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产工艺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0f71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工艺设备。
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原料:其中主要原料是氢气和氮气,同时需要一定的催化剂。
2.压缩空气:将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将其中的氧和氩排除掉,以保证原料中的氮气含量高达99%以上。
3.合成反应:在特定的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氮气进行反应,并通过催化剂加速反应过程,生成合成氨。
该反应通常采用哈伯-卡西反应。
4.分离纯化:将合成氨从反应器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分离纯化设备进行纯化。
5.尾气处理:将反应器中剩余的气体进行处理,通常采用吸收、脱附等方法,以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哈伯-卡西反应是合成氨生产的核心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产物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
催化剂通常采用铁-铝-钾等复合催化剂,以加速反应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工艺设备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的工艺设备:1.压缩机:用于将氧、氩等杂质气体排除,将气体压缩。
2.反应器:用于进行哈伯-卡西反应,通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着催化剂。
3.分离塔:用于从反应器中分离出合成氨。
4.吸收塔:用于处理反应器中剩余的尾气。
合成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原料,其生产工艺流程麻烦且多种化学反应涉及其中,因此需要一系列的工艺设备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哈伯-卡西反应是该生产过程的核心反应,通过复合催化剂加速反应过程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合成氨生产。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6b00530a8114431b90dd8e2.png)
精心整理1、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1)造气工段造气实质上是碳与氧气和蒸汽的反应,主要过程为吹风和制气。
具体分为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空气吹净五个阶段。
原料煤间歇送入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内,先鼓入空气,提高炉温,然后加入水蒸气与加氮空气进行制气。
所制的半水煤气进2脱3应,经过两段压缩后的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升温增湿,并补充蒸汽后,经水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中变炉回收热量并降温后,进入低变炉,反应后的工艺气体经回收热量和冷却降温后作为变换气送往压缩机三段入口。
变换工艺流程图4)变换气脱硫与脱碳经变换后,气体中的有机硫转化为H2S,需要进行二次脱硫,使气体中的硫含量在25mg/m3。
脱碳的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CO2脱除,对气体进行净化,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变压吸附脱碳工艺。
来自变换工段压力约为1.3MPa左右的变换气,进入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排到地沟。
变换气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吸附后送往精脱硫工段。
被吸附剂吸附的杂质和少量氢氮气在减压和抽真空的状态下,将从吸附塔下端5)浓氨水由浓氨水泵从吸氨岗位浓氨水槽打入付塔,一方面溶解塔内的结疤,另一方面吸收主塔尾气中的剩余二氧化碳,逐步提高浓氨水的碳化度。
然后,付塔的溶液由碳化泵从底部抽出,打入主塔,在主塔内进一步吸收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含碳酸氢铵结晶的悬浮液,再由底部取出管压入分离岗位进行分离。
回收塔回收段中的无硫氨水来自合成或铜洗工段使用过的无硫氨水和回收段的稀氨水压入稀氨水压入吸氨岗位母液槽和稀氨水槽或送脱硫岗位使用,从回收段出来的水直接排污水沟。
碳化工艺流程图6)甲醇合成工段联醇是将经变换、脱碳后的净化气中的CO:1-5%、CO2<0.5%(其含量可根据生产所要求的醇氨比调节)与气体中的H2经压缩机加压到15MP后,依次经过洗氨塔、7中毒,25ppm8)压缩工段压缩工段的压缩机为六段压缩。
由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变换、脱碳、粗醇与氨合成分别在0.87MPa、3.7MPa、15MPa、27MPa条件下进行,压缩工段的任务就是提高工艺气体压力,为各个生产工段提供其所需的压力条件。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ff0b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1.png)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 空气分离:首先,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需要被分离。
这可以通过空气压缩和冷却,然后用分子筛或液化分离技术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出来。
2. 氮气制备:通过空气分离得到的氮气需要被进一步提纯。
这可以通过低温分馏或其他技术将氮气提纯到适当的纯度。
