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第九章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第九章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e5655a8cdd88d0d233d46aa3.png)
第九章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一、解释名词
1.教学艺术
2.教学风格
二、填空题
1.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2.教学艺术具有()、()和()特征。
3.教学艺术具有()、()和()功能。
4. 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信息媒介主要有()和()两种。
5. 教学语言的音量要(),(),使学生有一种()。
6. 教师讲课的语速应该()。
7. 板书设计类型有()、()、()()和()。
8.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通常主要指课堂气氛,如()、()()和()等。
9.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的教学行为方式。
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10.教学风格具有()、()和()特征。
11.()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途径;()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标志。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1.教学风格的形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紧密相关,是教师个性心理品质在教学中的表现。
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教师教学言语艺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板书艺术意义。
3.板书设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4.简述教学失误处理艺术。
5.简述课堂意外是解决艺术。
五、论述题
1.试述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的关系。
2.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形成良好的教学艺术风格
![如何形成良好的教学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14dc154fe518964bcf847c45.png)
如何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一般说来,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的阶段:模仿学习→独立探索→创造超越→发展成型。
1、模仿学习阶段新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积极的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地停留在这一水平上。
新教师在模仿学习阶段停滞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对模仿学习的态度。
2、独立探索阶段独立探索阶段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个性外化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在这一阶段,伴随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师教学自立意识与能力的增强,教师开始逐步摆脱他人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在独立探索阶段,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开始比较明显外露和自由地发挥,教师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寻找个性特征与教学艺术的结合点,通过积极的观察、思考、领悟、体验,能够将他人的优秀经验有机地吸收,并融入自己的风格与个性特征之中。
3、创造超越阶段在创造超越阶段,教师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教师对常见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探索,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行为对一般常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独具特色的灵活运用,自觉探索和研究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最优化,追求最佳的教与学效果。
教师已经具备较强的能力,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创性特色。
随着创新与开拓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开始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其功能效应。
4、发展成型阶段在发展成型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呈现出浓厚的个性风格色彩,锤炼成为一种在教学中经常反复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艺术的刻意追求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着独特、尤其是稳定的表现,标致着他的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直接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的技术与能力,是教师教学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结晶,这种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或者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
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d4fe37f7fd5360cba1adbf8.png)
我的教学风格时代呼唤有特色的教师,我觉得其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形成自己独有的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而教学风格是指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其他教师所不同的教育教学特征,是独特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语言、教学风度、教学艺术等在教师身上的综合表现。
但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批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反思的过程。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外在表现,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磨练,初步形成了自己教学风格的基本式样,我把自己的教学风格归属于“理智型”。
就教学形态而言,“理智型”风格体现“理”中带“智”。
这里的“理”是指教学逻辑严密,想象丰富,联想开阔,教学系统内部各因素和各部分之间协调、统一,系统性强,这里的“智”是指随机应变,弃旧求新,化静为动,变直为曲,寓情于理,寓趣于理。
就课堂教学结构而言,“理智型”风格常表现为课的开头有一个发人深思的切入点,课的中间部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方式变化有致,教学环节与阶段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课的结尾合乎逻辑。
就教学方法而言,“理智型”风格对各种教学法都具有“兼容性”。
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就是“读、议、讲、练、问、答”教学法。
我认为这种教法特别适合于中师数学教学,适合于教师当“明智的辅导员”。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理智型”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
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
其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教学态度冷静,追求一种理智的力量和科学的力量,强调以理服人;内容讲授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
我认为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教学形态而言,“理智型”风格体现“理”中带“智”。
这里的“理”是指数学逻辑严密,想象丰富,联想开阔,教学系统内部各因素和各部分之间协调、统一,系统性强,这里的“智”是指随机应变,弃旧求新,化静为动,变直为曲,寓情于理,寓趣于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专题九 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和流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专题九 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和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26c475cc5022aaea998f0f81.png)
(一)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本质 所谓语文教学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一 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艺术 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貌, 是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作风等方 面所显示出来的较为成熟、稳定的教学活动 特征的综合。 理解该定义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和流派
