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书法作品欣赏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浅谈徐渭徐渭(1521—1593年),字文清,后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明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
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
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
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
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
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
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
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诗出自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的题画诗,作为徐渭的代表杰作,《墨葡萄图》成为研究徐渭不得不提的一幅重要作品。
徐渭把水墨花卉大写意推向颠峰并开宗立派。
从《墨葡萄图》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师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徐渭《墨葡萄图》鉴赏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刘丽200907283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青藤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
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
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
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
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
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
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
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徐渭的《墨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
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诗句给这幅传世名画笼罩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画家徐渭身世坎坷,为人狂放不羁,其画喜用泼墨勾染,水墨淋漓,以其特有的风格,开创了一代画风。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
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从这个角度来看,徐渭的《墨葡萄图》可以看做是中国文人画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
徐渭 传世书法
徐渭传世书法徐渭传世书法2014-01-22 果成画坊徐渭—书法史上的梵高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陶望龄《徐文长传》)可见对其书法的自许及钟情。
袁宏道云:“(徐)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诚然,作为一时才人、一时狂士的徐渭是绝不会为法所缚的,即使是学书道路的起点——临摹古人书法,徐渭也要有自我,不肯屈膝于古人。
其《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云:“非特字也,世间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才而合,忌真我面目哉?”并主张“取诸其意气而已”。
徐渭学书,曾浸淫于宋黄庭坚、米芾、苏轼诸家,并上追钟繇、索靖、“二王”,而以流传徐渭书迹来看,何曾有一笔似古人?而玩其笔意,又何尝有一笔不是古人?此正是徐渭善取古人“书神”,而始终不失自家本色,故有英气生趣而“精奇伟杰”(陶望龄《歇庵集》)。
徐渭论书,还特讲“天成”,即人的内在素质。
尝云“夫不学而天成者尚矣,其次则始于学,终于天成”,而“天成者非成于天也”,是“罔乎人而诡乎己之所出”(《徐文长佚草》卷二)。
徐渭才学,三教九流无所不能,著述丰而杂,有《徐文长佚草》十卷,《徐文长全集》三十卷、《徐文长三集》二十五卷、《徐文长佚稿》二十四卷等诗文著述。
戏曲方面有《四声猿》、《歌代啸》、《南词叙录》、《旧编南九宫月录》及《十三凋南曲音节谱》各一卷、《嘲妓》、《黄莺儿》等散曲;注释评校类有《李长吉诗注》、《庄子内篇注》、《分释古注参同契》、《黄帝素问注》、《楞严经解》、《淮海集》四十卷等;纂辑杂录者有《笔玄要旨》、《玄抄类摘》、《通俗云笺》、《茶经》、《酒史》等等。
其画,笔墨纵恣,气势磅礴,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大写意的新途径。
如此多端而博渊的才学,与其书法融会贯通,聚于笔底,正是“天成”之功。
传世书法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苏州博物馆藏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鸿篇巨制,骇人心魄,其书法棱角毕露,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布局散乱,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
独树一帜!明朝徐渭的水墨荷花,把笔墨运用到了极致
独树一帜!明朝徐渭的水墨荷花,把笔墨运用到了极致明徐渭墨荷图徐渭,号青藤,是一个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的人。
他以其独特的笔触,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的文人画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
无论是清初的八大山人,清前期的“扬州八怪”,近代的吴昌硕,现代的齐白石无不深受其影响。
徐渭清荷徐渭笔下的花鸟作品豪放泼辣,水墨淋漓,一挥而就,但求神和,不求形似。
他那种热烈、豪放、沉雄而带霸悍的大写意画风格,与梁楷的冷逸、陈淳的潇洒、八大的恬淡萧索比较起来,更能激人心灵,壮人胸怀”。
徐渭《黄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图中的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
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
画上自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
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徐渭荷花这幅墨荷,笔墨很好。
诗中自题:“茨菰叶碧蓼花白,菱子稍黄莲子青。
最是秋深此时节,西施照影立娉婷。
”书画相辉映。
