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0fd650804d2b160b4ec032.png)
纯化微生物:每次划线前的灼烧,为杀死上次残留的菌种,
保证使下一次划线时,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 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 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
四、 纯化大肠杆菌(微生物的接种) (一)平板划线法
接种针、钩、环
二、 无菌技术
2)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箱内160~170℃ 1~2小时,适 用于耐高温、需保持干燥的物品(吸管、 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
3)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锅内100KPa、121℃、 15~30min;适用于培养基、水的灭菌。
灭菌完毕后,若压力未降到零就打开气阀, 利用干热灭菌箱和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 高压蒸汽灭菌前,为什么要将灭菌锅内的 超 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物品不能摆的太挤,为什么? 冷空气排尽? 净 工 利于温度升高。若冷空气未排尽,当压力升 灭菌容器内的液体冲出容器。因为灭菌锅内 作 时,锅内温度不会上升到应有高度, 到100kpa 以免妨碍热空气或蒸汽的流通 外压力不平衡的缘故 台 导致灭菌不彻底
孢子:细菌的生殖细胞
细菌芽孢的结构模式图
(五)菌落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少数同种细
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 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具有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透明度等基本特征。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六)病毒的繁殖
吸附
注入
合成
释放
组装
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 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 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 (“负菌落”)。 在适当条件下,一个噬菌体形成一 个噬菌斑。
人教版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a7b8b6fb90d6c85ec3ac6cc.png)
人教版高级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9909fa524de518964b7d5e.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 2H 5OH +4O 2→CH 3COOH +6H 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的H 2SO 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a8a0b7312b3169a551a462.png)
1、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注意:(1)选择培养基:①特点:培养基中加入有利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抑制或阻止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②用途:选择出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 (2)鉴别培养基:①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者化学药品;②用途: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2、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无菌技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1)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
原因: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化学药剂消毒法(如酒精、氯气、石碳酸等),紫外线消毒法(原理:破坏DNA的结构)。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灼烧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工具、试管口)、干热灭菌法(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等,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3)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拔出锥形瓶瓶盖;在酒精灯火焰旁打开培养皿一条缝;打开的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
4、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各营养成分都有且有一定的比例。
牛肉膏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琼脂作为凝固剂。
(2)要将平板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纯化大肠杆菌(1)纯化方法: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复习提纲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1a2809ad02de80d4d840af.png)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考点一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3)分类⎩⎪⎨⎪⎧固体培养基:含凝固剂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2.无菌技术(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2)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①纯化培养原理: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接种。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a.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3)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考点二 微生物的筛选和计数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纤维素酶①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 1酶、Cx 酶和葡萄糖苷酶。
②作用纤维素――→C 1酶Cx 酶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葡萄糖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①原理纤维素分解菌 ↓⎭⎪⎬⎪⎫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纤维素酶红色消失,出现透明圈 ②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③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④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富含纤维素的环境选择培养: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梯度稀释:制备系列稀释液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3.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所用的两种培养基比较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选择培养基,再用鉴别培养基。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复习 课件 (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复习 课件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39fb1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c.png)
观察菌落特征
吸收量较少,平 板不干燥效果不 好,容易蔓延
适用于厌氧菌和 兼性厌氧菌
【例题讲解】
下图中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乙是平板划线法的操作结果。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甲中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取菌液 B.对于浓度较高的菌液,如甲中的稀释倍数仅为102,则所得的菌落 不一定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 C.乙培养皿中所得的菌落都符合要求 D.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pH要适宜: 细菌为 6.5~7.5 ,放线菌为 7.5~8.5,真菌为 5.0~6.0。
4.培养基的制备 计算→称量→溶化→ 灭菌 →倒平板
【例题讲解】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 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法 玻璃器皿、金属工具
素 括芽孢和孢子 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2.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连线)
方法
类型
对象
①灼烧灭菌 ②干热灭菌 ③巴氏消毒
a.消毒
Ⅰ.接种针(环) Ⅱ.培养皿
④紫外线
b.灭菌
Ⅲ.操作者的衣着和手
⑤化学药物 ⑥高压蒸汽灭菌
Ⅳ.水源地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1136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9.png)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控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知识点总结:
1. 培养基:微生物培养的基础是培养基,它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琼脂糖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肉汤培养基)。
2. 培养技术: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包括平板法、液体培养法、摇瓶培养法等。
平板法适用于菌落计数和纯培养,液体培养法适用于大规模培养和代谢产物的提取,摇瓶培养法适用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研究。
3. 培养条件: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长条件要求,例如,人体共生菌一般在37摄氏度下生长,而一些嗜热微生物则需要较高的温度。
4. 培养纯化:为了获得纯种微生物,常常需要进行培养纯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单菌分离、传代培养和鉴定技术等。
传代培养是通过连续传代使微生物形成纯种,鉴定技术可以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微生物的种属。
5. 微生物应用:微生物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农业等。
例如,乳酸菌可以用于酸奶和乳酸发酵食品的生产,放线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生物修复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6. 发酵技术:发酵是微生物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有用的产物。
发酵技术在酿酒、酱油、乳制品和抗生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是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还有很多深入的内容和应用领域可以继续学习和探索。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选修1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选修1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38a3d650e2524de5187e37.png)
(4)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若指示剂变蓝,则说明筛选到分解尿素的细菌。( )
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填空] 1.纤维素酶 (1)组成:一种________酶,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________。 C1酶 葡萄糖 (2)作用:纤维素――→________ ――→ 葡萄糖 CX酶 苷酶 2.筛选方法 (1)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培养基: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讲义
选修部分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忆教材 溯本源
研考点 破疑难
明题型 析典例
练真题 悟考情
课时作业
研
基础导学
一、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1.培养基[判断正误] (1)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培养基只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 培养基两种类型。( )
(2)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种 成分。( )
方法 平板划线法 (1)接种环的灼烧: 注 意 事 项 ①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的 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 ②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 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③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 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稀释涂布平板法 (1)稀释操作时:每支 试管及其中的9 mL
水、移液管等均需灭 菌;操作时,试管口和 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 cm处
3.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富含________的环境 ↓ 选择培养:用________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 数量 ↓ 梯度稀释 ↓