一、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学艺术所能企及的最 高境界,也是教师达到高度成功时才具有的 重要标志。一旦风格形成,就意味着自己的 教学臻于成熟和完美,以独特的个性魅力而 卓然立于教艺之林。努力形成自己独特而鲜 明的教学艺术风格,已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 共同追求。但是,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离不开长期的实践磨练,需要教师了解教学 艺术风格的有关理论问题,唯其如此,教学 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变成教师自觉 的、目的明确的创造过程。
(三)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1.影响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 (1)个性与人格特征
教师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个人的兴趣、爱好、 情感与气质等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授受过 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和共鸣的过程;它不仅要 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更要使学生的情意态度 得到发展。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情感 特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的人 格健康的发展,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 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成熟的 发展过程。 二是教学艺术风格基本形成后,也处在发展 变化之中。这种发展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 现形式或技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质变,而 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原来的风格;另一种 是风格的质的变化,即发展为另一种教学风格。 就整体而言,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发展以前一种 形式居多,后者则相对较少,再加上这种质的变 化一般比较缓慢,需要较长时间,因而,一般来 说,它并不否认教学艺术风格的稳定性。
教学艺术及风格PPT(优秀课件) 通用
![教学艺术及风格PPT(优秀课件) 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7e081dfe4733687e21aab1.png)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闻一多的学生冯夷在《混着血丝的记忆》中
这样回忆闻一多在清华大学讲课时的情景:
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敬礼又复坐下之后, 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 掏出自己的纸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 那洁白的牙齿蔼然一笑,问道:“哪位吸?” 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直地接受这风味 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吸了一支,使 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浓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 容。
一、什么是教学艺术
一、什么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相对于教学技术而言的。 教学技术(技法、技能、技巧)指的是已经客观化了比较 线性的教学操作方式、方法、规则和要领。一般说来,教学技 术是能够通过教与学或通过训练与模仿来习得的。它能以显性 知识的形态而存在。
一、什么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指的是在大体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比较综合地体现 出来的具有主观性、创造性、灵活性、情感性和感染力的教学的智慧 、个性、美感和灵性。一般说来,教学艺术是难以通过教与学或通过 训练与简单模仿来习得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内省、反 思、感悟和修炼(内功)去意会、去尝试。它往往以缄默知识(默会 知识)的形态存在,通常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神秘感而难以琢磨(如教 学机智、教学幽默)。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创造性
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高水平的 教学,其场景是变化的、流动的、有生命 活力的和令人兴奋的,要求教师具有一定 的敏锐性和敏感性,积极地洞察、捕捉、 判断、选择,机智、灵活、巧妙、智慧并 适时适度地处理各种事务,包括突发事件。 这就是教学艺术中创造性的主旨。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审美性
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没有美也就没 有艺术。纯艺术的审美可以是超功利而将其 发挥到极致。教学艺术当然也具有审美的特 性,但它应主要服务于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12eb8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b.png)
深入解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 字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 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案例二:某高中数学老师的逻辑思维课堂
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通过数学证明、推理、归纳等方 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
问题解决式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 究、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 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对学生需求的理解
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教师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生的需求 和学习特点,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更好地满足学生 的需求。
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思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 和改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 讨论法、案例法等,会对教师 的教学风格产生影响。例如, 采用讨论法的教师可能更注重 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会影响教师 的教学风格。例如,善于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可能更注 重教学的形象化和生动性。
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的方式也会对教师的 教学风格产生影响。例如,注 重过程评价的教师可能更注重 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过程。
04
教学艺术的发展
传统教学艺术与现代教学艺术的比较
80%
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 格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汇报范围
分析教学风格的形成因 素、分类及特点。
探讨教学艺术与教学风 格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
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艺术 水平和形成个性化教学 风格的策略和建议。
介绍教学艺术的概念、 内涵及其重要性。
02
教学艺术概述
教学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4185c9ff50e2524de5187ec5.png)
第一节 教学艺术
5、审美感人
如在《大海的歌》一文中,作者写到“蓝天,白云,
碧绿的海,正在东方升起的朝阳。”教师板书时有意 用蓝粉笔写“天”,
用白粉笔写“云”,
用绿粉笔写“海”, 用红粉笔写“朝阳”, 整个板书色彩绚丽,别具一番情趣。
第一节 教学艺术
1、提纲式板书:比பைடு நூலகம்《藤野先生》一文
第一节 教学艺术
教学目标:
一、识记:教学艺术、教学板书、教学艺术风格; 二、了解:教学艺术的分类; 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
三、理解:教学艺术的特点、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四、应用:尝试某种教学艺术,总结和发展有个人
自身特色的教学艺术及其风格。
内容要点:
