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八大厥证陈瑞春
伤寒8大厥证
伤寒8大厥证《伤寒论》中的八大厥证,包括寒厥、热厥、水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脏厥等。
厥证是外候,其病机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本篇就论中的厥证,归纳整理如下。
一、寒厥寒厥关乎少阴,是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虚衰不能布达四肢,故手足厥逆。
本证多见于急、慢性疾病的危重阶段。
但随着阴寒之轻重,阳虚之微盛不同,临床上寒厥又有手足寒冷、手足厥冷、手足厥逆等程度上的差异。
故论中有“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吐利,手足厥冷”等多种论述,一般而言,寒厥的临床特点是:手足厥冷,爪甲青紫,手足心冷,无热恶寒,或恶寒身倦,吐利,汗出,口不渴,舌淡苔白而润,脉沉微细等,治当以急温之,宜四逆汤主治。
本方是回阳救逆的首选方,《医宗金鉴》说:“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功;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自升,手足自温。
”同时,寒厥还可用灸法,助阳消阴,常用穴以关元、气海着肤灸,与姜、附之温相得益彰。
但必须指出,由于寒厥为阴寒内盛,阳虚于里,肢厥于外,多为疾病临床之危候,论中提出手足逆冷,四逆头眩,时时自冒,烦躁者不治或死,此乃是告诫医者,阳有外越之势,审证应精确,当积极救治,不然则有稍纵即逝之虞。
二、热厥热厥是阳气独亢,热邪深入,而致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
〈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此即热邪内伏,热深厥亦深的意思。
《医宗金鉴》认为:“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
”尤在泾提出,脉微而厥为阴邪伤中,寒在里;脉滑而厥,阳邪所伤,热在里。
从临床实际来看,热厥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手,或见扬手掷脚,恶寒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小便赤涩,目合而赤脉灌睛,脉沉滑实有力,舌黄苔燥,或舌焦黑甚起刺等症,故用白虎汤达热出表,使之热去厥回。
但应注意,临床上出现热厥,多属病深日久,因热邪内伏,亦可见腹满拒按,不大便等里热结实证,则当用承气攻下腑实,釜底抽薪,泄热以治厥。
厥阴病:辨厥热胜复证
厥阴病:辨厥热胜复证辨厥热胜复证。
我们在讲厥阴病概说的时候,曾经提到一段话,“厥阴病,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相火爆发,阳有余便是火”,于是乎就出现了“阳复太过”的一些热证;我们也提到了当厥阴阳气的恢复,如果是时进时退的话,那就出现了“厥热胜复证”,或者叫做“厥热进退证”,阳气恢复占优势,也就是说相火爆发占优势,病人就出现了发热,阳气衰退,病人又出现了厥冷和下利,因为什么呢?阳气衰退的话,阴寒邪气就占了优势,所以病人又出现了厥冷和下利,我们下面讲的这些条文就是以厥冷、下利和发热天数的多少来鉴别这个病人是阳气恢复占优势呢?还是阳气衰退占优势?以此来判断他的预后。
看原文331 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这个条文我们应当这样读,“伤寒,先厥而利者”,这是寒邪胜,阳气退的表现,所以有厥而下利;“后发热”,后来出现了发热,见到发热以后,手脚就不凉了,这和少阴病阴盛格阳是不同的,这个发热是厥阴阳气恢复,阳热占优势,所以见到发热他手脚就不凉了,手脚不凉了,这种虚寒下利必自止,“见厥复利”,见厥,那是阳气退,阳气一退,虚寒下利又出现了,这条就提示了仲景将要用厥利和发热之间时间的长短的比较,来谈阳气的进和退的问题。
下面看336 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
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天数是相等的,“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到第六天手脚不发凉,那提示了这个阳气的恢复占优势,阳复保持住了,阳气的恢复保持住了,这个病就可以自己好了,“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厥冷没有超过五天,而这个发热,阳气恢复呢,保持了五天以上,所以这个病就好了。
342 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
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这显然阳气的恢复不占优势,而阴寒邪气占优势,“其病为进”,这个病是加重了,是发展了,为什么?“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论》诸经病脉证概论汇总
《伤寒论》诸经病脉证概论《伤寒论》后汉张仲景所著,发明《内经》奥旨者也。
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六经病中,厥阴病真是“或寒或热,或死或愈,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可以说是变化多端,错综复杂。
前五经病每一经病都有它的特色。
太阳病主要是表证,阳明病主要是里热、里实证,少阳病主要是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候,太阴病主要是脏虚寒证,而少阴病主要是心肾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证候,可是到了厥阴病,它没有特色。
有特色的前五经的证候都有具有特色的治法,太阳病用汗法,阳明病用清法和下法,少阳病用和解法,太阴病用温补法,少阴病的寒化证用温补法,热化证用滋阴清热法,而厥阴病,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这个寒是真寒,这个热是真热,所以对厥阴病来说,它没有特色的证候,也没有特色的治疗方法,那么就采取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兼治”,常常是“随证施治,并无定法”。
厥阴病既然具有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死或活,这样两极转化的特征,那么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条文来作为它的提纲呢?用单纯的热证不行,用单纯的寒证也不行,所以只有用“寒热错杂”的这样一个条文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才能够代表厥阴病这种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特点。