3. 氢气制备:氢气可以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反应或者电解水得到。
4. 催化剂制备:制备出合成氨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通常是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铁钼镍催化剂。
5. 合成氨反应:将氮气和氢气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合成氨。
6. 分离纯化:将合成氨经过冷却和减压,然后通过吸收剂、冷却和压缩等工艺步骤来分离纯化合成氨。
7. 储存和运输:将合成氨储存于合适的储罐中,并通过管道或其他运输方式将其运输到需要的地点。
以上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高效地制备出高纯度的合成氨,供给各种化工生产需要。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出的合成氨的纯度和质量能够满足工业需求。
在合成氨的工艺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化工技术和设备,以下将进一步细说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过程。
8. 催化剂再生:在合成氨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需要不断地被再生。
随着反应进行,催化剂表面会积聚一定量的杂质物质,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因此,通过热气流或蒸汽来清洁催化剂表面,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9. 热力学控制: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需保持适宜的温度。
以确保反应不至于过热,影响产品的选择性及催化剂的稳定性。
使用适当的冷却系统来维持反应温度,是非常关键的。
10. 蒸汽重整制氢:氢气是合成氨反应的一种重要原料。
而氢气通常是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反应得到的。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加热天然气并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11. 压缩系统:由于合成氨反应需要高压,所以需要使用高效的压缩系统,来将氮气和氢气压缩至合适的反应压力。
一般情况下,合成氨反应的压力约为100至200大气压。
合成氨工艺流程简述
![合成氨工艺流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0acdc1559eef8c75fbfb3dc.png)
合成氨工艺流程简述1、粘结剂制备先将水加入到粘结剂提取罐内,然后向罐内微通蒸汽,加热温度应≤40℃,开动搅拌机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投入液体烧碱(30%Na0H),待碱液温度达一定时继续搅拌,投入筛好的褐煤(含腐植酸约35%),含量低的褐煤应适当多投,可根据腐植酸含量高低而调整加入量,边投料边通蒸汽,同时不停搅拌,此时由于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产生少量气体、液位有所升高,为防止冒槽现象应酌情减少蒸汽加入量,维护反应温度,时间约2小时反应基本完全,可取少量提取液检查,其颜色为黑褐色,有粘结性,用母指和食指捏后拉开有连丝,冷却后粘结性增大,流动性变差,视为提出制液结束。
此时停蒸汽,不停搅拌待用。
2、原料煤的粉碎和粘结剂的加入原料煤先送入一级粉碎机,粉至3毫米以下,后经皮带机送入鼠笼粉碎机粉至1毫米以下,经皮带机送入双轴搅拌机内,此时由操作工视其送入的煤量酌情控制加液阀加入已提取好的粘结剂,在双轴搅拌机内不断的搅拌推进混匀后落入斜皮带机,送至分仓平皮带机,分仓堆沤备用(粘结剂的加入量是根据经验判断掌握调节,一般加液后的煤屑用手抓一把捏得拢,两指能捏散较为合适)。
3、煤棒制备沤化合格的原料煤送煤棒机挤压成型后经皮带机输送到煤棒烘干炉中,利用吹风气回收锅炉的尾气(温度~160℃)将煤棒烘干,再经皮带机输送到造气车间供造气炉制取半水煤气用。
4、半水煤气制取以空气和蒸汽为气化剂,在常压、高温下与煤棒中的炭作用,通过固定床(造气炉)蓄热间歇制气法得到半水煤气,根据氨合成必需的氢、氮气体比例调整空气和蒸汽加入量,保证合成氨系统的循环氢含量,造气过程由微机控制,分为五个阶段:①吹风②上吹制气③下吹制气④二次上吹⑤空气吹净②、③、④、⑤阶段制取的半水煤气经旋风除尘器、蒸汽过热器、显热回收器回收热量,进入洗气塔降温除尘后送入气柜。
以上五个阶段形成一个工作循环,周而复始。
每个工作循环根据原料煤的特性,确定各阶段的工作时间,烘干煤棒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120-140秒,为保证半水煤气生产的连续性,采用若干台半水煤气发生炉交替工作。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b63b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7.png)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
氮气通常是从空气中提取,而氢气则是通过蒸汽重整或其他化学反应得到。
这两种气体需要经过净化和压缩处理以确保其纯度和适当的压力。
2. 氮氢混合:氮气和氢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到合成氨反应器中。
通常情况下,氮气和氢气的摩尔比是3:1,经过混合后形成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3. 合成氨反应:混合气体经过压缩以提高反应速率,并在高温(通常在400-500摄氏度)和高压(通常在100-250大气压)下进入合成氨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混合气体经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合成氨。
4. 分离和提纯:合成氨反应产物中还包含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以及少量的副产物。
通过冷凝和减压操作,将未反应的气体和副产物从合成氨中分离出来。
之后,通过蒸馏或其他分离技术提纯合成氨,以得到符合工业标准的合成氨产品。