徐渭《五月莲花图明》《五月莲花图》是徐渭37岁时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运笔生风,给人以骤雨飘风之感,体现了他的典型画风。
画面左上方有徐渭自题诗:“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
纵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否。
”诗句以荷寓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世事不公的不忿之情。
以诗观画,荷叶以浓墨点厾、散锋扫出,几不类物象,似乎作者对它无丝毫的好感,故破笔一挥而已。
荷花则以淡墨中锋,狂草笔法飞快勾出,无心求工。
荷柄与水草也以长锋写出,任其浓淡干湿、中锋侧锋亦不计较。
最后,作者似乎还未发尽心中的激情,以重笔在画面下角点了七八个大小不同的墨点,暗示了水中的浮叶。
其实,画中的荷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空有芬芳满腹,却生活在肮脏动荡的环境之中。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大师徐渭二十四幅经典书画赏析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大师徐渭二十四幅经典书画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明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1368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1387年平定辽东,实现统一(1368年~1644年)。
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为稳固统治,明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加紧了思想控制。
致使明代文化,始终处于非常紧张的冲突对立状态,是我国思想史上斗争颇为酷烈的一个时期。
明代行草书的社会需求与前此其他时代已经有了不同。
明代建筑趋于高大,同时商人阶层日渐庞大,附庸风雅的愿望颇高,这使得对挂轴一类作品的需求渐多,书法作品渐渐由案头走上墙头,书法家们籍此作出了许多探索,使传统行草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和风格。
明初书法,先承元朝而下,基本继承的是元代的典型书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国势承平,复以文章翰墨粉饰治具,培养了一批御用书家,遂使台阁书风兴起。
刻帖一定程度上对书法的普及起着重要作用。
明成祖时,大力复兴文化,招募擅长书法的人,并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习书之风。
明中叶,江浙一代经济逐渐发展,文化也因之而起,成为书法的核心地区。
一些文人淡于仕进,优游文艺,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职业化特征的书画家,以出售书画为生。
这使其创作目的、风格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文人化”的清雅气息逐渐有所减弱,而好异尚奇之风逐渐兴起。
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一大批雄视一时的书法家。
以李东阳、沈周、吴宽为代表;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真正代表明代中期书法的又一书法昌盛时期。
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
晚明时期,国家内部的政治、文化斗争日趋尖锐,从心学中衍生的个性解放思想蓬勃发展,而外来的军事压力也渐渐增大,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进一步影响了文艺活动。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浅谈徐渭徐渭(1521—1593年),字文清,后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明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
传世着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
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
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
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
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
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
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诗出自明代着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的题画诗,作为徐渭的代表杰作,《墨葡萄图》成为研究徐渭不得不提的一幅重要作品。
徐渭把水墨花卉大写意推向颠峰并开宗立派。
从《墨葡萄图》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师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
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
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作画状物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
明—徐渭—书画作品欣赏(03)
明—徐渭—书画作品欣赏(03)明徐渭《黄甲图》此图用笔峭劲挺拔,以奔放而精炼的笔墨写出螃蟹的爬行之状和荷叶萧疏的清秋气息。
蟹的造型,虽寥寥数笔,却浓、淡、枯、勾、点、抹诸多笔法参用,质感、形状、神态历历具足。
覆在上面的荷叶,笔阔气贯、偃仰有致,点画之外更寓无尽秋意。
是徐渭的一幅杰作。
徐渭山涧荡舟图立轴名称:徐渭山涧荡舟图立轴材质、形制:立轴水墨纸本尺寸:27×34cm创作年代:介绍:题识:扁舟无去住,戏荡一溪云。
徐渭。
钤印:天池道人、渔山鉴藏印:漫堂心赏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天池,山阴人。
他在诗文、书法、戏曲、绘画上均有独特造诣,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
他反对绘画上因袭前人的“鸟学人言”的做法,主张“新为上,手次之,目口末矣”。
他的画具有走笔如飞,泼墨淋漓而直指胸臆的特色。
徐渭羲之笼鹅图立轴名称:徐渭羲之笼鹅图立轴材质、形制:立轴水墨纸本尺寸:90.5×38cm徐渭墨荷立轴水墨纸本101×51cm款识:青藤道人画于湖天小屋。
钤印:[天池山人] [湘管斋]徐渭墨竹牡丹立轴水墨纸本106×32.5cm徐渭(款)水仙立轴介绍:题识:百品娇容俗却春,一清可以拟丰神。
银钿缟袂田家妇,绝粒休粮女道人。
田水水。
钤印:水田月、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湘管斋藏印:衡山杨氏、曼石私印、孔彰、清梦轩鉴赏说明:附入境单。
带盒。
作者介绍:徐渭,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田水月、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漱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又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所居在绍兴城内,有一枝堂、柿叶堂、青藤书屋等。
