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操作我的实验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引言:科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力和密度的概念,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1. 一个透明的容器2. 水3. 不同物体(如塑料球、木块、铁块等)4. 秤实验步骤:1. 将容器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加满水。

2. 使用秤称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行为。

实验结果:1. 塑料球:塑料球在水中浮起来,只露出一部分。

2. 木块:木块在水中下沉,不浮出水面。

3. 铁块:铁块在水中迅速下沉,沉入水底。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些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有些则会下沉。

这是由于物体的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2.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

3. 物体的密度与其在液体中的浮力有关。

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越小的物体在液体中浮力越大,反之则下沉。

实验延伸:1. 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物体的密度对浮力的影响。

选取不同材质的物体,比如木块和泡沫,测量它们的密度,并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 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如加入盐或糖溶液,观察不同浓度溶液中物体的浮力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浮力和密度的概念,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科学原理,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过程】
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 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 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 察温度计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做好 记录。 【实验现象】水在蒸发时,温度不断下降。 【实验结果】水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
4、证明金属有导电性 1.实验器材:电池两节,电池座,带小灯 泡的灯座,导线,铜丝,铁丝,铝丝,木 棍等。 2.实验步骤:将导线,小灯泡与电池相互 连接,然后将铜丝,铁丝,铝丝和木棍分 别接入电路中。 3.实验现象:铜丝、铁丝、铝丝接入电路, 小灯泡亮。
实验结论:金属有导电性。
5、探究小水珠的成因
• 实验材料: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大 于杯口)、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
• 实验过程: • 1、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 • 2、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热水,一
个盖上冷玻璃片,一个盖上热玻璃片。
• 3、观察现象。
• 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滴, 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滴。
自然界,这些小水滴飘在低空,形成雾。
模拟雨的形成
• 实验材料:大烧杯、碟子、三脚架、石棉 网、酒精灯、水、火柴。
• 实验过程: • 1、把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三脚架的
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沸 腾。
• 2、把碟子放在沸腾的烧杯口上,观察现 象。
• 现象、结论:
• 碟子下面出现水滴,并不断滴下来。这就 是“雨”。
• 实验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才 可以凝结成水。
6、模拟露的形成
• 实验材料:毛巾、不锈钢杯、碎冰块
• 实验过程:
• 1、用干毛巾将不锈钢杯外表擦干净, 将碎冰块倒入杯内至杯子1/2处,加入 冷水至2/3处。
• 2、静置一段时间,观就是露。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实验结论: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加热后岩石会膨胀,表面出现裂缝,反复加热和冷却会使岩石逐渐破碎。

这也是地球表面岩石变化的一种原因。

注意事项:1、加热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直接用手触摸热岩石。

2、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理残留物,确保实验室安全。

1、将橡皮膜绷在纸筒底部,用细线固定。

2、在橡皮膜中央贴上一小块火柴。

3、用小镜子观察橡皮膜在火柴振动时的变化。

实验现象:当火柴振动时,橡皮膜也会随之振动,观察到橡皮膜的变形。

实验结论:鼓膜的作用类似于橡皮膜,能够将声音的振动传递到内耳。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橡皮膜。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陶瓷器、锤子、放大镜、水槽等。

实验步骤:1、用锤子轻敲不同种类的陶瓷器,观察声音的响亮程度和音调高低。

2、用放大镜观察陶瓷器的表面,比较不同种类陶瓷器的质地和表面光滑度。

3、将陶瓷器放入水槽中,观察哪些陶瓷器会漂浮,哪些会沉底。

实验现象:1、声音响亮而清脆的陶瓷器质地坚硬,表面光滑。

2、漂浮的陶瓷器密度较小,沉底的陶瓷器密度较大。

注意事项:要小心操作,避免陶瓷器破裂。

实验材料:玻璃杯、盐、冰块、水、碗、保鲜膜。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小勺盐,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2、在碗中放入冰块,将玻璃杯放在碗中。

3、用保鲜膜将碗口盖住,等待几分钟。

实验现象:玻璃杯外表面会出现水珠,类似于雨水的形成。

实验结论:当水蒸气遇到冷凝结核(如盐)时,会形成水滴,类似于雨水的形成。

注意事项: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实验充分进行。

实验材料:烧瓶、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碟子。

实验步骤:首先在烧瓶里加入1/3的水,并用橡胶塞塞住,然后将烧瓶放在铁架台上。

接着,在另一个铁架台上倒放一个烧杯,使其玻璃弯管出口正对烧杯。

最后,使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瓷盘底部滴出的水滴就是雨。

注意事项: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

实验材料:大烧杯、碟子、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水、火柴。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报告单五年级一班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报告单五年级一班

