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文化标本_到_文化生活_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苏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苏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苏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苏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逐渐崛起为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和人们对文化体验的追求,苏州的文旅产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苏州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苏州文旅产业发展概况苏州的文旅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对旅游业的重视,苏州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目前,苏州的文旅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以古城区和各类园林为核心的旅游格局,包括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著名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苏州的文旅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旅游资源集中在苏州古城区,导致旅游压力过大,游客流量过大,给城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苏州的文旅产业中,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景区门票和餐饮购物上,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体验项目的开发还比较薄弱。

再次,苏州的文旅产业发展比较依赖政府补贴和项目投资,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市场的敏感度不高。

二、苏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1. 旅游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旅游消费正逐渐从单纯的观光旅游转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主题旅游等多元化发展。

这为苏州的文旅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因为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古建筑,具备了打造文化体验型旅游目的地的优势。

苏州可以开发更多的文化体验项目,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展示、传统节日庆典等,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和参与,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2. 旅游与科技融合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旅游产业也开始与科技融合,开发了更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虚拟化产品和服务。

苏州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智慧旅游导览系统、虚拟现实游览模拟器、无人机航拍景区等新兴产品,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苏州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游客的消费习惯和兴趣进行分析,个性化推荐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着商业化开发、游客涌入和自然灾害等诸多保护问题。

商业化开发带来的矛盾使园林文化价值受到威胁,游客涌入导致环境压力和游客体验下降,自然灾害也对园林构成威胁。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制定保护规划与政策、加强管理与监督机制,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

只有综合利用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实现古典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提升保护意识,促进园林保护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商业化开发,游客涌入,环境压力,自然灾害,保护规划与政策,管理与监督机制,可持续发展,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精致的设计、巧妙的布局和优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明清时代,历经千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典园林面临着商业化开发、游客涌入和自然灾害等多重挑战。

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苏州古典园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研究与探讨,旨在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园林艺术精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前园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瓶颈和难点,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研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古典园林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园林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苏州古典园林渊源全解析

苏州古典园林渊源全解析

苏州古典园林推荐理由苏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苏州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古城,是姑苏文化的发源地,苏州建成已有两千五百多年;苏州拙政园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5A 景区;苏州园林,景致清雅,置身其中,闲风轻拂,让人悠然自得。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起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背景搜索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

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文明印记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

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_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_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_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

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先秦及秦汉时期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早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

这样就出现了圈养、圈种的有一定范围的地方,在甲骨文、糟文、金文中出现了“因、眺囿”“鉴、翻圃”等字,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从事农事、畜牧、手工业制作以及各种杂务劳动的专业奴隶阶层,在解决了生活的劳务后,奴隶主和帝王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游乐戏嬉,其中包括“狩猎”活动。

而那些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一定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御花园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苏州社区考试题库及答案

苏州社区考试题库及答案

苏州社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苏州是中国哪个省份的城市?A. 江苏省B. 浙江省C. 上海市D. 安徽省答案:A2. 苏州著名的园林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是哪一个?A. 拙政园B. 留园C. 狮子林D. 网师园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苏州的传统手工艺?A. 苏绣B. 苏扇C. 紫砂壶D. 苏锦答案:C(紫砂壶是江苏宜兴的传统手工艺)4. 苏州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桂花C. 桃花D. 荷花答案:B5. 苏州话属于哪种方言?A. 吴语B. 粤语C. 闽南语D. 客家话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苏州的著名景点包括以下哪些?A. 虎丘B. 寒山寺C. 苏州博物馆D. 苏州乐园答案:ABCD7. 苏州的传统节日活动包括以下哪些?A. 端午赛龙舟B. 中秋赏月C. 春节灯会D. 重阳登高答案:ABCD三、判断题8.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答案:正确9. 苏州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错误(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0. 苏州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以水乡古镇著称。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苏州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答案: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靠太湖,北濒长江。

苏州以其古典园林、水乡古镇、丝绸、苏绣等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五、论述题12. 论述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其传统文化资源。

答案: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利用其传统文化资源。

首先,苏州加强了对古典园林、古镇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这些历史遗迹得到妥善保存。