厥阴病的原文,326条,“厥阴病的提纲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音:蛔),下之,利不止。
”那么这个证候的成因是什么?它的成因是“寒邪郁遏厥阴相火”。
它不是由于少阴病发展而来的,心肾真阳没有衰微,只是外来的寒邪郁遏了厥阴的相火,“相火郁极乃发”,这个时候出现了“郁火上冲”。
其成因,它的主证和病机:“心中疼热”,“气上撞心”,这是厥阴郁火上冲的表现,病人感到心中有一种灼痛样的感觉,而且有气上冲,这叫“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从中医的病机解释来说,这是“厥阴郁火上冲”的一、太阳病脉证上篇太阳病脉证上篇:太阳主表,为一身之外藩,总六经而统荣卫。
陈瑞春伤寒实践论
十一小青龙汤
(一)小青龙汤治哮喘 (二)小青龙汤治肺气肿合并肺心病
十二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治痰饮
十三五苓散
(一)五苓散治小儿遗尿 (二)五苓散治尿道感染 (三)五苓散治老年夜尿 (四)五苓散治茶黄 (五)五苓散治肾炎水肿 (六)五苓散治前列腺肥大
十四苓桂术甘汤
(一)苓桂术甘汤治眩晕 (二)苓桂术甘汤治痰饮
二十五肾著汤
(一)肾著汤治腰痛 (二)肾著汤治外伤性腰痛
二十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急性肾炎 (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二十七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湿热痹
二十八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胎黄
二十九柏叶汤
(一)柏叶汤治鼻衄 (二)柏叶汤治吐血 (三)柏叶汤治下血
四妇科病证
1.痛经 2.月经不调 3.月经过多(室女) 4.盆腔炎 5.白带病 6.外阴瘙痒 7.阴道出血 8.漏尿 9.产后便秘
五儿科病证
1.小儿急性肾炎 2.小儿消化不良 3.小儿腹泻 4.小儿尿崩症 5.小儿夜尿
六皮肤病证
1.牛皮癣 2.荨麻疹 3.皮肤疱疹(湿热毒) 4.春青刺(痤疮) 5.脱发
陈瑞春伤寒实践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者
思考
伤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录 汤
药 小儿
陈瑞春
中医
江西 病
柴胡汤治
实践论
肺 柴胡汤 甘草
学术
溃疡
痰饮
内容摘要
《伤寒论》厥阴病的四大方剂八大厥证
《伤寒论》厥阴病的四大方剂八大厥证一、厥阴病四大方剂1、肝疏不及肝疏不及是由于阳气虚衰,寒湿内盛,心包失于温通,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不能为胃行气津液,致使阳明水湿内停,聚湿生热,湿热生虫,加之阳虚太阴寒盛,致使蛔虫上扰及胸膈,形成蛔厥。
由于此病机是由于阳气虚衰引起的,与肝的疏泄有关,所以在辩证时不能离开肝的作用。
心肾阳虚而脉微,寒湿内盛而腹痛,心包失于温通而心烦,肝失疏泄而肢厥,脾虚失运而下利,湿热内生而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以及舌苔黄腻等症。
乌梅丸: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
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
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肝的疏泄不及是由于肝的升发作用减弱,导致脾运不及,血行不畅,但是引起肝失疏泄的原因是由于心肾的阳气不足。
所以在治疗时,首先治疗的当是补益肾的阳气。
在此方剂中,用附子与人参来补益肾之阳气,为治疗此病的根本,中用乌梅来疏肝,配以细辛来促进肝的疏泄,二味合用来疏肝,乌梅来收敛肝脉,使阴血得以上升,而细辛运行肝气,能促进肝脉的输运,这样二味合用是肝的疏泄增强,有利于阴血的升发,不仅能有助于心包的搏动,还有利于脾的运化。
此四味为治疗下焦的主要药物,为治疗此病的关键。
(下)其次,在此方剂中还有一组药物是治疗心包的桂枝与当归,主要是通行心阳之血,能助心包搏动,有利于心阳之血的外出,不仅能减轻心阳停留于上引起的心烦,还能通阳以温达四末,缓解手足厥逆。
(上)再其次,就是治疗脾胃的四味药了,脾虚寒盛,张仲景用干姜与蜀椒来温中散寒,不仅能有助于脾运以止利,还能温中以促进心阳下温于太阴,(引血下行),并且蜀椒还能止疼痛。
用于肝失输运引起的腹痛。
黄连与黄芩能清燥阳明之湿热,用于清理肠道。
中医针刺治疗气厥证1例
中医针刺治疗气厥证1例患者女,年龄39岁,主因“失语,反应迟钝1天”。
患者于2017年08月17日在工作中与人发生口角,情绪激动,发生肢体冲突后出现神志不清,失语,反应迟钝,四肢瘫痪,当时无二便失禁等症,急送往天津市南开医院,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示:考虑左侧颞极区蛛网膜囊肿,垂体局部信号欠均。
考虑头外伤,予静点醒脑静、甘露醇,经治神志转清,仍遗留有失语、反应迟钝、四肢瘫痪,现患者为进一步治疗,2017年08月18日就诊于我院中医门诊。
就诊于我院中医门诊。
刻诊:神清,精神弱,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失语失音,持续双侧肢体活动不利,四肢厥冷,寐欠安,二便调。
查血尿生化大致正常;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双侧把宾斯基征(-),NIHSS量表评分5分,双侧上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力Ⅲ级;结合南开医院颅脑MR诊断结果,故西医诊断:急性应激反应、结膜炎;中医诊断:气厥证,证型:气闭神厥证。
针灸治则:苏厥开窍。
取穴:水沟、合谷(双侧)、内关(双侧)、太冲(双侧);操作:水沟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为度,内关(双侧),捻转提插泻法1min,太冲(双侧)提插泻法1min,合谷(双侧),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1次,14天后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有细微气流声,双侧肌力大V级;28天后患者语言清晰流利。
随访一月病情无复。
