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 河流和湖泊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9河流和湖泊(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9河流和湖泊(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特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介绍,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在课后拓展方面,我将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如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科普视频等,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如何保护河流和湖泊环境。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保护河流和湖泊环境的重要性。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19河流和湖泊(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9河流和湖泊(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2023秋六三制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8.《河流和湖泊》(表格教案)

2023秋六三制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8.《河流和湖泊》(表格教案)
例5: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保护河流和湖泊的建议。
答案:保护河流和湖泊的建议包括:
(1)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浪费。
(2)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3)加强河流和湖泊的生态修复,保护湿地,恢复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
(4)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严厉打击破坏河流和湖泊的行为。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河流和湖泊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某些概念还不够理解。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在讲解环节更加细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节奏。此外,我也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例1:请根据所学知识,描述河流的形成过程。
强调河流和湖泊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河流和湖泊。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河流和湖泊》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
2.河流的形成和特点:河流的形成过程,河流的类型、特点和功能,如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5)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河流和湖泊的不良影响。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9课《河流和湖泊》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9课《河流和湖泊》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9课《河流和湖泊》教案《河流和湖泊》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9课,本课旨在通
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河流和湖泊的构成、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明白河流
和湖泊的重要性。

教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前准备
1.关联生活:让学生了解今日课题——河流和湖泊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当中引出一些相关生活细节,让学生有生活感。

2.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课题的学习目标,跟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可以有助于激发兴趣,提升吸收。

二、教学过程
1、知识点:
(1)让学生了解河流,河流的特点,包括河流是水的主要运输载体,
形成河流的水来自湖泊、雨水和其他溪流;
(2)让学生了解湖泊,湖泊的特点,包括湖泊不但成为河流的源泉,
同时也为周围社区提供水源。

2、实践活动:
(1)通过问答,引出河流及湖泊的概念;
(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辨别出河流与湖泊的特点;
(3)利用地图使学生熟悉流经的路径和湖泊分布情况;
(4)通过旅游体验让学生感知动态河流与静态湖泊的不同;
(5)可以配合老师用安排实际生活中关于水资源的任务,比如收集河
流等水体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实践中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三、总结
本节课让学生对河流与湖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加了他们对水资源的重视,提高了他们珍惜资源的感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

青岛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5.18 河流和湖泊 教案(表格式)

青岛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5.18 河流和湖泊 教案(表格式)
教材分析
《河流和湖泊》是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中的第1课,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让学生知道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河流和湖泊,通过交流认识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知道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类型,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学生思考。
(2)师:出示一些有关河流和湖泊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
(3)结合搜集的资料,学生讨论。
总结: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二)陆地上还有哪些水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河流和湖泊,知道它们是水体。那么在陆地上还有哪些水体?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8、河流和湖泊
教学目标
1、知道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家乡的河流和湖泊表现出探究兴趣。
4、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河流和湖泊,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水体视频、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家乡河流和湖泊等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图片、视频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展示宇宙、地球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海、河、湖等。
总结:遥望地球,我们的家园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地球上的水。

