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190220419e8b8f67d1cb903.png)
目录
总 论 ………………………………………………………………………… 2 甲状腺 ………………………………………………………………………… 4 乳 腺 ………………………………………………………………………… 7 肝 脏 ………………………………………………………………………… 11 胆 囊 ………………………………………………………………………… 19 胰 腺 ………………………………………………………………………… 25 肾 脏 ………………………………………………………………………… 29 腹部创伤 ………………………………………………………………………… 35 前列腺 ………………………………………………………………………… 42 妇 科 ………………………………………………………………………… 44
压,MI 不宜超过 0.2。 (1)根据不同造影软件的成像效果调整 MI,直至获得最
佳的微泡 - 组织信噪比。 (2)根据目标病灶的回声、位置、深度等条件,适当调
整 MI 以获得最佳的对比增强成像。如病灶位置深在, 适当调高 MI 有助于观察病灶的对比增强情况,但会增 加微泡破坏和缩短成像时间。 (3)低 MI 与高 MI 成像配合的方法是在造影剂尚未过峰 值前自动或手动将机器的发射功率调节至 MI 大于 1.0, 把探测范围内的微泡击破,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低 MI
者,包括正渐变为或进行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过去 7 天内,安静状态下出现典型心绞痛;过去 7 天内,心 脏症状出现明显恶化;刚接手了冠脉介入手术或其它 提示临床不稳定的因素(如最近心电图、实验室或临 床所见提示的恶化);急性心衰,心功能衰竭 III/IV 级 及严重心律紊乱的患者。 3. 伴有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患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 动脉压 >90mmHg)、未控制的系统高血压患者和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 4. 孕妇和哺乳期患者。 5. 18 岁以下患者。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和相关法规文件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和相关法规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cc1d5aed630b1c59eeb59b.png)
(二)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 (1)适应证
适合所有孕妇,主要适合于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
估测孕周、评估胎儿大小、确定胎方位、怀疑异位 妊娠、胎动消失、怀疑羊水量异常、胎头倒转术前、胎膜 早破、胎盘位置及胎盘成熟度评估。
(2)检查内容 ①胎儿数目及绒毛膜性
②胎心搏动
③胎儿生物学测量:头臀长
④测量NT ⑤胎儿附属物: ⅰ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 量胎盘厚度、脐带跟部附着点。ⅱ羊水量:测 量羊水最大深度。
⑥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如孕妇提 供子宫肌瘤病史需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 (NT测量图)。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 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三)设备要求 1、产前超声筛查设备要求 (1)开展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 及常规产前超
声检查(Ⅱ级)的超声室应配备实时二维超声诊断 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开展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及11-13+6周 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的超声室应配备高 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穿透力允许 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2)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 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
二、管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关
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 娠的决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2、未取得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在进行产 前超声筛查时,发现可疑病例,应出具超声报告,同时 应将可疑病例转诊至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 3、规范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管理,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 胎儿有严重畸形需终止妊娠者,须经具有产前诊断资格 的医疗机构签署医学意见,转产科临床处理。 4、进行服务告知,将本机构开展的产科超声检查服务内容 告知孕妇,Ⅲ级和IV级产前超声检查应与服务对象签署 知情同意书。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3126d0076c66137ee0619f5.png)
二、超声造影剂的使用
造影剂按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后,可采用以下方式给药: ①经周围静脉注射。最常用的是经肘前静脉团注,其次经 腕部浅静脉。给药方式和剂量可依靶器官和检查目的而定, 注射后用 5ml 生理盐水冲管。也可采用连续注射的方式, 必要时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注速度。②经管道注入(如胆 管、尿道、输卵管、引流管等)。在 10-30ml 的生理盐水 里加入 0.2ml 的造影剂,一般可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
五、检查者的资质
检查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应预先接受 CEUS 相关 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培训。检查者应至少具备以下知识 或技能: 1. 了解 UCA 的基本构成、体内代谢途径和与超声波辐照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
的相互作用。 2. 掌握 CEUS 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应对 UCA 可能造成的
不良反应。 3. 理解 CEUS 的成像原理和伪像、诊断优势和局限性。 4. 熟悉所使用的仪器、正确的成像条件设置和调节、规范
腹部超声指南
![腹部超声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749f2f2f46527d3250ce028.png)
B
5
第三节
一、受检者体位 • 仰卧位 • 俯卧位 • 右侧卧位 • 左侧卧位 • 右后斜位 • 左后斜位 • 半卧位 • 坐位
B
6
二、扫查体表 髂嵴 • 耻骨联合
B
7
三、扫查切面 1.主要扫查切面
• 矢状面 • 横切面 • 冠状切面 2.扫查切面用来确定声速穿过人体的方向,
B
21
实性肿物
实性肿物显示内部有回声存在,可表现 与脏器实质回声水平相等的等回声,部分病灶通 过肿物壁或局部异常血流而得以区分;也可表现 为无回声、均匀回声,或夹杂低、高回声的不均 匀回声。肿物边界清晰或不清,形态规则或不规 则,血管、间质、胶原成分或坏死的存在都可能 影响其超声表现。
B
4
• 探头施加在受检者皮肤上的力度应适中,以保 证受检者舒适。
• 调节图像大小及近场、远场增益,以便更好地 观察感兴趣区和识别组织结构边界。
• 调节对比度和聚焦,以便较好地区分不同组织 结构。
• 尽量采用低输出能量,可通过调节时间增益补 偿(TGC)来补偿。
• 当需要减少声衰减影响时,可尝试调节TGC或 更换高输出能量探头。
B
18
三、局灶性病变的一般描述
局灶性病变应描述其起源、位置、 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 方回声及毗邻关系等。
B
19
• 起源 描述病变所在的器官、结构或位置、 当无法确定病变起源时,应用病变周围的毗邻 结构来描述病变的位置。