其次,苏州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如苏州国际丝绸旅游节、苏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等,推广传统文化,吸引游客。

此外,苏州还鼓励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如苏绣、苏扇等,通过现代设计和市场推广,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最后,苏州注重文化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苏州园林标本的意思

苏州园林标本的意思

苏州园林标本的意思
苏州园林标本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标志,也是比较著名的世界园林之一。

它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对美的追求,为世界建筑提供了珍贵的财富。

苏州园林标本囊括了从明清到晚清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准,将行政体制、宫廷文化、园林艺术、文人创作、建筑规范、观赏体验融为一体,被誉为“天马行空”新释特色。

它从推敲规矩、和谐美感、精工细作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灵感,将磨花方式、元素塑造及结构精益求精,展现出一种自然形态出现的气势十足的园林美。

苏州园林标本展示着一种崇尚自然、绿意盎然、融和自然、协调天、地、水、山、林、花景等环境、突显沉稳而典雅的花园风格,再现了中国古代从多个层次使园林形成一体的神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苏州园林标本既是中国文化景观艺术的瑰宝,又是人类至今未解之谜,它用智慧勾勒绘出一幅中国园林建筑的地图。

它的出现,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激发了我们对建筑创新的更深思索,使园林建筑从古典这种类型,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完美的程度。

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然 而 园林 所在 街 区 的居 民对 园林 的利用 则相 对较 少 , 旦作 为 各级 文物 保 护单 位 , 一
苏 州 园林 也 就成 为 了与街 区居 民生活 相隔 离 的空 间 。这种模 式 缺 乏对 古城 区街 区 居 民生 活 的关 注 , 这是 一种 物本 主义 的城市 旅游模 式 。
基 金项 目 : 育 部 留 学 回 国人 员科 研 启 动 基 金 项 目“ 区重 建 背 景 下 的 历 史 园林 保 护 性 利 用 研 教 社 究— — 以 苏 州 古典 园林 为 例 ” 教 外 司 留 [ 00]5 1 ; 苏省 教 育 厅 高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研 究 项 ( 2 1 16 ) 江
旅 游发 展模 式 , 特征 为 : 游 者 和居 民 的利 益 统 一在 街 区生 活环 境 改善 之 上 ; 其 旅 以
古典 园林 为平 台形成旅 游 者和 居 民间 的 交流 ; 园林 资 源保 护 的旅 游者 和 居 民双 方
参与。
关 键 词 : 苏州 古城 区 ;古典 园林 ; 区旅 游 社
以苏 州 古典 园林 为 资 源 的社 区旅游 发 展模 式 研究
孙 剑 冰
( 州 大 学 社 会 学 院 , 苏 苏 州 25 2 ) 苏 江 113

要 : 苏州 古城 区现存 的 古典 园林作 为 明清 时期私 家 园林 的典 型代 表 , 如
同文化标 本 一般 , 体现 了明 清 园林 文化 和 风 格 。本 文从 苏 州古城 区的居 住 街 区空 间构 成入 手 , 过 重新评 价 古典 园林 作 为街 区 空间资 源的价 值 定位 , 索居 民生 活 通 探 和 园林 文化f . f  ̄融合 的途径 , 此基 础之 上 , n 在 构建 了以苏 州古典 园林 为资 源 的社 区

世界遗产和区域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世界遗产和区域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世界遗产和区域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摘要】旅游业给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旅游业对维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对社会、当地群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有影响,也给当地遗产设施发展与保护带来机遇。

而苏州园林对于苏州的意义更是不可估量。

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候,如何把握利用机遇,规避风险挑战,最终获得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双赢的局面,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世界遗产;旅游发展;互动关系苏州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在众多旅游资源中,以苏州园林最为著名。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

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

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园林吸收了中国私家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统称“苏州四大名园”,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现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网师园、退思园等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区另有怡园、五峰园、惠荫园等73处园林遗存。

这些世界遗产为苏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会给世界遗产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

1 旅游业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1.1 对维护世界遗产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在过去的30年里,苏州的旅游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些发展离不开像园林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得益于政府对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尤其是对旅游业的资本投入,但是这些政策却给世界遗产造成了副作用。