按语: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正如《景岳全书·厥逆》所说:“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
所谓气机逆乱是指气上逆而不顺。
情志变动最易影响气机运行,轻则气郁,重则气逆,逆而不顺则气厥。
气盛有余之人,骤遇恼怒惊骇,气机上冲逆乱,清窍壅塞而昏倒为厥;素来元气虚弱之人,徒遇恐吓,清阳不升,神明失养而昏仆发厥。
而西医应激反应引起的神志不清、失语、反应迟钝是由突如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剧烈的精神刺激引起的,病情持续时间与精神刺激有关,极具超强的精神创伤是其直接原因。
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苏厥开窍。
陈瑞春论治伤寒之学
学习《伤寒论》,应着眼于“用”字,使之落到临床实处,这样才能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
日本学者龟井南溟说得好:“像没有下过围棋的人写有关围棋的书一样,没有看过病的医生所注解的《伤寒论》,是没有价值甚至是有害的。
”浅井贞庵在指导门人时说:“学习《伤寒论》时,要把它看成是病人,病人就是《伤寒论》,把《伤寒论》同病人看成一体来读。
”日本人对《伤寒论》的学习,务求落实在临床。
这是非常正确的。
由此可知,对《伤寒论》的治学态度,应本着有益于临床者,则取之;无益于临床者,则舍之。
下面就如何研究《伤寒论》,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要明理《伤寒论》有深奥的理论。
徐灵胎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
”日人喜多村在《伤寒论疏义》中亦指出:“医之有《伤寒论》,犹如儒家‘语孟’……没有《伤寒论》的医学是不能成为其医学的。
”由此可知,其义理之深,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明伤寒之理应如何着手,概括起来,约之有三:第一,要了解《伤寒论》的理论渊源及其与《内经》的内在联系。
因为《伤寒论》是继承《内》、《难》的理论,收集汉以前方药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著作。
所以《内经》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是有论无方,而仲景则将具体运用大都落实在《伤寒论》之中。
如伤寒之有“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总纲,实即阴阳为万物纲纪的具体化。
在六经病变中明显地看出,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道理。
六经辨证,三阳之气胜,三阴之气衰;三阳为阳热实证,三阴是阴寒虚证,其病机都应是源于《内经》。
同样,六经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实源于脏腑学说;六经的经络循行,乃至其病理变化,皆属于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
因而,学习《伤寒论》,追溯《内经》的理论,了解其源与流是必要的。
第二,要了解伤寒六经实质,与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
六经实质是什么?简要地说脏腑、经络、气化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六经的实质。
因为,脏腑是物质基础,经络是络属关系,气化是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
气化就是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陈瑞春教授
陈瑞春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的著名伤寒专家。
他执业四十余载,毕生“读《伤寒》,用《伤寒》,写《伤寒》”,兢兢致力于发展中医事业。
于今年逾花甲,虽声蜚杏林,名重泰山,仍孜孜临证不断,批卷不息。
其为学严谨务实,不尚空谈;其治病辨证精到,药简效捷,因深受患者及同道称善。
笔者有幸从陈老学习,深深体会其对经方运用别运匠心,独具特色。
兹略述一二。
陈老手下的经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字:一、活。
久闻陈老以用柴胡闻名,轻至感冒小恙,重至怔悸喘逆,常下帖而安。
起初甚为不解:小柴胡本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而设,今半症未见,何以效如桴鼓?陈老指出:小柴胡的作用,在于生发、疏达正气。
理解其核心实质,才能最大限度拓展其临床应用,免囿于“寒热往来”之惑和“一症”“数症”之争。
其他如桂枝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五苓散等临床常用方剂,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远出于《伤寒论》字表,可谓深得仲景心法。
陈老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历代医家研究《伤寒》,多从文字上做功夫,最终是非迭起,乱人耳目。
陈老指出,《伤寒论》的生命力,在于能有效的指导临床,真正为病人解除痛苦。
故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临床实践中学习《伤寒论》,运用《伤寒》方。
因此,这个“活”字正是来源于“实践”这个源头活水。
陈老师仲景古法,但并不泥于仲景古方,可谓又一“活”字。
如半夏泻心汤调理肠胃功效卓著,陈老认为此方寒热虚实辛开苦降皆备,惟行气之力不够,故常加入枳壳、木香以助气行,使组方更为完备。
又如小柴胡汤达邪透表,为治疗伤风外感发热的良方,陈老更加入葛根、防风两味药,以助疏风解热,使整个方剂的重心偏于祛除表邪。
除了方剂本身的加减,方剂之间的合并使用也是陈老临证的一大特色。
以小柴胡汤为例,就有柴胡桂枝、柴胡泻心、柴胡温胆、柴胡平胃、柴胡四逆、柴胡陷胸、柴胡龙牡合甘麦大枣等不下十余种合方,其他如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四逆散合小陷胸、五苓散合二陈汤等,都是陈老的常用手笔。
合方的变通化裁极大丰富了临证思路,增强方证的对应性,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