• 形态、边界和边缘 应根据不同方向切面的 声像图特征描述病变的整体表现。形态可描述 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等,边界可描述为清 晰、模糊等,边缘可描述为弱回声晕、高回声 环、有无包膜等。
以及该方向上成像的解剖组织结构的二维 超声图像。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1e4572f8e9951e79b8927f5.png)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简介《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超声进行头颈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
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第一部分头颈部常规指南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部分四肢血管编者分组头颈部组:组长:华扬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血管组:组长:王金锐编者(按章节为序):、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组长:唐杰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段云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苏州市立医院王金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罗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建初北京协和医院唐杰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童一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ustin医院秦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第一章经颅常规指南一、目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查是利用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检测声窗(如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采用低频率(~)的脉冲波探头对颅内病变所产生的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客观的评价信息。
同时通过连续波或脉冲波多普勒探头检测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及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全程获得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1、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
2、通过血流方向的变化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
二、适应证1、脑动脉狭窄和闭塞。
2、颈动脉狭窄和闭塞。
3、脑血管痉挛。
4、脑血管。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110920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110920](https://img.taocdn.com/s3/m/6520db5dbe23482fb4da4cfa.png)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初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1年9月前言自2007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成立以来,本分会认真贯彻总会的宗旨:“监督、管理、自律、维权、服务、协调”,并积极推进超声规范化检查工作。
于2008年组织编写了《血管超声检查指南》,2010年组织编写了《乳腺超声检查指南》、《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南》和《肌骨超声检查指南》,并于2011年出版了《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三级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受中国医师协会委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参照全国各省市质控经验和已有资料,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起草了我国《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
目的在于规范超声诊疗程序,提高本专业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我国超声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本草案较系统地阐述了三级医院超声科人员基本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科室配置基本要求,设备调节;超声检查及治疗前准备以及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全国超声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及超声专业的质控参考标准。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主要参考了徐智章教授编写的《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康春松教授提供的《山西省超声诊断质提控制指南(讨论稿)》,也借鉴了《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及《新疆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在编写过程中,广大超声工作者积极推荐并提供已有的质控方面的资料,超声界专家及同仁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委和委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一章总则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积极推进全国超声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为三级医院的超声科与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设置要求、人员的专业素质、设备条件,规范操作与科学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及行业参考标准。
为此,制订《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总则如下:一、本《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适用于全国三级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最终稿)20120601通过[1]
![中国医师协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最终稿)20120601通过[1]](https://img.taocdn.com/s3/m/7750a7f10242a8956bece483.png)
一、基本要求 (一)机构的设置 1、产前超声筛查机构的设置
产前超声筛查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开展。 2、产前超声诊断机构的设置
产前超声诊断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具有产前诊断技术资格的医疗保健 机构开展。
4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
(二)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 (1)适应证
适合所有孕妇,主要适合于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估测孕周、评估胎儿大小、 确定胎方位、怀疑异位妊娠、胎动消失、怀疑羊水量异常、胎头倒转术前、胎膜 早破、胎盘位置及胎盘成熟度评估。 (2)检查内容
ⅲ胎儿脊柱:通过脊柱矢状切面观察脊柱,必要时可加作脊柱冠状切面及横 切面。