工书兼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
画人物极其生动。
市场行情:2010/6/21 16:40:00>中国嘉德估价: RMB 20,000-30,000成交价: RMB:145600.0000此文只做交流学习之用,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徐渭行书五言诗立轴名称:徐渭行书五言诗立轴材质、形制:尺寸:135×60.5cm创作年代:介绍:释文: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
少儿书法:一唱三叹—扭转书法前进方向的徐渭
少儿书法:一唱三叹—扭转书法前进方向的徐渭少儿书法:一唱三叹—扭转书法前进方向的徐渭八音朗畅一唱三叹—扭转书法前进方向的徐渭徐渭(1521一1593年)的书法,与沉闷刻板的明代前期书风作对比,显得格外醒目和刺眼。
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徐渭,就会发现他对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杰出贡献,像晴天一个霹雳,使得中国书坛画苑在沉睡中梦醒,并在全新的起点上开辟了全新的未来。
但是,当徐渭在他那风雨飘摇的“几间东倒西歪屋”中死去20年之后,他的才华和价值才被“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发现,并在他的《徐文长传》中高度评价道:“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徐文长没有一点行径不奇异于世,没有一项事业不奇妙于世,这就是徐青藤其人。
我也是徐青藤的崇拜者,尤其是崇拜文长公的绘画。
而对其书法,我在未见到日本二玄社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复制品之前,总以为文长的自评大有欺世之嫌。
我出于对文长公的崇敬,每次读他书法作品的时候,都力争去接近他的自评,但每一次努力的结果几乎都是觉得文长欺人,世人对其书法的称颂有些言过其实。
我每次欣赏其书法,总觉得既无章法,又无虚实,满纸的点线犹如一团乱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青藤的评价则是:画一,诗二,文三,书四。
理由如下:青藤的绘画,虽然他中年以后才开始画画,既不是“科班”出身,又无名师高人指点.似乎也没有艺术世家的背景只凭借着天分和才情而信手挥洒。
他出身寒微,又无重大社会背景和政治靠山作依托。
他性情的狂怪、意识的反常、对规则的悖理和用笔的老辣甚至于野性,致使其绘画在他生前不被重视,甚至被同行所低毁。
但是,当这位饱受命运残酷捉弄的天才艺术家,在百思不得其解的迷惘中自己结束了自己苦难的生命之后,他才为自己赢得了千秋万岁的不朽名声,在绘画留下了一座辉煌的丰碑,被世人奉为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徐渭之前的写意水墨画是规矩而含蓄的,用笔是内敛的。
徐渭作为里程碑式的画家,打破常规,我行我素,再加上狂怪、反常、悖理和野性,就以他为首构建了中国绘画由其后的八大、原济、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组成的一个最富于生命激情的艺术系列。
徐渭书画集赏(100幅高清图)
徐渭书画集赏(100幅⾼清图)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阴(今浙江绍兴)⼈。
初字⽂清,后改字⽂长,号天池⼭⼈,或署⽥⽔⽉、⽥丹⽔,青藤⽼⼈、青藤道⼈、青藤居⼠、天池渔隐、⾦垒、⾦回⼭⼈、⼭阴布⾐、⽩鹇⼭⼈、鹅⿐⼭侬等别号。
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
不过象徐⽂长那样,在诗⽂、戏剧、书画等各⽅⾯都能独树⼀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
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代第⼀,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推崇,⾄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物之⼀。
郑板桥对徐⽂长⾮常敬服,曾刻⼀印,⾃称“青藤门下⾛狗”;近代画家齐⽩⽯曾说:“青藤、雪个、⼤涤⼦之画,能横涂纵抹,余⼼极服之,恨不⽣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
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不去,亦快事故。
”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徐渭在《书谢时⾂渊明卷为葛公旦》中指出:“……画病,不病在墨轻与重,在⽣动与不⽣动⽿。
”徐⽂长的⼀⽣却很不幸。
他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发狂杀妻⽽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卖书卖⾐度⽇,终于潦倒⽽死。
⽼百姓倒是⼗分喜爱他的,⾄今在浙江还流传着许多徐⽂长的故事。
他在绍兴的故居——青藤书屋,历尽四百余年的⼈世沧桑,还依然保存,维系着后⼈对这位富有平民⽓息的⽂学艺术家的长久怀念。
徐渭年谱1521年(正德⼗六年)1岁⼆⽉初四,徐渭出⽣于浙江绍兴府⼭阴县⼀户官员家庭。
五⽉⼗五⽇,⽗亲病故。
1524年(嘉靖三年)4岁徐渭聪慧早熟,⼆嫂杨⽒去世,徐渭能够像⼤⼈⼀样迎送吊丧宾客,⼈以为奇。
1526年(嘉靖五年)6岁徐渭师从管⼠颜学习唐诗。
徐渭师从陆如冈学习时⽂。
1530年(嘉靖九年)10岁家道中落,徐渭的⽣母被遣散出门。
仅仅10岁的徐渭与逃跑的仆⼈对簿公堂。
1532年(嘉靖⼗⼀年)12岁徐渭师从本乡琴师陈良器学习琴艺。
1534年(嘉靖⼗三年)14岁徐渭师从王政学习琴艺。
[明]徐渭书法作品(图)一
徐渭书法作品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
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但这样一个天才却极不得志,一生经历充满坎坷、险恶和痛苦,最终穷困潦倒而死。
徐渭生性聪敏才华,《明史·文苑传》说他“天才超轶”,十几岁即模仿杨雄《解嘲》作《释毁》的文章。
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但以后的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
早年家难屡作,在婚姻上也数遭挫折。
40岁左右,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当过一阶段的幕僚军师,对军政之事多有谋略,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这是他一生中活得最开心的时候了,后胡宗宪因严蒿奸党失势受牵连,徐渭深受刺激,精神失常,以至多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
后又一度发狂杀死继妻,下狱7年。
经同乡张元汴竭力保救才得幸免一死。
出狱时已五十三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写诗作画,卖书画为生。
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出现于这个时期。
这整整二十年中他是在时而清醒时而反常的情况下度过的。
徐渭晚年几乎是闭门不出,凄凉孤独,穷困交加,他在“墨葡萄图”这幅作品上的题诗,正反应了他内心的倾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徐渭悲剧的一生,愤懑、抑郁、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
徐渭死后,他的作品越来越为一些有识之士所赞赏。
“丑书”始祖-----疯子徐渭!