实验三:一天,小明和小军在溪边玩耍,小明对小军说:“你发现没有,这里的石头都是圆的,和路上的石头不一样,路上的石头有棱角。

”小军看后连连点头,但是却疑惑不解。

请你帮他们解答一下,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可能是由于水的冲刷和石头互相碰撞的结果
我的材料: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或塑料瓶)、水、棱角分明的砖块、手锤
我的方案:1、用手锤把砖敲成碎砖块。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我的发现:观察到原来棱角分明的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

我的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的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实验四:小明在外面玩耍,无意中捡起一块石头,他发现石头上有很多裂缝,这让他感到很奇怪。

石头上为什么会有裂缝呢?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温度对岩石的破坏我的材料:酒精灯、页岩(或板岩、风化的花岗岩)、燃烧钳、冷水
我的方案: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房子火焰的外焰加热;2、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冷水中;3、如此反复多做几次。

我的发现: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我的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汇总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汇总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实验一:假期里,爸爸带着小军外出旅游,他们来到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在那里小军看到神奇独特的火山群,于是小军疑惑的问爸爸:火山是怎么形成的?请试着帮爸爸给小军解答一下,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火山的形成可能和地下的压力有关我的方案:1.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出来,也就是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我的发现: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我的结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弱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壳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实验二:“地震”一词,让人触目惊心,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试想一下地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发生破裂产生的我的方案:1.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到桌子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1.通过挤压,在压力作用下,毛巾成了褶皱状。

2.木棍折断时发出“啪”的声音,同时手有强烈的震感。

我的结论: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实验三:一天,小明和小军在溪边玩耍,小明对小军说:“你发现没有,这里的石头都是圆的,和路上的石头不一样,路上的石头有棱角。

”小军看后连连点头,但是却疑惑不解。

请你帮他们解答一下,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可能是由于水的冲刷和石头互相碰撞的结果我的方案:1.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原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操作我的实验

原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操作我的实验

原版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操作我的实验原版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操作我的实验《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一)(二)实验名称模拟地震的成因实验实验器材毛巾、竹片。

实验过程1、用力侵蚀毛巾。

2、用力撞断竹片,演示岩层的脱落。

实验现象1、用力侵蚀毛巾,产生变形。

2、用力弯曲竹片,竹片撞断收到“啪”的声音,手深感振动。

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促进作用下能出现变形。

当受的力小至岩实验结论层无法忍受时,就可以出现忽然的、快速的脱落。

岩层脱落所出现的地震波传至地表就可以引发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实验名称演示火山的成因实验实验器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

实验过程冷却用番茄酱和土豆泥制成的混合物。

实验现象番茄酱(岩浆)从土豆泥(地壳)厚的地方或存有裂缝的地方燃烧。

地壳越至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岩浆像是包住了的玻实验结论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

岩浆不断下降过程中,碰到脆弱的地壳时,就可以燃烧地表,构成火山。

(三)实验名称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模拟实验实验器材酒精灯、页岩、镊子、烧杯、冷水。

实验过程用镊子夹一小块页岩,先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到冷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发现页岩出现裂缝或破裂的现象。

实验结论温度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四)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实验器材水槽、音叉、泡沫小球、气球、杯子等。

1、敲打音叉迅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过程2、给气球吹足气,松开手后观察。

3、把泡沫小球放在水槽中,用杯子向水槽中倒水,观察现象。

1、发现水中有波纹,水珠溅起。

实验现象2、会听到声音,是空气在振动。

3、发现水槽中的泡沫小球随着水流在动,听到声音。

1和2说明:固体振动时产生声音。

3说明:气体振动时产生声音。

实验结论4说明:液体振动时产生声音。

(或者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五)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两支蜡烛、火柴、大鼓、鼓槌、小闹钟、塑料袋、水槽、抽气机、玻璃罩。

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一、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远处作对比。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方案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方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让不易观察到的光线变得直观;通过探究,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激光笔、手电筒、3张带孔的纸板、鱼尾夹、纸屏、直纸筒、弯曲的纸筒等。

