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及秦汉时期绘画作品

合集下载

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高168厘米、宽 190厘米。表现 一匹肃立的战马 踏倒仰卧在地、 手持弓箭作垂死 挣扎的敌人,像 征性地歌颂霍去 病的战功和他所 向无敌的英雄气 概。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马踏匈奴》
.
14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跃马》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卧虎》
.
15
.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野16人搏熊










.
20
鸟兽规矩纹镜 东汉 直径15.8厘米,重566克 河南洛阳谷水八十七号墓出土 河南洛阳博物馆藏
.
骑马龙虎画像镜 东汉 直径18.3厘米 1975年浙江绍兴五星公社新建大队出土
21
长信宫灯 西汉 高48厘米 重15.85千克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
22
浮雕鸟兽纹樽 西汉 通高25,口径23厘米 1962年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出土
• 而汉墓帛画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是70年 代在湖南长沙、山东金雀山出土的三幅西汉早期
墓室帛画。
.
48
马王堆l号墓帛画
.
49
马王堆l号墓帛画局部
.
50
• 三、漆画 长沙马王堆出土漆棺画,画工利用漆本
身光润流动的特性,在棺板上画了奇异的 神怪,有怪兽食蛇、怪兽驯豹、豹与猫头 鹰、羊头怪射鹤、怪兽拉鹤、怪兽奏乐、 人面怪骑鹿、怪兽斗牛、怪兽噬羊等。形 象间以卷动的流云作衬托,充满了动感和 神秘色彩。
.
35
彩绘陶壶 西汉 高49,口径18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
36
彩绘陶鱼鸟纹盆 西汉 口径55厘米 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中国绘画全集目录

中国绘画全集目录

《中国绘画全集目录》一、先秦绘画1. 岩画贺兰山岩画阿尔泰山岩画2. 陶画仰韶文化彩陶画马家窑文化彩陶画3. 帛画湖南长沙楚墓帛画二、秦汉绘画1. 壁画河北满城汉墓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2. 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石祠画像石江苏徐州茅山画像石3. 画像砖四川成都东汉画像砖河南邓县画像砖三、魏晋南北朝绘画1. 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壁画2. 卷轴画顾恺之《洛神赋图》陆探微《归去来兮辞图》四、隋唐绘画1. 壁画陕西西安唐代墓室壁画甘肃敦煌唐代壁画2. 卷轴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3. 画像石陕西咸阳顺陵石刻画五、五代绘画1. 卷轴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黄筌《写生珍禽图》六、宋元绘画1. 壁画山西太原晋祠壁画河北正定隆兴寺壁画2. 卷轴画赵佶《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马远《溪山行旅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七、明清绘画1. 壁画北京故宫博物院壁画山西大同明代壁画2. 卷轴画沈周《庐山高图》唐寅《秋风纨扇图》石涛《山水清音图》郑板桥《竹石图》八、近现代绘画1. 卷轴画齐白石《虾》徐悲鸿《奔马》潘天寿《雁荡山花》李可染《万山红遍》此目录仅为概览,具体作品及作者信息可能有所遗漏,敬请谅解。

后续将继续完善,为广大绘画爱好者提供更全面、详细的信息。

《中国绘画全集目录》续篇九、民间绘画与版画1. 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2. 剪纸陕西安塞剪纸浙江浦江剪纸3. 版画陈洪绶《九歌图》版画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作品十、绘画理论著作1. 东晋顾恺之《论画》谢赫《古画品录》2.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3.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范宽《山水诀》4. 元代汤垕《画鉴》5.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李日华《六砚斋笔记》6. 清代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郑板桥《题画》十一、绘画流派与团体1. 宋代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文人画派(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2. 元代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3. 明代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华亭派(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4. 清代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弘仁)扬州八怪(金农、郑板桥、黄慎、李方膺等)5. 近现代海派(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十二、绘画教育与机构1. 古代画院制度(宋代翰林图画院、明代画院)2. 近现代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刘海粟、徐悲鸿等曾任教)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曾任校长)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潘天寿等曾任教)《中国绘画全集目录》补充篇十三、中国绘画的材料与工具1. 纸张宣纸棉纸高丽纸2. 墨松烟墨漆烟墨珍珠墨3. 颜料石青、石绿朱砂、银朱赭石、藤黄4. 毛笔狼毫羊毫兼毫5. 砚台端砚歙砚洮河砚十四、中国绘画的装裱与保存1. 装裱形式立轴扇面手卷册页2. 装裱工艺宣和装绫绢装纸本装3. 保存与修复防潮、防虫温度、湿度控制专业修复技术十五、中国绘画的海外传播与影响1. 丝绸之路绘画交流中亚绘画风格的影响佛教绘画的传入与融合2. 近现代海外交流中国绘画在西方艺术馆的展览中国画家在国际艺术舞台的成就3. 海外收藏与研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绘画藏品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绘画藏品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绘画藏品十六、中国绘画的数字化与网络传播1. 数字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上海博物馆数字展览2. 网络平台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艺术类社交媒体与论坛3. 数字化教育在线绘画课程虚拟现实绘画体验通过这些补充内容,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中国绘画视角,不仅涵盖作品本身,还包括了绘画的材料、工艺、传播和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秦汉美术