“丑书”始祖-----疯子徐渭!徐渭(1521—1593)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
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
后人有诗概括徐渭的一生:“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十(实)堪磋叹!”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他的自作诗却是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闹抛闹掷野藤中。
”徐渭学书,曾浸淫于宋黄庭坚、米芾、苏轼诸家,并上追钟繇、索靖、“二王”,而以流传徐渭书迹来看,何曾有一笔似古人?而玩其笔意,又何尝有一笔不是古人?此正是徐渭善取古人“书神”,而始终不失自家本色,故有英气生趣而“精奇伟杰”(陶望龄《歇庵集》)。
徐渭也属二王一脉,他倾慕王羲之的人品书艺,作为同乡人,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的影响最大的却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芾。
他在《书米南宫墨迹》一跋中说:“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
”可见他对米芾的深悟透解。
他的草书,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不计工拙,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扭来扭曲的笔画中了。
当代好多“丑书家、江湖书法家”在标榜自己的时候都会提到徐渭,以此来为自己辩解。
因为徐渭在《题自书一枝堂帖》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
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下面来看看徐渭的经典书法作品:释文: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绛入品秩多般。
龙剂犀胶,收来共伴灯烟因。
炼修依法,印证随人,才成老氏之玄。
是何年,逃却杨家,归向儒边。
红丝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着意磨研。
呵来滴水,幻成紫雾蛟蟠。
有时化作苍蝇大,便改妆道士衣冠。
向吾皇,山呼万岁,寿永同天。
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徐渭草书评价
徐渭草书评价徐渭是明朝时期的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多样,但以草书最为著名。
徐渭的草书呈现出狂放不羁的气势,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下面,我们就来分步骤阐述徐渭草书的评价。
第一步,分析徐渭草书的特点。
徐渭的草书在笔画的构成和形态上都有着独特之处。
他的草书笔画勾勒粗犷有力,富有变化和张弛有度,显得磅礴雄浑,如泼墨山水般的半虚半实,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格局。
徐渭的草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气韵、节奏和韵味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他的草书充满了刚柔相济,古拙中带有新意的韵味,让人感受到一个古奥而又磅礴的韵律之美。
第二步,评价徐渭草书的艺术价值。
徐渭的草书不仅表现出了其超凡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
徐渭的草书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书法家借以表达思想感情、艺术追求的工具和媒介。
他的草书创新性强,开创了新的艺术诗意,表现出草书独有的自然豁达、灵动生动的特点。
徐渭的草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草”,在齐白石、黄宾虹等人的影响下,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步,展现徐渭草书的艺术魅力。
徐渭的草书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艺术魅力。
他的草书不但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还体现出中国书法的独特风格与渊源,成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渭的草书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他以富于张力的笔触、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将表现主题与艺术技法完美结合,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徐渭草书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其草书不仅仅是一种书法,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徐渭草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更代表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瑰丽精品。
明·徐渭纸本草书《榴实图》题诗赏析
明·徐渭纸本草书《榴实图》题诗赏析明·徐渭纸本草书《榴实图》题诗赏析【规格尺寸】纵91.4厘米,横26.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徐渭《榴实图》纸本墨笔 91.4cmx26.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榴实图》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虽寥寥数笔,却处处有画意,笔笔见精神。
在《榴实图》题画诗中,徐渭把自己比况成久居深山的石榴,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的心情。
《榴实图》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达出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
