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教案

合集下载

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艺之修辞手法教案

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艺之修辞手法教案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2、了解诗歌鉴赏中修辞手法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3、鉴赏诗歌修辞手法解题和拟题训练二、教学过程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请你再举一例:诗句题目作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请你再举一例:诗句题目作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表达技巧,了解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对诗歌的重要性。

2.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重点)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准确识别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难点)2.能够按照题干的要求规范答题,力争得满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展现中国诗歌的意境和魅力2.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充分尊重审美必经的形成规律,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修辞手法的美。

【教学方法】讲授、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如果说诗歌的形象是人、景、物三者融合而成的素面朝天的女子,诗歌语言是一个追求美妙绝伦的女子,那么诗歌的修辞手法则是女子精心的装扮,无则俗,多则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

二、考点大盘点(一)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2、表现手法——起兴、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3、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4、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二)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比拟: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使特点更鲜明。

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6、排比: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气势,加强表达效果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8、反问:加强语气,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9、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三、精讲细读,共研考题对于上题,我们并不急于立即作答,而是先解决下面几个小问题,通过寻找答案之间的关联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诗的“借代”jiaoan

古诗的“借代”jiaoan

古诗中的“借代”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借代修辞的定义2.掌握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种类3.辨析古代诗歌借代修辞4.体会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艺术效果5.培养提高解答古代诗歌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种类2.辨析古代诗歌借代修辞3.体会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艺术效果教学难点:1.体会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艺术效果2.培养提高解答古代诗歌题的能力教学手段:导学案多媒体问题情境师生互动◆激趣导入,给借代下定义1请听题谜语三八二十四打一运动项目(女子双打)巴黎产品打一常用词(法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2.用你对上面的体会,能否给借代下个定义?“借代”也叫“换名”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使用时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借代的本体借体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关联相关性。

◆寻出借代修辞,归纳类型研讨:诗句中哪一个部分是借代修辞?借体是什么?本体是什么?本体与借体什么关系?1.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环佩(妇女的饰物)借代美人王昭君是因为诗人这里写的是一种虚幻的月夜环境下若有若现、虚无缥缈的昭君形象。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黄”代“黄狗”、“苍”代“苍鹰”。

总结:以特征来代本体2.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指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战船)总结:以部分代整体3.诗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以“管”“弦”丝竹代表弦乐器管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总结:以具体代抽象4.诗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白居易《琵琶行》)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名杜秋,人称秋娘,泛指歌女。

总结:以专名代通名5.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问:(1)、划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形象鲜明 地表现伤春惜花的闺怨?

答案:运用了反复、设问、借代的手法。
• (2)请赏析借。(点出手法)诗中用“绿” 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手法体现),“肥”形 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 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红瘦”表明春光渐渐消逝,而 “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原本平常的四字, 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引人 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手法效果)
• 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 (四)、以颜色代本体
• 例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 重数。(秦观《踏莎行》)
•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 尺,称为“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 (五)、以工具代本体
登建康赏心亭》)
•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
• 答案:7,借喻。
白居易《琵琶行》)
•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 人》)
•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 花阴》)
• 作用: • 1、提高语言的变化美。 • 2、促进语言的精练美。 • 3、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 4、加强语言的技巧美。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教学文案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教学文案

借代一、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五、注意事项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教案-修辞手法 借代

教案-修辞手法 借代

《修辞手法:借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辨析并运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

2、注意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学习难点: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一、导学过程:(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式。

注意:本体不出现,只出现代体。

(二)借代的种类1.特征代替本体。

例如:花白胡子不出声了。

(借“花白胡子”代“老年人”)2.标志代替本体。

例如:这种好事肯定是红领巾做的。

(借“红领巾”代“少先队员”)3.工具或材料代替本体。

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管弦”代“音乐”)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借“银的和铜的”代“银元和铜钱”)4.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借“眉”代“头”)5.具体代抽象。

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借“枪杆子”代“武装斗争”)6.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雷锋”代“爱做好事的人”) 7.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点读鲁迅。

(借“鲁迅”代“鲁迅的作品”)8 .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

(借“捏着一把汗”代“紧张、担心”)(三)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二、借喻和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的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借代重在“代”,其基础是借体和本体之间的相关性,只代不喻;借喻重在“喻”,其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喻中有代。

三、方法探究区别借喻和借代最常用的方法是还原法:(1)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是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可以根据语境将省去了的本体和比喻词补出来,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的句型。