一、教学艺术; 二、教学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 分钟,只是不同的教师,为什么学生的学 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问题 的关键在于对教育教学内涵的把握和自身 教学艺术修养水平的差异。 教师资格----讲坛稳定度----教学艺 术----名师风格。全国名师李健教授强调: “名教授驻足于本科课堂决非是屈尊,而 恰恰是最大的价值体现”。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三、教学环境的调控艺术 教学环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影响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物理与心理因素的总和。 物理环境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和课堂 的自然条件等;心理环境则指教学活动中 蕴含的无形的、动态的软环境部分,如教 学氛围、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等。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物理环境的调控 教学的光线、温度、色调、声音和空间大小等环 境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智力活动水平 (二)教学心理环境的调控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通常主要指课堂气 氛,它涉及教学环境中不太有形的东西,如师生 关系、参与状态、内聚程度、竞争态度等。课堂 教学心理环境的质量,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师生合作程度等表现出来
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c32da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4.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学艺术的实践应用
教学艺术的定义与特征 教学艺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艺术的评价与反思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艺术的定义与 特征
定义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 法,强调教师运用个人独特的技 巧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 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分析未来教学艺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教学 艺术的结合
个性化与定制化 教学的兴起
跨学科与综合性 教学的趋势
情感与心理在教 学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如何应对教学艺术的挑战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艺术素养。 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融合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艺术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
06
教学艺术的评价与 反思
建立教学艺术的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 具体、可衡 量
教学内容: 是否符合学 科特点和学 生需求
教学过程 是否灵活多 样,富有实 效性
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创造性、 个性化和情感性等特征,能够让 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艺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 互动和沟通,通过富有创造性和 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个人素质、 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和时代发展 等。
《教育学》第二版第九章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教育学》第二版第九章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f93bc6d002768e9951e738dc.png)
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智力活动水平。光线、声音和 温度过强或过弱,会对教学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二) 教学心理环境的调控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通常主要指课堂气氛, 它涉及师生关系、参与状态、内聚程度、竞争态度等。积 极的课堂气氛表现为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兴趣浓 厚,积极性高, 师生配合默契。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表现与应用
一、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
(一) 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科学规范 2、准确得体 3、生动形象 4、情感丰沛 5、优美动听 6、幽默风趣
(二)非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体态语的表达艺术 (1)姿态表达艺术 (2)手势表达艺术 (3)表情表达艺术 2、板书艺术
板书艺术的总体要求是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与学生 的特点,力求使板书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结构整体 化、表达情境化。做到科学合理、布局得当、庄重端正、 色彩协调。
教学艺术以体现教学形式的审美价值为基础,以优化 教学质量为宗旨的,同样能够体现教师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特点。教学风格则是教师在娴熟运用教学艺术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 教 学 风 格 体 现了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个体差异,突出了教师教学的 个性化特征。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 教学方法的动态、形象性 •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优化过程中, 一方面应不断改造完 善原有的方法使之适应自己的教学, 同时也要勇于突破 与革新, 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
四、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
(一) 教学失误的处理艺术
1.从容镇定,把握时机 2.妙语补失,体面纠错 3.转换话题,巧下台阶 4.将错就错,自然得体
教育学张乐天主编考点重点
![教育学张乐天主编考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b9b2393968011ca3009191.png)
教育学张乐天主编考点重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1)、古代教育(2)、近代教育(3)、现代教育3.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①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②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发展④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⑤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⑥终身教育体系逐步构建4. 教育的构成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学校教育,教育者则主要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层于主导地位。
2.学习者,学习者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学习者具有独特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5. 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教育学经历萌芽期(老子的《论语》),成形期(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代表)发展期(梅伊曼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
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3.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③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4. 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和社会政治制约教育发展5.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经济功能【培养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发展】教育的政治功能【维系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变革;促进政治民主】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社会文化;创新社会文化融合社会文化】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1.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a7e39eeb27d3240c8547ef20.png)
教学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