这幅《榴实图》轴最早着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续编》里,与徐渭的《梅花蕉叶图》一并着录:“徐渭画梅花蕉叶留榴实一轴并题”:“徐渭画梅花蕉叶一轴 '本幅’宣德笺本纵四尺一寸七分横九寸七分水墨画梅花蕉卷石自题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天也钤印一幼文三味'鉴藏宝玺’全八玺”“徐渭画榴实一轴 '本幅’素笺本纵二尺九寸横八寸九分水墨画折枝榴实自题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文长钤印三徐渭 '鉴藏宝玺’全八玺乐寿堂鉴藏宝”。
明徐渭《榴实图》题画诗《榴实图》是一幅立轴的作品,全图只由一枝榴实构成,这枝榴实绘于素笺的中心,画幅的右上方有徐渭的自题五言诗一首:秋深熟石榴,向天笑开口,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
这首诗写得自然明快,而画图寓意仍有怀才不遇之慨,只是更为含蓄。
徐渭缘物寄情,以深山石榴自喻,沉痛地抒发了他那胸怀“明珠”而无人赏识,被社会弃置的凄惨心情。
明徐渭《榴实图》局部画面中心是一个果实累累的石榴,并且是果实已迸开,真有“向天开口笑”之势。
支撑这个硕果累累的石榴的是一折枝叶,一折枝叶和一个榴实,构成了这幅简单但回味无穷的画幅。
《榴实图》的画风是典型的大写意风格,徐渭保持了他以往的“减笔”画法,用笔简练,高度概括,笔法草草。
这种简练的用笔在汉代遗留的作品中即能看到,如汉代遗留出土的墓葬壁画中多能见之;魏晋嘉峪关墓出土壁画尚保持这种简练的画风;唐代出现了“笔不周而意周”的如吴道子等的“疏体”画;宋代一些画家在画法上更追求简练,出现了像苏轼等人的“文人画”;元代的写意画也较多;明代花鸟画较盛,写意花鸟画则大为发展,更为狂放,较之前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徐渭之画即在此传统之上,更有开创性的突破,有笔更为减省,挥洒更为超逸,造型不求形似,画法更为诙谐,(徐渭不但在绘画上画法十分诙谐,在文学方面也是如此,其制造幽默的能力,在历史上是十分有名的。
徐渭 行草书七律诗
徐渭行草书七律诗哇,说到徐渭的行草书七律诗那可真是超级厉害呢!徐渭啊,他可是明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他的行草书七律诗,从书法的角度看,那是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他的笔触像是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一样,灵动而又富有张力。
每一笔都像是在诉说着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徐渭的行草书,在笔画的形态上就特别吸引人。
那些笔画有的纤细如丝,仿佛轻轻一吹就能断掉,可却又坚韧地在纸面上延伸;有的笔画则粗壮有力,像是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在宣纸上重重地落下痕迹。
他的字体结构呢,也是极为独特的。
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模样,而是有着一种奇特的平衡感。
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行与行之间的连贯,就好像是一场无声的舞蹈。
再看他行草书七律诗的内容。
七律诗本身就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而徐渭能够把这种格律和他自己的情感以及独特的书法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的诗里可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也许有他对世事的不满或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当我们欣赏他的行草书七律诗的时候,不仅仅是在看那些漂亮的字,更是在透过这些字去探寻他的内心世界。
徐渭的行草书七律诗就像是一个宝藏,每一次去看都会有新的发现。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被他那狂放不羁的笔触所震撼,感觉他像是在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又会被他字里行间的细腻之处所打动,像是他在悄悄地跟我们诉说着什么秘密。
他的作品有一种魔力,能让我们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回了明代,站在他的身边,看他挥毫泼墨,听他吟诗赋词。
真的是特别棒呢!从艺术价值来说,徐渭的行草书七律诗在书法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学习和研究的素材,无论是对于学习书法的人,还是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去欣赏和珍视这样的艺术瑰宝。
徐渭花卉书法长卷合辑
徐渭花卉书法长卷合辑徐渭《杂花图卷》,图上分别画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兰、竹等共计13种花卉蔬果。
画中牡丹含羞沾露;硕荷、榴枝、菊豆、梅兰、修竹,用笔姿纵率意。
堪称明代大画家徐渭的扛鼎之作。
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徐渭《四时花卉图卷》在这幅长卷里,徐渭分别以大写意手法绘牡丹、芍药、葡萄、芭蕉,以兼工带写的手法绘桂花与苍松,以烘托法描绘雪中的竹、石、梅花,技法灵活多样,笔墨酣畅,不拘泥于形,旨在追求神韵。
从卷尾自识看,画家是借物抒发胸中的抑郁。
此画卷风格简洁洗练,豪爽奔放,显得畅快淋漓。
徐渭《墨花九段图》,此图绘水墨写意四季花卉。
每段均有自题七绝一首。
画面上,画家充分发挥了水墨的表现力,以狂放的笔触,淋漓的水墨,变化多端的笔锋,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了各种花卉的特征,简约却颇具神采。
从徐渭自书诗并题记,知此画是作者在浓郁的创作激情中以酣畅的笔墨挥洒而就。
此图堪称徐渭水墨写意花卉的佳作。
徐渭《草书白燕诗卷》(局部),纵30厘米,横420.5厘米。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录自赋《白燕诗》四首。
该诗卷为后三首。
1984年初移交绍兴市文管会保管。
释文:西飞岁岁侯青阳。
花发名园何处藏。
天子郊禖呈瑞色。
主人台榭有辉光。
轻翰掠雨绡初剪。
小尾流风练愈长。
万里东归看易没。
海天元是白云乡。
一时伴侣自应稀。
海路空长遇亦非。
汉将玉门投老入。
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雪。
渐下秋空见羽衣。
却说朱门无可托。
玉楼天上任高飞。
素壁红芳照苑墙。
冲花泛羽唼群芳。
霜迷万瓦单栖渺。
草绿千堤片影凉。
云母屏深低缟袖。
水晶帘动拂流黄。
西园蝴蝶浑无赖。
暗粉飘尘上海棠。
白燕四首。
书似镇南朱内史一笑。
天池徐渭。
徐渭狂书《自书诗文册》高清
徐渭狂书《自书诗文册》高清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但是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超越了时代,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