5. 储存和运输:合成氨产品可以被存储在压力容器中,并通过管道或其他方式进行运输到需要的地方,用于化肥生产或其他工业应用。
以上是合成氨的基本工艺流程,工艺中还有一些细节操作和工艺条件的优化,以确保合成氨的产率和纯度达到要求。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广泛用于农业和工业领域。
它通过哈贝-玻斯过程(Haber-Bosch process)进行生产。
这个过程是由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贝和卡尔·博世于20世纪初发现的,如今,仍然是工业生产合成氨的主要方法。
在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中,反应器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工业上通常使用固定床催化剂反应器,其在高压和高温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来促进氮气和氢气之间的反应。
这个过程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极为严格,既要求高温高压,又要求催化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合成氨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工艺的优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的合成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工业化生产合成氨的重要目标。
合成氨各工序工艺详细流程
![合成氨各工序工艺详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c75a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0.png)
合成氨各工序工艺详细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各类农药、肥料、化学品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氨的工序和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和反应制氨。
1.气体净化:合成氨的原料气体主要有空气和甲烷。
在进入反应装置之前,需要进行气体净化处理。
空气首先经过过滤装置去除微小杂质、灰尘和固体颗粒物。
然后通过制冷装置降低气体温度,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体,然后被排放。
甲烷通过碳分子筛吸附去除杂质。
这样可以保证反应装置中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
2.气体压缩:经过气体净化后的空气和甲烷被分别压缩到一定压力,以满足反应器中的需求。
通常使用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气体分别输送到反应器中。
3.反应制氨:反应制氨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哈柏法(Haber-Bosch)来实现反应制氨。
反应器中,高温高压的空气与甲烷的混合气体通过催化剂床进行催化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是铁与铁-铝的混合物,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钾、镁等元素。
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一般在380-550°C 之间,压力一般在1.7-3.5 MPa之间。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也会增加反应的等离子体强度,导致了碳催化剂和蒸汽的选择性降低,产生非氮气杂质。
反应过程中,氮气与氢气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原料气体经过催化剂床后,反应转化率不高,需要多次通过催化剂床进行反应。
一般采用多级反应器和中间冷却装置,提高氨气的产率和纯度。
经过多级反应后,氨气还需要进行冷却和净化处理,以达到合成氨的纯度要求。
以上是合成氨的工序和流程的详细介绍。
合成氨的过程需要进行气体净化、气体压缩和催化反应制氨。
这个过程需要确保原料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通过压缩提高原料气体的压力,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经过多级反应,最终得到高纯度的合成氨。
合成氨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氨气的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氨工艺
![合成氨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ec2027c50e2524de4187e86.png)
合成氨工艺————————————————————————————————作者:————————————————————————————————日期:合成氨工艺流程(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
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
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
变换反应如下:CO+H2OH→2+CO2 =-41.2kJ/mol 0298HΔ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
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
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
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
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
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
合成氨生产工艺简介
