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割地:①英国《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多;体现清政府完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①洪秀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③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风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为高度文明、高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持艰苦风斗的作风※《共同纲领》内容包括: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的规定;新中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被侵略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的斗争——三元里斗争4、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编》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冯桂芬7、中国近代史上创办的第一个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套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三民主义学说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1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会议——中共二大1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17、中国近代史上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18、毛泽东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0、抗战中,国民党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21、抗战中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22、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会议——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2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县叶坪村召开2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中华苏维埃政府(1931年)26、苏联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10.227、中国人民政府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528、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1029、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7.73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六、重大理论1、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内容及关系:答:(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对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一、清朝衰落与西方列强入侵
1.1 清朝的腐败与内忧外患
●官僚体制的僵化与腐败,导致国家治理能力下降;
●社会矛盾的激化,天灾人祸频发,民生困苦;
●西方列强的崛起,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签订更为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1.4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
●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
1.5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
●条约内容:更加不平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2.1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斗争对象:清朝封建统治;
●运动特点:兼有宗教色彩。
2.2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抗击
●民间团体兴起,主张扶清灭洋;
●抗击八国联军,表现英勇;
●但对清朝认识不足,被其出卖。
三、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兴起
3.1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
●涉及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1、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5、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6、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7、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8、1845年,英国租的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是最早的租界9、1901年《辛丑条约》10、《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11、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1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13、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1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5、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它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16、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7、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1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1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20、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21、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2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1843年魏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23、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24、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摘要: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二、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的时代三、19 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四、鸦片战争及其后果五、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正文: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主张人类社会应该由有德行、有智慧的人来治理,这些有德行、有智慧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经典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的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1640 年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商品生产和交换变得更加便捷,资本主义逐渐取代封建主义成为主导世界的经济制度。
三、19 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澜。
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也逐渐认识到了世界形势的变化,开始进行自我振兴的探索。
四、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 年8 月29 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受到严重剥削,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五、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受到严重剥削,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1. 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钱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 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④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其中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主义的矛盾。
5.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机器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3. 《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4.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
7.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8.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总结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
1.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1]主要来源:城市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平民[2]时间:19世纪40至50年代(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3]特点:①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更强。
②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③组织纪律性强④集中、团结、与农民有天然联系,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1]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2]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3]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可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具有妥协性。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4.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关系:●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换言之,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5.马关条约: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1]过程:●1861年,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恭亲王奕訢和慈禧太后掌握政权。
●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派贵族大臣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终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均规定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使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涉。
●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清朝灭亡 1. 封建制度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失败,主要表现在农民剥削、官僚专制、重农轻商、宗法混乱、租金上涨、军阀割据等方面。
2. 外部冲击:从1840年开始,英法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各种协定的签订、对华战争的发生,使中国受到了极大的灾难性打击,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损失,恶化了封建社会的病症,加速了清朝灭亡的时间。
3. 民族解放战争:由辛亥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族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二、20世纪发展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发起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思想的进步。
2. 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3. 北伐战争: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对国民党的北伐战争,最终在1949年10月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
4.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反对外国入侵的斗争一、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大体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品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二、四次次大的入侵战争及其以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刻和所签定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定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定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定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定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期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旅顺大屠戮,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入侵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五、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六、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八、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九、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定。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公共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要紧矛盾。
1一、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先的反入侵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二、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据台湾的人:黑旗军领袖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汇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1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成功经验,科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
2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①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③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⑥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⑦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⑧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⑨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实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个重要含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伟大的历史转折1“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已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全面分析当前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全面改革开放1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一、鸦片战争及其影响: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2.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及对外侵略的影响;3.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的丧权辱国;4.近代化思潮的兴起。
二、太平天国运动及洋务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2.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效;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三、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1.戊戌变法的发起原因和目标;2.变法派的措施和成效;3.清政府对变法的反对和变法派的失败;4.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四、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导火索;2.辛亥革命的组织和行动过程;3.辛亥革命后的政权更迭和建立中华民国;4.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五、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1.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思潮;3.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六、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1.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共同目标;2.北伐战争的组织和行动过程;3.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七、抗日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1.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发展过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和策略;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红军的作用;4.日本投降后的国共内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2.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和农业合作化;3.“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和失败;4.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影响。
九、开放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开放的起因和背景;2.经济的措施和成效;3.政治体制的尝试和限制;4.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国际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涵盖了鸦片战争至开放时期的众多重要事件和运动。
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帮助。
2023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2023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终结,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时代。
1.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朝衰落:外敌入侵、国际压力增大等使清朝政权岌岌可危。
•国内社会矛盾:民族压迫、封建统治、民主意识觉醒等社会问题逐渐加剧。
2. 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起义如火如荼。
•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推翻清朝统治: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3. 辛亥革命的影响•开启民主进程:辛亥革命建立了以民主、平等为目标的中华民国,为中国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推翻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控制,使中国重获主权。
•统一中国:辛亥革命结束了农村地主的割据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民主思想的冲突愈发尖锐。
•反帝反封建的呼声: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呼应,反对帝制压迫和封建束缚。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科学和民主为基础的现代文明。
•尊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反对传统礼教的束缚。
•推崇白话文:倡导使用白话文进行教育与文学创作,以普及知识和扩大影响。
3.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传统文化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
•推动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加速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孕育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的一场以保家卫国为目标的全面抗战。