旅游业可以给文化遗产带来效益,同时也可以对遗产造成破坏。

基于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互动发展研究摘要:苏州、徐州分别作为吴文化、汉文化发源地的代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但是,因地域差异及体制阻隔,两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充分发挥苏州、徐州两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江苏南北协同发展,成为江苏旅游的重要命题。

文章通过两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对比分析,根据其差异性和互补性,探讨两地旅游互动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意义,寻求互动发展的最佳模式,从而促进江苏旅游区域联动,南北协调,均衡发展的大旅游格局的实现。

关键词: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互动发展苏州徐州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17-03一、问题缘起与文献回顾1.问题缘起。

吴文化与汉文化是江苏南北两地文化的代表,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

苏州和徐州分别作为吴文化与汉文化的代表,均属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但因地域差异和体制阻隔,两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选择同属于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的苏州和徐州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地旅游产品及其特征,探索两地旅游消费行为规律,研究两地旅游互动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促进江苏旅游区域联动,实现江苏南北旅游协同发展。

(1)随着文化旅游的蓬勃兴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

通过文化旅游活动,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景区景点,还可以感受当地文化,获得精神智力的满足,提高自身旅游活动的层次。

苏州、徐州分别作为吴文化、汉文化发源地的代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

(2)在江苏省发展规划中,苏州、徐州分别为苏南都市圈和苏北都市圈的代表,一南一北,在江苏省整体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两市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借助文化的特色魅力闻名全国。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多年来,两地以两种独特的千年文化为基础,蓬勃的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城市旅游发展。

但是,因地域差异和体制阻隔,两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旅游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开发决定旅游经济发展的快慢和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跟着文人循迹古城1.(4分)游学精神溯源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而终成万世师表。

游学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走向远方的过程。

远方,既是书本内的世界,也是书本外的世界,更是我们心中的世界。

让我们跟着有字无字的书本去游学,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体验人生。

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是当年苏州风光最有代表性的地方。

我被这天堂的美景惊呆了:塔影、波光、石桥、古庙、河房……她的美妙超过了我的想象。

我逛过了虎丘山又乘.马车去寒山寺,看完了寒山寺yìyóu w èi jìn ,还到枫桥对面的小吴山上走了一趟。

回来时已是wàn jiādēng huǒ了,姨妈家的人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这乡下来的孩子出了什么事,至少是在苏州迷路了。

我不是迷了路,而是着.了迷,觉得这苏州简直是一部历史书,一幅风景画。

(选自陆文夫《姑苏之恋》)(1)根据拼音,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ìyóu wèi jìn②wàn jiādēng huǒ(2)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乘.马车(A.chéng B.chén)②着.了迷(A.zhuóB.zháo)跟着诗人寻味乡思2.(8分)班刊准备在“跟着古诗去游学”栏目里辑录一些与思乡有关的诗句。

为了使班刊更美观,班长选了几幅画作插图,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选取与插图匹配的诗句。

①,,古道西风瘦马。

②,。

(张继《枫桥夜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④,。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跟着名家探秘科技3.(2分)出生于吴江的物理学家程开甲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请你根据“人物事迹”介绍,把颁奖辞补充完整。

(不超过20个字)【人物事迹】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更是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

苏州是中国最具江南特色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在全国推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苏州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路径,被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苏州样本”。

第一,古城保护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

然而,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苏州没有将古城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而是将其相互结合。

苏州通过修复和保护古城风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也积极引进现代化的建设理念和技术,推动城市功能的升级和创新。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创意苏州”项目的推进,为苏州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动力。

第二,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产业如丝绸、园林等一直以来都是苏州的特色。

然而,苏州并没有停留在传统产业的层面上,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苏州在传承古老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打造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园区,如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科技园。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让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又具备了竞争力。

第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并重。

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苏州通过鼓励企业创新、支持科研项目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苏州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高级人才。

这种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高地。

第四,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并重。

苏州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苏州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化和环保,积极推动城市绿色化、节能减排等措施。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苏州园林的优势与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和建设现状2. 探讨苏州园林的特色文化和景观3. 分析苏州园林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4. 总结苏州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5. 提出苏州园林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三、调研内容1. 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及建设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苏州园林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造园技艺。