![合成氨生产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74c797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4.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简介
合成氨以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法制气,制出合格的半水煤气送至气柜。
经静电除尘后的半水煤气进入脱硫塔,经湿法脱硫后去氢氮气压缩机加压后,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传热传质后,进入变换炉,经变换炉将其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变脱进一步脱除硫化物,再经过脱碳工段脱除二氧化碳后,进入压缩机加压,经铜洗脱除其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压缩机七段加压,然后进入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生成氨,再经氨分离器和冷凝塔分离出液氨,减压、计量后送往液氨仓库备用。
尿素由氨库来液氨经液氨泵加压送往尿素合成塔。
同时由氢氮压缩机三段出口的气体通过脱碳之后,其中二氧化碳气体经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尿素合成塔,由循环系统回收的氨基甲酸铵一氨水溶液;也回到尿素合成塔,在塔内CO2和NH3反应生成尿素熔融物,出塔后多次减压分解,再经过加热蒸浓,液相熔融尿素进入造粒塔后成尿素产品,再经包装制成成品尿素。
未反应的NH3和CO2经回收循环再使用。
甲醇由合成压缩机六段出来的气体,经滤油进入甲醇合成塔,经冷却分离后,进入粗甲醇储槽,经计量后,经商品泵装桶或装槽车销售。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2b0b8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a.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冶金、塑料等行业。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制备氢气和制备氮气。
以下是合成氨的详细工艺流程:1.制备氢气合成氨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氢气。
目前常用的制备氢气的方法有水煤气转化法和重油加热法。
水煤气转化法是将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一系列的分离和净化步骤,得到纯净的氢气。
重油加热法是将重油和蒸汽在高温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氢气和炭黑。
反应过程中的氢气经过冷却和净化,得到纯净的氢气。
制备氢气的方法还包括天然气蒸气重整法、煤气重整法等。
2.制备氮气制备氮气有很多方法,包括空分法、膜法和吸附法等。
其中,空分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氮气的方法。
空分法是将空气通过冷凝和膜分离等步骤,将氧气和其他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氮气。
3.合成氨反应合成氨反应是指将制备好的氢气和氮气进行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合成氨反应一般采用哈布斯过程。
哈布斯过程是将氢气和氮气通过铁催化剂进行反应,在高温和高压下,生成氨气。
反应过程中,氮气和氢气经过多级催化剂反应器,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和净化步骤,得到高浓度的氨气。
为了提高合成氨的产量和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优化催化剂:改进催化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2.调整反应条件: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和气体流量等参数,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3.循环气体:将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气体的浪费,提高氨气的产量。
4.节能减排:采用节能的加热和冷却设备,减少能量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5.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制备氢气和制备氮气两个步骤,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可以提高合成氨的产量和效率,从而满足农业、医药、冶金等行业对氨气的需求。
合成氨生产的三个过程
![合成氨生产的三个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12a5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3.png)
合成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原料气制备、净化、氨的合成。
以下是每个阶段的详细描述:一、原料气制备合成氨生产的第一步是制备原料气,即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天然气或煤作为原料。
天然气蒸汽转化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过蒸汽转化反应,甲烷与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然后,一氧化碳通过变换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氢气则被回收利用。
煤为原料:以煤为原料时,首先通过气化炉将煤转化为煤气,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
然后,一氧化碳通过变换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氢气则被回收利用。
二、净化在合成氨生产中,原料气需要经过净化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杂质。