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_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_伤寒论的心得体会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第1篇:伤寒论心得体会08中西医2008013036 谢海旋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08级中西医临床2008013036 谢海旋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起先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将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旧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共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究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头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许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肯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特别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随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多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相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改变,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相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动身,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伤寒杂病论》之厥阴证
《伤寒杂病论》之厥阴证厥阴病的病变部位自然涉及到肝与心包,因为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
它也涉及到了肝经。
但是,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他附了一句话,“厥利呕哕(yǔe)附”。
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在厥阴病篇附入一部分内容,附入一部分关于杂病的“厥证、下利证、呕吐证、哕(yǔe)逆证”等这样一部分内容,附入到厥阴病篇,所以厥阴病篇56 条。
如果我们去读《伤寒论》的话,我们发现直接谈厥阴病这三个字的,也就是那么4 条,剩下的那些证候,“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似乎有的根本和厥阴病沾不着边,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因为,不知道是王叔和还是后人在整理《伤寒论》的时候,把“厥利呕哕(yǔe)”另外一篇的内容,附于厥阴病篇,所以就使厥阴病篇的内容看起来错综复杂,甚至路渊雷就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厥阴病篇,错综复杂,竟为“千古疑案”,说厥阴病篇问题太多了,竟为“千古疑案,无可研究”,没办法研究。
应当说,厥阴病篇先天不足,虽然我们这里谈到他的病变部位,提到了肝和心包,提到了肝经,实际上它后面附的“厥利呕哕(yǔe)”的这些证候,有的根本和厥阴肝、厥阴心包没有关系。
厥阴病的成因:外邪直接侵犯厥阴经脏,这是它的成因之一;成因之二,邪由它经传来,哪一经的邪气可以传厥阴?太阳之邪可以传厥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
至于厥阴的生理,我想我们就简单的知道,“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然后“上巅顶和督脉相交”,而肝经是络胆属肝,沟通了肝胆的表里关系。
至于厥阴肝脏,“藏血,主疏泄,寄相火”,知道这三个要点就行了。
心包呢,也“内藏相火”。
下面我们谈谈厥阴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第一种情况,“邪由少阴传来”。
大家想一想,由少阴发展到厥阴,那是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出现了“厥阴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
这不等于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耗竭了么?这个证候在厥阴病篇把它叫做什么?把它叫做“脏厥”,所谓“脏厥”就是内脏,五脏六腑,内脏真阳相火都是衰竭而造成的厥冷,不仅手足厥冷,而且全身皮肤都发凉了,这个证候它的预后会好吗?预后不好。
略论伤寒八法的运用------陈瑞春(欠缺)
略论伤寒八法的运用------陈瑞春(欠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它渊源于张仲景,昌明于程钟龄。
《伤寒论》虽无八法之名,而有八法之实。
伤寒八法是在六经辨证的前提下,据证立法,依法制方,是论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从八法的纵横来探索《伤寒论》的治法,是有临床意义的。
一、汗法汗法是针对外感热病第一关而设,通过开泄腠里,调和营卫,发汗祛邪的方法,达到放散体温,顿挫病势的目的,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意思。
因为汗法主要功用在于驱邪,使病邪不至深人而从表解。
所以,有“善治者,治皮毛”的说法。
论中汗法概括起来,有正治与权变两个方面。
(一)汗法的正治法所谓正治法,是直接发汗的方法。
论中有峻汗法和缓汗法的不同。
前者,为寒邪束表,卫阳郁遏的表实证。
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等表寒实证,故用麻黄汤峻汗攻邪。
后者,为风寒在表,卫气不固的表虚证,如《伤寒论》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等表寒虚证,故用桂枝汤缓汗祛邪。
麻桂二方是汗法的代表方,都可直接取汗。
但麻黄汤辛温宣散,发汗力强,可称峻剂。
桂枝汤则为发中有收,滋阴和阳之方。
旨在培养汗源,取正汗以祛邪汗,故称缓汗法。
此外,论中尚有微汗法。
它适于邪微正未复,须发汗解表之证。
但因无汗不得用桂枝汤,有汗不得用麻黄汤,故用轻量麻桂合剂。
太阳病愈八九日,理应热退身凉,而反郁热在表,面有热色,身痒不得汗。
故取麻桂之半小发其汗。
柯韵伯说:“原法两汤各煎而合服,犹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攻之义也。