实验设计:方案一:用激光笔照射桌面,并且让激光笔与桌面在一条直线上,观察现象。

方案二:借助直纸筒和弯纸筒分别来看教室里的白炽灯,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呢?方案三:把三张带孔的纸板用鱼尾夹固定好立在桌面上,使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用手电筒从一侧照射,观察在纸屏上能否看到手电筒的光?调整其中一个纸板的位置,纸屏上还能否看到手电筒的光。

实验现象:1.桌面上会发现一条红色的光束。

2.通过直纸筒能能看白炽灯的光,通过弯筒不能看到。

3.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能否看到手电筒的光,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纸屏上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实验名称: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让不易感觉到的光线变得直观,通过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

实验步骤:1.固定平面镜。

2.将激光笔射向平面镜观察实验现象。

3.让学生不断改变激光笔的角度,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1.光射向平面镜后,光线传播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2.当不断改变激光笔的角度,反射光线的方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实验三实验名称:观察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实验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知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被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感知光的色散现象。

实验器材:三棱镜、水槽、平面镜、纸屏、手电筒。

实验设计:1.利用三棱镜,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在纸屏上,观察纸屏上有什么现象产生。

2.把一面镜子斜放在水中,让镜子反射的光投射在纸屏上,仔细观察纸屏上有什么现象产生。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2cm
50克
2 cm
第二次
100克
2 cm
200克
1 cm
第三次
100克
2 cm
50克
4 cm
杠杆尺平衡
实验结论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注意事项
1、使用时,首先要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2、可以把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重物,把右边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就是支点。
3、实验完毕后要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实际应用
钳子、剪刀、订书机,小推车,镊子等;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年级班组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
研究定滑轮
实验目的
了解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
定滑轮,测力计两个,钩码细绳及支架




1、取一单滑轮固定在方座支架上,构成一个定滑轮;
2、用细绳跨过滑轮,细绳的一端挂上钩码作为阻力,另一端挂一测力计;
3、用手竖直向下匀速拉测力计,当滑轮平衡时,观察测力计的读数;
4、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水平、斜向下,向上),当滑轮平衡时,记下各次测力计的读数。
5、改变所挂钩码重量,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各次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数据
钩码重量
拉力方向
测力计读数
50克
竖直向下、水平、斜上或斜下
50克
100克
同上
100克
实验结论
测力计的读数跟所挂钩码重相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
无忧PPT整理发布
九、(14.木材)木材特点的实验




【实验器材】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小灯座及 灯泡、电池及电池、盒导线、水槽。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烧木材,观察那种木材更容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 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 同木材的软硬程度。 4、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木材的沉浮现 象。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简单的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6、和其他物品 比轻重。 【实验现象】 1、大部分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 3.木材软硬程度不 同。4、木材有沉有浮,沉少浮多。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导电能力很 弱,电流表微弱偏转。 【实验结论】木材容易燃烧,有花纹,软硬程度不同,有沉有浮,比锤子 轻。 【注意】1、刻木材时让学生注意安全。2、提醒学生注意酒精灯的点燃和 熄灭方法。3.和其他物品比轻重时一定要同体积。4、使用电流表测湿木材 的电流老师在学生分组实验不能测时,演示即可。

十二、(17.金属)金属特点的实验



无忧PPT整理发布
【实验器材】铁、铜、铝、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 大镜、砂纸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 【实验步骤】 1、把铁、铜、铝分别放在火上烧,观察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铁、铜、铝的硬度。 3、把铁、铜、铝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感觉 热不热。 4、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花纹,用砂纸打磨金属观察其光泽。 5、把金属联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 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观察是否容易碎, 【实验现象及结论】。 金属不易燃,多数硬度较大,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 不易碎。 【注意】 1、有些金属较软,这些要让学生了解。 2.进行安全教育。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水的沸腾过程引言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现象以及液体在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索水的沸点和沸腾的原因。

材料•水壶•水•加热器(火炉或电炉)•温度计•记录表格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水壶清洗干净,确保壶内没有杂质。