例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借喻,可改成“像雪一样的浪花”)(2)借代是以借体代本体,二者之间有某种相关性,不能改为比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中的借代课件名师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中的借代课件名师课件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庙堂借指朝廷 桑麻指农事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杜康代酒 红颜代指美女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例题精讲】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b.引人想象,形象鲜明, 语言生动……。
答题格式: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教学目标: ①了解借代的概念及作用; ②明确借代的几种类型; ③学会区分暗喻与借代。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目录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01
进门测试
02
多元导学
03
互动精讲
04
课堂检测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解题思路:三步走
①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②阐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什么代指了什么) ③析效果 用借代的手法(a.突出了事物的XX特征)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 诗词中 的借代 课件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的借代手法运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的借代手法运用课件

• 4、虞美人 五代:李煜 •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仍旧
竹声新月似当年。 •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
青霜残雪思难任。 • 赏析:笙歌,此处借代往日歌舞不断、富庶升平的景象,
今昔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
• 5、春望 唐代: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赏析:烽火,借代安史之乱以及边疆大大小小的战争;家
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 的悼歌,分外感人。
• 8、叹白发 唐代:王维 •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 赏析:朱颜,借代年轻;暮齿,借代衰老的状态;垂髫,
借代小孩。古人还用弱冠表示二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 期颐表示百岁,等等。
(2)借代的种类:
• ①特征代本体。 •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 ②具体代抽象。 •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学科。 • ③专名代泛称。 •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XXX万万个雷锋。
• ④人名代著作。 •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 ⑤部分代整体。 •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 ⑥结果代原因。 •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 ⑦原料代成品。 •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 ⑧地名代本体。 •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 9、梦李白 唐代:杜甫 •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赏析:冠盖,借代达官。万岁名,借代流芳百世。诗人
既有不平之气,也兼含诗人自身的感慨实为至诚至真之 文字。

《古诗文中的借代》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PPT 课件
古诗文中的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常用于增强文学意境和情感表达,提高作 品的艺术价值。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本义相近而意义差别的词语替代原词,以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
古诗文中的借代
以意借形
清夜扫花,香风袭袂,突如其来,如有来者。
以物借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以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
扶摇直上,鸟从天飞。
以景借物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结语
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加有趣和丰富,也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诗词中的借代》课件

《诗词中的借代》课件

情感表达:借代手 法使诗词情感表达 更加丰富,更加深 刻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借代手法开始出现 发展:汉代,借代手法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诗歌创作 繁荣:唐代,借代手法达到顶峰,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
传承:宋代以后,借代手法在诗词创作中仍然被广泛应用,成为诗词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
示例一:“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其中 “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冻死骨”代指贫苦百 姓。
示例二:“烽火连 三月,家书抵万 金”,其中“烽火” 代指战争,“家书” 代指思念之情。
示例三:“黄河远上白 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山”,其中“黄河”代 指祖国,“孤城”代指 边疆。
示例四:“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其中“春风”代 指春天,“明月”代指 思乡之情。
含蓄蕴藉:借代可以使表达更 加含蓄蕴藉,增加语言的韵味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PPT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借用与 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本体
借代的种类包括:部分代整体、特 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借代的目的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形 象、简洁
借代在诗词中的运用可以增强语言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于代替某个事物或概念 借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和语言学 借代在古代文学中广泛应用,如《诗经》、《楚辞》等 借代在现代语言学中也有重要地位,如隐喻、象征等
人物借代:用与某人相关的事物来指代该人,如“孔明”指代诸葛亮
事物借代:用与某事物相关的事物来指代该事物,如“黄鹤楼”指代武 汉
示例四:“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用 “春风”代指春天, 用“明月”代指思 乡之情,表达了对 春天的喜爱和对家 乡的思念。

通过唐诗宋词借语文修辞教案设计

通过唐诗宋词借语文修辞教案设计

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唐诗宋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唐诗宋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唐诗宋词,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修辞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修辞运用水平。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唐诗宋词借语文修辞教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辞能力和水平。

一、教学任务通过唐诗宋词借语文修辞教案设计,旨在增强学生的语文修辞能力。

语文修辞是指用语言创造出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情感、美学等方面的表现和传达的一种方式。

而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修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通过唐诗宋词借语文修辞教学任务如下:1.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修辞,理解修辞方法和技巧,在语文学习中应用修辞技巧,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2.通过阅读唐诗宋词,提高学生对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的敏感度和感受力,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修辞手法,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3.引领学生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活动1.增加学生了解修辞方法的机会通过针对不同的修辞方式,组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增加学生接触了解修辞方式的机会。

