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合集下载

红楼梦经典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经典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经典原文与解析红楼梦,自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完成后,便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情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从章回结构、人物描写和意象运用等方面对红楼梦进行分析。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有独立的主题和情节,同时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

在章回结构的运用上,曹雪芹巧妙地将故事划分为四大部分:“庆余年”、“转忧为喜”、“镜花缘”和“脂砚斋”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故事进展,又通过人物命运的联系和转折,使整个故事呈现出回环的特点。

这种结构既体现了人生的起伏沉浮,又展示了命运的无常和转变。

在红楼梦的人物描写上,曹雪芹塑造了一批丰满生动的角色,使他们成为了作品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有层次丰富的心理描写。

例如,贾宝玉既是一个深情厚意的男子,又是一个迷茫忧愁的思考者;林黛玉则是一个敏感多情的女子,她的矛盾情感和复杂命运给作品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因素。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曹雪芹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另外,红楼梦中还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意象,使作品更具诗意和哲理。

例如,凤凰、黄莺、百合等形象的运用,使人物和情节得到了象征和升华。

凤凰预示着尊贵和高洁,黄莺则代表着欢乐和生机,百合则意味着纯洁和无瑕。

通过这些意象的交替运用,曹雪芹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既美丽又富含哲理的虚幻世界,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无论在章回结构、人物描写还是意象运用上,都展现了曹雪芹卓越的创作才华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故事的反思和解析,读者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总结起来,红楼梦在章回结构上通过回环的方式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转变;在人物描写上,曹雪芹塑造了一批丰满生动的角色,使他们成为作品的灵魂;在意象运用上,凤凰、黄莺、百合等形象的交替运用赋予了作品诗意和哲理。

《红楼梦》讲解

《红楼梦》讲解

《红楼梦》讲解《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于了解古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红楼梦》的背景、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全面讲解。

一、背景与作者《红楼梦》写于18世纪,取材于古代传说和真实历史事件,反映了清代社会的众多问题。

作者曹雪芹来自一个文化世家,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权力和腐败的社会环境中,借着小说的形式对这个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通过精心构建人物和情节,塑造了许多鲜活的角色,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二、情节与人物《红楼梦》讲述了一个荣府的兴衰历程。

故事的核心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三角关系,以及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思考。

小说以兰贵人死后,宝玉醒悟人生空虚为开篇,然后通过回忆的形式,展现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聪明而善良的男孩,他对黛玉抱有深深的爱意。

而黛玉则是一个敏感而忧郁的女孩,她的真挚情感和对人生的痛苦矛盾使她成为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

薛宝钗则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她与黛玉之间的对比,使读者可以思考不同类型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命运和价值。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小说中还出现了众多次要人物,如贾母、王熙凤、贾迎春等。

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和命运,作者通过对他们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社会世界。

三、主题与意义《红楼梦》涉及了许多复杂的主题,如人性的善恶、命运的无常、社会的不公等。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作者试图揭示人类生存的困境和矛盾,以及社会结构所带来的不平等和不公。

首先,《红楼梦》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复杂的性格,既有善良和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和阴暗的一面。

这种人性的复杂性不仅存在于每个人物之中,也存在于整个社会之中。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让读者思考人性的多样性和对善恶的认识。

其次,《红楼梦》还深刻地反映了命运的无常和社会的不公。

红楼梦(最全版)

红楼梦(最全版)

红楼梦(最全版)《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文档将介绍《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言简意赅地概括其主要特点和故事情节。

主要特点- 作者: 曹雪芹- 时间: 完成于18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年间- 类型: 古代长篇小说,兼具疏散理性派、谐趣细腻派、叙事横断派、爱情浪漫派等多种文学风格- 人物: 众多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内容: 描绘了贾家、王家和宁府三个世家的兴衰和人情世态,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欢离合等情感纠葛故事情节《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贾府和王府两个大家族之间的红楼,以及贾宝玉身世的宁府。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情节:1. 贾宝玉出生:贾宝玉是贾府贾母的外孙,出生时有种种奇异的预兆。

2. 贾府众人:贾府中有众多奇特的人物,包括刚正不阿的贾母、爱憎分明的王夫人、聪明伶俐的香菱等。

3. 黛玉初现:林黛玉是贾府的一个分支家族的女儿,她的出现引起了贾府众人的注意和赞美。

4. 贾宝玉与黛玉相遇:贾宝玉与林黛玉相遇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5. 薛宝钗的加入:薛宝钗是王府的女儿,她被送到贾府与贾宝玉成婚,引发了一系列情感纠葛。

