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件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粒子散射实验
3、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演变历史,你得到了怎样 的启示?
1、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 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
第3层
电子层
第2层 原子核 第1层
学.科.网
原子核
+18
+ 18
原子核带正电
该电子层 上的电子
2
8
8
核电荷数
Ar
K层 L层 M层
核电荷数
2Mg+O2 = 2MgO
点燃
微观:每个Mg失去2个电子形成与Ne一样
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Mg2+,每个O得到2个 电子形成与Ne一样的稳定电子层结构的O2-, 带正电荷的Mg2+与带负电荷的O2-相互发生 电性作用,形成稳定的MgO.如下图:
+12 2 8 2
6 2 +8
Mg
O
镁条燃烧
+12 2 8 2
+12
+17
O2-
Mg 2+
Cl -
结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8个时,在化学反应中
总是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1)稳定结构: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 电子,即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处于稳定。
(如He、Ne、Ar等)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K 1 2 2 2 2 2 2 2 2 2
L
M
N
1 2 3 4 5 6
7 8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2 2 2 2 2 2 2 2 2 2
L 8
M 1 2 3
N
11 12
钠 镁
Na Mg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Al
Si P S Cl Ar K Ca
8 8 8 8
8 8 8 8 8
2、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A (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B (2)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C ; (3)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C 。 (4)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3、填空
1)、原子核外电子是 分层 排布的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 <4 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原子 电子层排布相同的阳离子(稳定结构)。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 ≥4 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电子形成与稀有气体原子 电子层排布相同的阴离子(稳定结构)。 4)、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 的 最外层电子数 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主 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最外层电子数目 。
4 5
6 7 8 8 8
1 2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般规律
①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然后 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 电子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再 排M层。 ②K层最多排2个电子,L层最多排8个电子
Biblioteka Baidu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 不能超过2个) 练习:画出He、Ne、Ar 、Mg、O、 Na、 Cl 这七种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不稳定结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或容易得到电子转化 最外电子层上为8(有些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如,失去: Na、Mg、Al 得到: F、O、Cl)
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4
非金属元素 ≥4
得失电子趋势:
元素性质:
易失
金属性
易得
非金属性
氧化镁的形成
宏观:氧气和金属镁反应生成氧化镁,氧
化镁是氧元素与镁元素相结合的产物。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原子是实心球 “葡萄干面包式”原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子结构模型 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行星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现代原子模型: 原子轨道模型
电子云模型
1、从道尔顿提出原子说到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 式原子结构模型,中间经历的100多年,汤姆生是 通过什么实验发现了什么微粒才推翻道尔顿的结 论的? 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 2、卢瑟福是通过什么实验推翻汤姆生的结论,从 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行星模型)?
6 2 +8 8
Mg 2+
O 2-
镁条燃烧
+12 2 8
8 2 +8
Mg2+
MgO
O 2-
镁条燃烧
+17
+12
+17
Cl
Mg
Cl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17
+12
+17
Cl-
Mg2+
Cl-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1.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
Cl2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化 学式.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般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4、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1、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 素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下列 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的化学性 质相似的是( C ) A.Ne B.Mg C.S D.C
Na2O 、MgO 、 NaCl、MgCl2
2.根据Na 、Mg、O、Cl原子在反应过程中 失去或者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化合 价.
元素 化合价 +1 +2 -2 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目 1 失去(或得到) 电子数目 失1e失2e得2e-
Na Mg O Cl
2
6 7
-1
得1e-
4、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①最外层电子数﹤4 时,容易失去电子 原子 (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 ②最外层电子数≥4 时,容易得到电子 (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关系: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 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
小结: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 →玻尔→量子力学
zxxk
在你眼中…? 在化学家眼中…?
原子
它们由什么微粒构成?
铜由铜原子构成
食盐由离子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请大家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及教材P27-28 的短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2、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各阶段(道尔顿、汤姆生、 卢瑟福、波尔)对原子结构模型的认识特点? 3、请你谈谈从原子结构的演变得到什么启迪?
1、对比稀有气体的结构,分析Mg、O核外电 子排布特点? 2、Mg、O为什么容易形成 Mg2+、O2-?在变 化过程中改变的是什么微粒? 3、由Mg、O你分别想到了哪些类似的原子, 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性质上呢?
Mg、O为什么容易形成 Mg2+、O2-?在变化过程中 改变的是什么微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