”柯氏认为麻桂合法,各有制约,深得仲景的奥意,颇有见地。
(二)汗法的权变法论中以汗法为中心,加减权宜,随证变法,内容极为丰富,其权变法约之有:1.发汗清里法本法适于表寒里热的表里俱实证。
陈瑞春伤寒八法研究
第三节 下法
(二)宣白承气汤:此为痰热阻肺、肠腑热结不 通之肺肠并病。痰热阻肺而喘促,肺气不降、腑 气不通则潮热、便秘,用提壶揭盖法,以宣白承 气汤证宣肺化痰,泻热攻下。其中石膏清肺胃之 热;杏仁、栝楼皮宣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 下腑实。腑实得下则肺热易清,肺气清肃则腑气 易通。吴鞠通“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 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之法也”。本方取白 虎、承气二方而成,有宣肺通腑之功效。
法,依法制方,是论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 成部分。因而从八法的纵横来探索《伤寒 论》的治法,是有临床意义的。
第一节 汗法
汗法是针对外感热病第一关而设,通过开 泄腠里,调和营卫,发汗祛邪的方法,达 到放散体温,顿挫病势的目的,即《内经》 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 炭,汗出而散”的意思。
因为汗法主要功用在于驱邪,使病邪不至 深入而从表解。所以,有“善治者,治皮 毛”的说法。论中汗法概括起来,有正治 与权变两个方面。
汗法正治法
柯韵伯曰“原法两汤各煎而合服,犹水陆 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 攻之义也”。
汗法权变法
1、发汗清里法:大青龙汤 38,桂枝二越婢一汤27, 麻杏石甘汤 63。
适应证:表寒里热的表里俱实证。 治法:发汗表寒,清解里热。 2、发汗温经法:麻黄附子细辛汤301,麻黄附子
随证变法,内容极为丰富。
汗法正治法
峻汗法:麻黄汤 46 适应证:寒邪束表,卫阳郁遏的表实证。 治法:峻汗攻邪。 缓汗法:桂枝汤 12 适应证:风寒在表,卫气不固的表虚证。 治法:缓汗祛邪。 微汗法:麻黄桂枝各半汤 23,桂二麻一汤 25 适应证:邪微正未复,须发汗解表之证。 治法:微汗祛邪。
第三节 下法
(二)下法的权变法 3.攻下逐水法
伤寒论154条原文
伤寒论154条原文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伤寒论》
2.《伤寒论》中的主要理论
3.伤寒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4.伤寒病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5.总结
正文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作者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理论,这些理论至今仍被医学界所重视。
伤寒病是《伤寒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伤寒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张仲景认为,伤寒病的发生与外界邪气入侵有关,邪气入侵人体后,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调,从而引发伤寒病。
在治疗伤寒病方面,《伤寒论》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等,判断其所患伤寒病的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患者表现为发热、恶寒、脉浮等症状,那么可以采用桂枝汤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口渴、脉数等症状,那么可以采用白虎汤进行治疗。
除了治疗伤寒病之外,《伤寒论》还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注意事项。
例如,要避免在伤寒病流行期间外出,避免与伤寒病患者接触;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总之,《伤寒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医学经典,它不仅讲述了伤寒病
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理论。
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
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1001.《伤寒论》之六经来自八纲,与《黄帝内经·热论》之六经不是一回事。
《伤寒论》之理论与《内经》之理论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用《内经》的思想理论来解释《伤寒论》的条文是错误的。
2.《黄帝内经》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学习专研。
3.《伤寒论》之用药来之《神农本草经》,有后世的脏腑理论的用药思想来指导学习伤寒论用药是不行的。
4.学习伤寒论,必须是要背诵全部条文的,后来的有的老师划分的重点条文是个人的理解,是不全面不够的。
5.学习中医,必须要先学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伤寒论的理论,因为黄帝内经是没有多少用药经验的),先学伤寒论。
没有理论的指导是学不好中医的,学什么方子治什么病是不行的,要方证结合。
6.现在有人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我看他们其实是不想要辨证论治,只想辨病论治。
这纯粹是害中医,每个病有每个病不同的反应和症状,能一样吗?就好象有人老嚷嚷中西医结合一样,能结合吗?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
7.第54条,关于定时发热,汗出热不减。
阴是邪气,阳是正气,正邪交战与体表,邪气大于正气就会发热。
因为有抵抗力,邪气不能全胜。
桂枝汤是甘温,健胃生津液,帮助正气驱邪。
就像汉武帝当年囤兵打匈奴,内部不强大就无法战胜敌人。
8.桂枝汤证是表阳证,为什么阳病不用辛凉解表而用辛温解表啊?冯世纶教授言:不是什么“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问题。
也有人说辛温解表伤津液,那辛凉解表也伤津液呢。
主要是要弄明白张仲景为什么要用桂枝汤的问题。
因为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此为表阳证,同时汗出表示人体津液伤了。