6. 贾府兴衰:贾府逐渐衰落,面临种种困境和挑战,人情世故的表现更加突出。

7. 黛玉的离世:林黛玉因为多种原因逐渐消瘦衰弱,最终病逝,引发了贾宝玉的伤痛。

以上仅为《红楼梦》的部分情节,整个作品高度复杂,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人情和个人情感。

通过这些情节,作者曹雪芹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善良,使作品在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注意:本文档内容来源于公开的资料,保证准确性和客观性。

红楼梦资料

红楼梦资料

抄本
《红楼梦》最初以抄本流传,从“脂评”(脂 砚斋)中可知,曹在创作次小说之时,《红 楼梦》已被抄传。 印本出现后,抄本遂失传,至今发现十余种抄 本,最重要的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戚序本等。
印本和后四十回问题
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高鹗印行了一百二十 回的《红楼梦》,世称“程甲”本,是《红 楼梦》第一个印本。 程伟元、高鹗称《红楼梦》后四十回为曹所作, 但经学者考证,后四十回的思想境界、艺术 水平都远逊前八十回,所以后世很多学者认 为后四十回非曹做作。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红楼梦》以贵族封建家庭生活素材为基础,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与薛 宝钗的婚姻悲剧为中心线索,深刻地剖析了 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同时,通过贾、史、 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史,揭露了封建社会 的种种罪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 现实,有力抨击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败, 揭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 趋势。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红楼梦》的成书
《红楼梦》早期抄本上的“脂评”说:能解者 放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 成,芹为泪尽而逝。 这说明曹雪芹生前没有写完他的《红楼梦》, 但是在早期的抄本的评语中,又多次提及八 十回后的内容,甚至有具体情节,多出透露 出曹对小说的整体构思,这说明曹至写出了 八十回以前至少部分书稿。

(4)善于创造适合人物思想、气质、性格的生活环 境和不同的意境来烘托人物的气质和性格。如黛玉住 的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院,探春住的秋爽斋,宝玉 住的怡红院等对人物都起着烘托作用。 (5)用诗词韵文来表现人物,是《红楼梦》艺术上 的一大特色。《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 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 格特点,成为表现人物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又是小说 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薛宝钗表现出“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的“雄心”。刘姥姥的酒令是她的本色, 薛蟠的酒令表现他的粗俗。林黛玉的诗词每一首都是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 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 灵魂。据何绵阶、邢颂恩所著《百二十回<红楼梦> 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 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 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 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 无所不包,一应具全。在这些人物中有鲜明个性的艺 术形象有上百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 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 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 琏、贾蓉、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 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 揭示了全书的主题

《红楼梦》(1-10回)梗概+赏析+知识点

《红楼梦》(1-10回)梗概+赏析+知识点

《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1-10回)●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梗概】这一回主要讲了三件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甄士隐白日做梦,看见并认识了“通灵宝玉”;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

不久,由于女儿英莲失踪,家又遭火灾,甄士隐因此悲观厌世而出家。

【评析】评析点一:《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为情节的发展打下了铺垫。

“女蜗补天”中,“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顽石,便是伴随宝玉一生的“通灵宝玉”,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暗含了宝黛的前世姻缘,同时也为下文张本。

顽石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仙草为报恩,也要同人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评析点二:“甄士隐”“贾雨村”是“真士隐”和“假儒存”的谐音,意指在那个腐败专制的时代,真正的有良知的正义人士,是受排斥的,只好隐居起来。

而能够生存下来只能是像贾雨村这样的贪官污吏。

本回甄士隐的生活道路,即是贾宝玉一生道路的缩影。

是全书之纲。

甄士隐知投人不著,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甚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

