈哀公弟)。
公子招、过杀偃师,又逼陈哀公自缢,于是立公子留为国君。
楚灵王闻陈乱,派公子弃疾以立偃师之子吴为由,出兵围陈。
同年十月,灭陈为县,遣大夫穿封戌xū为县公(陈公)(《左传·昭公八年》。
)第二年(公元前533年)春,楚灵王在陈地会见鲁、宋、郑、卫四国大夫,以加强在中原各国的地位。
接着命然丹迁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之民于陈,公子弃疾迁许(当时在叶)之民于城父,然丹又迁方城外之民于许(叶)(《左传·昭公九年》),以其频繁的迁徒,加强对北境各地人民的统治。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十年)夏,楚灵王在申地,以重礼召见蔡灵侯。
蔡大夫忧心忡忡地说:“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恨)。
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不如无往。
”(《左传·昭公十一年》。
)蔡灵侯惧楚怒,还是应召而去。
到申地后,蔡灵侯和随从七十人果然被杀。
楚灵王接着遣公子弃疾率军围蔡。
蔡近楚,一直是楚之属国,公元前533年陈之会不见蔡人来,可见楚灵王对蔡已有戒心,故此次对蔡采取行动,是蓄谋已久的北上图霸的重大步骤。
楚灭陈围蔡,晋国君臣震动。
荀吴对执政韩宣子说:(晋)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晋之不能亦可知也已。
为盟主而不恤xù亡国,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十一年》。
)这年秋,晋会齐、宋、鲁、卫、郑、杞之使者于厥慭yìn (其地不明),谋救蔡。
会后,各国并未出兵,晋仅派大夫狐父赴楚,请求楚灵王宽免蔡国,为楚灵王拒绝。
厥慭之会暴露了晋国的虚弱性,故这年冬,楚灵王灭蔡为县,杀蔡灵侯太子,把他作为牺牲祭祀冈山(同上。
)公子弃疾被任为蔡公,并兼任陈公(原陈公穿封戌死),是为“陈蔡侯(公)”(《史记·楚世家》。
)接着,楚在陈、蔡、不羹gēng(西不羹,今河南襄城东南;东不羹,今舞阳北)筑城,以加强威慑shè及在中原地区的力量。
关于这点,楚灵王自己说得很明白:“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gēng,皆赋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楚灵王北图顺利,灭蔡后第二年,即公元前530年(楚灵王十一年),又挥师东进,冬猎于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领兵围徐(吴与国),以威胁吴国。
楚灵王驻军乾谿xī(今安徽亳县东南),“以为之援”。
这次出兵声势浩大,楚灵王“皮冠”、“秦复陶”(秦所遗羽衣)、“翠被”、“豹舄xì”(以豹皮为衣履),穿着华丽,威风凛凛,俨然以霸主自居。
他在与右尹子革谈话中,追及先王熊绎侍奉周天子,却得不到宝器,受尽歧视,今应向周“求鼎以为分”;又谓“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也应索回(同上。
)这些要求,虽只是话题,但却确实表达了楚灵王恢复霸业的意愿。
楚灵王连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不止,这次又远离都城对吴用兵,时值寒冬,雨雪连绵,军民不稳。
原来被楚灵王打击或剥夺的大姓贵族及其他反对力量,乘机叛乱,夺取政权。
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载,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十二年),原“群丧职之族”氏、许围、蔡洧、蔓成然(斗成然)“启”(唆使)越大夫常寿过(越大夫常寿过在申之会中受到侮辱,故怨恨楚灵王。
这次本来是助楚伐吴的,却被唆使,首先起来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