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篇一:《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朗读并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探究文章的主旨和写法。
3、学习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追求。【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学习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追求。【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留千古,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
“莲”点明了写作的对象;“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说”是古一代的一种文章体裁,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那么题目就可以理解为“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作者及背景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为他在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建造的房屋是用家乡的濂溪命名的,后人便称他为濂溪先生。他推崇孔孟的儒家学说,同时继承了古代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后被他的弟子发展成了濂溪学派。
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军(“星子”是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
《爱莲说》教案集锦5篇
《爱莲说》教案集锦5篇
《爱莲说》教案集锦5篇
《爱莲说》教案篇1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说”古文体。〔重点〕方法和过程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重点〕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喜欢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
二、朗读
〔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濯〔〕亵〔〕玩
淤〔〕泥清涟〔〕噫〔〕
隐逸〔〕鲜〔〕有闻新颖〔〕
〔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
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朋自远方来
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
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2〕、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
4、古今义
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今义:植物
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适宜
〔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喜欢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背诵全篇,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形象美领会作者品质和情操。
3.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文人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如,借梅花表现自己坚定的品格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自己坚守节操,借莲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初步感知
1、介绍作者,体裁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理学奠基人。他历任地方官吏,胸襟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在南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提笔写下传世名篇《爱莲说》。
说:古代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观点和主张。
2、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蕃 fán 淤泥 yū濯 zhuó清涟 lián
隐逸 yì噫 yī鲜有闻 xiǎn
1、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美、意境美。
2、指导朗读。
①古文朗读可采用吟诵法,语言舒缓,抑扬顿挫,有韵味。
②在读“而”、“也”、“噫”、“矣”等词时,语气适当延长些。
爱莲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莲花的美丽和品质。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力。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
2.1 教学文本:
《爱莲说》全文。
2.2 教学辅助材料:
莲花的图片和实物。
与莲花相关的成语和典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3.1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莲花的美丽和品质。
3.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学过程
4.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发对莲花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莲花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4.2 朗读与理解: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爱莲说》全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3 分析与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对莲花的描绘,欣赏莲花的美丽和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
五、作业与评价
5.1 作业:
学生回家后进行《爱莲说》的背诵。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莲花的绘画或写作作品。
5.2 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检查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或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莲花美丽和品质的理解和表达。
六、教学延伸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爱莲说》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爱莲说》的写作背景,让学
生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背景和他对莲花的独特情感。
2.诗歌内容分析:逐句解读《爱莲说》,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探讨莲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3.诗歌欣赏和朗诵: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诵的《爱莲说》,让学生欣赏
诗歌的美感和语言韵律,同时鼓励他们进行朗诵练习,提高语言表达和诗
歌鉴赏能力。
4.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莲花在现代社会中的象征
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莲花对人类情感和文化的影响。
5.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莲花主题的写作,可以是诗歌、散文或绘
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
1.诗歌背景介绍(约15分钟)
a.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b.介绍《爱莲说》的写作背景和主题。
c.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他们对诗歌背景的了解。
2.诗歌内容分析(约30分钟)
a.逐句解读《爱莲说》,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b.让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引导他们理解莲花在诗歌中的象征
意义。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诗歌欣赏和朗诵(约20分钟)
a.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诵的《爱莲说》,让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和语言
韵律。
b.鼓励学生模仿朗读,进行朗诵练习。
c.老师带领全班进行集体朗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借物喻人
3、了解对比烘托
4、背诵本篇文言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一节课
2、课型:读说课
三、主导教学:
诵读与品析
四、课堂导入:
教师先出示鲁迅先生七律《莲蓬人》中的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并解释大致意思,然后顺势启发:濂溪先生是谁?莲蓬人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呢?从而导入新课。
五、课堂结构(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点读课文,说字词句段意思(10分钟)
1、要求学生“点”着课文课文注解,逐字逐句地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意思。
2、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讨论,共同翻译字词句
第二板块:诵读课文,说句式语言特点(10分钟)
1、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重点听语音语气语调。
2、学生对照课文录音,自由诵读课文两遍。
3、教师要求学生说句式语言特点。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②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③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出落有致。④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
第三板块:品读课文,说课文运用手法(15分钟)
(一)说借物喻人手法。
1、教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
2、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赞美莲的?