ⅳ胎儿腹部:观察腹壁、肝、胃、双肾、膀胱、脐带腹壁入口。 ⅴ胎儿四肢:显示一侧股骨并测量股骨长。 ⑥胎儿附属物 ⅰ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 ⅱ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 ⑦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在许可情况下, 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丘脑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 切面)、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膀胱水平横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矢状切 面、股骨长轴切面、孕妇宫颈管矢状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 M 型)。 (4)注意事项 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最少应检查以上胎儿解剖结构。但有时因胎位、 羊水过少、母体因素等影响,超声检查并不能很好地显示这些结构,超声报告需 做出说明。
1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
配备实时二维超声诊断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 级)及 11-13+6 周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的超声室应配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多 普勒超声诊断仪。在穿透力允许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95937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6.png)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该指南的基本原则是在产前实施超声检查,以评估胎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指南明确了超声检查的目的、适应症、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结论的解读。
首先,该指南明确了产前超声检查的目的。
产前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胎儿的器官发育、结构完整性、生长发育和异常情况,以及婴儿囊、胎盘和羊水的情况。
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的畸形、异常和发育问题,为产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该指南明确了产前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高龄产妇、家族遗传病史、染色体异常或代谢异常的高风险群体、先前怀孕后出现胎儿畸形等。
对于低风险孕妇,建议在孕期第二、第三个三个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
再次,该指南明确了产前超声检查的检查时间。
指南推荐在妊娠第11-14周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包括超声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此外,还推荐在妊娠第20-24周进行胎儿畸形筛查,检查胎儿内脏器官的发育和结构是否正常。
然后,该指南明确了产前超声检查的检查方法。
在指南中,推荐使用B超技术进行产前超声检查。
B超技术具有非侵入性、不放射性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显示胎儿的器官结构和发育状况。
该指南还提到了一些常用的超声检查技术,如超声心动图、三维和四维超声等。
综上所述,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对产前超声检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范和指导,对于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师在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时,应准确掌握该指南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并合理解读检查结果,为孕妇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孕13周胎儿羊膜带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
![孕13周胎儿羊膜带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383dc214791711cc7917fb.png)
孕13周胎儿羊膜带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目的分析羊膜带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方法选择1例孕13w胎儿羊膜带综合征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例孕13w被检出,胎儿羊膜带粘附、缠绕四肢肢体,引起肢体畸形,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引起肢体截断最终选择终止妊娠。
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直观、可靠性,早期筛查及时发现畸形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标签:羊膜带综合征;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amniotic band syndrome ,ABS)是指部分羊膜破裂产生纤维束,使胚胎或胎儿与羊膜带粘连,束缚、压迫、缠绕胎儿,使胎儿受累脏器出现分裂或发育畸形。
其表现多样性,从简单的环形缩窄到复杂的头面部、内脏器官的严重缺陷,甚至胎儿的死亡。
现报告羊膜带综合征1例的超声表现报道如下,为ABS 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孕妇,26岁,孕1产0,孕期无病毒感染、服药及毒物接触史。
孕13w超声检查:胎儿头臀长69.2 mm,颈后透明层1.3mm,羊水最大无回声区38.0 mm,静脉导管A波未见消失及反向;颅骨呈圆形环状,脑中线居中;四腔心隐约可见,胎儿心率161次/min,心律齐;胃泡可见;右上肢远端检查过程中始终呈弯曲状态,桡骨未见显示,活动受限,双上肢手指远端均可见一带状回声与之相连,双足呈内翻状态,似可见带状回声与之相连(见图1~3)。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①羊膜带综合征可能性大;②右上肢桡骨缺失、双足内翻可能性大。
引产胎儿标本检查:胎儿右上肢掌部向桡侧弯曲、双足内翻。
双上肢及左下肢远端羊膜带粘连,右下肢踝部羊膜带缠绕(见图4~5);诊断:①胎儿羊膜带综合征;②右上肢桡骨缺失、双足内翻。
2讨论羊膜带综合征是由于妊娠早期羊膜破裂,来自绒毛一侧羊膜的中胚层粘附、缠绕胎儿结构,致羊膜带缠绕的肢体缩窄及血供减少,造成截断并自然脱落。
羊膜带综合征胎儿中最常见指(趾)、手臂及腿部由羊膜带缠绕形成的缩窄环;受压处远端末梢增大;指(趾)、手臂及腿部截断;如羊膜带缠绕面部、头部,则形成面部不对称;面裂;腦膨出等畸形。
解读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南(3)
![解读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南(3)](https://img.taocdn.com/s3/m/c9c2603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c.png)
七、检查报告书写规范
报告图像部分 阳性结果应有超声图片。条件允许时(阴
性和阳性),包括动态影像。
检查报告书写规范
超声描述部分 描述部分应仔细、简练、全面、客观。 包括甲状腺的大小:前后径和左右径(必
要时还可以有上下径),包膜情况、内部 回声及有无结节性回声、甲状腺内部的血 流信号状况
淋巴门型血供模式图 中央型血供模式图
边缘型血供模式图 混合型血供模式图
六、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 骤
1、定位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甲状腺周围的 组织器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甲状旁腺占 位、食道占位、肿大淋巴结等。
2、区分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 还是两者并存。
3、进一步区分属于哪一类弥漫性疾病和结 节性疾病。
相关文献