陶望龄曾说过其书法“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 。
袁宏道则称:“予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徐渭集四-附录》《徐文长传》)。
徐渭书法和书法观的产生,与明中、晚期整个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的。
俆渭书法也是从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
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所说的“时时露己笔意”的审美精神。
他的原话是:“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
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
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如果说徐渭的行书已用“己意”实现了对传统笔法的改变,那么,最大的改变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
以前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在这则要说“徐渭破坏了笔法”。
徐渭在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
《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是其代表作。
徐渭这种借鉴于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
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美术化倾向的改变。
徐渭《自书诗文》册,纸本,楷书1开,草书12开,每开纵27.2cm,横32.8cm。
明徐渭《菊竹图》鉴赏
明徐渭《菊竹图》鉴赏
明徐渭菊竹图立轴纸本墨笔纵90.4厘米横44.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等,是活动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
20岁那年才考中秀才,直到41岁,考了8次,始终也未能中举。
徐渭非常抓狂,以至反复自杀有9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发作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因此被关入监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狂人,却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
在中国写意花鸟技法的演绎中,徐渭是集大成者。
清初的八大、石涛到乾隆时的“扬州八怪”延绵到晚清的赵之谦、吴昌硕乃至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无不受其影响。
著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草》及杂剧《四声猿》,戏曲理论《南词叙录》等。
徐渭花卉借助大写意的水墨技法,突出地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质,尤其是他画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类题材的作品,更是将他的痛苦借着淋漓的笔墨在纸上渲泄无遗,一诗一画,才情纵逸,意境莫测。
晚明以来,陈洪授、朱耷、石涛、郑板桥及至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深受他的影响,郑板桥刻一方“青藤门下走狗”印章钤於自己的作品上,齐白石更以一首“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诗表达了对他的无以复加的崇拜之情,流风遗韵,至今不衰。
图写菊花昂立,菊叶垂聚,花朵簇拥,生机勃勃。
菊叶以大笔刷写,挥洒自如。
旁依修竹,竹梢低垂,与菊花相呼应,饶有趣味。
竹叶用笔潇洒。
菊、竹下端衬以叶草,清姿逸态,淋漓尽致。
笔墨干湿浓淡相宜相辅,一气呵成,韵味隽永。
徐渭《杂花图卷》欣赏
徐渭《杂花图卷》欣赏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别署青藤道人(老人)、田水月、漱老人、金垒、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诸生,声名籍甚,然屡试辄蹶。
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福建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多有筹画。
中年精神失常,尝屡蓄意自杀。
后以击杀继室入狱,为友张元忭营救获释。
晚年以鬻画为生。
善画写意花卉,奔放淋漓,好绘残菊败荷、炉瓶彝鼎之类,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
兼善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亦极生动,论者谓其“小涂大抹,俱高古也”。
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于后世影响深远。
工诗文,又长于戏曲。
行草书仿米芾,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
曾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著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草》《南词叙录》及杂剧《四声猿》等。
《杂花卷》纸本水墨纵三零厘米横四零一厘米创作年代:一五九二年题识: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
不然岂少胭脂色,富贵花朝墨写神。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璞中美玉石般看,画里明珠煞欲穿。
世事模糊多少在,付之一笑向青天。
若耶溪上好风光,无人折取献吴王。
西施病□(此处原漏一字)经三月,数问荷花几许长。
江棘黄荆樵斧归,芭蕉学画指如椎。
中间一叶浑相似,记得前生盖鹿来。
天街雨夜翻盆注,江河涨满山头树。
谁家园内有奇事,蛟龙湿重飞离去。
夜窗风雨话,秋浦蟹儿肥,配饮无钱买,思将画换归。
湘江湘子珮,洒洒动江神,独立烟波上,真成新路人。
万历壬辰秋,青藤道人醉涂于万花山房。
钤印:海笠文长(朱)文长(白)佛寿天池山人漱仙青藤道士。
徐渭草书经典代表作《春雨诗帖》长卷高清呈现!