秦汉美术

类别名称年代秦宫马车仪仗壁画遗迹秦宫殿寺观壁画两汉宫殿寺壁画两汉墓室壁画巨龙升天图西汉前期鸿门宴壁画西汉晚期墓主升仙图西汉晚期二桃杀三士图西汉晚期迎宾拜谒图西汉晚期门吏东汉前期隶属及瑞兽图东汉后期宁城幕府东汉后期车骑出行图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西汉长条形帛画西汉娟麻柩铭汉画像石凤凰刻石西汉晚期路公食堂画像西汉晚期肥城栾镇村石画像东汉前期孝唐山石祠及南武阳石阙东汉前期武梁祠西壁画像石东汉后期闵子骞石棰画像石东汉后期孝孙原穀画像石东汉后期画像砖骑马射猎画像砖秦侍卫、宴享、射猎纹画像空心砖秦侍卫瑞璧纹模印画像空心砖西汉初期回字纹、菱格纹铺地方砖西汉初期迎宾拜谒画像砖西汉驯马画像砖西汉荷塘渔猎画像砖东汉弋画像砖射收获东汉书法阳陵虎符秦故司隶校尉键为杨君颂东汉建和二年雕塑陶塑兵马俑陪葬坑秦彩绘陶投射佣西汉彩绘陶骑兵佣西汉陶塑兵马俑陪葬坑西汉彩绘陶仪卫佣西汉中期彩绘陶裸佣西汉前期拂袖舞女佣西汉立式说唱陶俑东汉(石刻)牵牛石像西汉元狩六年马踏匈奴石刻西汉元狩六年李冰石像东汉建宁元年石辟邪东汉孔望山摩崖造像实测图东汉晚期青铜铸像秦岭1号铜马车秦铜仪卫头像秦建筑阿房殿秦未央宫汉秦始皇陵秦兴平汉武帝宫汉陶楼东汉四神瓦当西汉工艺美术羽人骑天马玉雕西汉晚期长信宫灯西汉晚期俘获铜扣饰西汉三豹搏猪铜扣式西汉车骑出行图西汉错金银云山瑞兽纹铜管西汉古烈士孝子图漆箧东汉出土地陕西咸阳东郊窑店镇牛羊村北源上出土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前室顶部河南洛阳捎沟61号墓主室河南洛阳面粉厂卜千秋墓主室脊顶河南洛阳捎沟61号墓主室洛阳八里台汉墓辽宁金县营城子汉墓主室河北望都1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河南偃师杏园村汉墓马王堆1、3号墓临沂金雀山9号墓甘肃武威磨嘴子54及23号汉墓山东沂水鲍宅山出土山东汶上新莽肥城栾镇村长清孝唐山石祠及南武阳山东嘉祥五宅山山东嘉祥五宅山武梁祠西壁画山东嘉祥五宅山武梁祠西壁画陕西临潼出土陕西临潼出土藏于陕西博物馆咸阳杨家湾出土河南洛阳翟泉出土河南洛阳上屯出土四川彭县三界乡出土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山东临城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陕西汉中褒谷石门,现藏于汉中市博物馆陕西临潼西杨村秦俑1号坑陕西咸阳狼家沟出土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江苏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陕西咸阳张家湾陪葬坑出土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四川郫县出土原存陕西长安常家庄陕西兴平道常村霍去病墓前四川都江堰出土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江苏连云港孔望山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陕西咸阳出土陕西咸阳西安陕西临潼兴平河北望都所药村M1出土陕西西安汉城遗址出土陕西咸阳北郊出土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云南晋宁石寨出土云南晋宁石寨出土湖南长沙砂子塘出土河北定州M122出土朝鲜平壤南井里彩箧冢出土。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帛画、漆画、玉器等十七幅经典器物赏析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帛画、漆画、玉器等十七幅经典器物赏析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帛画、漆画、玉器等十七幅经典器物赏析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的绘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

