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宏观经济学 复习总结及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产总值、国内⽣产净值和国民收⼊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后果,是组成经济的具体单位,⽽不是聚集单位。
它企求解释个⼈、家庭、企业和⼯业的经济⾏为和经济原则,并研究各种市场结构和表现。
消费者和家庭的开⽀⽔平、具体企业和⼯业的价格、产出决策、⼯资、竞争机制和作⽤,市场结构及社会效益等,都是它需要研究的变量。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以⾄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最⼤化。
c中⼼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第⼆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试述国民⽣产总值、国内⽣产总值、国民⽣产净值、国民收⼊、个⼈收⼊和个⼈可⽀配收⼊之间的关系。
答:(1)国内⽣产总值(GDP)是指⼀国范围内在某⼀给定时期内运⽤⽣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产总值(GNP)是指⼀国所拥有的⽣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NP和GDP 的关系:⼆者统计⼝径不⼀样。
GNP是⼀个国民概念,GDP是⼀个地域概念。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国民⽣产总值=国内⽣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3)国内⽣产净值(NDP)即⼀个国家⼀年中的国内⽣产总值(GDP)减去⽣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
(4)国民收⼊( NI)即⼀个国家在⼀年内各种⽣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资、利息、租⾦和利润的总和。
从国内⽣产净值中(5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政府转移⽀付(6)个⼈可⽀配收⼊(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简写为DPI),指缴纳了个⼈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所⽀配的收⼊。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单位 AD—AS模型令狐采学本单位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总需求的构成及其曲线;2.短时间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3.产量(或就业)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AD—AS模型。
一、单项选择1.总供给曲线左移可能是因为( )。
a.其他情况不变而货币工资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原资料涨价;c.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d.以上都可能。
2.下列哪一种效应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
a.时际替代效应; b.国际替代效应;c.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d.实际余额效应。
3.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
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4.随着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 )。
a.降低,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降低,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上升,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上升,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5.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6.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7.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 )。
a.充分就业收入; b.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 d.实际收入。
8.技术进步会引起( )。
a.短时间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时间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时间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时间总供给曲线不变。
9.自然失业率的降低将引起( )。
a.短时间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时间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时间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时间总供给曲线不变。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第5章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一、概念题1.AK 模型(AK model)答:AK 模型是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从而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型。
设生产函数为Y AK =,A 为反映技术水平的常数,K 为资本存量,则人均产出为y Ak =,k 为人均资本存量。
该生产函数的两个性质为:第一,规模报酬不变,即()Y A K λλ=;第二,资本的边际产品不变,为常数。
将人均产出方程变形可得/y k A =,将/y k A =代入核心方程()//k k s y k s n δ∆=--,则索洛模型的关键方程转化为:/k k sA s n δ∆=--,/k k ∆变为一条水平的直线,人均资本以sA s n δ--速度维持增长。
AK 模型增长的特点:由于k 以稳定的速度k γ增长,k 不会收敛于某一个稳态的值,因此k 与其他变量的增长是发散的。
在AK 模型中,假定技术进步率为零,人均变量也都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因此增长体现为“内生性”。
2.版权(copy right)答: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的作者依法对其作品享有的一系列的专有权。
版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它与工业产权构成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在广义上,版权也包括法律赋予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出版者对其表演活动、音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或版式设计的与版权有关的权利。
根据我国的版权制度,版权是一种包含若干特殊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混合权利,行使版权中的财产权往往涉及其中的人身权利。
例如,作者将他的作品首次交出版社出版时,不仅是在行使出版权,往往也是在行使发表权。
版权也是一种内容不断发展的权利。