脱硫:硫化物是原料气中的主要杂质之一,必须将其除去。
通常使用催化剂或化学吸收剂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然后通过酸碱洗涤法将其除去。
脱碳:一氧化碳是原料气中的另一种杂质,它会对氨的合成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使用催化剂或化学吸收剂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碱洗法将其除去。
氢气提纯:经过脱硫和脱碳处理后,原料气中的氢气纯度仍然不够高。
因此,需要进行氢气提纯,通常使用变压吸附或低温分离等方法将氢气纯度提高到99%以上。
三、氨的合成经过净化的原料气进入氨的合成阶段。
合成反应:在高温高压下,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气体分离:合成反应完成后,气体混合物需要进行分离。
通常使用冷凝法将水蒸气冷凝成液体水,然后通过蒸馏法将氨气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氨的精制:经过气体分离后得到的氨气可能含有其他杂质,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因此,需要进行氨的精制,通常使用化学吸收法或物理吸附法将杂质除去,以提高氨的纯度。
产品储存和运输:经过精制后的氨可以储存在专门的储罐中,也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下游用户。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总之,合成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原料气制备、净化和氨的合成三个主要阶段。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d3f15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2.png)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
《合成氨工艺流程详解》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燃料和塑料等。
合成氨工艺是通过Haber-Bosch过程进行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合成氨工艺的流程。
1. 原料准备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是氮气和氢气。
氮气来自空气分离,而氢气通常是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来生产。
这两种气体经过先进的处理和净化,保证了反应过程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2. 催化剂制备
合成氨的制备需要采用催化剂,通常是铁或钴等金属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需要经过一系列特殊的处理和制备工艺,以保证其表面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3. 氮氢气混合
经过处理和净化后的氮气和氢气被混合到一定的比例,通常是3:1的比例。
这样的混合气体通过加热和压缩,使得反应物具备更高的能量和活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4. 催化反应
混合气体经过预热后进入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着催化剂,以提供表面反应条件。
在高温和高压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生成合成氨。
这个反应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排放反应热。
5. 分离和提纯
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冷却后进入分离装置,将产生的合成氨和未反应的氮氢气体进行分离。
分离得到的合成氨会进一步进行脱水和提纯处理,使其符合工业用途的级别。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合成氨可以有效地得到,而且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
这个工艺流程成为了化工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为生产化肥和其他化工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持。
合成氨生产工艺
![合成氨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61eb8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b.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一、工艺简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氢、合成气制备、合成反应和分离纯化四个步骤。
二、制氢制氢是合成氨生产的第一步,主要通过蒸汽重整和部分氧化两种方法实现。
其中,蒸汽重整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流程包括:1. 原料准备:将天然气或石油燃料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以上。
2. 蒸汽重整:将加热后的原料与水蒸汽混合进入催化剂床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含有H2和CO的合成气。
3. 纯化分离:通过多级冷却器和吸收器将含有H2和CO的合成气进行纯化分离,得到高纯度的H2。
三、合成气制备在制得高纯度H2后,需要将其与空气或纯O2混合以得到所需比例的合成气。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 高温空气法:将高纯度H2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生成含有N2、H2和CO的合成气。
2. 纯氧法:将高纯度H2与纯O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燃烧室进行燃烧,生成含有N2、H2和CO的合成气。