众所周知,成熟的艺术家往往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如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的雍容富丽、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潇洒清新、尚小云的刚劲洒脱,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风韵。
教学同样如此,一名优秀教师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最美的。
其实,在教学中也可以这么说,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最美的。
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上的全面反映,它因教师的学识、修养、兴趣、特长等的不同而各异。
例如,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善“导”,导学生生情,引学生入胜;有的教师善“问”,巧于设疑,激疑问难;有的教师重“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有的教师善“评”,提纲挈领,勾玄提要等等,不胜枚举。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且,教师的教学风格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也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一般而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入格”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
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模仿,包括对他人的教学语言、表情、教态和板书等的学习运用。
在“入格”的过程中,虽然模仿成分多,创造成分少,但模仿却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模仿,就无从创新,正如不学习知识,就无法发展智力一样。
但模仿的一个很大缺陷就是带有不成熟的“他人性”,从自己的教学中总能看到别人风格的影子,缺乏个性,自己的东西还没有确立起来。
但是,模仿并不等于简单搬用、死板遵从,更不是“照葫芦画瓢”。
教师如果一味模仿,就会抑制自己的创造性,最终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因此,模仿必须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善于琢磨思考,得其精髓。
2.“立格”在模仿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后,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逐步能做到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来探索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迈出了建构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
教学艺术及其风格
![教学艺术及其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b02722737e21af45b307a87e.png)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教学作为艺术是有着多层含义的:其一,指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体系的技能技巧;其二,指遵循美的规律、贯彻美的原则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其三,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性而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活动。
其实,教学艺术的这三层含义还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教学艺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艺术虽然属于教学实践活动范畴,但是却与教师的教学思想,诸如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息息相关。
它不仅仅是教学形式问题,更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可以说它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教学的技能技巧,而神则是内在的先进教学思想。
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创造性、审美性等重要特点,并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其陶冶、转化、谐悦等教育功能。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它指的是优秀教师教学艺术的风格,既不是泛指一切“教风”,也不包括不良的矫饰作风。
只有在教学领域里善于总结经验、摸索教学规律的教师,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不少人认为教学风格仅是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形式方面的东西,而否认教师教学思想对教学风格的意义,这是不对的。
因为任何意义上的教学艺术,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在纯粹形式上谈教学艺术,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所以福楼拜强调说风格是思想的血液,别林斯基也说风格是“思想的浮雕”。
可以说教学风格根源于思想内容而表现于外部形式。
如果背离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只是在某种形式和方法上搞花架子,则只能形成风格的僵化躯壳,而不可能具备风格的生命活力。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
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上的表现就在于带上鲜明的个人特色。
有些人做了一辈子教师,但充其量也不过是知识的搬运工、教材的传声筒罢了。
《教学艺术与风格》课件
![《教学艺术与风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2e73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d.png)
民主型
课堂氛围融洽,学生积极性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发现型
学生探究能力强,自主学习意 识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
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直接教学型
知识传授系统连贯,课堂效率 高,但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
需求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不同教学风格的应用场景
权威型
适用于需要快速传授大量知识 的课程,如数学、物理等科目
。
民主型
适用于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培 养创新思维的课程,如语文、 历史等科目。
引导发现型
适用于需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如科 学实验、编程等科目。
直接教学型
适用于需要系统传授知识、注 重知识连贯性的课程,如英语
、化学等科目。
03教Biblioteka 艺术与风格的实践与提升提升教学艺术的策略
深入理解学科知识
教育产业升级
未来教学艺术与风格的发 展将带动教育产业的升级 和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05
教学艺术与风格的跨文化视角
跨文化视角下的教学艺术
1 2 3
文化敏感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尊重 ,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 设计。
跨文化沟通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用恰 当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并理解学生在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表达方式。
提升教学风格的技巧
明确教学目标
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用恰当的语言
使用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增强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调整教学节奏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氛围,适时调整教学 节奏,保持课堂氛围的活力和吸引力。
《教学艺术与风格》课件
![《教学艺术与风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c34d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e.png)
2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
教师需要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跟上知识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步伐。
3
团队合作与交流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够帮助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探讨教学的方法和理念。
结语
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 学素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教学艺术与风格
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以及教学艺术和风格对于提升教 学效果的作用。
什么是教学艺术?