精气虚而汗出,汗出而邪不退,那怎么办?就像打鬼子,兵力不够打不过怎么办?桂枝、生姜辛散打啊,加白芍、大枣酸甘养阴液补充兵力啊。
服粥覆被就是后勤供给啊。
这就是发汗之中养胃气增津液,驱邪扶正,保胃气,存津液啊。
这和鬼子还在前线打呢,等鬼子到防线内部了,就枣啊粥啊就不行了。
提炼:伤寒81味药性精华讲解50味药证
提炼:伤寒81味药性精华讲解50味药证经方学苑推荐搜索81味药性精华50味药证一、伤寒81味药性精辟提炼《伤寒杂病论》虽然记载了数百个经方,但用到的药物却不超过一百种。
中药分类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按功效分类,本文收录仲景常用的八十一味药,主要依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性味,按照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排序进行分类,从而从每一类的性味中推导出共同的功效,希望这样的分类方式能从另外一个方面促进中药学研究方式的改革。
(个别药物仅有一见者,难以推导出具体的功效,故只写其大致功效,如椒目等。
)凡药则酸敛,苦泄,甘缓,辛散,咸软。
要之,药多禁忌,贵在配伍。
酸:五味子:敛肺止咳酸枣仁:敛心安神山茱萸:敛精止遗乌梅:安蛔苦:1.苦寒泄热:柴胡:泄胆热黄芩:清心火,泄脾热黄连:清心火,泄胃热黄柏:清心火,退黄栀子:泄心火茵陈:退黄芍药:泄热养营竹叶:清心除烦牡丹:清虚热白头翁:除下重2.破结除满)大黄:泻下通便,活血化瘀枳实:破气散结厚朴:降逆除满杏仁:降逆平喘桃仁:活血化瘀射干:除上气葶苈子:泄肺热,除肺痈皂荚:化痰芫花:逐水(《本经》作辛,为是)大戟:逐水甘遂:逐水3.苦以燥湿白术:燥湿健脾苦参:燥湿杀虫4.苦能排脓赤小豆芽:破血化脓败酱草:排脓5.苦极反升瓜蒂:催吐甘:1.甘以补虚:人参:补元气饴糖:建中甘草:补宗气,解毒,调和诸药小麦:补心气黄芪:补气行气大枣:补脾粳米:补胃地黄:补心阴麦冬:补肺阴阿胶:补血益阴当归:补血麻子仁:养血润肠瓜蒌根:生津止渴升麻:解毒2.淡以渗利泽泻:清热利水滑石:清热利湿茯苓:通调水道猪苓:利水薏苡仁:渗湿椒目:利水3.涩以固之赤石脂:固小肠禹余粮:固大肠灶中黄土:固胃4.重以镇之:代赭石:降胃气龙骨:镇肝魂辛:1.辛以散邪:麻黄:宣肺气,平喘咳,温表散寒桂枝:温心阳,抑水气,解肌发汗艾叶:行气散寒防己:散水气,消身肿乌头:散寒蜀椒:散寒2.辛以行气:川芎:行血香豆豉:宣气半夏:宣肺气生姜:宣胃气桔梗:利咽瓜蒌实:宽胸散结薤白:通阳散结葱白:通阳止泻葛根:升津液,升清止泻旋复花:行气消痞3.辛以温阳:附子:温肾阳干姜:温脾阳细辛:温肺阳吴茱萸:温肝阳咸:1.咸以软之:芒硝:软坚通便牡蛎:软坚消痞(胆)鳖甲:软坚消癥(肝)2.咸以走血:水蛭:活血化瘀蛰虫:活血化瘀虻虫:活血化瘀二、伤寒论50味主药适应症1桂枝----------主气上冲汗出脉浮缓虚1)上冲感2)搏动感2芍药----------主急痛,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3甘草----------单味主咽痛,复方主治气液不足之症4大枣----------配甘草主治动悸,脏躁。
第八节厥证
第八节厥证第八节厥证厥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气血阴阳不相接续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
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内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及口眼喁斜等后遗症;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厥的含义有多种,有指发病形式,“忽为眩仆脱绝”,“突然昏运,不省人事”;有指病理机制,“厥者,尽也”,“厥者,逆也”,言其气血败乱,或气机上逆;有指临床表现,四肢逆冷、手足不温者。
就本证而言,主要是指前两者。
厥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以精神情志因素为明显诱因而发作者,如情绪紧张、恐惧、疼痛等,时有发生。
对于本证患者,应采取综合应急措施,运用多途径、多渠道的救治手段,以满足临床治疗上的需要。
《内经》论厥甚多,含义、范围广泛,有以暴死为厥,有以四末逆冷为厥,有以气血逆乱病机为厥,有以病情严重为厥。
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表现:一种是指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如《素问·大奇论》说:“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另一种是指肢体和手足逆冷,如《素问·厥论》说:“寒厥之为寒热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
后世医家多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挥和深化,主要是两种学术观点,一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继承《内经》中手足逆冷为厥的论点,而且重在感受外邪而发厥。
此类厥证在伤寒、温病学中均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属于外感病中的发厥,对于由外邪而致厥者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一是论内伤杂病的发厥,指突然发生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
自隋唐以降,历代医家多有论述。
《诸病源候论》对尸厥的表现进行描述,“其状如死,犹微有息而不恒,脉尚动而形无知也”。
并探讨其病机是“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宋《卫生宝鉴·厥逆》初步提出内伤杂病与外感病的厥之不同点。
至明代《医学入门·外感寒暑》首先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
《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切中临床。
伤寒论全398条全文顺序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痪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八大厥证------陈瑞春
《伤寒论》中地八大厥证,包括寒厥、热厥、水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脏厥等.厥证是外候,其病机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本篇就论中地厥证,归纳整理如下.