学生可能说品质、形态、仪表等方面。教师随机点拨: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描绘,揭示了莲纯洁、高尚、正直、刚强、清濂、庄重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操;
2、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
教学内容
一、导课
幻灯放映莲花的图片引入
导语:同学们,刚才图片中的是什么花——(莲花),它美不美,喜欢不喜欢——(喜欢)。宋代有一位哲学家叫周敦颐,他不仅喜爱莲花,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短文——《爱莲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及文体知识介绍:(出示图片)
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教师补充两点: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
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
了解文体“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疏通文意。
出示图片,学习生字,检查预习。
(二)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三)学生再读,找出文中描写莲的语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
《爱莲说》的优秀教案
《爱莲说》的优秀教案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德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珍贵的世风,表明白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日仍有其借鉴意义。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爱莲说》的优秀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爱莲说》的优秀教案1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按“播放”键播放音乐,上课开头按“停止”键停止音乐,开头导入。)
同学们,今日是我和大家的第一次合作,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是一篇格外漂亮的文字,课题是《爱莲说》。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漂亮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赏识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导入新课”键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回答,一律加以确定)
解说:莲花的确是诗意盎然的。历来就有很多咏莲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经常赏识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日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体裁作者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按放图像) 1、同学读“说”的介绍。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说明呢?
明确:说说喜欢莲花的道理。作者到底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等奖(共8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等奖〔共8篇〕
第1篇:爱莲说一等奖教学实录
爱莲说一等奖教学实录
一、导入
〔生背《〈论语〉十那么》。〕
师:刚刚你们《〈论语〉十那么》背得真不错!看来语文学得很扎实,老师对大家的表现充满期待。你们会表现得非常精彩的,是吗?生〔齐〕:是。
师:太棒了!老师来考考你们,刚刚你们背的《〈论语〉十那么》记录的是谁的言行啊?
生〔齐〕: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
师:对。孔子是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创始人?生〔齐〕:儒家。
师:没错,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在他之后,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名篇《爱莲说》,其作者周敦颐也是其中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在儒学开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爱莲说》,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读题提问〔屏显课题。〕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爱莲说》,周敦颐。师:“敦”是敦厚老实的“敦”,其实周敦颐原名就叫敦实,后来才改叫敦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齐〕:不知道。
师:当时皇帝宋英宗的原名叫赵宗实。在中国古代,人们很讲究避尊者讳,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假如碰到了君主或者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的名字,是不可以直接说出或写出的。所以“周敦实”就改成了“周敦颐”。我们留意一下“颐”字的写法,“颐”字的左边是什么?