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始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其实物遗存,最早的见于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刻纹与镶嵌图像纹饰。

绘画的作者是百工。

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壁画,壁画创作尤盛。

广西宁明县明江边《花山岩画祭神舞蹈图》赏析花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明江边。

临江一面,崖壁如削,在数千平方米的范围内,绘满大大小小的人形,间以巨兽、铜鼓、铜锣、藤牌等图像。

崖壁朱绘,纵40米,横221.5米。

战国至东汉。

所绘人形达一千三百余个,其中大者3米,小的仅仅30厘米,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如此繁复壮观的岩画画面,不但国内仅有,世界亦属罕见。

关于崖画的内容,众说纷纭,或谓凯旋归来的庆典,或谓狩猎后的歌舞,或称出征前的誓师。

近年来较多学者认为,应该是骆越先民祭奠神灵的巫术舞蹈。

画中人物皆裸体,其姿态可归纳为正面和侧面两种,个个曲肘举手,曲膝跺步,是一种严格规范化的舞蹈节律。

有位居中心的正面舞者,身躯高大,腰佩环首刀,头插羽饰或戴兽形帽,手执铜铃或握小人,显得神气非凡。

其下多画有类如犬形的巨兽图像。

显然,这些人有其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正面舞者显得庄重统一侧面舞者往往形貌衣饰稍加变化,由于重心不稳而更形热烈活跃。

庞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或动或静,或聚或散,或隐或现,全都统一在威严庄重、热烈奔放的舞蹈节奏之中,构成一种如醉如狂如汤如沸而又神秘怪异的意境。

殷墟小屯曾发现建筑壁画赏析1975年冬,殷墟小屯曾发现建筑壁画残块,以红、白两色在白灰墙表上绘出卷曲对称的图案,颇有装饰趣味。

西周曾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

据专家对江苏丹徒出土《矢毁》铭文的考释,西周初年曾有《武王、成王伐商图及巡省东国图》的壁画创作。

另据《孔子家语·观周》记载,春秋末期的孔丘,曾到雒邑瞻仰西周建筑遗物上的壁画。

100幅中国名画(之一)

100幅中国名画(之一)

100幅中国名画(之⼀)100幅名画,带你回顾中国美术史100幅名画,带你回顾中国美术史据说,古画排名前⼗的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本《步辇图》、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图》、唐代·韩滉《五⽜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千⾥江⼭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下⾯,让我们⼀同⾛近这些古画,探访它们穿越千年的魅⼒......01《⼈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物龙凤帛画》⼜称《龙凤仕⼥图》,是东周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1949年出⼟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楚墓,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帛画之⼀,也是中华⼈民共和国2002年公布的64件禁⽌出国(境)展览⽂物之⼀。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02《长沙马王堆⼀号汉墓帛画》/西汉帛画⾯完整,形象清晰,呈T 字形,画⾯内容也依T 字形的横幅和竖幅划分为天国、⼈间、地府3 个部分。

横幅部分描绘的是天界。

帛画中段画⼈间世界。

华盖与翼鸟之下,是⼀年⽼贵夫⼈的侧⾯像,⽼妇⼈⾝着锦⾐,在⼩吏侍⼥的跪迎服侍下,拄杖前⾏。

03《⼥史箴图》·局部/顾恺之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纵24.8厘⽶、横348.2厘⽶。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史箴》⼀⽂⽽作,原⽂⼗⼆节,所画亦为⼗⼆段,现存⾃“冯媛挡熊”⾄“⼥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

作品注重⼈物神态的表现,⽤笔细劲联绵,⾊彩典丽、秀润。

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平稍逊,⽽多出樊姬、卫⼥2段,亦有研究价值。

04《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洛神赋图》顾恺之,是著名的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的作品,其中最感⼈的⼀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奈离去的情景。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中国各朝代的壁画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社会文化背景。