AIUM(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IUM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formance of a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 2007
为了实现超声和临床的良好沟通,建议超 声评估颈部淋巴结时也采用该分区:
Ⅰ区,包括颏下和下颌下淋巴结,由二腹肌 前腹与后腹围绕,上界为下颌骨,下界为舌 骨。
Ⅱ区,包含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上界为颅 底,下界为舌骨。
Ⅲ区,包含颈内静脉中组淋巴结,上界为舌 骨,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
Ⅳ区,包含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上界为环 状软骨,下界为锁骨。
Ⅴ区,为颈后三角淋巴结,含淋巴结副神经 淋巴结和颈横淋巴结。其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为了 描述上的方便,Ⅴ区可进一步分为上、中、 下三区,分别以舌骨水平和环状软骨下缘水 平为界。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学术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学术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f5be64d976eeaeaad1f33048.png)
Me ,0 9,0 ( : 1 -2 . dJ 2 0 1 2 4) 4 9 4 1
6 Be b rA , ele r e C lirC,Da ilC, ta. malb w l t sa e rm r— n e e S l o e 1 mea t s sfo p i
荐 的基础上 , 评选 出 2 0 2 1 0 9~ 00年度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 医师分会“ 个人 突出贡献奖 ” 集体突出贡献奖 ” 和“ 。姜玉新 、 王金 锐 、 谢 晓燕 、 玉兰、 彭 詹维伟和金清教授获 2 0 0 9~2 1 度超声 医师分会个 人“ 00年 突出贡献奖 ” 其 中王金锐教授 连续 3年获得 中国 ,
隔观察 小肠肠 管蠕 动及 黏膜 形 态 , 断小 肠 肿瘤 , 诊 但
参 考 文 献
1 Mc i M , g n LD, efl P, ta. malb we tsae Nel P l Wa ma N i d J e 1 S l o lmea ts s e
肠 梗 阻及 急 腹 症 患者 不 易 行 此 检查 , 组 仅 2例患 本 者 行小肠 钡剂 造影 检查 , 结合 患 者病 史 , 均提 示 转移 性 小肠肿 瘤 可 能 。C T对小 肠 肿瘤 检 出率 及 诊 断准 确 率较 高 , 不 能 动 态 实 时 观察 肿 瘤 。超 声 扫 描 对 但 于 较小小肠 肿 瘤 检 出率 较 低 , 小 肠 肿瘤 声 像 图有 但
・
1 ・ 4
旦 !鲞 第 9期 C i JMe laon ( lco i E io )Spe br 00. 0 7 N . hn dUt sud Eet nc dt n ,et e 1 v 1 . 09 r r i m 2
疾病 , 故肿 瘤 体 征 不 明显 。 这也 提 示 老 年 肠 套 叠 患 超声检查 时结合患者病史有 助于此类疾病 的诊 断。 ( 本文 图 1~1 0见光 盘 ) 者 , 疗时应 作全 身检 查 , 肿瘤 疾病 。 治 除外 目前对 于小肠 肿瘤 影像 学检 查方 法 主 要有 小肠 钡 剂造 影 、 T 超声 检查 。小肠 钡剂造 影通 过 时 间间 C、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b788fda58f5f61fb73666aa.png)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2012年6月1日北京)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胚胎、胎儿主要解剖结构的大体形态最常用、无创、可重复的方法。
超声检查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然而,由于超声技术的局限性,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的畸形,也不能对胎儿以后的发育做出预测,所以超声诊断不能等同于临床诊断。
该指南对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医师的资质、仪器设备提出要求,并对各阶段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适应证、内容进行了规范。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的设置1、产前超声筛查机构的设置产前超声筛查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开展。
2、产前超声诊断机构的设置产前超声诊断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具有产前诊断技术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开展。
(二)人员要求1、产前超声筛查医师条件:(1)从事Ⅱ级或以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从事Ⅲ级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助理执业医师可以从事Ⅰ级产前超声检查。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超声图像,对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有一定的了解和识别能力。
2、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的条件:与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中产前超声诊断医师要求一致。
(1)从事产前超声诊断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三)设备要求1、产前超声筛查设备要求(1)开展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及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的超声室应配备实时二维超声诊断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开展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及11-13+6周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的超声室应配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方式
![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82503986bec0975f465e270.png)
( 5 / 2 4 ),与 M a r t f n e z p 的研 究结果相似 。
2 Ca mp b e l l S , Le e s C, Mo s c o s o G, e t a l Ul t r a s o u n d a n t e n a t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l e f t p a l a t e b y a n e w t e c h n i q u e : t h e 3 D” r e v e r s e f a c e ” v i e w[ J ]
中华 医学超 声 杂志 : 电子 版 , 2 0 1 2 , 9 ( 7 ) : 5 7 4 . 5 8 0
Ma a r s e W ,Be r g 6 SJ ,Pi s t o r i u s L, e t a l D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r a n s a b d o mi n a l u l ra t s o u n d i n d e t e c t i n g p r e n a t a l c l e t f l i p a n d p a l a t e : a
・ 5 4・
生 垦堂趄声杂
子 ) 2 1 4 年1 月 — 第1 I 趋第1 翅 C h i n Me d U l l r a s o u n d ( E l e c t r 0 n i c E d i t i o n ) , J a n u a r y 2 0 1 4 , V o l 1 1 , N o l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20年整理).pdf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20年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7ca4474e6c175f0e7cd1378c.png)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1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初稿)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胚胎、胎儿主要解剖结构大体形态最常用且简便的方法。