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完整版)解读经典《红楼梦》

(完整版)解读经典《红楼梦》

红楼梦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永远的遗憾”
• 大家兴许马上就会想到宝玉和黛玉有情人 不能成眷属的遗憾,我们也会想到薛宝钗 虽然既美貌又懂事但她的婚姻生活极端畸 形和不幸,我们还会想到大观园里那么多 可爱的女孩子几乎都没有好的下场(有的 夭折了,有的被驱逐了,有的被欺骗了, 有的当尼姑了,有的被卖了,真是非常的 可怜)
• 抄检大观园是一场悲剧。奸谗之得逞,无 辜之受害,探春之悲愤,王夫人之刚愎, 凤姐之无奈,以及从总体上看贾家之走向 败落,俱足以悲。悲剧的内容却表现为喜 剧、闹剧的形式:邢夫人之审傻大姐,王 夫人之审凤姐,王善保家的之丑态,周瑞 家的之“站干岸儿”,惜春之火上加油, 尤氏之“吃心”(多心)挂不住……无不具喜 剧闹剧之意味。
• “一把辛酸泪”。你不要以为都是 荒唐言,这个荒唐言里头有辛酸泪 ,叫做“有斑斑血泪”,令人热泪 盈眶。人生为什么会这样辛酸?读 者为什么会共鸣于作者的辛酸?为 什么堂堂一部大作《红楼梦》会让 你辛酸不已?哪个答得上来?
• “都云作者痴”,“痴”是什么意 思?痴不仅仅是傻,而且是作者进 入了一种精神生活的巅峰状态,可 不就痴了。他除了这段回忆、这段 公案,什么都忘了。
• 看电视剧也是这样,一上来就把大结局给 他演两遍,好多中间的他都不想看了—— “原来如此,不过如此”——他不看了。 但是,《红楼梦》不在乎这个,它一上来 就先把结局告诉你,一上来就告诉你:我 写的这些繁华荣耀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只 不过是瞬间的事,最后他们要完蛋要垮台 ,要冷寂下来,要孤独起来,要灭亡,再 变成块大石头。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掉下一个林 妹妹,从此各种恩怨情仇、悲欢离合 、刻骨铭心的故事就开始了。林妹妹 是从苏州来的客人,亲戚关系很近, 是贾母的外孙女,但她对贾府,眼光 是陌生的,是生人的眼光。

红楼梦章节概述(全120回)

红楼梦章节概述(全120回)

红楼梦章节概述(全120回)●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

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

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

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

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

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芝国府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

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红楼梦资料

红楼梦资料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主旨概述在20世纪初,“《红楼梦》原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

但大多数学者取得了共识——《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撰写的前八十回,高鹗与程伟元续全的,但也有观点认为八十回后是由无名氏所续,高鹗与程伟元不过是编纂者。

曹雪芹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

曹家也因此成为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雍正初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

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制度的实质。

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但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极度的忧伤和悲痛之中,到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注:也有说法是死于次年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曹雪芹逝于1763年的说法见甲戌本脂砚斋甲午泪笔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尝哭芹,泪亦待尽”),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现存最早手抄本是乾隆甲戌年(1754年)的,但只有不连续的16回。

后来又发现了若干手抄本,较重要的如乾隆庚辰年(1760年)抄本,今存78回。

《红楼梦》阅读与赏析

《红楼梦》阅读与赏析
杂与矛盾。
贾母与贾政、王夫人等家族长辈 与晚辈的关系:体现了封建家庭
中的尊卑有序和家族传承。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贾宝玉
多情、叛逆、具有超越时代的 思想,对封建礼教产生质疑。
林黛玉
才情出众、敏感多疑、敢于追 求真爱,具有反抗精神。
薛宝钗
美丽端庄、博学多才、恪守封 建妇道,内心却充满矛盾。
王熙凤
精明能干、泼辣狠毒、掌握家 族实权,对封建礼教有深刻认
把握主题思想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 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深入理解这一主题思想是欣赏《红楼梦》的 关键。
关注人物塑造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通过关 注人物塑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
以贾府被抄家为转折点,描写主要人 物的悲惨结局,反映封建社会的衰落 和崩溃。
结构安排与章法特点
网状结构
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其他情节和人物关系交织成网, 形成复杂而有序的结构。
伏笔与照应
作者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手法,使情节发展自然合理 ,前后呼应。
象征手法
通过梦境、谶语、谐音等象征手法,预示人物命运和 情节发展。
提高文化素养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
02
CATALOGUE
人物关系与性格特点
主要人物关系梳理
贾家四大家族关系:贾家、史家 、王家、薛家之间的婚姻关系及
其家族兴衰。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 纠葛: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小 说的核心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
1 2 3

《红楼梦》二十个经典情节,读完大概能了解《红楼梦》精华

《红楼梦》二十个经典情节,读完大概能了解《红楼梦》精华

《红楼梦》二十个经典情节,读完大概能了解《红楼梦》精华1.宝玉抓周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第二回)2.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第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3.探微恙互看金玉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