以下是对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的浅析。

1. 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256年):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壁画主要表现了宗教和祭祀的内容,形象生动,线条简练,人物形象显得粗犷有力。

壁画色彩采用有限的颜色,以红、黑、白为主要色调,给人以冷峻的感觉。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的壁画中,壁画的绘制技巧更加精细,色彩更加丰富。

主题方面,壁画常表现宫廷生活和乐器舞蹈,人物形象偏向于稚嫩可爱的风格。

壁画中也开始出现一些爱情、战争等题材的作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内容涉及神话传说、佛教故事、宴会风俗等。

画面构图复杂,用色浓烈,具有浓厚的装饰性。

人物形象常呈现优雅的形态,描绘了时代的审美情趣。

4.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的壁画表现了盛唐和盛宋时期的草莽英雄、宫廷美人、佛教经典等各种题材。

画风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统,但更加注重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情感表达。

壁画色彩更为鲜艳,构图更加平衡,给人以开放明亮的感觉。

5.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元明清时期的壁画中,宫廷题材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

佛教题材的壁画也很常见,色彩明亮,构图庄重。

绘制手法流畅,线条流畅,给人以庄重大气的感觉。

中国各朝代的壁画特色多种多样,但线条简练、色调冷峻的特点是古代中国壁画的重要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逐渐发展成为更加细腻、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每个时期的壁画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社会文化特征。

这些壁画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国古代40幅传世名画,每一幅都是时代的缩影

中国古代40幅传世名画,每一幅都是时代的缩影
《女史箴图》局部
东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现存为唐代摹本,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藏宋 代摹本,多出樊姬、卫女2段,水平稍逊。 《女史箴图》局部 NO.2 《洛神赋图》 绢本设色,横572.8cm,纵27.1cm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名篇《洛神赋》所绘《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 学作品的画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人物,73匹牲畜,车轿及船只数十艘。气势宏大、构图严谨、 技法娴熟。充分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局部 NO.22 《墨竹图》
绢本,横105.4cm,纵131.6cm
湖州竹派开山鼻祖,北宋文同所绘《墨竹图》。以倒垂竹枝为主体,将书法的抽象美引入墨竹 画之中,疏密有致,生趣蓬勃,形神兼备。 宋代文人眼中,竹可以言志,更可以寄情。借水墨的淋漓酣畅和竹枝的挺拔潇洒抒发意兴,富 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全图分五个段落,完整再现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场 景。造型准确精微,线条遒劲流畅,色彩绚丽清雅。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NO.15 《珍禽图》
绢素稿本,横70cm,纵41.5cm 五代后蜀黄筌《珍禽图》 ,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是给其子课徒的写生稿本。现存北京 故宫博物院。 《珍禽图》局部 《珍禽图》在尺幅有限的绢素上,用细劲的线条和清丽的色彩,描绘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昆 虫、鸟雀及龟类等共24只,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NO.5 《历代帝王图》
绢本绘画,横531cm,纵51cm
唐代画师阎立本的名画《历代帝王图》,后人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画中分别刻画了 历史上汉至隋间,有不同作为的13位帝王的生动形象,按历史顺序依次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每一幅都震撼人心 你看过几幅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每一幅都震撼人心 你看过几幅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一幅都震撼人心你看过几幅绘画这门艺术,是画师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以及对世界的洞察,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升华,让片刻成为永恒。

河大卫与您分享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幅都震撼人心!1、洛神赋图创作背景:东汉末年份三国,曹植和随从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在黄昏的时候停歇在洛水边,恍惚中邂逅美丽的洛神仙女,两人一见倾心。

主要内容: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和洛水女神的爱情故事。

意义:洛神赋图是人类绘画艺术史上第一部连环画;曹植的文,顾恺之的画;诗、画结合的典范。

河南卫视根据《洛神赋图》创作的节目《洛神水赋》剧照2、五牛图藏馆:北京故宫博物院。

主要内容:这5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神态各异,昂首、独立、嘶鸣、回首、擦痒等动作,着重表现牛的健壮和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了五牛的不同神态。

仔细看它们的眼睛,会发现这五头牛拥有人的性格和情感,典型的以物寄情。

意义:唐代政治家韩滉唯一存世的作品,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质绘画,也是代表唐代花鸟畜兽画最高成就之一。