目前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为代表,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 苏州园林的特色文化和景观苏州园林以水墨花鸟画的艺术风格为主,结合自然山水、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文化氛围。

同时,诸如园林建筑、雕刻艺术、摆设布局等,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3. 苏州园林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目前苏州园林多数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有部分私人投资和经营的园林。

园林的经营主要以门票收入和文化创意产品销售为主要盈利方式,同时也进行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

4. 苏州园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苏州园林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景区管理不规范、文化传承不足、游客体验满意度不高等。

5. 苏州园林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了进一步提升苏州园林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我们建议加强对园林景区的管理和保护,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游客体验。

四、结论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瑰宝,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苏州园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园林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苏州园林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苏州园林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苏州园林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江苏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吴恩培1摘要:本文就苏州园林发展的不同阶段——早期发轫及苏州私家园的定型、发展、成熟等——及其文化背景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苏州园林发展不同阶段历史文化中国园林,其风格也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北方皇家园林,以气势宏大见长;一是以南方私家园林(又称为第宅园林),以精致小巧取胜。

前者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承德避暑山庄”(包括周围寺庙)和北京颐和园为代表,而后者则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

在不同历史时期,苏州园林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亦映射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

本文谨就此作一蠡测,以求教于方家。

一、春秋时期,以夏驾湖、姑苏台为例证的吴地王家园林的出现及其文化背景吴地以自然山水和写意山水著称的园林,其出现的年代几乎和吴地出现于史书记载同时。

春秋时期,将东南一隅的姬姓“蛮夷”小国与中原国家相通从而引领吴国崛起的是十九世吴王寿梦。

这一时期,吴国最早的宫苑园林在典籍中开始有了记载。

唐陆广微《吴地记》记载了吴地最早的苑囿──夏驾湖:“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

凿湖为池,置苑为囿。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则指出夏驾湖“在吴县西城下。

吴王寿梦避暑,驾游于此,故名。

”夏驾湖在宋代时“城下但存外濠,即漕河也。

河西悉为民田,不复有湖。

”(范成大《吴郡志》)到了清代,更已是“今多湮为民居”(姚承绪《吴趋访古录》)了。

从上述文献的记载中,今日虽无法得知夏驾湖的规模和样式,但其临水而筑的特点已然显现,后世苏州园林注重以水点缀的构园布局,于是时已现端倪。

典籍中有关苏州王家园林的再次出现,已是到了寿梦的嫡孙、二十四吴王阖闾之时。

阖闾上台后,于公元前514年令伍子胥造筑阖闾城(即今苏州城)。

其后,吴国起兵伐楚。

凯旋归后,《吴越春秋》1作者简介:吴恩培(1947—)男,江苏镇江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研究方向:吴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社会主 义制度下进行的,强调共 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02
坚持党的领导
03
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中国 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发挥 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中的 关键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 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04
创新驱动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科技创 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 升级和经济转型。
苏州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政府、企 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 。
VS
共建共治共享
苏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 性互动。
04
苏州样本的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要点一
发展理念创新
苏州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实践 了一系列创新的发展理念,如“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等。 这些理念为苏州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 大的思想指导。
资源配置优化
01
苏州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可
持续发展。
品质提升
02
苏州加强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城市景观改造和环境整治,提高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功能完善
03
苏州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
力,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社会治理创新
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 质和形象。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 水平。
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水平。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变保护为延续的传统村落“主动式”复兴

