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过程

合集下载

SDH原理(华为SDH原理)非常通俗

SDH原理(华为SDH原理)非常通俗

目录第1章SDH概述31.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为什么会产生SDH传输体制31.2 与PDH相比SDH有哪些优势61.3 SDH的缺陷所在9小结10习题11第2章SDH信号的帧结构和复用步骤112.1 SDH信号——STM-N的帧结构112.2 SDH的复用结构和步骤152.3 映射、定位和复用的概念25第3章开销和指针283.1 开销283.2 指针39小结44习题44第4章SDH设备的逻辑组成454.1 SDH网络的常见网元454.2 SDH设备的逻辑功能块47小结61习题61第5章SDH网络结构和网络保护机理625.1 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635.2 链网和自愈环645.3 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特点745.4 SDH网络的整体层次结构765.5 PDH向SDH过渡的策略77小结78`习题78第6章光接口类型和参数796.1 光纤的种类796.2 6.2 光接口类型806.3 光接口参数81小结83习题84第7章定时与同步847.1 同步方式857.2 主从同步网中从时钟的工作模式867.3 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要求877.4 SDH网的同步方式877.5 S1字节和SDH网络时钟保护倒换原理91小结95习题95第8章传输性能958.1 误码性能968.2 可用性参数998.3 抖动漂移性能100小结103习题103第1章 SDH概述目标:1.了解SDH的产生背景——为什么会产生SDH传输体制。

2.了解SDH体制的优点和不足。

3.建立有关SDH的整体概念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1.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为什么会产生SDH传输体制在讲SDH传输体制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SDH到底是什么。

那么SDH是什么呢?SDH 全称叫做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由此可见SDH是一种传输的体制(协议),就象PDH——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一样,SDH这种传输体制规范了数字信号的帧结构、复用方式、传输速率等级,接口码型等特性。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概要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

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 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

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

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 先后建立。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

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

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时间:20世纪60年代早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第4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4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3. 接入ISDN的物理结构 1.终端设备(TE) 指利用ISDN传输信息的用户设备, 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或电视会议 机、数字电话等。 TE有两类。
30
4.1.2 ISDN的网络结构及用户终端
3. 接入ISDN的物理结构 1)1类终端设备(TE1)。TE1又 叫做ISDN标准终端设备。它是符 合ISDN接口标准的用户设备。如 数字电话机和四类传真机。 2)2类终端设备(TE2)。TE2又 叫做非ISDN标准终端设备。是不 符合ISDN接口标准的用户设备。
4.1.2 ISDN的网络结构及用户终端
1. ISDN基本网络结构 ISDN的全部信令都采用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因此 在用户--网络接口及网络 内部都存在单独的信令信 道,和用户信息信道完全 分开。
27
4.1.2 ISDN的网络结构及用户终端
2. 用户端接入ISDN的方式
用户线接入方式从速率和用户配置 上划分共有五类:
32
4.1.2 ISDN的网络结构及用户终端
3. 接入ISDN的物理结构 4.T接口 T接口也是八线接口。T接口连接 客户端NT2交换设备和本地回路终 结设备(NT1)。T接口与S接口 的功能一致,只是位置不同。
33
4.1.2 ISDN的网络结构及用户终端
1
第4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因为ISDN是全部数字化的电路,所 以它能够提供稳定的数据服务和连接 速度,不像模拟线路那样对干扰比较 明显。在数字线路上更容易开展更多 的模拟线路无法或者比较困难保证质 量的数字信息业务。例如除了基本的 打电话功能之外,还能提供视频、图 像、远距教学与数据服务。ISDN需 要一条全数字化的网络用来承载数字 信号(只有0和1这两种状态),与 普通模拟电话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

浅谈家庭宽带发展趋势及其综合业务接入建设策略

浅谈家庭宽带发展趋势及其综合业务接入建设策略

浅谈家庭宽带发展趋势及其综合业务接入建设策略【摘要】在家庭宽带普及,以及智能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新时期家庭宽带建设与业务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

为了更好地践行“宽带中国”战略发展目标,推动社会发展,各电信运营商开始大力发展和建设全业务家庭宽带网络。

本文介绍了家庭宽带业务发展趋势,并对家庭宽带综合业务接入建设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家庭宽带;发展;综合业务;建设策略;引言随着我国宽带领域4G网络和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宽带中国”下国内家庭宽带业务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机遇。