18河流和湖泊

18河流和湖泊
课件呈现: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
师:从这个定义你觉得河流和湖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师:河流通常是指陆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它一般是在高处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的终点,河流能判别水流方向。河流在我国的称谓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
师:在我国,,较大的河流通常都称江、河川等,较小的称溪涧、沟、渠等。每条河都有河源和河口,也就是它的源头和河水最终流出的出口。湖泊是水在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聚在一起,形成一定的面积。湖泊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堰水湖等,也有人工湖。湖水按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按湖和河的关系又可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内陆湖是指处于河流的尾闾或独自形成独立的集水区城,湖水均不外泄入海。外流湖指湖水与河流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湖水的来源一般是怎样的?
生3:我看到了瀑布。
生4:我看到地底下也有水。
生5:我看到了水库。
生6:我看到河流最后流向了大海。
观看视频
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认识陆地上各种类型的什么影响呢?河流湖泊、水库等会给当地带来什么?
师,我们的家乡有很多水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请大家课后和家长一起实地考察, 看看它们的存在给动物、植物还有我们人类的哪些方面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生1:可以给庄稼浇水。
生2:可以给人们提供饮用水。
生3:可以养鱼养虾。
生4:还可以用来发电。
生5:水可以用来运输。
生6:有些江河很漂亮,给人以美的享受。
考察家乡水体对当地的影响,培养实地考察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冰川积雪等水体类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18.《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18.《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18《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一课,建议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以地球上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区别不同类型的水体、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体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等活动,让学生对地球上的水体有一个初步了解,初步认识水圈这一地球圈层。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情况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现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从认识各种水体开始学习,进而通过观察地球仪,比较海洋和陆地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通过观察海陆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详细特点,再通过亲身体验活动,了解淡水资源的现状,进而进行保护淡水资源的活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制作电子报的活动,提高对淡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各种水体,能很好地进行区分,并且对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于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的等水体类型;2.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3.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现状;4.知道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数格子活动等方式,比较海洋和陆地的大小;2.能用图示符号、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3. 能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重难点】对比各种不同水体类型;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家乡水体的资料、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淡水资源的相关数据资料、格子纸、彩笔、剪刀、橡皮泥、各种大小的容器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河流与湖泊》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从学生生活的环境出发,逐步深入地安排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发现身边的河流和湖泊,让学生学会认识和观察身边居住的环境,找到河流和湖泊。

第二部分,认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水域之间的不同和特点,引导学生从水域的大小、蓄水量的大小及其水域形成的起源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油泥、塑料盆、带喷头的水瓶等,让学生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

第四部分是一个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更是许多生活的生存之所,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儿童对水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之情,同时水在人类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生都于身边的水域是非常熟悉的,然而这种熟悉和了解仅仅流于经验和表面,河流和湖泊从哪儿来?这一水体的特点及其不同水体间的特点是什么?对于学生的研究和认知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进修目标区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不同水体的特点。

动手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认识到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四、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和发现身边的不同水体及其特点。

难点:河流和湖泊是怎么形成的?五、教学准备各类水体的照片或视频,塑料盆、油泥、带喷头的水瓶等六、教学过程(一)发现不同的水体出示不同场景的儿童玩水图片1、你们玩过水吗?2、你们都在哪里玩的水?【意图剖析】:学生几乎都有玩水的经验,有的在大海,有的在水池,还有的玩路上的积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搭建一座桥梁通往科学的世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进修兴趣,还能让常识变得活起来。

(二)区别水体的不同1、虽然都是水,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名字,他们之间到底都有着甚么不同呢?2、出示不同水体的图片和场景3、学生观察汇报不同水体的特点(三)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1、河流和湖泊是怎么形成的?(1)学生讨论,交换,说说你的根据?(2)用什么方法可以来验证你的猜测呢?【意图解析】这个环节重在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先猜测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并且还要思考需要哪些材料,需要什么方法可以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河流和湖泊》作业设计方案

《河流和湖泊》作业设计方案

《河流和湖泊》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河流和湖泊这两种自然地理要素,掌握其基本概念、特点、形成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提高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设计内容:1. 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3. 河流和湖泊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 河流和湖泊的保护与管理三、设计步骤:1. 学习资料准备:教师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教材、PPT和实地考察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2. 学习导入:通过视频、图片或案例介绍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3. 学习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做出概念图或总结表格。

4. 学习实践:安排学生到当地的河流或湖泊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5. 学习总结: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和讨论结果,写出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和思考。

6. 学习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方案。

四、设计要求:1.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应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和实地考察活动,主动探索研究问题。

3. 学生应能够理性分析和评价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中的重要性。

4. 学生应能够根据学习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方案,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五、设计成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河流和湖泊这两种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性,掌握其形成过程和基本特点,了解其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关系,提高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六、延伸活动:1. 学生可参与当地的河流和湖泊保护志愿者活动,实践环境保护的知识。