但超声对胎儿各器官的功能等难以进行评价。
超声诊断不完全等同于临床诊断,比如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稽留流产是早孕期临床诊断,胎盘早剥是中晚孕期临床诊断,不能把这些临床诊断和超声诊断等同起来。
目前,产前超声检查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准父母们对生一个健康宝宝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为进一步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更好地为妇产科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有必要加强产前超声的质量控制。
因此,产前超声检查指南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该指南对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医师的资质、仪器设备提出要求,并对各阶段产科超声检查的时机、适应证、内容进行规范。
一、人员要求(一)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的条件:产前超声诊断医师主要从事Ⅲ级及Ⅲ级以上产科超声检查,与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中超声产前诊断人员要求一致。
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熟练掌握胎儿脏器各阶段发育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识别常见的胎儿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2、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熟练掌握胎儿脏器各阶段发育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胎儿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二)产前超声筛查医师条件:产前超声筛查医师主要从事Ⅱ级及Ⅱ级以下产科超声检查、筛查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类致死性畸形,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专以上学历,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2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或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2、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3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或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二、设备要求1、11-13+6周颈后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检查及Ⅲ级产科超声检查需配备高分辨率的二维或三维或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2010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2010](https://img.taocdn.com/s3/m/fdc56af804a1b0717fd5dd2a.png)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建议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2006年3月24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参考卫生部产前诊断专家组拟定的《产前产科超声检查指南(讨论稿)》及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工作的专家提供的产科超声检查标准,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编写、并经《全国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化研讨会》讨论通过了《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建议稿)》。
供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疗单位及人员参考。
产科超声检查可分为三类: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期妊娠和中、晚期妊娠一般超声检查;②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中孕11~14孕周及18-24孕周进行的胎儿系统超声检查。
③针对性检查。
要明确指出产科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胎儿畸形。
妊娠18~24周时超声应当检查出的致命胎儿畸形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腹壁缺损及内脏外翻、致命性软骨发育不良。
一、人员要求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医师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具有中级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二、设备要求实时超声诊断仪。
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图像记录设备。
三、超声检查标准(一)早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检查内容:确定宫内孕、诊断多胎妊娠、评估孕周、排除妊娠有关异常(异位妊娠、葡萄胎、胎停育)、排除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等。
2、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腔内超声检查3、检查项目:胎囊(大小、形状、位置)胎芽(头臀长、胎心搏动)子宫、双附件(二) 中、晚期妊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检查内容:胎儿生长参数、羊水、胎盘、确定妊娠数、胎位。
2、检查项目:测量胎儿生长参数(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评估胎儿孕龄和体重;观察胎位、脊柱排列、胎心快慢、胎盘位置、羊水量。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110920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110920](https://img.taocdn.com/s3/m/c00ca4cbf705cc1754270914.png)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初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1年9月前言自2007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成立以来,本分会认真贯彻总会的宗旨:“监督、管理、自律、维权、服务、协调”,并积极推进超声规范化检查工作。
于2008年组织编写了《血管超声检查指南》,2010年组织编写了《乳腺超声检查指南》、《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南》和《肌骨超声检查指南》,并于2011年出版了《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三级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受中国医师协会委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参照全国各省市质控经验和已有资料,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起草了我国《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