比如逐渐实现农村地区固定宽带普及率超过80%,城市地区基本实现光纤入户,真正将家庭宽带业务打造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家庭生活与生产,服务各行各业发展[1]。

一、家庭宽带业务发展趋势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数字电视、远程可视、远程控制、家庭各电气终端设备互连互通等新颖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家庭智能业务的需求高宽带化、智能化的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应用需求,必将通过宽带建设向智慧家庭延伸,在新时代下,新的家庭宽带业务模式将以信息化服务、数据化服务、云服务、智能化服务全程贯穿。

二、当前家庭宽带综合业务接入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家庭宽带宽带综合业务接入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管道管孔资源紧张。

随着各业务的迅速发展,存在部分道路管道资源已经敷设占满,制约了家庭宽带网络的建设;二是新建光交箱一般都在道路边、绿化带等公共区域,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因此需要向城市相关管理部门报建获批,相对审批周期较长,影响了工程进度;三是因在城市人行道上或跨道路开挖管道,开挖前必须先办理繁琐的市政掘路手续,费用高,同时影响工程进度;四是因光交接箱位置与业务需求点不在主干道路同侧,或光交接箱位置在该业务需求区域繁华区域,或光通道衰减过大,这些因素增加了家庭宽带光缆接入难度,而光缆纤芯分配与家庭宽带发展的需求纤芯不匹配,也会导致光缆纤芯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网络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网络技术
22
6.ATM的业务类型(续) ATM论坛后来定义了5种业务类型,用于取
代ITU-T定义的4种A、B、C、D业务类型
23
7.ATM应用 高带宽ATM主干 ATM局域网 中心局的ATM交换机 实时多媒体信息的大规模发布
24
8.3.4 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技术方案
以现有电话网铜线为基础的DSL技术 以电缆电视工业为基础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 光纤网络接入技术 无线卫星接入技术
B-ISDN的核心技术是采用ATM实现高效的传输、交换和复用。 B-ISDN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满足各种各样的服务质量(QoS)要
求。
7
2.宽带ISDN的业务类型
交互式业务:
在用户间或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双向信息交换的服务 包括三种类型:
会话性业务:支持实时交换的服务,如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等 消息性业务:存储转发服务,如语音、文字和图像的电子邮件业务 检索性业务:用户从信息库检索公用信息的业务,如文件、资料、广
第八章 网络技术展望
8.1 网络演变概述
8.1.1 网络技术的演变
1.低速→高速 2.专用网→公用网→虚拟专用网 3.面向终端的网→资源共享网 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 5.各种通信控制规程→国际标准 6.单一的数据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7.微机到主机→对等通信→客户/服务器→网站/
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连接而 成的光网络
35
5.光纤接入技术
(4)光纤接入方式
用户室内
光分路器
O
配线
FTTH
ONU
FTTO

换 端
分路器
O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很详细)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很详细)

第1章网络及其系统设计本章要点: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1.3 宽带城域网的设计与管理1.4 接入网技术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1.1 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在一起、由专门的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重点: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

这里既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资源,如磁盘空间、打印机、绘图仪等,也包括软件资源,如程序、数据等。

1.1.2 网络的发展过程1.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阶段人们通过通信线将计算机与终端(terminal)相连,通过终端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主机多终端。

1969年在美国建成的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在ARPAnet上首先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不同计算机互连的网络,它是今天因特网的前身。

3.计算机网络成熟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问题的研究,即为OSI参考模型。

4.高速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光纤在各国的信息基础建设中被逐渐广泛使用,这为建立高速的网络辅垫了基础。

千兆乃至万兆传输速率的Ethernet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中,而基于光纤的广域网链路的主干带宽也已达到10G 数量级。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以通信所使用的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2.以使用网络的对象分类公众网络和专用网络3.以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4.以网络传输速度的高低分类低速网络和高速网络5.按互连规模与通信方式分类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重点:最常用的两种计算机分类方法为:(1)按传输技术将其分为广播式网络与点-点式网络;(2)按覆盖范围与规模将其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1.1.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能过将一个企业或机关的办公电脑及其外部设备联成网络,可以实现在信息共享和公文流传。

