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期末重点复习

合集下载

2020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必考重点

2020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必考重点

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B1扁平式组织: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D2德尔菲法: 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F3非正式评价: 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4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G5公共利益: 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7公共责任: 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8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9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1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1公共政策监控系统: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2公共政策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83;课程代码:00510;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A)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1.(D)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

A.全球性B.突发性C.多样性D.复杂动态性4.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B)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导论》B.《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5.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A)。

A.财产B.工具C.权威D.手段二、多项选择题6.官方、半官方、民间思想库在政策分析的专业问题上分离出的流派包括()。

A.专家政治主导派B.专家政治指导派C.专家政治协商派D.专家政治影响派7.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B)。

A.国内政策环境B.国际政策环境C.客观环境D.主观环境8.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ABCD)。

A.现有的政策提案B.通用的解决方案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9.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的整合性评估。

A.环境发展B.社会公平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10.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包括(ABC)。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D.第三部门利益三、名词解释11.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2020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1公共政策是(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A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倾斜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权威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 )最早提出的。

A拉斯韦尔 B西蒙 C伊斯顿 D史密斯5.(A)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 B.非营利组织 C.非政府组织 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A )。

A.伙伴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被管理者7. 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B),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利益B权力C关系D. 制度8.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C)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C.个人负责制D.集权者9.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 )A. 外脑B. 助手C.领导者D.秘书10.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D )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社会团体 D行政1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C)。

A.协调B.补充C.排斥D.一致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 ).A. 共识B.选择C. 理解D.互动13.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A.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B.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4.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

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本质: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通过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以取得一致的意见,达到预测的目的
程序:
明确问题
选择参与人
问卷设计
分析第一轮结果
设计出后续问卷
召开小组会议
准备最终报告
第一轮问卷设计的内容:
预测项,要求专家对特定事件的发生概率作出主观估计。
问题项,要求答卷者对问题重要性进行排序。
目标项目,对特定目标的可行性及是否合乎需要进行磋商、判断。
3、政策环境
⑴定义: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⑵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状况——公共决策最重要的依据
体制或制度条件——提供外部的组织环境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责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政治文化——对政策过程产生影响
国际环境——必须考虑的因素
4、政策系统(公共决策系统)的划分
成本和收益折现
计算成本——效益率
第八章政策执行与监测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1、政策问题的特性
⑴政策问题的性质
越复杂的问题,执行的难度越大。
政策执行中所触动的权力关系越多,涉及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策目标越宏大,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幅度越大,规范的技术操作等级越高,政策执行的难度也就越大。
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研究途径
系统理论
过程理论
团体理论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公共政策学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
公共政策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阶级分析途径
第二章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渐进模式(incrementalist model)

年7月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年7月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的正常利益:所谓正常利益,也可称之为基本利益,是指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 成最基本的行政管理任务,实现最起码的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
四、简答题
.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
答: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 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D.强制 .戚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 A.结构平衡 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 D.结构不良 .强制性政策工具中的工具包括(ABC)。 A.政府管制 B.公共企业 C.直接提供 D.产权拍卖 三、名词解释 .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是以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 为核心,以拥有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的组织起来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执政党履行着"利益聚 合"的功能。
这里需要强调四点: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2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为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简述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
答:(1)政策方案规划的目标导向。
(2)政策方案规划的变革取向。 (3)政策方案规划的选择取向。 (4)政策方案规划的理性取向。 (5)政策方案规划的群体取向。 .简述公共利益区别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公共利益是一种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 第二,公共利益与政府的高度相关性。 第三,公共利益的公平性及其实现途径的民主性。 第四,公共利益"公共属性"的理论内涵与判断标准。 第五,公共利益的层次性。 第六,公共利益实现途径的多元化。 五、论述题 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要点提示:

国家开放电大2020年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电大2020年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电大2020年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

C拉斯韦尔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

B.个人负责制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时的失效。

A.正常状态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B)政策理念。

B.发展型5.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A)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A.行政二、多项选择题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了7.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

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8.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具体明确9.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

A.交叉性B.动态性C.突发性D.多样性10.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ABCD)A.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B.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三、名词解释11.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2.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3.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4.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2020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2.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公共政策主体)。

4.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5.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6.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7.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8.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9.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10.(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11.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党政二元结构)。

12.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大众传媒)。

13.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问题)。

14.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5.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16.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目标群体)。

17.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18.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19.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到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20.(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1.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2.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国内政策环境)。

2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2020年国家开放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

A.史密斯B.西奥多·罗威C.威廉·邓恩D.德罗尔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4.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D)。

A.手段B.工具C.权威D.财产5.福利经济学之父是(C)。

A.杜鲁门B.拉斯韦尔C.庇古D.德罗尔二、多项选择题6.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全选)。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7.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全选)。

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8.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D)。

A.效果B.目标C.价值D.方案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

A.公共利益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10.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BC)。

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D.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改革交易费用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三、名词解释11.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境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各章重点问题部分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各章重点问题部分

各章重点问题提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二、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分配1、对戴维·伊斯顿定义的分析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思想,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

我们认为,为免于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基本掌握,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具体地说,政府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实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

这也是我们前面主张的,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的理由。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与戴维·伊斯顿的定义不同的另一点是,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功能绝不仅限于分配上。

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从社会公共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3)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3)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83;课程代码:00510;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 2.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 )的失效。

A.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 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理智B.理性C.情感D.有限理性 4.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B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 )。

A.创造性思维B.直觉思维C.灵感思维D.豁然开朗思维 6.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A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B.西蒙C.克朗D.戴维·伊斯顿7.(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啻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 8.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9.(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B.政策方法论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A )。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B.对社会进行管理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D.塑造公共价值观二、多项选择题 1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
选择、简答:
什么是公共政策?一般说来:凡是致力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都应看成是
公共政策。

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其本质是利益
利益分配的动态性有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
关键是落实利益。

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利益作为分配对象。

对公共政策的定义须强调:1、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
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3、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4、公共政策对
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更直接地说,是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
追求;5、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政策是配套,就是指由众多数量、类型不
一的政策,组成政策体系,用以强化政策的整体功能;2、超前性;3、层次性;4、
多样性;5、合法性。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分配功能在通常的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
公共政策要素有: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

美国政治科学家H·D·拉斯韦尔编写了《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
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并提出了“政策科学”的
概念。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处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公共政策将失去权
威性。

政策的向导是行为和观念的向导。

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公共政策主体应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核对主体分为政府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公共政策主体包括立法机关、政府、第三部门等。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

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
综合体;从整体上来说,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
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整合能力。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
模式。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2、公共
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共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
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论视政策对象——公共为伙伴。

提供政策主体的能力应从两方面着手:1、公共政策主体本身提升自己的公共政
策能力;2、借助外部因素如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讯和网络等)、举行听证会来鼓励
和吸纳公民参与,失去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公共政策系统主要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

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
为领导服务;具体来说,这种作用大致包括:1、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
3、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智囊系统的构成:1、官方智囊机构;2、非官方的政策研究机构。

非官方的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由政府资助和管理的专门研究机构;二
是各种独立的、民间的研究机构;三是大学。

公共政策的决断系统是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

决断系统不仅拥有
决定权,而且还统帅其他子系统的活动。

对政策过程的监控,即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方案的贯彻实施
与评估,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

决策权力包括政府系统内部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政府系统内部决策权力的纵向
分化、政策和社会之间的权力界限。

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式两种具体形式。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助手。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
的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