目的在于规范超声诊疗程序,提高本专业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我国超声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本草案较系统地阐述了三级医院超声科人员基本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科室配置基本要求,设备调节;超声检查及治疗前准备以及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全国超声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及超声专业的质控参考标准。
《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主要参考了徐智章教授编写的《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康春松教授提供的《山西省超声诊断质提控制指南(讨论稿)》,也借鉴了《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及《新疆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在编写过程中,广大超声工作者积极推荐并提供已有的质控方面的资料,超声界专家及同仁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委和委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一章总则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积极推进全国超声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为三级医院的超声科与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设置要求、人员的专业素质、设备条件,规范操作与科学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及行业参考标准。
为此,制订《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总则如下:一、本《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适用于全国三级医院。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1ecf3b3fe4733687f21aaea.png)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简介《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腹部血管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章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四章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五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六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七章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部分四肢血管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第七章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编者分组头颈部血管组:组长:华扬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腹部血管组:组长:王金锐编者(按章节为序):邓学东、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组长:唐杰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何文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段云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邓学东苏州市立医院王金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罗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建初北京协和医院唐杰解放军总医院温朝阳解放军总医院童一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ustin医院秦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一、目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是利用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检测声窗(如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采用低频率(1。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试行第一部份头颈部血管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试行第一部份头颈部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38718bf452d380eb63946d07.png)
《指南》试行简介《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超声进行头颈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依照学科进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
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编者分组头颈部组:组长:华扬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血管组:组长:王金锐编者(按章节为序):、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组长:唐杰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目录第一部份头颈部血管超声常规检查指南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份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三部份四肢血管第一章经颅常规指南一、目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查是利用人类颅骨自然薄弱的部位作为检测声窗(如颞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采纳低频率(~)的脉冲波探头对颅内病变所产生的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转变提供客观的评判信息。
同时通过持续波或脉冲波多普勒探头检测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及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全程取得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一、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
二、通过血流方向的转变判定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
二、适应证一、脑动脉狭小和闭塞。
二、颈动脉狭小和闭塞。
3、脑血管痉挛。
4、脑血管。
五、颅内压增高。
六、脑死亡。
7、脑血流微栓子监测。
八、颈动脉剥脱术中监测。
九、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监测。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TCD常规检测通常无禁忌证。
可是在经眼眶探测时必需减低探头发射功率(采纳功率5%~10%),当患者显现以下情形时,检查存在必然的局限性:一、患者意识不清楚,不配合。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解读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6f45f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d.png)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三级医院超声质量掌握指南解读本指南作为全国超声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及超声专业的质控参考标准。
目的:标准超声诊疗程序,提高本专业医疗质量,推动我国超声医学事业安康进展,躲避和削减医疗纠纷,维护超声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章总则从业人员需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连续教育学分;操作彩超尚需经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或同级学术组织正式培训班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关专用设备上岗证。