《现代电信网》-7

《现代电信网》-7

N-ISDN的组成
N-ISDN的用户接口
• 基本接口(BRI)也叫基本速率接口,是把现有电话网的普通用 户线作为ISDN用户线而规定的接口,它是ISDN最常用、最基 本的用户—网络接口,是为了满足大部分单个用户的需要设计的。 基本接口由两个64kbit/s的B信道和一个16kbit/s的D信道构成, 复用在一对用户线上,即2B+D。用户可以利用的最高信息传输 速率是264+16=144kbit/s,加上帧定位、同步及其他控制比特, 基本接口的速率达192kbit/s。 • 基群速率接口(PRI)又称一次群速率(2048kbit/s)接口,主 要面向网吧和设有PBX或者具有召开电视会议用的高速信道等业 务量很大的用户。接口的信道结构为30B+D,其中30个B信道 (业务信道)的速率为64kbit/s,D信道(控制信道)的速率也 为64kbit/s。30B+D基群速率接口的最高速率接近2Mbit/s。
ATM交换—VP/VC交换
VP交换
VC交换过程
B-ISDN/ATM参考模型
ATM协议参考模型分层功能
ATM网络分层模型
B-ISDN业务
思 考 题
1.什么是N-ISDN?画出N-ISDN的组成示意图。 2.分别说明N-ISDN的两种用户接口、各信道速率。 3.画出ATM信元及信头结构,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4.比较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5.画出ATM协议参考模型,并作简要说明。 6.简要介绍B-ISDN的业务。
7.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引入 2.异步转移模式的基本原理 3.B-ISDN/ATM参考模型 4.B-ISDN业务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引入
• N-ISDN已越来越不适应大量出现的需要更高 速率与更大带宽的通信业务。

通信专业必知的基础知识

通信专业必知的基础知识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电信网(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构成多个用户相互通信的多个电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是人类实现远距离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利用电缆、无线、光纤或者其它电磁系统,传送、发射和接收标识、文字、图像、声音或其它信号。

电信网由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三要素构成,运行时还应辅之以信令系统、通信协议以及相应的运行支撑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通信体系正向数字化的电信网发展,将逐渐代替模拟通信的传输和交换,并且向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电信网具有全程全网互通的性质,已有的电信网不能同时更新,因此,电信网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电信网按不同的分类体系可以划分如下: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

按服务区域范围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国际电信网等。

按传输媒介种类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等。

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等。

按结构形式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栅格网、总线网等。

按信息信号形式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等。

按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异地转移模式(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什么是智能网?智能网(Intelligentized Network)的思想起源于美国。

20世纪80年代初,AT&T公司就采用集中数据库方式提供800号(被叫付费)业务和电话记帐卡业务,这是智能网的雏形。

后来国际电联ITU-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在1992年正式命名了智能网一词。

智能网是在现有交换与传输的基础网络结构上,为快速、方便、经济地提供电信新业务(或称增值业务)而设置的一种附加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应用 ISDN数字网

计算机网络应用  ISDN数字网

计算机网络应用ISDN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SDN)俗称“一线通”,是在电话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

ISDN是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提供从终端用户到终端用户的全数字服务,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等综合新兴的全数字化传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分为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arrowband-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N-ISDN)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roadband-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B-ISDN)两种。

其中,N-ISDN向用户提供的有基本速率(2B+D,144Kbps)和一次群速率(30B+D,2Mbps)两种接口。

基本速率接口包括一般用来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的能独立工作的B信道,和用来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的D信道;B-ISDN向用户提供155Mbs以上的通信能力。

但是,由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目前还不大可能投入大量的使用。

而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具备了商业化推广的条件。

因此,通常所说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实际上是指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的网络构成与PSDN基本相同,包括用户网、本地网和长途网三部分。

其中,用户网是指用户所在地的用户设备和配线。

但在ISDN环境下,用户的进网方式要复杂的多,其中根据用户接入ISDN所需的一种功能(功能群)、参考点(用来区分功能群概念上的点)的概念定义了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如图6-12所示。