在世界各国,版权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使用作品的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也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补充。
总之,作者享有版权不会影响作品的传播。
3.技术扩散(diffusion of technology)答:技术扩散有时候又称为技术外溢,用于描述一个国家的技术被另一个国家模仿和改制。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2.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预测经济发展方向。
只有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指导。
3.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长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循环波动理论:研究经济短期内部波动的原因和机制。
•金融与货币理论:研究货币供给、利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运行。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不同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4. 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有哪些?宏观经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
•外部需求: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人口变化: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对经济有影响。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起重要作用。
5.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的工具和手段。
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调整税收来影响经济。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就业政策:通过刺激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
•经济结构调整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扶持特定行业来促进经济发展。
6.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府决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结果制定经济政策。
•企业决策:企业根据宏观经济环境来制定经营策略。
•投资决策:个人和机构根据宏观经济状况来决定投资方向。
•货币政策制定:央行根据宏观经济情况来制定货币政策。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选择题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有如下关系:C=100+0.8Yd(消费)I=50(投资)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转移支付)t=0.25(边际税率)单位都是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答案:(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 解得Y=1000 (2)BS=tY- G- TR=0.25×1000-200-62.5=-12.5(3)Y=C+I+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BS=tY- G - TR=0.25×1125-200-62.5=18.75由预算赤字变成了预算盈余,因为投资增加,带动产出增加,在相同的边际税率下税收增加,导致出现盈余。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5篇 货币和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第5篇货币和经济周期第12章货币、银行、价格和货币政策12.1复习笔记一、货币1.货币三个重要职能(1)交换媒介货币的突出经济特征是它的交换媒介作用,原因在于:①有关资产品质的信息常常不完整;②一些资产的面值很大,难以用于零买;③一些资产按其市值出售要花时间。
(2)价值贮藏(3)记账单位2.货币供给的衡量(1)最狭义的货币总量是M0,它有时指基础货币或外在货币。
基础货币完全由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the Fed)——的负债构成,构成M0的负债是流通于美联储之外的美钞和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
M0的数量被称为外在货币,因为它是流通于银行系统之外的货币数量。
(2)M1的数量等于美钞(指流通于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存款机构金库之外的美元)、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和存款机构其他交易账户之和,M1是用来衡量私人部门进行交易时用得最广泛的资产指标。
(3)M2的数量是M1加上储蓄存款、小额储蓄存款和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二、货币跨期模型1.交换中需要货币①在现代经济学中,物物交换,即以商品交换商品,困难重重。
②在有些情况下,难以或不可能进行信用交易。
尽管现代信用卡制度化解决了利用个人信用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一些信息问题,但这种制度的实施成本高。
由于货币容易识别,除假币问题外,利用货币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信息问题基本不存在。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费雪关系式假定外在货币的全部存量由通货构成,P表示当期价格水平,用P′表示未来价格水平。
名义债券是当期售价1单位货币、未来偿还1+R单位货币的资产。
因此,R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债券收益率,即名义利率。
(1)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是某人从当期到未来持有名义债券时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
实际利率可以根据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i来确定,i定义为:i=(P′-P)/P即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从当期到未来的增长率。