超声诊断报告必需由具有本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签发。
其次章质量掌握规章制度一、质控治理制度二、成立超声专业学科、科室组成及人员资质治理制度三、检查场所设施要求四、仪器设备使用治理制度五、超声报告单书写、签发制度六、声像图阅读制度七、科室学习制度八、病理随访制度九、影像资料治理制度十、消毒制度十一、病人隐私保护及介入性超声术前告知制度十二、留观及抢救十三、岗位职责制度十四、人员考核制度十五、医疗质量考评奖惩制度十六、事故登记制度十七、进修工作制度十八、质量掌握专人负责与自查制度成立超声专业学科、科室组成及人员资质治理制度根本组成:1.1 机 2 人组合,检查者负责超声仪器操作及超声检查,记录者为患者出具准确无误的超声检查报告单,关心人员依据状况另外加配。
介入性超声最小团组需配备操作者 1 名、助手 1 名、仪器调整及记录者 1 名、护士 1 名、关心人员〔用药、送检验、内外勤人员〕1 名,即 1 机 5 人组合。
根本组成:2.每台超声诊断仪检查病种及数量应依据不同职称、不同病种以及疾病疑难简单状况而定,如中级人员在配备记录者时每台超声设备半天〔4 小时〕检查数的〔常见病、多发病〕上限建议:腹腔器官 25~30 人次〔或 100~120 个脏器〕,浅表器官 25~30 人次,心脏、脑血管或四周血管为 10~15 人次,胎儿心脏 6~10 人次,妇科 30~35 人次,中孕期胎儿筛查 6~9 人次,除中孕期胎儿筛查外产科 8~10 人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 ( 2012 年 6 月 1 日北京) 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胚胎、胎儿主要解剖结构的大体形态最常用、无创、可重复的方法。
超声检查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然而,由于超声技术的局限性,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的畸形,也不能对胎儿以后的发育做出预测,所以超声诊断不能等同于临床诊断。
该指南对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医师的资质、仪器设备提出要求,并对各阶段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适应证、内容进行了规范。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的设置1、产前超声筛查机构的设置产前超声筛查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开展。
2、产前超声诊断机构的设置产前超声诊断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具有产前诊断技术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开展。
(二)人员要求1、产前超声筛查医师条件:(1)从事n级或以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从事川级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助理执业医师可以从事I级产前超声检查。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超声图像,对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有一定的了解和识别能力。
2、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的条件:与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中产前超声诊断医师要求一致。
(1 )从事产前超声诊断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 5 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三)设备要求1 、产前超声筛查设备要求(1)开展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及常规产前超声检查(n级)的超声室应配备实时二维超声诊断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开展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川级)及11-13+6周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的超声室应配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在穿透力允许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2)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
2、产前超声诊断设备要求(1 )超声室应配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在穿透力允许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2)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
二、管理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2、未取得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在进行产前超声筛查时,发现可疑病例,应出具超声报告,同时应将可疑病例转诊至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
3、规范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管理,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有严重畸形需终止妊娠者,须经具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签署医学意见,转产科临床处理。
4、进行服务告知,将本机构开展的产科超声检查服务内容告知孕妇,川级和IV级产前超声检查应与服务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及时机(一)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1、早孕期超声检查(孕13+6 周以内):(1)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2)11-13+6 周NT 超声检查2、中晚孕期超声检查:(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产前超声检查)(2)常规产前超声检查(n级产前超声检查)(3)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川级产前超声检查)(4)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IV级产前超声检查)3、有限产前超声检查(二)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本指南推荐产前超声检查的 3 个重要时间段为11 -13+6 周、孕20-24 周、28-34 周。
四、各类产前超声检查的适应证、检查内容及要求存留图像(一)早孕期超声检查1 、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可以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检查。
( 1 )适应证证实宫内妊娠临床可疑异位妊娠评估孕周诊断多胎妊娠了解胚胎/ 胎儿情况(存活或死亡)早孕期出血查因早孕期下腹痛查因评估母体盆腔包块、子宫畸形临床怀疑葡萄胎辅助绒毛活检(2)检查内容①妊娠囊,观察妊娠囊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
②卵黄囊,观察卵黄囊的大小与形态。
③测量头臀长,观察胎心搏动。
④子宫及双附件,观察子宫形态及肌层回声、子宫与妊娠囊的关系,双侧附件有无包块。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包括妊娠囊在内的子宫纵切面、横切面,测量胚长或头臀长切面。
(4)注意事项①头臀长应在胚胎最大长轴切面测量或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测量,此时胎儿为自然伸展姿势,无过伸或过屈。
②超声不能够诊断所有异位妊娠,目前国内文献报道异位妊娠的经腹超声检出率为40.9%-76.0%,经阴道超声检出率为75.6%-95.8%。