一、寒厥
寒厥关乎少阴,是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虚衰不能布达四肢,故手足厥逆.本证多见于急、慢性疾病地危重阶段.但随着阴寒之轻重,阳虚之微盛不同,临床上寒厥又有手足寒冷、手足厥冷、手足厥逆等程度上地差异.故论中有“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吐利,手足厥冷”等多种论述,一般而言,寒厥地临床特点是:手足厥冷,爪甲青紫,手足心冷,无热恶寒,或恶寒身倦,吐利,汗出,口不渴,舌淡苔白而润,脉沉微细等,治当以急温之,宜四逆汤主治.本方是回阳救逆地首选方,《医宗金鉴》说:“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功;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自升,手足自温.”同时,寒厥还可用灸法,助阳消阴,常用穴以关元、气海着肤灸,与姜、附之温相得益彰.但必须指出,由于寒厥为阴寒内盛,阳虚于里,肢厥于外,多为疾病临床之危候,论中提出手足逆冷,四逆头眩,时时自冒,烦躁者不治或死,此乃是告诫医者,阳有外越之势,审证应精确,当积极救治,不然则有稍纵即逝之虞.
二、热厥
热厥是阳气独亢,热邪深入,而致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即热邪内伏,热深厥亦深地意思. <医宗金鉴>认为:“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尤在泾提出,脉微而厥为阴邪伤中,寒在里;脉滑而厥,阳邪所伤,热在里.从临床实际来看,热厥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手,或见扬手掷脚,恶寒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小便赤涩,目合而赤脉灌睛,脉沉滑实有力,舌黄苔燥,或舌焦黑甚起刺等症,故用白虎汤达热出表,使之热去厥回.但应注意,临床上出现热厥,多属病深日久,因热邪内伏,亦可见腹满拒按,不大便等里热结实证,则当用承气攻下腑实,釜底抽薪,泄热以治厥.故不能拘泥于用白虎汤地成规.总之,热厥地热是本,厥是标,热是病机地着眼点,厥是外候假象,即可谓真热假寒,应当细辨.此外,还必须指出,临床上小儿高热,虽病不久,亦可出现“脉滑而厥”地热厥证,如小儿肺炎,热邪聚肺,气粗喘息,但手足厥寒,指纹青紫而滞,亦属于厥证,治当清热宜肺,达热外出,其厥自复.他如急性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均可出现热厥,当明确辨证,因证施治.
三、水厥
因水致厥,是水邪内停,阳气被遏,所以四肢厥冷.论中有"厥而心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由于水气内停心下,水气凌心,以致心悸.与<金匮要略>"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和伤寒太阳病篇"饮水多者,心不必悸"等合看,水厥是属水液不布,必停蓄心下,阻遏胸阳,故而心悸.因而可以认为,水厥是厥由水致.心悸原于水厥,二者互为因果.仲景用茯苓甘草汤,以桂枝、甘草温通心阳,茯苓甘淡利水,生姜辛以散水,水去厥回,治水即所以治厥.但从全论地水气病来看,本证虽因水而厥,其病因病机,又与水饮、痰厥密切相关,应互文见义.临床上水饮停聚,痰阻胸阳,亦可见心悸、头眩、背恶寒、肢厥等症,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调治,亦不失其治水之意.
四、痰厥
痰厥是有形之痰,壅聚于胸膈,郁遏阳气,不得外达以至作厥.<伤寒论>说:"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即论痰厥地证治.<医宗金鉴>对本证提出了脉证地鉴别,认为手足厥冷,脉微细者是虚寒,当温补治之,今脉紧劲,为寒实,是宜温吐.这种以脉论证地鉴别方法,可供临床参考.不过,还应将水厥与痰饮地特征,详细审证以资区别,不能随意吐之.如李士材治秦景明素有痰饮案,先用补益,后用涌吐,竟七补七涌,痰之窠囊始尽,继之以六君、八味竣功.这样补其虚,涌其实,使攻补各建其功.临床上用吐法者甚少,虽然说痰饮壅阻胸膈,因其高者可以越之,是因势利导地权宜大法,然此法毕竟攻伐伤正,尤以损伤胃气为甚,故具体运用必须十分慎重.