3、富春山居图藏馆:前半段,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原本是天之骄子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却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在历经被诬陷入狱等事件后,开始领悟了什么是“无为”。

后来从事山水画,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

晚年因酷爱富春山水,在青茗筲箕泉(今新民乡庙山坞)结庐定居。

意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元代写意画风的典型代表作。

4、百骏图藏馆: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来自意大利米兰的传教士郎世宁,却一不小心成了清代宫廷绘画领袖。

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

这幅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了4年时间完成的。

主要内容:其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古代美术年表

中国古代美术年表

中国古代美术年表早期艺术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220年)1. 先秦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221年)- 商代艺术(公元前1600年-公元1046年)商代艺术以青铜器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盛酒器、乐器、兵器等。

以祭祀为主题,形式庄重古朴。

- 周代艺术(公元前1046年-公元221年)周代艺术承袭商代艺术,青铜器风格逐渐规范化,装饰纹饰更加复杂精美。

同时出现了器物的青铜铸造技术。

2. 云台山石刻(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云台山石刻是一处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内容包括佛像、浮雕和题刻等,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

中古艺术时期(公元220年-公元1279年)1.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佛教壁画(公元4世纪-公元10世纪)佛教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以摹写佛经故事和佛像画为主,具有鲜明的精神内涵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

-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60年)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壁画进入鼎盛期,绘画风格多样,以鲜明的色彩和详细的线条描绘出了佛教故事和神仙形象。

2.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北宋时期,绘画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用墨、以墨画出意境。

-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南宋时期,继承了北宋山水画和花鸟画的传统,并发展出继承和创新的特点,注重细腻的笔触和意境的表达。

后期艺术时期(公元1279年-1840年)1.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元代绘画发展迅速,大量采用了蓝绿色调,绘画表现形式更加写实,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气息。

2.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代继承了元代的绘画传统,注重写实性与意境的结合,宫廷绘画充满了庄严与华丽。

3.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清代绘画风格受到了文人画的影响,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追求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中国历代著名画作

中国历代著名画作

中国历代著名画作中国历代著名画作有: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这幅画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绘制,是顾恺之的传世精品。

2.唐·阎立本《步辇图》:这幅画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3.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这幅画展示了唐代美女众生像。

4.唐·韩滉《五牛图》:这幅画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的作品,五牛图问世后,收藏者包括赵构、赵伯昂、赵孟頫。

5.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这幅画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7.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

8.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被誉为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

9.明·仇英《汉宫春晓图》:这幅画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是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装饰性绘画巨制。

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10.清·郎世宁《百骏图》:这幅画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

目前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华自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至清代历朝皇帝画像图文资料列表大全

中华自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至清代历朝皇帝画像图文资料列表大全

中华自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至清代历朝皇帝画像图文资料列表大全:姜氏族谱记载伏羲氏画像伏羲画像伏羲、尧、大禹、商汤(上古第1任皇帝,在位时间: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7500年)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

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后与太昊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三皇五帝分别是谁雷泽华胥伏羲氏制九针(上古第2任皇帝,在位时间:公元前3220年-公元前3080年)神农(Shennong),一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

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炎帝的故事炎帝后人(上古第3任皇帝,在位时间: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四大僵尸始祖之嬴勾黄帝陵简介黄帝轩辕(上古第4任皇帝,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598年—约公元前2525年)少昊,己姓(一说嬴姓),三皇五帝之一,汉族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又作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

少昊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少昊诞生的神话故事少昊诞生以鸟作官的少昊夏禹王(夏朝第1任皇帝,在位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25年)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

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大禹出生地禹的父亲是谁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夏朝第2任皇帝,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978年-约公元前1965年)姒启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包括了许多珍贵的作品,以下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作品:
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
的爱情故事。

2.《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的画作,表现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
荣景象,是传世名画之一。

3.《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的画作,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
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4.《汉宫春晓图》:明代仇英的画作,描绘了宫中嫔妃的生活场景。

5.《百骏图》:清代郎世宁的画作,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
牧游息的场面。

6.《步辇图》:唐代阎立本的画作,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
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7.《唐宫仕女图》:唐代张萱、周昉的画作,展现了唐代美女众生
像。