2. 学生可撰写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提升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3. 学生可参与相关地理竞赛或知识竞赛活动,拓展地理知识和交流经验。

七、总结:《河流和湖泊》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理要素,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18《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18《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18《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河流和湖泊》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河流和湖泊为例,通过对各种水体类型的对比,让学生认识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家乡的河流和湖泊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搜集家乡河流和湖泊的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介绍家乡的河流和湖泊,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不同水体类型。

再观察其他类型水体的特点,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了解当地的水体情况,以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常见水体的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水体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但学生对水体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不同类型的水体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2.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树立保护家乡水体的意识。

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不同水体类型。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家乡水体的资料、图片等。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 1-2 出示]通过家乡河流与湖泊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某一条河流与某一个湖泊,引入课题。

2.学生介绍。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18.河流和湖泊。

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

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

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储备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共包括“动物与环境”“植物的一生”“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测量工具”六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长过程。

知道土壤的成分和岩石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物体的形态和状态变化,掌握测量物体长度、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循环,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科学态度目标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与科学活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懂得在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了解土壤和岩石的组成和性质。

理解物体的形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

认识地球上水的循环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设计科学实验,探究动物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区分不同种类的岩石,并理解其形成过程。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保护。

五、教学措施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

《河流与湖泊》精品教案

《河流与湖泊》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
第一课河流与湖泊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河流与湖泊》。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水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河流和湖泊水仅仅是地球上水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

教材设计了模拟实验,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并模拟降雨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有浅显的认识,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可能没有系统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习目标:
1.简要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

2.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3.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三、学习重点:
1.简要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

2.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3.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四、学习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油泥、盘子、塑料水瓶)、实验记录单等。

六、学习过程:。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8河流和湖泊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8河流和湖泊教学课件
CONTENTS
你知道故乡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吗?
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长江: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全长6387公里。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 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经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流入
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冰雪

融水等
湖、海
不外泄或由河流流入海洋等
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 聚起来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鄱(pó)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 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自南向北在九江市汇 入长江。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 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
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 国最大的内陆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
冰川多年积雪,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是地表重要的淡水 资源。全球冰川面积16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
积雪指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雪在地面所覆盖的面积到达 一地周围能见面积的一半以上者,称为积雪,是重要的淡水来源。
各种各样的水体
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 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 称为水库,即天然水库。
微山湖是位于中国山东省微山县南部的断陷湖。北与昭阳湖、独山湖和南 阳湖首尾相连,水路沟通,合称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积最大,达660 平方千米。 京杭大运河傍湖而过。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水”、“天气”、“空气”等三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这门学科,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还不够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五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的条件,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认识土壤的成分和类型,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用途。

知道物体的形态和状态会发生变化,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循环,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科学态度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和实践。

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认识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和用途。

理解物体形态和状态的变化。

知道地球上水的循环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科学实验,探究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岩石。

解释物体形态和状态变化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落实节约用水的行动。

五、教学措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2021—2022—1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第1课动物的四肢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可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2.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猫足肉垫的特点和作用;能据动物四肢的特点,解释动物怎样通过四肢适应环境。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四肢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凳子、毛巾、猫爪图、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课件展示多种动物。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是靠什么运动的?3.师生总结:这些动物靠四肢运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动物是怎样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的。

二、探究过程(一)观察猫的足,说一说猫足的特点。

1.观察、举例描述猫足的特点。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描述猫足的特点。

(2)教师出示输入肉垫和爪子的多角度特写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猫足肉垫和爪子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猫足肉垫和爪子的作用:猫足肉垫的作用是消音缓冲、防滑等,爪子的作用是爬树、搏斗、捕食等。

2.通过模拟猫足肉垫的实验,探究猫如何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1)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凳子和毛巾分别模拟猫足的部位。