2.用水将壶填满,确保水位不超过壶的容量。

步骤二:加热水1.将水壶放在加热器上,打开加热器。

2.随时观察水的变化,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记录下水开始变热的温度。

步骤三:观察水的沸腾过程1.当水开始变热后,观察水面上是否有气泡产生。

2.记录下水开始冒气泡的温度。

3.继续观察水的变化,直到水开始沸腾。

4.记录下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实验结果我们根据实验记录得到以下结果:温度(摄氏度)事件开始变热开始冒气泡开始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当水开始变热时,温度逐渐上升,水面上开始冒出气泡。

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沸腾,水面上涌动着大量的气泡。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开始冒气泡。

2. 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水开始沸腾,水面上涌动着大量的气泡。

3. 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压强下快速汽化的温度。

实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水的沸腾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沸腾的水,了解沸腾的原因和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此外,通过进行科学实验,我们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参考资料•无致谢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有机会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

感谢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实验器材。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方案全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方案全

目录:第1课认识光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实验方案:分三个小实验实验1:【实验材料】:激光笔、大块较厚的磨砂玻璃片【实验方案】:1.将磨砂玻璃片水平铺放在桌面上。

2.打开激光笔,水平照射向玻璃内部。

3.观察激光在玻璃内的传播路线。

【实验现象】:激光在玻璃内部沿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激光在玻璃内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事项】:选择透光率较高的磨砂玻璃,也就是透明度好的磨砂玻璃。

透光率太低,不能看到清晰的光线。

用纯透明的玻璃效果也不明显。

【建议】: 1.在水中倒入一点牛奶、蓝色或黑色墨水,用激光笔照射。

2.用喷雾器在空中喷水,用激光笔照射。

以上两种方法也可以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

实验2:【实验材料】:纸筒、蜡烛、火柴【实验方案】:1.点燃蜡烛,直立并固定在桌面上。

2.用直纸筒观察蜡烛的火焰。

3.将纸筒弯曲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纸筒可以看到火焰,纸筒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事项】:将纸筒弯曲时,弯曲幅度要大于纸筒的内径,使纸筒内的通道不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保证通道是畅通的。

【建议】:可将纸筒换为不透明塑料吸管,或者将吸管外侧包上不透光物质。

实验3:【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相同的中间带有小孔的纸板、一张黑色纸板、夹子【实验方案】:1.用夹子夹住纸板,前后平行放置纸板,使其在一条直线上,黑色纸板在最后边;2.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观察纸屏;3.左右移动其中任意一张卡纸,使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4.打开手电筒对准第一个小孔,再次观察纸屏;【实验现象】: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纸屏上能看见手电筒的光;当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纸屏上不能看见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光沿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2课光的反射【实验名称】:怎样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实验目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就能让我们看到物体。