生〔齐〕:臣。
师〔出示课件中的象形字图片〕:是臣字吗?仔细看看投影上的图片。你们觉得这像我们头部的哪一局部啊?生〔齐〕:嘴巴。
师〔边说边用手托着腮〕:哎,嘴巴、下巴这个地方。好,老师如今把它竖起来,这其实就是颐字的左边,它也读
2021年《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The easiest thing to do is to make simple things complicated, and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to do is to make complicated things simple.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__的主旨。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有“荷尽无遮雨盖”;屈原有“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姜夔有“一一风荷举”。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__。
二、了解作者、体裁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四篇
《爱莲说》教案四篇
《爱莲说》教案篇1
一、案例设计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教学中尽量不要忽视、荒废学生的任何一种智能。
3、每人都有智能强项,但八种智能可以兼有。
4、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可以对个别的强项智能进行特殊培养。
5、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预习。
二、案例设计理念:
1.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按照多元智能组合设计教学情境,进行分组学习。
3.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示探究的成果,交流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的提供
1.介绍相关教学参考书,提供图书馆、阅览室等与自学有关的时空条件。
2.提供上学习的条件,介绍有关荷花的相关,有关荷花的图片、种类、荷花文化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视频资料等,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
3.提供文体相关常识、古代中国文学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引发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探索的兴趣与创新的动力。
在学生第一课时掌握了生字、实词和重点句并疏通大意整体感知,并按要求做好研究性预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作这样的要求和设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会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肢体运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围绕教学目标分解任务
根据学生的智力倾向以及个人选择,组成几个个“问题解决”小组,分头完成各自小组的学习任务。
《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
《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两篇」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摹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操。
4、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对正衬和反衬手法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以读为主、读、析、讲、背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课时
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经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者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者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周敦颐,又名敦实,宋朝道州营道(当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谥号元公(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周敦颐曾经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
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教学要求
1、从生长环境方面,体态香气方面,风度方面分析莲花有什么值得喜爱的,理解《爱莲说》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2、抓住重点词句输通文意。
教学重点
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爱莲说》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
2、《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其一,运用了叠式衬托法,文中三次以菊和牡丹衬托莲,而作用各别,巧妙地逐步加深了主题。其二,运用了拟人比喻法,寓所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于所写事物的相似特点中,把人的趋势,倨傲、清高等特征,
以牡丹的浓艳、菊花的傲霜、莲花的清逸等特点表现出来,写物喻人,生动贴切,含义深刻。
(1)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以"予独爱莲"四字,引出一段莲的颂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莲的风貌和气质:处污秽之境,葆纯正之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莲茎贯通正直,表里如一,卓然自立。"香远益清",写莲清香远溢,芳气袭人;"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写莲的形态端庄大方,凛然可敬。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In the days of fame, there are more failures than prid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__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学习__衬托的手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__重点。
2、衬托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讨论点拨
1、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回答(课件演示)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课件演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三、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爱莲花是因为莲花自身的高洁美丽,但仅此而已吗?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它是哪种人的化身?说依据。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学过程: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莲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教学设计1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操。
4、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对正衬和反衬手法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读为主、读、析、讲、背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介绍“说”的文体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作品,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爱莲说》共119字。第1段以菊花和牡丹为陪衬,表明自己独爱莲,并描写莲的形象,赞美莲的品格。第2段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为比较对象,点名莲花的比喻意义,突出了莲在自己心中无与伦比的地位,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与厌恶。《爱莲说》这篇百字短文,含义深远。在写法上,借助于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写莲花,以“花之君子”贯穿全文,借花喻人。
2、学生情况分析:
《爱莲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年级的内容,虽说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对古文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还用到了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学生学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些偏深:陶渊明是何许人也,他的主要生平和遭际,才能知道他爱菊的原因;唐朝人追逐牡丹的世风等史实;周敦颐
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等。
所以,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现状,一定要做好预习,重视朗读和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诵读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简短,意境优美,富有韵律。
(2)点拨法。对于学生来说,文章中有些字词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3)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4、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蕃染亵鲜宜之)
2、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衬托的写作手法。
4、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重点、难点】
重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难点: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课件演示)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号“元公”。《爱莲说》这篇文章是他在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
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
3、自由诵读。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5、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及时给予评价)
五、分组自学,交流讨论。
(一)、借助于工具书,再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课堂展示(幻灯片展示)
蕃(fán)淤(yū)泥清涟(lián)亵(xiè)玩濯(zhuó)鲜(xiǎn)有闻
词语解释:
蕃:多
染:沾染(污染)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很少
宜:应当
之:zhī 1、动词往;到……去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例:桓侯故使人问之(他)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它)《狼》②指示代词。这。例:曾不能毁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助词①的。例:小大之狱《曹刿论战》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③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小组代表口头翻译课文。
(四)、译文(课件展示)
第一段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
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第二段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六、课堂讨论:
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喜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这几句话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什么品质?(课件演示)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高尚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纯洁
3、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爱莲花,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课件演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
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