变保护为延续的传统村落“主动式”复兴

区旅游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具有 以下三个核心特征 。

的社区不具有实用功能 。如果居民对园林使用率 提高 ,这种功能上的依赖有助于居 民重新感受到
是旅游者和居民利益统一在街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之上 。
当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 间资源进一步被社区居 民直接或者间接 自己所居住的吉城街区的独特魅力 ,促进居 民的
度 不 健 全及 对 文化 价 值 的误 判 ,导 致许 多 传 统村 落 容 易陷 人 两 不 进” 的尴 尬 。 个 极 端一 一保 护 过度 和 开发 过度 。 “ 冻 结 式 ”保 护和 “ 终 结 式 ”开 发 部 不 是
保护过度主要体现为 “ 冻结式”保护,即对原有村落实物 最好的选择 。为此作者建议 ,为推动 ̄ - ' J N - 的健 进行保护,形成村落式博物馆 。随着城市吸引力的不断增强, 康发展 ,走 “ 主动式”城镇化之路 ,将保护转 许 多村 民选 择背井离 乡走进城市 ,原有村庄随着人去楼空 出 变为延续 ,寻找村落尚存的文化遗物 ,加 以保 现 了破败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有关 ̄ l f ] 对古村落进行修整保 护 ,延续其文化内涵 .并确定文化核心主题 ; 护 ,并不断吸引新的商业业态进入 ,典型代表为广州大学城的 同时 ,通过个性挖掘 ,捕捉最能体现村落特 色 练溪古村落 。这种保护方式虽然保存了村落的 “ 躯壳”,但因 的元素 ,加 以运用 ; 在此基础上 ,将开发升级 原住 民已经撤离,村落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呈现的只是 为创新 ,通过产业转型选择 、空间形式构造 、 “ 物是人非”的传统村落面貌 ,这也影响了后期的运营 。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孙剑冰副教授在2 0 1 2 年第l O 期 《 旅游科 间,也是开展各种和生活相关的静态或动态的休

苏州园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报告

苏州园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报告

苏州园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报告篇一:苏州园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瑰宝,以其园林艺术精湛和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于世。

那么苏州园林的历史起源又是如何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苏州园林的历史。

一、苏州园林的起源据史料记载,苏州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周天子曾命令各地修建园林,以供休闲和习武之用。

而据《史记》记载,楚庄王在位时,曾命令其大臣修建田园,以保护百姓的生计,也算是古代苏州园林的前身。

二、苏州园林的发展1.盛唐时期盛唐时期,苏州地区的园林建设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这时的园林以建筑为主,加上园林艺术的精细,使得苏州园林的美名得以流传下来。

2.明朝时期明朝时期,苏州园林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时的建筑和园林设计高超精湛,算是苏州园林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例如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等都是在明朝时期建造的。

3.清朝时期清朝时期,苏州园林的建设更加注重自然和文化之美的结合,园林艺术逐渐追求自然、复古和淡雅的风格。

此时的苏州园林注重的是雅致和文化的深度,这与先前建造的园林建筑有所不同。

三、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是苏州园林恒久不变的魅力所在。

苏州园林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人文底蕴,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

苏州园林的建造历程是一段源远流长、凝结着苏州人智慧、才情和情感的历史。

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苏州园林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无穷的惊喜和美感。

苏州古典园林:文人写意山水园

苏州古典园林:文人写意山水园

苏州古典园林:文人写意山水园(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州古典园林:文人写意山水园苏州古典园林是“文人写意山水园”,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标题: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引言:拙政园作为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吸引人之处,我们进行了一次拙政园调研。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拙政园的特点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共有100名游客参与了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游客对拙政园的印象以及对其吸引力的评价。

实地观察包括对园林布局、景点设置等方面的考察。

访谈则通过与游客沟通,了解他们的游览体验和需求。

二、拙政园的特点1.园林布局精巧:拙政园以苏州园林的精致、雅致而闻名,园林内的建筑、石桥、湖泊等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文化内涵丰富:拙政园注重展示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园林艺术、宜居理念等为主题,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的展示,让游客领略到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3.历史价值突出:作为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拙政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建筑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4.园林氛围浓厚:拙政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园林氛围,让人身心舒畅。

三、对游客的吸引力1.文化体验:通过参观拙政园,游客可以感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中国艺术和历史的了解。

2.休闲放松:拙政园的园林氛围和环境非常适合游客放松心情,享受悠闲的时光,远离尘嚣。

3.知识获取:在拙政园,游客可以了解到园林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艺术欣赏:拙政园内的建筑、石雕、绘画等艺术品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对于喜爱艺术的游客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拙政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园林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顾。

游客在拙政园中可以获得文化体验、休闲放松、知识获取和艺术欣赏等多重需求的满足。

然而,也要注意保护好拙政园的历史价值和环境,确保它能够长久地向游客展示苏州的独特魅力。

苏州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苏州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苏州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不属于城市社区建设内容的是()。