图6-12 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在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中,功能群分为:●NT1网络终端1(Network Terminal 1,NT1)是用于用户处的物理和电器终端装置,它属于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设备,是网络的边界,主要实现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功能。

国家电网招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模拟试卷五

国家电网招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模拟试卷五

国家电网招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模拟试卷五[单选题]1.和通信网络相比,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的功能是()。

A.数据通信B.资(江南博哥)源共享C.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D.分布式处理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计算机网络的本质功能是资源共享。

[单选题]2.目前在计算机广域网中主要采用()技术。

A.编码解码B.电路交换C.报文分组交换D.令牌总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1.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要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共享资源包括:(1).硬件资源(CPU,内存、磁盘、磁带机、打印机、绘图仪……)(2).软件资源(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工具软件、应用程序……)(3).数据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通信技术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星型网。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分组交换技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构成用户资源子网,1969年12月,美国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ARPANET(Internet前身)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联参模型(OSI/RM)”为标准框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公布OSI/RM,80年代中期Internet出现(TCP/IP)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信息高速公路阶段;高速性、交互性,广域性。

3.计算机网络包含的三个主要局部:(1).若干个主机(2).一个通信子网(3).一系列的协议(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4.透明性:用户在访问网络时,只要知道结果,无需知道是怎么访问以及所访问的资源的地理位置。

5.计算机网络构成:网络结点,连接这些网络结点的通信链路(按拓扑结构分)用户资源子网,通信子网(按逻辑功能分)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按系统组成分)6.网络结点(网络单元):(1)访问结点(端结点):用户机和终端设备,起信源和信宿作用。

(2)转接结点(中间结点):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起数据交换和转换作用。

(3).混合结点(全功能结点):既作为(1)也可作为(2)7.通信链路:物理链路,逻辑链路(真正具备数据传输控制水平)8.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数据的传输、交换及通信控制,(网络结点,通信链路)(用户)资源子网:访问网络、处理数据(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终端)9.网络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终端、通信设备主机系统:服务器(文件、数据库、邮件、打印机服务器);工作站(客户机):无盘;带盘(具有本地处理水平)终端:不具有本地处理水平(图形终端、显示终端、打印机终端)网络接入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10.网络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NOS),网络通信协议,各种网络应用系统。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习题集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
6、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 )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网技术 C、广播电视技术 D、通信 技术 7、TCP/IP的核心思想是:对于OSI,在传输层和网络层建 立一个统一的( )网络,以屏蔽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 有关部分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普遍的连通性。 A、物理 B、逻辑 C、虚拟物理 D、虚拟逻辑 8、在电子商务中,( )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A、高效性 B、集成性 C、安全性 D、可扩展性 9、个人通信是现代无绳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和( )的综 合产物。 A、智能网技术 B、Internet C、多媒体技术 D、光纤通信 技术 10、通信局(站)直流基础电源的额定电压为( )。 A、-24V B、+24V C、-48V D、+48V
二、多项选择题
6、智能网一般由( )、智能外设、业务生成环境等几个 部分组成。 A、业务交换点 B、业务控制点 C、业务数据点 D、业务 管理系统 7、No.7信令方式规定的基本信号单元格式有( )。 A、消息信号单元 B、链路状态信号单元 C、填充信号单 元 D、空闲信号单元 8、GPS卫星系统可以由( )组成。 A、GPS卫星系统 B、地球站 C、性能分析 D、性能管理 控制 9、性能管理包括( )功能。 A、性能采集 B、性能监测 C、性能分析 D、性能管理控 制 10、故障管理有关的管理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故障类型 B、故障原因 C、故障级别 D、故障时间
15、信令网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信令网管理是在信令网出现故障或拥塞时, 完成信令网的重组,保证信令网路正常工 作。它由MTP第三功能级完成,包括信令 路由管理、信令业务管理、信令链路管理。
16、同步网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我国同步网分为哪几级?