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

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

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

(第八回)4.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

凤姐说她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她说要行就行。

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第十五回)5.元春省亲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

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

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

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

(第十八回)6.共读西厢花纷纷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

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

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

红楼梦介绍

红楼梦介绍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文
学家兼词人曹雪芹。

作品以宋朝贵族世家宝玉家为中心,讲述了一系
列悲欢离合、曲折传奇的家族史,细腻描写了近代中国传统家庭中的
世情爱恨婚姻、财权权谋、知识分子的追求及争斗等,极富变化的情
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得到观众和读者的一致认可。

《红楼梦》曾受到诸多国内外知名作家的赞誉,借由宏大的情节结构、稳重的笔法和巧妙的语句,加上人物性格的深深剖析,饱含深意的时
代洞察,形成了文学家杰出的结构和艺术,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座宝塔,被海内外读者奉为绝唱。

论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也是中国文学界历史上价值最高的著作,是中国文艺思想研究的宝库,在文艺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活力的作品,深刻地把握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趣,把江湖风花雪月的意象与家
庭现实的时代观念融为一体。

它让人们亲身体会到贵族家庭的悲欢离合、曲折传奇的家庭史和结迭的政治生活;细腻描写了家庭里的财权
权谋、知识分子的追求及争斗等,将古代的文化和思想体系活灵活现
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文化,而且能够从中
获取到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养分。

红楼梦(全)

红楼梦(全)

《红楼梦》创造了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压迫与反抗,富有与贫困,欢 乐与悲凉,腐朽与新生,像一对双生兄弟一样并存 着。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陈腐不堪;看到了延续 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到了天荒地老,行将就木的必 然灭亡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交织 在一起。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美的人,美的思 想,美的感情,美的追求,美的存在与毁灭…… 这是一个悲剧的世界——历史的悲剧,时代的 悲剧,人生的悲剧。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流变
朝代 先秦 发展阶段 小说体裁特点 起源 神话传说
志怪 志人 轶事 唐传奇 话本演义小说 独立创作,关注平 凡人生的现实主义 小说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唐 宋元 成熟 继续发展
明清
顶峰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
①重视情节描写,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②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 ③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 ④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
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 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 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fǔ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 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
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
林黛玉 薛宝钗
画 册
贾宝玉 梦游太 虚幻境
判 词 歌 词
பைடு நூலகம்
交代《红 楼梦》众 多主要人 物和次要 人物的发 展和结局
金 陵 十 二 钗 正 册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史湘云 李纨
王熙凤 巧姐
秦可卿 妙玉

《红楼梦》的27个小故事

《红楼梦》的27个小故事

01 木石前盟(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02 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03王熙凤出场(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04宝黛相会(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05探微恙互看金玉(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

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红楼梦介绍

红楼梦介绍
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 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
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 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 生活艰难
《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 在贫困之中创作的
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
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 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 京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 “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名家评价
现代理论家毛泽东
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中国过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 起来。……《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 很精细的社会历史。……《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 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 是尊重女性的
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
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 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 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语言成熟优美
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那些写景状 物的语言,绘色绘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思想内容
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
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 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 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 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 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 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每回简介

《红楼梦》每回简介

●第一回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

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

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

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

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

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

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长篇在套地谈家务人情.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迎、探、惜和凤姐送宫花,她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给黛玉送宫制假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

凤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过去逛逛,王夫人答应叫去。

红楼梦又名什么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什么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什么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的别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
陵十二钗》、《金玉缘》。

红楼梦,是我国古时候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朝作家曹雪芹所写的,小说主要以富贵公
子贾宝玉的视角简述了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兴衰。

《红楼梦》的别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
陵十二钗》、《金玉缘》。

红楼梦,是我国古时候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
之一,是清朝作家曹雪芹所写的,小说主要以富贵公子贾宝玉的视角简述
了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兴衰。

红楼梦的简介

红楼梦的简介

红楼梦的简介红楼梦的简介《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无与伦比的高峰,是因为它非凡的艺术成就,以及它宏大的规模、严谨的结构、生动的人物和优美的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征值得后人品味和欣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简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

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

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

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

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

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芝国府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红楼梦》资料

《红楼梦》资料

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一、作者简介: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

他本人生于南京。

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为高鹗续成。

二、故事梗概小说写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青梗峰下。

这顽石自经煅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

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

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入红尘”。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梗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姑苏城仁清巷内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在庙旁。