四、合成反应在得到所需比例的合成气后,需要将其送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 吸附:将NH3前体分子(如N2和H2)吸附到催化剂表面。
2. 反应:通过催化剂表面上的反应作用,将吸附在表面上的NH3前体分子转化为NH3。
五、分离纯化在完成合成反应后,还需要对产生的NH3进行分离纯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压缩:将产生的NH3气体压缩至液态。
2. 分离:通过冷凝器和分离器对液态NH3进行分离。
3. 纯化:通过蒸馏塔或吸收塔等工艺对NH3进一步纯化。
六、工艺优化为了提高合成氨生产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选择适合反应条件的催化剂,并采用先进的制备方法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2. 生产过程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能源利用: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余热回收、废气回收等,降低能耗和成本。
合成氨生产工艺综述
![合成氨生产工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b130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e.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综述概述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医药、塑料等行业。
合成氨工艺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目前主要分为两种生产工艺:哈伯-博斯奇法和自然气工艺。
哈伯-博斯奇法哈伯-博斯奇法是合成氨的经典工艺,是一种高温高压工艺。
主要步骤包括:1.氮气与氢气的制备2.压缩氮气与氢气3.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4.氨气的净化哈伯-博斯奇法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是,该工艺还存在以下缺点:1.能耗高:高温高压反应需要大量的能量2.生产周期长:反应需要长达数小时3.催化剂易失活:催化剂很容易失活,需要定期更换自然气工艺自然气工艺是一种相对低温低压的工艺,主要的原料是天然气。
主要步骤包括:1.从天然气中提取氢气2.合成气的制备3.氨气的合成自然气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和压力低、单元能耗小,缺点是项目建设周期长、成本高。
其它工艺除了哈伯-博斯奇法和自然气工艺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合成氨工艺。
其中,氧化铵工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工艺,其主要特点是:1.采用氮气、水和氨气作为原料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和水3.无需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4.适用于小规模生产氧化铵工艺的缺点是产品品质不稳定、设备易发生腐蚀,需要增加生产成本。
综合来看,合成氨工艺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哈伯-博斯奇法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成本较高,能耗大。
自然气工艺相对较新,技术尚不成熟,建设周期长、成本高。
氧化铵工艺适合小规模生产,但产品品质不稳定、设备易发生腐蚀。
随着反应工艺的不断发展,合成氨工艺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的合成氨工艺可能会更节能环保、成本更低,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行业对于合成氨的需求。
合成氨生产工艺
![合成氨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c9196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8.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合成涂料、塑料、化学纤维等。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哈柏法、洛夫法和庙门法等。
其中,哈柏法是最主要的合成氨生产工艺。
哈柏法是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合成氨的工艺。
首先,从空气中获取氮气,经过压缩、除尘等处理后进入合成氨装置。
氢气则主要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或煤气重整反应获得。
在合成氨装置中,氮气和氢气通过压缩机加压,然后进入催化转化器。
转化器内装有铁-铁酸催化剂。
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经过再次加压后进入反应塔。
反应塔中存在多个铁-铁酸催化剂层。
一氧化氮在催化剂层间不断与氢气反应生成亚硝酸,然后再与氢气反应生成胺。
胺在反应塔中流动,最终通过冷却器冷却并与废气分离,得到合成氨产品。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催化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铁酸催化剂由于其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生产中。
同时,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对反应效率和产品纯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以提高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环保性。
合成氨生产工艺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克服。