2、11-13+6周NT超声检查(1)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尤其是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孕妇年龄<18岁或》35岁孕妇<>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孕妇染色体异常孕妇患有如贫血、糠尿病、高血压、严重营养障碍等疾病孕妇吸烟、酗酒孕早期有X 线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有异常胎儿妊娠史有遗传病家族史试管婴儿(2)检查内容①胎儿数目及绒毛膜性②胎心搏动③胎儿生物学测量:头臀长④测量NT⑤胎儿附属物:i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胎盘厚度。
ii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
⑥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需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NT 测量图)。
(4)测量NT 的注意事项①NT建议在头臀长为45-84mm时测量,相当于11-13+6孕周。
②标准测量平面是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此切面亦是测量头臀长的标准切面。
③应尽可能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能改变测量结果0.1mm 。
④应清楚显示并确认胎儿背部皮肤及NT前后平行的两条高回声带,测量时应在NT最宽处测量,且垂直于NT无回声带,测量游标的内缘应置于无回声的NT外缘测量。
⑤应测量三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⑥有颈部脑脊膜膨出时,注意辨认,避免误测。
⑦有脐带绕颈时,需测量脐带绕颈处上下NT厚度,并取其平均值。
⑧应明确区分皮肤和羊膜,避免将羊膜误认为皮肤而误测NT。
(二)中、晚孕期超声检查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1 )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主要适合于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估测孕周、评估胎儿大小、确定胎方位、怀疑异位妊娠、胎动消失、怀疑羊水量异常、胎头倒转术前、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及胎盘成熟度评估。
(2)检查内容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④胎儿生物学测量i双顶径ii头围iii股骨长度iv腹围⑤胎儿附属物i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
i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丘脑水平横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股骨长轴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M 型)。
(4)注意事项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主要进行胎儿主要生长参数的检查,不进行胎儿解剖结构的检查,不进行胎儿畸形的筛查。
②若检查医师发现胎儿异常,超声报告需做出具体说明,并转诊或建议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川级)。
2、常规产前超声检查(H级)按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卫基妇发[2002]307 号)规定,初步筛查六大类畸形: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
( 1 )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除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适应证以外,还适用于有以下适应证:孕妇阴道出血、孕妇下腹痛等。
(2)检查内容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④胎儿生物学测量i双顶径i头围i股骨长度V腹围⑤胎儿解剖结构检查i胎儿头颅:观察颅骨强回声环。
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颅后窝池。
i胎儿心脏:显示并观察四腔心切面。
怀疑胎儿心脏畸形者应建议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川级)或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IV 级)。
i胎儿脊柱:通过脊柱矢状切面观察脊柱,必要时可加作脊柱冠状切面及横切面。
V胎儿腹部:观察腹壁、肝、胃、双肾、膀胱、脐带腹壁入口。
v胎儿四肢:显示一侧股骨并测量股骨长。
⑥胎儿附属物i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
i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
⑦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
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在许可情况下,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丘脑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膀胱水平横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矢状切面、股骨长轴切面、孕妇宫颈管矢状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M 型)。
(4)注意事项常规产前超声检查(n级)最少应检查以上胎儿解剖结构。
但有时因胎位、羊水过少、母体因素等影响,超声检查并不能很好地显示这些结构,超声报告需做出说明。
3、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川级)(1)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尤其适合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或常规产前超声检查(n级)发现或疑诊胎儿畸形、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者。
(2)检查内容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④胎儿生物学测量i双顶径ii头围iii小脑横径iv股骨长度v腹围⑤胎儿解剖结构检查i胎儿头颅:观察颅骨强回声环。
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丘脑、小脑半球、小脑蚓部、颅后窝池。
i胎儿颜面部:观察上唇皮肤的连续性。
i胎儿颈部:观察胎儿颈部有无包块、皮肤水肿。
V胎儿胸部:观察胎儿双肺、心脏位置。
v胎儿心脏:显示并观察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
怀疑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者,建议进行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vi胎儿腹部:观察腹壁、肝、胃、双肾、膀胱、脐带腹壁入口。
诚胎儿脊柱:通过脊柱矢状切面观察脊柱,必要时可加作脊柱冠状切面及横切面。
就胎儿四肢:观察双侧肱骨,双侧尺骨、桡骨,双侧股骨,双侧胫骨、腓骨。
⑥胎儿附属物检查i胎盘及脐带: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脐带血管数目。
i羊水量:用羊水最大深度或羊水指数评估羊水量。
⑦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
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丘脑水平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鼻唇冠状切面、双眼球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脐动脉水平膀胱横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矢状切面、肱骨长轴切面(左、右)、尺桡骨长轴切面(左、右)、股骨长轴切面(左、右)、胫腓骨长轴切面(左、右)、孕妇宫颈管矢状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M 型)。
(4)注意事项①虽然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川级)对胎儿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胎儿主要解剖结构通过上述各切面得以观察与显示,但期望所有胎儿畸形都能通过系统产前超声检查检出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