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 上 ↓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产生________的菌落周围出 现透明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清单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3b119a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5.png)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需要解决哪两方面的问题?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培养基中应具备哪些营养物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要解决两方面问题:(1)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液体培养基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及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利于广泛获得大量菌体或代谢产物。
固体培养基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保藏。
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霉菌和细菌适宜的pH分别是什么?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什么?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消毒和灭菌方法分别有哪些?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实验室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巴氏消毒法(如牛奶)、化学药制进行消毒(如酒精擦拭双手、氧气消毒水源)、实验室还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如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煮沸消毒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灼烧灭菌(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高压蒸汽天菌(培养基)。
4.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时候调节叫值?平板为什么要倒置?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步骤:计算一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调pH值应该在溶化后,灭菌前。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
将平板倒置,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平板划线法的操作过程是什么?平板划线法的操作流程:(1)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2)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的棉塞;(3)将试管口通过火焰;(4)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5)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6)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核心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核心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b2f9284431b90d6c85c7e7.png)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
(1)按培养基物理性质划分:
(
2)按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划分:
(3)按培养基的功能分:
二、微生物的营养
(1)碳源
(2)氮源:
关于氮源物质的来源和作用:
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
②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
③铵盐、硝酸盐等既可作为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如消化细菌。
④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靠能否以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的碳源,而不是由氮源决定。
(3)水:水是微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重要物质。
(4)无机盐
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有:①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②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③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pH;④某些无机盐具有特殊功能,如化能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NH3等。
(5)生长因子。
(6)培养微生物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三、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两种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操作简单,但单菌落不易分离
(1)无菌操作: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https://img.taocdn.com/s3/m/92593953c281e53a5802ff52.png)
四、课题成果评价
(一)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
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 新制备。
(二)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
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 作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 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 再次练习。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 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 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2) 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3)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
二.实验操作(以培养大肠杆菌为例)
㈠.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 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 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 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 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注:染料孟加拉红对细菌和放线菌有毒害作用,链霉素具 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的作用,而两者对真菌均无不利影响.
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碳源 为微生物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氮源( 为微生物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无机盐(mineral salts) 水)
Cncnc-micro
配制的培养基要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如某种细菌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1000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2f8d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0.png)
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整理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4、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要求。
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6、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将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灭菌;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需保持干燥的物品。
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的灭菌。
7、用固体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分为两步: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
8、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9、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0、平板划线法是通过连续划线,将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到培养基表面。
当它们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微生物将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11、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滤膜法。
12、活菌计数法就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活菌。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只是一个菌落。
13、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但它包括了死亡的微生物。
14、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①如何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实验组的培养基中接种要培养的微生物,对照组中的培养基接种等量的蒸馏水(设置空白对照)。
②如何证明某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功能:实验组中的培养基用该选择培养基,对照组中培养基用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比较项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消灭微生物的数量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消毒较为温和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不能灭菌强烈全部微生物能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①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②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③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④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
然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培养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4)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
(5)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
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
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6)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①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②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③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④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①临时保藏方法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②缺点: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
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疑难解答(1)生物的营养营养是指生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证发育、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
人及动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
植物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营养物质五类。
(2)确定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的方法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脲酶。
尿素最初是从人的尿液中发现的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性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
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能固氮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1.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2.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TTC 3.本法仅限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试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