在讲授活动中,可以结合阅读唐诗宋词来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修辞技巧的使用。

例如,对学生讲解夸张修辞,引领他们通过阅读唐诗宋词来寻找文中的夸张句子,引领学生感受夸张句子所产生的音韵美感和情感色彩。

2.提升学生语词句的品味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词句的品味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需要借助唐诗宋词,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

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关注唐诗宋词中的精美语言,这些诗句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并启迪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课本中的古诗歌或古文阅读,在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中,注重发掘并研究其中的语言精髓,让学生学会鉴赏、欣赏优美的语言风格。

在浅吟低唱中体会古诗词的丰富意蕴——诗歌中的借代手法 教学设计

在浅吟低唱中体会古诗词的丰富意蕴——诗歌中的借代手法 教学设计

在浅吟低唱中体会古诗词的丰富意蕴——诗歌中的借代手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借代手法。

2.理解借代手法的应用,并能准确赏析。

【教学重难点】认识、理解借代手法,并能准确赏析,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诗歌世界里总有一种替身言此,意尤彼。

”一、借代的概念和种类1.借代的定义2.借代的几种类型及例句二、借代的典例和作用(一)以部分代整体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解析】以“摧眉”代低头。

(二)以特征来代本体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解析】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解析】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

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

缙,插;绅,腰带。

(三)以具体代抽象①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解析】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解析】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蔺列传》)【解析】以“口舌”代表辩说。

(四)以专名代通名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解析】“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五)以官职代人①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解析】以“司马”代白居易,因其曾任九江郡司马。

②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忆李白》)【解析】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

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鲍照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五)以作者、产地代本体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解析】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②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

(《李娃传》)【解析】以良马的产地“大宛”代表马。

古诗表现手法教案

古诗表现手法教案

古诗表现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法类型。

2. 帮助学生明晰思路,规范解题步骤,提高审题和答题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艺术手法类型: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问等。

2. 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 托物言志与咏物抒怀的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常见艺术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难点:理解不同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情感和意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解法:对常见艺术手法进行讲解,分析其特点及作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手法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手法的运用。

4. 多媒体手段:运用PPT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古诗词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2. 讲解常见艺术手法:逐一讲解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问等常见艺术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3. 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讲解:通过分析《静夜思》等诗作,让学生理解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4. 托物言志与咏物抒怀的手法讲解:通过分析《蝉》等诗作,让学生理解托物言志与咏物抒怀的手法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5. 课堂练习:选取几首古诗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指出其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掌握常见艺术手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几首古诗词,分析其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提供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3. 鼓励与建议: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词借代教案

古诗词借代教案

古诗词借代教案教案标题:古诗词借代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古诗词中的借代手法及其作用。

2. 能够分析古诗词中的借代,理解其深层含义。

3. 能够运用借代手法创作自己的古诗词作品。

教学重点:1. 掌握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

2. 分析借代的作用,理解其深层含义。

3. 运用借代手法创作自己的古诗词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借代手法的深层含义。

2. 运用借代手法创作自己的古诗词作品。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古诗词选集。

3. 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他们对古诗词的了解,以及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诗词中的借代手法吗?借代在古诗词中有什么作用?Step 2:讲解借代手法(10分钟)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借代手法,如拟人、象征、比喻等,并解释每种借代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示例古诗词,让学生理解借代手法的运用。

Step 3:分析古诗词中的借代(15分钟)给学生分发选定的古诗词,要求他们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借代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借代的作用,以及借代所代表的意义和情感。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Step 4:创作古诗词(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借代的理解,创作一首古诗词。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借代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提供一些主题供学生选择,如自然、爱情、友谊等。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创作的古诗词,并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以促进学生对借代手法的更深入理解。

Step 6:总结与评价(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借代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更多古诗词,寻找其中的借代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借代手法,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初中借代修辞教案

初中借代修辞教案

初中借代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借代修辞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借代修辞的能力;3. 引导学生欣赏借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借代修辞的概念和特点;2. 借代修辞的类型和用法;3. 借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激发学生对借代修辞的兴趣。

2. 借代修辞的概念和特点:a. 借代修辞是指用一种事物来代替另一种事物,通过联想和象征的手法,使表达更加含蓄、生动。

b. 借代修辞的特点:- 间接性: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是用与之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象征性:借代的事物与被代替的事物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产生象征意义;- 想象力:借代修辞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表达的意图。