谈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的发展历程

谈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的发展历程

谈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的发展历程本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

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标签: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发展;历程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手段,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

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式上升的。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

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

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

随着数字通信与PC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C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

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

二、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

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第6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6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3) 传输网络:包括各种功能的传输网络,即窄带 传输网、宽带传输网、公共信令传输网以及分 组交换网等。64kbit/s 电路交换连接的是 ISDN的基本功能,此外,还有 384kbit/s 的 中速电路交换功能及大于1.5Mbit/s 的高速电 路交换功能。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
基本速率入口-BA(Basic Access)
➢B:64kb/s D:64kb/s
➢净速率:30B+D=1984kb/s
23B+D=
1536kb/s
➢T/U接口实际速率=净速率+控制信息
30B+D=2048kb/s
23B+D=1544kb/s
ISDN的网络功能
低层功能
➢电路交换功能
64kb/s 的电路交换连接功能 64kb/s~2Mb/s的电路交换连接功能
网络终端2(NT2)
➢智能网络终端,包含OSI 1~3层的功能(ISPBX、集中器、局域 网)
➢I S D N 第 2 、 3 层 的 协 议 处 理 和 多 路 复 用 ➢交 换 、 集 线 控 制 ➢解 决 D 信 道 接 入 竞 争 ➢维 护 功 能 、 供 电 、 同 步 等 ➢I S D N 附 加 业 务 的 处 理 功 能
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ISDN是一个数字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一切信号(信令及信息)都以数字形 式进行传输和交换。
与现有PSTN不同,原始信号在终端就完成了数字化。
➢ISDN完全可以由现有的电话综合数字网(IDN) 演变而来
电话网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普及、最成熟的网 络。
电话综合数字网(IDN)除了用户环路以外均采用了数 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最易扩展成完全的数字网络。
图6-4 ISDN的一般结构

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方向

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方向

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方向摘要:随着以因特网为核心的数据业务的持续发展,宽带化网络已成为发展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宽带网的基础知识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目前使用的宽带网技术,最后展望了宽带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宽带通信网;宽带网技术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引言宽带的通信质量和能力都远远超越了我们目前普遍使用的窄带通信系统,主要表现在数据通信能力、图像通信能力方面。

宽带网甚至可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召开电视会议,看清彼此的动作、表情、语气,就像只相距1米一样。

换句话说,只要带宽足够宽,任何信息都能够最迅速和准确的传递。

宽带通信网是一种全数字化、高速、宽带、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智能化通信网络。

宽带通信网的显著特点就是在信息数据传输上突破了速度、容量和时间空间的限制。

宽带通信近技术年在世界上发展非常快,目前,四种主要宽带技术较为流行,它们分别是DSL、LAN、PON和3G无线宽带技术。

1.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1986年,王运丰教授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启动,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

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

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创立,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数据通信的发展史

数据通信的发展史

数据通信的发展史(发展现状与成果)利用电磁波通信的历史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1837年电报开始的通信初级阶段;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开始的近代通信阶段;80年代以后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的现代通信阶段。