一方面,氮气和氢气为非常活性的气体,对设备和催化剂耐压性能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定的氨气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总结起来,哈柏法是目前合成氨生产中最主要的工艺。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可以高效地生产出优质的合成氨产品。
然而,合成氨生产工艺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不断完善。
合成氨的生产过程的三个主要步骤
![合成氨的生产过程的三个主要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6517c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e.png)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和医药等领域。
合成氨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工艺流程,包括多个主要步骤。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主要步骤来详细介绍合成氨的生产过程。
一、氮气和氢气的准备合成氨的生产过程首先需要准备氮气和氢气。
氮气通常从空气中通过分离提炼获得,而氢气则是通过蒸汽重整、水煤气变换或其他方法制备。
这两种气体的准备需要高纯度和高效率,以确保生产后的合成氨质量。
1. 氮气的提炼氮气的提炼通常采用分子筛吸附法或低温分馏法。
在分子筛吸附法中,空气首先经过过滤和去除杂质的处理,然后通过分子筛吸附剂进行分离,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氮气。
而低温分馏法则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差异,通过低温冷却凝结氮气,然后采用分馏的方法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2. 氢气的制备氢气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蒸汽重整法和水煤气变换法。
在蒸汽重整法中,石油制品或天然气经过蒸馏和蒸汽重整反应产生氢气;而水煤气变换法则是通过水蒸气与煤气或重油反应得到氢气。
无论是哪种方法,制备氢气都需要高效能的反应装置和精密的控制系统,以确保生产出高纯度的氢气。
二、氮氢混合气的合成当氮气和氢气准备好后,接下来的主要步骤是将两者合成为氨气。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哈布法,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反应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1. 反应装置哈布法的反应装置是合成氨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通常采用的是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有合成氨的催化剂,然后将预热的氮氢混合气以一定的流量输送到反应器中。
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到高温高压下的工艺安全和高效能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催化剂的运转和再生等技术性问题。
2. 反应条件在哈布法的反应条件中,温度和压力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合成氨的反应温度在350-550℃之间,压力在100-300大气压之间。
还需要考虑反应速率与选择性、热力学与动力学等因素,以保证合成氨的产率和质量。
三、氨气的精馏和提纯合成氨的最后一个主要步骤是氨气的精馏和提纯。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整理]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1ca5e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f.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整理]合成氨是现代农业、化学工业、燃料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工业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主要是通过哈-博士过程进行的,简称H-B法。
这种方法是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氨气。
1. 哈-博士过程的原理H-B法是将氮气和氢气分别通过加热、压缩和清洗等方式处理后,再将两气混合到催化剂层上进行反应。
催化剂通常选用铁、铑、钼等金属催化剂,也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合成的单一和复合催化剂。
在反应过程中,氢气在催化剂层上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生成氨气后,氢气和氮气的剩余量将被回收再利用。
2. 生产工艺流程H-B法合成氨气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氢气制备、氮气制备、氢氮混合、压缩、催化反应、分离纯化和氨气回收等环节。
(1)氢气制备:通过蒸汽重整、水气变换和煤制氢等方法将天然气、石油、煤等原料转化为氢气。
(2)氮气制备:常用的方法有空气分离法和氧化铵法。
空气分离法将空气经过压缩、冷却、除尘、空气分离等步骤制备氮气。
氧化铵法则是将高浓度的氨水与纯碳粉混合后在加热反应生成氮气。
(3)氢氮混合:通过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比例制备合适的混合气体。
(4)压缩:利用压缩机将氢氮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
(5)催化反应:将高压氢氮混合气体经过加热后,进入催化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
(6)分离纯化:将合成气中的氨气、氢和氮等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氨气。