创造性与想象力
教学艺术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 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理论,创 造性地设计教案、活动,从而激 发学生的想象力。
灵活应变
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具备解决问题 的能力,能够随机应变,根据学 生的不同反应,灵活地调整教学 策略。
互动性
使用教学艺术让教学变得更具互 动性,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也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的 学习成果。
直观性
教学艺术需要教师使用多种教学 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以便更 加形象和直观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学风格的重要性
影响学生积极性
教学风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带来不同的教学结果
不同的教学风格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结果。教师需要为自己的教学风格找到最适合的教学 场景。
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教学风格也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名师的教学艺术
1
邱雪锋老师
邱老师注重启发式思考,在让学生“先思考、再讲解”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 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 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技能与教学风格
![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技能与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c1f9b3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4.png)
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技能与教学风格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和交互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教育教案中的教学技能在高等教育教案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教学技能:1. 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对所教授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将其分解为易于学生理解的步骤或概念。
2. 清晰的表达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便有效地传达知识和观念给学生。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科性质、学生背景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激发学生思考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 积极引导讨论和互动:教师应通过引导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育教案中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和教学方式。
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风格:1. 传统教学风格: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风格适合一些专业知识较为固定和标准化的学科教学。
2. 互动教学风格:互动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教师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这种风格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3. 問題教學風格:問題教學強調教師提問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種風格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
4. 合作教学风格:合作教学侧重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这种风格适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质量。
适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0ec1db10580216fc700afd6e.png)
人 名 郑 和 时 间 1405 年 船只数 62 最大船只 长 147 米,宽 60 米,重 1000 吨 长 24.5 米,宽 6 米 重 120 吨 人 数 278000 人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
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
大陆等史实进行比较, 达·伽马 1492 年 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 这三次航海的概况, 而且揭示出我国古代 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先 进水平。其板书如下:
哥伦布 1497 年
17
1500 人
4
160 人
第一节 教学艺术 3、语词式板书:如《桂林山水》一课的重 点是桂林山水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板 书来加以概括
第一节 教学艺术
4、图画式板书: 如《狼牙山五壮 士》一文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上课艺术
开课艺术——开课敲响“第一锤” 续课艺术——续课奏出最强音(创编形成 立体教学活动空间) 结课艺术——结课留下“满口香”
案例分析:
我的思考: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碁本点”。 这个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是:课前如何选择教学 内容,确立教学中心。我个人意见是要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课 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 为出发点。 教师使用课本时,有如一个贤明的家庭主妇到市 场购物,只需要选择自己需要与合用的东西。课 本提供的丰富内容,有的可能对你很适用,有的 则不然,教师当知道取舍、选择,或改编成适合 你和学生需用的内容与方法,然后想办法把这些 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中心。
案例分析:
案例:历史复习课《罗斯福新政》。 本周的星期一下午听了一节高三老师的历史复习课《罗斯 福新政》,教师从两张人物图片“罗斯福”和“奥巴马” 入手,分别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 听完课后,上课老师来找我,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谈 了一点:“假如我上这节课,我会怎样上”。同样利用这 两图片导入:“请同学们辨认一上图片中两人是谁”“对, 罗斯福和奥巴马”,这两个人,一个过去美国总统;一个 是未来美国的总统。我们为什么把这两不同时期的人物, 联系在一起呢?因为这两个人物有惊人的相似。他们同是 在美国经济危机时上台,上台后最迫切任务就是解决危机。 下面,请你借鉴“罗斯福新政”为即将上台的奥巴马写一 份施政报告。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作品,对相关内容进 行分析。这样,学生在对历史知识进行一次运用的过程中, 不自觉地深化和巩固了历史知识。
张乐天《教育学》第二版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张乐天《教育学》第二版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bcd8f6eaaa00b52acfc7ca40.png)
(二)教学风格的特征
1. 2.