A.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B.促进本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高人均收入C.组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D.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正确答案:B2.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A.社会妇联B.公共事物C.环境D.综治维稳正确答案:B3.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在一次员工座谈会上发现,部分社会工作者因服务认知症老人成效不明显,缺乏工作成就感,出现了倦怠现象,需要采取激励措施。

从重视员工个别差异的角度出发,机构最适宜采取的激励措施是()。

A.让员工共同讨论老人服务发展策略B.为能力强的员工重新设计岗位C.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待遇提出建议D.提供机会让员工参与机构决策正确答案:B4.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的第二次会谈中,有如下对话。

服务对象:“我在舞蹈班学习现代舞,前两次勉强能跟上老师,但下课后就忘记了。

到了第三、四次课,老师教的舞蹈动作越来越多,我完全跟不上,所以就退课了,之前的电脑课也是这样。

”社会工作者:“当你跟不上舞蹈班和电脑班的进度时,你有什么感受呢?”服务对象:“有点挫败,觉得自己好失败”社会工作者:“当你跟不上进度,感受挫折和失败时,你当时有什么想法呢?”服务对象:“认为自己好笨,什么都学不会”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这段对话所处的助人步骤是()。

A.确定服务对象不正确的思维及其导致的情绪B.探索服务对象错误思维与潜在信念间的关系C.要求服务对象自我觉察可能错误的思维方式1/ 9D.检验服务对象重新建立的自我假定的有效性正确答案:A5.在“四个民主”中,()是村民自治的基础A.民主监督B.民主管理C.民主决策D.民主选举正确答案:D6.按《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以下不属于淫秽出版物的是()。

国开作业《城市管理学》 (71)

国开作业《城市管理学》 (71)

题目:()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选项A:增长型选项B:衰退型选项C:波动型选项D:稳定型答案:增长型题目:()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选项A:增长型选项B:稳定型选项C:波动型选项D:衰退型答案:增长型题目: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

选项A:法定社区选项B:自然社区选项C:居住型社区选项D:功能社区答案:自然社区, 功能社区, 法定社区题目: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

选项A:职业型社区选项B:法定社区选项C:居住型社区选项D:法定社区答案:职业型社区, 居住型社区题目: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

选项A:集中型选项B:自治型选项C:政府主导型选项D:混合型答案:混合型, 政府主导型, 自治型题目: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

选项A:劳动年龄选项B:托幼年龄选项C:中小学年龄选项D:老龄答案:中小学年龄, 老龄, 劳动年龄, 托幼年龄题目: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

选项A:波动型选项B:增长型选项C:稳定型选项D:衰退型答案:稳定型, 衰退型, 增长型题目: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

选项A:老龄化趋势凸显选项B:文化结构的高层化趋势选项C: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消除化选项D: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答案:老龄化趋势凸显, 文化结构的高层化趋势, 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 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消除化题目: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选项A:新加坡选项B:美国选项C:法国选项D:日本答案:美国题目: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选项A:日本选项B:新加坡选项C:美国选项D:法国答案:新加坡题目:混合型模式是政府-居民处于双重主导地位、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种实施方式并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8月第26卷第4期旅游科学Tourism Science Aug.,2012Vol.26,No.4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12)-04-0001-07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孙剑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作为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如同文化标本一般,体现了明清园林文化和风格。

本文从苏州古城区的居住街区空间构成入手,通过重新评价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探索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相互融合的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其特征为:旅游者和居民的利益统一在街区生活环境改善之上;以古典园林为平台形成旅游者和居民间的交流;园林资源保护的旅游者和居民双方参与。

关键词:苏州古城区;古典园林;社区旅游收稿日期:2012-01-03;修订日期:2012-08-09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社区重建背景下的历史园林保护性利用研究———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教外司留[2010]156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09SJD790047)作者简介:孙剑冰(1975-),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

1引言中国现存的古园林主要为明清时期所建,这些园林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规模较大的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承德地区;另一类是官僚或者富商拥有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

