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二年级3月份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
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
它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如今,这里已是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当地,泽被后世,塞军级自然环境江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最著名的环京津地区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最根本的就在于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在当年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塞罕坝人三代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窨子,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展现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美好图景,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论断,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増长的做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塞罕坝自然环境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B . 塞罕坝自然景观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已经成为华北特別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C . 塞罕坝自然景观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最著名的环京津地区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D . 塞罕坝自然环境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最著名的环京津地区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2019-2020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说明: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单项选择题全部用铅笔按题号填涂在机读卡上。
第Ⅰ卷一基础知识(第1至6小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隽(juàn)永狡黠(xiá) 兴奋剂(xìng) 觥筹交错(gōng)B.粘贴(nián) 殷红(yān)冠名权(guàn ) 引吭高歌(háng)C.榫头(sǔn)哂笑(shěn) 创可贴(chuāng) 垂涎三尺(xián)D.恪守(kè) 葳蕤 (ruí) 疾风劲草(jìn) 呼天抢地(qiā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笔竿拉拉队哀声叹气城门失火,泱及池鱼B.厮打捅漏子皇天后土二人同心,其力断金C.委曲殊不知得意忘行焚林而田,竭泽而鱼D.青睐天然气浮想联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8名路人看到遭受了碾轧的小悦悦后,居然义无反顾地离去,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话题的热烈讨论。
B.中国高铁自从开通以来,不断出现安全方面的负面新闻,老百姓对此噤若寒蝉,纷纷对高铁建设的质量问题提出质疑。
C.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D.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各地以各种形式缅怀革命先驱,颂扬他们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欧盟商会的指责,有关人士指出:政府在汽车市场上,只是一个购买者,作为消费者,在不违背民意授权的情况下,他当然有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汽车。
B.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日前摧毁一特大入室盗窃团伙,将所有成员一举抓获42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侦破200余起入室盗窃案。
2020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3月模块诊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唐山市2020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单选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用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间内,不能超出答题区间。
3.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阅读题共64分)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计23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
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
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
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爵,或赐土赐民。
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
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嫂,你要去哪里啊?”
“我去走个亲戚。”
“哦,俺哥一个人在家呢?”
“咋,你还怕他跑了?”
柳三笑了,黄连终年躺在床上搂着药罐子,既不会跑,也不会怕谁偷。
柳三说:“嫂,咱一起回家吧,有啥困难我帮你解决。”
黄连婶说:“你也没开印票子的机器,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天天杀猪再赶集卖肉,生意做得也挺辛苦的。”
黄连婶走过拐弯处,见路中央有一叠钞票。
黄连婶捡起来,数了数,不到100元钱。天呐,这是谁这么马虎,100元足可以买七八袋化肥,足可以给黄连买一个月的中药,足够在县中学读书的女儿两个月的生活费啊……
她往前后看,见不到一个人影。
丢钱也太马虎了,玉亮也马虎,他在前面,愣没看到。黄连婶站在那里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人来找。她摇摇头,把钱装进衣兜,心想,会和找钱的人碰上的,就继续往前走。
柳三说:“嫂啊,你不是困难到揭不开锅了,不会又回娘家的。好,你去吧。”柳三挠挠头,朝农用车上看看说:“我东西丢在集上了,得赶快回去拿。”说完,农用车冒了一溜黑烟,掉转车头跑远了。
黄连婶笑着摇摇头,心里说:“慌张鬼,掉转车头往回走也不带我一段路!”
走出不远,黄连婶再次财运高照,又捡到一叠钱。拿在手上,油渍渍的,上面还沾有一星暗红的肉渣。
黄连婶出了村,苍白的脸红了红,朝那人点点头。王权村是黄连婶娘家的村,娘家哥多。不过去娘家多了,嫂子们也没好脸色。但毕竟是自己娘家,比借别人的心里踏实。
骑自行车的人叫玉亮,下了车跟黄连婶说:“我带你一段路吧。”
黄连婶说:“算了吧,你自己骑还这么大动静,哗啦哗啦直响。”
玉亮看看自己的破自行车,嘿嘿地笑,手往怀里掏,说:“婶,我这里有几十块钱,你先拿去用吧。”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2020届南大奥宇高二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Ⅰ卷39分,Ⅱ卷111分。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Ⅰ卷和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A.②⑦/③⑥/④⑨/⑤⑧B.①⑧/③⑥/④⑨/⑤⑩
C.①⑧/②⑦/③⑥/④⑨D.③⑥/④⑨/⑤⑩/②⑧
【答案】B
7.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了汉代社会风习,但稍有变化,这一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里”已开始过渡为地域性的“村”,村虽然大小不一,但“百家为村”的形态较为常见。因此,村社活动表现为“结综会社”的形式,春社日,村邻纠集,准备社猪、社酒,在社树下搭起供台,祭祀社神,然后分享祭肉,百家共度社日,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一如春社,并有卜问年成的内容。此时亦由于佛、道信仰渗入,村社生活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社会活动。
2019-2020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3题。
(3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脾.( pí)气挨.(āi)骂驯. (xún)服滑稽.(jī)诙谐B.禀.(bǐnɡ)赋打诨.(hún)黏.(nián)合奴颜婢. (bēi)膝C.祈. (qǐ)祷讥诮.(qiào) 相称. (chèng) 咄.(duō)咄怪事D.当.作 (dàng) 匀调.(tiáo)菜圃.(pǔ)博闻强识.(zh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储粟.(lì)坳.塘(āo)数数..然(shuó)绝.起而飞(xuè)B.遑遑.(huáng)棹.(zhào)穷发.(fā)返璞.归真(pú)C.榆枋.(fāng)抟.扶摇(tuán ) 庭柯.(kē)面面相觑.(qù)D.舂.粮(chōng)晦朔.(sù)东皋.(gāo)奔腾澎湃.(pài)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雍容嚣张寒喧灼热颐指气使B.暴躁联络官僚形骸毛骨悚然C.噩梦烦恼通霄娇纵兴高采烈D.旋律气概唐突揣磨装腔作势4.下列词语一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作为描写战争、残酷战争年代生活的小说,《荷花淀》是非常独特和杰出的一篇。
②偶然一出门,只对着镜子把散乱的头发梳理一下,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支花来。
③我们诵读、《前赤壁赋》,会得到丰富的景的感受、情的熏陶和理的启迪。
A .反应作客品味B .反映做客品味C .反应做客品位D .反映作客品位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假新闻。
2020版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
2020版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
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
这也许怪不得他,()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
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
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 . 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 . 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 . 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2)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 . 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