3.
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教学风格的规律性:任一类型的教学风格 , 都应以一定的 教学理论为指导, 遵循教学规律, 合乎教学原则。 教学风格的稳定性:稳定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与创新 , 而 是指教师整体风格本质特征的相对成熟与稳定。
(三)教学风格的功能
1.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发挥; 3.教师的教学风格, 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形成; 4.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有效性 2.创造性 3.综合性
(三)教学艺术的功能
运用教学艺术, 追求的是一种最优的教学效果, 但最 优教学效果的取得, 却是综合运用和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各 项功能的结果。教学艺术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激励与愉悦功能 2、调整与控制功能 3、审美与德育功能
二、教学风格概述
(一) 教学风格的概念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 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 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艺术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与教育科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 也是教学艺术的新形式的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艺术化制作 和应用, 能更为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深化知识的讲授, 开拓学生的思维 , 在引领学生领悟科学真谛和欣赏科学之 美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真理勇于创新的激情。
二、教学情境的调控与创设 艺术
(三) 教学情境的创新
1. 2. 3. 4.
5.
创新教学情境应具有生动性、开放性 创新教学情境应营造民主与合作的氛围 创新教学情境应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与互补 创新教学情境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认识水 平 创新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60070f8e9951e79b892789.png)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要准确的认识和有效地把握教学艺术风格,把握其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艺术风格已经成为每个教师自觉追求的目标。
构成教学艺术风格的诸因素的内容和制约条件都不同,根据个人特点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我们认为,基于对教学艺术风格本质的把握,即教学风格是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其主要特点应有三方面。
(一)独特性独特性是教学风格的最基本特性,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是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自身的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教学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使许多教师在炉火纯青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自我性,因此即使在执教同一课本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来。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学艺术风格体现的更加明显,不同的教师在同一个操场上课,有时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方式却各不相同,同学们的反映也有教大差距。
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艺术风格的不同。
只有教学艺术风格显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之势,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一个高峰。
(二)发展性教学艺术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这并不是否定一个教学艺术风格而建立一个新的教学艺术风格。
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作为一个系统,教学艺术风格不是封闭的,而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艺术风格,不断吸取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思维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和实现风格的转换,需要对各家教学特色进行潜心体验,广采博取、不断求索,才能与时代要求达到高度统一,这就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的发展前景。
(三)稳定性教学艺术风格一旦基本形成以后,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
也就是说教学艺术风格是某些特点的一贯表现呈稳定状态的标志。