私家园林大多位于城市的居住街区,是附属于住宅的宅园;也有一部分是位于郊外,用作避暑等短期休养的别墅园。

与位于城市街区受到用地限制的宅园不同,别墅园因为位于郊外,因而规模相对较大。

私家园林中的别墅园集中于扬州郊外的瘦西湖一带,而宅园则主要集中在苏州古城区。

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见证了明清时代造园家的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手法,代表了明清时期的园林文化和风格。

作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独特风格的园林代表,苏州古典园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确立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在“冷冻”保存的原则下,成为独立于街区生活的“文化标本”。

苏州古城区的私家园林分布于城区多个传统居住街区内。

这些传统居住街区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2继承了街道和水路纵横交错的传统空间结构,既是保存有较好历史风貌的历史空间,同时也是现代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间。

传统的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城市旅游模式中,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的园林风格吸引着国内外的旅游者。

然而园林所在街区的居民对园林的利用则相对较少,一旦作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园林也就成为了与街区居民生活相隔离的空间。

这种模式缺乏对古城区街区居民生活的关注,这是一种物本主义的城市旅游模式。

传统的物本主义的旅游发展模式既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上面临困境(雍振华,2002),也越来越难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将传统的旅游资源融合到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情景之中发展社区,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也开始涉足社区旅游的研究,如关于社区旅游发展理论的基础研究(魏敏,颜亚玉,2008),关于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的实证性研究(余向洋,2006),从文化权理论的角度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研究(刘旺,王汝辉,2008)等。

然而,如何针对历史文化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城市生活的特点构筑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尚缺少个案研究的积累。

本文从古城区的居住街区空间构成入手,探讨苏州古典园林在街区生活环境中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古典园林资源和市民生活相结合的旅游发展之路。

通过对苏州古城区社区旅游模式的探讨,寻找解决历史城市在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途径。

2古典园林在古城区居住街区的价值定位2.1古典园林在苏州古城区居住区中的空间构成上的意义苏州古典园林大多数位于古城区的传统居住街区内。

街区是指由城市的主干道或次主干道围合成的街坊群,苏州古城区有54个这样的街坊群。

这些街区是构成古城区格局的基本单元,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而处于这些街区中的苏州古典园林在街区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意义:首先,苏州古典园林是街区内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古城区的居住街区,历史上由于具有水路交通和生活供水功能,沿水路的部分往往成为街坊的外部空间,背离水路的部分则成为街区的内部空间。

古典园林大多数为明清时期官僚或富商的私家园林,园主基本上用轿子作为交通工具,生活用水靠园内掘井取地下水,所以对河道的利用相对较少。

为了确保较大规模的用地,园林大都建在背离河道的街坊内部空间里。

现在苏州古城区,由于城市开发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街坊的内外关系发生了变化。

私家园林的位置以及和街坊、街区空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由于沿水路的建筑被拆除或原有水路被填埋,原有的道路被拓宽成主干道或次主干道,一些街区因此被重新划分,部分私家园林也由于与被拓宽了的道路相临,其所在的位置成为了街区的外部空间,比如与街区主干道相临的拙政园等(见图1)。

虽然如此,大部分私家园林仍然位于街坊或街区的内部空间,比如和街区内部街道相临的狮子林、和街坊内步行小巷相临的艺圃等(见图1)。

Tourism Science 旅游科学图1苏州古典园林在街区位置状况示例图其次,苏州古典园林是街坊平面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之一。

以水路和道路为边界,南北70 95米、东西350米的街坊空间是苏州传统居住街区的基本构成单位。

这样的空间平面由若干南北50 80米、东西55 65米的邻组单位构成;而每个邻组单位又由4 7个落构成;苏州传统住宅一般为4 6进,由南至北呈纵向排列,形成落(鲍家声,1993)(见图2)。

街坊内有由一个落构成的小型住宅,也有由若干落构成的大型住宅。

作为江南地区的繁华城市,为了保证高密度的人口居住,需要集约地利用土地。

因此,住宅东西方向的宽度明显小于南北方向的进深,即缩小每户住宅的东西方向的宽度,以节约利用土地。

为适应街区这种集约性的用地方式,苏州古典园林运用了各种造园手法尽量在有限的空间内构造丰富景观,形成相邻于园林住宅部分的边落,这成为街区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