(2)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汇报,师生总结: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和防滑的作用,这些特点有利于猫接触和感知环境。

(二)说一说,其他动物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1.教师出示鳄鱼、青蛙、猴子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四肢。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生总结。

(三)动物的四肢是怎样适应环境的1.教师出示羚羊海龟、马、猩猩、袋鼠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四肢。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示动物四肢的特点对它们生存作用。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评价、补充。

三、拓展活动了解脚掌的哪些特点适合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1.提出活动指向。

2.了解沙漠环境特点,观察骆驼脚掌的特点。

3.将骆驼脚掌的特点与沙漠的特点建立联系,使学生们认识到动物身体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板书设计:1 动物的四肢肉垫--------消音缓冲.防滑等爪子---------爬树、搏斗、捕食第2课动物的皮肤课时:1课时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优质课件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 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 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 料等。
13
积雪指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雪在地面所覆盖的面积达到 一地周围能见面积的一半以上者,称为积雪,是重要的淡水来源。
14
各种各样的水体
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 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 称为水库,即天然水库。
15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通常池塘都是没有地面的入水口的。它们都是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 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 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 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 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 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23
江、河、川、溪、涧、沟、 渠等
降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雪融水、湖水、沼 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
泽水等
冰雪融水等
湖、海
不外泄或由河流流入海洋 等
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 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2022-2023学年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优质课件

2022-2023学年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优质课件
17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 B.我国的湖泊很多,如鄱阳湖、洞庭湖等 C.湖泊都是天然形成的
3、关于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河流水主要来源于雨水、高山冰雪融化的水 B.长江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C.我国的河流往往发源于东部地势较高的山区
6
陆地上的水体 包括江、河、 湖、冰川、积 雪、水库、池 塘等。
陆 地 上 还 有 哪 些 水 体 ?
7
三、研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河流和湖泊。河流与 湖泊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
第一,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用水,工业、 农业用水。 第二,河流有运输通道功能,沟通多地。 第三,湖泊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可以使得当地的生态 环境变好。 第四,河流湖泊中有众多的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 第五,具有旅游、观赏、文化价值。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地球上的水
19 .河流和湖泊
一、聚焦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吗?
2
二、探索 说一说家乡的河流和湖泊。
3
分辨河流和湖泊。
湖泊 河流
4
我发现的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水体类型 不同点举例 Nhomakorabea河流比湖泊长、 长江、黄
湍急
河……
湖泊
比河流封闭、太湖、洞庭
平缓
湖……
5
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 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集聚起来的水。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11
随堂训练
4、河流比湖泊长、湍急;湖泊比河流封闭、平缓。 (√) 5、河流有长有短,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 ) 6、含盐度较高的湖是淡水湖。 ( x ) 解析:不同湖泊的含盐度不同,淡水湖含盐度很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河流和湖泊》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河流和湖泊为例,通过对各种水体类型的对比,让学生认识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家乡的河流和湖泊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搜集家乡河流和湖泊的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介绍家乡的河流和湖泊,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不同水体类型。

再观察其他类型水体的特点,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了解当地的水体情况,以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常见水体的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水体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但学生对水体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不同类型的水体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2.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树立保护家乡水体的意识。

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
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不同水体类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家乡水体的资料、图片等。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通过家乡河流与湖泊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某一条河流与某一个湖
泊,引入课题。

2.学生介绍。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18.河流和湖泊。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家乡的河流和湖泊
1.家乡的地图,找到家乡的河流和湖泊。

2.介绍自己认识的河流和湖泊。

活动二:对比、分辨河流和湖泊。

1.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定义、举例。

2.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总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

活动二:认识陆地上的其他水体。

1.教师出示泉、瀑布、水库、冰川的图片
2.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几种水体的特点。

3. 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水体,总结陆地上水体的种类。

三、拓展活动-----实地考察家乡的水体。

1.教师出示活动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活动要点及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河流和湖泊
三上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