8.《五牛图》:唐代韩滉的画作,描绘了五头健硕的老黄牛,是中
国古代留存今世的画作中少见的巨制。

9.《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的画作,描绘了南唐巨宦韩熙载
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10.《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的画作,描绘了冈峦起伏的群山和
烟波浩淼的江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少见的巨制。

以上列举的作品只是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珍贵作品,如《早春图轴》、《万壑松风图轴》、《湖山春晓图轴》、《晴峦萧寺图轴》等。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原始时期九幅经典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原始时期九幅经典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原始时期九幅经典绘画赏析原始时期,先秦时期,秦代时期,汉代时期,三国时期,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隋代时期,唐朝时期,五代时期,北宋时期,南宋时期,元代时期,明代时期,清代时期,民国时期,当代绘画。

一、原始时期岩画最早的岩画则是雕刻于裸露的山崖石头表面,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初期,属于我国绘画艺术的萌芽时期。

现已发现著名的岩画点有: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福建华安县仙字潭摩崖石刻、广东省珠海市高栏岛石刻画、台湾高雄县万山岩雕群、云南省沧源县石刻、广西宁明县明江石刻、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石刻等等。

岩画沧源岩画位于云南省沧源县境内。

现已发现一千多个岩画图形,其中以人物图像为最多,还有动物、树木、太阳及一些原始表意符号等。

这幅图是一件较完整反映人类生存活动场面的岩画。

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

图的中心位置,一条粗的实线表示着村道,人畜在一圆形弧线界定的村寨中和平相处。

画面的上方则是一群大小不同的舞者,他们双臂曲举,两腿屈膝下蹲,似乎在应和着震撼山谷的号子声跺步起舞,边跳边晃动着手上的器具,似乎在助威、呐喊,又似乎是在祷告着胜利。

画面的下方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杀场面:搭弓引箭者,挥舞枪棒者,拳脚相向者,还有横卧地面的尸首,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战争场景。

整幅画面用赤铁矿粉以手指、羽毛绘制而成,画面虽呈现出原始人类对绘画形体表现的简略与稚拙,但通过对画面人物动态和场景的安排,使我们感受到我国南方原始人类生活的场景,使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回荡在山谷的呼喊声和震耳而又有节奏的祭祀歌舞声。

岩画《祭神舞蹈图》在广西宁明县明江岸边,耸立着一座巨大陡峭的岩壁,在数千平方米的石灰石岩壁上绘满了各种图像,大多数图像都是赤裸身体的人物形象,他们双臂曲举,或侧、或正,两腿屈膝下蹲,似乎在应和着隆隆的铜鼓声和震撼山谷的号子声跺步起舞。

在这一组富有充沛生命力的人群中,穿插着一个个身材更为高大魁伟的形象,也许是部落首领,头上插着装饰物,兽马相随。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43页)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43页)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1/4/3 2021/4/ 3April 3, 2021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2021 /4/320 21/4/32 021/4/ 32021/ 4/3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
4/3/2021 2:44:43 AM2021/4/321.4.3
林风眠的作品具有 很强的表现主义色 彩,从中透出特有 的一种孤寂、空漠 的情调,一种平和 而含蓄的美。
张大千(1899~1983) 是具有世界 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四川内江人 。从 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 画。张大千的杰出成就是泼彩山水,那 是他在65岁以后的事业。 张大千的画 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 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 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 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 山水画笔墨技法。徐悲鸿称张大千是 “五百年来第一人”.
齐白石91岁时,应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之求并以“蛙声十里 出山泉”为命题所作的一张水墨画。
徐悲鸿(1895— 1953)江苏宜兴屺亭 桥人。中国现代美术 的奠基者,杰出的画 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擅长素描、油 画、中国画。他把西 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 国画中,创造了新颖 而独特的风格。
林风眠(1900-1991) 出 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 家庭。以擅长国画传统笔 墨而闻名。他广泛吸取民 间艺术的滋养,同时运用 了西洋画的光感、质感、 色彩、结构等各方面的表 现,使中西艺术之间得以 取长补短,合而为一,创 造出植根於传统,既有时 代气息又有民族特徵,色 彩丰富协调又墨韵生动的 艺术风格。
一、史前时期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美术3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美术3