(7)氨气回收:将产生的氨气收集回收,同时将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回收再利用。
3. 工艺的优缺点H-B法的主要优点是工艺稳定,生产量大,产品纯度高,而且氨气的制备设备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合成氨气工艺。
但是,H-B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该工艺所用的原材料,也就是天然气、石油、煤等等,属于有限资源,且成本较高。
其次,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有毒和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合成氨工艺流程简述(word文档良心出品)
![合成氨工艺流程简述(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d3a12fdd0d233d4b04e6921.png)
合成氨生产工艺简介
一、工艺流程图:
二:流程简述:
无烟块煤经加工成Φ30-100的块状,在造气炉内燃烧并蓄热,后与蒸汽反应生产半水煤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原料气经过脱硫后送压缩,经一、二段加压后送变换、变脱,变换气回压缩三进,经三段(或三、四段)加压送脱碳净化后回压缩四进(或五进),经四、五段(或五、六段)加压送甲醇工段,经甲醇工段精制后的甲醇气回压缩,经六段(或七段)加压后送醇烃化工段净化,最后合格的H2、N2气送往合成工段,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用于生产尿素和其他产品。
合成氨工艺原理
![合成氨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20832328ea81c759f5789f.png)
合成氨工艺原理合成氨不论采用什么原料和生产方法,大体上包括三个工艺过程:(1)原料气的制造;(2)原料气的净化(包括脱硫、变换脱除CO,碳化、脱碳脱除CO2,精炼脱除微量的CO、CO2、H2S、O2等);(3)氨的合成和为了满足气体净化及合成各工序工艺条件提供能量补偿的压缩工序.生产出氨以后再根据需要加工成碳铵、尿素、硝铵等.其详细原理如下(以煤为原料):一、造气工段合成氨生产所用的半水煤气,要求气体中(CO+H2)与N2的比例为3:1左右.因此生产上采用间歇地送入空气和蒸汽进行气化,将所得的水煤气配入部分吹风气制成半水煤气.即以石灰碳化煤球、无烟块煤为原料,在高温下交替与空气和过热蒸汽进行气化反应(C+O点燃CO2+Q 、2C+O点燃2CO+Q 、2CO+ O点燃2CO2+ Q2H2O(气)+C△CO+2H2-Q制得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经过除尘,余热回收,水洗降温制得合格的半水煤气,供后工段使用.二、脱硫工段从造气工段的半水煤气中,除氢气和氮气外,还含有27%左右CO、9%左右的CO2以及少量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对合成氨生产是有害的.它会腐蚀设备、管道,会引起催化剂中毒,会损坏铜液成份。
因此,必须除去少量硫化物,其原理:用稀氨水(10—15tt)与硫化氢反应(NH3+H2S=NH4HS)将H2S脱除至0。
07g/m3(标)以下,使半水煤气净化,以满足合成氨生产工艺要求。
三、变换工段将脱S后的半水煤气(含CO25%—28%)由压缩工段加压后经增温、加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变换炉内借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半水煤气中CO与H 2O(气)进行化学反应,转变为CO2和H2(CO+H2O(气)催化剂高温CO2+H2+Q),制得合格的变换气,以满足后工段的工艺要求。
其次,系统中设有饱和热水塔、甲交、一水加、二水加、冷却塔等换热设备,以便合理利用反应热和充分回收余热,降低能耗,同时降低变换气温度。
四、碳化与脱碳工段1、碳化将变换气中26%左右的CO2用浓氨水与其反应(CO2+ H2O+ NH3=NH4HCO3)生成碳酸氢铵副产品,同时制得合格的原料气.2、脱碳工段用MEDA脱碳溶液将变换气中26%左右的CO2除去,制成合格的原料气,供后工段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操作压力在 操作压力在60~100MPa称高压法,在 称高压法, 称高压法 20~40MPa称中压法,8~10MPa左右称低 称中压法, 称中压法 左右称低 压法。 压法。 • 高压法现在已经不采用。 高压法现在已经不采用。 • 中、小合成氨厂普遍采用中压法。大型 小合成氨厂普遍采用中压法。 合成氨厂多使用低压法。 合成氨厂多使用低压法。
•氨合成塔冷激气体流量阀门开度
起 始 稳定 调节 加分 阀门名 调节温 温度点 允许范 开 后开 步长 开阀门时机 范围 称 度点 代号 围(℃) 度(%) (%) (℃) 度 (%) 401± 一段进 MIC 13 TI1 46 1 8-11 1 TI1 46>380(℃) 401±20 5 口 420± 二段进 MIC 14 TR1 86 50 75-80 5 TI1 46>350(℃) 420±20 5 口 MIC 15 三段进 MIC 16 口 TI1 49 30 55-60 5 380± TI1 46>350(℃) 380±10 5
• 本次仿真实验的合成工段(宁夏化工厂合 成氨装置)是低压法。 • 流程如仿真软件界面所示。
•合成工段冷态开车工艺参数 压力自动控制指标:
压力控制回路名 称 PIC194 PIC182 PRC6 PIC7 PRC9 PICA8 SP(设定值)(MPa) 10.5 2.6 2.6 1.4 2.8 1.68
•流量自动控制指标:
流量控制回路名称 FIC7 FIC8 FIC14
:
SP(设定值)(Nm3/h) 10万 10万 20--40万
•液位自动控制指标: :
液位控制 允 许 范 加分范围 SP(设定值)(%) 回路名称 围(%) (%) LICA12 50 50±30 50±5 LICA13 50 50±30 50±5 LICA14 50 50 50±5 LICA17(无) LICA18 50 50±30 50±5 LICA19 35 35±25 35±5
• 开始后,压力、流量、液位控制回路要求投 入自动运行。 • 压力、流量控制回路投入自动后基本上不用 管了。 • 液位投入自动后,要随时观察,以防超限。 • 合成塔各段入口温度调节用手动调节MIC 13 、 MIC 14、 MIC 15、 MIC 16阀门实现。
• 投入自动的方法 • 开阀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