历史发展:1837年,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1843年,亚历山大·本取得电传打字电报的专利1864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1876年,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1879年,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1880年,第一个付费电话系统运营1892年,加拿大政府开始规定电话速率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907年,电子管问世,通信进入电子信息时代1915年,横贯大陆电话开通; 实现越洋语音连接1918年,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1925年,开通三路明线载波电话,开始多路通信1936年,调频无线电广播开播1937年,雷沃斯发明脉冲编码调制,奠定了数字通信基础1938年,电视广播开播20世纪40年代二战期间,雷达与微波通信得到发展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1947年,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问世,为通信器件的进步创造了条件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1950年,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1951年,直拨长途电话开通1956年,敷设越洋通信电缆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1962年,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60年代,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理论与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1969年,电视电话业务开通20世纪70年代,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0世纪80年代,开通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陆续制定20世纪90年代,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各种无线通信和数据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光纤通信得到迅速普遍的应用;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发展,1997年,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发展现状与成果:卫星通信:1982年国际海事通信组织开通由四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的INMARSAT系统,实现全球移动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S/T 接入属性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2)用户终端业务 用户终端业务是用户-网络接口上的TE1和TE2提供的 业务。用户终端业务包含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和终端本 身具有的通信能力。可以把用户终端业务理解为用户利
用终端获得的业务。用户终端业务相当于OSI模型的全部
七层结构。ISDN支持的用户终端业务包括:电话、用户智 能电报、G4传真、混合通信、可视图文、用户电报、数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1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过程
1.1.1公众电话网 是支持话音通信的通信网络,以交换机为核心,采用星型方
式连接电话机,为用户提供连接服务。
1.人工交换(ManualSwitching)阶段
乔治·贝尔于1876年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至今已经100
多年。在第一部电话机发明不久,就发明了电话交换机。最早的 电话交换使用人工转接方式,接线话务员使用塞绳(Link)把要通 话的两端物理上连接起来。人工电话的通信容量小,交换效率低, 但它是一次远程电信号通信的跨跃。
1965年,美国贝尔公司开通了第一部程控电子交换机。
最初的程控交换机采用模拟技术,属于空分交换机,它的话 路部分保留了机械特点。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1.2综合数字网(IDN) 20世纪50年代初,数字传输开始普及使用,话音的数字 信号处理已经非常经济。采用脉冲编码调制的数字传输于 20世纪60年代用于局间中继。 综合数字网是由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综合而成的数字 电话网。数字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使用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减少了网络成本,增加了网络容量。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3.电子交换(ElectronicSwitching)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交换 技术中使用了电子技术,这种交换技术称为电子交换。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对于现代科学技术
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
领域。同样,计算机技术被引入交换技术中,产生了“程序 控制”这一全新的交换技术。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承载业务
承载业务提供在用户间实时传送信息的手段。ISDN在
用户-网络接口的业务接入点(参考点S或T)提供的电信业务 称为承载业务。承载业务是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一种低层的 信息传送能力,不同的终端可以利用相同的承载业务。定义 承载业务便于将来各种新的业务的引入。承载业务相当于
OSI模型的下三层。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2.ISDN提供的业务 ISDN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它既支持已有的话音和数
据业务,还提供多种新的业务。
CCITT规定ISDN有三类业务: ·承载业务(BearerService)。 ·用户终端业务(Teleservice)。 · 补充业务(SupplementaryService)。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信道种类 ISDN中信道表示接口信息的传送能力,根据不同速率、 信息性质和容量,可以有不同的信道。 (1)从传送信息的性质信道可以分为:
·信息信道:用以传送各种用户信息。 ·信令信道:用以传送各种控制用的信令信息。
(2)从信道容量可以分为B信道、D信道和H信道。
·B信道:速率为64kb/s,用来传送用户信息。可以传送数字话音、 低速数据等。 ·D信道:速率为64kb/s或16kb/s,用以传送控制信令来控制信息信 道。可以传送信令和低速数据。 ·H信道:速率为384kb/s、1536kb/s、1920kb/s,是高速通道,用来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主叫线号码识别限制(CLIR): 禁止为被叫用户提供主叫用户的ISDN号码和子地址号码。
·被叫线号码识别显示(COLP):
向主叫用户提供主叫用户的ISDN号码和子地址号码的显示。 ·被叫线号码识别限制(COLR): 禁止为主叫用户提供主叫用户的ISDN号码和子地址号码。 ·恶意呼叫识别(MCI):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1.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ISDN的定义及特性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对于ISDN的定义 是:ISDN是这样一种网络,它由综合数字网(IDN)演变而成,