青铜人头像 (脑后饰花笄者) 四川广汉三星堆
青铜人头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
小型青铜人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 高15
人面蛇身盉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通高18.5
猛虎食人卣 商代后期
日本泉屋博古馆 通高32.5
猪尊 湖南湘潭 高40长72
象尊 湖南澧陵 通高26.5
小臣艅(yu)犀尊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高24.5
锦瑟彩绘御龙图 河南信阳长台关
彩绘漆内棺 湖北随县擂鼓墩 250x125-127
彩绘漆内棺局部 羽人与方相士
青铜雕塑
商代后期四川广汉三星堆 古蜀国青铜雕塑
大型青铜立人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 人像高172底座高90
大型青铜神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 通高60宽134
青铜人头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 通高34
鸟形铜尊 山西太原 高25.3
战国
钟簴(ju)铜人 湖北随县擂鼓墩
高1屯妇好墓
通高46.3
西周
折觥 陕西扶风庄白 通高28.7长38
凫(fu)尊 辽宁喀左马厂沟
高44.6长41.9
握圈铜人 陕西宝鸡茹家庄
高11.6
鸟纹象尊 陕西宝鸡茹家庄 高24长38
盝驹尊 陕西郿县李村
高32.4长34
牛尊 陕西岐山贺家村 高24长38
春秋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

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

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

(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秦代的墓室壁画。

据史料所载,秦始皇陵地宫“上具天文”,其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壁画。

据陕西社科院考古所《秦都咸阳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76年,11期)一文,已记述发掘出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颜色多种。

其中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秦都咸阳宫遗址3号殿长廊上的秦代壁画残部,为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二)两汉壁画两汉的宫殿、府署、寺观,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宣扬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在当时无疑的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后世皆产生出重大影响。

宫殿壁画逐渐兴盛。

文帝三年(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藉以激励吏治清明,此是两汉宫殿壁画之始。

汉初不少同姓诸侯王亦绘制宫殿壁画,其中以鲁恭王刘余营建的鲁灵光殿壁画内容最为丰富。

武帝时,在甘泉宫诏画教子有方的金日殚母肖像壁画。

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东汉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

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下诏在云台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后又增加四人,合三十二人”。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寺院壁画的肇始。

秦汉(先秦)绘画作品

秦汉(先秦)绘画作品

秦汉(先秦)绘画作品中国传世花鸟画: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陶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河南省博物馆藏陶缸于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

系夹砂缸。

腹部一侧绘有鹳鱼石斧纹样,以红棕两色绘成,约占缸体面积的三分之一。

左绘有鹳鸟一只,昂首挺立,六趾抓地,二目圆睁,口含一条大鱼;右绘一把石斧,斧头捆绑在竖立的木棒上端。

此画笔法凝重,色彩醒目,形象逼真,反映了当时原始部族的渔猎生活,是我国原始陶绘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中国传世人物画:新石器时期《人画鱼纹图》新石器时期彩绘陶盆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西安半坡博物馆藏人画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绘艺术的代表。

此陶盆的内壁绘有滚圆的人面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口中还衔着鱼,头发挽成三角形的髻,可能是当年半坡人发式的写照。

眼睛则用两条横线作眯合状,鼻子是一个倒置的丁字;嘴以两个对尖的三角形表示,双耳也连着两条小鱼,另外还有两条对称的鱼。

非常富有想象。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期彩绘陶盆盆高14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只陶盆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一座马家窑型墓葬中被发现,其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主题纹样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组成。

每组五人,手拉手跳舞,排列整齐,动作协调,面向左侧,两腿略有弯曲,呈踏歌状,下体的尾饰甩向左侧。

场面欢快热烈,描绘简略稚拙,却又清晰动人。

中国传世人物画:东汉卷《乐舞百戏图》东汉墓室壁画出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墓东汉壁画墓中,反映现实生活内容最为丰富的当属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此墓的墓主人系东汉王朝的一位高级官吏——陈师曾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其生卒年代不详。

此墓室描绘了墓主人从举孝廉、为郎官、到任职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直到仕途的巅峰任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仕宦经历。

《乐舞百戏图》即是其中不可多得、独具特色的壁画之一。

画中的百戏内容有掷剑、弄丸、舞轮、安息五案等活动,人物形象近似速写,寥寥几笔,就生动地表现出处于激烈动作中的种种神态和热闹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