他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

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

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

甄士隐看破红尘,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巡盐御史林如海家教林如海的女儿黛玉读书。

此时,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如海求林如海的岳母家荣国府帮助。

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拜见了外祖母,还见了大舅母邢夫人(贾赦之妻),二舅母王夫人(贾政之妻),王熙凤(王夫人的内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宝黛二人初见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

红楼梦精选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精选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精选原文与解析《红楼梦》精选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描绘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情世故。

本文将选取一些经典的原文片段,并进行解析,以深入探究曹雪芹的构思和写作技巧。

第一段原文:凡人由俗世而来,俗世又岂肯放他回头。

有感先天下之虚名不可信,后人才露锋芒便觉鹤立鸡群。

解析:这段原文出自《红楼梦》第一回,反映了作者对人世浮华和虚名的看法。

通过描绘凡人难以摆脱俗世的束缚,以及后来表现出才华和与众不同的人所遭受的排挤和孤立,曹雪芹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嘲讽。

第二段原文:金玉良缘神仙配,一对儿何计休论。

今欲祈太平地久天长,休把光阴消磨劝。

解析:这段原文出自《红楼梦》第二回,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

作者借助这一情节,表达了对美好姻缘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俗世情感的脆弱和不可预期性。

第三段原文: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戏迎伤去死,丫鬟骸骨年华尽。

解析:这段原文出自《红楼梦》第三回,叙述了宝玉陪伴贾母过世的情景。

作者通过描写孤独和死亡的现实,点明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虚伪和寂寞,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第四段原文:天下原无女人庐,何事偏将作怨夫?老爷是金玉人,奴是是孽债人。

解析:这段原文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描述了贾府中的二夫人王夫人对贾琏妻子林黛玉的指责。

作者借用这一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和世俗道德观念的批判,以及对女性地位的反思。

第五段原文:自我谁非自我论,我谓我本是蝼蚁。

只举三例,王侯将相便屈从倒伏。

何况下流漓离?解析:这段原文出自《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描述了贾母对家族中想要出使京城的人的批评。

通过揭示社会等级制度和权利斗争,曹雪芹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和观察。

以上是《红楼梦》精选原文与解析的一些例子。

通过这些原文片段的选取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曹雪芹的构思和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红楼梦》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研究文献综述《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是四大名著中艺术价值最高,也是争议最多的一部。

它的争议不仅体现在作者的不确定和版本的复杂多样上,更多的是在于主旨、人物、情节这样一些小说的重要部分。

正是因为有这些争议,所以《红楼梦》的研究空间十分广泛。

为什么《红楼梦》的争议会如此之多呢?主要因为作者的“假语存”和“真事隐”,作者故意把作品写的真真假假、寓褒与贬、寓贬与褒,处处留白,处处隐语,含蓄与留白结合,加之《红楼梦》在传抄过程中错漏,就造成了“真事隐”,后人难以从中看出作者真意。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致力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仅研究学者众多,而且研究范围广泛,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多如牛毛,大家的见解也各具特色,然而《红楼梦》研究却始终没有一个能够说服众家的定论,所以红学仍然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于这样一部巨作来说,也许它的“真意”究竟是什么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有着无限瑰丽的艺术价值和代表中华文明的传承意义。

现在我以当前出版的红学著作,就学术界对《红楼梦》的研究做以下文献综述。

纵观当今红学界,对《红楼梦》的研究最多的应该是人物研究和版本溯源,而这两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索隐、语言、艺术价值等。

本文从版本论、人物论、揭秘、审美倾向、诗词、索隐等十三方面对《红楼梦》研究作综合述评,以便于了解红学研究现状,并为今后对《红楼梦》的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一、版本论1、红楼梦版本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林冠夫(《红楼梦纵横谈》《红楼梦诗话》)2007年1月第一版内容:详细论述了《红楼梦》的版本及流变,有早期钞本(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杨继振藏本、清某王府旧藏本、戚蓼生序本、梦觉主人序本、舒元炜序本、俄罗斯亚洲研究所藏本、郑振铎藏本、靖氏藏本、梓印本等等。

我的评价:《红楼梦》的版本很多,各种版本的差异也很大,对各种版本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中发掘曹雪芹的原意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其中高鹗的修补部分是研究空间最大的,也是歧义最多的,分清高鹗部分和曹雪芹部分很重要,我们可以了解曹雪芹本意,也可以通过高鹗来了解曹雪芹,毕竟高鹗离曹雪芹的时代更近,更能读懂曹雪芹。