而这种稳定性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因为教学艺术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艺术追求上的固布自封、停滞不前,更不是没有创造性可言的单纯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我的思考: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坚持“一个中心, 我的思考: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碁本点” 两个碁本点”。 这个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是: 这个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是:课前如何选择教学 内容,确立教学中心。我个人意见是要坚持: 内容,确立教学中心。我个人意见是要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课 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 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 为出发点。 为出发点。 教师使用课本时, 教师使用课本时,有如一个贤明的家庭主妇到市 场购物,只需要选择自己需要与合用的东西。 场购物,只需要选择自己需要与合用的东西。课 本提供的丰富内容,有的可能对你很适用, 本提供的丰富内容,有的可能对你很适用,有的 则不然,教师当知道取舍、选择, 则不然,教师当知道取舍、选择,或改编成适合 你和学生需用的内容与方法, 你和学生需用的内容与方法,然后想办法把这些 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中心。 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中心。
第一节 教学艺术 板书的基本要求 1、形象直观:如《黄继光》一课
战 斗
战 战 役 争
第一节 教学艺术 2、简洁明了: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简洁明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忍 逼 反
第一节 教学艺术
3、富有启发 如针对“ 如针对“某班有学生若干 人,其中6人有兄弟,9人 其中6人有兄弟, 有姐妹, 有姐妹,有兄弟又有姐妹 的有2人,其余31人都是独 的有2 其余31人都是独 31 生子女, 生子女,问该班有学生多 少人? 这样一道题目, 少人?”这样一道题目, 教师适时进行如下板书, 教师适时进行如下板书, 以直观的形式启发了学生 的思维: 的思维:
内容要点:
一、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 二、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 分钟,只是不同的教师, 分钟,只是不同的教师,为什么学生的学 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 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问题 的关键在于对教育教学内涵的把握和自身 教学艺术修养水平的差异。 教学艺术修养水平的差异。 教师资格----讲坛稳定度-------讲坛稳定度----教学艺 教师资格----讲坛稳定度----教学艺 ----名师风格 全国名师李健教授强调: 名师风格。 术----名师风格。全国名师李健教授强调: 名教授驻足于本科课堂决非是屈尊, “名教授驻足于本科课堂决非是屈尊,而 恰恰是最大的价值体现” 恰恰是最大的价值体现”。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物理环境的调控 教学的光线、温度、色调、 教学的光线、温度、色调、声音和空间大小等环 境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智力活动水平 (二)教学心理环境的调控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通常主要指课堂气 它涉及教学环境中不太有形的东西, 氛,它涉及教学环境中不太有形的东西,如师生 关系、参与状态、内聚程度、竞争态度等。 关系、参与状态、内聚程度、竞争态度等。课堂 教学心理环境的质量,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心理环境的质量,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师生合作程度等表现出来
哥布 伦 1497年 4 17 人 名 郑和 时 间 1405年 只 船 数 62 大 只 最 船 长147米 宽60 , 米 重1000吨 , 长24.5 米 宽6 , 米 重120吨 1500人 278000人 人 数
160人
第一节 教学艺术 3、语词式板书:如《桂林山水》一课的重 语词式板书: 桂林山水》 点是桂林山水的美, 点是桂林山水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板 书来加以概括
第一节 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的概念 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 规律, 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 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二)教学艺术的特征 有效性、创造性、 有效性、创造性、综合性 (三)教学艺术的功能 激励与愉悦功能(学习动机上的激发) 1、激励与愉悦功能(学习动机上的激发) 调整与控制功能(教学氛围、 2、调整与控制功能(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学生 的心理状态) 的心理状态) 审美与德育功能(陶冶人,教化人) 3、审美与德育功能(陶冶人,教化人) 教学艺术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艺术以提高教学效率、追求教学的最佳 效果为其终极目标,它的激励与愉悦功能、 效果为其终极目标,它的激励与愉悦功能、调整 与控制功能、审美与德育功能, 与控制功能、审美与德育功能,归根结底是为了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虚华 的美。 的美。
第九章 教育艺术与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
一、识记:教学艺术、教学板书、教学艺术风格; 识记:教学艺术、教学板书、教学艺术风格; 二、了解:教学艺术的分类; 了解:教学艺术的分类; 三、理解:教学艺术的特点、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理解:教学艺术的特点、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 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 四、应用:尝试某种教学艺术,总结和发展有个人 应用:尝试某种教学艺术, 自身特色的教学艺术及其风格。 自身特色的教学艺术及其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艺术 (一)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教学方法的灵活、 教学方法的动态、 (二)教学方法的动态、形象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优化教法及其活用原则 优化教法指为教艺创造之需以获取省时高效的优 化教学效果,而被教师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 化教学效果,而被教师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故 优化教法的活用, 优化教法的活用,就是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妙 用。 