(2)费雪关系式①实际利率用以欧文·费雪命名的费雪关系式来确定,可表述为:1+r=(1+R)/(1+i)②费雪关系式的推导以实际值来看,购得名义债券的人,当期放弃1/P 商品,未来就获得回报(1+R)/P′商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与总需求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1. 解释下列概念:总需求: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财富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指某种财富的累积存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产生对相关领域的传导效应或者是控制效应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汇率效应:本币的贬值有利于该国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是本币贬值最重要的影响,也是一国货币当局降低本币对外汇率经常要考虑的方面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始终出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上,此时的总供给曲线是惟一的一条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结合分析的一种模型失业均衡:经济均衡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充分就业均衡:经济均衡等于潜在产出水平超充分就业均衡:经济均衡大于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冲击:是指当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而实行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将直接导致私人消费和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促使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减少,继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结论均正确3. 总需求曲线( D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4. 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量( A )。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单选题1下⾯各项中,哪⼀项不列⼊ GDP 核算?( C )A 出⼝到国外的⼀批货物 C 政府⽀付给贫困家庭的补助2、在四部门经济中,GDP 的构成包括: A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3、下列哪⼏项计⼊当年 GDPB 经纪⼈帮助⼆⼿房成交⽽收取的佣⾦D 保险公司收取的家庭财产保险费(C )B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出⼝D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出⼝(D )4、某国⽣产了 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了 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作为(D )计⼊GDP A.重置投资B.净投资C.固定投资D.存货投资5、某飞机制造公司向本国空军出售⼀架飞机与向国外航空公司出售⼀架飞机分别属于⽀出中的:(B ) A.投资和消费 B.政府购买和净出⼝C.政府购买和消费D.消费和净出⼝6、假定甲⼚商为⼄⼚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是4000元,⼄⼚商为甲⼚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3000元,甲⼄商定相互的⽀付互相抵消 3000元,结果甲只收⼄1000元,那么计⼊ GDP 勺是(D )元。
A. 4000B.3000C.1000D.7000 7、国内⽣产总值是下⾯哪⼀项的市场价值( A )。
A 、⼀年内⼀个经济体中⽣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 、⼀年内⼀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 、⼀年内⼀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 、⼀年内⼀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8、 G DP 帐户不反映以下哪⼀项交易(B )。
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B 、购买古玩字画的价钱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 9、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C )A 、实际GDP 等于名义 GDP C 、实际GDP ⼤于名义GDPA.购买普通股票 B ?—供应商向制造个⼈电脑的公司出售电脑芯⽚C.购买⼀辆⼆⼿车D.顾客在餐馆⽀付就餐费6%的佣⾦向管道⼯维修管道⽀付的⼯资B 、实际GDP ⼩于名义 GDP D 、不确定10、⼀国的国民⽣产总值⼩于国内⽣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得的收(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存量分析流量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事后变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4.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2.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答: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即期分析与跨时期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分析法。
4.答:参考第二节。
(撰稿:刘天祥)本章习题一、概念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公司利润税D. 政府企业盈余4. 经济学的投资是指()。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厂房C. 购买一台机器D. 以上都是5. 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成本课后练习答案
第五章 成 本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K L f 的产量表:L 1 2 3 4 5 6 7 TP L 103070100120130135AP L MP L(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P L ,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短期成本表。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 Q TVC= wLAVC=LAP w MC=LMP w1 102 303 704 1005 1206 130 7135(4)根据上表,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 (1)L 1 2 3 4 5 6 7 TP L 10 30 70100 120 130 135 AP L 10 15 3123 25 24 2132 1972 MP L102040302010 5(2)如图所示:TP204060801001201401234567TP510152025303540451234567APL MPL(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 Q TVC= wL AVC=LAP w MC=LMP w1 10 200 2020 2 30 400 10 3 70 600 74854 100 800 83265 120 1000 318 10 6 130 **** ****20 7135140027101040(4)如图所示:(5)从图形可以看出,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总产量上升,总可变成本以递减速率上升。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产量最大而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下面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2)以2002年为基年:
2002年的名义GDP=100*1.0=100,实际GDP=100*1.0=100,
GDP平减指数=(100÷100)×100=100
2003年的名义GDP=200*1.5=300,实际GDP=200*1.0=200,
GDP平减指数=(300÷200)×100=150