2、红楼梦版本辨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杨传镛2007年1月第一版内容:对底本在曹雪芹尚在世时抄出的甲戌、已卯、庚辰三种早期抄本的关系及其流变的论述、实例佐证,以及传抄过程出现的错误和遗漏。

3、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张国星编辽海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内容:(1)胡适:《红楼梦》版本及考证。

(2)鲁迅:《红楼梦》成书、版本与内容。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包括《红楼梦》之精神、《红楼梦》之美学价值、《红楼梦》之伦理学知识等。

4、红楼梦评论王国维1904年4月发表在《教育杂志》内容:从美学角度讨论《红楼梦》的悲剧性,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5、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2月北京重印第一版内容:概述《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评估其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地位并对其思想艺术进行分析;概述并评论《红楼梦》研究状况;依据胡适的考证结果对作者和版本进行介绍;介绍《红楼梦》续书情况。

认为《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6、红楼梦魇张爱玲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内容:《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插曲之一——高鹗、晴雯和畹君和初详、二详、三详、四详、五详《红楼梦》,分别论述全抄本,甲戌本和庚辰本的年份,是创作不是自传,改写与遗稿,旧时真本。

二、人物论1、红楼梦人物谈——胡文彬论红楼梦胡文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内容:本书研究了贾宝玉、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贾母、贾府内外的夫人婆子、贾政和贾府内外的爷们儿一干人等的特点。

作者认为《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既有个人的热情,又有象征性的东西;《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是十分成功的,人物情态描写传神,可辑成“中国情态大全”——人物“情态”与人物心理活动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物情态与“肢体语言”结合完美,其中的一人多态,尤其是情态转变更为生动传神,而且有主配角之分,多角度的人物情态使得《红楼梦》人物饱满、鲜活、生动。

我的评价:作者认为刘姥姥“村而不俗”,她是“丑角,而不是“傻角”,她说的笑话在别人听来可笑,但她自己说笑时眼里闪动的是泪光,她的心里在流泪,刘姥姥的“谐”是人生经验的痕迹,是她“大智若愚”的艺术表现,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

我很赞同作者的这种说法,刘姥姥出现在大观园,给了我们一种鲜明的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强烈对比,让我们更易于看到贾府奢侈浪费的腐朽生活和当时社会的巨大贫富差距,刘姥姥用她的谐趣带给我们乐趣,也带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

贾府衰败后,她对巧姐的救助又展现了她有恩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高尚人格,这一人物形象虽然出场不多,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2、贾宝玉李正学中华书局2006年1月北京第一版内容:作者整理前人对贾宝玉的研究,从命名取义、原型、形象系统、言语、诗才、意淫、爱情观、人生观、双性特征、性格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评价:本书对前人就贾宝玉的研究作了系统全面的整理与评述,方便我们从中了解贾宝玉这一重要人物形象,了解红学的贾宝玉研究现状。

例如评述贾宝玉的双性特征时,作者总结“‘此身不信属男儿’,宝玉‘在潜意识中以女子自居’,在形象上‘接近于女子气质’,在饮食上不能找到‘男子气质的动力’,又有‘女人心理特征’”,这是对他人评价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综合表述——“此身不信属男儿”是杨伟屏在《红楼梦戏咏》里对宝玉的评价,“在潜意识中以女子自居”出自宋淇的《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等等,并没有太多自己的观点,但是作者确实对这些评述作了归纳总结,利于我们综合了解宝玉形象。

3、红楼梦人物论王昆仑国际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内容:王昆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红楼梦》,带有极强的政治倾向,以人物形象心理状态的分析为重心,认为曹雪芹“对人物的出身、历史、生活环境的叙述、描写,一般都具体、明确,刻画出他们有血有肉的精神面貌,对某些人物更写出他们在生活和斗争中的思想倾向和变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人物的不同态度认识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4、名家图说红楼人物系列(包括名家图说贾宝玉、名家图说林黛玉、名家图说薛宝钗、名家图说史湘云、名家图说王熙凤、名家图说秦可卿、名家图说李纨、名家图说妙玉、名家图说元迎探惜、名家图说四大丫鬟)名家图说元迎探惜文化艺术出版社王翠艳编2007年3月第一版内容:元春三春争及初春景迎春侯门艳质同蒲柳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原应叹息5、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李希凡、李萌2006年6月第一版内容:对贾母、贾政、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贾宝玉、金陵十二钗、众丫鬟小厮管家娘子、尤氏姐妹、刘姥姥、焦大等红楼大小角色进行了详尽论述。