【实验材料】:两面镜子,一面台镜,一面手持镜。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五年级上册1、声音的产生实验一、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实验器材:水槽、音叉、小铃铛、气球、烧杯、泡沫小球、水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五、注意事项:音叉敲响后要立即插入水中,小铃铛摇响后马上靠近泡沫小球.这样,实验现象才明显.2、声音的传播实验一、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二、实验器材:小闹钟、塑料袋、水槽、玻璃钟罩、抽气机、小锤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五、注意事项:如果没有真空钟罩,可以把发声体〔小闹钟〕放在加热后的容器里〔空气稀薄〕,通过与加热前的声音相比较,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3、木材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木材的特点.二、实验器材:不同的木材、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木材有纹理;易燃烧;不同木材软硬程度不同;干木头不导电,湿木头导电;大多数木头会浮在水面上,少数木头会沉入水中.五、注意事项:1、实验前,强调用刀、锤子、酒精灯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2、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可用电流表来验证.4、纸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纸,知道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点.二、实验器材:牛皮纸、宣纸、卫生纸、复印纸、信纸、复写纸、书本、纸箱、贺年卡、纸杯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根据观察、实验总结各种纸的特点.五、注意事项:1、鉴别纸的软硬度时注意用到安全.2、做纸的吸水能力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除纸质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如同样的杯子、杯中同样多的水、纸条同样长、纸条吊的同样高、纸条要同时插入水中、插入水中的部分要同样深等.这样便于比较不同的纸吸水能力的强弱.5、陶瓷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陶瓷的特点.二、实验器材:碎瓷片、木锤、小刀、纸、酒精灯、镊子、导线、电池、瓷汤匙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陶瓷具有光滑,比较坚硬;易损坏,碎片锋利;不怕水,不导电,不能燃烧;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五、注意事项:实验前,强调用刀、锤子、酒精灯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6、金属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金属的特点.二、实验器材: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开关、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金属有光泽;易传热;易导电;具有延展性.五、注意事项:实验前,强调用刀、锤子、酒精灯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6、蒸发实验一、实验目的:认识蒸发现象,会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二、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纱、支架、表三、实验步骤:1、蒸发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2、怎样加快蒸发.四、实验结论:1、水蒸发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2、利用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使水蒸发的快一些.五、注意事项:注意做对比实验时的水量要同样多.7、沸腾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二、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的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五、注意事项:1、装入烧杯内的水以半杯为宜.2、提醒学生水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3、温度计液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8、凝结实验一、实验目的:能设计对比试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原因.二、实验器材:相同大小的玻璃杯2个,玻璃片2块、热水、酒精灯、火柴、小镜子、小瓷盘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情况下才可以凝结成水.五、注意事项:作对比实验时的几个相同: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时间相同.五年级下册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二、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五、注意事项:1、向试管中加入的应是稀淀粉液,加入的量在试管的三分之一左右.2、如果时间不够,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淀粉没有反应完全,则也会显示蓝色,但蓝色要比未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淡.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二、实验器材:玻璃管、集气瓶、烧杯、火柴、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等.三、实验步骤:方法一:方法二:四、实验结论:人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是不同的,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人在不停地呼吸,说明人生存需要大量的氧气.五、注意事项:1、实验中的方法一收集呼出的气体采用的是排水取气法.2、实验中方法二中的两只玻璃管带有橡胶塞,直玻璃管要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而弯玻璃管不要插入,弯玻璃管用来吸气,直玻璃管用来呼气.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二、实验器材: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利用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 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 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五、注意事项:做此实验室内光线不宜过亮,凸透镜和纸屏的距离大约在50厘米左右,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4、斜面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二、实验器材: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五、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拉小车,要使其匀速运动.这样测得的拉力才准确.5、杠杆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会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二、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三、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四、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五、注意事项:把杠杆尺组装好后,首先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6、滑轮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作用.二、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五、注意事项:注意实验过程中测力计的使用.7、齿轮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实验器材:齿轮〔大、中、小各一个〕、支架.三、实验步骤:把三个带轴的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用手拨动一个齿轮,观察三个齿轮转动的方向、速度.四、实验结论: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转动的速度、改变运动的方向.。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验试验名称:声音的产生试验目的:能用简洁的试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试验器材:水槽、水、音叉、烧杯、气球试验步骤:1.把音叉敲响后,音叉发音,手感到振动后马上插入水中,视察现象。

2.用充溢气的气球,松手时有什么现象。

3.用烧杯来回在水槽中倒水,视察现象。

试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试验名称:声音的传播试验目的: 能用简洁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试验,培育猜想与假设实力。

试验器材: 闹钟、塑料袋、水槽、水试验步骤:1.把闹钟放到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2.用手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接着挠,这时能听见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

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试验结论:声音是通过()、()、()向()传播的。

试验名称:相识木材试验目的:了解木材的特点试验材料:各种木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电池、导线、小灯泡、水槽等。

试验步骤:1、用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简洁燃烧。

2、用放大镜视察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态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比较软硬。

4、将木材放在水中,看木材的浮沉现象。

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试验现象:1、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

4、木材有沉有浮。

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有较弱的导电实力。

留意事项:食用刀子和电时要留意平安。

试验名称:相识纸的吸水性特点试验目的:了解纸的特点试验材料:长宽厚相同的各种纸、胶水、尺子、水槽、水。

试验步骤:1、将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

2、把尺子水平放在水槽上方,使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

视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好。

试验结论:牛皮纸、卡纸等吸水实力弱,宣纸、卫生纸等吸水实力强。

试验名称:相识陶瓷试验目的:了解陶瓷的特点试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烧杯、热水等试验步骤: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一)
(二)
3. 地震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2. 火山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4. 做一块卵石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7. 声音的产生
————————————————————
实验时间:年月日8. 谁能传播声音
————————————————————
实验时间:年月日
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14. 木材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15. 瓷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17. 金属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18. 玻璃与塑料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20. 蒸发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21. 沸腾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22. 凝结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24. 小水滴的形成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24. 小水滴的形成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24. 小水滴的形成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24. 小水滴的形成
第组组长:组员
————————————————————
实验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