习题库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总量分析:总量分析则是分析这些总量(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经济整体的运行状况及其规律,提出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
非均衡分析:所谓非均衡分析是指凯恩斯《通论》出版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它是采用动态分析方法所研究的是实现某个均衡的过程以及均衡变动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一个个连续的非均衡状态。
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他一生可得到的收入的期望值。比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比一个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的收入高,则其较高的收入来自于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暂时收入是意料之外的收入,比如,农民由气候原因丰收或歉收而增加或减少的收入。
二、选择题
(1)A (2)A (3) D (4) A (5)A (6)C
四、计算题
(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1150-292=858, NDP=GDP-折旧=8800-858=7942;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所以,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8800-5800-1150-1500=350;政府财政盈余=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购买,所以,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财政盈余+政府购买=44+1500=154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因为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救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8800-1544=725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7256-5800=1456。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三篇宏观经济学的短期模型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总需求分析1.总需求的决定(1)总需求的含义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也就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需求。
因此,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总需求的构成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表总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AD C I G NX其中,C为消费需求,指国内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I为投资需求,指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G为政府需求,指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NX为净出口,指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需求。
2.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商品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5-1所示。
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图5-1 总需求曲线(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①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反之名义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
财富效应使得消费者在物价水平下降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
反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
②利率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地用于投资品的支出,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相反,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减少了投资支出和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③汇率效应。
当本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本国利率下降时,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了,而这种贬值又刺激了本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动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及标准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心之所向,所向披靡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函数总供给函数需求约束均衡供给约束均衡价格效应产出效应2.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有价格P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3.什么是长期总供给曲线?4.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是由什么决定的?5.试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以及IS-LM模型推到总需求曲线。
6.简述短期供给曲线的移动。
7.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8.用AD-AS模型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9.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有哪些?10.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12.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13.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14.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 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 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15.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400-P,求(1)供求均衡时的收入与价格水平。
(2)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 时,均衡收入和价格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计算并画图说明这个变化)1.名词解释(1)总需求: 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5章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