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以支持一系列广泛的业务(包括话
音和非话音业务),它为用户进网提供一组有限的标准多用 途用户-网络接口。
可以使用三类参数描述承载业务的属性。
(1)信息传送属性 (2)接入属性 (3)一般属性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信息传送属性 信息传送属性表示由一个S/T参考点到另一个或多个 S/T参考点之间网络传送信息能力的属性。 (2)接入属性 接入属性表示在S/T参考点上通路速率和协议的属性, 它涉及到S/T点处1~3层的规范。 (3)一般属性 一般属性指可以利用的补充业务及业务质量要求的属 性。 一般属性 信息传递属性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6)附加信息传送补充业务 ·用户-用户信令(UUS): 允许在通信期间通过信令通路在用户-用户间传送少 量数据。
(7)计费类补充业务
·收费通知(AOC):
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向用户提供资费信息。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3.ISDN网络结构
ISDN网络结构如图1.2所示,它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64kb/s电路交换功能。 ·64kb/s非交换功能(专线功能)。 ·>64kb/s电路交换功能。 ·>64kb/s非交换功能(专线功能)。 ·分组交换功能 ·帧中继功能。 · 用户线交换功能。 端到端的ISDN网络由网络部分和用户驻地部分组成。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图1.2ISDN网络结构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4.ISDN信道种类和接口类型
几个术语: •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表示形式; • 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的信号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 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去表示0、1比特序 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表示。 • 信道(channel)是传送信号的通路。 • 信道容量:某个信道传输数据的速率有一个上限,也叫做信道的最大 传输速率。 • 信道带宽:某个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 •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 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就是将数字信 号 1 或 0 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来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去传输。 • 宽带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 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另一种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提供30B+D的基群信道,其中D信道 的传输速率为64kb/s。基群信道用于连接用户小交换机、局域 网络、会议电视等要求高速信道传输的设备。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2)ISDN提供综合业务 在实现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的基础上,任何业务包括话音、 数据、文字、图像等只要可以实现数字化,该业务就可以在 ISDN上传输,实现业务的综合。综合业务数字网不仅能传送
在被叫用户占线时,网络监视被叫用户通话状态,一旦检 测出被叫用户通话结束,网络通知主叫用户并自动建立连接。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4)多方通信类补充业务 ·会议呼叫(CONF):
允许一个用户同时和多个用户进行通信。
·三方通信(3PTY): 使用户在保持现有连接的同时与第三方用户建立连接, 形成三方之间的相互通信。 (5)社团性补充业务 ·封闭用户群(CUG): 使用户构成一个群体,群体内部用户可以相互通信,但 禁止外部用户与群体内用户通信。
传送高速数据、高质量音频和视频。H信道由若干个B信道组成。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2)接口类型
CCITT规定了两种用户-网络接口。 (1)基本接口(BasicInterface,BI)。 基本接口是最基本的网络接口,由两个B信道和一个D信 道组成。其中B信道速率为64kb/s,用来传送用户信息,两个 B信道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D信道速率为16kb/s, 用来传送信令。
现有各种通信业务,还能开拓出各种新业务。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3)ISDN提供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又一个特性就是用户可以通过一个 标准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接入这个网络。所谓“多用
途”,是指入网接口对各种各样的业务都可以通用,也就是
说不同的业务或不同的终端可通过同一个接口接入综合业 务数字网。
基本接口的数据传送总速率为64×2+16=144kb/s。
为了保证基本接口的数据传送,需要在所传送信息中加上成 帧、同步及其它控制信息。基本接口总速率为192kb/s。
被叫用户可以识别主叫号码,并通过网络登记。
·子地址寻址(SUB): 用于表示用户-网络接口上连接的多个用户终端设备。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2)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 ·呼叫转移(CT): 将已经建立的呼叫转移给第三方用户。 ·呼叫转送(CF): 被叫用户在建立连接前将呼叫传送到指定号码的终 端上。包括:遇忙呼叫转送(CFB)、无条件呼叫转送(CFU) 和无应答呼叫转送(CFNR)三类业务。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2.机电交换(ElectromechanicalSwitching)阶段
最早的自动电话交换机是美国人创造的步进制的自动电 话交换机,于1892年投入使用。
1926年和1938年在瑞典和美国分别开通了纵横制交换 机。纵横制交换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接线器接触点 的接触方式采用压接触式,接触点采用了贵金属使得接点接 触的可靠性提高,并且减少了磨损;第二个特点是采用了“公 共控制”,将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和话路部分分开,控制部分由 “标志器”和“记发器”完成。公共控制对用户拨号盘的要 求降低,中继布局灵活性高。纵横制交换机的可靠性高,通信 容量相对较大,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根据ISDN的定义,ISDN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性:
1)ISDN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2)ISDN提供综合业务 3)ISDN提供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ISDN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综合数字网的网络交换和数据传输已经实现数字化,但用 户线上传送的仍是模拟话音信号。因此由IDN向ISDN过渡的第 一个问题就是要实现用户线传送的数字化。解决了这个问题, 才能实现端到端的数字连接,使IDN成为ISDN。 ISDN网络中提供了两种线路接口: 一种应用于低速数据传输,提供2B+D信道,其中B信道的传输速 率为64kb/s,用于用户信息传送,D信道的传输速率为16kb/s,用 于传送控制信息和信令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