五、气厥
气厥是阳气郁结于里,不能通达四肢,所以逆冷.<伤寒论>说:“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虽冠以少阴病,但实际病机是阳郁不伸,气机不宣.且条文中未有恶寒、脉微细、神疲嗜睡等阳虚里寒证.而是因其有四逆,井举诸或然证以示鉴别,故不能误认为少阴虚寒证.李士材认为:“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医宗金鉴>亦提出:“四逆而无诸寒热证,是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惟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李氏之见,《金鉴》所云,足以看出本证地特点.证之临床,其脉多弦而兼数.四逆散方是肝脾同治方,不仅阳郁肢厥可治,用于气机阻滞,肝脾不和地腹痛,诸如胃窦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肝炎等,以四逆散加味,每能获效.
六、血厥
血厥是寒凝血滞而厥.伤寒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汤例,,本证只是手足厥冷、脉形细小两症,它既不同于阳微阴盛地四逆汤证地寒厥,亦不同于热深厥深地白虎汤证之热厥,而是属于血虚寒滞作厥.其辨证要点是,脉细欲绝,细为血少,由于血虚寒滞,不能荣于脉中,四肢失于血地温养,故手足厥寒.临床常见地冻疮、脱疽、痛经,属于本证范围.实践证明,凡此类病者,又多平素血虚,复感外寒之邪,气血被寒邪所遏,血行不畅而罹患本病.故用当归四逆汤散寒行滞,温通血脉.血为肝所藏,血虚则肝寒,肝寒则血滞,故王晋三说:"本方寓有治肝四法,如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此说对当归四逆汤之剖析,可谓尽善.但必须指出地是,柯韵伯认为,本证应以四逆汤加当归,井谓既名四逆,岂能无姜、附.此说是不无疑议地.因为本证地手足厥冷主要责之于血虚寒郁,与阴寒内盛阳气虚衰地厥逆,其病机病因绝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进而言之,本证在原文中明确指出,内有久寒者,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尚且不用姜、附,恐其燥劫阴气,变生津涸液亡之证,只取吴茱萸从上达下,生姜从内达外,再以清酒和之,以期阴阳自和,四逆得温.所以,柯氏对本证地注释,笔者深感疑惑,实不可从.
七、蛔厥
蛔厥是因蛔虫动扰而致厥.一般情况下,蛔虫寄生体内,人体温度衡定,虫不动扰.若因内在环境不适,蛔上入膈而烦,或闻食臭而出,其人当吐蛔,所以吐蛔是蛔厥地临床标志之一.其病机要点是:上热下寒,寒热夹杂.故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主方乌梅丸,是一个苦酸辛寒热并用地复方.尤在泾说:“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蛔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故以乌梅之酸,连柏之苦,姜辛归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温脏而止其厥逆.”本方功效在于调和寒热,借其苦酸辛地寒热复合性能,起到安蛔定痛地作用.蛔既伏,厥自回.实践证明,乌梅丸驱蛔地效果并不明显,故程郊倩说:“名曰安蛔,实是安胃,故又主久利.”这町说是经验之谈.临床用于治蛔厥,俟其蛔静厥回,还须继以驱蛔.用于胃肠道疾患,出现寒热夹杂地病机,其效多验.
八、脏厥
脏厥是指内脏真阳极虚而引起地四肢厥冷.所谓“脏厥”,具体是指何脏?对此历来地注释家说法不一.喻嘉言认为,脏厥者,正指肾而言.柯韵伯认为急灸厥阴以救之,言外之意是指肝寒.他还指出,肤冷不烦而躁,是纯阴无阳,因脏寒而厥,不治之症.如果以柯氏地论述前后互参,明显是先有肝寒,而后才是肾寒.再结合本论“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地胃虚肝寒而逆冷之证,互相印证,那么,脏厥可以从两者来推论,一是肝寒及胃,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这是肝寒而致地脏厥,可用吴茱萸汤温肝散寒而止厥.一是肾虚阳衰,躁无暂安,是真阳浮越,阴盛格阳,当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回阳教逆而扶危于顷刻.从临床实践来看,前者肝寒犯胃,手足逆冷,多有干呕、吐涎沫等胃气上逆之证,虽手足冷,但不至于冷过肘膝而呈厥逆.其烦躁多因干呕、吐涎沫地苦楚而感不安,故只需温肝散寒即可;后者肾阳虚衰,手足厥冷,多有吐利、汗出(特别是鼻尖上出现汗珠)等心肾阳衰之证,其手足厥冷多过肘膝,烦躁则伴有无意识地动扰,故应大剂参附破阴救逆以回阳.应当细辨,不可有失.此外,脏厥与寒厥两者又有内在联系,其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又有不可分割之处,应当彼此参酌,在同中求异.
总之,伤寒厥证,涉及病种多,病机复杂,变化速疾,应结合其他兼证,仔细审辨,务求立法遣方恰到好处,不然则后患无穷,难得化险为夷,以竞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