是指某些财政制度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其内容包括所得税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2.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以政府支出代替了私人支出。
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率,用rd 表示。
4.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与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以及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
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5.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和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行为。
6.凯恩斯极端:在LM 曲线呈水平状态时,挤出效应为0。
财政政策效果最大。
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8.超额准备金:银行实际贷款与其贷款能力的差额即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项。
二 选择题DAACC CDDCA1.D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2.A .经济中存在失业,则说明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等。
3.A.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 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4.C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中央实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实施卖出业务等政策从而达到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压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的目的。
5.C.因为政府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只有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具有反向作用。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5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已知基础货币的条件下,以下两种情况怎样影响货币存量:流通现金一存款比率增加,准备金一存款比率增加。
答:由于货币乘数为1c c e dr m r r r +=++。
c r 为流通现金与存款的比率,d r 为准备金率。
(1)如果1e d r r +>,则流通现金—存款比率(c r )增加,货币乘数增加,货币存量增加。
反之,货币存量减少。
(2)准备金—存款比率(d r )增加,则货币乘数减少,货币存量减少。
2.当流动性泛滥的时候,如果有人建议采用100%的准备金一存款比率,以加强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1)这个方案是否有助于控制货币供给?(2)在这个方案下,银行资产负债表将会怎样,此时银行业怎样保持盈利?(3)这种方式对经济是否同时会造成负面影响?答:(1)因为100%d r =,所以1m =,又因为H 由美联储控制,所以货币供给M 也由美联储完全控制。
(2)在此方案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持盈利:①开展表外业务;②找中央银行借钱再贷款出去;③适当的收取一定的存款费用。
(3)这种方式会对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它可以使得经济体系中货币供给不足,利率过高,投资需求减少进而总需求减少,失业率升高,从而使得总产出减少等。
3.中央银行贴现率的增加对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是什么?(1)均衡的货币供给;(2)均衡的利率;(3)均衡的产量水平。
答:(1)贴现率增加就提高了银行的借款成本,银行为减少借款成本而会多留存款准备金,而使得准备金率提高,同时再贴现率的提高,减少了银行放贷的资金,贷款减少,从而使得均衡货币供给减少。
第5章 宏观经济学 复习总结及课后答案
第5章宏观经济学复习总结及课后答案第五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本章问题:如果放宽了假定5, 要考虑货币和利率对总投资的影响, 那么, 均衡产出水平应如何决定? 本章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必须先研究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利率对总投资的影响,即总投资函数。
第一节5.1.1 影响总投资的因素总投资函数1、影响总投资的因素:总投资等于所有企业投资之和。
企业投资取决于收益、投资成本和投资预期三大因素。
1)收益-GDP:既定价格水平下,均衡GDP提高意味着投资机会增多,企业投资收益增加,总投资增加。
因此总投资与GDP同向相关。
2)成本-利率:企业购买资本品,首先要从金融市场获取资金,然后再到要素购买生产要素。
因此利率作为融资成本影响投资大小。
总投资与利率反向相关。
3)预期:影响投资的第三类因素是投资预期。
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机会、投资风险和商业信心的预期也影响投资的大小。
5.1.2 投资函数( Investment function)把总投资表示成影响总投资的几大因素的函数,即投资函数。
令GDP=Y, 利率=I, 为分析方便,暂不考虑预期的影响。
于是投资函数为: I=I(Y, i)。
5.1.3 投资需求线( the investment demand curve)投资函数中,若利率既定,只考虑产出水平Y所引起的投资,这种投资叫引致投资。
若产出水平既定,只考虑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就是投资需求线。
5.1.4 投资决策与投资需求线的斜率1、投资决策的两大原则:机会成本约束下的利润与利润率原则:即这儿的净贴现值与内在收益率。
为此先要弄清生产的技术特征(投入产出)、经济特征(利润或成本-收益)与金融特征(现金流)。
技术特征即投入-产出比.技术上最优未必经济上最优. 经济特征即利润函数或成本-收益比. 经济上最优未必金融上最优. 金融特征即经贴现值最大或内在收益率最大. 2、净贴现值(NPV)原则:设金融市场利率为i,给定投资预期现金流:-I, R1, R2,…,Rn+Vn,则把叫净贴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
50 50 50 50 50 50
10%
1400 120 60 30 10 -10
5%
1450 170 110 80 60 40
G
H
10
20
60
40
100
100
50
50
-40
-60
10
-10
从上例可以看出:1)同样的收益流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得到的利润 大小不同,因此投资还是不投资的决策不同;2)即便同样的投资决 策,利率水平不同时的的投资量不同。 i
量、实际产出水平和实际利率。
2、方程:由第9章的结论可知:
货币需求线: L kY hi , 1 货币供给线: M
两边同除以价格水平P得: 这儿 l ky hr 为真实货币需求 函数 M / P 为真实货币供给量。 解之得这就是LM线方程 : h 1M k 1M y r r y k k P 或: h h P
0
y
k 。说明货币需求对 k h LM 顺时针位移旋转 ky 收入的敏感度增加,同样的收入水平对应的货币需求增加,债券需求
2、旋转位移:
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债券利率上升,LM线逆时针旋转且位移。