6、红楼小讲周汝昌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内容:以小讲的方式主要讲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以及版本异同、写作手法、贾府事败的根由、《红楼》花品、“一僧一道”索隐等。

作者认为《红楼梦》中包含了天、地、人、物四者的关系,“人”的起源,人的具有“灵性”的两大表现:感情与才华的问题,才之得用与屈抑,情的真义与俗义的问题,情语“理”“礼”的矛盾统一的社会道德问题……曹雪芹特别器重赏爱女儿的真才情——“聪明灵秀之气”,表现出对他所处时代不幸女子的怜爱;《红楼梦》的伟大在于文笔艺术充满特色和独创,还在于它对中华文化的继承、综合、延伸、运化、发展;贾府事败的根由在于诸王的矛盾斗争等等。

7、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十二钗典评西岭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内容:孤标傲世偕谁隐黛玉篇淡极使知花更艳宝钗篇每到红时便成灰元春篇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篇惟大英雄能本色湘云篇入世冷挑红雪去妙玉篇幽窗棋罢指悠凉迎春篇缁衣顿改昔年妆惜春篇哭向金陵事更哀熙凤篇柳暗花明又一村巧姐篇自是霜娥偏爱冷李纨篇画梁春尽落香尘可卿篇红楼梦的金玉女儿论金陵十二钗副册猜想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猜想作者认为黛玉并非小性子,而且因其性格的缘故,常常被别人拿来做“挡箭牌”圆谎,作者还例证脂砚斋绝非女子。

三、揭秘1、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内容:作者认为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作品,不是曹雪芹和高鹗合著的,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八十回以后的文字迷失了,但是红学当中有一个分支,叫探佚学,通过研究者的探佚,是能够把八十回后的一些情节、书中若干人物的最后结局等揭示出来的;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要读古本《红楼梦》。

我的评价:我认为通行本《红楼梦》虽然不能代表曹雪芹的全部思想,但它始终是一部完整的《红楼梦》,是在曹雪芹创作基础上修补的,具有别的版本所没有的魅力,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不能一味否定或肯定某一个版本。

2、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刘心武第一部:2005年11月第二版第二部:2005年12月第一版第四部宝钗湘云之谜暨红楼心语:2007年11月第一版内容:贾府婚配之谜,红楼人物身世、人格、结局、情爱、原型、死亡、命运等谜,黛、钗合一之谜,玉石之谜,太虚幻境四仙姑命名之谜,情榜之谜,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谜等。

四、人生大全、处世哲学1、红楼梦人生解码:情场、职场、官场、商场团结出版社吴明月2009年4月第一版内容:领略情场风韵(三角恋、暗恋、吃醋、婚姻……)、把握职场际遇(加薪与裁员,求职面试……)、洞察官场玄机(糊涂官、官腔、官账、官司……)、掌握商场秘诀(让利、正当竞争、女士优先、不售假货……)我的评价:《红楼梦》中富含大量甚至是全面的处世哲学,人生必定会涉及到的情场、职场、官场、商场都能从中找到一些潜在的原则和道理,解读《红楼梦》对我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具有指导作用。

五、后四十回1、眼前春色梦中人:林语堂平心论红楼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内容:作者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在曹雪芹未定稿的基础上修补的,而非高鹗个人创作;《红楼梦》的伟大在于结构;《红楼梦》的人物年龄混乱,但巧姐年龄并非如俞平伯考证的忽大忽小;对俞平伯否认高鹗作伪原文的一些观点……我的评价:我认为高鹗或者说颇存争议的后四十回作者是建立在其对《红楼梦》原著的理解、研究上修改或创作的,这也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重要着手点,虽然后四十回在语言等细节处大不如前八十回,但是它大致遵循了前八十回的情节设置,而且是小说的高潮所在,无论它的作者是谁,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六、审美倾向1、红楼艺境探奇重庆出版社周汝昌1986年12月第一版内容:从《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着手,谈及作家的审美倾向、多重“主题”的悲剧形态特征、情节的艺术特色、细节描写的艺术工力、人物感情形态的刻画、对女儿外形描绘的自然美、意境创造、人物语言特色、诗词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等众多方面,突出阐释了《红楼梦》的艺术创新手法和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