这场战争规模庞大,意义重大,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汇总地理城规专版(仅作参考,遥感后突击专用)09资源环境及城乡规划管理屈洋综述一、入侵的前兆,内外形式的变化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高度集权/君主专制/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政治腐败/技术经济落后2、西方:资产阶级政权/经济技术发达/夺取市场和原料/武装夺取殖民地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程鸦片战争(英国)《南京条约》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英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日本)《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俄、法、日、美、意、德、奥匈帝国)《辛丑条约》完全沦为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半殖民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和司法主权,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但同时,由于中国是一个长期统一的大国,加上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以及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使得他们无法建立直接的殖民统治。
半封建:自然经济被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系的变动1、出现了新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在这样的社会下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2、出现了两类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本家(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与外国人关系密切,拥有特权;民族资本家,规模较小、设备落后。
四、两大主要矛盾。
1、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一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日: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杀义和团民与平民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英国:割让香港、九龙;势力范围长江流域葡萄牙:抢占澳门俄国:割让东北、西北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租借旅顺口、大连湾;以东北为势力范围日本: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以福建为势力范围(后取得东北南部)德国:抢占胶州湾,以山东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以广东、广西、云南为势力范围;此外,还有各通商口岸的租界,俨然“国中之国”。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1. 清朝末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和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
2. 甲午战争以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
3. 辛亥革命后的历史事件:建立民国、北洋政府、国共合作、地方割据、抗日战争等;
4.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潮,如戊戌变法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等;
5. 中国共产的创建和发展历程,著名领导人如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
6.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包括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传统农村社会的改造、城市化进程、人口问题等;
7. 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8. 台湾的历史演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
9.中国的对外关系,如甲午战争后的列强控制、民国时期的五四外交、1949年以后的中美关系等。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总结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材。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点知识点: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1.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和专制制度的动摇、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等。
第二章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历史变革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中国被迫开放的大门。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满清政权,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思潮1.新文化运动: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提倡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呼吁变革封建文化。
2.运动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培养了一批新的文化和政治领袖。
第四章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潮流1.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主和科学,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城乡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巩固民众革命力量的探索与坚持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联俄联共的政权。
2.在土地革命和江西苏区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革命道路。
第六章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斗争的历程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2.国共内战:国共两党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内战,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
第七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如土地和工商业。
2.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章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开放: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开辟了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如土地承包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目的: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其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只大沽口、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一、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中国在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上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二、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朝1.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迅速崛起并发展成帝国。
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
2.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
但这些未能持续,清朝逐渐变得腐败,国力逐渐衰退。
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戊戌变法是清政府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尝试。
变法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制度和文化为主要目标,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失败。
2.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激烈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运动。
尽管义和团起源于农民阶级,但后来得到清政府和大部分人民的支持。
四、辛亥革命和建立民主共和国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次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
但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民主共和国持续时间很短。
五、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北洋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主法制政府,袁世凯成为首任大总统。
但政府内部腐败严重,民主体制未能建立。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起步。
共产党通过国共合作,与国民党联盟以推翻北洋政府和推进民主革命。
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军民经历了八年艰苦的战斗,并以牺牲巨大代价最终取得了抗日胜利。
七、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解放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包括土地、合作化运动、三反五反和大跃进等。
八、文化大革命和开放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全面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
2024(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4(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安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有,繁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称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甲午战争4.937年8月,陕北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正,副总指挥分别是()A.朱德,彭德怀B.叶挺,项英C.朱德,刘伯承D.朱德,贺龙5.抗日战争成功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
A.中美民族冲突B.中日民族冲突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冲突6.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7.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贩卖奴隶B.掠夺土地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8.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9.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其运用的先后顺序是()。
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商品→炮舰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鸦片→商品10.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持续了()。
A.一千多年B.二千多年C.三千多年D.四千多年11.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成功的主要战略基地是()A.城市B.农村C.大城市D.沿海城市12.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须要簇新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鸦片战争。
原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个革命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3.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近代中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提),(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目的)5.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政治控制,(2)经济掠夺经济掠夺四个方式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6.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7.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是:(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根本原因,(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最根本原因8.★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的落后9.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0.魏源在1843年1月编程《海国图志》,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林则徐《四洲志》11.《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农民解决土地的问题。
《资政新篇》体现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12.天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联合绞杀——主观(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1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这一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4.5个规模较大的军用工业:曾国藩、李鸿章——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金陵机器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局;张之洞——湖北枪炮厂1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具有封建性(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1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7.戊戌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1)顽固派势力的强大(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3)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惧怕人民群众18.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性质(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及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2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22.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引发了“二次革命”。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组织“护国军”,护国运动。
孙中山的“护法”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的终结。
2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客观原因);(2)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主要原因);(3)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4)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里核心;(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24.辛亥革命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25.“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6.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两部分:(1)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27.三个方案,两个选择:方案(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选择(1)或者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2)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28.1919年,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29.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30.李大钊,是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31.五四运动的特点:(1)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3.1924年1月,提出了新三民主主义,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4—1926中国国民党是—工农小民联合革命阶级34.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性质35.1928年10和11月,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1月,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3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结合51、54)37.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38.三次“左倾”:(1)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2)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39.“左倾”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2)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3)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40.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41.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桥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度泸定桥、翻越夹金山42.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3.战略防御阶段的四大战役: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1938年,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44.其他战役失败的原因:(1)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到自身统治;(2)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3)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45.毛泽东科学与策略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1)战略防御(2)战略相持(3)战略反攻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阶段46.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47.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1)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48.“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49.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5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1)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行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3)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1.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52.整风运动的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及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53.主观主义主要表现形式: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
54.七大,正式命名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指针。
55.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56.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1)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政策;(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57.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58.毛泽东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9.★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1)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有一个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5)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60.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6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6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严峻考验:(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63.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问题,则做的工作:(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2)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加强中国国产党的自身建设64.1951年底至1952年,开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65.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66.新中国成立的瞩目成就:(1)从政区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