r r
k y h
l2
l1
LM2
LM1
0
ky
L,M/P
0
y
3、旋转:h k LM 逆时针旋转 。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 h 度增加,同样的收入水平下对有价证券的需求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债券价格上升,债券利率下降,LM线顺时针旋转。
1 d AD i, 最后可得到 IS线的方程: Y 1 c 1 c
AD 1 c Y 或 i d d
i
5.2.2 IS线的截距与斜率
AD 1、截距: 1 c AD d
A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
Y
1 d AD i 1 c 1 c
2、斜率:
1 c 0 d
0 i
AD 1 c
3、斜率为负的经济分析:
A r0 0
1M k P
y
1M k P 。
h
LM
1M k P
0
y
5.3.3 LM线的变化
M 1、平移:M &P LM 线外移 。说明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或 P 价格水平的降低使得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同样的实际产出水平下利率水
平降低。反之亦反之。
r
M/P M'/P
r
LM1
L
LM2
0
L,M/P
2、古典特例:当利率水平高于一定程度(比方说r*)时,购买债券盈率很 高,公众会对债券生息功能的偏好远大于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公众在保 持起码货币需求的前提下,把所有的货币都转化成债券。因此货币需求 的利率弹性为0,货币需求线和LM线都接近垂直线(r0A)。这种状况叫 流动古典特例。
3、正斜率:在古典特例和流动偏好陷阱之间,会有一段满足: y l 线外移 r ,此时,LM线斜率为正(如前图)。
r 4、同一条LM 线上:一般地,古典 特例和流动偏好陷阱是两种实际上 难以达到的极限状态,故LM线的 斜率通常为正,只是在利率较低时 斜率较小而利率较高时斜率较大。 为了分析方便,通常取线性的货币 需求线和LM线,其方程如前所求, 1M , 为: h y r k k P 其斜率为:k ,横轴截距为: LM r* B
+
1 (1 i) 2
+
n
R2
+
(1 i)
‖
1 (1 i)n
‖
Rn Vn
‖
Rn Vn (1 i ) n
‖
合计
NFV
NPV
R
NPV
按净贴现值做投资决策的准则是:
i I=I(i) A1 A2 I
0, if NPV 0; I I (Y , i ) 0 if NPV 0;
5.1.2 投资函数( Investment function)
把总投资表示成影响总投资的几大因素的函数,即投资函数。令GDP=Y, 利率=I, 为分析方便,暂不考虑预期的影响。于是投资函数为: I=I(Y, i)。
5.1.3 投资需求线( the investment demand curve)
投资函数中,若利率既定,只考虑产出水平Y所引起的投资,这种投资叫 引致投资。若产出水平既定,只考虑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就是投资需求线。
I1
I2
IRR-i
B2 IRR-i B1 O i2 i1 i O
I=I(IRR-i)
I1
I2
I
5、一个数值例子:同样的投资收益流,用不同的利率来评价,得到的
盈亏结论不一样,因此决定的投资支出额不同。这里面包含的还是一 个机会成本的概念。 投资需求表(P120)(下表中以1000$为单位估算)
(1)项 (2)总投资 目 ($,million) A B C D E F 1 4 10 10 5 15 (3) 每1000$ 年收益 1500 220 160 130 110 90 (4) (5) 每1000$年成本 (6)=(3)-(4) (7)=(3)-(5) 每1000$年净利润
Y
i I AD Y
10.2.3、IS线的变化
1、同一条线上:自发总需求不变 时利率与产出水平反向变化。 说明其它条件不变时利率与产出 水平反向相关。 0
平移: AD 外移
Y
2、平移:自发总需求变化时IS平移。 说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同样的利率水 平下较高的自发总需求会导致较高 的产出水平。 3、旋转:边际消费倾向c或投资对 利率的变化率d变化时斜率变化,IS 线旋转。说明其它条件相同时若d 增加,则同样的利率降幅会增加较 多的投资,IS线斜率变平缓。
5.1.4 投资决策与投资需求线的斜率
1、投资决策的两大原则:机会成本约束下的利润与利润率原则:即这 儿的净贴 现值与内在收益率。为此先要弄清生产的技术特征(投入产出)、经济特征(利润或成 本-收益)与金融特征(现金流)。 技术特征即投入-产出比. 技术上最优未必经济上最优. 经济特征即利润函数或成本-收益比. 经济上最优未必金融上最优. 金融特征即经贴现值最大或内在收益率最大. 2、净贴现值(NPV)原则:设金融市场利率为i,给定投资预期现金 流:-I, R1, R2,…,Rn+Vn,则 把 叫净贴现值。
i 旋转: d 向外旋转
Y
0
1 d AD i 1 c 1 c
Y
5.2.4 IS线与乘数原理
IS线是乘数原理在利率变动时的推广,乘数原理是IS线在利率为常数时的 1 d 特殊形式。显然:在IS线 Y 中,若利率d=0,即不 AD i 1 c 1 c 考虑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则就是乘数原理: Y
l ky hr
M P
cu (1 cu )
H
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L M
为分析方便,暂不考虑货币乘数 的影响,从而均衡方程变为:
货币供给量M/P不变 3、几何推导: y l 线外移 r 说明LM线上利率与产 出水平同向变化。
4、经济分析:
真实产出水平提高,公众的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不变时只有抛售有价
第五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
本章问题:如果放宽了假定5, 要考虑货币和利率对总投 资的影响, 那么, 均衡产出水平应如何决定? 本章解决 这个问题。为此必须先研究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利率 对总投资的影响,即总投资函数。
第一节
5.1.1 影响总投资的因素
总投资函数
1、影响总投资的因素:总投资等于所有企业投资之和。企业投资取决于 收益、投资成本和投资预期三大因素。
并且:
i1 i2 O
If NPV 0, then : i NPV I
即:总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I1
I2
NPV
NPV
NPV2 NPV1 O i2
I=I(NPV)
NPV=NPV(i)
i1
i
O
I1
I2
I
3、资本边际效益(IRR)原则:
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投资函数的概念,它是投资: -I, R1, R2,…,Rn+Vn 的预期收益率,它具体表现为使上述投资现金流贴现为0时的那个贴现 率。亦即恰好能收回原始投资时的贴现率。即下述方程的解r:
证券满足货币需求,有价证券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最终导致利率上升。
r
r
y l 线外移 r
h y k
r2
r1 r0 0
LM线 r* r2 r1 r0 B
l1
l2
A y1 y2 y
M/P
ky
L,M/P
0
5.3.2 LM线的截距与斜率
1、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水平很低(比方说r0)时,购买债券已无利可 图,公众会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远大于对债券生息功能的偏好,利率的微 小降低都会导致货币需求无穷增加,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此 时货币需求线和LM线都接近水平线(r0A)。这种状况叫 流动偏好陷阱。 可见LM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产生流动偏好的那个最低利率(r0) 。
NPV I
亦即:IRR=r。
R Vn R1 R2 n n 0 1 r (1 r ) 2 (1 r )
0, if IRR i 0; 具体决策原则: I I (Y , i ) 0 if IRR i 0;
并且
If IRR i 0, then : IRR i I
20
10
投资需求曲线
5
0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