优化教法的用原则: 优化教法的用原则: 遵循教学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原则活用教法 在活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法的协同互补功用 通过活用促进师生优化发展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五、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 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 地运用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随机应变地 地运用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 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的教学艺 术操作。 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 结晶。 结晶。
共有 ?人
有兄弟 4 2
有姐妹 7
独生子女 31 人
第一节 教学艺术
4、趣味横生 要求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力求新颖别致, 要求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力求新颖别致,巧妙生 趣。如有位教师在讲到《变色龙》的故事结局时, 如有位教师在讲到《变色龙》的故事结局时, 说:“对,狗走了,人笑了。”并顺手板书“狗 狗走了,人笑了。 并顺手板书“ 走”二字。这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但待到 二字。这看似漫不经心的“闲笔” 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变色龙本质时,教师在“狗走” 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变色龙本质时,教师在“狗走” 上面打个换位符号,变成了“走狗” 上面打个换位符号,变成了“走狗”,随即引起 学生会心的微笑。 学生会心的微笑。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二、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 (一)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科学规范、准确得体、 科学规范、准确得体、生动形象 情感丰沛、优美动听、 情感丰沛、优美动听、幽默风趣 (二)非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体态语的表达艺术(姿态、手势、表情) 体态语的表达艺术(姿态、手势、表情) 板书艺术(内容、形式、文字等) 板书艺术(内容、形式、文字等) 课件的制作艺术
案例分析:
下述案例中体现了教师的哪些方面的教学艺术? 下述案例中体现了教师的哪些方面的教学艺术? 周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周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只见小王同学和 同桌小卫同学在打架,你推我拉,各不相让, 同桌小卫同学在打架,你推我拉,各不相让,班 上同学神情紧张。而周老师神情自若, 上同学神情紧张。而周老师神情自若,没有大声 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 怎么啦,你们俩。 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 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 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 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 们开始上课。 随着老师的话语, 们开始上课。”随着老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 口气,有的还轻轻地笑了。在善意的笑声中, 口气,有的还轻轻地笑了。在善意的笑声中,小 王松开了手,坐在座位上,小卫呢, 王松开了手,坐在座位上,小卫呢,也不好意思 地低下了头。一场“龙争虎斗”很快平息下来, 地低下了头。一场“龙争虎斗”很快平息下来, 课上得有条不紊。 课上得定的特级教师的课》 案例:《被外国专家否定的特级教师的课》 北京,一所很好的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 北京,一所很好的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已 经坐得整整齐齐。英美的教育专家来听课。 经坐得整整齐齐。英美的教育专家来听课。执教 者是一位特级教师,头发已经花白。 者是一位特级教师,头发已经花白。整堂课无懈 可击,过程流畅,语言精练。老师提问, 可击,过程流畅,语言精练。老师提问,学生回 答踊跃,而且回答得相当有水平。板书非常漂亮, 答踊跃,而且回答得相当有水平。板书非常漂亮, 极有条理,没有一个多余的。课结束了, 极有条理,没有一个多余的。课结束了,执教者 自己很满意, 自己很满意,陪同听课的教育部门领导们也很高 外国专家却说不出话来。他们不懂,他们问: 兴。外国专家却说不出话来。他们不懂,他们问: 学生回答得很好,看起来都会了, 学生回答得很好,看起来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 这堂课?结果,中国的同行们都被问住了。 这堂课?结果,中国的同行们都被问住了。
第一节 教学艺术
5、审美感人 如在《大海的歌》一文中,作者写到“蓝天,白云, 如在《大海的歌》一文中,作者写到“蓝天,白云, 碧绿的海,正在东方升起的朝阳。 碧绿的海,正在东方升起的朝阳。”教师板书时有意 用蓝粉笔写“ 用蓝粉笔写“天”, 用白粉笔写“ 用白粉笔写“云”, 用绿粉笔写“ 用绿粉笔写“海”, 用红粉笔写“朝阳” 用红粉笔写“朝阳”, 整个板书色彩绚丽,别具一番情趣。 整个板书色彩绚丽,别具一番情趣。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学艺术的概念 孔子: 苏格拉底: 孔子: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启发诱导 孟子: 孟子:教亦多术矣 《礼记·学记》:乃专标诲人之术,以告天下人之 礼记 学记》 乃专标诲人之术, 学记 为师者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 人的全部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 学、技巧和艺术 卢梭、罗素、 卢梭、罗素、第斯多惠等著名教育家都在他们的 教育教学论著中提出了关于教学艺术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