3. 借代修辞的类型和用法:a. 特征代本体:用事物的特征来代替本体,如用“红颜”代替美女;b. 部分代整体:用事物的部分来代替整体,如用“足”代替足球运动员;c. 工具代本体:用事物的工具或道具来代替本体,如用“笔”代替作家;d. 材料代本体:用事物的材料来代替本体,如用“丝”代替蚕丝制品;e. 地点代本体:用事物发生的地点来代替本体,如用“长安”代替唐朝。

4. 借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a. 示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借代修辞,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借代为“林妹妹”;b.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借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效果;c. 分享成果: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借代修辞实例,并解释其意义。

5. 练习与拓展:a. 练习题:设计一些关于借代修辞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b.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借代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如诗歌、短文等;c.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运用借代修辞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借代修辞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借代修辞的能力;3. 学生对借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欣赏水平。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修辞手法之借代》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修辞手法之借代》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修辞手法之借代时间安排:七至八分钟设计思路:由于学生对借代这种修辞手法,把握不到位。

所以从定义、特点、种类、具体使用等方面进行讲解。

具体过程:一.明确概念及特点:借代:使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特点: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二.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的局部代事物的全部例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用事物的整体代局部例句:孤帆远影碧空尽3、特征代具体事物。

例句:将军身披坚执锐4用具体代抽象例句:干戈寥落四周星5用工具代事物例句:无丝竹之乱耳6用事物材料代事物例句:同舍生皆披绮绣7用形象特征代人例句:黄发垂髫分别是长寿的象征代指老人与小孩垂下的头发代指小孩。

8用人名代其物例句:干将发硎三.例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

解读: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简练含蓄地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四.积累唐诗中常以“汉〞代“唐〞,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古诗中常用烽火、狼烟、干戈等代指;用鸿雁、青鸾、尺素、青鸟等代书信;用扁舟、帆、棹等代船;用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玉盘、清辉等代代月亮。

五.拓展练习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一、评讲目标:
1、能通过评讲理解什么是借代修辞手法及体悟其修辞效果。

2、能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二、评讲重难点:
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三、评讲设计:
由练习进行相关拓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苍梧谣
[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chán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问:红字词语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答,老师析
析:借代
蟾蜍为月亮的代称。

桂影代月影。

婵娟代美好。

二、试题整合回顾:(学生答,老师析)
(一)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7,借喻。

分析: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三、什么是借代?(老师PPT展示讲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四、借代种类: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用鱼鳞代替鱼。

(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烽火”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三)具体代抽象
具体指客观存在着,可见可感。

抽象是指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

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

(四)、以颜色代本体
例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称为“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

(五)、以工具代本体
例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吴钩”:古代吴国所制弯形宝刀,后泛指刀剑。

例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杜康”是酒的发明者,这里代指酒。

例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婵娟”就是嫦娥,代指月亮
(六)、以专名代本体
例如: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这两句诗是说您(王安石)的诗像李白的那样富有才气,文章像韩愈的那样流传后世。

(七)、以官职代本体的。

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虚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八)以实数代虚数。

五、区别借代与借喻的异同:(学生讨论)
1:借代与借喻的异同: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卷起千堆雪
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

不同处:
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2、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存在相似性,而借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有相似性。

3、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则可以改为明喻和暗喻。

六、体悟借代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讨论)
2:结合下列句子,体悟借代修辞手法的作用:
1、“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作用:
1、提高语言的变化美。

2、促进语言的精练美。

3、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4、加强语言的技巧美。

七、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练习,老师点评)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2分) (强化训练目的1:学会判断)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貂锦”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2分)
答案:精锐部队
析: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

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2分)
2、读李清照《如梦令》回答问题:(强化训练目的2:学会判断并鉴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1)、划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形象鲜明地表现伤春惜花的闺怨?
答案:运用了反复、设问、借代的手法。

(2)请赏析借代手法。

析:“绿肥红瘦”用了借代手法。

(点出手法)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手法体现),“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红瘦”表明春光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

原本平常的四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引人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手法效果)
六、小结: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二、借代种类:
1、部分代整体
2、特征代本体
3、具体代抽象
4、以颜色代本体
5、以工具代本体
6、以专名代本体
7、以官职代本体的8、以实数代虚数
三、借代修辞手法的作用:
1、提高语言的变化美。

2、促进语言的精练美。

3、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4、加强语言的技巧美。

七、作业:试试填词,要求填词中尽量运用借代手法(强化训练目的3:学会运用))词牌格律(全词十六字,三平韵,属于最短的词。


蔡伸《苍梧谣·天》
天!
平(韵)。

休使圆蟾照客眠。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注: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