图2苏州古城区街坊平面构成(王郁,三村浩史,東樋口護,1998)另外,苏州古典园林是保持街区景观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园林主人大多为苏州的优美风景和舒适生活环境所吸引而选择在此地养老或隐居。

苏州古典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它更追求淡雅风格,外部构成也更强调和街区景观的协调。

园林尽量缩小和街道相邻的部分,尽可能使园林用地向内部扩展。

从街道来看,内部园林的存在基本不外露,外部装饰精良,使用色彩单纯的花岗岩等,门、窗、墙壁等使用白色、淡灰色等与街道风格相协调的色彩。

2.2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苏州古城区内河道纵横,保持着河街并行的传统空间结构关系。

传统街区的道路空间是街区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街道一般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具有缓和斜率或者曲率的斜线、折线或曲线(阮仪三,等,2005),这使街道的视线距离较与其平行的河道相对要短。

只有近景、少有远景是街道景观的一个特点。

街道空间3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4由此而产生了较强的空间封闭性和识别性,成为街区居民共同拥有的半私有空间。

有时在道路的交叉处局部拓宽,形成可逗留的开放空间。

路边的水井台、古树下、码头附近是居民主要的社会交往场所。

这样的街道空间,除了具备交通功能外,还是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

古城区的居住街区至今仍保持着这种传统街区的空间结构,街区内的开放空间以这种附属于街道的空间为主,而成片的公共绿地空间则较少。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强街道的交通功能,古城区的很多道路被拓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街区的街道作为居民户外活动场所的功能逐渐降低。

从保护街区历史空间角度而言,在这些街区创造新的开放空间比较困难。

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创造更多的开放空间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是古城区面临的问题之一。

如前所述,苏州古典园林在街区空间构成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园林在街区中占有一定的规模空间。

园内除了各种园林建筑外,还拥有水池、假山、花草这些丰富的自然要素,对缺少成片空地的传统街区来说,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空间显然是宝贵的空间资源。

2.3居民对园林的直接与间接利用刘敦桢等人早在建国初期的研究中就曾指出,苏州古典园林是人民游憩的重要场所(刘敦桢,2005)。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园林逐步对外开放。

然而作为著名的文化遗产,因其卓越的历史、艺术特性,一些大中型苏州古典园林主要还是为旅游者所利用。

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园林里设有茶社、书场等,越来越多的居民到园林内特别是中小园林内饮茶、聊天、赏景,放松身心。

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实地考察发现,社区居民利用园林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区居民的自发行为,居民利用住宅附近的古典园林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晨练、乘凉等;另一种是通过一些中介组织,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等,将园林用作开展社区活动的场所。

历史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林山泰久,1998)。

在古典园林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应促进园林在街区范围内的间接或直接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价值。

具体来说,一方面将小规模的园林培育为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促进居民对园林空间的直接利用;另一方面居民通过感受园林周围的历史、文化氛围,实现对园林空间的间接利用。

特别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等的大规模园林可以通过改善古典园林周围的环境来扩大居民对园林的间接利用。

总之,由于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的融合,园林空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标本”,更是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古城区传统街区居民的现实的“文化生活”状态。

作为私家园林的苏州古典园林是生活的文化空间。

明清时期,苏州私家园林往往结合空间和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开展各种静态或动态的娱乐活动,积极地将园林空间整合至日常生活之中(孙剑冰,2009)。

作为日常生活的场所,苏州古典园林曾经具有社交、修养和娱乐功能,将自然引入生活空间,也成为苏州古典园林所体现的精神。

在生活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现代社会,虽已无法恢复园林往日的生活情景,但通过居民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形式融合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这是继承5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园林功能及精神的有效途径,也为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苏州古城区社区旅游模式的构建苏州古城区的传统居住街区是以步行者的行为和感知为中心而形成的城市空间,无论是街道的宽度还是建筑物的高度,都保持着人性化的尺度。

城市社区旅游,是以在街区内漫步、享受整个街区环境为特征的,这和一般的以游览个别旅游景点为重点的周游型旅游不同,古城区的传统街区成为社区旅游的舞台,在这一舞台上,街区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成为构成社区旅游的两个主体(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