徐渭草书经典代表作《春雨诗帖》长卷高清呈现!
徐渭(1521—1593),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田水月、天池生、青藤道士等。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年十二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
曾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客,为其策划抗倭。
性不羁,诗文书画奇纵恣肆,风格鲜明。
书法学米芾,奔放苍劲中见姿媚,自评:“吾书第一,诗第二,文三,画四。
”著有《徐文长全集》。
释文:
春雨剪雨宵成雪,长堤路滑生愁绝。
军中老将各传书,二十四蹄来蹴铁。
邀客行湖一客无,高楼立马问当垆。
吴姬脸上胭脂冻,回道张筵待客酤。
湖中鲤鱼长尺许,作羹送酒怜吴女。
城南画角两三声,梅花吹落城南浦。
城南浦烟如缕,人归马亦还其主。
明朝湖畔雪晴时,还看青山插高处。
守宫夜落胭脂臂,玉阶草色蜻蜒醉。
花气随风出御墙,无人知道杨妃睡。
皂纱帐底绛罗委,一团红玉沉秋水。
画里犹能动世人,何怪当年走天子。
欲呼与语不得起,走向屏西打鹦鹉。
为问华清日影斜,梦里曾飞何处雨。
隆庆春之望后,时接初夏矣。
莼鲈既盛,二张君扶木以归。
酒馔以既倾,书此为别。
天池道人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渭书法作品欣赏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明徐渭与《行草应制咏墨轴》(文/唐建初)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
山阴(今绍兴)人。
年二十为邑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曾客浙闽总督胡宗宪幕,以草《献白鹿表》负盛名,于抗倭军事多所策划,知兵事,好奇计。
后胡被弹劾为严嵩同党下狱死,徐渭被祸发狂,自戕不死,遂杀其继室,系狱七年,同里张元忭力救得免。
晚年潦倒困顿,以诗文书画糊口。
徐渭自幼聪颖过人,天才超逸而愤世疾俗,诗文绝出侪辈,谓其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辨,不落窠臼;所作戏曲、杂剧,颇有超出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擅绘事,特长花卉,用笔放纵恣肆,水墨淋漓酣畅,自创新意,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于后世写意花卉影响甚著。
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其书擅行草,出自米芾、黄庭坚,笔势圆浑沉着,纵横奔放,不拘法度,为晚明书坛之大草代表。
明袁宏道《中郎集》中评其书云:“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徵明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著述既多又杂,有诗文《徐文长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于三教及方技书亦多有笺注。
苏州博物馆庋藏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鸿篇巨制,骇人心魄,其书法棱角毕露,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布局散乱,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
此轴书法以法度而言,可讥为“野狐禅”之类,而以“书如其人”、“书为心声”,书法之所以解“尤物移人”的本体来看,此轴书作抒发震荡的心绪,激烈的情感,狂放的才情,洗刷胸中之碗磊,这与其晚年“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之悲愤、压抑、无奈的心境相合,故见情见性,真挚感人,允为神品。
与此轴成对的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亦同藏苏州博物馆,当两轴同时悬张于壁间时,只见满纸云烟,遍壁惊涛,令观者血脉贲张,不禁情绪激越、思绪狂奔,无不有观止之叹。
《应制咏墨》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曰:“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绛入品秩多般。
龙剂犀胶,收来共伴灯烟因。
炼修依法,印证随人,才成老氏之玄。
是何年,逃却杨家,归向儒边。
红丝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着意磨研。
呵来滴水,幻成紫雾蛟蟠。
有时化作苍蝇大,便改妆道士衣冠。
向吾皇,山呼万岁,寿永同天。
” 奇思伟构,入情见性。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明徐渭与《行草应制咏剑轴》(文/杨文涛)墨池余香胜,扫长笺,狂花扑水,破云堆岭。
云尽花空无一物,荡荡银河泻影。
又略点,箕张鬼井。
未敢披图容易玩,拨烟霞,直上嵩华顶。
与帝座,呼相近。
半生未挂朝衫领。
恨秋风,青衿剥去,秃头光颈。
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
并无复,自家门径。
拔取金刀眉目割,破头颅,血迸苔花冷。
亦不是,人间病。
——《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郑板桥全集》)徐渭潦倒—生,虽有奇才,而屡试不第;于胡宗宪幕下虽屡献奇谋,颇受礼遇,却终又因胡倒台自杀而罹祸发狂,以至自戕、杀妻、系狱。
其晚年《题墨葡萄图》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谓其晚境凄凉的写照。
人生的不幸固是痛楚而悲怆,但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徐渭在艺术方面的卓绝表现及杰山成就。
艺术作为徐渭情感宣泄及升华的载体,其不羁的性格、狂狷的才情及散漫而无所顾忌的人生道路,给了徐渭的最大的自由空间,故其诗、文、书、画皆匠心独运,直抒胸臆、追求性灵、表现真情。
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陶望龄《徐文长传》)可见对其书法的自许及钟情。
袁宏道云:“(徐)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诚然,作为一时才人、一时狂士的徐渭是绝不会为法所缚的,即使是学书道路的起点——临摹古人书法,徐渭也要有自我,不肯屈膝于古人。
其《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云:“非特字也,世间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才而合,忌真我面目哉?”并主张“取诸其意气而已”。
徐渭学书,曾浸淫于宋黄庭坚、米芾、苏轼诸家,并上追钟繇、索靖、“二王”,而以流传徐渭书迹来看,何曾有一笔似古人?而玩其笔意,又何尝有一笔不是古人?此正是徐渭善取古人“书神”,而始终不失自家本色,故有英气生趣而“精奇伟杰”(陶望龄《歇庵集》)。
徐渭论书,还特讲“天成”,即人的内在素质。
尝云“夫不学而天成者尚矣,其次则始于学,终于天成”,而“天成者非成于天也”,是“罔乎人而诡乎己之所出”(《徐文长佚草》卷二)。
徐渭才学,三教九流无所不能,著述丰而杂,有《徐文长佚草》十卷,《徐文长全集》三十卷、《徐文长三集》二十五卷、《徐文长佚稿》二十四卷等诗文著述。
戏曲方面有《四声猿》、《歌代啸》、《南词叙录》、《旧编南九宫月录》及《十三凋南曲音节谱》各一卷、《嘲妓》、《黄莺儿》等散曲;注释评校类有《李长吉诗注》、《庄子内篇注》、《分释古注参同契》、《黄帝素问注》、《楞严经解》、《淮海集》四十卷等;纂辑杂录者有《笔玄要旨》、《玄抄类摘》、《通俗云笺》、《茶经》、《酒史》等等。
其画,笔墨纵恣,气势磅礴,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大写意的新途径。
如此多端而博渊的才学,与其书法融会贯通,聚于笔底,正是“天成”之功。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丈八巨制,气势恢宏,以草书笔意写行书,点画纷披,率意驰骋,形章如卷,满纸云烟,摄人心魄,为其晚年书法代表作。
此轴今藏苏州博物馆,同时尚有《行草应制咏墨轴》与此轴相俦,成对巨制,洵为伟观。
据记载,徐渭当另有《咏纸》、《咏笔》、《咏砚》等轴,皆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惜今已佚。
《咏剑》词曰:“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
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
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
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
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
近日称藩,一时解甲披韁。
即令寸铁堪消也,又何劳,三尺提将。
古人云,安处须防,但记取,戎兵暇日,不用何妨。
”亦是精伟奇杰,颇见才识。
徐渭《行书七言联》徐渭行书《白燕诗轴》纸本,纵264.1、横73.5厘米浙江天一阁博物馆藏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
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白燕三。
大环。
行书白燕诗七律一首,原有四轴,此为第三轴,题曰“白燕三”,用羊毫书写,精力充足,结构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气,笔法如走龙蛇,融会贯通。
明末张岱赞称:“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款署“大环”,钤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徐渭《行书立轴》纸本166×68cm钤印:海笠、天池漱仙、文长题识:病起,过守经、成颛,同酌,赋得夜雨剪春韭。
徐渭。
贺天健(1900-1977)书签:徐文长行楷精品。
风白先生法政。
丁酉夏,贺天健署。
钤印:天健释文: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任意长。
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
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
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徐渭《草书七律诗轴》纸本,行草书,纵209.8厘米,横6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春园细雨暮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
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
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
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醉间经海棠树下,时夜禁欲尽。
天池山人渭徐渭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纸本189.5×60.3cm 上海博物馆藏。
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漱仙(白文)释文:幕府秋风入(日)夜清,淡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含(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高> 徐渭徐渭《花卉人物图卷题诗》纵19厘米横2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徐渭《草书岑参诗轴》纸本,353cm×104cm 西泠印社藏。
释文: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徐渭徐渭《墓表赋》纸本163.7×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草书诗轴》纸本,行草书,纵123.4厘米,横5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一篙春水半溪烟,抱月怀中枕斗眠。
说与旁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
徐渭《草书诗轴》纸本,中国美术馆藏。
释文:幻有知花,践无尽波,一刹那间。
坐见波罗。
天池渭《草书千字文卷》局部纸本,高31.2厘米,横495厘米荣宝斋藏。
徐渭《女芙馆十咏》卷纸本,纵30.8厘米,横22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女芙馆十咏》卷(局部)纸本,纵30.8厘米,横22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女芙馆十咏》卷(局部)纸本,纵30.8厘米,横22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徐渭《女芙馆十咏》卷(局部)纸本,纵30.8厘米,横22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